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漏出率的比色测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70
1
作者 洪庆涛 宋岳涛 +1 位作者 唐一鹏 刘春梅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的漏出率是一个稳定而实用的指标。本法既可客观衡量细胞的受损程度,也可进行药物干预的正确评价,也是进行药物筛选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细胞培养液 乳酸脱氢酶 漏出率 比色测定
下载PDF
无症状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液中IL-10、IL-12及γ-IFN检测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闽宁 骆梅兰 +1 位作者 黄文棋 闵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77,共2页
探讨HBeAg阳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免疫调控状况 ,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体外刺激诱导培养 ,用ELISA法同时检测IL - 10、IL - 12及γ -IFN ,并以抗 -HBe阳性者、慢性肝炎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发现IL - 10不受HBeAg+ /抗 -HBe... 探讨HBeAg阳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免疫调控状况 ,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体外刺激诱导培养 ,用ELISA法同时检测IL - 10、IL - 12及γ -IFN ,并以抗 -HBe阳性者、慢性肝炎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发现IL - 10不受HBeAg+ /抗 -HBe+的影响 ,经受刺激培养后其分泌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在轻度ALT增高病人中亦呈分泌增强状态。γ -IFN在无症状HBeAg+组测定值明显较低 ;但在无症状抗 -HBe+、ALT及TBil异常组增高。IL -12检测水平在HBV感染各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血清转换及肝功异常无关。免疫负调控优势可发生于无症状HBeAg携带者。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HBeAg阳性患者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培养液 IL—10 IL—12 γ—IFN 检测
下载PDF
用HPLC对植物细胞培养液中紫杉醇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稳杰 谢孟峡 +1 位作者 肖尊安 张月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0-543,共4页
以RP-HPLC对细胞培养液中紫杉醇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并比较了 2种不同的定量方法———标准曲线法和绝对分析法 .实验结果表明 :绝对分析法与标准曲线法测定的紫杉醇的摩尔吸光系数及样品中紫杉醇质量浓度结果的偏差在 1.0 %左右 ... 以RP-HPLC对细胞培养液中紫杉醇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并比较了 2种不同的定量方法———标准曲线法和绝对分析法 .实验结果表明 :绝对分析法与标准曲线法测定的紫杉醇的摩尔吸光系数及样品中紫杉醇质量浓度结果的偏差在 1.0 %左右 ,验证了绝对分析法的可靠性 .HPLC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 ,加标回收率为 97.9%~ 10 2 .0 %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1% ,最低检出限为 2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植物细胞培养液 紫杉醇 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绝对分析法 标准曲线法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前列腺素E_2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涛 叶笃筠 +2 位作者 张力 周晓燕 吴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柱前衍生化(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细胞培养液(cell supernatant)
下载PDF
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液及外周血骨桥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甘兵 张天托 +4 位作者 张贤兰 谭守勇 黄静 刘慧 朱家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1-283,共3页
关键词 单个核细胞培养液 骨桥蛋白 结核感染 临床意义 水平检测 外周血 Th1/Th2 机体细胞免疫
下载PDF
鸡胚颅盖骨成骨细胞样细胞培养液的生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夏筠 王智兴 +2 位作者 张凤华 朱雅萍 徐荣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423-424,共2页
计数10^6鸡胚颅盖骨成骨细胞样细胞于培养瓶内培养,共10瓶。每周测培养液中透明质酸,羟脯氨酸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力。结果;培养液的透明质酸含量从第2周的139.52ngf/ml上升至第9周的2711.92ng/m... 计数10^6鸡胚颅盖骨成骨细胞样细胞于培养瓶内培养,共10瓶。每周测培养液中透明质酸,羟脯氨酸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力。结果;培养液的透明质酸含量从第2周的139.52ngf/ml上升至第9周的2711.92ng/ml、表面细胞培养时,透明质酸释放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细胞 胶原 鸡胚 细胞培养液 生化分析
下载PDF
植物细胞培养液作为生物转化系统在不对称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柳利 陈祖兴 张胜利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综述了植物细胞培养液作为生物转化系统,以前手性酮类为底物,不对称合成手性羟基化合物.该合成方法新颖独特,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高度立体选择性,产率适中.此方法还适用于某些难以得到的天然产物的合成.此方法为手性羟... 综述了植物细胞培养液作为生物转化系统,以前手性酮类为底物,不对称合成手性羟基化合物.该合成方法新颖独特,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高度立体选择性,产率适中.此方法还适用于某些难以得到的天然产物的合成.此方法为手性羟基化合物及某些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培养液 不对称合成 有机合成
下载PDF
内毒素检查法在外周干细胞培养液上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先吉 孙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0-491,共2页
目的 :研究外周干细胞培养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干扰试验证明外周干细胞培养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有抑制作用。结果 :使用λ=0 .2 5 EU / ML的鲎试剂将样品稀释 1∶ 2 0以上 ,可消除其对检查的干扰。结论
关键词 外周干细胞培养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 干扰试验 鲎试剂 内毒素含量
下载PDF
巨噬细胞培养液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华 王一 +1 位作者 曾玉晓 王东武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培养液对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cells,RGCs)存活和生长的作用,探讨损伤晶状体促进RGCs存活和轴突再生的作用物质,为视神经损伤和再生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大鼠巨噬细胞培养液,分别...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培养液对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cells,RGCs)存活和生长的作用,探讨损伤晶状体促进RGCs存活和轴突再生的作用物质,为视神经损伤和再生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大鼠巨噬细胞培养液,分别用巨噬细胞培养液及DMEM对RGCs进行离体培养,观察RGCs在体外存活的时间,测量培养1d、3d和5d有突起的RGCs数目及最长突起长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对照组离体培养的细胞于培养5~6d崩解死亡,而巨噬细胞培养液组细胞能存活6~8d;(2)培养1d、3d和5d,巨噬细胞培养液组有突起的RGCs数目分别为(59.74±2.04)个.mm-2、(96.78±4.11)个.mm-2和(99.26±3.04)个.mm-2,均明显多于同期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培养1d和3d,巨噬细胞培养液组RGCs最长突起长度分别为(39.70±0.71)μm和(76.19±1.56)μm,较对照组延长,差异非常显著(P<0.01)。培养5d,RGCs最长突起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巨噬细胞培养液可促进离体培养的RGCs存活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培养液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特异性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动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永平 崔治中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10期13-15,共3页
为获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单克隆抗体的最高抗体滴度,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对REV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11B154。每1 mL培养液中平均含0.65×106 个活细胞,于37 ℃在含7%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24、48、72... 为获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单克隆抗体的最高抗体滴度,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对REV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11B154。每1 mL培养液中平均含0.65×106 个活细胞,于37 ℃在含7%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24、48、72和96 h后,每1 mL培养液中的平均总细胞数和活细胞数分别是:1.13×106和1.03×106 (活细胞占94.5%)、3.42×106和2.48×106(活细胞占72.5%)、2.6×106和0.98×106 (活细胞占37.7%)、2.47×106和0.53×106(活细胞占21.5%)。同时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RE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培养24、48、72和96 h后上清液中平均抗体效价分别是1:67、1:133、1:67及1:33。结果表明,培养48 h后,当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总数最高但活细胞百分比开始下降时的培养液中抗体效价最高。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用细胞培养方法大批量生产抗REV单抗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 病毒特异性 杂交瘤 细胞培养液 单克隆抗体 效价动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色氨酸和犬尿氨酸含量研究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文娟 刁娟娟 《新疆中医药》 2015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 建立色氨酸和犬尿氨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1外法同时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色氨酸和犬尿氨酸含量。结果 及结论 经测定,犬尿氨酸在2.01~31.52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8.175X-27.361 r=0.998 3),色氨酸在2.... 目的 建立色氨酸和犬尿氨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1外法同时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色氨酸和犬尿氨酸含量。结果 及结论 经测定,犬尿氨酸在2.01~31.52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8.175X-27.361 r=0.998 3),色氨酸在2.44~97.51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3.923X-5.3782 r=0.999 5),方法学考察专属性、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良好,可用于色氨酸和犬尿氨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细胞培养液 色氨酸 犬尿氨酸
下载PDF
两组内皮细胞培养液对离体大鼠心功能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向继洲 吴基良 +3 位作者 胡清华 胡本容 罗启发 卢中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8-262,共5页
采用两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甲组: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前tritonX-100处理;乙组: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的模拟缺血再灌注)灌注离体大鼠Langendorff心脏,分别观测冠脉灌注压(CPP)、心率(HR)、心律、左室内收缩压(LVSP)[并... 采用两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甲组: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前tritonX-100处理;乙组: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的模拟缺血再灌注)灌注离体大鼠Langendorff心脏,分别观测冠脉灌注压(CPP)、心率(HR)、心律、左室内收缩压(LVSP)[并计算其微分(±dp/dtmax)]以及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氨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ATPase的变化。结果显示:经缺氧再给氧处理的内皮细胞培养液可使大鼠心功能发生异常并加重心肌损伤,进一步证实冠脉内皮细胞在心脏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培养液 心脏功能 心肌损伤 磷酸肌酸激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左旋多巴对胶质细胞培养液中自由基系统动态平衡的影响
13
作者 李汶霞 孙圣刚 +2 位作者 胡波 魏然 夏作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左旋多巴 (L- DOPA)在胶质细胞培养液中对自由基系统动态平衡的影响 ,以进一步明确 L- DOPA在治疗帕金森氏病时 ,可能加速其进展的的机制。方法 将 L- DOPA5 0 μm ol、10 0 μmol、5 0 0 μmol加入含有胶质细...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左旋多巴 (L- DOPA)在胶质细胞培养液中对自由基系统动态平衡的影响 ,以进一步明确 L- DOPA在治疗帕金森氏病时 ,可能加速其进展的的机制。方法 将 L- DOPA5 0 μm ol、10 0 μmol、5 0 0 μmol加入含有胶质细胞的中脑培养液中 ,分别在 4 h、2 4 h、4 8h和 72 h时间点取标本 ,设空白对照组 ,测定谷胱甘肽 (GSH)的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超氧歧化酶 (SOD)的活力及丙二醛 (MDA)的水平。结果  L- DOPA10 0 μmol2 4 h、4 8h、72 h和 5 0 0 μmol各个时间点 GSH的含量、GSH- Px的活性、SOD的活力较对照组显著的下降 (P<0 .0 5~ 0 .0 1) ,MDA的水平显著的升高 (P<0 .0 5~ 0 .0 1)。结论  L- DOPA自身氧化产生大量的自由基 ,消耗自由基清除剂 ,使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 ,破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自由基系统的动态平衡 ,大量的毒性物质可致神经元变性 ,其作用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胶质细胞培养液 自由基系统 动态平衡 帕金森氏病 症状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培养液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牛晓光 曾庆延 王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14,共1页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细胞培养液 血管内皮 细胞增殖 脐静脉
下载PDF
孕激素及间质细胞培养液对原代培养内膜腺上皮HOXA1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丹 王莉芬 +2 位作者 范成明 王化丽 姜继勇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间质细胞是否参与了孕激素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调控,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激素处理后进行培养,提取培养液。用浓度为30%的提取培养液对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融合时,加入孕酮或孕... 目的:探讨间质细胞是否参与了孕激素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调控,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激素处理后进行培养,提取培养液。用浓度为30%的提取培养液对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融合时,加入孕酮或孕雌激素培养4h、24h。提取细胞总RNA,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腺上皮细胞HOXA11基因表达量。结果:当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含有30%经孕激素处理的间质细胞培养液时,加入孕激素或孕、雌激素后其HOXA11基因,在培养4h时表达量有下降趋势;24h时,表达量下降明显;而用RU486预处理后再加入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腺上皮细胞HOXA11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无差异;当上皮细胞中含有30%经RU486预处理后,再加入孕激素处理的间质细胞培养液时,孕激素或孕、雌激素对内膜腺上皮HOXA11表达的负调控作用在4h时消失;24h时,转为正调控(HOXA11基因表达量增加)。结论:孕激素对内膜腺上皮HOXA11基因的负调控作用需要问质细胞分泌的孕激素依赖因子的参与,而且由间质细胞和内膜腺上皮中的孕激素受体共同介导完成这一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 HOXA11基因 间质细胞培养液 半定量RT—PCR 子宫内膜腺上皮
下载PDF
基于替代分析物的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酪氨酸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彬 董江锴 +5 位作者 孟爽 雷绘敏 王聪慧 沈瑛 唐亚斌 朱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9-955,共7页
目的通过准确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酪氨酸含量,无损地动态监测肺癌细胞系相较于非肿瘤细胞系的异常酪氨酸代谢。方法收集16HBE、PC9和HCC827各细胞系培养24、48和72h后的细胞培养液样本,通过建立基于酪氨酸替代分析物的HILIC-MS/MS方法... 目的通过准确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酪氨酸含量,无损地动态监测肺癌细胞系相较于非肿瘤细胞系的异常酪氨酸代谢。方法收集16HBE、PC9和HCC827各细胞系培养24、48和72h后的细胞培养液样本,通过建立基于酪氨酸替代分析物的HILIC-MS/MS方法,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细胞培养液中的酪氨酸含量。结果该方法在1—40μg/mL的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相对回收率为93.02%~102.53%,重复性好(3.91%~8.69%)。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细胞培养液中酪氨酸的测定,可用于观察肺癌细胞系的特异性酪氨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 替代分析物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 细胞培养液
下载PDF
不同铜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细胞培养液中铜离子价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艳玲 朱风华 +3 位作者 陈甫 李玲 巩青军 朱连勤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04,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在水溶液或细胞培养液中解离出的铜离子价态,为进一步研究纳米氧化铜在体内消化道的吸收转运方式提供理论基础。配制铜水平为8 mg/L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的超纯水溶液为超纯... 本试验旨在研究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在水溶液或细胞培养液中解离出的铜离子价态,为进一步研究纳米氧化铜在体内消化道的吸收转运方式提供理论基础。配制铜水平为8 mg/L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的超纯水溶液为超纯水对照组,在超纯水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2倍铜摩尔含量的一价铜离子络合剂(BCS)或0.5倍铜摩尔含量的二价铜离子络合剂(EDTO);不同铜源化合物的细胞培养液配制及BCS和EDTO添加方式同超纯水溶液试验,分别于15、30、60、120、240、480 min检测超滤液中铜含量。结果表明:在纳米氧化铜水溶液或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EDTO、BCS,超滤液中铜含量均分别小于对照组(P<0.05),在微米氧化铜、硫酸铜水溶液中或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EDTO,超滤液中铜含量均分别小于对照组(P<0.05);在微米氧化铜、硫酸铜水溶液中或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BCS,超滤液中铜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水溶液中和细胞培养液中,超滤液中最终解离出的铜离子含量均为硫酸铜组>纳米氧化铜组>微米氧化铜组(P<0.05)。由此可见,在水溶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硫酸铜、微米氧化铜解离产生Cu2+、纳米氧化铜解离产生Cu2+和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络合剂 细胞培养液 一价铜离子 二价铜离子
下载PDF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支原体污染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张立群 王黛 +4 位作者 魏星 王家锦 赵亚妹 王辉 穆莹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4年第2期79-80,86,共3页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培养细胞的各项参数、致使细胞培养失败.而传统的支原体检测方法则由于操作繁锁、费时、周期长而受到限制。我们通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1640液、小牛血清和全细胞培养...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培养细胞的各项参数、致使细胞培养失败.而传统的支原体检测方法则由于操作繁锁、费时、周期长而受到限制。我们通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1640液、小牛血清和全细胞培养液等共34份,共检出支原体阳性率达47%。并得出细胞培养液中的主要污染来自小牛血清。这为细胞培养工作中检测支原体的污染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液 小牛血清 支原体检测 初步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过用 检出 存在 普遍 传统
原文传递
鹿茸细胞培养液对水培叶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李永恩 罗健 +1 位作者 伏广农 刘士哲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28期16-21,共6页
为了解鹿茸细胞培养液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团队采用静止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浓度鹿茸细胞培养液对四种叶菜产量、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鹿茸细胞培养液处理相比,添加0.4%鹿茸细胞培养液显著提高生菜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根系活力... 为了解鹿茸细胞培养液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团队采用静止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浓度鹿茸细胞培养液对四种叶菜产量、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鹿茸细胞培养液处理相比,添加0.4%鹿茸细胞培养液显著提高生菜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根系活力,同时显著提高上海青可食部分鲜重以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增产7.96%;0.8%鹿茸细胞培养液处理显著提高生菜和油麦菜的根系活力及芥菜的相对叶绿素值,但是抑制油麦菜整体生长,最终导致减产;添加1%鹿茸细胞培养液显著提高生菜根系活力,但是不利于生菜株高的增加。不同浓度鹿茸细胞培养液对营养液pH有不同程度的调节缓冲作用,且处理鹿茸细胞培养液浓度越高,缓冲作用越明显;同时随着添加鹿茸细胞培养液浓度的增加,营养液中的电导率逐渐升高,在整个生育期中,1%的鹿茸细胞培养液处理电导率最高,这是因为鹿茸细胞培养液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从而增加了营养液的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液 缓冲作用 可食部分 叶菜 鹿茸 离子浓度 油麦菜 矿质元素
下载PDF
横纹肌细胞培养液对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崔艳慧 梁海军 +2 位作者 吴敬波 任培荣 张建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横纹肌细胞(心肌和骨骼肌)培养液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来观察横纹肌细胞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横纹肌内罕见转移瘤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法原代培养新生W istar大鼠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目的:通过研究横纹肌细胞(心肌和骨骼肌)培养液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来观察横纹肌细胞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横纹肌内罕见转移瘤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法原代培养新生W istar大鼠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根据取材部位、形态学和免疫酶染色方法检测横纹肌α-肌动蛋白进行细胞鉴定,采用免疫酶染色方法进行细胞纯度鉴定。原代培养的细胞达对数生长期后更换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24小时后取上清液,用MTT法分析骨骼肌和心肌细胞培养液对CNE2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以顺铂为阳性对照,以DMEM为空白对照,同时以鼠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MCs)为CNE2的阴性对照,观察心肌细胞培养液、骨骼肌细胞培养液和顺铂对CNE2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胰酶消化法,热灭活法初步探讨横纹肌细胞培养液的理化性质。结果:CNE2与CMCM、MMCM共同培养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DMEM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MCs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DDP对CNE2和MCs细胞均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心肌细胞培养液和骨骼肌细胞培养液经胰酶消化后活性仍然存在(P<0.05),而经热灭活后活性消失(P>0.05)。结论:新生大鼠横纹肌细胞培养液对鼻咽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与顺铂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由此推测横纹肌细胞培养液中有可能存在一种抑瘤物质,这可能是横纹肌罕见转移瘤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细胞条件培养液 鼻咽癌细胞 WISTAR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