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8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子线粒体膜电位作为综合评估男性生育能力指标的初探
1
作者 樊千 常凤娟 +3 位作者 陈赟 孙志兴 张星 薛建国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以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之间的关联,以及MMP对于临床评估和预测男性生育能力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男科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生育咨询以及不育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以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之间的关联,以及MMP对于临床评估和预测男性生育能力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男科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生育咨询以及不育症治疗的患者的精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第5版标准进行精液常规和精子形态学分析,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DFI和MMP。根据不同精液质量分为两组:精液质量各项指标均正常,即精液量>2 ml、pH值7.2~7.8、精子浓度≥15×106/ml,精子前向运动(PR)≥32%、精子形态正常率≥4%、DFI<30%为精液质量正常组(n=57);PR<32%、精子形态正常率<4%、DFI≥30%为精液质量异常组(n=67),比较两组精液质量各项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MMP与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以及DFI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MP对于临床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价值。结果两组间平均年龄、精液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精液质量正常组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MMP显著高于精液质量异常组(P<0.05),DFI显著低于精液质量异常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与精液量无明显相关性(r=-0.065,P=0.475),与精子浓度(r=0.396,P<0.001)、PR(r=0.471,P<0.001)、精子形态正常率(r=0.468,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DFI(r=-0.701,P<0.001)呈显著负相关;ROC分析结果显示,MMP对精液质量整体水平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敏感度87.5%,特异性83.3%,截断值53.69%;MMP对精子浓度预测的AUC为0.787,敏感度82.0%,特异性69.2%,截断值43.97%;MMP对PR预测的AUC为0.741,敏感度65.7%,特异性84.2%,截断值56.33%;MMP对精子形态正常率预测的AUC为0.733,敏感度71.1%,特异性69.1%,截断值56.63%;MMP对DFI预测的AUC为0.809,敏感度89.5%,特异性72.1%,截断值54.78%。结论精子MMP与精子浓度、PR、精子形态正常率呈显著正相关,与DFI呈显著负相关。与各单项精液指标相比,MMP能更全面地反映精子能量代谢和凋亡,推荐将MMP 54%作为全面评估和预测男性生育能力的参考值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精子线粒体膜电位 生育能力 参考值
下载PDF
circRNA MYLK基因干扰对胰腺癌PANC-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氧化损伤和微管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李青聪 黄鑫 +2 位作者 李自康 李燕 罗威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circRNA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YLK)基因干扰对胰腺癌PANC-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氧化损伤和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AN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hRNA-NC组和circMYLK-shRNA组。转染后,采用细胞... 目的探讨circRNA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YLK)基因干扰对胰腺癌PANC-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氧化损伤和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AN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hRNA-NC组和circMYLK-shRNA组。转染后,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生长。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微管结节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ell lymphoma 2,Bcl-2)、原癌基因c-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与shRNA-NC组相比,circMYLK-shRNA1组PANC-1细胞的克隆形成率、JC-1红色荧光所占百分比、微管结节数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上清中SOD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内Bax/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c-Myc、VEGF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circRNA MYLK基因沉默可以抑制PANC-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ANC-1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抑制微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胰腺癌 线粒体膜电位 氧化损伤 微管
下载PDF
脊髓背角UCP4调节线粒体膜电位参与神经病理性痛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菲菲 黄云强 +7 位作者 夏雨露 刘勃志 张昆龙 郑杰 拜云虎 朱昌磊 杨雁灵 王亚云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阐明脊髓背角线粒体解偶联蛋白4(UCP4)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脊髓背角定位注射UCP4腺相关过表达和干扰病毒,2周后制备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0、14 d进行机械痛... 目的阐明脊髓背角线粒体解偶联蛋白4(UCP4)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脊髓背角定位注射UCP4腺相关过表达和干扰病毒,2周后制备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0、14 d进行机械痛和热板痛行为学检测;同时术后14 d时取脊髓腰膨大L5-L6部位,使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子显微镜、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脊髓背角中线粒体膜电位(MMP)、线粒体超微结构及UCP4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NI小鼠脊髓背角UCP4本底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MP超极化,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减少(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线粒体内部出现大量“空泡样”结构。靶向上调脊髓背角UCP4,显著缓解小鼠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P<0.01);MMP恢复正常;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上升(P<0.01),线粒体抗氧化功能恢复正常。而下调UCP4,与SNI结果一致。结论上调脊髓背角UCP4显著缓解小鼠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可能通过稳定MMP及其抗氧化能力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痛 脊髓背角 线粒体膜电位 UCP4 抗氧化
下载PDF
聚集诱导发光探针对模拟微重力下线粒体膜电位的监测及探针-水凝胶三维成像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苏兆卿 黎朝 邓玉林 《集成技术》 2023年第6期14-24,共11页
空间特殊环境会引起宇航员机体损伤,机体生理指标的监测对损伤机制和保护手段的研究至关重要。人体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会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线粒体膜电位是线粒体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快速、简便地监测模拟微重力环境下... 空间特殊环境会引起宇航员机体损伤,机体生理指标的监测对损伤机制和保护手段的研究至关重要。人体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会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线粒体膜电位是线粒体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快速、简便地监测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线粒体膜电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线粒体靶向聚集诱导发光探针TPE-Ph-In实现了对细胞的免洗和长周期染色,以及在微重力环境下对线粒体膜电位的成像监测。此外,为克服长时间微重力环境下细胞贴壁不牢固的问题,利用水凝胶Matrigel包裹细胞进行培养,用TPE-Ph-In进行成像,构建了AIE探针-水凝胶3D成像体系。该文为探究细胞的微重力效应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 聚集诱导发光 水凝胶 线粒体膜电位 3D成像体系
下载PDF
加入脾氨肽口服液培养的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簇表达观察
5
作者 石颖慧 王铁山 +1 位作者 王煊 卢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6-10,共5页
目的观察脾氨肽口服液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凋亡迁移是否有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脾氨肽口服液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随机分为四组,1、2、3组分别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加入0.5、1.0及2.0 mg/mL脾氨肽口服液,... 目的观察脾氨肽口服液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凋亡迁移是否有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脾氨肽口服液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随机分为四组,1、2、3组分别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加入0.5、1.0及2.0 mg/mL脾氨肽口服液,4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情况,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簇(ROS)。结果与4组比较,培养24 h时1、2、3组细胞的细胞活力低,各时间点2、3组细胞的细胞汇合度低、相对划痕区域密度小;培养24 h时1、2、3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高,线粒体膜电位低,培养24 h时2、3组细胞的ROS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随脾氨肽口服液浓度上升,A549细胞活力逐渐下降、细胞汇合度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相对划痕区域密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OS相对表达量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脾氨肽口服液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中2.0 mg/mL的脾氨肽口服液作用更明显。脾氨肽口服液可能通过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ROS表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氨肽口服液 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线粒体膜电位 活性氧簇
下载PDF
吲哚-吡啶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和线粒体膜电位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锐 徐敬阳 +6 位作者 赵宇昂 朱涛 陈宇琪 孙梦妮 陈正洋 韩志达 魏蒙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二氧化硫和细胞膜电位都参与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因此,观测细胞内的线粒体膜电位和二氧化硫衍生物对研究与之相关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目前,可观测线粒体膜电位和二氧化硫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往往需要洗涤过程,这会对细胞产生损伤.为此,本... 二氧化硫和细胞膜电位都参与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因此,观测细胞内的线粒体膜电位和二氧化硫衍生物对研究与之相关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目前,可观测线粒体膜电位和二氧化硫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往往需要洗涤过程,这会对细胞产生损伤.为此,本文设计合成了可以观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二氧化硫衍生物的多用途荧光探针,并用此探针观测了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二氧化硫衍生物的变化.此外,该探针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以为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二氧化硫衍生物相关的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工具,并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膜电位 二氧化硫衍生物 荧光探针 细胞成像
下载PDF
血脂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内Ca^(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庆均 郑广娟 +4 位作者 张文高 杨勇 张丹 王显刚 季旭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内Ca2+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体外原代培养8天后,加入含10%血脂康血清的培养基,48 h后以Flou-3/AM和JC-1为探针,应用激光...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内Ca2+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体外原代培养8天后,加入含10%血脂康血清的培养基,48 h后以Flou-3/AM和JC-1为探针,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肝细胞内Ca2+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血脂康可明显降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内Ca2+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血脂康可明显提高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5)。结论血脂康可降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肝细胞内Ca2+浓度,提高线粒体膜电位,这可能是血脂康对抗高脂血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血脂康对肝细胞内Ca^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荧光染色 细胞培养 载脂蛋白E基 因敲除小鼠 线粒体膜电位 钙离子
下载PDF
游泳训练后大鼠骨骼肌细胞自由基代谢、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长青 刘丽萍 +2 位作者 李雷 郝晓东 郑师陵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 :研究游泳训练前后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方法 :5 0只雄性SD大鼠 (10 0± 5 )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训练 1天组 (G2 )、训练 6天组 (G3 )、训练... 目的 :研究游泳训练前后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方法 :5 0只雄性SD大鼠 (10 0± 5 )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训练 1天组 (G2 )、训练 6天组 (G3 )、训练 12天组 (G4 )、训练 18天组 (G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分析 ,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 ,SOD测定使用放免法 ,JEM - 12 0 0EX电镜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游泳训练后各组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发生改变 ,G3 组最低。运动后G3 、G5组的DNA出现凋亡峰。TUNEL染色显示 ,游泳训练后大鼠骨骼肌呈棕黄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G3组比例最高。各训练组之间S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 ,G3 、G4 组MDA数量显著升高。电镜观察G3组肌细胞溶酶体增多 ,部分线粒体嵴消失 ,但膜完整 ,形似空泡 ,枯否细胞活跃。G5组肌细胞的超微结构似G3 组 ,细胞完整。结论 :游泳训练可诱发细胞凋亡 ,不同运动负荷对线粒体膜电位、MDA、SOD的影响各异 ,运动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同时可导致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SOD MDA 骨骼肌细胞 游泳训练 抗氧化物 脂质过氧化物
原文传递
五子衍宗丸对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及超微结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桐生 黄金玲 +3 位作者 吴德玲 李庆 刘向国 胡闻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46-450,共5页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丸对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体重为200~220 g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黄精赞育胶囊组),五子衍宗丸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丸对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体重为200~220 g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黄精赞育胶囊组),五子衍宗丸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灌服雷公藤多苷[30 mg/(kg.d)],连续8周,制备少弱精子症模型。造模结束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10 ml/(kg.d)],对照组给予黄精赞育胶囊溶液[3.01 g/(kg.d)],五子衍宗丸各组分别给予水提液,低剂量组[2.30 g生药/(kg.d)],中剂量组[4.60 g生药/(kg.d)],高剂量组[9.20 g生药/(kg.d)],连续30 d。末次给药后30 min,采用荧光流式细胞技术(JC-1染色)测定精子MMP水平(JC-1+%),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精子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MMP:JC-1+%和强度分别为:正常组70.80±4.92、4 360±945;模型组33.77±6.19、1 4685±496;对照组56.34±10.35、3 277±895;五子衍宗丸低剂量组40.80±10.40、2 016±767;中剂量组59.40±6.51、3 897±643;高剂量组60.71±7.81、3 371±6467。造模各组大鼠精子线粒体JC-1+%及强度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连续给药30 d后,给药各组均能明显提高精子MMP,增加JC-1+%,除低剂量组外,其他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精子线粒体超微结构:雷公藤造模后,精子外膜松散、变性,线粒体肿胀、大小不一、线粒体膜不完整,轴丝结构不清或出现断裂。给予五子衍宗丸30 d后,精子外膜及线粒体膜结构完整,减少线粒体肿胀,轴丝及微管结构基本正常。结论:雷公藤多苷能降低精子MMP水平,破坏线粒体的结构。五子衍宗丸能明显提高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子MMP水平,减轻精子线粒体结构损伤。保护精子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是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子衍宗丸 少弱精子症 线粒体膜电位 超微结构 大鼠
原文传递
游泳训练后大鼠肝细胞SOD、MDA、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丽萍 李雷 +2 位作者 王光平 郝晓冬 郑师陵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游泳训练前后大鼠肝细胞SOD、MDA、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及DNA倍体分析 ,综合观察不同负荷阈所致的肝细胞凋亡 ,探讨不同负荷阈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5 0只雄性Sprague -Dauley大鼠 (10 0g± 5g) ,随机分为对照组 (... 目的 :通过对游泳训练前后大鼠肝细胞SOD、MDA、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及DNA倍体分析 ,综合观察不同负荷阈所致的肝细胞凋亡 ,探讨不同负荷阈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5 0只雄性Sprague -Dauley大鼠 (10 0g± 5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1天训练组 (G2 )、6天训练组 (G3 )、12天训练组 (G4 )和 18天训练组 (G5)。训练方案为每天游泳 30分钟 ,休息 4 0分钟后再游泳 2 0分钟。取材当天训练后休息 4 0分钟取材。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 )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分析。JEM - 12 0 0EX电镜及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随着游泳训练时间的延长 ,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为升高、恢复、再升高。运动后各组DNA均出现亚“G1”峰 ,即凋亡峰。 6天训练组凋亡细胞比例最高 ,可见凋亡小体。肝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运动引起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SOD、MDA发生改变 ,提示这些变化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SOD MDA 肝细胞 游泳训练
原文传递
丹参素对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庞鹤 朱陵群 +3 位作者 张文生 王硕仁 牛福玲 崔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神经细胞SH-SY5Y缺氧/缺糖损伤时线粒体膜电位(MMP)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丹参素15、30mg/L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分别培养2、4、6、12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实验检...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神经细胞SH-SY5Y缺氧/缺糖损伤时线粒体膜电位(MMP)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丹参素15、30mg/L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分别培养2、4、6、12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缺氧/缺糖损伤2h,模型组的线粒体活性和MM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并随缺氧/缺糖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越显著。而细胞凋亡和坏死的百分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形态学观察也发现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随着缺氧/缺糖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坏死的细胞也增多。丹参素能显著提高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加。结论:丹参素可抑制缺氧/缺糖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SH-SY5Y 线粒体膜电位 凋亡 缺氧/缺糖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时Ca^(2+)、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37
12
作者 王长青 刘丽萍 +5 位作者 郑师陵 柴戬臣 容任霖 邵瑞奇 李增明 王建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62,65,共5页
5 0只雄性 Sprague- Dauley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1d训练组、6 d训练组、12 d训练组、18d训练组。游泳 30min,间歇 40 m in,再游泳 2 0 min后取材。结果显示大鼠肌、肝、血细胞 Ca2 + 浓度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增加 (P<0 .0 1) ... 5 0只雄性 Sprague- Dauley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1d训练组、6 d训练组、12 d训练组、18d训练组。游泳 30min,间歇 40 m in,再游泳 2 0 min后取材。结果显示大鼠肌、肝、血细胞 Ca2 + 浓度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增加 (P<0 .0 1) ;肌、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呈升高、恢复、再升高的变化过程 (P<0 .0 1) ;12 d训练组肝细胞凋亡达到最高值 ,6 d训练组肌、肝细胞凋亡比例达到最高值。认为细胞凋亡是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运动性疲劳 线粒体膜电位 训练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缺氧及正常心肌细胞内钙、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8
13
作者 孙学刚 贾玉华 张丽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理。方法:胰蛋白酶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用不同荧光染料分别标记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Tan血清对心肌细胞内钙[Ca2+]i、膜电位(MP)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结果:缺氧使心肌细胞[Ca...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理。方法:胰蛋白酶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用不同荧光染料分别标记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Tan血清对心肌细胞内钙[Ca2+]i、膜电位(MP)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结果:缺氧使心肌细胞[Ca2+]i升高,而使MP和MMP降低,Tan血清降低缺氧心肌细胞[Ca2+]i,升高了缺氧引起的MP和MMP降低,使缺氧状态下MP和MMP保持在基线水平。结论:Tan降低了缺氧引起的[Ca2+]i升高,升高了缺氧引起的MP和MMP降低,保护心肌细胞,防治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大鼠 缺氧 心肌细胞 膜电位 线粒体膜电位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赤芍总苷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对线粒体膜电位和Ca^2+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许惠玉 陈志伟 +3 位作者 牛建昭 邹宇 孙勇伟 彭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123-3126,共4页
目的:赤芍总苷能诱导鼠HepA和S180细胞凋亡,但赤芍总苷能否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其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明确。观察赤芍总苷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与Ca2+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凋亡机制。方法:实验于2007-03-0... 目的:赤芍总苷能诱导鼠HepA和S180细胞凋亡,但赤芍总苷能否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其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明确。观察赤芍总苷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与Ca2+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凋亡机制。方法:实验于2007-03-02/2007-10-20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细胞生化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完成。①实验材料:赤芍总苷由西安奥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17,纯度>95%。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购自上海中科院细胞库。②实验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培养24h后加入50mg/L赤芍总苷进行干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显色法检测25,50,75,100,150,200,400mg/L赤芍总苷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仅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为对照。③实验评估:采用AnnexinV/PI双标记法检测凋亡效应,罗丹明123(Rh123)染色流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荧光染料Fluo-3AM流式检测K562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①50mg/L赤芍总苷作用K562细胞24h后,出现核固缩、核碎裂和凋亡小体等形态学改变。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赤芍总苷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P<0.01),并具有量效关系,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③细胞线粒体经Rh123染色呈现明亮绿,不同质量浓度赤芍总苷干预组荧光强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膜电位水平较高。④赤芍总苷可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不同质量浓度赤芍总苷组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赤芍总苷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是通过减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及提高游离Ca2+水平,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钙离子 线粒体膜电位 赤芍总苷 细胞凋亡 细胞工程
下载PDF
半枝莲含药血清对肝癌H2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代志军 王西京 +6 位作者 薛茜 纪宗正 刘小旭 康华峰 管海涛 马小斌 任宏涛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21-826,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Scutellaria Barbata extract,ESB)含药血清对肝癌H22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H22肝癌细胞,以ESB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于H22细胞,并设立空白血清及5-氟尿嘧啶(fluorou...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Scutellaria Barbata extract,ESB)含药血清对肝癌H22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H22肝癌细胞,以ESB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于H22细胞,并设立空白血清及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组(阳性对照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碘化丙啶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罗丹明12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H22细胞的荧光强度,分析H2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大小。结果:ESB含药血清有一定的抑制H22细胞增殖的作用,高、中剂量组96 h抑制率分别为(47.5±6.4)%和(36.3±4.5)%。透射电镜下可见部分细胞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ESB中、高剂量组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其凋亡率分别为(3.15±1.12)%和(7.83±2.25)%,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5-Fu组和ESB低、中、高剂量,H2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245.45±67.37)、(127.42±41.35)和(213.68±65.52)、(186.34±56.37)、(142.65±39.44),各组线粒体膜电位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826,P<0.01)。结论:ESB含药血清可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肝癌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药物血清 体外研究
下载PDF
肥胖男性不育患者精子线粒体膜电位、游离脂肪酸、活性氧的关系 被引量:24
16
作者 白双勇 王剑松 赵庆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男性不育患者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以及线粒体膜电位与精浆中游离脂肪酸、活性氧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研究条件,随机整群选取正常生育男性51人(对照组)、正常体重指数不育男性36人(正常体重不育组)、超重不育男性44人(... 目的探讨肥胖男性不育患者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以及线粒体膜电位与精浆中游离脂肪酸、活性氧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研究条件,随机整群选取正常生育男性51人(对照组)、正常体重指数不育男性36人(正常体重不育组)、超重不育男性44人(超重不育组)、肥胖不育男性45人(肥胖不育组)。精液常规分析,ELSA法检测精浆中游离脂肪酸、活性氧,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线粒体膜电位正常率的比较中正常体重不育组(27.34%±13.38%)、超重不育组(28.26%±9.76%)、肥胖不育组(25.27%±7.51%)均低于对照组(35.12%±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不育组中线粒体膜电位正常率虽然低于正常体重不育组及超重不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子线粒体膜电位正常率与精子前向运动率呈明显正相关(r=0.29,P<0.01)。精浆中游离脂肪酸与精浆中活性氧呈明显正相关(r=0.30,P<0.01),精浆中活性氧与精子正常线粒体膜电位呈明显负相关(r=-0.24,P<0.01)。结论超重及肥胖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游离脂肪酸增高,引起活性氧增加,活性氧使得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精子运动能力下降。治疗时应考虑建议患者减少高脂餐、适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男性不育 活性氧 游离脂肪酸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黑米花色苷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常徽 糜漫天 +3 位作者 顾艳艳 袁家林 凌文华 林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5-587,共3页
目的观察黑米花色苷对白血病HL-60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以2,7-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 fluoresceinciactate,DCFH-DA)为细胞内活性氧探针,以罗丹明-123为反映线粒体... 目的观察黑米花色苷对白血病HL-60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以2,7-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 fluoresceinciactate,DCFH-DA)为细胞内活性氧探针,以罗丹明-123为反映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分析黑米花色苷作用下HL-60细胞及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黑米花色苷处理正常淋巴细胞2、24h其ROS水平未见显著变化(P>0.05);黑米花色苷处理HL-60细胞,ROS水平首先显著升高(P<0.01),随后逐渐降低,并在1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黑米花色苷处理正常淋巴细胞24h线粒体膜电位无显著变化(P>0.05),处理HL-60细胞24h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结论黑米花色苷能够显著影响HL-60细胞活性氧水平,并显著降低HL-6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而对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花色苷 HL-60细胞 正常淋巴细胞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平肝熄风汤对脑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谭勇 梁清华 +4 位作者 李霞玲 张花先 李春燕 包太成 李春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缺损症状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及中药制剂平肝熄风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神经缺损积分评定神经功能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荧光强度反映线...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缺损症状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及中药制剂平肝熄风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神经缺损积分评定神经功能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荧光强度反映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迅速出现神经缺损症状 ,平肝熄风汤能明显降低神经缺损症状积分。脑出血大鼠线粒体膜电位于术后 4h显著下降 ,1d时膜电位下降达高峰 ,3,7d逐步恢复 ,仍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 (P <0 .0 5 )。平肝熄风汤治疗组在脑出血后 1d ,3d ,7d ,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P <0 .0 5 )。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平肝熄风汤能阻断膜电位下降 ,同时能减轻出血后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熄风汤 脑出血 大鼠 海马 线粒体膜电位 神经缺损 神经元损伤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活性氧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志成 李艳博 +4 位作者 郭伟 赵红光 姜晓燕 吕文天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6-789,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活性氧(ROS)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方法:以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和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为探针,采用流式细胞术,间接检测细胞内ROS活性和△Ψm。结果:...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活性氧(ROS)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方法:以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和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为探针,采用流式细胞术,间接检测细胞内ROS活性和△Ψm。结果: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12h,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ROS活性较0Gy组增加,并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Ψm则表现为随剂量增加而降低(P<0.05)。0.075Gy X线照射后与0h比较,ROS活性随时间推移而增加(P<0.05),12h达峰值,并且维持在较高水平;△Ψm则随时间推移而降低(P<0.05),12h降到最低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够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ROS活性增加,而△Ψm降低,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和时程效应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电离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补骨脂对小鼠肝细胞形态、肝功能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秀娟 曹慧琪 +1 位作者 邢志华 季宇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28 d,HE染色观察补骨脂对小鼠肝细胞形态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补骨脂对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补骨脂对小鼠肿... 目的探讨补骨脂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28 d,HE染色观察补骨脂对小鼠肝细胞形态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补骨脂对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补骨脂对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补骨脂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结果补骨脂能引起小鼠肝细胞肿胀、坏死,血清ALT、AST、TNF-α、IL-6活性增加;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显著降低。结论补骨脂连续服用对小鼠肝脏具有明显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肝损伤 肝功能 细胞因子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