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际化学与生物多样性的表征方法:组学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红林 吕丽丽 +5 位作者 吕继涛 饶子渔 耿方兰 曹冬 康跃惠 温蓓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23,共14页
根际是联结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重要界面,是化学与生物过程耦合最活跃的区域.根际环境影响土壤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行为,而研究方法的完善与提升有助于阐释根际中复杂的过程与作用机制.本文从传统的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到新兴的组学技术... 根际是联结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重要界面,是化学与生物过程耦合最活跃的区域.根际环境影响土壤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行为,而研究方法的完善与提升有助于阐释根际中复杂的过程与作用机制.本文从传统的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到新兴的组学技术对根际科学的方法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当今组学技术在根际研究中应用机遇与挑战,同时展望了今后需要关注的科学问题.根际化学组分的传统分析方法涵盖了光谱、色谱、质谱和色质联用等技术,主要聚焦于低分子量有机酸等小分子的定性定量测定,导致对根际化学多样性的认知偏差;传统的根际微生物研究依赖于培养技术,对微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存在很大的局限.揭示根际异质性和复杂性,亟需采用高端的技术,组学方法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显著提高了研究者对根际科学的认识.基于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有利于深入研究根际复杂的化学多样性过程;基于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等组学工具能够提供微生物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功能特性等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全面地揭示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应该强调的是,未来多组学整合分析更是表征根际化学与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但需要更多的模型、框架和计算基础来实现根际基因、蛋白、转录和代谢水平的多层次关联,以助于挖掘根-微生物-土壤界面大量尚未揭示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生物化多样性 分析方法 组学技术
原文传递
组学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及发病机制探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朝 张瑄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98-102,共5页
组学技术是指利用高通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效率的技术手段对生物体内不同层面物质的分子组成进行全面、系统、定量或半定量的检测和分析的技术,包括基因组学技术、转录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和代谢组学技术等。近年来,组学技... 组学技术是指利用高通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效率的技术手段对生物体内不同层面物质的分子组成进行全面、系统、定量或半定量的检测和分析的技术,包括基因组学技术、转录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和代谢组学技术等。近年来,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遗传代谢病(IMDs)的筛查、诊断以及发病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因组学技术有Sanger测序、二代测序(NGS)和基因芯片等,可应用于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NBS)、疾病诊断和基因变异携带者筛查等。转录组学技术不仅可以在mRNA序列水平上检测遗传变异,而且能够通过评估诸如基因表达水平、异常剪接或基因融合等直接分析遗传变异的影响,验证非编码区变异的致病性,可用于黏多醣贮积症(MPS)的诊断和甲基丙二酸血症(MMA)致病机制的研究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质谱技术和基于抗体的技术,可用于MMA、溶酶体贮积症(LSD)等发病机制的研究。代谢组学技术分为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IMDs的筛查、新标志物探索和发病机制研究。多组学技术整合可以突破单一组学技术的局限性,基因组学技术与代谢组学技术整合明显提高了IMDs的筛查效率,转录组学技术与基因组学技术整合可以提高基因诊断准确率,基因组技术、转录组技术、蛋白质组技术和代谢组技术整合还可用于部分IMDs的机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基因组学技术 转录组学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 代谢组学技术 组学技术 遗传代谢病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黄芪质量评价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陆国弟 侯嘉 +1 位作者 强正泽 杨扶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7-1265,共9页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的组学技术在中药材黄芪质量优劣性评价中的应用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查阅近年文献,对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材黄芪质量控制(品种、产地、种植方式、逆境、炮制加工)以及药理作用(抗疲劳、抗心衰、防治内分泌疾病、抗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趋势,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其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黄芪 质量评价 药理作用 机制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乌苏里貉高繁殖性状相关蛋白的筛选
4
作者 荣敏 李伟 +5 位作者 李鑫 刘洁 刘进军 王朋然 任二军 张然然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6-101,107,117-119,共10页
为了筛选与繁殖性能相关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及信号通路,试验采用TMT(tandem mass tag)标记蛋白定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高产(产仔数在11只以上)与低产(产仔数在7只以下)乌苏里貉卵巢组织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筛选,GO功能注释、KEGG... 为了筛选与繁殖性能相关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及信号通路,试验采用TMT(tandem mass tag)标记蛋白定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高产(产仔数在11只以上)与低产(产仔数在7只以下)乌苏里貉卵巢组织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筛选,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乌苏里貉卵巢组织中共鉴定到4915种蛋白,其中372种为显著差异表达蛋白(P≤0.05,差异倍数≥1.2或≤0.83),上调307种,下调65种。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羧酸代谢过程、胞内氨基酸代谢过程、转录起始、胞内脂代谢过程、磷脂代谢过程、GTP生物合成过程、UTP生物合成过程、CTP生物合成过程等生物学过程,主要参与了组氨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β-丙氨酸新陈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等16条信号通路;有11种差异表达蛋白与卵泡发育和排卵相关。蛋白网络互作分析获得10种核心蛋白,参与了蛋白折叠和蛋白合成。说明试验筛选到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乌苏里貉的产仔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卵巢 繁殖性能 蛋白质组学技术 生物信息
原文传递
多组学技术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亚鑫 王璟 +2 位作者 田学凯 杨公社 于太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2-1853,共12页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组学测序技术不断涌现并得以推广,产生了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大量的组学数据。这些数据对深入研究和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抗病性状等...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组学测序技术不断涌现并得以推广,产生了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大量的组学数据。这些数据对深入研究和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抗病性状等)的复杂调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仅通过单一层面的组学无法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复杂性,而多组学技术可以系统解析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机理和表型,并逐渐成为研究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多组学技术的方法、优点及其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旨在对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组学技术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技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洺 杨一卓 +5 位作者 宋哈楠 徐帅 史伟豪 许玉雄 张岩 于彦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0-547,共8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以结构性侧凸、轴向旋转和矢状面畸形为特征的三维脊柱畸形,它是青少年脊柱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0.47%~5.2%[1]。在青春期,AIS可随患者年龄的增长逐渐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以结构性侧凸、轴向旋转和矢状面畸形为特征的三维脊柱畸形,它是青少年脊柱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0.47%~5.2%[1]。在青春期,AIS可随患者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确定AIS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是进一步认识本病、及时诊断治疗和科学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机制 脊柱畸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病因研究 组学技术 预防 及时诊断 矢状面
原文传递
多组学技术在绵羊肉质性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杨丽贤 崔冉 +5 位作者 薛明明 产舒恒 杨晓阳 薛鹏翔 查程万 方美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肉质细嫩和风味独特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绵羊的肉质性状受品种、营养、环境、屠宰后加工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控机制复杂,传统的肉质评定方法难以阐明肉品质变化的潜在机制和途径。在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 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肉质细嫩和风味独特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绵羊的肉质性状受品种、营养、环境、屠宰后加工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控机制复杂,传统的肉质评定方法难以阐明肉品质变化的潜在机制和途径。在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等组学技术凭借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系统性等优势,已成为畜禽肉质性状研究的有力工具,能从分子层面深入研究生物特性形成的根源。本文基于公开发表的文献,重点综述了组学技术及多组学联用方法在绵羊肉质性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绵羊肉质性状的机理解析提供方法,为绵羊分子育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肉质性状 组学技术
下载PDF
现代组学技术在中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机制探索中的应用
8
作者 魏佳华 方心怡 +3 位作者 苗润宇 张艳娇 张宇昕 田佳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糖脂代谢紊乱加速了血管并发症的进展,中药综合调整策略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然而,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途径多样,严重制约了中药的临床应用及现代化进程。现代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药治疗糖脂代谢疾病的机制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 糖脂代谢紊乱加速了血管并发症的进展,中药综合调整策略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然而,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途径多样,严重制约了中药的临床应用及现代化进程。现代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药治疗糖脂代谢疾病的机制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揭示中药治疗糖脂代谢疾病的科学内涵成为可能。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脂肪生成及脂质累积、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抵抗等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文章通过梳理现代组学技术在中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机制探索中的应用进展,为精准化、客观化揭示中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提供有益参考,为中药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组学技术 糖脂代谢紊乱 机制探索
原文传递
组学技术在根际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季生连 杨沐 +2 位作者 段国珍 祁有朝 樊光辉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植物根际微生物不仅能介导植物生理和代谢的调节,也能与植物根系互作,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性等。随着测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组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各项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 植物根际微生物不仅能介导植物生理和代谢的调节,也能与植物根系互作,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性等。随着测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组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各项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多组学联合分析在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发展展望。这将为深层次挖掘植物—微生物—土壤界面的大量尚未揭示的关键过程与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根际 微生物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猪肉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卓穗 李剑豪 +4 位作者 曾检华 罗艳凤 阳林芳 孟繁明 胡斌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3,共7页
猪肉品质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肉类研究中开始广泛应用组学技术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需求。本文介绍了用于猪肉品质评价方面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脂质组学3种组学技术,阐述... 猪肉品质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肉类研究中开始广泛应用组学技术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需求。本文介绍了用于猪肉品质评价方面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脂质组学3种组学技术,阐述3种组学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其在肉类品质评价中的实际应用,讨论了组学技术在肉质评价方面未来的方向,为组学技术在猪肉的质量控制和预测上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肉质评价 组学技术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绵羊高效快繁领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杭 王娟红 +2 位作者 侯健 陈彬龙 常卫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2,76,共6页
繁殖力是绵羊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如何提高繁殖力对绵羊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已逐渐应用到绵羊繁殖领域的研究中。文章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方面在绵羊高效快繁... 繁殖力是绵羊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如何提高繁殖力对绵羊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已逐渐应用到绵羊繁殖领域的研究中。文章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方面在绵羊高效快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绵羊繁殖性能提供参考,同时为应用组学技术加快高效快繁绵羊的育种进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繁殖性能 组学技术 基因 蛋白 代谢 转录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布鲁菌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孝 李晓聪 +1 位作者 陈悦彤 丁海涛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布鲁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诊断一直是个难题。随着组学研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布鲁菌病的组学研究。在基因组学方面,利用测序技术获得基因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和相似性,从而对菌株... 布鲁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诊断一直是个难题。随着组学研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布鲁菌病的组学研究。在基因组学方面,利用测序技术获得基因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和相似性,从而对菌株进行分型,宏基因测序已经应用于布鲁菌病的诊断。在转录组学方面,通过测序技术获取病原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转录组数据,寻找对诊断布鲁菌病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在蛋白质组学方面,通过质谱技术分析蛋白质在生物学过程中的表达、互作和调控,为开发布鲁菌病的新型诊断方法提供支持。在代谢组学方面,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获得代谢物的代谢谱,基于代谢组数据可以鉴定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更好地了解布鲁菌菌株之间的代谢差异,为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多组学联合可以构建出更加全面而准确的生物学信息,为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组学技术 分子诊断 联合分析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吴雪 王俊轶 李国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掘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是COPD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的重要手段。目前COP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采集和肺功能检测,临床上尚缺乏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早期生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掘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是COPD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的重要手段。目前COP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采集和肺功能检测,临床上尚缺乏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以辅助诊断。组学技术是一种将高通量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可对生物体各阶段的代谢产物、蛋白质和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研究。近年来,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COPD的诊断带来了新思路,通过组学技术对COPD发生发展动态变化过程的探索,可为COPD的诊断及鉴别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代谢 转录 蛋白质
下载PDF
基于组学技术挖掘植物天然产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蒋凯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953-962,共10页
组学技术主要包括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和蛋白组,是当前挖掘和解析植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概述了生物合成基因簇、基因共表达、基因家族和表观共调控在植物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中的应用,并对当前生物合成... 组学技术主要包括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和蛋白组,是当前挖掘和解析植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概述了生物合成基因簇、基因共表达、基因家族和表观共调控在植物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中的应用,并对当前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回顾,以期为植物生物合成途径挖掘和解析提供参考。Omics technologies, which mainly include genomics, transcriptomics, metabolomics, and proteomics, are important technical methods for mining and analyzing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s of natural products in plants at present. This review mainly outlines the application of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 gene co-expression, gene families, and epigenetic co-regul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plant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 pathways, and summarize the main progress in the current analysis of biosynthetic pathways, to provide a sight for the mining and analysis of plant biosynthetic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植物次生代谢物 生物合成途径
下载PDF
基于组学技术的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峰(综述) 周若涵 +1 位作者 朱翔宇 王晓彤(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49-853,共5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中的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针灸治疗KOA疗效确切,其效应机制较为复杂。组学技术揭示生物体不同组分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组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针灸治疗KOA的效应机制提供新的视野。因此,该文分...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中的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针灸治疗KOA疗效确切,其效应机制较为复杂。组学技术揭示生物体不同组分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组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针灸治疗KOA的效应机制提供新的视野。因此,该文分别综述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技术在针灸治疗KOA中的应用,以期从单一组学和多组学层面深入了解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膝骨关节炎 组学技术 中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景存 田春雨 +6 位作者 张帆 李继安 吴范武 马雷雷 付茜茹 朱亮 李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4期76-80,共5页
代谢组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组学技术,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通过分析化学成分,从而鉴定药材、指导中药种植生产、优化道地药材产区、合理用药部位区别、保证炮制工艺科学、鉴定药物活性成分。将代谢组学应用到作用机制的探究... 代谢组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组学技术,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通过分析化学成分,从而鉴定药材、指导中药种植生产、优化道地药材产区、合理用药部位区别、保证炮制工艺科学、鉴定药物活性成分。将代谢组学应用到作用机制的探究,通过对代谢物的分析探究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作用靶点及通路。中药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代谢组学的整体观念与中医药不谋而合,代谢组学技术与中药的结合,为中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依据。文章从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及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作用机制两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技术 中药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技术预测肝纤维化中药疗效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杨智军 曾敬科 +3 位作者 吴棒 王红梅 林君 刘佳兴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5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技术在预测肝纤维化中药疗效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早期肝纤维化患者80例为建模组,根据临床疗效效果分为疗效优良组(n=45)和疗效不良组(n=35)。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和磁共振MRIT2WI-FS图像,并提取影... 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技术在预测肝纤维化中药疗效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早期肝纤维化患者80例为建模组,根据临床疗效效果分为疗效优良组(n=45)和疗效不良组(n=35)。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和磁共振MRIT2WI-FS图像,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值,采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后保留预测能力最强的目标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临床特征对中药疗效的影响。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机器学习法构建基于MRI影像组学的肝纤维化疗效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另根据7:3的比例选取以自拟方剂治疗的早期肝纤维化患者40例为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BMI)均为影响肝纤维化患者中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通过Python软件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共847个,经过LASSO回归5折交叉验证最终纳入模型的影像组学特征共7个。临床-影像组学联合特征的SVM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3(95%CI=0.878~0.987)和0.911(95%CI=0.818~0.992),均高于临床特征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的ROC的AUC(均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MRI影像组学技术的临床-影像组学联合特征预测模型预测肝纤维化患者中药疗效效果良好,临床或可据此分辨适用中药疗法的肝纤维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影像组学技术 支持向量机 肝纤维化 自拟中药疗法
下载PDF
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肝硬化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吴江雷 刘先华 黄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53-555,559,共4页
目的:研究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肝硬化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于我院确诊的8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硬化的病程发展将其分为代偿期组45例与失代偿期组36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 目的:研究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肝硬化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于我院确诊的8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硬化的病程发展将其分为代偿期组45例与失代偿期组36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测量三组人员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并采用Kapi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再根据菌群丰富度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高丰度组和低丰度组,对比菌群丰富度与预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门分类中,三组人员肠道内的厚壁菌门占比更高;属分类中,三组人员的双歧杆菌属占比更高;代偿期组与失代偿期组患者的丰富度指数Chao1、ACE以及肠道菌群失衡度参数(CDIG)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失代偿期组降低明显(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病情进展与Chao1、ACE以及CDIG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Shannon、simpson指数的无显著相关性(P>0.05);Kapi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6个月后低丰度组不良预后发生风险高于高丰度组[Log Rank^((Mantel-Cox))=7.014,P=0.008]。结论: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揭示了肠道菌群在肝硬化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有效作用,为临床选择生物标志物和预防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代谢组学技术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肠道菌群 病情评估 预后判断
下载PDF
多组学技术及其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林 邓娜 +3 位作者 张博 李慧 刘妙 王建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4,共8页
近年来,组学因其在揭示生物体内复杂生化作用及宏观调控动态网络体系机制方面作用突出,受到食品和营养领域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被应用于食品领域研究中。文章从组学基本概念出发,重点阐述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 近年来,组学因其在揭示生物体内复杂生化作用及宏观调控动态网络体系机制方面作用突出,受到食品和营养领域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被应用于食品领域研究中。文章从组学基本概念出发,重点阐述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利用组学工具进行食品原料控制、品质提升与安全机理剖析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蛋白质 代谢 组学技术 食品质量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技术整合的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丽 徐霞 +3 位作者 张文彤 严小军 徐国良 黄丽萍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854,共6页
中药复方是传统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在多因素复杂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而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阐释对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中药复方基于“整体观”,体现了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等特点,而多组学如转... 中药复方是传统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在多因素复杂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而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阐释对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中药复方基于“整体观”,体现了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等特点,而多组学如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肠道微生态等技术为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阐释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通量、高效的多组学等联合分析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可提供极大的帮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方法从基因、菌群以及代谢产物等水平共同解释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过程及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该文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基于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肠道微生态等多组学技术,对近20年国内外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各种技术在应用层面的内在联系加以阐述,为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的中药研发和其他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组学技术整合 转录 代谢 肠道微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