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甲基转移酶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细胞实验研究
1
作者 余静静 胡萌 +2 位作者 谢仁古丽·阿力木 张曼 曲建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26-30,35,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的机制。方法基于表达综合数据...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的机制。方法基于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以及Expression2Kinases等数据库筛选出ERK1、HIPK2和GSK3β等3个治疗靶点。DNMT1抑制剂单独或联合ERK1、HIPK2或GSK3β抑制剂处理人AML细胞系U937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采用碘化丙啶单染色法染色法(PI)测定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NMT1抑制剂能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显著诱导U937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或GSK3β抑制剂联合使用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DNMT1抑制剂及其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诱导U937细胞停留在G_(0)/G_(1)期,其中两药联合组G_(0)/G_(1)期比例显著增高(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能显著降低U937细胞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能显著降低U937细胞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DNMT1抑制剂联合ERK1、HIPK2和GSK3β抑制剂可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为联合靶向治疗AML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 DNA甲基转移酶1 急性髓系白血病 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 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 糖原合成酶激酶 靶向治疗 细胞凋亡 蛋白阻滞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2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原文传递
黄芩素通过抑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促进HeLa细胞凋亡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永周 夏纪毅 +4 位作者 唐小平 唐利 毛熙光 张宇骄 喻小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7-151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e La细胞先用(1、2、5、10、20、50、100、200、300)μmol/L黄芩素,(1、2、5、10、20、30)μmol/L U0126处理24 h后,CCK-8法筛选最佳的处理浓度。而后分别用200μmol/...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e La细胞先用(1、2、5、10、20、50、100、200、300)μmol/L黄芩素,(1、2、5、10、20、30)μmol/L U0126处理24 h后,CCK-8法筛选最佳的处理浓度。而后分别用200μmol/L黄芩素、10μmol/L U0126、20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U0126处理He La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检测He La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Bax和Bcl-2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Bax和Bcl-2蛋白水平。结果 He 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黄芩素或经不同浓度的U0126处理后,CCK-8法证明黄芩素最佳抑制浓度为200μmol/L,U0126最佳抑制浓度为10μmol/L;He La细胞经200μmol/L黄芩素处理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采用200μmol/L黄芩素联合10μmol/L U0126处理He La细胞24 h,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10μmol/L U0126和200μmol/L黄芩素单独处理He La细胞,引起明显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处理凋亡更明显;He La细胞经200μmol/L黄芩素或10μmol/L U0126单独处理或联合处理24 h后,ERK1/2和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的mRNA水平升高;蛋白水平上,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水平增加,Bcl-2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论黄芩素和U0126均可抑制He L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U0126 宫颈癌 HELA细胞 凋亡 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原文传递
急、慢性铅中毒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和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菁 孙黎光 +4 位作者 蔡葵 宗志宏 邢伟 刘素媛 刘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作为慢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正常 30d大鼠海马片稳定培养 2h后 ,分别用含或不含 2 0 μmol·L-1 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孵育 ,不同时间点收集 ,作为急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标本活化的ERK2含量。结果 高频刺激后对照组和慢性铅中毒组峰电位分别为刺激前的1 85 %和 88% ;慢性铅中毒组活化的ERK2则比对照组降低了 46 %。海马片培养中 ,对照组活化的ERK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铅中毒组在 30和 60min时分别下降了 68%和 33% ,1 2 0min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急性 慢性 海马CA1 蛋白激酶 长时程增强 活化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2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强 叶涛 +3 位作者 朱路文 吴孝军 李宏玉 田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预后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针刺组(n=18)、康复组(n=18)及针康组(n=18),再分为术后3 d、7d、14 ...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预后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针刺组(n=18)、康复组(n=18)及针康组(n=18),再分为术后3 d、7d、14 d三个亚组(n=6)。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头穴丛刺针法治疗,康复组给予电动跑台训练,针康组采用针康法治疗。各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进行评定,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半暗区皮层ERK1/2、p-ERK1/2蛋白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神经缺损评分降低(P<0.05);术后7 d、14 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评分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p-ERK1/2蛋白表达增加(P<0.05),(p-ERK1/2)/(ERK1/2)增加(P<0.05);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p-ERK1/2)/(ERK1/2)增加(P<0.05)。结论针康法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可能与ERK1/2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神经功能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5
6
作者 蒋璘 何可 +1 位作者 陈楚淘 张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686-3690,共5页
背景: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风池、太冲、曲池等穴位能有效降低血压,可用于高血压,但对其治疗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目的:观察针刺大鼠风池、太冲、曲池等穴位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调控系统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治疗高血压... 背景: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风池、太冲、曲池等穴位能有效降低血压,可用于高血压,但对其治疗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目的:观察针刺大鼠风池、太冲、曲池等穴位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调控系统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月龄自发性高血压雄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每组7只;另选取同月龄正常血压雄性Wistar-Kyoto大鼠7只作为对照组。对针刺组大鼠采用电针针刺双侧风池、曲池和三阴交穴,毫针刺太溪和太冲穴。3周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RAN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组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主动脉组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提示针刺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可能是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增强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表达,降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蛋白表达,从而改善血管重塑,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主动脉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磷酸化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 高血压
下载PDF
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在正常小鼠脑内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正华 黄文晋 +4 位作者 王百忍 宋乐 王曦 段小莉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2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脱臼处死的正常小鼠全脑内的分布。结果发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有广泛的表达,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亦见于个别白质内的胶质细胞,脑膜及室管膜细胞也有表达。强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岛皮质、视听皮质、边缘前皮质、扣带前皮质、海马垂直部、弓状核、蓝斑和小脑Purkinje细胞;中等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感觉运动皮质、外侧隔区、内侧杏仁核、皮质杏仁核和外侧杏仁核、丘脑室旁核前部、视交叉上核、穹隆下器、终板血管器、前腹侧视前核和下丘脑背内侧核;弱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大细胞部、下丘脑后区、顶盖前区、室周灰质腹外侧柱、A5区、孤束核和延髓腹外侧网状结构等。本文结果观察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广泛存在,提示pERK1/2作为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能参与许多脑区在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活动,揭示其分布特点为了解其在脑内的多样性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小鼠 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养肺活血方对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龚婕宁 郭海 +1 位作者 魏凯峰 董丽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养肺活血方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和核因子κ -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麻醉后,经气管软骨环间隙向心端穿刺,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 (5 mg/kg)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大... 目的探讨养肺活血方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和核因子κ -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麻醉后,经气管软骨环间隙向心端穿刺,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 (5 mg/kg)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在同样麻醉条件下气管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2日开始每日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钠)溶液,地塞米松组予等容积地塞米松蒸馏水溶液,各中药治疗组予等容积相应中药合剂,灌胃28 d,麻醉处死大鼠,将左肺固定,包埋切片,常规脱蜡。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RK1/2和NFκ-B的表达;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全自动图像获取系统随机测量并计算平均光密度(I OD)值。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ERK1/2和NFκ-B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各中药治疗组肺组织ERK1/2和NF κ-B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影响ERK1/2和NFκ -B信号通路可能是中药养肺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养肺活血方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核因子κ—B 大鼠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成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游 贾舸 +3 位作者 仇丽鸿 包穆蓉 于雅琼 郭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P.e)脂多糖(LPS)对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ERK1/2和p38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μg/mL的P.e-LPS分别作用于成骨细胞0、5、15、30、60、180 min,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成骨细胞内磷酸化ERK1/2和p38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P.e)脂多糖(LPS)对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ERK1/2和p38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μg/mL的P.e-LPS分别作用于成骨细胞0、5、15、30、60、180 min,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成骨细胞内磷酸化ERK1/2和p38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 t检验。结果:10μg/mL的P.e-LPS刺激后,成骨细胞内p38迅速被活化,5~30 min为激活高峰(P<0.01),60 min后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ERK1/2磷酸化水平在P.e-LPS刺激5 min后明显增加,15 min后磷酸化水平最高(P<0.01),30 min后磷酸化水平下降。结论:P.e-LPS可诱导成骨细胞MC3T3-E1的p38和ERK1/2蛋白表达增强,Pe-LPS可能通过p38和ERK1/2对成骨细胞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成骨细胞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对大鼠损伤后狭窄颈总动脉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大伟 卢晓燕 +3 位作者 王晓文 李冬霞 原志庆 孙银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损伤后狭窄颈总动脉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辛伐他汀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制备颈总动脉狭窄模型,...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损伤后狭窄颈总动脉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辛伐他汀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制备颈总动脉狭窄模型,辛伐他汀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于术前3 d起分别给予辛伐他汀5、10 mg.kg-1.d-1进行灌胃,连续给药17 d后处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左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血管壁组织的bFGF mRNA与ERK1/2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显著,排列紊乱,向管腔及内弹力板方向增生扩展,管腔严重狭窄;辛伐他汀低剂量组血管内膜相对光滑,中膜VSMC排列趋于规整,管腔狭窄程度较轻;辛伐他汀高剂量组血管内膜比较光滑,中膜VSMC增殖程度显著降低,VSMC排列规整,管腔狭窄程度明显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各组颈总动脉bFGF mRNA、ERK1/2 mRNA的表达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低剂量组bFGF mRNA、ERK1/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高剂量组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辛伐他汀高剂量组颈总动脉bFGF mRNA和ERK1/2 mRNA表达与低剂量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通过抑制bFGF mRNA和ERK1/2 mRNA的表达抑制VSMC增殖,实现其抗血管损伤后狭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狭窄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辛伐他汀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赵志力 盛志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6期2384-2385,I002,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Ras、磷酸化ERK1/2和C-fos在14例增生性瘢痕和14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中,Ras、磷酸化ERK1/2和C-fos蛋...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Ras、磷酸化ERK1/2和C-fos在14例增生性瘢痕和14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中,Ras、磷酸化ERK1/2和C-fos蛋白表达较低,随着增生性瘢痕不断成熟,这3种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成熟期瘢痕中,这3种蛋白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1)。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传导通路,促进C-fos转录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通路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增生性瘢痕 皮肤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和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蛋白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莉花 李晟 +6 位作者 成邵武 刘林 刘洋 黄娟 龚胜强 程诚 葛金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卵巢术后11 d,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分别予雌激素和加味脑泰方灌胃3 d;术后14 d,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4 h后取脑组织,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蛋白活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脑泰方组和雌激素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ERK1/2蛋白活化程度明显升高(P<0.01),p-JNK蛋白活化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味脑泰方可能通过提高p-ERK1/2蛋白活化,降低p-JNK蛋白活化,降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加味脑泰方 中药 凋亡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阻断剂PD98059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滕振平 邢飞跃 +1 位作者 王通 李莉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藉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A蛋白(ConA)或者佛波醇酯(PDB)加离子霉素(Ion)刺...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藉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A蛋白(ConA)或者佛波醇酯(PDB)加离子霉素(Ion)刺激,以流式细胞术分析PD98059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PD98059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FDA-SE染色分析显示,当浓度为5、10、20、30、40μmol/L时,PD98059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r=0.985,P<0.01)。选择最佳浓度30μmol/L的PD98059,观察其对不同时间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PD98059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P<0.01),但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细胞周期分析进一步表明,PD98059可阻止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而亚二倍体峰变化并不明显。PD98059对PDB+Ion刺激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与ConA刺激相似,不同的是S期和G2/M期的变化较ConA的作用更明显。结论PD98059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可阻止其进入S期和G2/M期,提示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在淋巴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淋巴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抗氧化剂硫辛酸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秋 肖明明 +1 位作者 罗文娟 任占秀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8,64,共5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pha-lipoid acid,α-LA)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实验性偏头痛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α-LA组、溶剂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GTN)法制作偏...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pha-lipoid acid,α-LA)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实验性偏头痛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α-LA组、溶剂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GTN)法制作偏头痛大鼠模型。α-LA组在造模后30 min腹腔给予α-LA(60 mg·kg-1),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颈复合体、硬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p-ERK1/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α-LA组大鼠行为症状明显改善,p-ERK1/2蛋白表达下降,模型组与α-LA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LA可减弱偏头痛大鼠模型中p-ERK1/2的表达,α-LA可能有防治偏头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 2 磷酸化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 2 偏头痛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颈复合体 硬脑膜
原文传递
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通过下调核因子κ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莉 李严兵 +6 位作者 彭田红 陈胜华 吕运成 徐菁 符晓华 曹建国 郑兴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对氧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蛋白定量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Western... 目的研究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对氧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蛋白定量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结果1.0mmol/L H2O2孵育内皮细胞24h,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增多,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增加,核因子κ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上调。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预处理后可见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降低,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减少,核因子κ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下调。结论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对氧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附及黏附分子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核因子κ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衍生物 动脉粥样硬化 黏附 核因子ΚB 磷酸化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冠心病猝死早期心肌缺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章丽霞 王宇 +1 位作者 张丽华 牛彩琴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13-815,共3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SCD)者心肌中TGF-β1和ERK1/2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SCD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 目的:了解冠心病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SCD)者心肌中TGF-β1和ERK1/2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SCD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在30例SCD心肌样本(SCD组)和15例非心源性即刻死亡心肌样本(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结果:SCD组心肌TGF-β1和ERK1/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TGF-β1为19.807,ERK1/2为15.478,两种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和ERK1/2在SCD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2,P<0.01)。结论:心肌缺血激活TGF-β1/ERK1/2信号通路,使其在心肌中表达明显升高,检测TGF-β1和ERK1/2可为SCD的早期心肌缺血病理诊断提供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猝死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通路在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莉莉 赖东平 +5 位作者 王秀玉 郑东诞 郭润民 沈宁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通路在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在DOX处理前应用ERK 1/2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 1/2的活化;检测细胞存活率、ERK ...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通路在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在DOX处理前应用ERK 1/2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 1/2的活化;检测细胞存活率、ERK 1/2的活化、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胱硫醚γ-裂解酶(CSE,为内源性硫化氢的合成酶)的表达。结果 5μmol·L-1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1~6 h,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ERK1/2的活化;5μmol·L-1DOX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表现为细胞存活率下降、ROS水平升高、MMP丢失及CSE表达降低;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30min,应用ERK1/2抑制剂10μmol·L-1PD-98059预处理能明显拮抗DOX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使ROS水平降低,细胞存活率MMP和CSE表达水平均升高。结论 ERK1/2通路参与DOX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毒性 H9C2心肌细胞 氧自由基 线粒体膜电位 信号调节激酶1/2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途径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丽娟 李倩 +4 位作者 陈萍 闫静波 王瑞敏 杨嫣 杨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途径调节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的合成。方法:建立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系,MTT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代谢活性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途径调节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的合成。方法:建立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系,MTT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代谢活性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ERK1/2及Phospho-ERK1/2表达的改变。结果:在PDGF刺激下,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代谢活性增强,细胞增殖指数(PI)增加,Ⅰ、Ⅲ型胶原表达增加,ERK1/2表达无明显改变,而Phospho-ERK1/2表达增强;25μmol/LPD98059预孵育1h抑制PDGF的以上刺激作用。结论:PDGF能够通过ERK1/2途径调节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胶原
下载PDF
复元胶囊对软骨细胞凋亡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小莉 李荣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体外原代培养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软骨细胞凋亡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包括ERK1和ERK2)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原代培养软骨细胞体系...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体外原代培养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软骨细胞凋亡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包括ERK1和ERK2)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原代培养软骨细胞体系,制备复元胶囊血清.采用硝普钠(SNP)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并用复元胶囊血清以及ERK1/2的特异阻断剂UO126干预。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ERK1/2、p53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观察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复元胶囊血清能降低SNP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率,促进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降低凋亡基因p53蛋白表达,抑制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的活性;使用UO126阻断ERK1/2信号通路后,复元胶囊血清也能降低SNP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率,减少凋亡基因p53蛋白表达,抑制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的活性,但是对促进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作用不明显。结论复元胶囊血清通过促进磷酸化ERK1/2表达、调节ERK1/2信号通路下游p53和caspase-3因子而抑制SNP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中药治疗
下载PDF
siRNA沉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基因协同甲亢宁胶囊对大鼠甲状腺细胞-5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兰 王秋虹 易泳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甲亢宁胶囊(以下简称"甲亢宁")协同si RNA干扰大鼠甲状腺细胞-5(fisher rat thyroid cell line-5,FRTL-5)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基因,观察并探讨甲亢宁对FRTL-5细胞RNA干扰ERK1/2基因表达及对FRTL-5细胞增殖... 目的通过甲亢宁胶囊(以下简称"甲亢宁")协同si RNA干扰大鼠甲状腺细胞-5(fisher rat thyroid cell line-5,FRTL-5)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基因,观察并探讨甲亢宁对FRTL-5细胞RNA干扰ERK1/2基因表达及对FRTL-5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FRTL-5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甲亢宁组、si RNA组、甲亢宁协同组。利用si RNA沉默及甲亢宁协同干扰FRTL-5细胞的ERK1/2基因,RT-PCR检测ERK1/2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p-ERK1/2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ERK1/2的m 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si RNA组和甲亢宁组FRTL-5细胞ERK1/2 m 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比较,甲亢宁协同组ERK1/2 m 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比较,甲亢宁组、si RNA组、甲亢宁协同组p-ERK1/2、ERK1/2蛋白表达相对量明显下降(P<0.01)。转染24、48 h后,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甲亢宁组、si RNA组、甲亢宁协同组细胞增殖受抑制,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亢宁对ERK1/2磷酸化起阻断作用,ERK1/2基因被沉默后,对甲状腺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甲亢宁可协同ERK1/2-si RNA抑制FRTL-5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细胞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甲亢宁胶囊 RNA干扰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