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5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51种抗组胺类药物的含量
1
作者 张静 孙磊 +3 位作者 曾敏珊 李思源 严小红 丁怡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快速测定化妆品中地氯雷他定等51种抗组胺类药物含量的方法。样品经10 mmol/L乙酸铵甲醇溶液超声提取后,经0.2μm滤膜过滤后,以10 mmol/L乙酸铵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Eclipse Plus... 建立了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快速测定化妆品中地氯雷他定等51种抗组胺类药物含量的方法。样品经10 mmol/L乙酸铵甲醇溶液超声提取后,经0.2μm滤膜过滤后,以10 mmol/L乙酸铵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3.0 mm×1.8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1种抗组胺类药物在2~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μg/g和0.5μg/g。对液态水基、乳液、膏霜、面膜、液态油基、凝胶、粉、蜡基8种不同化妆品基质在0.5、1.0、5.0μg/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3%~127.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7%(n=6)。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可用于化妆品中51种抗组胺类药物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 化妆品 组胺类药物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类中组胺
2
作者 郭新颖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建立测定鱼类中组胺含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合紫外检测分析方法。样品均质后先用三氯乙酸水溶液震荡超声提取,再用丹磺酰氯衍生,采用HPLC-紫外检测器在254 nm处对组胺衍生物进行检测,以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组胺的质量... 建立测定鱼类中组胺含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合紫外检测分析方法。样品均质后先用三氯乙酸水溶液震荡超声提取,再用丹磺酰氯衍生,采用HPLC-紫外检测器在254 nm处对组胺衍生物进行检测,以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组胺的质量浓度在1.0~5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方法检出限为7.2μg/kg,定量限为24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8%~99.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3.7%(n=6)。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鱼类产品中组胺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组胺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张丽 杨波 +5 位作者 曹巧芝 彭聪 陈明亮 粟娟 陈翔 李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且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止痒消疹颗粒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Weekly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差异,采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评价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UAS7均明显降低(分别P=0.001,P<0.001)。尽管根据UAS7计算SSRI来评价疗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和59.38%,2组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根据DLQI计算SSRI来疗效评价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46.88%,2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均有3例患者存在嗜睡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可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用第2代抗组胺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痒消疹颗粒 慢性荨麻疹 组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鱼类水产品中耐冷性摩根菌Morganela psychrotolerans污染情况与分离株组胺生成能力
4
作者 李锦 王迪 +3 位作者 陈胜军 吴燕燕 李春生 王悦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5-282,共8页
对市售水产品中耐冷性摩根菌Morganella psychrotolerans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分离株组胺生成。实验共调查了广东省市售100个鱼类样本,研究结果表明,M.psychrotolerans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市售中水产品中,在样品中的污染率达34%,在青... 对市售水产品中耐冷性摩根菌Morganella psychrotolerans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分离株组胺生成。实验共调查了广东省市售100个鱼类样本,研究结果表明,M.psychrotolerans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市售中水产品中,在样品中的污染率达34%,在青皮红肉鱼中的污染率为35.9%,在白肉鱼中的污染率为27.3%,其中鲭鱼样本的污染率在总阳性样品中占比38.24%,金枪鱼样本的污染率占比29.41%。在呈现阳性的样品中共分离到16株M.psychrotolerans,对分离的16株M.psychrotolerans进行组胺生成能力研究发现,在20℃培养48 h后分离株组胺生成量均大于1000 mg/L,其中分离株1的组胺生成量大于模式菌株。将分离株1与模式菌株在不同温度(4、20℃)条件下对比研究发现,分离株1与模式菌株的生长并未呈现明显差异,但组胺生成量呈现不同。分离株1在4℃培养10 d后,其组胺生成量显著高于模式菌株;在20℃培养60 h后,模式菌株组胺生成量显著高于离株1。本研究为冷链物流水产品中可能存在的组胺积累问题提供了理论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冷性摩根菌 组胺生成 最大可能数法-聚合酶链式反应 污染情况
下载PDF
虾青素对饲料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肠道自由基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郭怡彤 江兴龙 +1 位作者 林茂 翟少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535,共10页
氧化应激是饲料组胺胁迫对鱼体产生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饲料组胺胁迫的缓解效果,对降低鱼类饲料源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5.01±0.17)g/尾的试验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 氧化应激是饲料组胺胁迫对鱼体产生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饲料组胺胁迫的缓解效果,对降低鱼类饲料源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5.01±0.17)g/尾的试验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H组、H+Ast4组和H+Ast8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高组胺饲料(662 mg/kg)及在高组胺饲料中添加4 mg/kg、8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组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降低(P<0.05),肠道自由基水平显著升高(P<0.05),肠道有害菌群丰度升高;H+Ast组美洲鳗鲡幼鱼的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高于H组(P<0.05),肠道自由基水平显著低于H组(P<0.05),上述指标H+Ast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H+Ast组肠道有益菌群丰度高于H组和对照组。可见,添加4mg/kg虾青素即可缓解饲料组胺胁迫导致的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抑制,提高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肠道自由基水平,有益调节肠道菌群。添加8 mg/kg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上述指标无进一步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虾青素缓解美洲鳗鲡饲料组胺胁迫及其在饲料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组胺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自由基水平 肠道菌群 美洲鳗鲡
下载PDF
H1抗组胺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6
作者 水心雨 李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组胺受体分为H_(1)、H_(2)、H_(3)、H_(4)这4种类型,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学效应且有其相应的拮抗剂,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H1抗组胺药是皮肤科的基础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型抗组胺药不... 组胺受体分为H_(1)、H_(2)、H_(3)、H_(4)这4种类型,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学效应且有其相应的拮抗剂,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H1抗组胺药是皮肤科的基础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型抗组胺药不断出现,传统H1抗组胺药也被发现有新的潜在适应证,但抗组胺药的使用剂量仍存在差异。总结H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加倍剂量使用情况及潜在适应证,将为其临床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荨麻疹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组胺H 1受体激动剂通过Akt/NF-κB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7
作者 徐佳雯 沈佳红 +1 位作者 温雨欣 孙建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1R激动剂组(2-pyridylethlamine,Pyri)和H 1R激动剂组。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LPS+H 1R激动剂组提前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mol·L-1的Pyri,1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00μg·L-1的LP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活化标记物GFAP和H 1R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星形胶质细胞分支和辐射状突起减少,GFAP表达增加,细胞表面H 1R表达下调,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增加,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与LPS组相比,LPS+H 1R激动剂组激活态星形胶质细胞减少,GFAP表达降低,培养基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下降,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 1R激动剂能够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且Akt/NF-κB通路可能是H 1R参与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调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 1受体 H 1受体激动剂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361介导PI3K/Akt/Ca^(2+)通路对大鼠肥大细胞增殖情况及组胺与IL-4表达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蒙金秋 简华慧 +7 位作者 蒙安定 陈丽 林淼鑫 周伟杰 黄爱良 罗慧秋 林峻慰 唐秀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miR-361介导PI3K/AKt/Ca^(2+)通路对活化大鼠肥大细胞增殖情况及组胺与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肥大细胞(RBL-2H3细胞)分为miR-361过表达组、miR-361抑制组、miR-361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miR-361过表达组... 目的:探讨miR-361介导PI3K/AKt/Ca^(2+)通路对活化大鼠肥大细胞增殖情况及组胺与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肥大细胞(RBL-2H3细胞)分为miR-361过表达组、miR-361抑制组、miR-361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miR-361过表达组、miR-361抑制组、miR-361对照组细胞分别转染miR-361过表达、miR-361抑制及miR-361无义序列寡核苷酸片段,测定并比较各组细胞miR-361 mRNA、组胺、IL-4及PI3K/AKt/Ca^(2+)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miR-361过表达组细胞miR-361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miR-361抑制组、miR-361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miR-361过表达组24、48、72 h细胞增值率均低于miR-361抑制组、miR-361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miR-361过表达组细胞组胺和IL-4水平的表达水平低于miR-361抑制组、miR-361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miR-361过表达组细胞p-AKT、AKT、p-PI3K、PI3K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miR-361抑制组、miR-361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61过表达可抑制大鼠肥大细胞的增殖,降低组胺与IL-4的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提高PI3K/AKt/Ca^(2+)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61 肥大细胞 组胺 白细胞介素-4 PI3K/AKt/Ca^(2+)通路
下载PDF
组胺的血管效应
9
作者 蒋再聪(综述) 刘杰(审校)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组胺(Histamine,His)是被研究较多的血管效应分子之一。当机体受到刺激时,His释出到胞外,与靶细胞上的His特异受体(Receptors,R)结合,发生血管效应。挖掘His血管效应研究文献发现,有关His导致各种血管效应(血管收缩、血管扩张、血管通... 组胺(Histamine,His)是被研究较多的血管效应分子之一。当机体受到刺激时,His释出到胞外,与靶细胞上的His特异受体(Receptors,R)结合,发生血管效应。挖掘His血管效应研究文献发现,有关His导致各种血管效应(血管收缩、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再生等)的说法不一,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效应 特异受体 血管扩张 血管收缩 血管再生 组胺 靶细胞
下载PDF
水产品中组胺快速检测的方法研究
10
作者 汪开银 熊丽莎 +3 位作者 陈斌 黄丹萍 聂小林 熊晓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组胺快速检测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本研究以偶氮试剂法-比色卡法作为水产品中组胺的快速检测手段。样品中的组胺经提取后,通过正戊醇萃取净化,再与偶氮试剂反应生成橙色化合物,其溶液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组胺快速检测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本研究以偶氮试剂法-比色卡法作为水产品中组胺的快速检测手段。样品中的组胺经提取后,通过正戊醇萃取净化,再与偶氮试剂反应生成橙色化合物,其溶液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样品中组胺的含量呈正相关,通过组胺标准色阶卡进行目视比色,对样品中组胺进行定性判定。结果:以鲈鱼、秋刀鱼、罗氏虾作为空白基质的检出限为200 mg·kg^(-1),灵敏度和特异性为100%、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为0%。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产品中组胺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水产品 方法学验证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虾青素对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的影响
11
作者 郭怡彤 林茂 +1 位作者 蔡国鹤 翟少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虾青素对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的影响。选取初重为(25.01±0.17)g的美洲鳗鲡幼鱼(Anguilla rostrata)4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即对照组(CK组)、H组、H+AST4组、H+AST8组,分别饲喂基... 试验旨在研究虾青素对组胺胁迫下美洲鳗鲡幼鱼肝脏健康的影响。选取初重为(25.01±0.17)g的美洲鳗鲡幼鱼(Anguilla rostrata)4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即对照组(CK组)、H组、H+AST4组、H+AST8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高组胺饲料及在高组胺饲料中添加4、8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H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升高(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提高(P<0.05)。H+AST4组和H+AST8组血清AST和ALT活性均低于H组(P<0.05);肝脏SOD、CAT、GSH-Px、GSH、T-AOC高于H组(P<0.05),MDA含量低于H组(P<0.05)。与CK组相比,H组肝脏细胞界限模糊,肝小叶结构不完整,有较多肝细胞出现细胞核偏移和空泡变性现象;H+AST4组和H+AST8组肝脏细胞界限明显,呈多角形,核大而圆,位于中央清晰可见,与CK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组胺胁迫下添加4 mg/kg虾青素可降低美洲鳗鲡幼鱼血清转氨酶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结构形态,有益于肝脏健康;添加8 mg/kg虾青素对美洲鳗鲡幼鱼上述指标无进一步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美洲鳗鲡 组胺 肝脏健康 抗氧化能力
原文传递
H_(1)抗组胺药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英文)
12
作者 沈开丽 罗敏 +2 位作者 董玄 张文志 唐富山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79-291,共13页
目的 总结H_(1)抗组胺药物(AHs)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常见治疗方案,并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我们对国内外8个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检索,检索时间截止为2023年5月,研究方法遵循Arksey和O’Malley提出的方法论框架,并对纳入研究的... 目的 总结H_(1)抗组胺药物(AHs)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常见治疗方案,并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我们对国内外8个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检索,检索时间截止为2023年5月,研究方法遵循Arksey和O’Malley提出的方法论框架,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了严格评估。结果 从初筛出的8 207篇相关文献中最终纳入70篇文献,共涵盖8种联合治疗方案。67篇文献报告称,2种AHs联合治疗比单一用药更有效;3篇文献表明,2种AHs联合治疗比3种AHs联合治疗或单一用药更加有效和安全。33篇文献得出结论,2种AHs联合治疗比单一AHs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此外,1篇文献发现,3种AHs联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更有效,但它与更高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有关。结论 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与单一治疗或3种AHs联合治疗AR相比,2种AHs的联合治疗已显示出优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片是治疗AR最常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药物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 疗效 H_(1)抗组胺
下载PDF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中组胺类物质检查和降压物质检查比较
13
作者 刘波 熊明朋 刘宁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安全检查中,以组胺类物质检查法替代降压物质检查法的可能性。方法:探讨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中的降压物质和组胺类物质的规定,分别对3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进行降压物质检查和组胺类物质检...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安全检查中,以组胺类物质检查法替代降压物质检查法的可能性。方法:探讨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中的降压物质和组胺类物质的规定,分别对3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进行降压物质检查和组胺类物质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异同。结果:根据药典标准判定,3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方法适用性通过且降压物质检查和组胺类物质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的组胺类物质检查法可以作为降压物质检查法的补充,组胺类物质检查法的灵敏性有待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注射液(18AA) 降压物质检查 组胺类物质检查
下载PDF
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分析
14
作者 杨晓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92-0195,共4页
探讨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0月接受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患者,将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具体数量,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灵活使用,将46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范围内,将剩下的46例患者纳... 探讨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0月接受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患者,将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具体数量,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灵活使用,将46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范围内,将剩下的46例患者纳入到观察组范围内。从对照组角度来看,其将常规药物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式,从观察组角度来看,其将抗组胺药物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式。在接受系统治疗之后,详细对比两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等相关情况。结果 经过一番全面治疗发现,就CD3+、CD4+等水平而言,观察组要比对照组高一些(P<0.05);经过一番全面治疗发现,就IL-8、IL-4等水平而言,观察组要比对照组低一些(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出现嗜睡、乏力、肝功异常、头晕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要比对照组的23.91%低很多(P<0.05)。结论 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中使用抗组胺药,不仅能够实现患者的免疫功能较之以往明显改善,而且能够将炎症因子水平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因此,基本上在实践中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得到更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过敏性鼻炎 荨麻疹 安全性
下载PDF
阶梯式抗组胺药物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王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3-0076,共4页
本实验采用不同剂型的抗组胺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分析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本实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原则,选取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分组方面,采用随机分组... 本实验采用不同剂型的抗组胺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分析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本实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原则,选取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分组方面,采用随机分组,保证公平性。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片联合盐酸阿扎elastine鼻喷雾剂,分析其对鼻炎的改善效果。结果 从治疗角度看,观察组THSS评分为(5.4±1.6)分,对照组为(7.3±1.8)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病情改善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49/52),对照组则为88.5%(46/5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 采用依巴斯汀片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好,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成果更令人满意,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型 组胺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胺、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微小核糖核酸-145、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特征及检测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艳蓉 刘艳 +1 位作者 王珊 张净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组胺(HA)、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表达特征及检测价值。方法 将107例COPD合并CHD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健康... 目的 探讨组胺(HA)、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表达特征及检测价值。方法 将107例COPD合并CHD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7例设为对照组。抽取受检者血液样本,检测miR-145、HA及sTREM-1、hs-CRP水平。比较2组HA、sTREM-1、miR-145、hs-CRP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患者的HA、sTREM-1、miR-145、hs-CRP水平。观察各指标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NYHA分级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组HA、sTREM-1、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4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PD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HA、sTREM-1、miR-145、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剧,HA、sTREM-1、hs-CRP水平持续增高,miR-145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分级患者的HA、sTREM-1、miR-145、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HA、sTREM-1、hs-CRP水平持续增高,miR-145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sTREM-1、hs-CRP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NYHA分级呈正相关,miR-145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NYHA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CHD患者的HA、sTREM-1、miR-145、hs-CRP表达异常,且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NYHA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冠心病 组胺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微小核糖核酸-145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组胺H_3受体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霞 吴秀华 陈忠 《中国药业》 CAS 2000年第12期29-30,共2页
组胺H3受体广泛分布于组胺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不仅参与调节脑内组胺的释放、合成与代谢,而且参与调节脑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神经肽等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与代谢。它可以调节中... 组胺H3受体广泛分布于组胺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不仅参与调节脑内组胺的释放、合成与代谢,而且参与调节脑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神经肽等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与代谢。它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诸多神经行为功能,诸如学习记忆、癫痫、自发运动、觉醒与睡眠以及饮水饮食行为等。另外还参与调节胃肠道、呼吸道、血管、心脏等外周器官的诸多功能活动。组胺H3受体拮抗剂thioperamide、clobenpropit等极可能作为一类新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精神行为紊乱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癫痫、偏头痛以及帕金森氏综合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3受体 组胺受体激动剂 组胺受体拮抗剂 精神行为性紊乱 组胺
下载PDF
家兔侧脑室注射组胺受体拮抗剂对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红 董榕 石丽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家兔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家兔侧脑室微量注射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 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采用形态、功能、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枢组胺与NPE发生之间的关系。测定指标包括下丘脑后区... 目的: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家兔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家兔侧脑室微量注射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 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采用形态、功能、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枢组胺与NPE发生之间的关系。测定指标包括下丘脑后区(PHA)、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组胺含量、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肺水比及水肿液蛋白/血浆蛋白(A/P)值,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1)NPE家兔PHA及RVLM组胺含量明显增高(P <0 .0 0 1) ;(2 )注射扑尔敏后肺水比和A/P值显著降低(P <0 .0 1) ;(3 )注射扑尔敏后血浆NO含量明显降低(P <0 .0 5 )。结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存在于NPE病理生理过程中;组胺通过中枢H1受体介导参与NPE的发病过程;血浆NO参与中枢组胺调控NPE的肺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肺水肿 组胺受体拮抗剂 侧脑室注射 家兔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H2受体桔抗剂 侧脑室微量注射 血浆一氧化氮 组织病理切片 病理生理过程 中枢组胺 组胺含量 内源性组胺 下丘脑后区 NPE 扑尔敏 西米替丁
下载PDF
组胺及其受体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
19
作者 曾驿乔 蔡兴东 刘升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295-2299,共5页
近年来全球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趋势。虽然目前已有很多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死于各种并发症。组胺2受体抑制剂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效应后,众多组胺及相应受体与肿瘤进展相关的研究... 近年来全球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趋势。虽然目前已有很多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死于各种并发症。组胺2受体抑制剂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效应后,众多组胺及相应受体与肿瘤进展相关的研究被陆续报道。目前已有一些组胺受体拮抗剂及激动剂应用于部分肿瘤的治疗之中,并产生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及临床获益。因此,本文就组胺及组胺受体拮抗剂和激动剂在部分常见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今后对肿瘤的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组胺受体 肿瘤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刍议组胺受体与中医肝藏相关性
20
作者 曹淼 符超君 +3 位作者 肖凡 张贝 喻嵘 何清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01-3206,共6页
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内容多由取象比类而来,其中“主疏泄”和“主藏血”的肝藏涉及神经、消化、循环、造血、生殖等众多系统,很难找到西医学中对应的解剖学器官或组织。笔者分析认为中医肝藏系功能系统的集合,将肝藏与分布于全... 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内容多由取象比类而来,其中“主疏泄”和“主藏血”的肝藏涉及神经、消化、循环、造血、生殖等众多系统,很难找到西医学中对应的解剖学器官或组织。笔者分析认为中医肝藏系功能系统的集合,将肝藏与分布于全身多个系统的组胺受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调节组胺受体药物的主治症候、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认为组胺受体所组成的功能系统可能承载了中医肝藏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藏 组胺受体 中西医结合 藏象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