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仁东 王学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24期3425-3428,共4页
PAI-1是纤溶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纤溶酶原活化系统的重要调节物,在凝血与纤溶平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生理情况下,PAI-1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维持纤溶-凝血系统的平衡.调... PAI-1是纤溶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纤溶酶原活化系统的重要调节物,在凝血与纤溶平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生理情况下,PAI-1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维持纤溶-凝血系统的平衡.调节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以及促进血管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酶原活化物 糖尿病 ACTIVATOR PAI-1 系统 平衡
原文传递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表达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威 唐举玉 +4 位作者 何晓凡 卿黎明 王聪杨 吴攀峰 俞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t-PA和PAI-1)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与意义。方法将30只体质量为2.5—3.0kg、4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两...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t-PA和PAI-1)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早期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与意义。方法将30只体质量为2.5—3.0kg、4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均建立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模型。构建成功后,实验组采用体外留线结扎以阻断静脉回流来构建穿支皮瓣静脉危象模型而对照组体外留线不结扎。观察两组皮瓣血运变化,于静脉危象发生的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PA和PAI-1浓度,切取部分皮瓣组织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除1例发生麻醉意外、对照组1例发生静脉危象外,其余均成功构建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静脉危象模型。皮瓣在静脉结扎1h之内颜色无明显改变,在静脉结扎2h以后出现典型静脉危象表现。t-PA和PAI-1在皮瓣移植前、通血即刻、静脉结扎即刻、结扎后15min、30min、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A在静脉结扎后2、4、6、8h浓度显著降低(P〈0.05),PAI—1在静脉结扎后2、4、6、8h浓度显著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随着穿支皮瓣发生静脉危象时间的延长,管腔内红细胞逐渐黏附聚集,最后导致血管堵塞。结论t-PA、PAI-1对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早期(2h以内)无明显变化,不能应用于诊断早期静脉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 静脉危象 组织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原文传递
金属硫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AI-1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辉 党瑜华 张菲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与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 ,MT)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 ,PAI 1 )活性及mR NA表达...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与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 ,MT)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 ,PAI 1 )活性及mR NA表达的影响。方法 :0 .1mmol/L、0 .5mmol/L、1 .0mmol/LHcy及 1 .0mmol/LHcy加不同浓度MT(1nmol/L ,5nmol/L ,1 0nmol/L ,5 0nmol/L)分别作用HUVECs 6h后 ,用PAI 1发色底物法检测PAI 1活性 ;用RT PCR技术检测PAI 1mRNA。结果 :Hcy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UVECsPAI 1活性及其mRNA表达 (P均 <0 .0 1 ) ;不同浓度的MT均可显著降低Hcy所致的PAI 1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增高 (P均 <0 .0 5 ) ,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MT可降低Hcy所致的P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半胱氨酸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下载PDF
TM、TAT、PIC、t-PAIC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支持向量机鉴别诊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敏 李宏宾 +4 位作者 刘启龙 马宁 訾盼盼 石慧娟 杜玉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目的: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_(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并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 目的: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_(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并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218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6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TAT、PIC、t-PAIC、TM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SVM模型并评价预测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吸烟指数、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AT、PIC、t-PAIC、TM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TC、TAT、PIC、t-PAIC、TM及Gensini评分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HDL-C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狭窄组TC、TAT、PIC、t-PAIC、TM及Gensini评分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HDL-C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冠心病病人TAT、PIC、t-PAIC、TM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TAT、PIC、t-PAIC、TM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65,0.769,0.77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00 ng/mL、0.99μg/mL、9.35 ng/mL、8.83 U/mL。Logistic回归模型和SVM模型AUC分别为0.891,0.902,准确度分别为90.15%、92.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T、PIC、t-PAIC、TM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基于4种指标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SVM模型对冠心病的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持向量机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α_(2)抑制物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诊断
下载PD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与肺血栓栓塞症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秀娜 田莉莉 《国际呼吸杂志》 2007年第8期598-601,共4页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与机体的纤溶和凝血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因调节机体的纤溶系统而在静脉血栓形成及栓塞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t—PA和PAI-1与PTE的关...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与机体的纤溶和凝血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因调节机体的纤溶系统而在静脉血栓形成及栓塞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t—PA和PAI-1与PTE的关系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组织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文欣 李强 +4 位作者 薛赢俊 邵华卿 李贞 陆文倩 胡晓波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4项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分别检测1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4项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分别检测164例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其中81例为呼吸道肿瘤组、83例为消化道肿瘤组)和52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浆TM、TAT、PIC、t-PAI-C水平,分别比较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及恶性肿瘤有转移者和恶性肿瘤无转移者之间4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组TM、TAT、PIC、t-PAI-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呼吸道肿瘤组TM、TAT、P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PAI-C水平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肿瘤组TM、TAT、PIC、t-PAI-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有转移者TAT、PIC、t-PAI-C水平高于恶性肿瘤无转移者(P<0.01),而TM水平与恶性肿瘤无转移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肿瘤组和消化道肿瘤组中恶性肿瘤有转移者的TAT、PIC、t-PAI-C水平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无转移者(P<0.01),TM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紊乱。血浆TM、TAT、PIC、t-PAI-C水平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α2抗酶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检测DM2患者血浆tPA、PAI-1、uPA及uPAR水平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宣国红 单平囡 +2 位作者 茹金城 卢智勇 许德顺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DM2)血浆tPA、PAI-1、uPA及uPAR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别以ELISA检测尿蛋白正常组、尿蛋白阳性组、严重尿蛋白组和对照组的tPA、PAI-1、uPA及uPA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正常组的tPA和PAI-1变化不明...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DM2)血浆tPA、PAI-1、uPA及uPAR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别以ELISA检测尿蛋白正常组、尿蛋白阳性组、严重尿蛋白组和对照组的tPA、PAI-1、uPA及uPA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正常组的tPA和PAI-1变化不明显(P>0.05);尿蛋白阳性组tPA活性明显下降(P<0.05),PAI-1活性明显升高(P<0.05);严重蛋白尿组tPA活性明显下降(P<0.05),PAI-1活性明显升高(P<0.05);uPA及uPAR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DM2患者蛋白尿的程度与tPA、PAI-1的水平密切相关,检测tPA、PAI-1的变化可反映其肾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组织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蛋白尿
下载PDF
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PAI-1及t-PA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艳 姜华 +1 位作者 于睿 闫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8期934-935,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每组8只。适...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实验第4周末开始分别予与益气活血复方、血脂康胶囊和辛伐他汀片,持续给药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PAI-1、t-PA。8周末处死动物,取家兔左右颈总动脉,用透射电镜观察颈总动脉的超微结构。结果4周末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AI-1水平持续升高,t-PA略有升高。8周末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AI-1水平明显下降(P<0.01),t-PA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组间PAI-1、t-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水平证实益气活血中药能够改善颈内动脉的超微结构。结论益气活血复方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分泌,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分泌,从而增强纤溶活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组织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伴左房血栓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宋仁义 黄晖 孔勇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0期2342-2347,共6页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伴左房血栓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RHD伴左房血栓患者作为血栓组,90例无左房血栓的RHD患者作为无血栓组。血栓组患者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及左房血栓清除术,无血栓组...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伴左房血栓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RHD伴左房血栓患者作为血栓组,90例无左房血栓的RHD患者作为无血栓组。血栓组患者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及左房血栓清除术,无血栓组患者只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MVO),以及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_(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水平。分析血栓组患者入院时、术毕、术后7 d血浆TAT、TM、PAP、t-PAI-C水平变化。术后随访2年,根据预后情况将血栓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术后7 d血浆TAT、TM、PAP、t-PAI-C水平。结果入院时,血栓组患者的LVESD、左房内径大于无血栓组,而MVO小于无血栓组,血浆TAT、TM、PAP及t-PAI-C水平均高于无血栓组(均P<0.05)。术毕,血栓组患者血浆TAT、TM、PAP及t-PAI-C水平高于入院时(均P<0.05);术后7 d,血栓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术毕时降低(均P<0.05)。随访期间血栓组有8例患者预后不良,术后7 d时,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浆TAT、TM、PA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结论RHD伴左房血栓患者血浆TAT、TM、PAP及t-PAI-C水平均较无左房血栓的RHD患者高,且术后短时间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仍处于高水平。RHD伴左房血栓患者的预后可能与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左房血栓 凝血-系统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凝血酶调节蛋白 -α_(2)-酶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和PAI-1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李世泽 白宏英 +1 位作者 杨霄鹏 史振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t-PA和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组均...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t-PA和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组均未给予抗凝、溶栓、降纤治疗,测定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的血浆t-PA和PAI-1的含量。结果2组用药前血浆t-PA和PAI-1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浆t-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I-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1含量,降低血浆PAI-1含量,提高体内纤溶状态,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组织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下载PDF
凝血与纤溶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重症感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猛 于丹军 +4 位作者 刘匀 张洪东 王建新 王春华 张晓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22-826,853,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4项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重症感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4项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重症感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症感染引发的DIC疑似患者86例,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积分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显性DIC组(n=29)、DIC前期组(n=15)、非显性DIC组(n=42),比较3组患者入住ICU当日的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及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AT、PIC、TM、t-PAIC单项或联合检测对重症感染引发DIC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显性DIC组、DIC前期组患者的血浆TAT、TM、t-PAIC的水平高于非显性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DIC组与DIC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浆PI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TAT、TM、t-PAIC联合检测早期诊断重症感染引发DIC的价值也比单项检测高。结论:TAT、TM及t-PAIC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重症感染引发DIC的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调节蛋白 重症感染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α2抗酶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物-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下载PDF
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猛 于丹军 +4 位作者 刘匀 张洪东 王建新 王春华 张晓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检测对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检测对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62例AL合并DIC疑似患者,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积分诊断标准,分为显性DIC组(n=20)、DIC前期组(n=11)及非显性DIC组(n=31),比较入院当日3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TAT、PIC、TM、t-PAIC水平;按照患者28 d内生存情况再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47)与死亡组(n=15),比较入院当日2组患者的血浆TAT、PIC、TM及t-PAI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AT、PIC、TM及t-PAIC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AL合并DIC的诊断效能。结果:显性DIC组与DIC前期组患者入院当日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高于非显性DIC组(P<0.05),显性DIC组患者血浆TAT、PIC、TM及tPAIC水平与DIC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TAT、PIC、TM及t-PAIC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AT、TM、PIC及t-PAIC联合检测应用于AL合并DIC疑似患者,可获得更大的诊断效能(AUC=0.921)。结论:血浆TAT、PIC、TM及t-PAIC联合检测对AL合并DIC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急性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酶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物-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下载PDF
血浆凝血和纤溶标志物在肿瘤治疗与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蕾 谭榜云 李燕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949-951,共3页
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通常被视为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了上述功能,其对肿瘤的发生、预后及治疗均有一定影响,提示其在肿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主要综述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在肿瘤治疗与预后中的研... 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通常被视为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了上述功能,其对肿瘤的发生、预后及治疗均有一定影响,提示其在肿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主要综述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在肿瘤治疗与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标志物 标志物 肿瘤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物-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α2-抑制复合物
下载PDF
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增平 白冰 +1 位作者 贾立川 张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5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5例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该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组。对观察组...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5例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该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组。对观察组进行降血压、降糖、降脂、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分别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健康组血清Hcy、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cy、PAI-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PAI-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PAI-1水平较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腔隙性脑梗死 半胱氨酸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原文传递
凝血和纤溶标志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冲 吴雪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0期100-103,共4页
肿瘤患者常伴有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凝血和纤溶标志物可作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病情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凝血和纤溶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 肿瘤患者常伴有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凝血和纤溶标志物可作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病情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凝血和纤溶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等。研究表明,TM有可能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血浆中TAT和PIC联合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的化疗住院患者高危风险的筛查。t-PAIC检测可提示接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PIC水平对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判定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酶α2抗酶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下载PDF
PIC、TM联合t-PAIC评估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血栓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周丽英 张世玺 周文亮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704-706,721,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IC)、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ticprotein,TM)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ed inhibitor complex,t-PAIC... 目的探讨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IC)、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ticprotein,TM)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ed inhibitor complex,t-PAIC)评估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肝癌伴门静脉血栓组(n=32)和无血栓组(n=78),并对其PIC、TM、t-PAIC水平进行检测,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以及联合检测下的曲线面积,分析诊断效能。结果与无血栓组相比较,肝癌伴门静脉血栓组的PIC、TM、t-PAIC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PIC、TM、t-PAIC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模式下的AUC为0.946,均高于任一单项检测,且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2%、80.76%,高于任一单项检测(P<0.05)。结论PIC、TM联合t-PAIC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血栓中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且明显优于单一检测,在预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形成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血栓 -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下载PDF
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早期诊断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晓艳 卫延辉 郭学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888-892,共5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VTE早期发病隐匿,临床中漏诊率与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干预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等。既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如凝血常规、D-二聚体等均为血栓形成后的筛查指标,无法反映血栓形成早...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VTE早期发病隐匿,临床中漏诊率与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干预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等。既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如凝血常规、D-二聚体等均为血栓形成后的筛查指标,无法反映血栓形成早期隐匿的止、凝血异常,缺乏特异性的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新型早期血栓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早期预警血栓前状态,对评估围手术期VTE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TAT、t-PAIC、PIC、TM等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围手术期VTE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围手术期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α2抑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血栓分子标志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香 王宏 +1 位作者 杨淑娴 任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估血栓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评估血栓分子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117例晚期NSCLC患者(肺腺癌102例,肺鳞癌15例)化疗前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依据化疗后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83例)与疾病进展组(34例),并与健康人对照组(94例)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进行比较。以化疗2个周期后疾病控制为标准,运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化疗前后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率对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诊断效能。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5);疾病进展组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均高于疾病控制组和健康人对照组(P均<0.05);疾病控制组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5)。单项检测时化疗前后TAT水平变化率对化疗后疾病进展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最大,其次为PIC、TM、t-PAIC。四项联合检测的AUC^(ROC)为0.824,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7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后TAT、PIC、TM、t-PAIC比值是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前后TAT比值>1.09、化疗前后PIC比值>1.09、化疗前后TM比值>1.03、化疗前后t-PAIC比值>1.00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NSCLC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失衡现象,血栓分子标志物在评估化疗疗效方面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栓分子标志物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α2抑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酶原激活物-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化疗疗效
下载PDF
抗凝治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纤溶指标的动态影响
19
作者 韩冰 黄全跃 刘樊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因素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高凝状态形成中的作用及抗凝治疗早期纤溶指标浓度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窦性心律组(窦律组,27例)及房颤组(25例)患者抗凝治疗各时间点(1d、7d、1个月、2个... 目的:探讨纤溶因素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高凝状态形成中的作用及抗凝治疗早期纤溶指标浓度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窦性心律组(窦律组,27例)及房颤组(25例)患者抗凝治疗各时间点(1d、7d、1个月、2个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D-dimer)浓度和INR值。分析两组患者PAI-1和D-dimer浓度的差异、该指标随抗凝治疗时间的变化趋势及PAI-1、D-dimer和INR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房颤组PAI-1和D-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窦律组;②PAI-1和D-dimer浓度在抗凝治疗各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I-1浓度随抗凝治疗各时间点下降百分比分别为7%、18%及31%,D-dimer浓度分别下降19%、34%及43%;③房颤组PAI-1浓度在抗凝治疗1个月、2个月时与窦律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dimer浓度治疗7d、1个月时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INR≤2.0较INR>2.0组PAI-1和D-dimer均值较高(均P<0.05)。相关分析发现PAI-1、D-dimer和INR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3、-0.443,P值分别为0.010、0.000),PAI-1和D-dime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8,P=0.000)。结论:低纤溶状态可能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高凝状态形成的重要原因;抗凝治疗可有效快速改善房颤患者的低纤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吕永楠 任玮 +1 位作者 陈晶晶 李晓艳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原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17-01-2017-0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原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17-01-2017-0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AMI患者80例(AMI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HISCL-5000型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浆TM、TAT、PIC和t-PAIC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血栓标志物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AMI组TM、TAT、t-PAIC和P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TM(11.41±0.42vs 7.18±0.24)IU/ml,TAT(8.76±2.97vs 1.95±0.11)ng/ml,t-PAIC(12.95±0.69vs 3.49±0.19)ng/ml,PIC(1.18±0.17vs 0.37±0.02)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M、TAT、t-PAIC和PIC对AMI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t-PAIC和PIC诊断价值最高。结论:AMI患者TM、TAT、t-PAIC和PIC水平均升高,特别是t-PAIC和PIC水平,对早期AMI患者诊断均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原复合物 组织酶原激活物/酶原激活物抑制-1复合物 -α2抑制物复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