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骨粉碎性骨折与远期内侧纵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阮文辉 谢鹏 +3 位作者 李宏波 旦锋 杨伟兵 杨登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 研究跟骨粉碎性骨折与远期内侧纵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4例;观察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跟骨倾斜角、Bohler角和Gissane角,记录术后12个月... 目的 研究跟骨粉碎性骨折与远期内侧纵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4例;观察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跟骨倾斜角、Bohler角和Gissane角,记录术后12个月的足姿指数(FPI)、弹跳高度、弹跳后足底疼痛情况和足相对高度。将内侧纵弓高度及角度重新命名为足姿指数分项(FPIs),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分析各指标与FPIs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收益率,并使用Nomogram图展示。结果 患者各解剖角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但Gissane角和Bohler角仍呈增大趋势,跟骨倾斜角呈减小趋势(P<0.05);Bohler角、Gissane角、足相对高度与FPIs呈极弱相关或不相关(P>0.05),弹跳高度和弹跳后足底疼痛VAS评分与FPIs呈中等程度相关(P<0.05),跟骨倾斜角与FPIs呈极强相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说明模型区分度较好,校准曲线趋势尚可,决策曲线收益率高,证明模型建立成功,跟骨粉碎性骨折可能与内侧纵弓损伤有关。结论 跟骨粉碎性骨折远期确实可造成足内侧纵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粉碎性 内侧纵弓损伤 模型
下载PDF
即刻改变触地方式对着鞋跑时内侧纵弓在体运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晓乐 苏婉妍 +3 位作者 叶东强 张希妮 张燊 傅维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7-783,共7页
目的探究即刻转换触地方式对着鞋跑步时内侧纵弓在体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采集15名健康男性跑者即刻改变触地方式前后右足在跑步支撑阶段[跑速:(3±0.15)m/s]的荧光图像。根据CT图像重建第1跖骨和跟骨... 目的探究即刻转换触地方式对着鞋跑步时内侧纵弓在体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采集15名健康男性跑者即刻改变触地方式前后右足在跑步支撑阶段[跑速:(3±0.15)m/s]的荧光图像。根据CT图像重建第1跖骨和跟骨三维骨骼模型及其局部坐标系,并通过3D-2D配准获取内侧纵弓在跑步支撑期的6自由度(six degree of freedom,6 DOF)数据(简化为第1跖骨相对跟骨的运动)。采用一维统计参数映射(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比较即刻改变触地方式前后内侧纵弓的6 DOF运动趋势,并对其特征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相比后跟跑,即刻前掌跑时,在支撑期的15%~21%第1跖骨相对跟骨的外移、支撑期17%~45%第1跖骨的前移和支撑期的18%~39%第1跖骨的背屈均显著增加(P<0.05)。即刻前掌跑时,第1跖骨相对跟骨的前移最大值、背屈最大值、前后平移活动范围及内侧纵弓压缩变化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由习惯后跟跑即刻转换为前掌跑后,内侧纵弓矢状面的形变显著增加,尤其是内侧纵弓的压缩变化量增加约10%,可能有助于其弹性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 6自由度 前掌跑 后跟跑 内侧纵弓
原文传递
综合训练对青少年脊柱侧弯伴弹性扁平足患者舟骨下降高度和内侧纵弓角度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郭江舟 董继革 +1 位作者 白雪竹 王雨生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探究综合训练对青少年脊柱侧弯伴弹性扁平足患者舟骨下降高度和内侧纵弓角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就诊的52例脊柱侧弯伴有弹性扁平足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 目的探究综合训练对青少年脊柱侧弯伴弹性扁平足患者舟骨下降高度和内侧纵弓角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就诊的52例脊柱侧弯伴有弹性扁平足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26例患者。实验组实施综合训练,对照组实施基本训练。观察患者舟骨下降高度和内侧纵弓角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有1例患者没有完成研究,对照组有2例患者没有完成研究。6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舟骨下降高度比对照组高0.4 cm(95%CI 0.4~0.5),纵弓角度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95%CI 13~19)。结论对于脊柱侧弯并伴有弹性扁平足的青少年,为期6周的综合训练对舟骨下降高度和内侧纵弓角度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的主动背屈和趾屈,且可改善足部的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扁平足 纵弓角度 足舟骨下降高度 物理治疗 运动训练
下载PDF
距舟关节在体运动与足内侧纵弓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文军 金丹 +6 位作者 李鉴轶 张玉忠 罗吉伟 王钊 宋柯 郭小磊 陀永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目的通过数字化技术探讨距舟关节的在体运动特点及其对足内侧纵弓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5名健康志愿者(4男1女)9例足部在进行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初始体位(中立位)和终末体位(最大内翻内收背伸位)的足部CT影像,利用mimics和geomagic逆向... 目的通过数字化技术探讨距舟关节的在体运动特点及其对足内侧纵弓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5名健康志愿者(4男1女)9例足部在进行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初始体位(中立位)和终末体位(最大内翻内收背伸位)的足部CT影像,利用mimics和geomagic逆向工程软件,结合刚体运动学原理,计算出距舟关节在足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三维空间6个自由度的变化及其与足内侧纵弓变化之间关系。结果足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距舟关节发生了内翻内收跖屈运动,其内翻幅度:(38.82±5.98)°,内收幅度:(19.71±6.33)°,跖屈幅度:(-5.09±6.89)°;距舟关节运动中足舟骨向内侧移位与足内弓顶角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数字化技术解决了距舟关节在体三维运动测量的难题,通过这一技术的测量与分析发现:距舟关节虽然是一个杵臼状关节,但其主要进行绕矢状轴旋转,距舟关节的运动是引起足内侧纵弓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舟关节 三维运动 足内侧纵弓
下载PDF
不同着地方式对内侧纵弓在体6自由度运动学影响
5
作者 苏婉妍 孙晓乐 +1 位作者 张燊 傅维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45-145,共1页
目的采用国内首套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dual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DFIS)分析不同跑步着地姿态对内侧纵弓在体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名健康男性跑者,优势腿均为右腿。对受试者仰卧中立位右侧踝关节以及足部进行CT图像... 目的采用国内首套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dual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DFIS)分析不同跑步着地姿态对内侧纵弓在体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名健康男性跑者,优势腿均为右腿。对受试者仰卧中立位右侧踝关节以及足部进行CT图像扫描。测试要求受试者穿着缓冲跑鞋分别采用后跟和前掌着地两种跑姿以3 m/s(±5%)跑速通过测试跑道。采用DFIS(100 Hz)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1 kHz)同步采集受试者右脚支撑期X-射线图像以及GRF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速 中立位 三维测力台 双平面 同步采集 成像系统 踝关节 纵弓
原文传递
短足运动联合足弓支撑鞋垫在柔韧性扁平足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王琪 李克锋 +2 位作者 黄文泽 王欣 郭磊 《中国康复》 2024年第5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短足运动联合足弓支撑鞋垫对柔韧性扁平足患者足内侧纵弓(MLA)、动态平衡和近端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86例柔韧性扁平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穿戴足弓支... 目的:探讨短足运动联合足弓支撑鞋垫对柔韧性扁平足患者足内侧纵弓(MLA)、动态平衡和近端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86例柔韧性扁平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穿戴足弓支撑鞋垫12周,观察组采用短足运动联合穿戴足弓支撑鞋垫12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影像学指标、足姿势指数(FPI)、足内侧纵弓(MLA)高度变化、动态平衡、近端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2组干预后距骨-第一跖骨角角度(Meary's角)、前后位距跟角(Kite角)、FPI、MLA、平均轨迹误差(ATE)、完成耗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跟骨倾斜角(pitch角)、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Maryland足部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干预前增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Meary's角、Kite角、FPI、MLA、ATE、完成耗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itch角、AOFAS评分、Maryland足部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足运动联合足弓支持鞋垫可有效维持MLA高度,改善动态平衡以及足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足运动 支撑鞋垫 柔韧性扁平足 内侧纵弓 动态平衡 近端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站姿足底压力分布与足弓结构特征的相关性
7
作者 刘涛 杨永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3-1099,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站姿时足底压力分布与足弓结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3名健康成年男性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并进行足部CT扫描和足骨模型重构,建立足弓数字化表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足底压力测量指标与足弓特征测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 探讨不同站姿时足底压力分布与足弓结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3名健康成年男性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并进行足部CT扫描和足骨模型重构,建立足弓数字化表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足底压力测量指标与足弓特征测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前足峰值压力(forefoot peak pressure,FPP)在0°站姿时与内外侧纵弓高度、内外侧纵弓指数和体质量正相关,与内外侧纵弓角负相关;在30°站姿时与内外侧纵弓长度、内侧纵弓高度、足底三角形面积和体质量正相关;在60°站姿时与内外侧纵弓高度和内侧纵弓指数正相关,与内侧纵弓角负相关。中足峰值压力(midfoot peak pressure,MPP)在0°站姿时与内外侧纵弓长度和足底三角形面积正相关;在30°站姿时与内外侧纵弓长度、内外侧纵弓角和足底三角形面积正相关,与内外侧纵弓指数负相关;在60°站姿时与内外侧纵弓长度、足底三角形面积和体质量正相关。后足峰值压力(rearfoot peak pressure,RPP)在0°站姿时与内外侧纵弓高度、内外侧纵弓指数和体质量正相关,与内外侧纵弓角负相关;在30°和60°站姿时仅与体质量正相关,与足弓特征参数无关。结论 不同站姿时的足底压力分布与足弓特征存在不同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因不同站姿引起的足部病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内侧纵弓 外侧纵弓 站姿
原文传递
虚拟中国人足底韧带结构失效后的足弓负荷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立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6-255,共10页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的足内侧纵弓与外侧纵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跖腱膜松解术或足底韧带损伤后足骨与内在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骨性结构、足底韧带、足底腱膜、足底固有肌群之间的协调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的足内侧纵弓与外侧纵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跖腱膜松解术或足底韧带损伤后足骨与内在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骨性结构、足底韧带、足底腱膜、足底固有肌群之间的协调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CT图像和MRI图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足弓术后或韧带损伤后的平衡直立负荷状态仿真;并应用足底固有肌群的3种被动张力(微弱、适度、强烈)模拟术后或韧带损伤后的肌肉状态。结果建立了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足内侧纵弓第2跖列与外侧纵弓第5跖列的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在平衡直立时,韧带损伤时,固有肌群活动时的张应力矢量图、压应力矢量图和vonMises应力整体分布数据。结论跖腱膜松解术和足底韧带损伤等增加了足纵弓vonMises应力峰值,改变了张应力与压应力的流向;而足底固有肌活动的被动张力能降低足纵弓vonMises应力集中程度,调节张应力、压应力矢量接近平衡状态,减小了并发骨折和腱炎的危险性。骨性结构、韧带、腱膜、固有肌群的内在应力具有定量的相互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纵弓 外侧纵弓 足底固有肌 足底韧带结构 肌肉骨骼生物力学 非线性有限元 虚拟中国人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足弓的运动功能进展及其在人体运动中的生物力学贡献 被引量:44
9
作者 张燊 张希妮 +2 位作者 崔科东 傅维杰 刘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9,共7页
概述了足内侧纵弓的解剖结构及其在跑步中的生物力学作用。尝试解释足弓肌肉功能的发展与不同跑姿着地技术和不同功能效果的跑鞋之间的关系。前掌着地跑者的足部肌肉功能相对更强,可以在跑步着地过程中更好地控制足弓的形变和蹬伸阶段... 概述了足内侧纵弓的解剖结构及其在跑步中的生物力学作用。尝试解释足弓肌肉功能的发展与不同跑姿着地技术和不同功能效果的跑鞋之间的关系。前掌着地跑者的足部肌肉功能相对更强,可以在跑步着地过程中更好地控制足弓的形变和蹬伸阶段的发力。后跟着地跑者足部肌肉功能相对较弱,足弓需要更多的外在支撑,同时,由于着地瞬间踝关节刚度相对增加,进而导致传递至下肢的冲击能量增加,此时跑鞋的支撑性能和缓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长期穿着这种具有足弓支撑和缓冲性能的跑鞋跑步,可能会进一步造成足部肌肉能力的下降。而在跑步运动中,构成与支撑足弓的肌群力量不足易使足弓面临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且足弓的功能训练和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手段中都不应忽略构成足弓的相关肌群的力量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纵弓 足部内在肌群 足部外在肌群 足部肌肉力量
下载PDF
外翻足内侧足纵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薛剑锋 顾湘杰 +1 位作者 马昕 王旭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足母)外翻足与正常足的内侧足纵弓,探讨(足母)外翻足内侧足纵弓的病理变化、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足母)外翻患者24例34足,男6例8足.女18例26足;年龄11~83岁,平均56.96岁;左足17足,右足17足。无足部疾患者18... 目的观察(足母)外翻足与正常足的内侧足纵弓,探讨(足母)外翻足内侧足纵弓的病理变化、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足母)外翻患者24例34足,男6例8足.女18例26足;年龄11~83岁,平均56.96岁;左足17足,右足17足。无足部疾患者18例34足.男7例14足,女11例20足;年龄39~79岁,平均55.17岁;左足17足.右足17足。对34足跸外翻足及34足正常足摄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测量(足母)外翻角、第一、二跖骨间角.籽骨位置及代表内侧足纵弓高度的内弓顶角、前弓角、距骨相对高度,比较(足母)外翻足与正常足之间的差异,井分别对(足母)外翻畸形中出现的(足母)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耔骨脱位与内侧足纵弓塌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外翻足中.(足母)翻角为32.7°±9.5°,第一、二跖骨间角为13.3°±3.2°.耔骨位置1度4足,2度18足,3度12足.山弓顶角为136.9°:7.6°,前弓角为10.8°±26°,距骨相对高度为0159±0030。正常足中,(足母)外翻角为10.6°±20°,第一、二跖骨问角为7.5°±14°.籽骨位置0度20足,1度14足,未发现2度及3度病例,内弓顶角为126.7°±2.1°,前弓角为16.6°±1.6°,距骨相对高度为0.199±0.01。(足母)外翻足的内侧足纵弓低于正常足(P<0.05),且存在塌陷。(足母)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籽骨位置与内侧足纵弓的高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足母)外翻是种复杂的以第一跖列畸形为主要表现的足部疾患.在外翻患者中,内侧足纵弓存在一定程度的塌陷.(足母)外翻畸形和内侧足纵弓塌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足内侧足纵弓 对比研究 (足母)外翻畸形 X线片 病理机制
原文传递
足底主要韧带损伤对足纵弓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云峰 俞光荣 +5 位作者 周家钤 陈雁西 袁锋 贾永伟 牛文鑫 丁祖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测量尸体足纵弓主要骨结构的应力分布,分析韧带损伤对其应力的影响。方法 7例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解剖显露足底跖筋膜、弹簧韧带、跖长韧带、跖短韧带,标记足纵弓主要骨结构。经电子万能试验机逐级加载至700N,利用静态电... 目的 测量尸体足纵弓主要骨结构的应力分布,分析韧带损伤对其应力的影响。方法 7例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解剖显露足底跖筋膜、弹簧韧带、跖长韧带、跖短韧带,标记足纵弓主要骨结构。经电子万能试验机逐级加载至700N,利用静态电阻应变测试仪和微型箔式电阻应变片,测量足底韧带损伤情况下足纵弓骨结构的表面应力,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足底韧带损伤前,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跟骨,其次是第三跖骨、第二跖骨,均为压应力;而舟骨、腓骨、胫骨主要表现为拉应力。不同足底韧带损伤情况下骨结构表面应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底韧带损伤后,足纵弓骨结构的表面应力分布将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韧带 骨折 应力性 生物力学 纵弓
原文传递
足横弓的维持及生物力学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兵 俞光荣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足弓包括内外侧纵弓和中前足的横弓。对内外侧纵弓的结构、生物力学及临床意义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而对横弓的探讨相对较少。足横弓的组成与生物力学目前认识不尽相同,成为争论的热点。本文主要就足横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足横 纵弓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弹簧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文博(综述) 余彬 +1 位作者 梁益建 王洋(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5期2657-2661,共5页
弹簧韧带损伤在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略,原因在于其发病机制较为隐匿,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若弹簧韧带损伤得不到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导致扁平足畸形等,严重时甚至引起足部长期慢性疼痛。该文从弹簧韧带损伤的解剖和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术... 弹簧韧带损伤在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略,原因在于其发病机制较为隐匿,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若弹簧韧带损伤得不到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导致扁平足畸形等,严重时甚至引起足部长期慢性疼痛。该文从弹簧韧带损伤的解剖和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术后康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加强对弹簧韧带损伤的相关研究,降低其漏诊及误诊率,正确治疗弹簧韧带损伤及术后正规康复训练,是目前足踝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选择最佳的方式来修复损伤的弹簧韧带,以及后期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韧带 胫后肌腱 内侧纵弓 综述
下载PDF
后跟着地跑步技术对足弓肌肉力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燊 崔科东 +1 位作者 张希妮 傅维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跟着地跑者相比无跑步习惯人群是否存在足弓肌肉力量下降的趋势。方法:本研究招募无跑步习惯者和后跟着地跑者(习惯穿着缓冲跑鞋进行跑步)各12名。两组受试者均进行优势侧的持续10秒的跖趾关节力量测试和足趾拉力测试,分别... 目的:探讨后跟着地跑者相比无跑步习惯人群是否存在足弓肌肉力量下降的趋势。方法:本研究招募无跑步习惯者和后跟着地跑者(习惯穿着缓冲跑鞋进行跑步)各12名。两组受试者均进行优势侧的持续10秒的跖趾关节力量测试和足趾拉力测试,分别获取最大力量数值并除以体重进行标准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人群力量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无跑步习惯组,后跟着地跑组的跖趾关节绝对力量和足趾拉力均无明显差异,但其跖趾关节相对力量具有下降趋势(P=0.065)。结论:后跟着地跑者相比普通无跑步习惯的人群,足弓相关构成肌肉的相对力量存在一定下降趋势,跑姿和缓冲跑鞋对其影响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弓 肌力测试 后跟着地跑姿
原文传递
临床病例讨论——带骨骺腓骨头骨瓣联合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儿童足内侧纵弓前部损伤
15
作者 盛加根 姜佩珠 +1 位作者 范存义 孙鲁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199-1200,共2页
病历摘要 患儿,女,10岁。因右足被车轮碾压后“疼痛、流血”于当地医院就诊,以“右足碾压伤”急诊行清创内固定术,术后了抗感染、换药及对症治疗。因治疗1月余右足伤口仍不愈合并伴有骨外露、骨缺损而来本院就诊,
关键词 皮瓣移植修复 足内侧纵弓 临床病例 腓骨头 损伤 儿童 肌肌 骨瓣
原文传递
足印法测量足弓与足侧位X光片测量足弓的对比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月芳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4期327-329,共3页
在甄别扁平足时,通常是采用足印划分足弓类型或测量脚印角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否可靠,需要进一步与足侧位X光片上测到的足内、外侧纵弓角对比加以验证。本文以89例足侧位X光片的侧量与足印法对比,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说明至今延用的足印... 在甄别扁平足时,通常是采用足印划分足弓类型或测量脚印角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否可靠,需要进一步与足侧位X光片上测到的足内、外侧纵弓角对比加以验证。本文以89例足侧位X光片的侧量与足印法对比,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说明至今延用的足印法测量足弓是可靠的。运动员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印法 舟骨结节 外侧纵弓 侧位 光片
下载PDF
扁平足第二跖纵弓疲劳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吴立军 钟世镇 +1 位作者 李义凯 赵卫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 研究扁平足和正常足的第二跖骨与足底腱膜的过劳性损伤生物力学机理 ,对比分析步态周期中扁平足与正常足疲劳损伤的危险性 ,为制定临床防治措施提供定量化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力学实验和计算医学手段 ,通过有限元方法和疲劳... 目的 研究扁平足和正常足的第二跖骨与足底腱膜的过劳性损伤生物力学机理 ,对比分析步态周期中扁平足与正常足疲劳损伤的危险性 ,为制定临床防治措施提供定量化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力学实验和计算医学手段 ,通过有限元方法和疲劳损伤理论分析 ,开展了步态周期中扁平足和正常足疲劳行为的计算机定量模拟 ,并通过足骨应力集中部位测定及足弓变形X线片测量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建立了扁平足弹性足弓有限元模型 ,计算得到步态周期各个阶段扁平足第二跖骨和足底腱膜的动态应力峰值分别约为 2 8 77MPa和 12 5 3MPa ,扁平足的第二跖骨动态应力比正常足增加了 8%~ 2 1% ,扁平足的足底腱膜动态应力比正常足增加了 2 1%~ 5 1%。足底腱膜发炎或部分切除后扁平足和正常足的张拉应力都发生了转移 ,最大相对量转移发生于足底长韧带 ,最大绝对量转移发生于第二跖骨底 ,但扁平足的最后应力始终超过正常足 0 2 6~ 5 32MPa。结论无论扁平足或正常足 ,其应力集中部位均发生于第二跖骨和足底腱膜 ,但扁平足的疲劳应力峰值始终高于正常足。足底各类软组织中 ,足底腱膜承受的张拉应力最大 ,足底腱膜发炎或外科部分切除导致腱膜张拉应力转移 ,加剧了足底固有肌和长韧带的劳损 ,同时也增加了第二跖骨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第二跖纵弓 疲劳损伤 生物力学机制 腱炎
原文传递
正常足与扁平足步行支撑期足弓角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碎浪 杨峰 +1 位作者 曹中华 于百计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58,92,共5页
为了探明不同足型步行中足弓形态的变化规律,建立静态足弓参数对动态足弓角的预测模型。采用平面定点摄像法,针对20名青年女性(正常足、扁平足各10名)站立位与行走步态支撑相位内侧纵弓角,使用SPSS软件对静、动态纵弓角均值进行数据统... 为了探明不同足型步行中足弓形态的变化规律,建立静态足弓参数对动态足弓角的预测模型。采用平面定点摄像法,针对20名青年女性(正常足、扁平足各10名)站立位与行走步态支撑相位内侧纵弓角,使用SPSS软件对静、动态纵弓角均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步行中两组纵弓角的变化幅度不具有差异性(p>0.05);与站立位相比,两组支撑中、后期内侧纵弓角均明显增大(p<0.01);站立位内侧纵弓角预测正常足(R^(2)=0.77)和扁平足(R^(2)=0.61)步行中的最大足弓角效果较好。结果表明,利用静态内侧纵弓角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预测步行中的最大足弓角,可有效提高鞋类产品腰窝结构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纵弓 足部形态 支撑 降低
原文传递
足弓形态与运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岩岚 蔡春华 《浙江体育科学》 1994年第4期42-45,共4页
足弓形态与运动关系的研究郑岩岚,蔡春华(华南师范大学)1言前人们一直认为良好的足弓是跑跳的基础,高足弓的人比低足弓者在运动中更易发挥水平。然而张月芳对运动员扁平足调查的结果认为:运动员扁平足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并且扁... 足弓形态与运动关系的研究郑岩岚,蔡春华(华南师范大学)1言前人们一直认为良好的足弓是跑跳的基础,高足弓的人比低足弓者在运动中更易发挥水平。然而张月芳对运动员扁平足调查的结果认为:运动员扁平足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并且扁平足者”的运动能力不低于正常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运动员 运动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 训练年限 外侧纵弓 郑岩 田径项目 春华 体育系学生
下载PDF
跟腱部份移位重建足弓的应用解剖学
20
作者 钟世磐 刘尚礼 陈子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4年第1期48-49,共2页
据68侧成人尸体标本的跟腱观测,讨论了利用跟腱移位,加强跖腱膜重建足纵弓,用以矫正扁平外翻足的应用解剖学。
关键词 跟腱 纵弓 扁平外翻足 止点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