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凋亡酶在肉品成熟过程中对其嫩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苟惠天 师希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2-27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细胞凋亡酶在肉成熟过程中的研究新进展,包括:细胞凋亡酶的种类、激活途径,对蛋白水解作用的调控机制,细胞凋亡酶参与蛋白水解的不同途径,细胞凋亡酶与钙蛋白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多方面论证肉品成熟过程中细胞死亡的...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细胞凋亡酶在肉成熟过程中的研究新进展,包括:细胞凋亡酶的种类、激活途径,对蛋白水解作用的调控机制,细胞凋亡酶参与蛋白水解的不同途径,细胞凋亡酶与钙蛋白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多方面论证肉品成熟过程中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为细胞凋亡;同时,就细胞凋亡酶在肉品成熟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酶 肉品成熟 细胞
下载PDF
藏羊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热休克蛋白27对肌原纤维蛋白及细胞凋亡酶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孙金龙 师希雄 +3 位作者 黄峰 韩玲 陈骋 岳建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研究藏羊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对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特性及细胞凋亡酶活力的影响,以经Hsp27抑制剂KRIBB3处理的藏羊肉为研究对象,测定藏羊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Caspase-3、Caspase-9活力变化以及肌... 为研究藏羊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对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特性及细胞凋亡酶活力的影响,以经Hsp27抑制剂KRIBB3处理的藏羊肉为研究对象,测定藏羊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Caspase-3、Caspase-9活力变化以及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性和降解特性,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研究Hsp27对μ-钙激活酶和Caspase-3降解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Hsp27能显著抑制Caspase-3、Caspase-9的活力(P<0.05),并能够抑制肌原纤维小片化的发生以及肌间线蛋白和肌钙蛋白-T的降解;体外实验发现,Hsp27能够抑制μ-钙激活酶和Caspase-3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肉 热休克蛋白27 细胞凋亡酶 免疫印迹 肌原纤维
下载PDF
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活性氧对细胞凋亡酶活性及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何方 师希雄 +5 位作者 岳建伟 余群力 王鹏燕 高振艳 陈颢予 岳瑶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第9期59-64,共6页
为明确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活性氧(ROS)对细瞻凋亡酶活性及帆原纤维蛋a的影响,选取牦牛背最长肌,在活性氧激活剂过氧化氢(H2O2)的处理下,探究宰后成熟过程中ROS相对含量、Caspase-3/-9活性、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肌原纤维小片化... 为明确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活性氧(ROS)对细瞻凋亡酶活性及帆原纤维蛋a的影响,选取牦牛背最长肌,在活性氧激活剂过氧化氢(H2O2)的处理下,探究宰后成熟过程中ROS相对含量、Caspase-3/-9活性、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肌澡纤维蛋白二级结构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0mmol H2O2处理后的牦牛肉在0.5—8d时ROS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5-3d试验组与对照组Caspase-3酶活性(P〈0.05),0.5—1d试验组与对照组Caspase-9活性(P〈0.05),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在1—8d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FI在0.5—8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二级结构中试验组β-折叠在3d、5d、8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规则卷曲在1—8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α-螺旋在0-8d时逐渐降低,H2O2促进ROS的形成,促进了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有利于肉的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成熟 活性氧簇 细胞凋亡酶 肌原纤维蛋白
下载PDF
欧拉藏羊肉成熟过程中Hsp70对绷胞凋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琛 李婕 +4 位作者 袁有云 中拉毛草 师希雄 马娅俊 卢得元 《中国食品工业》 2016年第10期56-59,共4页
为了研究欧拉藏羊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的变化和细胞凋亡酶(Caspase-3;Caspase-6,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测定了16只甘南欧拉母藏羊背最长肌肉成熟过程中Hsp70的表达量... 为了研究欧拉藏羊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的变化和细胞凋亡酶(Caspase-3;Caspase-6,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测定了16只甘南欧拉母藏羊背最长肌肉成熟过程中Hsp70的表达量以及细胞凋亡酶的活性,进一步研究了Hsp70与细胞凋亡酶的关系。结果表明:Hsp70表达量总体呈降低的趋势,宰后O-12hHsp70表达量显著升高(P〈O.05),l2-24hHsp70表达量显著降低(P〈O.05),之后不断下降,宰后168h达到最小值;Hsp70的表达量与Caspase-8活力值显著正相关。证实了Hsp70与细胞凋亡酶8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细胞凋亡酶3 细胞凋亡酶6 细胞凋亡酶8 细胞凋亡酶9
下载PDF
细胞凋亡相关酶测定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龚玉丰 张学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相关酶测定能否预测肿瘤治疗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各类肿瘤患者用草酸铂或健择、干扰素等为主的方案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凋亡相关乙酰胆碱酯酶(AR-AChE)活性,根据测定结果预测治疗效果。随后...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相关酶测定能否预测肿瘤治疗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各类肿瘤患者用草酸铂或健择、干扰素等为主的方案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凋亡相关乙酰胆碱酯酶(AR-AChE)活性,根据测定结果预测治疗效果。随后与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的治疗效果做对比研究。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PR 9例,NC 18例(MR 4例),PD 3例。而酶活性测定预测有效12例,无效18例。其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100%。结论 细胞凋亡相关酶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相关 细胞 肿瘤 临床应用 乙酰胆碱酯 药物化疗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过度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跃玲 涂远超 +2 位作者 王家宁 黄永章 黄从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过氧化氢酶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过氧化氢酶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等...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过氧化氢酶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过氧化氢酶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等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结果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过氧化氢酶表达明显增多;流式细胞术显示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经TUNEL分析显示,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过氧化氢酶基因转染导致过氧化氢酶过度表达,促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过氧化氢过度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 流式细胞 过氧化氢 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细胞凋亡对宰后肌肉嫩化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峰 魏起超 +2 位作者 李侠 刘春梅 张春晖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92-2202,共11页
嫩度是决定肉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宰后肉的嫩度发生不连续变化,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阐明宰后嫩化机理一直是肉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自“凋亡”的概念引入至宰后肌肉嫩化过程后一直广受关注,动物被屠宰放血后,活性氧(reac... 嫩度是决定肉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宰后肉的嫩度发生不连续变化,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阐明宰后嫩化机理一直是肉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自“凋亡”的概念引入至宰后肌肉嫩化过程后一直广受关注,动物被屠宰放血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累积,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逐渐耗尽,必然导致细胞死亡。宰后肌细胞死亡和肌肉嫩化都是在一系列调控因子作用下激活肌肉内源酶,并由内源酶水解蛋白质破坏细胞结构,因此这两个生化过程被认为高度相关。本文综述了宰后肌细胞主要以凋亡的形式死亡,分析了除凋亡外,宰后早期产生少量ROS时细胞会通过自噬启动自身防御系统,宰后后期ATP逐渐耗尽肌细胞可能从凋亡转变为坏死;明确了线粒体通路是宰后肌肉中细胞凋亡酶激活的关键路径,线粒体死亡因子释放是细胞内死亡级联反应的总开关,其开放状态直接决定着细胞以何种途径进行死亡,并进一步从线粒体膜通透化和内膜嵴重构两方面,讨论了宰后线粒体损伤诱导凋亡因子的释放机理;综述了线粒体损伤变化及其对嫩化过程的影响,并从线粒体通过参与能量代谢影响肌肉pH以及通过释放凋亡因子调控细胞凋亡酶活性两方面分析了其潜在机理;探讨了宰后肌肉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相互作用以影响Ca^(2+)信号传导以及细胞凋亡过程,或与溶酶体相互作用,破坏溶酶体膜稳定性,使其释放组织蛋白酶以激活线粒体Bax和Bid而加速线粒体膜通透性;综述了细胞凋亡酶在宰后早期被激活,并参与部分肌原纤维蛋白的有限降解,但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ATP逐渐耗尽等因素导致细胞凋亡酶失活,因此细胞凋亡酶只参与宰后早期的嫩化过程。综述内容可为完善宰后肌肉嫩化过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后嫩化 细胞 细胞凋亡酶 线粒体损伤 因子
下载PDF
细胞凋亡对肌肉宰后嫩化的贡献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胜杰 胡忠良 +1 位作者 郭向莹 徐幸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嫩度是肉品最重要的品质指标,而成熟是改善肉的嫩度的重要途径。肉成熟嫩化的原因普遍认为是肌细胞的细胞骨架降解造成的。目前,细胞骨架降解的机理研究方面报道较多的是钙激活酶系统、组织蛋白酶系统和蛋白酶体,而有关细胞凋亡酶在肉... 嫩度是肉品最重要的品质指标,而成熟是改善肉的嫩度的重要途径。肉成熟嫩化的原因普遍认为是肌细胞的细胞骨架降解造成的。目前,细胞骨架降解的机理研究方面报道较多的是钙激活酶系统、组织蛋白酶系统和蛋白酶体,而有关细胞凋亡酶在肉成熟中的作用国内外还鲜见报道。本文综述了宰后肌细胞内生理条件的变化,以及细胞可能选择的死亡方式,即凋亡;概述了能作为caspase酶家族底物的几类主要的肌细胞骨架蛋白;对常用的几类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毒素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细胞毒素注射应用于宰后牛肉品质形成机理研究的潜在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凋亡酶 细胞毒素 成熟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内皮细胞后细胞凋亡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9
作者 杨丽霞 郭瑞威 +2 位作者 齐峰 石燕昆 王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在导致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及核因子κB的作用。方法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预处理和未预处理原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在导致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及核因子κB的作用。方法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预处理和未预处理原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分别进行干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IκBα的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核因子κB的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1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和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的干预下,核因子κB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发生显著增加(P<0.05);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细胞凋亡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加。结论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内皮细胞时,通过降解IκBα引起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核转位,后者可引起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诱导型一氧化氮合上调和细胞 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下载PDF
pcsk9 siRNA对oxLDL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录山 谢闵 +7 位作者 姜志胜 杨琼 潘利红 武春艳 唐志晗 唐朝克 危当恒 王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30,共8页
为研究pcsk9基因沉默后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oxLDL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48h,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csk9 mRNA、NARC-1蛋白的表达.应用Lipofec... 为研究pcsk9基因沉默后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oxLDL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48h,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csk9 mRNA、NARC-1蛋白的表达.应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3对pcsk9 siRNAs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再转染入THP-1源性巨噬细胞,24h后加入oxLDL处理48h,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评价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计数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发现,75mg/LoxLDL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48h后,Hoechst33258染色可见大量凋亡细胞.同时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csk9 mRNA和NARC-1蛋白质表达量均随oxLD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75mg/LoxLDL组增加最明显.不同浓度siRNA转染THP-1源性巨噬细胞后,RT-PCR筛选出3对siRNAs的终浓度为80nmol/L均可出现明显的沉默效应.选取此浓度在蛋白质水平检测基因抑制情况,筛选出最有效的一对siRNA.将筛选出来的siRNA转染细胞24h后,再用oxLDL处理48h,Hoechst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转染siRNA组凋亡明显被抑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浓度范围内,随着oxLDL浓度增加pcsk9的表达随之增加,同时,THP-1源性巨噬细胞凋亡也明显增加,75mg/LoxLDL最明显,pcsk9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也在该浓度最高.提示pcsk9 siRNA能有效抑制pcsk9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由oxLDL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前蛋白转化枯草溶菌素9/神经细胞调节转化-1 巨噬细胞 小分子干扰RNA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高艳霞 刘仲娟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5期190-190,共1页
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不仅可以抑制细胞凋亡,还可以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等。本文对现有的IAPs家族成员及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制蛋白(IAP) 半胱氨酸天冬(Caspase)细胞
下载PDF
内源性蛋白酶对宰后肌肉嫩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明 黄峰 +3 位作者 黄继超 徐宝才 周光宏 徐幸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214-3222,共9页
肌肉的宰后嫩化机制一直是国内外肉品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认为肌肉宰后嫩度的改善主要归因于内源性水解酶作用所引起的肌原纤维蛋白的有限降解。钙激活酶虽然是宰后嫩度改善的一个主要贡献者,但不是惟一的,而是多种内源酶类协同作... 肌肉的宰后嫩化机制一直是国内外肉品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认为肌肉宰后嫩度的改善主要归因于内源性水解酶作用所引起的肌原纤维蛋白的有限降解。钙激活酶虽然是宰后嫩度改善的一个主要贡献者,但不是惟一的,而是多种内源酶类协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综述了溶酶体组织蛋白酶、蛋白酶体、钙激活酶在宰后嫩化过程的作用;介绍了细胞凋亡的特点、通路及凋亡酶,并对细胞凋亡酶对宰后嫩度改善的潜在贡献进行了讨论;最后分析了细胞凋亡酶和钙激活酶在宰后成熟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及共同贡献于肌肉宰后嫩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后嫩化 钙激活 细胞凋亡酶 交互作用
下载PDF
核酶诱导神经母细胞瘤凋亡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程远 王世波 冯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研究抗Bcl 2mRNA的锤头型核酶 (RibozymeRZ)基因诱导神经母细胞瘤 (SK N SH)凋亡以及增强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方法  (1)应用电穿孔法 ,分别将整合有抗Bcl 2mRNA核酶的缺陷性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 RZ和空载体pDOR neo导入SK N S... 目的 研究抗Bcl 2mRNA的锤头型核酶 (RibozymeRZ)基因诱导神经母细胞瘤 (SK N SH)凋亡以及增强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方法  (1)应用电穿孔法 ,分别将整合有抗Bcl 2mRNA核酶的缺陷性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 RZ和空载体pDOR neo导入SK N SH细胞。 (2 )用免疫组化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Bcl 2蛋白表达。 (3)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4 )电镜观察转染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1)转染RZ组Bcl 2蛋白合成受到抑制 ,(2 )细胞周期显示 ,转染RZ组可见凋亡峰 ,发生G0 /G1期阻滞 ;电镜观察呈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 (3)顺铂增敏试验表明顺铂对转RZ组杀伤作用增强。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抗Bcl 2核酶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内Bcl 2蛋白的合成 ,促进瘤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 细胞凋亡酶 基因治疗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鸡肉在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明 赵莲 +2 位作者 徐幸莲 汤晓艳 周光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2-46,共5页
为了探讨肉在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机制,五只肉鸡分别宰杀后,迅速取出胸肉约3 g为0 d样品,其余肉样剪碎后随机分成六组,一组作为对照,另5组分别用30 mmol/L EGTA、20 mmol/L CaCl2、酶复合抑制剂、100μmol/L细胞凋亡酶3抑制剂(... 为了探讨肉在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机制,五只肉鸡分别宰杀后,迅速取出胸肉约3 g为0 d样品,其余肉样剪碎后随机分成六组,一组作为对照,另5组分别用30 mmol/L EGTA、20 mmol/L CaCl2、酶复合抑制剂、100μmol/L细胞凋亡酶3抑制剂(DEVD-CHO)、20 mmol/L CaCl2和酶复合抑制剂处理,在4℃成熟1、3、7 d后取样。通过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测定了骨骼肌中和肉嫩度高度相关的拌肌球蛋白(titin)、伴肌动蛋白(nebulin)、肌间线蛋白(desmin)、肌钙蛋白T(troponin-T)的降解变化。结果显示蛋白水解酶复合抑制剂和DEVD-CHO抑制了蛋白的降解,单独的钙离子加速蛋白降解。这表明肉的成熟是内源酶的作用,钙离子很可能通过激活钙激活酶发挥作用,另外细胞凋亡酶3也很可能参与了肉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肌原纤维蛋白 降解机制 成熟 细胞凋亡酶3 钙离子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胡忠良 邢家溧 叶晓枫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取屠宰后5头杂交牛(鲁西黄牛X西门塔尔)的背最长肌,置于2—4℃贮藏7d,注射样品重10%的血管紧张素Ⅱ,观察在成熟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对牛肉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凋亡酶活力,以及肌纤维直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取屠宰后5头杂交牛(鲁西黄牛X西门塔尔)的背最长肌,置于2—4℃贮藏7d,注射样品重10%的血管紧张素Ⅱ,观察在成熟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对牛肉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凋亡酶活力,以及肌纤维直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期间对照组和处理组样品剪切力均显著下降(P〈0.05),MFI值逐渐增大,caspase-3、6、9酶活力宰后迅速激活随后其活力逐渐下降;血管紧张素Ⅱ注射处理显著降低了牛肉的剪切力值和肌纤维直径(P〈0.05),而对MFI值及caspase-3、6,9活力无显著影响。因此,caspase-3、6,9对牛肉嫩度的影响可能仅发生在宰后初期极短的一段时间内;肌细胞宰后生理和活体状况下不太一致,血管紧张素Ⅱ注射降低了牛肉剪切力可能由于它能显著防止肌纤维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度 细胞凋亡酶 血管紧张素Ⅱ 肌纤维直径 牛肉
下载PDF
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及其对宰后成熟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郎玉苗 孙宝忠 +4 位作者 马立新 张松山 谢鹏 杨红茹 李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0-334,共5页
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是一种与一氧化氮相关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作用,其影响蛋白质的构象、活性与功能,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的概念、分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与宰... 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是一种与一氧化氮相关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作用,其影响蛋白质的构象、活性与功能,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的概念、分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与宰后成熟及肉品品质的关系,总结了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对钙离子通道、蛋白水解相关酶活性和糖酵解的调控作用,并指出其可能通过这些途径影响宰后肌肉中肌原纤维蛋白水解和肉品品质的形成,为从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角度改善和提高肉品品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 钙蛋白 细胞凋亡酶 肉品品质
下载PDF
细胞能量代谢酶对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Caspase-3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琳琳 孙志昶 +3 位作者 韩玲 金现龙 张文华 余群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为研究细胞能量代谢酶对牦牛前部肱三头肌(TB)、中部背最长肌(LD)、后部股四头肌(QF)3个部位肉成熟过程中Caspase-3活力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以15头甘南牦牛为研究对象,按照伊斯兰方式进行屠宰,于0~4℃,风速0.5 m/s条件下成熟,在成熟过程... 为研究细胞能量代谢酶对牦牛前部肱三头肌(TB)、中部背最长肌(LD)、后部股四头肌(QF)3个部位肉成熟过程中Caspase-3活力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以15头甘南牦牛为研究对象,按照伊斯兰方式进行屠宰,于0~4℃,风速0.5 m/s条件下成熟,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0 h,2 h,4 h,12 h,1 d,2 d,3 d,5 d,7 d,9 d)测定Na+/K+-ATPase活力、Ca2+-ATPase活力、Caspase-3活力及剪切力、MFI、肉色、p H值及蒸煮损失等指标。结果表明,TB的Na+/K+-ATPase活力在宰后2 d达到最高值,LD和QF的Na+/K+-ATPase活力在宰后1 d达到最高值;宰后12 h,LD和QF的Ca2+-ATPase活力达到最高值;宰后2 d,TB的Ca2+-ATPase活力达到最高值;宰后12 h,LD的Caspase-3活力达到最大值,而TB和QF的Caspase-3活力在宰后12 h显著增大(P<0.05),且在宰后1 d达到最大值;TB、LD和QF的Na+/K+-ATPase活力、Ca2+-ATPase活力与Caspase-3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MFI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性;与肉色指标L*值、a*值和b*值的变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p H值和蒸煮损失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能量代谢 细胞凋亡酶 肉品质
原文传递
小热休克蛋白对牛肉嫩度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妍 罗欣 +5 位作者 毛衍伟 杨啸吟 朱立贤 梁荣蓉 成海建 张一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4-301,共8页
动物屠宰后,机体会出现缺血、缺氧环境,肌肉内环境胁迫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热休克蛋白首先被激活。热休克蛋白因其具有分子伴侣功能可以起到抗细胞凋亡、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等作用,对宰后成熟过程中的肉嫩度产生影响,相关的研究成果亟需... 动物屠宰后,机体会出现缺血、缺氧环境,肌肉内环境胁迫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热休克蛋白首先被激活。热休克蛋白因其具有分子伴侣功能可以起到抗细胞凋亡、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等作用,对宰后成熟过程中的肉嫩度产生影响,相关的研究成果亟需总结、归纳。因此,该文首先概述了几种重要的热休克蛋白的分子结构特征和功能,并立足于近年来小热休克蛋白对牛肉嫩度的研究进展,从小热休克蛋白对蛋白质聚合物形成、细胞骨架蛋白降解、阻止细胞凋亡等方面综述了小热休克蛋白对牛肉嫩度的影响机制,同时还概括了pH值、宰前应激等对热休克蛋白表达量的调节及其对嫩度的潜在影响,以期为肉嫩度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热休克蛋白 嫩度 骨架蛋白 μ-钙激活 细胞凋亡酶
下载PDF
Bcl-2蛋白介导Caspases级联反应对牛肉嫩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兆亭 陈文学 +1 位作者 刘星 孙志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1-45,49,共6页
为探讨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嫩化是否依赖抗凋亡蛋白(Bcl-2),不同部位牛肉嫩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通过测定在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Bcl-2、促凋亡蛋白(Bax)和细胞凋亡酶表达量等指标,并分析其与牛肉剪切力值的关系,最终确定Bcl-2和Bax相... 为探讨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嫩化是否依赖抗凋亡蛋白(Bcl-2),不同部位牛肉嫩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通过测定在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Bcl-2、促凋亡蛋白(Bax)和细胞凋亡酶表达量等指标,并分析其与牛肉剪切力值的关系,最终确定Bcl-2和Bax相对含量对牛肉嫩化的作用机制。在宰后2~12 h,前躯肱三头肌(TB)、中躯背最长肌(ML)和后躯半膜肌(SM)的Bax/Bcl-2相对含量以及细胞凋亡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力均显著上升(p <0.05),宰后6~48 h,剪切力下降极显著(p <0.01)。研究表明,牛肉宰后嫩化依赖于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Bcl-2蛋白通过介导Caspases级联反应对牛肉嫩度进行调控。Bax/Bcl-2相对含量的升高导致Cyt-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激活Caspase-3,水解肌原纤维蛋白引发细胞凋亡,最终导致在宰后48 h内牛肉嫩度不断提高,且ML嫩度优于TB和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 细胞凋亡酶 牛肉 嫩化机制
下载PDF
PCSK9/NARC-1: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新靶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志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5-509,共5页
PCSK9是一个新发现不久的与脂质代谢调节密切相关的基因。目前对其分子结构、分布、基因突变及表达调节和通过调节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降解等功能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对PCSK9作用底物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得对其功能研究... PCSK9是一个新发现不久的与脂质代谢调节密切相关的基因。目前对其分子结构、分布、基因突变及表达调节和通过调节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降解等功能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对PCSK9作用底物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得对其功能研究受到了局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针对PCSK9的药物研发已经且必将是动脉粥样硬化防治领域的一个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前蛋白转化枯草溶菌素9基因(PCSK9) 神经细胞调节转化-1(NARC-1)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药物干预 靶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