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1篇文章
< 1 2 2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茨木霉UN⁃2β⁃葡聚糖酶诱导及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1
作者 杨春林 席亚东 +1 位作者 胡强 李洪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木霉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最适温度、pH、接种量、瓶装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优化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条件;通过体外拮抗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结果】哈茨木霉菌株UN⁃2发酵产β⁃葡聚糖酶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麸和硫酸铵,金属离子Ca^(2+)和Mg^(2+)对木霉产β⁃葡聚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哈茨木霉UN⁃2菌株以10.0 g/L麦麸、0.5 g/Lβ⁃葡聚糖、4.0 g/L硫酸铵、1.5 mmol/L Ca^(2+)、0.5 mmol/L Mg^(2+)为培养基,在温度32℃、起始pH 6.5、接种量8 mL(10^(6) cfu/mL)、瓶装量30 mL/250 mL、摇床转速160 r/min条件下发酵64 h获得β⁃葡聚糖酶活性最高。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达70.45%,与5%井冈霉素处理相当,β⁃葡聚糖酶粗酶液处理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稻粒充实度。【结论】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酶活性达97.68 U/mL,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强的抑菌防病效果,并对水稻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β⁃葡聚糖酶 诱导条件 水稻纹枯病 防效
下载PDF
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2
作者 史晓晶 梁志宏 +2 位作者 韩雨睿 辛燕花 郭春燕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6,共9页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对268株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建立敏感基线并分析了噻呋酰胺和其他杀菌剂对病菌...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对268株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建立敏感基线并分析了噻呋酰胺和其他杀菌剂对病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融合群AG-5和玉蜀黍丝核菌R.zeae融合群WAG-Z对噻呋酰胺最为敏感,对氟酰胺敏感性次之,对戊菌隆敏感性最差;立枯丝核菌融合亚群AG-1-IA则对戊菌隆最为敏感,对噻呋酰胺次之,对氟酰胺最差。通过箱形图分析剔除异常的EC50值后,融合群AG-5和WAG-Z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性频率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将EC50均值0.165、0.048和2.500μg/mL分别作为融合群AG-5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基线;将0.518、0.106和1.616μg/mL分别作为融合群WAG-Z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基线。噻呋酰胺与氟酰胺、戊菌隆、己唑醇或咯菌腈对融合群AG-5和WAG-Z的抑制活性不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玉米纹枯病杀菌剂施用策略的制定、病原菌抗性的监测及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 融合群 噻呋酰胺 氟酰胺 戊菌隆 敏感基线
下载PDF
8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初报
3
作者 余康宁 王晶晶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7-128,139,共3页
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特选用8种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于水稻分蘖末期施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 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特选用8种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于水稻分蘖末期施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50%嘧酯·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差,其他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处于中等水平。因此,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为稳定,适宜在当前水稻生产上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推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杀菌剂 药剂防治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果试验初报
4
作者 徐云珂 李宽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1-122,共2页
水稻纹枯病浙江省金华市水稻生产中的常发性重要病害。为探明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具体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特于2022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期,每667 m^(2)施用75... 水稻纹枯病浙江省金华市水稻生产中的常发性重要病害。为探明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具体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特于2022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期,每667 m^(2)施用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0 g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 g,均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上述药剂均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嘧菌酯 肟菌·戊唑醇 水稻 纹枯病 防效
下载PDF
0.15%噻呋酰胺颗粒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效果试验
5
作者 王凯 张强 +3 位作者 任士伟 徐文华 齐英杰 喻大昭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8-50,59,共4页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在我国黄淮海麦区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本文以目前常用药剂作为对照药剂,小麦播种量为150 kg/hm^(2),研究了0.15%噻呋酰胺颗粒剂(载体中氮-磷-钾为18-12-10)作底肥撒施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在我国黄淮海麦区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本文以目前常用药剂作为对照药剂,小麦播种量为150 kg/hm^(2),研究了0.15%噻呋酰胺颗粒剂(载体中氮-磷-钾为18-12-10)作底肥撒施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与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 mL/hm^(2)、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25 mL/hm^(2)进行种子处理相比,0.15%噻呋酰胺颗粒剂525 kg/hm^(2)作底肥撒施,在病株防效、病指防效和增产率方面效果相当,均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750 mL/hm^(2)进行种子处理。说明0.15%噻呋酰胺颗粒剂作底肥撒施能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在大田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0.15%噻呋酰胺颗粒剂 田间防效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总结
6
作者 隋亚云 王文东 +4 位作者 刘中卓 宋晓波 全革 李海 姚洪军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5期36-38,共3页
为试验40%嘧菌·戊唑醇SC(颖润)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嘧菌·戊唑醇SC(颖润)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与当地常规药剂混用效果相近,防效无明显差... 为试验40%嘧菌·戊唑醇SC(颖润)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嘧菌·戊唑醇SC(颖润)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与当地常规药剂混用效果相近,防效无明显差异,施药后药剂对水稻安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水稻纹枯病的诱导抗性及防御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黄俊宝 陈立才 +2 位作者 曹中盛 孙滨峰 李艳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2-87,共6页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水稻抗纹枯病的效应,试验配制了0、0.01、0.05、0.10、0.50、1.00、2.00 mmol/L MeJ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MeJA对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活性;用不同浓度MeJA喷雾处理水稻中嘉早17幼苗12 h后...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水稻抗纹枯病的效应,试验配制了0、0.01、0.05、0.10、0.50、1.00、2.00 mmol/L MeJ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MeJA对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活性;用不同浓度MeJA喷雾处理水稻中嘉早17幼苗12 h后,接种纹枯病菌,保温保湿7 d后调查纹枯病病情指数;设无处理对照、接种纹枯病菌、0.10 mmol/L MeJA喷雾及MeJA喷雾12 h后接种纹枯病4种处理方式,分别测定水稻叶片中POD、CAT、SOD、PAL、PPO等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0.01~2.00 mmol/L MeJA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MeJA喷雾处理能有效降低水稻幼苗纹枯病病情指数,以0.10 mmol/L MeJA的诱抗效果最明显,达51.56%;接种纹枯病菌与喷施0.10 mmol/L MeJA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幼苗叶片中POD、CAT、SOD、PPO和PAL酶活性,而MeJA喷雾处理对POD、CAT、SOD和PAL酶活性的提升效应更明显。综上,MeJA可诱导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其诱导抗性与激活幼苗中防御酶的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水稻幼苗 水稻纹枯病 诱导抗性 防御酶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始发期和病情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8
作者 李鹏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2期27-29,36,共4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的始发期和病情扩展蔓延关键影响因子,利用4 a的纹枯病病情田间调查数据和气象数据,确定水稻孕穗期是纹枯病的始发期,使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夜间大气温度是影响黑龙江省纹枯病病情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气象因子 病情指数 始发期
下载PDF
农业栽培措施在河北省小麦纹枯病防控中的作用
9
作者 马继芳 陈立涛 +2 位作者 王永芳 李志勇 董志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6期4-6,21,共4页
通过在河北馆陶、宁晋两地设置播种日期、播量及施肥试验,明确以上3种农业栽培措施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适宜的农业措施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发展。其中,适期晚播可使小麦纹枯病的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对于河... 通过在河北馆陶、宁晋两地设置播种日期、播量及施肥试验,明确以上3种农业栽培措施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适宜的农业措施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发展。其中,适期晚播可使小麦纹枯病的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对于河北中南部病害较重的地块,选择10月中旬播种,可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纹枯病危害;穗数45万/667 m2,折合播种量7~8 kg/667 m2可显著降低病情指数、提高产量;在高氮肥(施用15 kg/667 m2)情况下,适量增施钾肥也可显著降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并有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农业栽培措施 病害防控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10
作者 胡永 王绘华 张琳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38-139,共2页
为给上海市青浦区的水稻纹枯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特对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用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30 mL、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 mL、45%戊唑·嘧菌酯... 为给上海市青浦区的水稻纹枯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特对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用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30 mL、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 mL、45%戊唑·嘧菌酯悬浮剂30 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在第2次施药后14 d,防效均在80%以上,持效期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药剂 防治效果 青浦区
下载PDF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简报
11
作者 薛金龙 张顾旭 +3 位作者 陈时健 陆爽 武雯 王佳吉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为验证UPL公司生产的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等,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20 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持效期较长,且对水稻生长... 为验证UPL公司生产的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等,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20 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持效期较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略优于当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剂,因此该药剂适合在水稻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成株期抗纹枯病小麦种质的发掘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彩云 张巧凤 +5 位作者 郭炜 付必胜 李伟 杨学明 陈怀谷 吴纪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日趋严重,限制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当前生产上推广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差且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究其主要原因是纹枯病抗源匮乏。为发掘小麦纹枯...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日趋严重,限制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当前生产上推广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差且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究其主要原因是纹枯病抗源匮乏。为发掘小麦纹枯病稳定抗源,本研究采用土表接菌法和滚动鉴定的方式,连续10年在3个环境(南京大田、六合大棚和水泥池)下,对共计384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成株期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携带小麦近缘种属遗传物质的近缘种质抗性较好,国外引进种质次之,国内育成品种(系)抗性较差。鉴定出成株期对纹枯病呈稳定抗性的种质3份,分别为小黑麦09R1-29、美国引进种质Glacier和Steele;鉴定出呈稳定中抗的种质44份,包括淮麦920等育成品种(系)11份,辉县红等地方品种2份,Scout等引进种质11份,来源于黑麦、簇毛麦、偃麦草、人工合成小麦等的近缘种质20份。这些小麦成株期纹枯病新抗源可为抗纹枯病研究和抗病新品种培育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成株期抗性 抗性种质
下载PDF
丁香菌酯与咪鲜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雪 张昕淳 +4 位作者 欧菊 胡珂 李荣玉 李明 廖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0-918,共9页
【目的】研究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及其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及对该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田间防控水稻纹枯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原药及其组合... 【目的】研究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及其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及对该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田间防控水稻纹枯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离体条件下,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原药及其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生物活性,筛选出最佳配比,初步分析该组合对纹枯病菌的增效机制;根据最佳配比,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丁香菌酯和咪鲜胺原药单剂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1.47和0.61μg/mL。丁香菌酯与咪鲜胺原药以质量比1∶4、1∶2、1∶1、2∶1、4∶1进行组合时对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EC_(50)在0.12~0.24μg/mL;其中,丁香菌酯与咪鲜胺以质量比4∶1组合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EC_(50)为0.12μg/mL,共毒系数(CTC)为955.81。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0%丁香菌酯SC与25%咪鲜胺EC以有效成分用量比4∶1组合(48 g/ha+12 g/ha),药后21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4.85%,极显著高于20%丁香菌酯SC(73.58%)和25%咪鲜胺EC(72.79%)单剂的防治效果(P<0.01)。丁香菌酯与咪鲜胺以质量比4∶1组合能提高纹枯病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丁香菌酯与咪鲜胺以有效成分用量比4∶1组合的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协同防治作用,且明显减少药剂的使用量,有开发成水稻纹枯病增效制剂组合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丁香菌酯 咪鲜胺 生理生化特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不同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帅 郭战备 +3 位作者 丁振海 田俊峰 赵作强 范永胜 《中国种业》 2023年第8期75-78,共4页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化学防治有效药剂,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进行化学防治药剂试验,通过对比硅噻菌胺(125g/L悬浮种衣剂)、苯醚甲环唑(30g/L悬浮种衣剂)、腈菌·戊唑醇(0.8%悬浮种衣剂)和不同剂量的苯醚...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化学防治有效药剂,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进行化学防治药剂试验,通过对比硅噻菌胺(125g/L悬浮种衣剂)、苯醚甲环唑(30g/L悬浮种衣剂)、腈菌·戊唑醇(0.8%悬浮种衣剂)和不同剂量的苯醚·咯·噻虫(27%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出苗率、产量、作物安全性影响的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出苯醚·咯·噻虫(27%悬浮种衣剂)综合防治效果较好,采用剂量有效成分用量12~21g/100kg种子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全蚀病 出苗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响应纹枯病菌侵染的代谢组差异分析
15
作者 卢帅兵 谢文亚 +7 位作者 岳轩宇 李梦臣 冯志明 陈宗祥 胡珂鸣 陈夕军 曹文磊 左示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25,共10页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TOF-MS)检测抗纹枯病品种(YSBR1)YS和感纹枯病品种(Lemont)LE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后的代谢组差异,以探究水稻抗纹枯病机制。结果表明:R.solani侵染后,YS和LE分别有82和75个差...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TOF-MS)检测抗纹枯病品种(YSBR1)YS和感纹枯病品种(Lemont)LE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后的代谢组差异,以探究水稻抗纹枯病机制。结果表明:R.solani侵染后,YS和LE分别有82和75个差异代谢物(DAM)的含量升高;相对于LE,YS中存在更多的氨基酸类差异代谢物,其中合成抗病因子(水杨酸、乙烯、木质素、叶绿素和γ-氨基丁酸)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受诱导水平明显高于LE。结果提示YS对纹枯病的较强抗性可能与其自身特有的代谢产物尤其是抗病因子相关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抗性差异 代谢组
下载PDF
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qSB-9TQ、qSB-11HJX改良南粳9108的抗性
16
作者 王雨 孙全翌 +7 位作者 杜海波 许志文 吴科霆 尹力 冯志明 胡珂鸣 陈宗祥 左示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目的】稻瘟病和纹枯病是水稻两大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降低其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方法】本研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qSB-9^(TQ)、qSB-11^(HJX)... 【目的】稻瘟病和纹枯病是水稻两大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降低其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方法】本研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qSB-9^(TQ)、qSB-11^(HJX)导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中,构建不同抗性基因/基因组合的株系,并评价这些株系的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导入Pigm能显著提高南粳9108对苗瘟和穗颈瘟的抗性;分别导入qSB-9^(TQ)、qSB-11^(HJX)均能提高南粳9108的纹枯病抗性,且两个抗性基因聚合时呈现一定的抗性累加效应。其中,导入Pigm的株系穗长和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导入qSB-11^(HJX)的株系千粒重显著增加,其他农艺及品质性状与南粳9108无明显差异。【结论】这些抗性基因导入/聚合能在不降低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同时,显著提高纹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水平,为粳稻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纹枯病 基因聚合 粳稻 抗性改良
下载PDF
水稻热激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对纹枯病病菌和植物激素的响应特征
17
作者 高鹏 王广达 +8 位作者 魏兆根 叶元妹 冯志明 赵剑华 居冉 谢文亚 陈宗祥 胡珂鸣 左示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9-621,共13页
解析水稻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s,Hsf)家族基因响应纹枯病病菌侵染和4种植物激素处理的表达特征,可为进一步解析Hsf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与对相关逆境的响应提供重要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搜索并鉴定到25个水稻Hsf基因,对其... 解析水稻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s,Hsf)家族基因响应纹枯病病菌侵染和4种植物激素处理的表达特征,可为进一步解析Hsf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与对相关逆境的响应提供重要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搜索并鉴定到25个水稻Hsf基因,对其系统进化树、相关分子特征、蛋白质结构域、基因结构及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和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它们对纹枯病病菌侵染的响应特征及4种激素[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乙烯(Ethylene,ETH)和激动素(Kinetin,KT)]处理后的表达模式,同时分析它们在水稻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水稻Hsf蛋白总体上可划分为5组,3个OsHsf亚家族基因在进化关系上的距离较远。25个Hsf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一,且多数蛋白质的稳定性不高,但其基因结构较为保守。这些基因可能与激素响应及光信号通路相关。有5个基因呈组成型表达,另有7个基因呈组织特异性表达。水稻Hsf基因总体上受纹枯病病菌诱导的强度较低,其中11个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集中在OsHsfA、OsHsfB亚家族,4个下调表达的基因主要集中在OsHsfC亚家族,提示Hsf基因可能在调控水稻对纹枯病抗性的功能上存在分化。4个基因(OsHsfA2a、OsHsfA3、OsHsfB2a、OsHsfB2c)强烈响应纹枯病病菌的侵染,并且在叶鞘、叶片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多数Hsf基因能够响应4种植物激素处理,总体来说,大部分OsHsf基因在JA、SA和ETH处理下呈下调表达,仅有少数基因呈上调表达;JA处理与SA处理相比,有1个Hsf基因受诱导表达的特征相反,SA处理和ETH处理相比,有3个Hsf基因受诱导表达的特征相反,JA处理和ETH处理相比,有3个Hsf基因受诱导表达的特征相反,JA处理与SA处理相比,SA处理与ETH处理相比,JA处理与ETH处理相比,表达特征相似的基因分别有18个、16个和13个。OsHsfA2a、OsHsfA3、OsHsfB2a、OsHsfB2c等4个水稻的Hsf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结果明确了水稻中Hsf基因对不同激素处理的响应特征,为进一步研究Hsf在水稻逆境响应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Hsf基因 纹枯病 防御相关激素
下载PDF
禾谷类作物纹枯病研究Ⅰ:水稻、玉米、小麦纹枯病和棉花立枯病四者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1
18
作者 颜思齐 吴帮承 +2 位作者 唐显富 刘灼均 江浪 《植物病理学报》 CAS 1984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澄清水稻、玉米、小麦纹枯病和棉花立枯病之间的关系,1980~1982年以水稻、玉米、小麦纹枯病为对象,以能代表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棉花立枯病为对照,从病菌无性时期的形态、培养性状、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和交互接种等方面进... 为澄清水稻、玉米、小麦纹枯病和棉花立枯病之间的关系,1980~1982年以水稻、玉米、小麦纹枯病为对象,以能代表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棉花立枯病为对照,从病菌无性时期的形态、培养性状、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和交互接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水稻纹枯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在各方面表现均基本一致,应视为同种;小麦纹枯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之间,以及它们和前二者之间,在各方面均有明显不同之处并呈现种间的差异。初步认为水稻、玉米和小麦纹枯病菌是Rhizoctonia中的另外两个种。4种病菌都能侵染水稻、玉米和小麦,小麦纹枯病菌不能侵染棉花,水稻和玉米纹枯病菌对棉花亦未表现明显的致病性。鉴于Rhizoctonia属的菌丝细胞随菌龄和分枝的增加而渐变粗、短,为求标准统一,建议测菌丝细胞长、宽时以定型的部位,即初生菌丝的主枝和组成菌核的细胞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枯病 立枯病菌 作物 水稻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 棉花立枯病 菌丝细胞 初生菌丝 菌核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栾春晶 李修平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9期15-18,共4页
水稻纹枯病作为危害水稻产量的3大病害之一,也是一种危害遍布全球的水稻病害。本研究简要概述了水稻纹枯病菌对水稻的侵染过程、发病机理、规律及危害,以及目前水稻纹枯病的主要生物防治方式。通过对比探讨了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拮抗... 水稻纹枯病作为危害水稻产量的3大病害之一,也是一种危害遍布全球的水稻病害。本研究简要概述了水稻纹枯病菌对水稻的侵染过程、发病机理、规律及危害,以及目前水稻纹枯病的主要生物防治方式。通过对比探讨了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拮抗微生物及其他生物防治措施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以期为水稻纹枯病的控制和提高水稻产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发病机理 拮抗微生物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山西太谷区谷子纹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20
作者 韩彦卿 范玉杰 +4 位作者 黄国丽 武晓雄 胡春艳 朱娇 王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9-2377,共9页
谷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杂粮作物,纹枯病是造成谷子减产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探究谷子纹枯病病原种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山西太谷区的谷子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物进行分离,采用牙签接种法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 谷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杂粮作物,纹枯病是造成谷子减产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探究谷子纹枯病病原种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山西太谷区的谷子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物进行分离,采用牙签接种法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菌丝融合群和rDNA-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采用十字交叉方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观察后期菌核产生情况,明确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落白色,具有隔膜,呈直角分枝,基部稍缢缩,后期可产生菌核,初步鉴定为立枯丝核菌;分离的4个菌株的菌丝融合群均鉴定为Rhizoctonia solani AG-4 HG-Ⅲ融合群;菌株的ITS序列与已报道的Rhizoctonia solani AG-4 HG-Ⅲ(IBRS02)相似度达到99%。综合上述形态特征、融合群、rDNA-ITS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该病原菌被鉴定为R.solani AG-4 HG-Ⅲ。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谷子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水稻、小麦、高粱等均具有致病性。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光照条件有利于菌核的形成;蔗糖和硝酸钾分别为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有利于菌核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可为谷子纹枯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