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凸集投影和线过程模型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华 孔玲莉 +1 位作者 齐春 朱世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59-1062,共4页
为了改善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过程模型的凸集投影方法.根据先验信息在图像重建中有重要作用的原理,该方法在数据一致性投影的基础上,将描述边缘信息的线过程模型作为图像的一个先验知识,用于重建过程中的平滑性约... 为了改善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过程模型的凸集投影方法.根据先验信息在图像重建中有重要作用的原理,该方法在数据一致性投影的基础上,将描述边缘信息的线过程模型作为图像的一个先验知识,用于重建过程中的平滑性约束投影,从而达到既保存图像的高频分量,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平滑区域噪声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结果的视觉效果好于原方法,且信噪比有所提高,尤其是在高抽取率的情况下可以明显减少振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图像重建 凸集投影 线过程模型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动力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余清平 王兴宝 陈中一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2年第1期79-85,共7页
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风暴分析预报中心”(CAPS)开发的 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讨论了美国 VORTEX- 95试验期间的一次飑线过程的触发和维持机制。试验表明 ,地面中尺度汇合线或切变线是此... 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风暴分析预报中心”(CAPS)开发的 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讨论了美国 VORTEX- 95试验期间的一次飑线过程的触发和维持机制。试验表明 ,地面中尺度汇合线或切变线是此次飑线过程主要的触发系统和重要的维持机制之一 ;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和高低空急流耦合在飑线的发展和维持有重要作用。此外 ,ARPS模式成功地模拟了飑线的 β中尺度结构特征 ,表明该模式对飑线强对流天气系统有较强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数值模拟 动力分析 ARPS模式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素琴 苗春生 王坚红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2期21-26,共6页
利用NCAR、NCEP和FSL/NOAA等共同研制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9年6月3日河南地区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该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成功地再现了高低空环流形势演变及强对流的... 利用NCAR、NCEP和FSL/NOAA等共同研制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9年6月3日河南地区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该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成功地再现了高低空环流形势演变及强对流的分布发展特征,高空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近地层较暖,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位势不稳定层结及地面辐合线是这次强对流和飑线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强对流发生时,该地区出现的低空增温增湿、低空急流的爆发及低层急流核向东南快传、高空急流轴稳定在强对流天气发生地上空,对流有效位能积累和释放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及垂直螺旋度大值中心等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WRF中尺度模式 垂直螺旋度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下载PDF
基于特征的海洋锋线过程时空数据模型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薛存金 苏奋振 周成虎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50-56,F0004,共8页
客观世界存在时空场,大部分地理实体或现象在时空域具有动态变化特性,其空间、时间和属性是过程的统一体,传统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在描述、表达、组织与分析这类数据时面临许多挑战。然而,基于特征的数据模型和以过程为对象的时空数据组... 客观世界存在时空场,大部分地理实体或现象在时空域具有动态变化特性,其空间、时间和属性是过程的统一体,传统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在描述、表达、组织与分析这类数据时面临许多挑战。然而,基于特征的数据模型和以过程为对象的时空数据组织在动态数据的描述与表达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探讨了基于特征的线过程时空数据模型组织的六元组框架体系,实现空间、时间和属性的一体化存储和地理实体的动态分析。在分析线时空过程特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3大类12个类别的线过程,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特征的线过程时空数据模型(Feature-based Line Process Spatio-temporal Data Model)的概念;利用文件层次分块结构对时空线过程数据进行了组织与存储。最后以海洋锋为实例,探讨了该模型在时空数据组织、时空查询、时空过程提取和时空过程可视化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具有时空过程特性的线数据中,也为时空数据模型的总体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线过程时空数据模型 文件层次分块模型 海洋锋
下载PDF
山西秋季一次飑线过程的云图特征及维持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斯荣 苗爱梅 王洪霞 《干旱气象》 2019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利用Himawari-8卫星红外、水汽云图和FY-2E卫星可见光云图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拼图和常规气象站、自动气象站、高空观测资料,对2017年9月21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云图特征及维持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蒙古冷涡是... 利用Himawari-8卫星红外、水汽云图和FY-2E卫星可见光云图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拼图和常规气象站、自动气象站、高空观测资料,对2017年9月21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云图特征及维持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蒙古冷涡是本次飑线过程的大尺度天气影响系统,地面冷锋东移至不稳定潜势区触发了飑线云系的生成;高低空系统配置结构的转变及地面中尺度高压外流冷空气与环境风场形成的中尺度气旋和辐合线,是飑线发展和维持的机制;对流云团在地面冷锋与850 hPa切变线之间合并发展,地面中尺度高压与低压的发展促使气压梯度增大,导致飑线增强,是飑线过境时地面大风形成的原因。(2)初生阶段,飑线形成于云顶亮温低值区后侧梯度大值区、云顶纹理粗糙区、干湿边界偏湿区一侧,冷云盖略超前于飑线;发展阶段,飑线回波在云顶亮温低值区加强,并沿着亮温低值中心移动的方向移动;成熟阶段,飑线雷达回波与云顶亮温低值区重合。(3)弧状云线、上冲云顶和对流云带一侧的暗影是对流云团加强发展的前期征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雷暴大风 红外、水汽及可见光云图
下载PDF
“0607”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敏 王忠范 吴宪君 《吉林气象》 2005年第3期7-8,24,共3页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资料 雷达回波分析 线过程 地面冷锋 实用价值 吉林省 降水量 下降 速度图 风廓线
下载PDF
基于线过程模型的POCS超分辨图像重构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亚娟 刘晓锋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1-54,共4页
传统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重构算法易使图像产生边缘振荡效应的问题,在详细研究了边缘振荡效应的成因后,笔者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线过程模型的POCS算法来对低分辨图像序列进行超分辨图像重构。该算法采用线过程模型检测出超分辨初始估... 传统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重构算法易使图像产生边缘振荡效应的问题,在详细研究了边缘振荡效应的成因后,笔者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线过程模型的POCS算法来对低分辨图像序列进行超分辨图像重构。该算法采用线过程模型检测出超分辨初始估计图像的4个方向的边缘,在传统POCS的投影过程中增加了对图像的平滑处理,最后实现了低分辨图像序列超分辨重建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图像边缘振荡效应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 POCS 线过程模型 边缘振荡效应 图像重构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一次飑线过程中尺度和雷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 张月 《黑龙江气象》 2016年第4期19-20,32,共3页
1引言 飑线是由多个雷暴单体,可能包含超级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线状对流系统,其水平尺度长一般由几十到几百公里、宽度最宽几十公里,持续时间较短,飑线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带来的天气特征一直是强对流天气预报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飑... 1引言 飑线是由多个雷暴单体,可能包含超级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线状对流系统,其水平尺度长一般由几十到几百公里、宽度最宽几十公里,持续时间较短,飑线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带来的天气特征一直是强对流天气预报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飑线的触发机制和中尺度结构已有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水平尺度 对流系统 触发机制 超级单体 雷暴单体 强对流天气 气压场 地面锋 辐合线
下载PDF
1999年5月10日飑线过程分析
9
作者 杨梅 许爱华 李玉林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0年第2期29-32,共4页
根据1999年5月10日飑线演变资料 ,从天气背景、大气层结、卫星云图等实况资料出发 ,对飑线过程在形成、发展、衰亡等阶段的回波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得到冰雹云雷达回波参数变化特征。冰雹回波最大顶高12km ,最大强度60dbz ;经衰减40dbz... 根据1999年5月10日飑线演变资料 ,从天气背景、大气层结、卫星云图等实况资料出发 ,对飑线过程在形成、发展、衰亡等阶段的回波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得到冰雹云雷达回波参数变化特征。冰雹回波最大顶高12km ,最大强度60dbz ;经衰减40dbz、50dbz、55dbz、60dbz后 ,过程平均回波顶高分别为6.6km、6.2km、5.1km、5.0km ;冰雹直径2~13mm ,冰雹云移速50~60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回波特征 个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线过程的POCS超分辨图像重构算法
10
作者 吴亚娟 刘晓锋 李明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传统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重构算法易使图像产生边缘振荡效应问题,在研究了边缘振荡效应的成因后,提出一种基于线过程模型的POCS算法来对低分辨图像序列进行超分辨图像重构.该算法采用线过程模型检测出超分辨初始估计图像的4个方向的... 传统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重构算法易使图像产生边缘振荡效应问题,在研究了边缘振荡效应的成因后,提出一种基于线过程模型的POCS算法来对低分辨图像序列进行超分辨图像重构.该算法采用线过程模型检测出超分辨初始估计图像的4个方向的边缘,在传统POCS的投影过程中增加了对图像的平滑处理,实现了低分辨图像序列超分辨重建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图像边缘振荡效应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 POCS 线过程 边缘振荡效应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11
作者 周乐照 陈秋萍 刘铭 《福建气象》 2007年第4期10-14,共5页
2003年4月12日一条飑线袭击了江西、福建、浙江,所到之处出现冰雹、大风等强烈天气,这次过程强度强,维持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三省交界及附近区域有二十几个站出现冰雹、大风,冰雹直径大的达3.2cm,最大风速达32m/s。建阳新一代... 2003年4月12日一条飑线袭击了江西、福建、浙江,所到之处出现冰雹、大风等强烈天气,这次过程强度强,维持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三省交界及附近区域有二十几个站出现冰雹、大风,冰雹直径大的达3.2cm,最大风速达32m/s。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对这次过程进行了跟踪观测.探测到飑线的演变过程及强度场、速度场上强风暴单体的有界弱回波、人流缺口、中气旋等特征和降雹前后一些产品的参数变化.分析这些产品的演变特征有助于今后强对流的监测及临近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特征 线过程 新一代天气雷达 多普勒 最大风速 演变特征 维持时间 跟踪观测
下载PDF
飑线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及中尺度分析
12
作者 何志学 张家国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应用数字化雷达资料,逐时地面温、压、湿、风、降水资料以及常规探空资料,对1981年5月1日,1988年5月6日.1993年4月30日等三次发生在江汉平原和鄂东的冷锋入暖槽的飑线过程,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较详细的中尺度分析.对这类飑线发生发... 应用数字化雷达资料,逐时地面温、压、湿、风、降水资料以及常规探空资料,对1981年5月1日,1988年5月6日.1993年4月30日等三次发生在江汉平原和鄂东的冷锋入暖槽的飑线过程,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较详细的中尺度分析.对这类飑线发生发展的大尺度环境场、地形性中尺度涡旋的触发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分析 天气学特征 线过程 对流回波带 江汉平原 冷平流 雷雨大风 地形作用 强对流天气 大别山
下载PDF
闽南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加春 潘宁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4-368,共5页
本文对2002年4月6日发生于闽南地区的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进行了天气学、雷达回波演变及气象要素变化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判断飑线发生与否不能仅依据本地气象要素的变化,雷达回波等信息将有助于对天气现象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 闽南 线过程分析 天气学分析法 气象要素 雷达回波 福建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金芳 《陕西气象》 1999年第2期13-14,共2页
1998-05-27宝鸡地区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飑线天气。飑线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持续约4h,所经之处出现了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北部山区十几个乡镇的50多个村普降冰雹,冰雹直径10~15mm,致使该地的农作物... 1998-05-27宝鸡地区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飑线天气。飑线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持续约4h,所经之处出现了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北部山区十几个乡镇的50多个村普降冰雹,冰雹直径10~15mm,致使该地的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减产10%~30%,其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特征分析 强对流天气 线天气 雷达回波强度 回波带 回波单体 对流单体 环流形势 距离高度显示器
下载PDF
关于在突破最后一道防线过程中无球队员跑动问题的研究
15
作者 李金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55-66,共12页
无球队员的跑动同有球技术一样,是足球攻守技战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无球队员跑动的规律以期为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本文以国内外强队为对象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表明:在突破最后一道防线过程中,邻近持球从员的无球队员跑动是构成... 无球队员的跑动同有球技术一样,是足球攻守技战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无球队员跑动的规律以期为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本文以国内外强队为对象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表明:在突破最后一道防线过程中,邻近持球从员的无球队员跑动是构成成功的战术配合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无球队员的跑动,可以调动守方的防守重心,制造守方的错觉与不意,从而按动、瓦解守方的防守体系,加大乘守方之隙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摆脱接应、扯动牵制,插入空当是无球队员的三种基本跑动形式,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包含着对方的因素;跑动的目的,方向、时机、跑动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比赛作风是影响跑动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球队员 战术配合 线过程 持球队员 协调配合 防守布局 防守队员 进攻 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与训练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士型 陈少平 +2 位作者 于大峰 汪应琼 仇苏宁 《湖北气象》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利用GOES9红外云图和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根据图像形态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对2003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鄂西山地的一次瞬间风力达十级的强风暴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强风暴是一次典型的槽后型飑线过程,伴有活跃的对流云团、... 利用GOES9红外云图和宜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根据图像形态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对2003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鄂西山地的一次瞬间风力达十级的强风暴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强风暴是一次典型的槽后型飑线过程,伴有活跃的对流云团、中气旋、辐合线、弓型回波等中尺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多普勒天气雷达 强对流天气 大风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17
作者 邢如峰 孙即霖 高山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2期208-211,共4页
利用常规资料、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3年8月10日凌晨发生在青岛近海上空一次飑线大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飑线过程与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高空急流入口... 利用常规资料、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3年8月10日凌晨发生在青岛近海上空一次飑线大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飑线过程与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抽吸以及850 h Pa切变线的触发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分析飑线的垂直结构,发现高空存在强烈辐散,低空存在强烈辐合,对流层中高层较干的下沉气流,是导致海面强阵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假相当位温、k指数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出现海难事故海区强对流发生前大气层结不稳定。利用WRF模式成功地模拟了此次飑线过程,表明可利用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分析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结构和时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中尺度模式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线过程
下载PDF
关中地区一次强飑线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18
作者 吕红 周丽峰 《陕西气象》 1997年第4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单体群 中尺度分析 关中地区 线过程 辐合线 强对流天气 大风天气 冰雹 强对流单体 地形作用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的分析
19
作者 温仁枚 刘全根 《福建气象》 2002年第5期7-8,4,共3页
1天气实况 2000年7月1日15时40分至16时20分,建宁县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风雨灾害,瞬时风速超过38m/s,40分钟雨量达到44.9mm,风向突变(15时49分风向为NNW,至50分后风向转为WSW);湿度猛增,相对湿度由15时40分的40%,猛增至16时... 1天气实况 2000年7月1日15时40分至16时20分,建宁县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风雨灾害,瞬时风速超过38m/s,40分钟雨量达到44.9mm,风向突变(15时49分风向为NNW,至50分后风向转为WSW);湿度猛增,相对湿度由15时40分的40%,猛增至16时的94%;气温急降,由15时40分37℃急降至15时50分的20℃;气压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相对湿度 天气实况 瞬时风速 暴风雨 建宁县 风向 灾害
下载PDF
一次飑线过程分析及短时预报探讨
20
作者 陈春忠 林慧芳 +1 位作者 蔡振和 吴丽娟 《福建气象》 2008年第6期16-21,共6页
1引言 2005年5月5日下午,福建自西向东在短时间内遭受飑线袭击,先后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局部地区瞬间最大风速达12级,农作物及果树受灾损失严重,并造成多人伤亡。其影响速度之快、风力之强、受灾损失之严重,均为近十年来所少见。... 1引言 2005年5月5日下午,福建自西向东在短时间内遭受飑线袭击,先后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局部地区瞬间最大风速达12级,农作物及果树受灾损失严重,并造成多人伤亡。其影响速度之快、风力之强、受灾损失之严重,均为近十年来所少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多普勒气象雷达探测等资料,对本次强对流天气进行诊断分析。揭示本次飑线过程产生的环流形势、动力条件、及其加强阶段回波的空间结构特点。总结本次飑线过程预报体会,指出飑线短时预报的关健时段及提高可预报时间的有效方法,为飑线天气的定时、定量、定点预报服务提供一些有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过程 短时预报 自动气象站 可预报时间 强对流天气 雷雨大风 最大风速 观测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