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女性超声、宫腔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佳 孟炜 +1 位作者 何艳 全丽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女性B超所测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镜检查术中所见的结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0.50 cm且无任何临床症状(阴道流血、流液、白带增多、腹痛、...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女性B超所测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镜检查术中所见的结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0.50 cm且无任何临床症状(阴道流血、流液、白带增多、腹痛、腹胀和发现盆腔包块等)的287例女性资料,分析其子宫内膜厚度、宫腔镜检查术中所见的结果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4.3%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无症状的妇女有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厚度为0.50~1.00 cm的患者中,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检出率1.7%,宫颈腺癌检出率0.7%。子宫内膜厚度>1.00~1.50 cm患者中,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腺癌)检出率2.1%。子宫内膜厚度>1.50 cm的患者中,均有宫腔内病变,无阴性结果,子宫内膜癌检出率1.4%,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检出率0.3%;子宫内膜厚度>2.00 cm的2例患者病理组织检查均为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厚度在宫腔内病变(无论良性、恶性)中的预测最佳阈值为0.65 cm,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28.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女性(内膜厚度>0.65 cm),其宫腔良、恶性疾病的患病率高,须引起重视,且常规超声随访仍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必要时须行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当患者子宫内膜厚度0.50~0.65 cm,暂可排除宫内恶性病变,可予患者短期随访,若随访过程中出现内膜厚度无变薄或持续性增厚等,有行宫腔镜检查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 宫腔镜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
下载PDF
宫颈病变中采取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的效果
2
作者 李海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38-0040,共3页
研究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宫颈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宫颈病变患者,肉眼观察异常。检查患者过程中使用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直视情况下展开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 阴道镜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于病理诊断结果,在90%左右。... 研究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宫颈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宫颈病变患者,肉眼观察异常。检查患者过程中使用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直视情况下展开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 阴道镜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于病理诊断结果,在90%左右。结论 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宫颈病变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确保诊断准确,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阴道镜 病理组织学检查 效果
下载PDF
宫内节育器机械性损伤因素的探讨(附宫腔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素春 林婵珠 +1 位作者 蒋汉琼 刘标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96-297,共2页
目的 :根据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探讨 IUD引起的出血原因。方法 :对放置 IUD≥ 6个月异常子宫出血者 5 1例 ,对照组 2 4例进行了宫腔镜检查 ,观察了子宫内膜情况及部分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发现IUD异常在研究组占... 目的 :根据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探讨 IUD引起的出血原因。方法 :对放置 IUD≥ 6个月异常子宫出血者 5 1例 ,对照组 2 4例进行了宫腔镜检查 ,观察了子宫内膜情况及部分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发现IUD异常在研究组占 84.3% ,对照组占 2 5 % (P<0 .0 1)。其中部分与宫腔不相适应有关。放置 IU D引起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较对照组严重 ,其中尤以子宫内膜充血水肿 ,慢性炎症 ,出血 ,组织坏死等多见。使用宫腔镜检查 IUD机械性损伤可以初步判断引起副反应的原因 ,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内节育器 病理组织学检查 机械性损伤
下载PDF
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余莉萍 卢丽娜 +1 位作者 冯淑瑜 方艺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728例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病例,分析阴道镜图像的变化,比较阴道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以及对155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病例术后的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728例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病例,分析阴道镜图像的变化,比较阴道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以及对155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病例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术前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96%,155例行LEEP术病例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术前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2.90%(113/155),术后诊断减轻者为16.77%(26/155),术后诊断加重者为10.32%(16/155)。结论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宫颈病变,尤其是癌前病变、早期癌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宫颈病变 病理组织学检查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胰腺肿块穿刺组织学检查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金震东 邹晓平 +2 位作者 李兆申 刘枫 邹多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9-490,共2页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切割针组织学检查对胰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体表 B超引导下 ,19G切割式活检针配自动活检枪对 2 7例胰腺肿块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胰腺肿块的穿刺成功率 96 .3% ,满槽率 85 .2 % ;胰腺癌穿刺总成功率为95 .7...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切割针组织学检查对胰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体表 B超引导下 ,19G切割式活检针配自动活检枪对 2 7例胰腺肿块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胰腺肿块的穿刺成功率 96 .3% ,满槽率 85 .2 % ;胰腺癌穿刺总成功率为95 .7% ,满槽率 87% ,诊断敏感性为 91.3% ,特异性为 10 0 % ,诊断准确性为 92 .6 % ;慢性胰腺炎总成功率为 10 0 % ,满槽率75 %。 结论 :体表 B超引导下自动穿刺切割式活检对直径 2 cm以上胰腺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胰腺肿块 组织学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穿组织学检查在非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全楚 申德林 +2 位作者 焦栓林 张成道 许丽芝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肝穿组织学检查在非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我院近20年经过肝穿组织学检查诊断的59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资料。结果经过肝穿组织学检查以及其他特异性诊断指标最后诊断肝糖原贮积病13例,肝豆状核变性12例,遗传性血色... 目的探讨肝穿组织学检查在非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我院近20年经过肝穿组织学检查诊断的59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资料。结果经过肝穿组织学检查以及其他特异性诊断指标最后诊断肝糖原贮积病13例,肝豆状核变性12例,遗传性血色病5例,DubinJohnson综合征3例,肝性血卟啉病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药物性肝损伤7例,BuddChiari综合征6例,酒精性肝病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例。结论肝穿组织学检查在非病毒性肝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性肝病 肝穿组织学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组织细胞悬液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精子检出率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文豪 姜辉 +7 位作者 马潞林 洪锴 赵连明 毛加明 杨译 张新 黄翔 乔杰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比较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活检组织细胞悬液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精子检出率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不一致时获取精子的可靠性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1 112例NOA患者接受睾丸精子抽吸术(testicular sperm extra... 目的:比较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活检组织细胞悬液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精子检出率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不一致时获取精子的可靠性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1 112例NOA患者接受睾丸精子抽吸术(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TESE),睾丸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一致率为92.63%,一致精子检出率为41.82%,一致精子未检出率为50.81%。Kappa分析表明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强度属于最强。25例进入辅助生殖周期的细胞悬液检查发现精子而组织学检查未发现精子患者中,24例患者取卵日成功获取精子(取精成功率为96.0%)并实施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其治疗结局为8例临床妊娠(33.33%)、4例流产(16.67%)、12例未妊娠(50.0%)。结论:实施诊断性TESE时,采用睾丸活检组织的细胞悬液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双重评估精子检出率的方法,结果一致率高并且迅捷、准确、可靠,为NOA患者进入辅助生殖周期时成功取到精子提供了保障。当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不一致时,细胞悬液检查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指导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睾丸精子抽吸术 细胞悬液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肝占位病变穿刺组织学检查的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承秉 王坤儒 +2 位作者 何惠珠 李德树 左明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4期16-17,共2页
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本组114例均系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组织活检前B超均提示有肝实质占位病变。其中男性95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平均46.3岁。住院31例,门诊83例。
关键词 占位病变 组织学检查 肝实质 组织活检 组织 穿刺探头 源本 穿刺活检 穿刺组织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宫颈癌液基细胞学筛查与组织学检查的对比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坤河 赖日权 +2 位作者 张佳立 张江宇 郜红艺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99-99,101,共2页
界处)上移,宫颈管狭窄,脱落的内膜细胞很难到达宫颈口,这也可能是内膜病变漏诊原因之一。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有:大量炎性细胞背景中见呈炎性反应的中、底层上皮细胞,缺乏经验易误诊;病原体感染如HPV、HSV Ⅱ、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细胞的改变... 界处)上移,宫颈管狭窄,脱落的内膜细胞很难到达宫颈口,这也可能是内膜病变漏诊原因之一。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有:大量炎性细胞背景中见呈炎性反应的中、底层上皮细胞,缺乏经验易误诊;病原体感染如HPV、HSV Ⅱ、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细胞的改变,特别是非典型性湿疣,涂片中见细胞核增大、深染,核周空穴窄小,易误为不典型增生或癌;老年妇女宫颈萎缩,上皮细胞呈现退化现象,细胞质少、核质比增大等易误诊;卵巢切除后雌激素水平低下,脱落细胞多为内底层细胞,核质比增大易误诊;组织修复过程出现变异的细胞或不典型化生细胞;细胞学阳性而阴道镜宫颈活检未取到病变部位。人们常常将活检病理诊断作为最后诊断,却忽视了活检有时也有局限性,当病变较轻且局限时活检也可漏诊,因而,我们建议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应用。另外,提高制片技术及诊断质量控制可减少可疑阳性或不确定诊断(如ASC等)报告例数,从而提高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筛查 组织学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细胞学技术 液基细胞学 组织检查 传统方法 结构特征 对比观察 假阳性 假阴性 宫颈液
下载PDF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271例对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敏 魏红权 陈培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71例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0 7例乳腺癌细胞学诊断癌及可疑癌者共 14 4例 ,敏感性为 6 9.6 %。6 4例乳腺良性病变细胞学假阳性率为 0 % ,特异性...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71例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0 7例乳腺癌细胞学诊断癌及可疑癌者共 14 4例 ,敏感性为 6 9.6 %。6 4例乳腺良性病变细胞学假阳性率为 0 % ,特异性为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针吸细胞学 组织学检查 诊断 乳腺肿瘤 细胞诊断学
下载PDF
睾丸穿刺细胞悬液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亮 于杰 +4 位作者 朱来晴 周雪 汪珣 孙国海 张春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比较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睾丸标本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选择及其应用。方法:选择1 006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进行TESA,睾丸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按照细胞... 目的:比较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睾丸标本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选择及其应用。方法:选择1 006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进行TESA,睾丸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按照细胞悬液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镜检有精子组(n=567)、镜检无精子组(n=439),分别对其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镜检有精子组中,病理组织学检查有精子者508例,无精子者59例;镜检无精子组中,病理组织学检查无精子者403例,有精子者36例。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一致率90.56%,一致性程度较好(Kappa=0.809),细胞悬液检查的精子检出率(56.36%)要高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精子检出率(54.08%),且统计学结果具有差异性(P=0.023)。结论:NOA患者行诊断性TESA时,同时进行睾丸活检组织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双重评估更有助于临床诊疗,其中细胞悬液检查结果对于辅助生殖治疗更具有决定性意义,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供了明确的病因学依据,更有利于药物治疗或进一步的手术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睾丸穿刺取精术 细胞悬液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
原文传递
肝脏组织学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昊 鲁凤民 《肝脏》 2018年第8期657-659,共3页
肝组织学检查不仅能够评价肝脏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还能够观察肝脏原位淋巴细胞、HBV特异T细胞等肝脏特有的免疫病理特征,以及肝细胞原位的HBV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定量检测等病毒学... 肝组织学检查不仅能够评价肝脏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还能够观察肝脏原位淋巴细胞、HBV特异T细胞等肝脏特有的免疫病理特征,以及肝细胞原位的HBV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定量检测等病毒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组织学检查 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管理 HBV表面抗原 组织学检查 共价闭合环状 纤维化程度 炎症活动度
下载PDF
肝组织学检查常用的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晶 李美蓉 王泰龄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组织学检查 染色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在前列腺癌高危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灵峰 石伟元 +4 位作者 李雪金 张彤 彭旭红 廖敏兰 肖琳玲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临床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穿刺采用传统的6点法,以及对前列腺可疑结节或可疑区域增加穿刺组织学检查1-2...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临床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穿刺采用传统的6点法,以及对前列腺可疑结节或可疑区域增加穿刺组织学检查1-2针。结果84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中,单纯前列腺增生24例(28.57%),前列腺上皮内瘤1例(1.19%),前列腺增生伴局灶不典型增生3例(3.57%),前列腺增生伴小灶PIN级1例(1.19%),前列腺增生伴炎症2例(2.38%),前列腺癌50例(59.52%),前列腺转移癌1例(1.19%),前列腺癌假阴性2例(2.38%)。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对前列腺癌高危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直肠超声引导 组织学检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常规组织学检查中假阴性淋巴结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振坤 黄志刚 韩德民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头颈部肿瘤患者中常规临床和组织学检查中颈淋巴结阴性者 ,经淋巴结连续切片。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常规组织学检查 假阴性淋巴结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伴肝炎病毒感染的术前筛选:肝组织学检查的意义
16
作者 蒋建平 侯凡凡 +2 位作者 张训 朱幼芙 胡丽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25-627,共3页
目的 评价肝组织学检查对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8月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的肾移植候选病人(n=74 )均行肝穿刺活检 (实验组 ) ,以半定量积分法评价... 目的 评价肝组织学检查对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8月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的肾移植候选病人(n=74 )均行肝穿刺活检 (实验组 ) ,以半定量积分法评价肝组织炎症(G)和纤维化 (S)程度。肝脏组织病理诊断为G0 2 S0 2 的病人 (n =31)接受肾移植。以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慢性HBV和HCV感染的肾移植受者(n=6 0 )作为历史对照 ,该期间以血清酶学检查正常作为可接受肾移植的条件 ,比较两组病人肾移植术后围手术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接受肾移植的病人术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3 2 % )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 (2 3 8% ) (P <0 0 1) ,接受肝活检的病人穿刺后出血率为 12 2 %。结论 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伴肝炎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进行术前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肾移植 组织学检查 肝功能试验
下载PDF
肝脏组织学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17
作者 廖昊 鲁凤民 《肝脏》 2018年第6期472-474,共3页
肝组织学检查不仅能够评价肝脏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还能够观察肝脏原位淋巴细胞、HBV特异T细胞等肝脏特有的免疫病理特征,以及肝细胞原位的HBV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定量检测等病毒学... 肝组织学检查不仅能够评价肝脏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还能够观察肝脏原位淋巴细胞、HBV特异T细胞等肝脏特有的免疫病理特征,以及肝细胞原位的HBV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定量检测等病毒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组织学检查 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管理 HBV表面抗原 组织学检查 共价闭合环状 纤维化程度 炎症活动度
下载PDF
元肾颗粒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试验
18
作者 王琼仙 王利梅 +2 位作者 习杨彦宾 赵远 王毅 《中国市场》 2016年第22期295-296,共2页
元肾颗粒为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制剂,根据其功能主治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元肾颗粒大、中、小剂量连续给药12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能显著降低庆大霉素致肾衰大鼠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血浆肌酐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内生肌酐清... 元肾颗粒为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制剂,根据其功能主治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元肾颗粒大、中、小剂量连续给药12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能显著降低庆大霉素致肾衰大鼠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血浆肌酐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体重。元肾颗粒大、中、小剂量给药七次,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剂量能显著降低甘油致肾衰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同组给药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也显著低于给药前;中剂量能显著降低甘油致肾衰大鼠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对血清肌酐含量无显著影响,同组给药前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小剂量同组给药后的血清肌酐含量也显著低于给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氮含量 大鼠 病理组织学检查 长期毒性试验 药效学 血浆肌酐 内生肌酐清除率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药制剂 连续灌
下载PDF
327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庆国 《四川肿瘤防治》 2003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62例乳腺肿块行FNAC检查,其中327例获得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本组针吸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95.0%,潜在假阴性率2.7%,符合率95.4%。结论:(1)针吸细... 目的:探讨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62例乳腺肿块行FNAC检查,其中327例获得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本组针吸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95.0%,潜在假阴性率2.7%,符合率95.4%。结论:(1)针吸细胞学是检查乳腺肿块的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疑难病例需要通过病理组织学确诊。(2)肿块实质细胞较少或细胞异形性不明显是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穿刺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大体检查,精确选择穿刺部位,穿刺时仔细体会针感及重复针吸是减少假阴性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物 细胞学诊断 组织学检查 FNAC 活检 针吸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引导细针切割组织学检查对107例肝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耿焱 崔生达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实时超声引导细针切割组织学检查 肝内占位病变 诊断 超声引导下组织学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