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5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颖异 吕星 +1 位作者 谭雅兰 韩永光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3-1048,1055,共7页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存在发现晚、5年生存率低的特点,手术切除仍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大鼠肉瘤蛋白(Ras)/迅速加速性纤维肉瘤蛋白(Raf)/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存在发现晚、5年生存率低的特点,手术切除仍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大鼠肉瘤蛋白(Ras)/迅速加速性纤维肉瘤蛋白(Raf)/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增殖、转移、凋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很多学者探索调控Ras/Raf/MEK/ERK信号通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在信号转导机制研究、靶向抑制剂筛选、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实验验证在胃癌的治疗中干预其信号传递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肉瘤蛋白/迅速加速性纤维肉瘤蛋白/丝裂原活化的细胞信号调节激酶/细胞信号调节激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 胃癌 基因突变 抑制剂 靶向治疗 中药 研究进展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人A431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P53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玉琴 康春义 +2 位作者 张鑫 康淑霞 刘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及抑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MAPK/ERK信号通路与抑癌基因P53在皮肤SCC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A431皮肤SCC细胞株,分为低...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及抑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MAPK/ERK信号通路与抑癌基因P53在皮肤SCC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A431皮肤SCC细胞株,分为低、中、高浓度的MAPK/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DMSO)组及激活剂(IGF+PBS)组、空白对照(DMSO)组。噻唑蓝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431细胞中P-ERK、P53蛋白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的抑制术PD98059处理A431细胞,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P<0.05);经不同浓度的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处理A431细胞,细胞增殖受到促进,呈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PD98059作用于A431细胞,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呈浓度-效应关系(P<0.05);而IGF作用于A431细胞,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呈浓度-效应关系(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D98059处理A431细胞,P-ERK蛋白的表达降低,P53蛋白的表达增强,随着PD98059浓度的增加,P-ERK蛋白明显降低,P53蛋白明显增强(P<0.05);而IGF处理A431细胞,P-ERK蛋白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降低,随着IGF浓度的增加,P-ERK蛋白明显增强,P53蛋白明显降低(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P53与P-ERK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人A431细胞中MAPK/ERK信号通路被IGF激活后,促凋亡因子P53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凋亡能力降低;而该通路受抑制后,促凋亡因子P53表达增高,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凋亡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P53
下载PDF
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组织修复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欢 彭博 +6 位作者 李富运 于雪 卢虎英 卫肖艳 彭园园 范伊凡 张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蛋白(Desmin)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兔腰肌损伤后组织再生修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蛋白(Desmin)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兔腰肌损伤后组织再生修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局部组,每组10只。采用钝挫伤方法造成兔腰肌损伤模型并对各组动物进行外表观察评分。造模后电针治疗2周,HE染色观察腰肌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腰肌bFG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腰肌Desmin与ERK1/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电针委中组与电针局部组外表观察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组织形态学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组、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空白组(P<0.05),腰肌bFGF的表达依次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模型组、空白组,Desmin的表达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空白组=模型组(P<0.05),ERK1/2的表达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模型组、空白组(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bFGF/ERK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的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急性钝挫伤 电针 委中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结蛋白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BL40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白质损伤新生鼠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奇超 蒋犁 +1 位作者 朱丽华 虞大凡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室周围白质损伤中颅内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后4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药物干预组。缺氧缺血...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室周围白质损伤中颅内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后4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药物干预组。缺氧缺血和药物干预组幼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吸入6%的氮氧混合气体2 h,假手术组幼鼠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药物干预组脑室内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1次(0.6 IU/g体质量),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术后60、90 min脑组织中的ERK和磷酸化-ERK及术后2、4 d脑组织中的VEGFR2表达情况。结果术后60及90 min,缺氧缺血组磷酸化-ERK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5),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磷酸化-ERK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术后2 d,缺氧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VEGF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 d缺氧缺血组VEGFR2表达增加(P<0.05),药物干预组VEGFR2的表达较缺氧缺血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通过影响颅内ERK信号通路调节VEGFR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大蒜素促进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细胞凋亡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为抗肿瘤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HEC-1细胞株在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中进行贴壁培养,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及25、50、100 mg·L^(-1)...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为抗肿瘤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HEC-1细胞株在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中进行贴壁培养,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及25、50、100 mg·L^(-1)大蒜素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经大蒜素孵育处理后,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HEC-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蒜素能有效抑制HEC-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5 mg·L^(-1)大蒜素组与对照组HEC-1细胞株中Ras、Raf、MEK、ERK1/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100 mg·L^(-1)大蒜素组HEC-1细胞株中Ras、Raf、MEK、ERK1/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 mg·L^(-1)大蒜素组(P<0.05,P<0.01),100 mg·L^(-1)大蒜素组HEC-1细胞株中Ras、Raf、MEK、ERK1/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50 mg·L^(-1)大蒜素组(P<0.05,P<0.01)。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激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细胞ERK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子宫内膜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介导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晓艳 周向东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68-468,42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弹力酶 黏液高分泌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弹性蛋白 信号通路 酶介导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病理特征 效应因子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陈剑虹 杨少娟 +3 位作者 许腾 江燕丽 邓雨欣 胡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 S)通过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腹腔一次性注射1%链尿佐菌素(STZ)60 mg/kg制...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 S)通过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腹腔一次性注射1%链尿佐菌素(STZ)60 mg/kg制作DN模型,余下10只(正常对照组)腹腔一次性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3周后DN造模成功,再将24只DN大鼠随机分为DN组和DN+硫氢化钠(NaHS)组,每组各12只。DN+NaHS组予腹腔注射NaHS溶液56μmol·kg^(-1)·d^(-1),正常对照组和DN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组大鼠均连续注射12周。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小时尿蛋白(24h Upro)水平,观察其肾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Katafuchi评分评估大鼠肾脏病变(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及肾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K1/2、MEK1和MEK2蛋白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结果DN组大鼠SCr、BUN及24h Upro水平、肾脏组织Katafuchi评分、MEK1、MEK2及ERK1/2蛋白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DN+NaHS组(P<0.01),而正常对照组与DN+NaHS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H2 S对早期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硫化氢 糖尿病肾脏疾病 丝裂原活化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芹 奥婷 +2 位作者 肖淑英 许娜 张瑞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9期36-40,共5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GFR-ERK)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不详。因此,本文对该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GFR-ERK)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不详。因此,本文对该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EGFR-ERK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脑出血大鼠局部黏着斑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苗志凯 夏清岫 王艳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217-2222,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脑出血(ICH)大鼠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ICH大鼠模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抑制剂组(FAK...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脑出血(ICH)大鼠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ICH大鼠模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抑制剂组(FAK抑制剂PF562271,50 mg/kg灌胃)、UTI组(尾静脉注射10万U/kg UTI)、UTI+抑制剂组(FAK抑制剂PF562271,50 mg/kg灌胃同时尾静脉注射10万U/kg UTI),每组20只,另设20只为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所有处理均每天1次,连续7 d。干湿比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抗凋亡因子B细胞淋巴瘤-2(Bcl-2)和促凋亡因子Bcl相关X(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尼氏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存活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FAK蛋白表达和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84.51±7.42)%、炎性因子含量、神经元凋亡指数(44.51±3.77)%以及促凋亡因子Bax(3.05±0.41)、caspase-3(3.27±0.46)表达和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神经元存活数目、抑凋亡因子Bcl-2(1.23±0.21)表达以及FAK(0.29±0.0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UTI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71.43±6.11)%、炎性因子含量、神经元凋亡指数(15.34±0.76)%以及促凋亡因子Bax(2.03±0.15)、caspcase-3(2.27±0.61)表达和ERK1/2磷酸化水平降低,神经元存活数目、抑凋亡因子Bcl-2(2.67±0.27)表达以及FAK(0.58±0.09)蛋白表达升高(P<0.05);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92.83±7.56)%、炎性因子含量、神经元凋亡指数(51.99±5.65)%以及促凋亡因子Bax(3.73±0.37)、caspcase-3(3.99±0.26)表达和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神经元存活数目、抑凋亡因子Bcl-2(0.73±0.06)表达以及FAK(0.12±0.0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UTI组相比,UTI+抑制剂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84.16±6.76)%、炎性因子含量、神经元凋亡指数(43.22±4.07)%以及促凋亡因子Bax(2.98±0.35)、caspcase-3(3.26±0.31)表达和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神经元存活数目、抑凋亡因子Bcl-2(1.27±0.12)表达以及FAK(0.28±0.0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UTI可通过促进FAK蛋白表达,抑制ERK磷酸化,进而抑制ICH大鼠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脑出血 局部黏着斑激酶/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RAS/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明成 武云 《癌症进展》 2023年第3期249-252,272,共5页
胃癌(GC)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等。细胞内信号通路失调代表了一种常见的致病机制,可能适合对患者进行靶向药物治疗。RAS/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 胃癌(GC)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等。细胞内信号通路失调代表了一种常见的致病机制,可能适合对患者进行靶向药物治疗。RAS/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大多数针对此通路的药物研究是基础实验,临床试验有待开展。本文就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在G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论述其与GC的关系及潜在的作用机制,以及RAS/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在G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G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 RA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胃癌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悦晨 韩玲 +1 位作者 孙志娜 赵春晓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方法分离小鼠脾脏D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纯度。应用U1026抑制ERK信号通路。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细胞...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方法分离小鼠脾脏D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纯度。应用U1026抑制ERK信号通路。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DC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U1026处理组较对照组DC表面CD86(P<0.01)和CD40(P<0.05)的表达下调。脂多糖(LPS)+U1026组较LPS组DC表面CD80(P<0.01)和CD86(P<0.05)表达下调。对照组DC凋亡比例为(57.09±0.64)%,U1026处理组DC凋亡比例为(76.65±0.25)%,2组DC凋亡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分别为(78.22±5.71)、(47.75±0.77)、(57.72±2.34)mg·L-1,U1026处理组TNF-α、IL-6及TGF-β水平分别为(22.22±0.32)、(23.35±0.32)、(34.21±1.76)mg·L-1,2组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RK信号通路可调控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U1026 脾脏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宿进江 张春斌 魏凤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2期2848-2851,共4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通过传递胞外刺激信号使下游元件磷酸化,从而参与多种肿瘤性疾病的进程。在DNA损伤反应(DDR)探究试验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相关激酶(PIKK)家族的DNA依懒性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通过传递胞外刺激信号使下游元件磷酸化,从而参与多种肿瘤性疾病的进程。在DNA损伤反应(DDR)探究试验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相关激酶(PIKK)家族的DNA依懒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ATM)和ATR(ATM-和Rad3-相关联)激酶3种成员与细胞周期监测点密切相关。实验证明,MAPK/ERK信号通路具有双重作用,可一方面激活ATM和ATR的活化,另一方面抑制DNA-PKcs的活化,从而调控机体DNA修复体统,参与多种肿瘤细胞的演变。本文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对ATM、ATR及DNA-PKcs调节细胞周期监测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信号通路 PI3激酶相关激酶家族 细胞周期检验点 DNA损伤反应
下载PDF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亚砷酸钠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13
作者 陈峣 于漫 +4 位作者 李昕 尉玉婷 刘旭丹 王欢欢 王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及其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aAsO_(2)暴露HT-22细胞,建立体外NaAsO_(2)暴露模型。...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及其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aAsO_(2)暴露HT-22细胞,建立体外NaAsO_(2)暴露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4、6、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5 mmol/L)独立干预组,NAC(5 mmol/L)与NaAsO_(2)(10μmol/L)联合干预组。二氯荧光素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6、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细胞核中p-ER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p-CREB、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相比,NAC与NaAsO_(2)联合干预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降低,细胞核中p-ER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p-CREB、Bcl-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NaAsO_(2)暴露激活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通过阻碍p-ERK核易位过程抑制CREB信号通路,从而诱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调节激酶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凋亡 神经损伤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3调节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减轻牙周炎大鼠炎症反应促进成骨
14
作者 张雪颖 孟鑫 +3 位作者 刘志臻 张康 冀洪海 孙敏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8,共13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3(Rb3)在牙周炎症环境中对成骨的促进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干性鉴定。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Calcein-AM)与碘化丙啶(PI)检测...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3(Rb3)在牙周炎症环境中对成骨的促进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干性鉴定。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Calcein-AM)与碘化丙啶(PI)检测Rb3对hPDLSCs活力的影响。体外细胞实验分组:对照组、10μg/mL脂多糖(LPS)组、10μg/mL LPS+100μmol/L Rb3组和10μg/mL LPS+200μmol/L Rb3组。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成骨诱导后各组hPDLSCs的ALP活性。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成骨诱导后各组hPDLSCs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PDLSCs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相关蛋白表达情况。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结扎组、结扎+Rb3组。对左侧磨牙-上颌骨组织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检测完成后,将左侧磨牙-上颌骨制作牙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炎细胞浸润、附着丧失情况。马松(Masson)染色检测牙龈胶原纤维的破坏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UNX2蛋白、p-ERK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法检测大鼠牙龈组织中TGF-β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清IL-6蛋白表达情况。大鼠心脏血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占比。采用GraphPad Prism 10.1.2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b3对hPDLSCs活性无影响。hPDLSCs成骨诱导后的qRT-PCR与ALP染色结果显示Rb3可抑制炎症性hPDLSCs内IL-6、IL-8基因表达,促进TGF-β基因表达,同时促进炎症性hPDLSCs成骨分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b3抑制炎症性hPDLSCs p-ERK蛋白表达。micro-CT、Masson染色、HE染色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牙槽骨的形成,同时抑制牙周纤维组织破坏、附着丧失及炎症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分化。ELISA与qRT-PCR结果显示Rb3可抑制牙周炎大鼠IL-6蛋白表达,促进TGF-β基因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RUNX2蛋白表达,抑制p-ERK蛋白表达。结论Rb3可能通过调控p-ERK通路减轻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并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3 磷酸化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成骨分化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细胞实验研究
15
作者 余静静 胡萌 +2 位作者 谢仁古丽·阿力木 张曼 曲建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26-30,35,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的机制。方法基于表达综合数据...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的机制。方法基于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以及Expression2Kinases等数据库筛选出ERK1、HIPK2和GSK3β等3个治疗靶点。DNMT1抑制剂单独或联合ERK1、HIPK2或GSK3β抑制剂处理人AML细胞系U937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采用碘化丙啶单染色法染色法(PI)测定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NMT1抑制剂能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显著诱导U937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或GSK3β抑制剂联合使用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DNMT1抑制剂及其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诱导U937细胞停留在G_(0)/G_(1)期,其中两药联合组G_(0)/G_(1)期比例显著增高(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能显著降低U937细胞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能显著降低U937细胞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DNMT1抑制剂联合ERK1、HIPK2和GSK3β抑制剂可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为联合靶向治疗AML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 DNA甲基转移酶1 急性髓系白血病 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 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 糖原合成酶激酶 靶向治疗 细胞凋亡 蛋白阻滞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失血性休克致肺损伤中趋化因子分泌和中性粒细胞募集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6
作者 李新新 肖鹏 +6 位作者 叶菁菁 李建强 周伟 尚文韬 付学峥 周培松 王志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HS)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改变及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HS 4 h组、HS 8 h组、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6只。HS组和干预组采用股静脉插管定量失血建立模...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HS)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改变及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HS 4 h组、HS 8 h组、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6只。HS组和干预组采用股静脉插管定量失血建立模型,Sham组只进行手术操作。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在失血后20 min腹腔注射ERK蛋白磷酸化抑制剂司美替尼(Selumetinib)或等体积溶剂。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培养组、缺氧缺糖组(OGD)、Selumetinib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使用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评估和炎性细胞计数评估肺组织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趋化因子含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ERK蛋白磷酸化水平。两组之间统计比较使用非配对t检验或Welch’s 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或Kruskal-Wallis检验,并采用Bonferroni post-hoc检验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HS 8 h组大鼠中性粒细胞(105.58±14.73)显著多于Sham组(25.1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36,P<0.05);HS 8 h组肺损伤评分[(0.682±0.089)分]显著高于Sham组[(0.175±0.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9,P<0.05)。HS 4 h和HS 8 h组肺组织的CXCL1浓度和CXCL2浓度显著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XCL1:F=89.38,P<0.01;CXCL2:χ^(2)=15.158,P<0.01)。HS 4 h和HS 8 h组血清的CXCL1和CXCL2浓度显著多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XCL1:χ^(2)=14.000,P<0.01;CXCL2:χ^(2)=15.158,P<0.01)。OGD培养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2、4、6 h后,IL-8、CXCL1和CXCL2含量显著增多(IL-8:χ^(2)=21.60,P<0.01;CXCL1:F=341.043,P<0.01;CXCL2:χ^(2)=17.78,P<0.01),同时,ERK蛋白磷酸化水平逐渐显著增强(t=6.867,P<0.05),Selumetinib显著抑制A549细胞趋化因子IL-8(t=10.497,P<0.01)、CXCL1(t=10.631,P<0.01)和CXCL2(t=5.504,P<0.01)的分泌。动物实验中,Selumetinib抑制CXCL1/2分泌(P<0.01)和中性粒细胞浸润(t=9.731,P<0.01),减轻肺损伤(t=4.088,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肺上皮细胞通过ERK通路,分泌趋化因子、募集中性粒细胞、加重肺损伤,抑制ERK蛋白磷酸化可显著抑制该过程,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肺损伤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趋化因子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促进小鼠MC3T3-E1细胞增殖
17
作者 牛永康 冯志尉 +7 位作者 王耀斌 刘众成 向德剑 梁晓远 移植 詹红伟 耿彬 夏亚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8-916,共9页
背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对生物体的存活不可或缺,白藜芦醇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但其是否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调控成骨细胞功能还需进一步验证。目的: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对MC3T3-E1细胞增殖以... 背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对生物体的存活不可或缺,白藜芦醇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但其是否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调控成骨细胞功能还需进一步验证。目的: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对MC3T3-E1细胞增殖以及相关分泌蛋白的调控作用,进一步验证白藜芦醇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完成上述过程。方法:小鼠MC3T3-E1前成骨细胞分别用完全培养基、XMD8-9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激活剂)和白藜芦醇单独干预及XMD8-92+表皮生长因子、白藜芦醇+XMD8-92干预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蛋白,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PCNA,以及成骨细胞分泌蛋白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情况,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荧光强度,使用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白藜芦醇干预MC3T3-E1细胞的适宜浓度及时间由细胞形态学观察和CCK-8实验确定。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的激活能有效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上调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②白藜芦醇干预MC3T3-E1细胞的适宜浓度及时间为5μmol/L,24 h;③白藜芦醇可以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进而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上调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④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并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上调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5 白藜芦醇 增殖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蛋白酶体20S亚基β8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8
作者 郝宇菲 石宇 +3 位作者 郑锦秀 赵雪婷 刘盛露 杨利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52,共12页
目的探究蛋白酶体20S亚基β8(PSMB8)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发挥其作用。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ccRCC与正常组织PS... 目的探究蛋白酶体20S亚基β8(PSMB8)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发挥其作用。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ccRCC与正常组织PSMB8 m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进一步检测PSMB8在ccR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敲减PSMB8的细胞株,分别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对PSMB8共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MEK/ERK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加用ERK激动剂C16-PAF处理进行细胞功能学挽救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PSMB8 mRNA和蛋白在ccRCC组织中呈高表达(P均<0.001),且与临床患者的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PSMB8可以促进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21,P=0.039)、迁移和侵袭(P均<0.001),敲减PSMB8可以抑制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22,P=0.005)、迁移和侵袭(P均<0.001);PSMB8共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其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相关(P<0.001);敲减PSMB8后786-O和ACHN细胞MEK1/2(P=0.017,P=0.016)、ERK1/2(P=0.010,P=0.040)蛋白磷酸化水平及ERK下游因子c-Myc(P=0.043,P=0.038)、c-Fos(P=0.025,P=0.008)和CyclinD1(P=0.006,P=0.047)转录水平均下调;与ERK激动剂C16-PAF处理组比较,敲减PSMB8+C16-PAF组明显抑制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03,P=0.002)、迁移和侵袭能力(P均<0.001)。结论PSMB8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ccR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蛋白酶体20S亚基β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大黄素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对肺炎克雷伯菌致重症肺炎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宋晓萍 刘萍萍 +5 位作者 刘晓琳 郑艳 孙滨 丁健 朱元祺 李峻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40 mg/kg)、高浓度大黄素组(80mg/kg)、大黄素+sirtinol[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活性抑制剂]组(80 mg/kg大黄素+30μL/kg sirtinol);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瑞氏-吉姆萨染色(Wright-Giem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肺组织中IL-6、TNF-α、IL-1β表达;电镜扫描观察各组肺组织中细胞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C3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SIRT1、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LC3-II、LC3-I、c-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K.pneumoniae诱导的肺炎大鼠肺组织呈现严重损伤,肺部炎性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动脉血中PaO_(2)和SaO_(2)水平降低,PaCO_(2)水平升高,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aspase-3水平增加,细胞自噬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水平降低(均P<0.05)。大黄素处理后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升高动脉血中PaO_(2)和SaO_(2)水平,降低Pa‐CO_(2)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恢复细胞自噬水平(均P<0.05),而使用SIRT1抑制剂sirtinol抑制SIRT1/AMPK信号通路后部分逆转了大黄素对KP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通路进而增强大鼠肺组织细胞自噬,抑制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为KP提供潜在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肺炎克雷伯菌 重症肺炎 大鼠 细胞自噬 凋亡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β-抑制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孙艳艳 师艳莉 +2 位作者 程浩洋 沈玉珏 田洪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通过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MC组、抑制β_(2)-AR组及抑制β-arres... 目的:探究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通过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MC组、抑制β_(2)-AR组及抑制β-arrestin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Tie指数、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结构;Tunel试剂盒检测心肌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ERK1/2蛋白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MC组小鼠Tie指数增加,EF、FS减少(均P<0.05),小鼠心肌组织结构疏松紊乱、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增加,血清CK与AST含量增加(均P<0.05);与VMC组比较,抑制β_(2)-AR组小鼠Tie指数减少,EF、FS增加(均P<0.05),小鼠心肌组织损伤改善,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减少。与VMC组比较,抑制β-arrestin组小鼠心肌组织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减少,血清CK与AST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抑制β_(2)-AR可通过下调β-arrestin/ERK1/2通路改善VMC小鼠心功能异常及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 β-抑制蛋白/细胞调节蛋白激酶通路 心肌损伤 心功能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