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鼠IFN-γ腺病毒诱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观察
1
作者 杨箐 张玮光 +8 位作者 黎陈铖 刘细细 胡中晓 王风楠 陈碧清 田芳 张晓丽 热爱拉·加那提 朱学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通过向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IFN-γ腺病毒(Ad-mIFN-γ)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动物模型。方法:构建Ad-mIFN-γ及对照Ad-lacZ腺病毒载体,分别以MOI=100体外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mIFN-γ分泌的影响。... 目的:通过向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IFN-γ腺病毒(Ad-mIFN-γ)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动物模型。方法:构建Ad-mIFN-γ及对照Ad-lacZ腺病毒载体,分别以MOI=100体外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mIFN-γ分泌的影响。将40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载体对照组、病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向各组小鼠腹腔注射PBS(200μL)、Ad-lacZ(2×10^(7)PFU/只)、Ad-mIFN-γ(5×10^(6)PFU/只)、Ad-mIFN-γ(1.5×10^(7)PFU/只)和Ad-mIFN-γ(2×10^(7)PFU/只)。每日观测小鼠的体质量及生存情况;第3天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内单核细胞(CD11b^(+))、巨噬细胞(CD11b^(+)/CD86^(+))比例,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脾内CD11b^(+)的单核细胞比例;第9天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第14天,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脾、肺和肾的病理和组织学变化。结果:Ad-mIFN-γ体外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第3天检测到巨噬细胞分泌mIFN-γ达到峰值(118.34±2.90)pg/mL,并在一周内持续高分泌mIFN-γ,Ad-lacZ对照组IFN-γ分泌水平较低后,第3天时为(0.17±0.08)pg/mL。小鼠腹腔注射Ad-mIFN-γ后,在14 d内病毒低、中剂量组无小鼠死亡,病毒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持续减轻(P<0.001);第3天,病毒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和脾组织内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中剂量组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第9天,病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IFN-γ、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10 d内病毒高剂量组小鼠死亡率达100%。组织病理检测可见病毒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脾、肺、肾组织有明显损伤。结论:Ad-mIFN-γ体外感染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后,可以快速分泌mIFN-γ;腹腔注射高剂量(2×10^(7)PFU/只)Ad-mIFN-γ导致小鼠出现CRS典型表现,可作为CAR-T细胞治疗诱发CRS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腺病毒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动物模型 C57BL/6J小鼠
原文传递
IL-12-CAR-T细胞诱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黎陈铖 刘细细 +6 位作者 陈碧清 田芳 张玮光 杨箐 任江涛 邢芸 朱学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表达IL-12的小鼠CAR-T细胞,探讨经尾静脉将其输注于小鼠体内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模型的方法。方法:构建基于靶向鼠源CD19的CAR分子,包装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T细胞构建mCD19-CAR-T、mCD19/IL-12-CAR-T细胞。通... 目的:通过构建表达IL-12的小鼠CAR-T细胞,探讨经尾静脉将其输注于小鼠体内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模型的方法。方法:构建基于靶向鼠源CD19的CAR分子,包装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T细胞构建mCD19-CAR-T、mCD19/IL-12-CAR-T细胞。通过构建小鼠体内胰腺癌Panc02-CD19细胞移植瘤模型,检测mCD19/IL-12-CAR-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ELISA法检测两种CAR-T细胞IL-12和IFN-γ分泌水平;经小鼠尾静脉输注mCD19/IL-12-CAR-T细胞构建CAR-T细胞CRS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6、MCP-1、IL-1、IL-10、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荷瘤小鼠肝、脾、肺和肾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经过培养扩增的mCD19/IL-12-CAR-T细胞能有效分泌IL-12,CAR阳性率达(56.9±5.4)%;与非靶细胞Panc02或靶细胞Panc02-CD19共培养时,均能高分泌IFN-γ。成功构建小鼠胰腺癌Panc02-CD19细胞移植瘤模型,经小鼠尾静脉注射1×10^(6)个mCD19/IL-12-CAR-T细胞能显著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但未能诱发严重CRS;输注2×10^(6)个mCD19/IL-12-CAR-T细胞后,小鼠出现体质量减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组织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等一系列典型CRS表现。结论:成功构建IL-12-CAR-T细胞诱发的小鼠CRS模型,其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细胞介素-12 CAR-T细胞疗法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胰腺癌细胞
原文传递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所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书芳 汪清铭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85-89,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可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且多种细胞因子在CRS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IFN-γ、IL-6是CRS发生的重要驱动因子,IFN-γ、sVCAM-1和Ang-2/Ang-1升高对CR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IFN-γ、IL-6、CRP...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可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且多种细胞因子在CRS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IFN-γ、IL-6是CRS发生的重要驱动因子,IFN-γ、sVCAM-1和Ang-2/Ang-1升高对CR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IFN-γ、IL-6、CRP、GM-CSF、MCP-1等与CRS严重程度相关。阻断IFN-γ、GM-CSF可能可减少CRS的发生。文章明确CAR-T所致CRS相关细胞因子在CRS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以期为诊断评估、动态监测、及时处理CRS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2例
4
作者 郭蓉 卫家乐 +2 位作者 李玮馨 苏日古嘎 于天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后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23年5—6月,对本院收治的2例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所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采用TPE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后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23年5—6月,对本院收治的2例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所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采用TPE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2例患者由于炎性渗出导致皮肤反应、破溃,治疗后基本愈合,局部无渗出,无发热。结论TPE治疗由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所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化疗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1例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致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分析
5
作者 常莹莹 汪丰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6期520-523,共4页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输液反应,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生命威胁[1,2]。单克隆抗体在使用过程引起的严重输液反应可能包括以下几种作用机制[3,4]:过敏反应,如Ⅰ型过敏反应(IgE介导);...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输液反应,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生命威胁[1,2]。单克隆抗体在使用过程引起的严重输液反应可能包括以下几种作用机制[3,4]:过敏反应,如Ⅰ型过敏反应(IgE介导);类过敏样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以及几种免疫介质介导的混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西妥昔单抗 过敏反应 输液反应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华 尹勇灵 +1 位作者 董欣敏 雷学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31-0034,共4页
探讨分析针对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将托珠单抗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CAR-T细胞治... 探讨分析针对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将托珠单抗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24名进行研究。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进行托珠单抗治疗,在治疗完成后针对患者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患者各项细胞因子变化状况,分析最终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治疗完成后,24名患者中,16名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6名患者治疗有效,仅有2名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未见改善或病情出现明显加重的情况,需更换治疗方案同时,相较于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各项细胞因子指标存在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 在针对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研究人员将托珠单抗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升。同时这一治疗方式能够对患者的细胞因子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改善患者病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AR-T 托珠单抗
原文传递
托珠单抗治疗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亦琳 赵万红 +9 位作者 张王刚 刘捷 陈银霞 曹星梅 何爱丽 王剑利 杨楠 杨云 古流芳 范晓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0-994,共5页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治疗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 目的:观察托珠单抗治疗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24例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M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2级以上的CRS患者给予4~8 mg/(kg·d)的托珠单抗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等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发生了CRS,依据CRS分级标准:1、2级各7例,3级5例,4级2例。CRS患者均表现持续高热,细胞因子及Hs CRP明显升高,其中IL-6升高最为显著。14例2级以上CRS患者经托珠单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温迅速下降,细胞因子、Hs CRP含量逐渐恢复正常,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结论:托珠单抗在CRS治疗中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保证了难治复发MM患者CAR-T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原文传递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8
8
作者 葛永芹 朱霞明 +8 位作者 陆茵 吴德沛 陈峰 唐晓文 汤芳 李芹 卫峰 孙艳 王海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40,53,共4页
目的总结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B-ALL行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发生CRS的52例患者,严密监护,重点加强发热、循环功能障碍、肝肾毒性反应、肺渗血... 目的总结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B-ALL行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发生CRS的52例患者,严密监护,重点加强发热、循环功能障碍、肝肾毒性反应、肺渗血、神经系统症状及凝血功能异常等的护理干预。结果4例死亡,48例好转出院。20例随访9~3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28例随访1~12个月后回当地治疗后失访。结论B-ALL行CAR-T治疗致CRS,症状严重,严格专科护理评估和病情管理,及时有效的干预是支持患者度过危险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儿童复发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秋皎 潘涛 +2 位作者 柏振江 丁欣 李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8-853,共6页
目的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儿童复发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时出现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例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性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复发性B-ALL输注CAR-... 目的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儿童复发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时出现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例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性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复发性B-ALL输注CAR-T细胞后,9例发生严重CRS,11例患儿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5例需要机械通气,1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7例出现肝损害。14例患儿均使用托珠单抗治疗,7例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5例行血液净化治疗。3例患儿死亡,11例在2周内好转。结论CRS是CAR-T细胞输注后的常见毒性反应,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CRS的严重程度与细胞因子IL-6、IFN-γ水平呈正相关。托珠单抗和激素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血液净化也是CRS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细胞疗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血液净化 儿童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所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燕 贾煜娴 李婷婷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75-580,共6页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部分患者会产生免疫介导毒性,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CRS是一种由快速免疫激活引起的抗原非特异性毒性反应,特征为循环细胞因子水平增高、急性...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部分患者会产生免疫介导毒性,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CRS是一种由快速免疫激活引起的抗原非特异性毒性反应,特征为循环细胞因子水平增高、急性全身炎症症状,以及继发性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建立统一的CRS诊断标准、阐明CRS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免疫学机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开展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治疗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肿瘤免疫疗法中CRS的定义、潜在的免疫学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决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展肿瘤免疫精准治疗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肿瘤免疫治疗 CAR-T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分级与处理方案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爱丽 贾亚春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0期1477-1483,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免疫治疗,尤其是CAR-T治疗的一种最常见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多样、发生率高,严重者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免疫治疗,尤其是CAR-T治疗的一种最常见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多样、发生率高,严重者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CRS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其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升高、血管内皮激活相关。及早诊断及治疗CR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托珠单抗及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CRS的主要药物,合适时机应用是控制CRS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例
12
作者 斯晓燕 王汉萍 +2 位作者 张力 王孟昭 张晓彤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1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导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肺癌患者在接受ICI帕博利珠单抗后出现CRS的诊治资料。结果患者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后出现发热、低...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导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肺癌患者在接受ICI帕博利珠单抗后出现CRS的诊治资料。结果患者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后出现发热、低血压、炎性指标明显升高、肝功能异常,结合临床无明确的病原学证据、抗感染无效后,考虑CRS,予糖皮质激素及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托珠单抗后,患者病情好转。结论ICIs抑制剂可导致CRS,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临床中需要引起重视。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因子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肺癌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4
13
作者 阮海涛 万滢 徐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9-31,共3页
目的总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5例恶性血液肿瘤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积极的病情观察以早期识别、预防感染、症状管理、降低细胞... 目的总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5例恶性血液肿瘤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积极的病情观察以早期识别、预防感染、症状管理、降低细胞因子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14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得到有效控制,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密切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恶性血液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其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莉莉 李萍 梁爱斌 《上海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9-14,20,共7页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获得的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T细胞有望成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的新有效手段。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 cell,CAR-T)治疗B细胞恶性血液疾病可诱导产生快速和长期的临床反应,但也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获得的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T细胞有望成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的新有效手段。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 cell,CAR-T)治疗B细胞恶性血液疾病可诱导产生快速和长期的临床反应,但也可能导致发生独特的急性毒性反应,甚至因此危及生命。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CAR-T治疗的最常见毒性反应,严重程度从轻微反应直至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CRS可演变、发展成暴发性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CAR-T治疗的另一常见毒性反应是与CRS同时或在CRS之后发生的神经毒性,即CAR-T相关的脑病综合征。为了尽量降低CR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监测和迅速处理CRS相关的症状非常重要。本文概要介绍CRS的症状、分级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相关的脑病综合征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治疗CAR-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鹭 刘晓敏 +2 位作者 庄远 张雷英 汪德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通过对1例CAR-T输注后CRS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及分析,探究血浆置换对于管理此类毒性的作用。方法描述本例患CAR-T输注相关CRS的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PubMed,Elsevier,Wiley,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指南和临床实验或病例报告进行... 目的通过对1例CAR-T输注后CRS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及分析,探究血浆置换对于管理此类毒性的作用。方法描述本例患CAR-T输注相关CRS的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PubMed,Elsevier,Wiley,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指南和临床实验或病例报告进行病例分析。结果患者诊断为滤泡细胞淋巴瘤,经多线、多疗程治疗后,评估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给予抗CD19/20 CAR-T细胞治疗。患者于输注细胞当天夜间出现高热、寒战,继发呼吸困难和低血压,并有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等炎症因子急剧升高,提示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s release syndrome,CRS)。给予患者对症退热、广谱抗感染、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抗体及前后3次血浆置换治疗。CRS相关的临床表现逐渐缓解,出院后3个月原发病评估疗效为持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结论CAR-T细胞输注相关的CRS是细胞免疫治疗较为严重的毒性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多器官衰竭甚至致命。血浆置换可能成为一些严重的CRS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原文传递
西妥昔单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案例分析与药事干预 被引量:1
16
作者 封甦婷 朱斌 +1 位作者 马雁 陈金辉 《中国药事》 CAS 2021年第12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提高对输液反应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规范处方审核和预处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一例罕见的西妥昔单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案例,回顾性查阅病史并运用PDCA(Plan-Do-... 目的:提高对输液反应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规范处方审核和预处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一例罕见的西妥昔单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案例,回顾性查阅病史并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方法进行专项点评,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优化措施。结果:白介素-6(IL-6)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主要的炎症介质,短时间内高于正常水平250倍或多个细胞因子(IL-8、IL-10等)同时高于正常水平75倍,并结合临床主要症状(如低血压、高热、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可作为判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生的依据。通过建立统一处方审核标准、规范用药流程和加强患者用药宣教,可减少或避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结论:通过对案例的专项分析并与药事管理方法相结合,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药事干预 用药宣教
下载PDF
CAR-T治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治疗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耀 张斌 陈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5-373,共9页
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疗法在B细胞肿瘤治疗中取了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了2项CD19 CAR-T治疗产品上市。随着CAR-T、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和双重高亲靶向蛋白(DART)以及基因修饰的T细胞受体疗法(TCR-T)等免疫治... 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疗法在B细胞肿瘤治疗中取了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了2项CD19 CAR-T治疗产品上市。随着CAR-T、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和双重高亲靶向蛋白(DART)以及基因修饰的T细胞受体疗法(TCR-T)等免疫治疗临床及机制研究的开展,其潜在风险及副作用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尤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CRS是目前CAR-T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重者可能危及生命。CRS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并可累及全身各脏器,研究CRS发生发展机制对提高CAR-T治疗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动物模型中对CRS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论述CRS的发生、病理生理学机制、动物模型、临床特征以及分级治疗等研究进展,旨在为更深入地从机制层面了解CRS,更安全地开展CAR-T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细胞因子风暴
原文传递
CAR-T细胞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白血病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娇 贾东梅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9期105-107,共3页
目的对59例使用CAR-T细胞回输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方法选取CAR-T细胞治疗的儿童复发难治ALL共59例,给予患儿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对CRS的... 目的对59例使用CAR-T细胞回输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方法选取CAR-T细胞治疗的儿童复发难治ALL共59例,给予患儿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对CRS的评估及严密监护,护理要点包括消毒隔离、生活护理、细胞回输护理、CRS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所有患儿均安全度过CAR-T细胞疗法带来的CRS及其他不良反应;后期随访显示,其中46例骨髓完全缓解,11例免疫残留有所下降,2例无效。结论通过对患儿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CRS的评估及严密监护,帮助患儿顺利度过了CAR-T细胞治疗期,减少了CRS重症病例的发生,明显改善了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T治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相关预警指标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叶春莹 赵李娜 +7 位作者 王诗媛 程海 陈伟 齐昆明 吴庆运 李振宇 徐开林 曹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3-1208,共6页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R/R)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8例R/R MM患者在...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R/R)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8例R/R MM患者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为基础的预处理化疗后,接受各1×10^(6)/kg的人源化CDl9 CAR-T及鼠源性B细胞成熟抗原CAR-T细胞治疗。输注细胞30 d内定期检测外周血铁蛋白、CRP、LDH及IL-6浓度,分析CRS的严重程度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8例患者中,27例(96.4%)发生CRS,1-2级CRS为24例(85.7%),3-5级为3例(10.7%)。27例患者CRS严重程度分级与其外周血铁蛋白、CRP、LDH及IL-6峰值呈正相关关系(r1=0.511,r2=0.375,r3=0.480,r4=0.632)。3-5级CRS患者的外周血铁蛋白、CRP、LDH及IL-6中位峰值均明显高于0-2级的CR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R MM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CRS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是1级或2级。患者的CRS严重程度与外周血铁蛋白、CRP、LDH及IL-6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铁蛋白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亮 孟圆 高全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7-611,共5页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CS)是一种累及全身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可由多种诱因导致,由其发展的疾病包括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ytokine storm syndrome,CSS)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其中CSS与感染和自身...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CS)是一种累及全身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可由多种诱因导致,由其发展的疾病包括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ytokine storm syndrome,CSS)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其中CSS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而CRS与肿瘤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有关。目前医学工作中,对CSS和CRS认识不足,两者概念极易混淆。随着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细胞治疗的广泛应用,CRS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对CSS和CRS的正确诊断和认识,有助于对其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帮助。本文分别介绍了CSS和CRS各自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发生机制等,旨在为CSS和CRS的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