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2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微环境对组织工程骨再生过程的影响
1
作者 钟思扬 廖晴 +3 位作者 周星宇 李先楹 卫晶晶 杨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452-2460,共9页
背景:骨组织缺损是目前骨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该疾病现行的治疗手段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缺损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调控缺损部位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和血管化、神经化的进程可以有效改善骨组织微环境并促进骨整... 背景:骨组织缺损是目前骨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该疾病现行的治疗手段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缺损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调控缺损部位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和血管化、神经化的进程可以有效改善骨组织微环境并促进骨整合,是大尺寸骨缺损修复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思路。目的:从生物活性物质、血管再生和神经化对骨微环境变化3个方面的影响,探讨近年来调控骨微环境变化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为治疗大尺寸骨缺损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分别以“骨组织工程,血管生成,神经化,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肽,骨微环境”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PubMed数据库分别以“bone tissue engineering,angiogenesis,neurotization,cytokines,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neuropeptide,bone microenvironment”为检索词,检索2001-01-01/2022-12-31收录的有关骨微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最终纳入10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骨微环境是诱导骨组织干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包括骨组织种子的细胞外基质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所需要的生物化学因子、局部血液循环网络和周围的神经组织。②骨缺损修复是一个分为多个阶段的连续过程,这些阶段相互重叠,由多种细胞因子介导,同一种细胞因子在一个或多个愈合阶段可以产生相互协同或拮抗的作用。③新生血管再生是启动骨修复的关键,新生血管不仅为骨修复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物质、成骨细胞和生长因子,同时更是修复细胞进入损伤区的通道。④除了调控血管诱导因子的释放种类、剂量及时效性等因素以实现血运重建外,多因子差异性释放递送系统的研究和基因转移技术的应用将是未来解决大面积骨缺损的研究方向。⑤神经肽类物质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并作用于特定的信号通路,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血管的生长及影响骨愈合、骨再生及成骨与破骨之间的平衡。⑥在建立神经化的组织工程骨时,骨组织微环境变化与神经调控的作用是双向的。骨基质中的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血神经屏障参与神经元的信号传导通路。而由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物质能作用于骨微环境,影响骨愈合、骨再生及成骨与破骨之间的平衡。⑦关于生物活性物质和血管化、神经化的进程对骨微环境的调控还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细胞因子在人体内弥散和降解速度过快而易丧失活性、血管生成相关生长因子的时效性及空间分布、通过机体回馈调节机制建立神经化等诸多问题,还需后续研究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血管生成 神经化 细胞因子 形态发生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肽 微环境
下载PDF
载特立帕肽聚乳酸乙醇酸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组织工程骨材料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2
作者 刘佐忠 黄黎黎 《科学咨询》 2023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制备载特立帕肽聚乳酸乙醇酸磷酸钙骨水泥(PTH-PLGA-CPC)复合组织工程骨并研究其材料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载特立帕肽聚乳酸乙醇酸(PTH-PLGA)微粒,观察外观、孔径并计算孔隙率,检测特立帕肽(甲状旁腺激素... 目的制备载特立帕肽聚乳酸乙醇酸磷酸钙骨水泥(PTH-PLGA-CPC)复合组织工程骨并研究其材料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载特立帕肽聚乳酸乙醇酸(PTH-PLGA)微粒,观察外观、孔径并计算孔隙率,检测特立帕肽(甲状旁腺激素、PTH)的载药量及缓释比例。制备PTH-PLGACPC复合组织工程骨并计算孔径大小。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PTH-PLGA-CPC表面,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硝基苯磷酸酯二钠试剂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PTH-PLGA微球表面光滑,孔径均值为216+94μm,载药率约76.4%。PTH-PLGA-CPC组织工程骨呈多孔网状结构,孔径率均值为62.4+5.6%,孔径大小均值为212+76μm,与PLGA-CPC抗压强度无差异。接种于PTH-PLGA-CPC表面的兔骨间充质干细胞形态正常,细胞计数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PLGA-CPC组及空白对照组。结论PTH-PLGACPC复合组织工程骨呈多孔网状结构,具有合适的孔径大小及孔径率,并且在体外细胞试验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甲状旁腺激素 磷酸钙水泥 聚乳酸乙醇酸 质疏松症
下载PDF
玻璃化冻存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炕玉宾 韩昊天 崔磊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4期311-318,共8页
目的研究探讨日本大耳白兔脂肪干细胞与脱钙骨基质构筑的组织工程骨在长期玻璃化冻存后的活性和成骨能力,以及它们复苏后在兔桡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分离脂肪干细胞,将其扩增至第3代后接种于猪松质骨来源的脱钙骨基质,经过1周的... 目的研究探讨日本大耳白兔脂肪干细胞与脱钙骨基质构筑的组织工程骨在长期玻璃化冻存后的活性和成骨能力,以及它们复苏后在兔桡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分离脂肪干细胞,将其扩增至第3代后接种于猪松质骨来源的脱钙骨基质,经过1周的成骨诱导,将建立的组织工程骨置于装有玻璃化冻存液的2 ml冻存管内,置液氮环境中冻存。在冻存1周和12周时,取出组织工程骨,分别在复苏后的第1、4、7和11天,使用Hochest33258法检测细胞数量。复苏后的第1、4、7天,使用碱性磷酸酶(ALP)检验试剂盒评估ALP的活性,并使用RT-PCR反应来确认骨钙素(OCN)基因的表达量。建立16只日本大耳白兔的2 cm的桡骨中段缺损模型,随机分成4组:未经冰冻的组织工程骨组、空白对照组、经过12周冻存组织工程骨组和单独材料组。12周后进行X线观察、Micro-CT评价和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经过Hochest33258测试,在冻存1周和12周之后,复苏后第1天的细胞数量分别达到了冻存前的74.4%和72.3%,第4~7天细胞数量达到最高峰,而第7~11天则进入了平台期。冻存1周或12周后,ALP表达量出现了轻微的下降,但随后又开始回升。冻存1周、12周复苏后第1天OCN表达量稍微降低,随后OCN表达量逐渐升高,第4~7天升高速率快。X线结果显示,冻存12周组与新鲜组织工程骨组都有连续性骨组织形成。Micro-CT结果显示,冻存组与新鲜组织工程骨组可见明显的骨质形成,连续性完整。冻存组与新鲜组织工程骨组在骨体积、骨小梁数量、骨密度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支架材料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新鲜组织工程骨组和冻存12周组织工程骨组可见明显的连续的新生骨形成。结论长期冻存后的组织工程骨仍能保持足够的细胞数量,仍具备成骨能力和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玻璃化冻存 缺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植骨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59
4
作者 杨志明 黄富国 +2 位作者 秦廷武 解慧琪 李秀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 总结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用于骨科临床的初步结果。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用同种异体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 1× 10 6 / ml与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骨 ,经体外培养 3~ 7天后 ,植入修复 5 2例各种类... 目的 总结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用于骨科临床的初步结果。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用同种异体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 1× 10 6 / ml与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骨 ,经体外培养 3~ 7天后 ,植入修复 5 2例各种类型的骨缺损 ,其中骨囊性病变 7例 ,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2 2例 ,新鲜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 15例 ,脊柱骨折后路植骨融合术 4例 ,牙槽骨植骨 3例 ,足跗中关节植骨融合 1例。植入组织工程骨总量为 349g,平均每例植入6 .7g。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0~ 2 8个月 ,平均随访 18.5个月。除 1例术后伤口乙级愈合外 ,5 1例均为甲级愈合。除 2例植骨延迟愈合外 ,其余 5 0例均在 3.0~ 4 .5个月内愈合。有 6例进行了 CD3、CD4、CD8及 ICAM- 1和 VCAM- 1检测 ,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生物衍生支架材料 细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毛天球 杨维东 +1 位作者 陈富林 陶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综述组织工程骨研究中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组织构建的近期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有关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文献 ,着重在研究和探索人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乌贼骨改性和骨组织构建动物实验。 结果 人骨髓细胞培养中诱导、分化... 目的 综述组织工程骨研究中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组织构建的近期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有关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文献 ,着重在研究和探索人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乌贼骨改性和骨组织构建动物实验。 结果 人骨髓细胞培养中诱导、分化出成骨细胞 ;首次将乌贼骨改性为乌贼骨羟基磷灰石 ;构建出成骨细胞 / CHA5 0 0 R、成骨细胞 /乌贼骨羟基磷灰石、成骨细胞 /聚羟基丁酸酯等组织工程骨。 结论 骨髓来源的成骨细胞和上述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有望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种子细 支架材料 组织构建 髓细胞 细胞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植骨临床应用七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16
6
作者 彭鲲 项舟 +4 位作者 杨志明 解慧琪 伍晓靖 黄富国 岑石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目的总结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植骨临床应用的中期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1年6月,采用同种异体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1×106/mL与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经体外培养3~7d后,植入修复10例骨缺损。男6例,女4例;年龄14~70岁,... 目的总结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植骨临床应用的中期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1年6月,采用同种异体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1×106/mL与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经体外培养3~7d后,植入修复10例骨缺损。男6例,女4例;年龄14~70岁,中位年龄42。其中骨囊性病变2例,陈旧性骨折不愈合1例,新鲜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6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例。每例患者植入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量3~15g,平均7.3g。结果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获随访7年,除1例于术后1年发生植骨松动外露取出,以及1例并发创伤后肱骨头坏死取出外,其余植骨均在术后3.0~4.5个月达骨性愈合。X线片检查:除1例患者已行肱骨头切除术外,其余均达到骨愈合,骨皮质连续,重塑良好。患肢功能能满足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结论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临床应用中期效果良好,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生物衍生支架材料 临床应用 中期随访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与带血管肌筋膜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宁毅 陈立强 +2 位作者 陈涛 金晓明 袁荣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在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制备犬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制备同一实验犬PRP。12只实验犬分为3组,每只犬的背部两侧分为ABCD4个区,左侧为A...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在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制备犬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制备同一实验犬PRP。12只实验犬分为3组,每只犬的背部两侧分为ABCD4个区,左侧为A、B区,植入PRP/BMSCs/DBM;右侧为C、D区,植入BMSCs/DBM。A、C区植入物用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包裹,B、D区植入物用背部不带血管的浅筋膜包裹。于4、8、12周取出植入物行肉眼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成骨与血管化程度依次为A>B>C>D。结论PRP与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均可促进组织工程骨的形成和血管化,两者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工程骨 血管化
下载PDF
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人长骨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杰 吴雪晖 +4 位作者 罗飞 何清义 代飞 谢肇 许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1-854,共4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组织工程骨用以修复患者长骨缺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通过抽取临床上骨源缺乏的患者少量骨髓分离出其中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hMSCs),并在体外对其进行扩增培养并诱导分化... 目的观察个体化组织工程骨用以修复患者长骨缺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通过抽取临床上骨源缺乏的患者少量骨髓分离出其中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hMSCs),并在体外对其进行扩增培养并诱导分化后,与自制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相复合,构建个体化的组织工程骨并应用于临床,通过临床随访其放射学及血液学结果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30例个体化组织工程骨临床应用患者均达到随访半年以上,随访资料显示成骨速度及效果均与自体骨类似,且术后肝肾功、血沉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最长随访达4年未发现病灶复发。结论由患者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成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骨 修复 缺损
下载PDF
新型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三维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克东 刘天庆 +4 位作者 李香琴 崔占峰 葛丹 孙相玉 马学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6-1005,共10页
利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将成骨细胞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大规模扩增 ,并检测细胞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功能 .然后以此作为种子细胞 ,分别以 2× 10 6个 /ml和 1× 10 6个 /ml两种密度接种到支架材料上 ,于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R... 利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将成骨细胞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大规模扩增 ,并检测细胞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功能 .然后以此作为种子细胞 ,分别以 2× 10 6个 /ml和 1× 10 6个 /ml两种密度接种到支架材料上 ,于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RWV)内进行三维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并将所构建的骨组织分别进行倒置显微镜 (invertedmicroscope)、扫描电镜 (SEM )、碱性磷酸酶 (ALP)、矿化结构和AO/EB双重荧光染色等生物学性能检测 ,以及对培养过程的营养物质代谢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结果表明 ,在RWV中培养的骨组织生长良好 ,分泌大量胶原纤维 ,并有矿化基质和新骨样组织形成 .由上述结果可断定 ,通过RWV内部流体对流所产生的应力刺激 ,可提高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表达 ,并加速矿化结节的形成 ,从而完成成骨细胞的快速增殖与分化以及工程化组织的三维构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细胞 生物反应器 支架材料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凝胶复合异种骨构建组织工程骨及体内成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磊 张柏青 +7 位作者 陈磊 陶剑锋 江健 孟国林 窦榆生 徐建强 刘丹平 胡蕴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2-736,共5页
目的采用海藻酸钠凝胶(sodium alginate,A)复合异种骨的方法,构建骨组织工程载体,观察载体中细胞的生物性能及体内成骨能力,为构建效率更高的骨组织工程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2只2周龄新西兰兔的骨髓,以rhBMP-2(1×10-8 mol/L)... 目的采用海藻酸钠凝胶(sodium alginate,A)复合异种骨的方法,构建骨组织工程载体,观察载体中细胞的生物性能及体内成骨能力,为构建效率更高的骨组织工程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2只2周龄新西兰兔的骨髓,以rhBMP-2(1×10-8 mol/L)诱导培养BMSCs。取诱导后第2代BMSCs接种于1%(V/W)A中,培养4 d HE染色观察凝胶中细胞形态。将第2代BMSCs分为单纯DMEM凝胶组和含1%A的DMEM凝胶组,培养7 d后行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第2代BMSCs与2%(V/W)A的DMEM凝胶混合,负压下复合去抗原牛松质骨(xenograft bone,X),4 d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24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n=12),于两侧股部肌袋中分别植入BMSCs-A-X复合体作为实验组,BMSCs-X复合体作为对照组。于术后2、4周后组织学观察复合体成骨情况,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成骨或软骨的面积百分比。结果HE染色观察,培养4 d A中BMSCs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悬浮于凝胶中,可见细胞分裂和核分裂相。单纯DMEM凝胶组和含1%A的DMEM凝胶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分裂增殖正常,伸出多种形态的突起,胞核大,核仁清晰。单纯DMEM凝胶组BMP-2表达阳性率为44.10%±3.02%;含1%A的DMEM凝胶组为42.40%±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A均匀复合于X微孔中,不同平面均有细胞生长。植入裸鼠体内2周后,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均有软骨和骨组织形成;实验组软骨面积百分比为7.31%±0.32%,骨为5.26%±0.24%;对照组软骨为2.31%±0.21%,骨为2.16%±0.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软骨和新生骨小梁及骨髓组织较2周时增多;实验组软骨面积百分比为9.31%±0.31%,骨为7.26%±0.26%;对照组软骨为3.31%±0.26%,骨为2.26%±0.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X构建骨组织工程载体,符合组织工程载体的超结构原理,最大限度地承载细胞,生物性能好,对BMSCs增殖和成骨表型及相关的生物性能无不良影响,在体内成骨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海藻酸钠凝胶 异种 载体 体内成
下载PDF
WO-1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梁军 杨志明 +1 位作者 李秀群 罗静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制备WO-1胶原生物衍生骨复合支架材料,检测其理化性质及力学强度,为骨组织工程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选择的支架材料。方法将同种异体骨、I型胶原、WO-1进行系列理化处理,制成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胶原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及WO-1胶原生物... 目的制备WO-1胶原生物衍生骨复合支架材料,检测其理化性质及力学强度,为骨组织工程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选择的支架材料。方法将同种异体骨、I型胶原、WO-1进行系列理化处理,制成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胶原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及WO-1胶原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制备后的材料行大体及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特征,X线衍射分析材料成分,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具有天然骨的网状孔隙系统;胶原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具有天然骨的网状孔隙系统,微孔表面覆盖胶原膜;WO-1胶原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复合支架材料具有骨组织的天然网状孔隙系统,微孔表面可见胶原膜覆盖。3种材料的孔径依次为90~700μm、75~600μm、80~600μm;孔隙率依次为87.96%、80.47%、8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O-1胶原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与其它两种材料相同,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天然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生物衍生材料 WO-1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应用细胞片层技术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姚超 卜令学 +3 位作者 王科 李宁毅 王玲玲 于跃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3,242,共6页
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片层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探讨细胞片层在成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BMSCs,将B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制备细胞片层。将细胞片层包裹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 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片层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探讨细胞片层在成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培养BMSCs,将B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制备细胞片层。将细胞片层包裹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表面,将其植入犬左侧下颌骨全层缺损中,对侧下颌骨植入无细胞片层包裹的支架复合体作同体对照。将16只犬分为4组,每组4只。术后4、8、12、16周分别处死1组,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侧成骨好于对照侧,术后16周,实验侧骨缺损大部分被新生骨替代,舌侧形成与正常骨相似的密质骨,与正常骨断端骨性愈合。实验侧新生骨光密度值大于对照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可见较多哈弗氏系统及红骨髓,大量板层骨;对照侧哈弗氏系统较少。结论利用细胞片层技术可以构建出含板层骨结构的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片层 组织工程骨 下颌缺损
下载PDF
转染BMP-2基因的兔BMSCs种植PLA/PCL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卜丽莎 李建军 +5 位作者 高申 杨绍娟 张文岚 崔亚南 刘建国 徐莘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 :用腺病毒载体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BMP 2 )基因导入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 ,种植PLA/PCL (聚乳酸 /聚己内酯 )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 :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BMP 2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和ALP活性检测分析基因转染... 目的 :用腺病毒载体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BMP 2 )基因导入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 ,种植PLA/PCL (聚乳酸 /聚己内酯 )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 :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BMP 2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和ALP活性检测分析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PLA/PCL支架上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 :转染后 ,BMSCs表达BMP 2 ,S期细胞比例和ALP活性明显增高。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分布均匀 ,伸展良好。结论 :BMP 2基因转染BMSCs ,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转染后细胞在PLA/PCL支架上生长良好 ,BMP 2基因治疗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形态发生蛋白 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骨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诱导的骨膜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超 胡蕴玉 +3 位作者 熊卓 张曙明 颜永年 崔福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 通过组织工程技术方法 ,研究细胞 -材料复合体体内骨再生的能力。 方法 采用材料学自组装技术的原理 ,以 I型胶原蛋白为分子模板 ,引导钙磷盐在液相中的矿化 ,制备具有天然骨基质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 /胶原复合材料 ,并以热致... 目的 通过组织工程技术方法 ,研究细胞 -材料复合体体内骨再生的能力。 方法 采用材料学自组装技术的原理 ,以 I型胶原蛋白为分子模板 ,引导钙磷盐在液相中的矿化 ,制备具有天然骨基质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 /胶原复合材料 ,并以热致分相法制备羟基磷灰石 /胶原 -聚乳酸 [hydroxyapatite/collagen- poly- (L- lactic acid) ,HAC-PL A]复合三维多孔框架 ,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 BMP- 2 )诱导分化后的兔骨膜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 ,进行体外电镜及组织学观察。将 3月龄裸鼠 18只 ,分为 3组 ,每组 6只。A组皮下注射经 rh BMP- 2处理后的骨膜细胞悬液 ,B组植入未复合细胞的 HAC- PL A,C组植入 rh BMP- 2处理后的细胞 -材料复合体。术后 8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 ,C组与 B组及 A组进行比较。 结果 三维多孔 HAC- PL A框架材料孔隙率大于 90 % ,孔径为 5 0~ 30 0 μm。骨膜细胞经 5 0 0 ng/ml的 rh BMP- 2处理后 ,与改善亲水性后的 HAC- PL A三维多孔框架复合 ,构建组织工程骨。电镜显示接种的细胞能在此组织工程骨内部生长增殖 ,术后 8周 C组有新骨形成 ,A组注射部位表面平整 ,无新生物 ,B组为纤维组织 ,无骨及软骨形成。 结论 所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有望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膜细胞 rhBMP-2 HAC 重组人形成蛋白2 植入 电镜 形成 构建 自组装技术
下载PDF
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羊书勇 杨维东 +5 位作者 雷德林 陈富林 唐立辉 陈希哲 杨连甲 毛天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索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从兔髂骨骨髓细胞中获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20g/L藻酸钠溶液混合形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钠复合物,使细胞的终浓度为 5×10 6/ml。将骨髓基质成... 目的:探索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从兔髂骨骨髓细胞中获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20g/L藻酸钠溶液混合形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钠复合物,使细胞的终浓度为 5×10 6/ml。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钠复合物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用氯化钙固化为凝胶体。结果:注射后4、8周注射物在裸鼠背部皮下形成硬结节,X线片均显示有明显成骨现象。组织学分析显示标本有大量新骨形成,并具有骨髓腔样结构。结论:应用藻酸钠复合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可以通过注射方式在动物体内形成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藻酸盐 可注射性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勇 裴国献 +3 位作者 江汕 姚旺祥 任高宏 孙新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后组织学的变化,探讨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进行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与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后组织学的变化,探讨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进行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与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制作组织工程骨,分别将不同类型神经束植入组织工程骨,进行以下分组:A组,组织工程骨组;B组,感觉神经束植入组;C组,运动神经束植入组;D组,血管束(含有自主神经)植入组;E组,感觉、运动神经束联合植入组。分别用于修复兔股骨1.5cm大段骨缺损;各组分别在12周进行组织学的Masson染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比较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在观察期内,有感觉神经植入的组别和血管束植入的组别在组织学上具有明显骨化作用,而运动神经束植入却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感觉神经束和血管束具有明显的促组织工程骨成骨作用,可以作为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神经化 缺损
下载PDF
黄芪多糖/壳聚糖/聚乳酸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春姣 翦新春 +4 位作者 郭峰 高清平 李娟 赵晶 李芬莲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以黄芪多糖/壳聚糖/聚乳酸(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chitosan/polylactic acid,AP/C/PLA)为支架的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水平型牙周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10只,体重13±2kg,以犬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 目的探讨以黄芪多糖/壳聚糖/聚乳酸(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chitosan/polylactic acid,AP/C/PLA)为支架的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水平型牙周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10只,体重13±2kg,以犬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为种子细胞,分别与AP/C/PLA及C/PL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物。10只实验犬于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颊侧制备水平型牙周缺损模型。将牙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A组,缺损直接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空白对照;B组,缺损处植入AP/C/PLA和条件培养基,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培养基对照;C组,缺损处复合植入C/PLA和MSCs,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材料对照;D组,缺损处复合植入AP/C/PLA和MSCs,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实验组。术后8周,分别收集牙周标本行大体观察、X线片及组织学观测。结果体外诱导培养的MSCs表达I型胶原及碱性磷酸酶,具有成骨细胞活性。各组动物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观察期内未见支架材料暴露,伤口愈合良好。X线片检查可见,A组牙槽骨密度及高度无明显增加;B组骨密度有一定程度增加,根分叉处增高的牙槽骨量少,邻间牙槽骨无明显增加;C组骨密度增加,根分叉处牙槽骨基本恢复原有高度,邻间牙槽骨增加不明显;D组骨密度明显增加,根分叉处和邻间牙槽骨基本恢复原有高度。组织学观察显示,与A组相比,D组形成更多的新生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且新生牙槽骨矿化程度高,骨板排列趋向规则,出现整齐同心圆状的哈佛系统,基本具备骨组织的正常结构;牙槽骨与牙周膜的连接面呈锯齿状,沿根面还可见薄层的牙骨质沉积;新生牙周膜纤维呈束状,排列较密集且呈方向性,类似Sharpey's纤维。A、B、C、D组新生牙槽骨高度分别为0.83±0.30、1.46±0.55、2.67±0.26及2.90±0.41mm;新生牙骨质高度分别为0.78±0.45、1.30±0.60、2.29±0.18及2.57±0.22mm;新生结缔组织附着高度分别为0.80±0.22、1.33±0.34、2.23±0.42及2.64±0.27mm;各指标D组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P/C/PLA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水平型牙周骨缺损可以获得部分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黄芪多糖 髓基质细胞 水平型牙周缺损 牙周再生
下载PDF
复合PRP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爱文 金丹 +3 位作者 裴国献 曾宪利 胡稷杰 林海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纤维蛋白胶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并探讨其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分为A、B、C3组,每组12只。A、B组动物术前4... 目的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纤维蛋白胶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并探讨其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分为A、B、C3组,每组12只。A、B组动物术前4h抽取耳背中央动脉血提取PRP。A组于术前1-2个月抽取双髂骨处骨髓并培养出BMSCs,在体外与纤维蛋白胶(FG)及自体PRP构建成可注型组织工程骨,植入自体桡骨1.5cm节段性骨缺损,为实验组。B、C两组分别植入PRP+FG、FG于同样骨缺损处为对照组。另取4只桡骨同样部位和大小骨缺损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观察其一般情况并于4、8、12周取材做组织学切片,术后12周取尺桡骨做生物力学测试。分别从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方面评估比较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组织学观察见A、B组各时间点新骨形成均优于C组。生物力学比较:12周时A组桡骨生物力学强度与正常桡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PRP对骨缺损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复合PRP的可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及构建的含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均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种子细胞的添加可明显促进新骨成熟度和增强其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工程骨 缺损 纤维蛋白胶 髓基质干细胞
下载PDF
硬组织切片技术在组织工程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秀群 邓力 +1 位作者 罗静聪 黄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 改进硬组织切片技术以适应骨组织工程研究。 方法 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的术后标本和四环素标记大鼠股骨标本的观察。通过对硬组织切片中组织包埋、切片的方法、步骤及染色法 ,确定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需注意的问题 ,重点解... 目的 改进硬组织切片技术以适应骨组织工程研究。 方法 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的术后标本和四环素标记大鼠股骨标本的观察。通过对硬组织切片中组织包埋、切片的方法、步骤及染色法 ,确定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需注意的问题 ,重点解决硬组织切片易于脱片的缺点。 结果 经改进后的硬组织切片技术能保持其原有组织结构 ,可进行 HE、Masson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染色后组织结构完整 ,细胞形态清晰 ,切片质量好。荧光显微镜观察骨组织结构完整。克服了普通硬组织切片技术容易发生脱片的缺点。 结论 改进的硬组织切片技术适合骨组织工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切片技术 组织工程骨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Masson法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监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学明 裴国献 +3 位作者 金丹 魏宽海 江汕 唐光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3只恒河猴的25个胫骨上制备20mm的骨膜与骨缺损,依据填充的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五组,A组:β-磷酸三钙(β-TCP)+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血管束;B组:β-TCP+血管束;C组:β...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3只恒河猴的25个胫骨上制备20mm的骨膜与骨缺损,依据填充的材料不同随机分为五组,A组:β-磷酸三钙(β-TCP)+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血管束;B组:β-TCP+血管束;C组:β-TCP+BMSCs;D组:β-TCP;E组: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并计算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SSmax)和基线值(SIbaseline),拍摄恒河猴胫骨X线片并计算其透光度,同时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术后4、8、12周A组的SSmax值最高,术后8周与4周相比SSmax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03)。术后8周A组5个样本的同位素计数比值与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的SSmax呈正相关关系(rs=0.899,P=0.038),术后12周A组5个样本的SSmax与X线片透光度呈负相关(rs=-0.892,P=0.042)。结论SI-T曲线的SSmax能够准确地反映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情况,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高灵敏度和可定量分析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灌注成像 组织工程骨 血管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