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组织和器官再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党海霞 王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2-1128,共7页
背景:环氧二十碳三烯(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是体内花生四烯酸的一种正常代谢产物。早期对于EETs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炎症、疼痛、心血管和癌症疾病等方面,近年通过在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EETs与组织和器官生长及再生有密切关... 背景:环氧二十碳三烯(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是体内花生四烯酸的一种正常代谢产物。早期对于EETs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炎症、疼痛、心血管和癌症疾病等方面,近年通过在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EETs与组织和器官生长及再生有密切关系。目的:综述EETs的来源及代谢、EETs在组织和器官再生方面的研究、及EETs与新生血管形成、炎症相关的组织再生机制,以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由第一作者分别以"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tissue regeneration,organ regeneration,Angiogenesis"或"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组织再生,器官再生,血管生成"为检索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18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 ed数据库中相关文章。最终选取69篇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EETs作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的重要脂质分子,对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及再生具有重要作用。其相关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新生血管形成这一方面,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还涉及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调节,研究显示EETs是调节炎症、疼痛和血管生成等过程的重要信号分子。进一步研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EETs与组织和器官生长及再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为软组织缺损疾病,牙周病、创伤、炎症和肿瘤等造成的骨缺损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TS 组织器官再生 血管生成 花生四烯酸 再生医学 血管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生物打印技术在组织与器官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明明 林子锋 +2 位作者 程德林 潘浩波 阮长顺 《集成技术》 2018年第1期59-71,共13页
三维打印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技术,能精确控制三维支架的外形及内部微结构,从而实现个性化医疗,在组织修复或再生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发展而成的三维生物打印(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Bio-3DP... 三维打印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技术,能精确控制三维支架的外形及内部微结构,从而实现个性化医疗,在组织修复或再生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发展而成的三维生物打印(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Bio-3DP)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组织工程技术生物功能设计的局限性,可精确控制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定点分布,微观上构建具有适合细胞生存的微环境,为细胞提供了真正的三维均衡生长环境,使得复杂器官具有匹配构建和个性化再生的可能。该文主要综述Bio-3DP技术和用于Bio-3DP的生物墨水的最新研究进展,由此展望Bio-3DP在组织与器官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 组织器官再生 生物墨水
下载PDF
“多面手”干细胞真的能治疗肝硬化吗?
3
作者 游佳 朱月永 《肝博士》 2025年第1期14-15,共2页
干细胞相关的医学研究通常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人类的疾病和衰老,二是组织器官的再生与修复。有研究人员曾预测,以干细胞为中心的再生治疗将成为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干细胞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如此神通广大?这一切,都要从干细... 干细胞相关的医学研究通常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人类的疾病和衰老,二是组织器官的再生与修复。有研究人员曾预测,以干细胞为中心的再生治疗将成为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干细胞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如此神通广大?这一切,都要从干细胞本身的作用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器官再生 干细胞治疗 多面手干细胞
下载PDF
生物工程领域的崭新前沿—组织工程 被引量:11
4
作者 商庆新 曹谊林 张涤生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组织工程是在组织水平上操作的生物工程,主要致力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再生,它是对外科领域中组织、器官缺损和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和模式的一次革命。同时组织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是21世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产... 组织工程是在组织水平上操作的生物工程,主要致力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再生,它是对外科领域中组织、器官缺损和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和模式的一次革命。同时组织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是21世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三维支架 组织器官再生
下载PDF
人类再生生命 被引量:7
5
作者 徐荣祥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2年第4期250-270,共21页
2012年5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暨首届国际烧伤创疡学术会议"在江苏南通召开,徐荣祥教授在会议上做了主题学术报告,报告分为再生生命、再生还童以及再生生命的再生复原和再生还童的机制三部分,涉及人体再生复... 2012年5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暨首届国际烧伤创疡学术会议"在江苏南通召开,徐荣祥教授在会议上做了主题学术报告,报告分为再生生命、再生还童以及再生生命的再生复原和再生还童的机制三部分,涉及人体再生复原科学的应用实践,采用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病例图片,深入浅出地分析和展示了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断指原位再生复原;通过导人再生营养物质激活启动潜能再生细胞,和利用再生营养物质使纤维细胞凋亡实现衰老皮肤和瘢痕皮肤的还童;胃肠组织器官再生还童:详细介绍了再生营养物质以及再生营养物质细胞内代谢的机制,展示了心脏、动脉、肺脏、肝脏、肾脏、骨髓、骨骼、肌肉、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人体再生复原的应用性研究结果。本报告公布的人体再生还童的理念和成果为人类解开生命健康与返老还童之谜开辟了一条解决之道。本文节选了报告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再生 生命 人类 皮肤原位再生 潜能再生细胞 营养物质 学术报告 组织器官再生
下载PDF
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修剪后组织与器官再生过程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旭升 李麟坤 +1 位作者 赵方东 曾会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45-3751,共7页
为了探究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修剪后组织与器官再生过程的分子机制,分析器官再生相关植物激素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修剪后0、2 h、6 h、24 h的日本结缕草品种‘Zenith’进行拍照和显微观察,... 为了探究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修剪后组织与器官再生过程的分子机制,分析器官再生相关植物激素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对修剪后0、2 h、6 h、24 h的日本结缕草品种‘Zenith’进行拍照和显微观察,以分析其形态与茎尖分生组织显微结构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来探究IAA、CTK及其相关基因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ZjPIN(PIN-FORMED1)调控的IAA极性运输在修剪后发生响应,参与日本结缕草茎尖分生组织2 h和24 h器官原基的形成,而IAA信号转导途径在6 h后激活,参与植株的快速生长。ZjWUS(WUSCHEL)在2 h和24 h参与茎尖分生组织中细胞的增殖,而CTK信号在6 h时开始活跃,抑制ZjWUS的表达,维持茎尖分生组织的稳定。这些结果说明ZjPIN1和ZjWUS协同IAA和CTK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日本结缕草修剪后的组织和器官再生过程。该研究为植物损伤后组织与器官再生过程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结缕草 组织器官再生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原文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整形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有虎 刘毅 哈小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155-1157,共3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体液性介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它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机制,借助上皮-间质的相互作用,在胚胎发生、创伤愈合、血管发生、组织器官再生、形态发生和致癌作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体液性介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它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机制,借助上皮-间质的相互作用,在胚胎发生、创伤愈合、血管发生、组织器官再生、形态发生和致癌作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HGF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整形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整形外科领域 组织器官再生 生物学效应 自分泌机制 生物学功能 相互作用 胚胎发生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
8
作者 季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组织器官再生 组织类型 自我更新 增殖能力 多能性 器官工程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外环境在体外培养干细胞分化技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严苏纯 祝彼得 +1 位作者 陈永锋 陈志伟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干细胞分化 体外培养 组织器官再生 外环境 胚胎干细胞 成人干细胞 术中 胚胎性癌细胞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小磊 汪缨 +1 位作者 张晖 何伟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1期99-102,共4页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主要实现形式,对于产品开发和制造来说,3D打印能够带来无限的可能性,特别是其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和发展前景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医学模型设计、再生组织器官、医疗器械制造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3...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主要实现形式,对于产品开发和制造来说,3D打印能够带来无限的可能性,特别是其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和发展前景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医学模型设计、再生组织器官、医疗器械制造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并根据现状对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中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增材制造 医学模型 再生组织器官 器官移植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佃亮 李燕妮 《转化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57-261,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疾病谱比造血干细胞更广。迄今为止,国外已有十多个间充质干细胞产品被批准临床应用,国内也有数个产品被批准临床试验研究。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发挥治疗作用。直接方式包括归巢、促进外源干细胞植入...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疾病谱比造血干细胞更广。迄今为止,国外已有十多个间充质干细胞产品被批准临床应用,国内也有数个产品被批准临床试验研究。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发挥治疗作用。直接方式包括归巢、促进外源干细胞植入患处,以及定向分化与多向分化等;间接方式包括双向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抗凋亡、造血支持作用及参与或促进血管再生、激活内源干细胞增殖分化及患病组织器官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去分化,以及抗衰老、抗瘢痕等。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迄今仍没有完全弄清,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作用机制,对于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机制 组织器官再生
下载PDF
中山大学刘奕志教授领衔团队利用内源性干细胞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取得重大突破
12
《微创医学》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领衔的国际化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干细胞治疗 中山大学 内源性 组织器官再生 透明晶状体 眼科中心 原位再生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技术在精准医学领域研究应用现状的中英文文献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璇 赵萌 +2 位作者 张秀梅 赵杰 翟运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382-3389,共8页
背景:生物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多个领域,但其成功转化为临床试验的案例并不多,且在精准医学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该技术在实现个体化医疗、改变现有的治疗流程、帮助制药和医疗公司研发出更精准的药物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 背景:生物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多个领域,但其成功转化为临床试验的案例并不多,且在精准医学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该技术在实现个体化医疗、改变现有的治疗流程、帮助制药和医疗公司研发出更精准的药物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有望实现从个体化信息采集和诊断到个性化医疗产品制备和精准治疗方案的闭环。目的:分析生物3D打印技术在精准医学领域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3D打印技术在精准医学领域的文献。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数学统计、计算机语义分析、可视化软件以及数据库分析检索功能对检索结果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3D打印技术在精准医学领域的研究在2015至2020年的发文量逐年增加;②美国的发文量最多,且其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也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也较活跃;③近5年全球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是美国加州大学体系,而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是在国际和国内发文量最多的中国科研机构;④《Biofabrication》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则是国际和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⑤全球范围生物3D打印技术在精准医学中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生物墨水、微流控、矫形外科、组织/器官再生、药物研发等;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骨科、组织工程、临床教学、医学模型等领域;⑥生物3D打印作为最具有革命性和影响力的先进工具之一,在再生医学及器官移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组织工程、干细胞、癌症等领域也成为了优秀的科研工具,并且以数字化手段打造出一条从医学成像、术前规划到植入物设计和制造的精准医学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再生医学 生物3D打印 增材制造 可视化分析 生物墨水 微流控 矫形外科 组织/器官再生 药物研发
下载PDF
A Review on the 3D Printing of Functional Structures for Medical Phantoms and Regenerated Tissue and Organ Applications 被引量:10
14
作者 Kan Wang Chia-Che Ho +1 位作者 Chuck Zhang Ben Wang 《Engineering》 SCIE EI 2017年第5期653-662,共10页
Medical models, or "phantoms,"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medical training and for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s. They are increasingly used for surgical planning, medical computational models, algorithm verification a... Medical models, or "phantoms,"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medical training and for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s. They are increasingly used for surgical planning, medical computational models, algorithm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and medical devices development. Such new applications demand high-fidelity, patient-specific, tissue-mimicking medical phantoms that can not only closely emulate the geometric structures of human organs, but also possess the properties and functions of the organ structure.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and 3D bioprinting technologies, many researchers have explored the use of thes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to fabricate functional medical phantom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3D printing and 3D bioprinting technologie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 medical phantoms and bio-structures. This review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state of the art along with new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3D printed functional medical phantoms (i.e., tissue-mimicking medical phantoms, radiologically relevant medical phantoms, and physiological medical phantoms) and 3D bio-printed structures (i.e., hybrid scaffolding materials, convertible scaffolds, and integrated sensors) for regenerated tissues and org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rinting 3D bioprinting Medical phantom Regenerated tissue/organ SCAFFOLD
下载PDF
A Review on Regeneration in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15
作者 X. M. Li J. Li +3 位作者 M. Li Y. Tang H. X. Li L. Che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年第4期525-532,共8页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is a recalcitrant plant in terms of in vitro cell, tissue and organ differentiation,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apply tissue-culture dependant approaches for obtaining stable genetic transfo...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is a recalcitrant plant in terms of in vitro cell, tissue and organ differentiation,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apply tissue-culture dependant approaches for obtaining stabl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cowpea. Despite this, sporadic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develop regeneration systems in cowpea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considerable progress on cowpea regeneration (organogenesis and embryogenesis) and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regeneration mode of organogenesis, including highlights of the effect of genotypes, explants, medium and plant hormones used in tissue cultu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REGENERATION ORGANOGENESIS EMBRYOGENESIS review.
下载PDF
RGD肽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史嘉玮 董念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50-1152,F0003,共4页
关键词 组织工程产品 RGD肽 细胞外基质(ECM) 生物活性分子 种子细胞 生物材料 组织器官再生 生物相容性 生物学效应
原文传递
再生医学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17
作者 付小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263,共2页
再生医学是通过研究机体正常的组织特征与功能、受创后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构建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科学。也有专家认为,再生医学是... 再生医学是通过研究机体正常的组织特征与功能、受创后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构建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科学。也有专家认为,再生医学是指利用生物学及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丢失或功能损害的组织和器官,使其具备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机构和功能。此外,还有专家认为再生医学的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再生医学被认为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创伤与组织器官缺损生理性修复以及如何进行组织器官再生与功能重建的新兴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医学研究 器官功能 损伤组织 组织器官再生 组织器官缺损 自我修复 生理性修复 分化机制 再生机制
原文传递
细胞外基质对细胞行为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樊廷俊 田梦 赵君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4-852,共9页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是一种由水合大分子蛋白质及多糖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构成组织的无细胞基质微环境。作为天然生物材料,ECM一直是组织工程器官/组织体外制备的理想载体支架来源。随着天然组织中ECM对细胞影响的发...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是一种由水合大分子蛋白质及多糖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构成组织的无细胞基质微环境。作为天然生物材料,ECM一直是组织工程器官/组织体外制备的理想载体支架来源。随着天然组织中ECM对细胞影响的发现,ECM调节细胞行为的生物化学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系统概述了不同类型的ECM对细胞黏附、迁移、增殖和分化等细胞行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ECM对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机理,并阐述了基于模拟ECM的人工支架在器官/组织再生中的应用进展,为全面了解ECM对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机制及其再生应用潜能提供建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细胞黏附 迁移 增殖 分化 器官/组织再生
原文传递
2011年第八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19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承办,以再生医学与转化医学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专题学术组稿会),定于2011年6月在山... 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承办,以再生医学与转化医学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专题学术组稿会),定于2011年6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创伤与组织器官缺损生理性修复以及如何进行组织器官再生与功能重建的新兴学科,而转化医学就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研讨会 烧伤救治 征文通知 《中华烧伤杂志》 组织器官再生 组织器官缺损 转化医学 再生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