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2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甘薯组成成分比较分析
1
作者 牛伟涛 王僧虎 +4 位作者 曹萌 石晓云 李欢 刘新颖 张忆凡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甘薯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不仅在解决人们温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也广受青睐。甘薯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其产量和营养品质,营养品质的评定主要包括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膳食纤维、矿质元素等方面。为... 甘薯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不仅在解决人们温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也广受青睐。甘薯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其产量和营养品质,营养品质的评定主要包括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膳食纤维、矿质元素等方面。为了探究适合在邢台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选取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甘薯产业园试验田规范种植的11个甘薯品种,测定其产量、水分、干物质、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淀粉和粗灰分8个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徐薯22、大开花和秦五这三个品种的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较好,口感粉面;济薯26、商19、烟薯25、西瓜红、紫薯的蛋白质含量较好,营养品质较高;秦五、烟薯25、秦八的还原糖含量较高,口感香甜;徐薯32、徐薯22、玛沙利的粗脂肪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品种 组成成分 蛋白质 淀粉
下载PDF
黄秋葵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2
作者 陈瑶瑶 严良文 +4 位作者 刘建汀 刘智成 余洁 郑作芸 朱海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7-1224,共8页
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卡里巴和油绿一号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分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代谢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黄秋葵果实的适宜采收期... 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卡里巴和油绿一号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分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代谢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黄秋葵果实的适宜采收期为花后6~7 d,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纤维素含量不断上升,纤维素合酶(CesA)和纤维素酶(Kor)活性不断上升,蔗糖合酶(SS-I)、内切葡聚糖酶(Cx)和外切葡聚糖酶(C1)活性先升高后降低,β-葡萄糖苷酶(β-GC)活性不断降低。卡里巴果实中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均高于油绿一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esA和Kor酶活性与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β-GC酶活性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糖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个品种果实中的蔗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果糖与葡萄糖的含量均在花后6 d达到峰值,果实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SAI、BAI、NI)活性的峰值期均出现在果实老化前。综上所述,纤维素含量不断增加是影响黄秋葵果实老化的主要因素,CesA、Kor和β-GC为参与纤维素代谢的关键酶类,蔗糖代谢酶参与了黄秋葵果实的成熟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实发育 细胞壁组成成分 糖代谢 糖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组成成分对TiC/TRIP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
3
作者 范国峰 郭英奎 +1 位作者 白晓杰 李梦萱 《冶金与材料》 2023年第5期13-15,共3页
文章以TRIP钢为基体,TiC作为颗粒增强相,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TiC/TRIP钢复合材料,研究了组成成分对TiC/TRIP钢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150℃时,随着Ti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 文章以TRIP钢为基体,TiC作为颗粒增强相,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TiC/TRIP钢复合材料,研究了组成成分对TiC/TRIP钢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150℃时,随着Ti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TiC含量为10 wt.%的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相对最高,分别为98.6wt.%、930.42MPa和26.31MPa·m1/2。而复合材料的硬度变化趋势则与以上三者不同,随TiC含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TiC含量为40 wt.%的复合材料硬度相对最大,为6.43GPa。复合材料断裂方式主要为韧性断裂,在TiC颗粒处为沿晶断裂,并伴有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TRIP钢 TIC 组成成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海红米糠油的提取、组成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王子甄 危莹璐 +3 位作者 曾莹淇 王嘉怡 钟赛意 陈建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3,共5页
以海红米糠为原料,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海红米糠油(SRRBO)。以SRRBO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SRRBO的组成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58℃、浸提时间1.6 h、料液比1∶... 以海红米糠为原料,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海红米糠油(SRRBO)。以SRRBO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SRRBO的组成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58℃、浸提时间1.6 h、料液比1∶6(g/mL),在此条件下SRRBO得率为6.29%。经GC-MS分析表明,SRRBO主要由棕榈酸(9.12%)、油酸(85.80%)、角鲨烯(1.65%)和β-谷甾醇(3.31%)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SRRBO对·OH和DPPH·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米糠油 提取工艺 组成成分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广东蓝莓果渣花青素的提取和组成成分研究
5
作者 刘姚 麦任娣 +3 位作者 陈映萍 卓佳良 陈宇飞 杨光 《现代食品》 2023年第24期206-210,共5页
本研究以广东河源地区所产蓝莓果渣为原料,以花青素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pH、乙醇百分比浓度、超声提取功率、料液比等提取因素对广东地区蓝莓果渣花青素得率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 蓝莓果渣 花青素 提取 组成成分
下载PDF
古田黑番鸭、RF白番鸭和黑白花番鸭屠宰性能及胸肉组成成分比较研究
6
作者 张礼冲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5期24-27,共4页
选择古田黑番鸭、RF白番鸭及其杂交后代黑白花番鸭作为试验动物,旨在比较几种番鸭品种的屠宰性能及胸肌组成成分的差异,为番鸭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几种番鸭饲养管理条件和饲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饲养期70 d,试验结束时每品种... 选择古田黑番鸭、RF白番鸭及其杂交后代黑白花番鸭作为试验动物,旨在比较几种番鸭品种的屠宰性能及胸肌组成成分的差异,为番鸭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几种番鸭饲养管理条件和饲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饲养期70 d,试验结束时每品种选择平均体重的公、母番鸭各10羽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分析表明:白番鸭的全净膛率、腹脂率、胸肌率、皮脂率最高,黑白花次之,黑番鸭最低;腿肌率黑白花番鸭最高,黑番鸭次之,白番鸭最低;总瘦肉率黑番鸭最高,黑白花番鸭次之,白番鸭最低。但几个品种间各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胸肌组成分析发现:白番鸭胸肌中水分含量略高,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低于黑番鸭和黑白花番鸭,几种番鸭胸肌中铅和砷的含量均较低,且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胸肌中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与风味相关的几种氨基酸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黑番鸭胸肌中谷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为12.69%、3.57%和4.73%,分别比黑白花番鸭的12.61%、3.48%和4.68%高0.63%、2.59%和1.07%,比白番鸭的12.27%、3.29%和14.66%高3.42%、8.51%和1.50%,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黑番鸭 RF白番鸭 黑白花番鸭 屠宰性能 胸肌组成成分 比较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中组成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莫燕婷 曹清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13,18,共5页
对油茶籽油中组成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未来生产更优质的油茶籽油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成分组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海蓬子种子中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晓庚 夏养国 +3 位作者 汪峰 孙明 金志坚 王国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本文对海蓬子种子中油脂的含量、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的组成成分等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种子中含油量达到31.1%;用两种不同溶剂提取,以石油醚的提取效果(31.1%)优于乙醚(29.8%);所得油脂主要由亚油酸(75.62%),油酸(13.04%),棕榈酸... 本文对海蓬子种子中油脂的含量、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的组成成分等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种子中含油量达到31.1%;用两种不同溶剂提取,以石油醚的提取效果(31.1%)优于乙醚(29.8%);所得油脂主要由亚油酸(75.62%),油酸(13.04%),棕榈酸(7.02%),亚麻酸(2.63%),硬脂酸(2.37%)等组成;其组成与红花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十分接近。可见,海蓬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蓬子 种子油 脂肪酸 组成成分 利用
下载PDF
几种早实核桃坚果中蛋白质、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被引量:52
9
作者 郝艳宾 王克建 +1 位作者 王淑兰 庄艳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测定结果表明,早实核桃坚果中蛋白质价与实生核桃相比没有明显区别,但蛋白质总含量高于实生核桃;早实核桃坚果中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实生核桃。
关键词 早实核桃 坚果 蛋白质 脂肪酸 组成成分分析
下载PDF
糊的组成成分对挂糊油炸肉制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计红芳 张令文 +3 位作者 王方 娄世垚 马汉军 孙俊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389,共6页
挂糊油炸肉制品作为一类重要的传统食品,具有色泽金黄、外壳酥脆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具有低吸油率和高食用品质(外脆里嫩)的油炸制品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糊的组成、油炸工艺条件... 挂糊油炸肉制品作为一类重要的传统食品,具有色泽金黄、外壳酥脆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具有低吸油率和高食用品质(外脆里嫩)的油炸制品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糊的组成、油炸工艺条件、油炸用油等均会影响挂糊油炸肉制品的品质。其中,糊的组成成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详述了淀粉、蛋白质、食用胶等糊的组成成分对挂糊油炸肉制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可为油炸食品的原料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利于挂糊油炸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糊油炸肉制品 组成成分 品质
原文传递
糊的组成成分对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令文 计红芳 +2 位作者 杨铭铎 马汉军 王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85-89,95,共6页
采用深层油炸模型,研究了淀粉、面粉、泡打粉、食盐和水等糊的组成成分对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色度、吸油率、质构及感官品质等食用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淀粉添加量增加,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的硬度、吸油率和表观色度b*值均增大;... 采用深层油炸模型,研究了淀粉、面粉、泡打粉、食盐和水等糊的组成成分对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色度、吸油率、质构及感官品质等食用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淀粉添加量增加,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的硬度、吸油率和表观色度b*值均增大;脆度和a*值均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随泡打粉添加量增加,外壳硬度和L*值逐渐减小;吸油率、a*值和b*值均增加(p〈0.05)。随食盐添加量增加,外壳硬度逐渐增大(p〈0.05);而吸油率先迅速降低后趋于平稳。随水-粉比增加,外壳硬度逐渐减小,吸油率逐渐增大;易碎性先增加后有所下降。综合考虑,在淀粉添加量30%-50%、泡打粉添加量0.7%-1.1%、食盐添加量1.2%-1.8%、水-粉比1.2∶1-1.4∶1的条件下,得到的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具有较高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成分 油炸 猪肉片 食用品质
原文传递
川山紫薯色素提取分离及主要组成成分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余燕影 王杉 +1 位作者 曹树稳 邓泽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7-17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川山紫薯色素(purple-fleshed sweet potato anthocyanin, 简称PSA)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紫薯色素主要组成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提取PSA的最佳条件为:提取酸浓度2.0 %、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固液比1:30。反相高效... 本文研究了川山紫薯色素(purple-fleshed sweet potato anthocyanin, 简称PSA)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紫薯色素主要组成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提取PSA的最佳条件为:提取酸浓度2.0 %、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固液比1:3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析表明,PSA主要含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酰化酸为绿原酸和芥子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 乙醇提取 芥子 绿原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 色素提取 川山紫 组成成分 葡萄糖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礼凤 李伟 +3 位作者 王建成 徐冉 王彩洁 戴海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5-759,共5页
为了解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不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掌握各脂肪酸成分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对黄淮海地区8个省份的2141份大豆品种的粗脂肪与脂肪酸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长期的人工定向选择,大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 为了解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不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掌握各脂肪酸成分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对黄淮海地区8个省份的2141份大豆品种的粗脂肪与脂肪酸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长期的人工定向选择,大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但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下降。不同省份之间的大豆品种资源在脂肪酸的不同组成成分上存在较明显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亚油酸、亚麻酸与百粒重和粗脂肪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在提高百粒重和粗脂肪含量的同时提高必需脂肪酸含量,采用常规育种技术比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 大豆 脂肪酸 组成成分
下载PDF
合肥市降水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唐蓉 王体健 +2 位作者 石春娥 邓学良 陈汝龙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5,共7页
为研究合肥市降水的化学组成成分,于2010年4—9月在合肥市国家基本气象站设立了采样点,进行降水的采集,对降水化学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系统分析了化学组成成分的特点。结果表明:合肥降水中阴离子主要为SO24-,阳离子主要为NH4+和Ca2+,[... 为研究合肥市降水的化学组成成分,于2010年4—9月在合肥市国家基本气象站设立了采样点,进行降水的采集,对降水化学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系统分析了化学组成成分的特点。结果表明:合肥降水中阴离子主要为SO24-,阳离子主要为NH4+和Ca2+,[SO24-]/[NO3-]当量浓度比值范围为1.23~6.33,大部分样本的比值<3,说明酸雨类型以硝硫混合型为主。降水的酸度与单一离子当量浓度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应该是受多种离子综合影响的结果,SO24-与NO3-,Ca2+与Mg2+,NH4+与SO24-,NH4+与NO3-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降水 化学组成成分
下载PDF
不同花期厚朴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组成成分的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洁 杨志玲 +1 位作者 杨旭 何正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2-48,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技术,对初花期、展瓣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Wils.)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的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花期厚朴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的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技术,对初花期、展瓣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Wils.)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的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花期厚朴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的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雌雄蕊和花瓣香气分别含有52和37种成分,总计67种;其中,1-甲氧基-3,7-二甲基-2,6-辛二烯、1-香叶基乙醚、D-柠檬烯、莰烯、月桂烯和石竹烯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均较高。初花期、展瓣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雌雄蕊香气分别含有26、26、27和24种成分,花瓣香气则分别含有22、19、16和21种成分;不同花期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的共有成分为1-甲氧基-3,7-二甲基-2,6-辛二烯、D-柠檬烯和石竹烯。不同花期厚朴雌雄蕊和花瓣香气成分可分为萜烯类、醇类、芳香烃类、醚类、醛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含氮类8类,共有类型为萜烯类和醇类,其中,萜烯类是主要组成成分。厚朴雌雄蕊和花瓣在不同花期均释放出较多的萜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随着花的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据感官分析与GC-MS分析结果综合判断:萜烯类化合物是组成厚朴花香气的重要成分;花瓣是香气释放的主要部位,而雌雄蕊则在香气释放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花期 雌雄蕊 花瓣 香气组成成分 GC-MS
下载PDF
莼菜体外胶质分离及组成成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周毅峰 吴永尧 +1 位作者 唐巧玉 周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0-153,共4页
对莼菜体外胶质的分离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喷雾干燥将其分成体外胶质组分Ⅰ和体外胶质组分Ⅱ,同时对所得2个体外胶质组分的基本组成成分及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莼菜体外胶质溶解的溶剂是NaOH ,最佳条件是... 对莼菜体外胶质的分离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喷雾干燥将其分成体外胶质组分Ⅰ和体外胶质组分Ⅱ,同时对所得2个体外胶质组分的基本组成成分及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莼菜体外胶质溶解的溶剂是NaOH ,最佳条件是温度2 5℃,浓度为0 10mol/L ,物料比( g∶mL) 0 5∶1,反应时间90min ;莼菜体外胶质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多酚,同时还含有少量蛋白质,其所含微量元素中,锌的含量高达118 2μg/ g和15 8 1μ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分析 组成成分 体外 莼菜 胶质组分 微量元素含量 分离条件 喷雾干燥 NAOH 最佳条件 反应时间 主要成分 物料比 蛋白质
下载PDF
绝经前健康妇女的身体组成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建民 赵红燕 +3 位作者 宁光 张连珍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fatmass和leanmass对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绝经前的健康妇女中,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以及fatmass和leanmass,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 目的探讨fatmass和leanmass对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绝经前的健康妇女中,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以及fatmass和leanmass,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臀比。结果fatmass是决定BMI的主要因素;BMI和leanmas与L2~4、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P值均=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leanmass才是决定L2~(标准偏回归系数β=0.282,P=0.000)、股骨近端(β=0.336,P=0.000)和全身骨密度(β=0.361,P=0.000)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控制年龄因素的基础上控制fatmass后,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提高,而控制leanmass后,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减弱,甚至消失。结论leanmass是决定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组成成分 骨密度 绝经前
下载PDF
大蒜多糖提取物组成成分分析及通便功效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民 毕华 +1 位作者 纪绪前 杜微娜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9,共5页
分析了大蒜多糖提取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并研究了其通便作用。测定了大蒜多糖提取物中水分、灰分、蛋白、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大蒜多糖提取物和蒜粉对便秘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6h... 分析了大蒜多糖提取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并研究了其通便作用。测定了大蒜多糖提取物中水分、灰分、蛋白、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大蒜多糖提取物和蒜粉对便秘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6h内排便粒数及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多糖提取物的水分含量为6.83%±0.03%,灰分2.60%±0.04%,蛋白0.47%±0.002%,总糖82.32%±0.90%,还原糖0.35%±0.01%;大蒜多糖剂量组均可显著促进便秘模型小鼠小肠推进作用,明显缩短其首粒黑便时间,大蒜多糖的低剂量组还能增加其6h粪便粒数和质量。结论:大蒜多糖提取物对便秘模型小鼠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多糖 组成成分 通便功效 便秘
下载PDF
小麦粉戊聚糖的制备及组成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郑学玲 李利民 +1 位作者 姚惠源 朱永义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2期43-45,共3页
对小麦粉中水溶性及非水溶性戊聚糖的制备进行研究 ,先用水为溶剂提取水溶性戊聚糖 ,然后从提取水溶性戊聚糖的残渣中用碱为溶剂提取非水溶性戊聚糖 。
关键词 小麦粉 水溶性戊聚糖 非水溶性戊聚糖 制备 组成成分
下载PDF
黑菊芋类黑精制备条件优化及组成成分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庆丽 姬妍茹 +2 位作者 石杰 董艳 魏连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176,共5页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L9(3^4)对黑菊芋类黑精的最佳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黑菊芋类黑精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5、提取时间6h、乙醇浓度0%(蒸馏水);醇沉条件为3倍无水乙醇反应6h。同时,采用热裂解气质(Py-GC-MS...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L9(3^4)对黑菊芋类黑精的最佳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黑菊芋类黑精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5、提取时间6h、乙醇浓度0%(蒸馏水);醇沉条件为3倍无水乙醇反应6h。同时,采用热裂解气质(Py-GC-MS)和氨基酸分析仪对类黑精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菊芋类黑精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呋喃类,其次为吡咯类和酚类等。总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高的为精氨酸,其次为丙氨酸、苏氨酸和天冬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菊芋 类黑精 提取条件 热裂解气质 组成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