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3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桑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1
作者 黄静 赵娜 +8 位作者 郭万正 金枫 陈芳 朱伟 樊启文 杜恩存 陶文静 黄少文 魏金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0-548,共9页
[目的]探讨饲料桑在蛋鸡养殖上的适宜使用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试验选用36周龄京红一号蛋鸡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使用1%、3%饲料桑粉。预饲期2周... [目的]探讨饲料桑在蛋鸡养殖上的适宜使用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试验选用36周龄京红一号蛋鸡27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使用1%、3%饲料桑粉。预饲期2周,正试期12周。正试期内,按重复记录每日投料量、产蛋数、不合格蛋数、总蛋重和蛋鸡死淘情况,每周记录1次余料量;于试验第4、8、12周末,每个重复随机选取5枚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试验第12周末,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蛋鸡屠宰后分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测定肠道组织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正试期1~4周,1%、3%桑粉组蛋鸡产蛋率均显著降低(P<0.05),1%桑粉组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9~12周,1%、3%桑粉组蛋鸡产蛋率均显著降低(P<0.05);1~12周全期,1%、3%桑粉组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均显著降低(P<0.05),1%桑粉组蛋鸡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2)正试期第4周末,1%桑粉组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蛋黄亮度(L*)显著降低(P<0.05),蛋黄红度(a*)显著提高(P<0.05);第8周末,1%桑粉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12周末,1%桑粉组蛋型指数显著降低(P<0.05),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1%、3%桑粉组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第12周末,3%桑粉组蛋鸡回肠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1%桑粉组回肠绒毛高度、绒隐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饲粮中使用饲料桑粉可降低蛋鸡死淘率,提升蛋品质,对产蛋性能和蛋鸡肠道形态结构均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在蛋鸡饲粮中使用1%饲料桑粉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肠道组织形态
下载PDF
发酵桑枝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黄静 赵娜 +8 位作者 郭万正 金枫 陈芳 朱伟 樊启文 杜恩存 陶文静 黄少文 魏金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9-1266,共8页
为探究发酵桑枝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36周龄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3%,6%,9%发酵桑枝叶粉替代等量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4周各试验组产蛋率显著降... 为探究发酵桑枝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36周龄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3%,6%,9%发酵桑枝叶粉替代等量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4周各试验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5—8周各试验组不合格蛋率显著提高(P<0.05),9—12周3%发酵组不合格蛋率显著提高(P<0.05),6%和9%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第4周末各试验组鸡蛋蛋白高度、3%和9%发酵组哈氏单位、6%发酵组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第12周末各试验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9%发酵组肝脏指数、各试验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3%和6%发酵组空肠绒毛高度、6%和9%发酵组回肠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本试验条件下,在蛋鸡饲粮中使用6%发酵桑枝叶粉(桑枝叶粉含量50%)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桑枝叶粉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肠道组织形态
下载PDF
制粒丁酸钠对蛋鸭产蛋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菌群的影响
3
作者 李成凤 黄曼曼 +5 位作者 孙寒雪 屈元启 李浙烽 曾涛 田勇 卢立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制粒丁酸钠对蛋鸭产蛋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只48周龄体重与产蛋率相近的蛋鸭分为2组: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制粒丁酸钠组(GS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制粒丁酸钠。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 试验旨在研究制粒丁酸钠对蛋鸭产蛋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只48周龄体重与产蛋率相近的蛋鸭分为2组: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制粒丁酸钠组(GS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制粒丁酸钠。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制粒丁酸钠组蛋鸭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蛋重和料蛋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制粒丁酸钠组蛋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隐窝深度显著减少(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显著增加(P<0.01)。盲肠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制粒丁酸钠组蛋鸭盲肠菌群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制粒丁酸钠组蛋鸭盲肠菌群的Good's coverage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制粒丁酸钠组蛋鸭盲肠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0.05),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显著提高(P<0.01),制粒丁酸钠组蛋鸭盲肠普雷沃菌属显著降低(P<0.01),栖粪杆菌属丰度显著提高(P<0.05)。通过LEfSe分析发现对照组中主要的差异菌群为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拟杆菌属和拟杆菌科(P<0.05),制粒丁酸钠组中主要的差异菌群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栖粪杆菌属等(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500 mg/kg制粒丁酸钠可以改善蛋鸭肠道组织形态,提高蛋鸭盲肠菌群丰富度,增加有益菌群丰度并减少致病菌的定植,从而促进蛋鸭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丁酸钠 蛋鸭 肠道组织形态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甜叶菊绿原酸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4
作者 张珊 肖蕴祺 +1 位作者 陈傲 施寿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6-95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甜叶菊绿原酸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92只体重、产蛋率均相近的6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甜叶菊...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甜叶菊绿原酸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92只体重、产蛋率均相近的6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甜叶菊绿原酸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g/t甜叶菊绿原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甜叶菊绿原酸组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率、产蛋量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料蛋比和破畸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甜叶菊绿原酸组产蛋后期蛋鸡的蛋黄颜色显著增加(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甜叶菊绿原酸组产蛋后期蛋鸡血浆尿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增加的趋势(P=0.099),其他血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甜叶菊绿原酸组产蛋后期蛋鸡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00 g/t甜叶菊绿原酸能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蛋黄颜色,改善回肠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甜叶菊绿原酸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浆生化指标 肠道组织形态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蚕沙对草鱼生长性能、肝肠组织形态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周东来 符兵 +5 位作者 钟文豪 李仕培 田丽霞 吴雪阳 邢东旭 邝哲师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1,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蚕沙对草鱼生长性能、肝肠组织形态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932.34±36.9)g的草鱼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在93 d饲养期中,对照组投喂常规基础饲料,10%蚕沙组投喂添加10%...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蚕沙对草鱼生长性能、肝肠组织形态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932.34±36.9)g的草鱼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在93 d饲养期中,对照组投喂常规基础饲料,10%蚕沙组投喂添加10%蚕沙的饲料,2种试验饲料等氮等脂。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10%蚕沙组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脏体比、肥满度和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蚕沙组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肠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10%蚕沙组草鱼肝脏细胞形态正常,细胞核结构清晰,无细胞空泡化和细胞核偏移现象。(3)与对照组相比,10%蚕沙组肌肉蛋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天冬氨酸、谷氨酸、鲜味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10%蚕沙组脂肪、灰分、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0%蚕沙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肌纤维密度和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弹性、回复性和剪切力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10%的蚕沙不影响草鱼的生长性能,不会损伤草鱼肝脏和肠道的组织形态,会降低肌肉的水分含量,显著提高肌肉的蛋白质、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改善草鱼肌肉质构特性,提高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草鱼 生长性能 肝肠组织形态 肌肉品质
下载PDF
火刃针对肩周炎家兔模型局部组织形态学和抗氧化能力及TGF-β1/Smad的影响
6
作者 苏婷 粟胜勇 +5 位作者 蔡慧倩 王琼潇 谢彩云 王甜 黄琳 杨翔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2-1657,共6页
目的 观察火刃针疗法对肩周炎模型兔肩关节组织形态学和抗氧化能力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的影响,探讨火刃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干预机制。方法 雄性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火刃针组各8只。采用连续牵引机... 目的 观察火刃针疗法对肩周炎模型兔肩关节组织形态学和抗氧化能力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的影响,探讨火刃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干预机制。方法 雄性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火刃针组各8只。采用连续牵引机械运动劳损法联合冰敷刺激法建立家兔肩周炎模型,药物组及火刃针组分别行药物灌胃和火刃针治疗,于实验第33天进行实验取材,分别取肱二头肌肌腱和滑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取血清及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TGF-β1/Smad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各肌肉组织中SOD、T-AOC含量明显减少,TGF-β1、Smad1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火刃针组和药物组血清及各肌肉组织SOD、T-AOC(药物组肌肉组织除冈下肌外)含量明显增加,TGF-β1、Smad1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药物组比较,火刃针组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SOD、T-AOC(冈上肌除外)、TGF-β1、Smad1含量差异显著(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显微镜下模型组出现肌腱纤维结构明显紊乱,滑膜组织增厚、毛细血管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干预后,药物组和火刃针组组织形态学病变显著改善,尤其是火刃针组上述情况明显好转。结论 火刃针可降低肩周炎家兔模型局部组织机化程度,改善病理状态,对血清及局部肌肉组织中的氧自由基代谢发挥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抗氧化能力,能够降低TGF-β1/Smad表达水平,对肩周炎家兔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刃针 肩周炎 转化生长因子 抗氧化能力 组织形态
下载PDF
饲料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7
作者 黄娇 黄凯 +5 位作者 介百飞 江林源 莫翠琴 于凯 郭睿婕 吴耀庭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以氯化钙为钙源设2个钙水平:0、0.5%(A、B),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4个磷水平:0、0.5%、1.0%、1.5%(1、2、3、4),采用交叉组合制备A1(0钙...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禾花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骨骼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以氯化钙为钙源设2个钙水平:0、0.5%(A、B),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设4个磷水平:0、0.5%、1.0%、1.5%(1、2、3、4),采用交叉组合制备A1(0钙、0磷)、A2(0钙、0.5%磷)、A3(0钙、1.0%磷)、A4(0钙、1.5%磷)、B1(0.5%钙、0磷)、B2(0.5%钙、0.5%磷)、B3(0.5%钙、1.0%磷)、B4(0.5%钙、1.5%磷)8组等氮饲料,选择初始体重为(4.46±0.02) g的禾花鲤1 44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养殖60 d。试验结果表明:(1)禾花鲤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5%(B4)时达最大值,显著大于A4和B1组(P<0.05)。饲料系数(FCR)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5%时达最小值,显著低于A4和B1组(P<0.05)。(2)饲料磷水平升高显著降低禾花鲤粗脂肪含量(P<0.05)。粗蛋白含量随饲料磷升高而增加,与不添加钙组相比,添加钙减少蛋白质沉积。鱼体钙含量随磷水平升高而增加,但B4组禾花鲤钙含量显著低于B3组(P<0.05)。(3)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钙磷水平分别为0.5%、1.0%时达最小值。总胆固醇(T-CHO)含量随饲料磷水平升高呈降低趋势。(4) X光片显示,A1组脊椎骨发生融合,A3、A4和B1组尾脊椎骨发生不同程度畸形。(5)当饲料钙水平为0时,饲料磷水平升高可缓解肝细胞空泡化,当磷水平为1.5%时造成脂肪堆积和核偏移;当钙水平为0.5%时,饲料磷水平升高可减少肝细胞损伤,且肝细胞完整性更好。综上所述,建议禾花鲤饲料钙磷水平分别为0.5%、1.0%~1.5%,有利于禾花鲤的生长及鱼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花鲤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骨骼 肝脏组织形态
下载PDF
不同日龄下内蒙古绒山羊胃肠道组织形态学发育的研究
8
作者 娜梅拉 李科南 娜仁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共6页
试验利用组织学方法比较10日龄和30日龄内蒙古绒山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变化。试验分别随机选取10日龄和30日龄内蒙古绒山羊各3只,共6只,进行屠宰,取样,按常规方法制作石蜡切片以及H.E.染色,测定各阶段羔羊反刍胃、小肠及大肠相关参数。... 试验利用组织学方法比较10日龄和30日龄内蒙古绒山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变化。试验分别随机选取10日龄和30日龄内蒙古绒山羊各3只,共6只,进行屠宰,取样,按常规方法制作石蜡切片以及H.E.染色,测定各阶段羔羊反刍胃、小肠及大肠相关参数。结果显示,与10日龄相比,30日龄羔羊瘤胃全重、净重、瘤胃背囊乳头宽度、固有层宽度、肌层厚度和角化层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网胃底初级皱襞高度显著增加(P<0.05),网胃底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瓣胃底中央肌层厚度、肌层厚度和角化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均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均显著增加(P<0.05),盲肠肌层厚度和直肠黏膜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随日龄的增加(10日龄至30日龄),内蒙古绒山羊羔羊消化道吸收营养能力逐渐增强,且发育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胃肠道 组织形态 肌层厚度
原文传递
产教融合的最优组织形态:转向组织内关系
9
作者 杜连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从组织的视野看,产教融合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定位和架构最有利于校企合作的组织关系。借鉴组织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梳理分析职业院校和企业组织关系的历史变化发现,在组织内关系阶段,教育和产业有机融合,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在组织间... 从组织的视野看,产教融合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定位和架构最有利于校企合作的组织关系。借鉴组织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梳理分析职业院校和企业组织关系的历史变化发现,在组织内关系阶段,教育和产业有机融合,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在组织间关系阶段,教育和产业相分离,学校和企业呈现浅层次合作。当前阶段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需要重新嫁接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组织联系,使校企关系由组织间关系向组织内关系转化,主要包括三种路径:学校办企业、企业办学校、政府主管机构统领学校和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组织形态 组织间关系 组织内关系
原文传递
复合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10
作者 马卓 周莹 +1 位作者 李生涛 王国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CompoundAcidifier,CA)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将120头28d健康、无病、初始体重[(8.36±0.49)kg]相近的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其中,对...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CompoundAcidifier,CA)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将120头28d健康、无病、初始体重[(8.36±0.49)kg]相近的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其中,对照组(CON组)参考《猪饲养标准》(NY/T65-2004)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其余3组饲喂基础日粮+2kg/t(CA2组)、4kg/t(CA4组)、6kg/t(CA6组)复合酸化剂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35d。结果表明:(1)CA2组、CA4组、CA6组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 <0.05),CA2组、CA4组、CA6组仔猪的料重比、腹泻率显著低于CON组(P <0.05);(2)与CON组相比,CA2组仔猪对总能、粗纤维的利用率显著提高(P <0.05),与CON组相比,CA2组、CA4组、CA6组仔猪对粗蛋白质、有机物的利用率显著提高(P <0.05);(3)十二指肠中,CA2组、CA4组、CA6组绒毛高度、绒隐比显著高于CON组(P <0.05),空肠中,CA2组、CA4组、CA6组绒毛高度、绒隐比显著高于CON组(P <0.05)。综上所述,复合酸化剂能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肠道组织形态,为降低饲养成本,仔猪基础日粮中复合酸化剂的建议添加量为2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酸化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利用率 肠道组织形态
下载PDF
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赵雯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开展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对病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过程中筛选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支撑数据分析,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30例,对其开展综合诊断,结果患...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开展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对病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过程中筛选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支撑数据分析,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30例,对其开展综合诊断,结果患者确诊27例,将此结果作为金标准参考,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患者开展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诊断,本次研究截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同时筛选该时间段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高度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患者(均已确诊)30例作为研究参考,将其纳入对照组,对其开展免疫组化检查,观察两组诊断结果。结果:30例疑似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均符合研究要求),经综合诊断确诊27例阳性,3例阴性,将此结果作为金标准参考,经病理组织形态学诊断,结果检出阳性患者27例,阴性患者3例,但结果中存在误诊与漏诊情况,其中假阳性(误诊)与假阴性(漏诊)各1例,计算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33%、96.30%、66.67%;经免疫组化诊断,结果检出阳性患者28例,阴性患者2例,其中包含漏诊与误诊情况,假阴性1例(漏诊),假阳性2例(误诊),计算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6.30%、33.33%,两种诊断结果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中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可以有效地诊断病症,减少各种影响因素,观察患者病症情况,并通过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精准性,鉴别患者病症类型,以便于患者及时确诊,尽早开展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病理组织形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改善蛋鸭生产性能及小肠组织形态
12
作者 杜喜忠 蒋青春 +3 位作者 张瑞琨 屠平光 冯伟峰 楼芳芳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6-27,67,共3页
试验将288羽140日龄健康绍兴蛋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3组为发酵饲料替换组,分别以20%、30%、40%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饲喂。试验期为3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40%发酵饲料... 试验将288羽140日龄健康绍兴蛋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3组为发酵饲料替换组,分别以20%、30%、40%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饲喂。试验期为3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40%发酵饲料替换组蛋鸭产蛋率、日产蛋重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对蛋鸭采食量、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对蛋鸭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绒隐比以及空肠绒隐比有提高作用,其中40%发酵饲料替换组十二指肠绒隐比提高了54.17%(P<0.05);发酵饲料替换基础日粮对蛋鸭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隐窝深度及空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替换基础日粮 蛋鸭 生产性能 小肠组织形态
下载PDF
唾液乳杆菌SNK-6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玮 韩海霞 +9 位作者 李大鹏 雷秋霞 严华祥 周艳 刘杰 王杰 曹顶国 李惠敏 陈甫 李福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4-891,共1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唾液乳杆菌SNK-6和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组织形态以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32只40周龄健康汶上芦花母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采用2因素3... 本试验旨在研究唾液乳杆菌SNK-6和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组织形态以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32只40周龄健康汶上芦花母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在14.5%、15.5%和16.5%CP水平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和2×10^(8)CFU/kg唾液乳杆菌SNK-6。预试期2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15.5%和16.5%CP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显著高于14.5%CP水平组(P<0.05),唾液乳杆菌SNK-6和饲粮CP水平的互作效应对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可显著提高蛋壳强度(P<0.05),16.5%CP水平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15.5%和14.5%CP水平组(P<0.05),唾液乳杆菌SNK-6和饲粮CP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能够显著提高血清钙、磷含量(P<0.05),15.5%和16.5%CP水平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高于14.5%CP水平组(P<0.05),唾液乳杆菌SNK-6和饲粮CP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血清尿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饲粮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能够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饲粮CP水平以及唾液乳杆菌SNK-6和饲粮CP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血清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5)饲粮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能够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盲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16.5%CP水平组血清干扰素-α含量显著高于14.5%CP水平组(P<0.05),15.5%和16.5%CP水平组盲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14.5%CP水平组(P<0.05);唾液乳杆菌SNK-6和CP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盲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6)饲粮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可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15.5%和16.5%CP水平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均显著高于14.5%CP水平组(P<0.05),唾液乳杆菌SNK-6和饲粮CP水平的互作效应对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以及空肠绒毛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2×10^(8)CFU/kg唾液乳杆菌SNK-6可显著提高40~50周龄汶上芦花鸡蛋壳强度,提高血清钙、磷、免疫球蛋白G和盲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改善小肠组织形态;本试验条件下,通过在饲粮中添加2×10^(8)CFU/kg唾液乳杆菌SNK-6,40~50周龄汶上芦花鸡饲粮CP水平可降低至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 粗蛋白质 汶上芦花鸡 蛋品质 肠道组织形态
下载PDF
“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对肉鸭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忠 李英英 +2 位作者 张谋炎 庄晓东 郭庆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研究“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microencapsulated organic acids and essential oils,MOAEO)对肉鸭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公)9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 为研究“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microencapsulated organic acids and essential oils,MOAEO)对肉鸭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公)9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杆菌肽锌,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 mg/kg MOAEO,试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肉鸭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都极显著提高(P<0.01),Ⅲ、Ⅳ组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Ⅰ、Ⅲ组的十二指肠黏膜sIg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Ⅱ、Ⅳ组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十二指肠段,Ⅰ组肉鸭的肠绒毛高度和Ⅲ组的V/C值显著提高(P<0.05)。在空肠段,Ⅰ、Ⅲ组肉鸭的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在回肠段,Ⅰ组肉鸭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Ⅲ、Ⅳ组极显著提高(P<0.01);Ⅰ、Ⅲ组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Ⅰ、Ⅱ、Ⅳ组的V/C值显著提高(P<0.05),Ⅲ组极显著提高(P<0.01)。(3)Ⅳ组肉鸭的盲肠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MOAEO可以提高肉鸭免疫力,改善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有机酸”复合微胶囊制剂 肉鸭 免疫指标 肠道组织形态 盲肠菌群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组织形态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新章 何洋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围绕产教融合实践中形成的学徒制、产业学院、校企共建平台等多元化组织形态开展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产教融合组织形态的优化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组织形态 高职院校
下载PDF
职业教育技能供给模式的影响因素与组织形态——基于“市场—层级”框架的理论分析
16
作者 李昕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3-41,共9页
资产专用性与扰动是影响组织形态的重要因素。在职业教育领域,资产专用性主要包括技能专用性、有形资产专用性与人力资本专用性,扰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不确定性、校企合作保障激励制度缺位与实质性校企合作频率。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 资产专用性与扰动是影响组织形态的重要因素。在职业教育领域,资产专用性主要包括技能专用性、有形资产专用性与人力资本专用性,扰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不确定性、校企合作保障激励制度缺位与实质性校企合作频率。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职业技能供给的组织形态,形成市场制、混合制或层级制的多重选择。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需要充分考虑技能性质与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增强它们之间的适配性,避免出现组织偏离。同时,也要跳出职业教育的传统思维,突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使职业教育技能供给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供给 组织形态 匹配
原文传递
不同蛋白源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17
作者 张玲宏 张胜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1,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不同蛋白源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将初始体质量为(6.35.58±0.23)g的720尾草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5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加入10%、... 文章旨在探讨不同蛋白源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将初始体质量为(6.35.58±0.23)g的720尾草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5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加入10%、15%、30%、50%和100%的肠衣蛋白粉(CM),分别记为S10、S15、S30、S50、S100组。预饲期1周,发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正式期2个月,观察各组草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组织形态。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S30、S50、S100组草鱼末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S30、S50、S100组草鱼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S30、S50、S100组草鱼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S10、S15、S30、S50、S100组草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S10、S15、S30、S50、S100组草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S10、S15、S30、S50、S100组草鱼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S10、S15、S30、S50、S100组草鱼肠道绒毛数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S10、S15、S30、S50、S100组草鱼肠道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础日粮中高水平的肠衣蛋白粉能够提高草鱼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草鱼肠道发育,其中肠衣蛋白粉的最佳添加比例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衣蛋白粉 草鱼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组织形态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组织形态学及VEGFR2、Dll4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冯海波 王怡璇 +1 位作者 姚金龙 熊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 通过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4, Dll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防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 目的 通过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4, Dll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防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34只)。造模组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造模;8周后从正常组和造模组分别随机取2只进行对比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剩余3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加上正常组剩余大鼠8只,共计5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9、18、36 g/kg桃红四物汤灌胃。持续4周后采集股骨头标本,采用micro-CT观察股骨头组织形态学,光镜下检测空骨陷窝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VEGFR2和Dll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对比,其余4组大鼠股骨头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软骨面塌陷及空骨陷窝率升高(P<0.05);模型组和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VEGFR2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桃红四物汤中、高剂量组Dll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对比,桃红四物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股骨头软骨形态改善,组织空骨陷窝率下降(P<0.05);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VEGFR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桃红四物汤中、高剂量组Dll4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有效降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组织空骨陷窝、改善组织形态,可能与增加VEGFR2、Dll4蛋白的表达、激活VEGF/Notch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组织形态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Delta样配体4 血管重建
下载PDF
饲粮维生素B1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倩 张名爱 +3 位作者 王宝维 凡文磊 孔敏 汪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41-305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B_(1)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维生素B_(1)添...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B_(1)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繁殖性能、血清生殖激素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维生素B_(1)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2、3、4、5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种蛋合格率、种蛋受精率、种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血清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 mg/kg维生素B_(1)组血清孕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3、4、5 mg/kg维生素B_(1)组(P<0.05),2、3 mg/kg维生素B_(1)组血清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 mg/kg维生素B_(1)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 mg/kg维生素B_(1)组(P<0.05)。4)2 mg/kg维生素B_(1)组盲肠菌群的Inv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2 mg/kg维生素B_(1)组的盲肠弯曲杆菌科(Campylobacteraceac)、纤维单胞菌科(Cellulomonadaceae)、甲基杆菌科(Methyl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2 mg/kg维生素B_(1)组的盲肠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有利于提高产蛋期种鹅血清生殖激素含量,促进肠道组织发育,优化盲肠菌群结构。建议产蛋期种鹅饲粮维生素B_(1)添加水平为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产蛋期 种鹅 血清生殖激素 肠道组织形态 盲肠菌群结构
下载PDF
饲粮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文双 王宝维 +4 位作者 张名爱 凡文磊 朱玉霞 钱旺 孔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49-1657,共9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120只体重为(1.0±0.1)kg的32日龄肉鹅(三花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Ⅰ...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脂质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120只体重为(1.0±0.1)kg的32日龄肉鹅(三花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Ⅰ组、Ⅱ组和Ⅲ组饲粮中n-6/n-3 PUFA比值分别为1∶1、6∶1、12∶1。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n-6/n-3 PUFA比值对肉鹅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Ⅱ组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Ⅱ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Ⅱ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Ⅱ组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5)Ⅱ组的胸肌辛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二十碳六烯酸和n-3 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n-6/n-3比值为6∶1时,肉鹅的腹脂率、血清LDL-C含量和回肠隐窝深度最低,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胸肌n-3 PUFA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鹅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血清脂质指标 肠道组织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