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路感染细胞实验中庆大霉素对尿路致病大肠杆菌的杀伤作用及细胞毒性研究
1
作者 张婷 王家兴 +2 位作者 陈婉冰 韩锦 李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20-326,共7页
目的在尿路感染体外细胞实验中,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0、10、20、50、100、200μg/mL)对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PEC)的杀伤作用,对尿路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对不同量UPEC J96菌株(10^(8)、10^... 目的在尿路感染体外细胞实验中,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0、10、20、50、100、200μg/mL)对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PEC)的杀伤作用,对尿路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对不同量UPEC J96菌株(10^(8)、10^(7)、10^(6))的杀伤情况;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在不同时间内(2 h或24 h)对原代培养的C57BL/6雄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腹腔巨噬细胞、人膀胱上皮细胞系J82的毒性作用;根据实验选择合适的庆大霉素浓度和作用时间,检测J96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入侵以及小鼠巨噬细胞对J96的吞噬、清除作用。结果庆大霉素(≥10μg/mL)对J96的杀伤作用均强于1%的青霉素/链霉素双抗(P<0.0001),高浓度庆大霉素(≥100μg/mL)可在30 min内完全杀伤高达10^(8)的J96。50μg/mL庆大霉素作用2 h可对人膀胱上皮细胞系J82产生毒性作用(P<0.05)。结论本文明确了不同细胞体外实验时适宜的庆大霉素处理浓度及时间,人膀胱上皮细胞系J82对庆大霉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庆大霉素 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PEC)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基因递送中阳离子脂质体结构对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邢浩宇 孙洁芳 +4 位作者 董慧胜 高千龙 潘琪霏 马茜 李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0-231,共12页
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和基因沉默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数量繁多,结构多样,有优化和改善基因递送行为的功能,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新型阳离子脂质体也被不断开发。阳离子脂质体主要有4个组成部分,即亲水的阳离子头部、疏水的脂质... 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和基因沉默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数量繁多,结构多样,有优化和改善基因递送行为的功能,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新型阳离子脂质体也被不断开发。阳离子脂质体主要有4个组成部分,即亲水的阳离子头部、疏水的脂质尾部、连接键以及辅助脂质,每个部分的结构对基因递送中阳离子脂质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具有重要影响。可电离阳离子脂质细胞毒性较低,已有产品上市。本综述可为阳离子脂质体的设计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为阳离子脂质体的选择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脂质体 可电离脂质 结构 转染效率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及细胞毒性的影响
3
作者 蒋成 臧振中 +6 位作者 陈丽华 朱海婷 傅世华 朱卫丰 吴文婷 施韡 管咏梅 《中国药房》 CAS 202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探究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KM小鼠下腹皮肤,分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配伍川芎挥发油1∶10、1∶50、1∶100组(以下简称“配伍1... 目的探究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KM小鼠下腹皮肤,分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配伍川芎挥发油1∶10、1∶50、1∶100组(以下简称“配伍1∶10“”配伍1∶50”“配伍1∶100”组),将各组小鼠皮肤与相应乳膏各0.2 g充分接触24 h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接收液中雷公藤甲素的累计透皮量(Q_(n)),并计算透皮吸收速率(J_(ss));再以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为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川芎挥发油和雷公藤甲素配伍前后的细胞存活率。结果共鉴定出62个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包括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β-瑟林烯等。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配伍1∶10组和配伍1∶50组24 h内雷公藤甲素的Q_(n)(P<0.01)和J_(ss)有所升高,而配伍1∶100组的Q_(n)(P<0.05)和J_(ss)有所下降。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雷公藤甲素浓度在36、72、144 ng/mL时,配伍1∶10组和配伍1∶50组可以显著提高HaCat细胞的存活率(P<0.05或P<0.01),而配伍1∶100组细胞的存活率反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与川芎挥发油在配伍比例为1∶10和1∶50时可以促进雷公藤甲素的透皮吸收,且可降低雷公藤甲素对HaCat细胞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挥发油 雷公藤甲素 透皮吸收 配伍 增效减毒 细胞毒性
下载PDF
Na^(+)通道在锰神经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4
作者 赵红艳 王长勇 +2 位作者 阮雨晴 赵安志 欧超燕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Na^(+)通道在锰神经细胞毒性中对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方法SH-SY5Y细胞建立锰暴露模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0.25 mmol/L MnCl_(2)、0.50 mmol/L MnCl_(2)、1.00 mmol/L MnCl_(2)。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0.10μmol/... 目的初步探讨Na^(+)通道在锰神经细胞毒性中对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方法SH-SY5Y细胞建立锰暴露模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0.25 mmol/L MnCl_(2)、0.50 mmol/L MnCl_(2)、1.00 mmol/L MnCl_(2)。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0.10μmol/L、0.20μmol/L进行干预,MTT法测其细胞存活率、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a^(+)通道中Nav1.1通道蛋白和GABA的标记酶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nCl_(2)可抑制细胞增殖,0.25 mmol/L MnCl_(2)、0.50 mmol/L MnCl_(2)、1.00 mmol/L MnCl_(2)均可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X可改善锰暴露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锰暴露可上调神经元GAD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锰暴露未改变神经元细胞Nav1.1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锰暴露所致神经元损伤及GABA能损伤可能与其Nav1.1蛋白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通道 神经细胞毒性 Nav1.1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配合物{[Cu(pcba)_(2)]_(2)·(MeOH)_(2)}的合成、结构、HSA结合及细胞毒性
5
作者 曾振芳 蔡杰慧 +3 位作者 黄秋萍 庞华钰 杨达钦 黄秋婵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0-1857,共8页
以对氯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铜配合物{[Cu(pcba)_(2)]_(2)·(MeOH)_(2)}(pcba=对氯苯甲酸,MeOH=甲醇),经元素分析、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6.59180(10),b=10.7690(2),c=12.4722(2),α=90.... 以对氯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铜配合物{[Cu(pcba)_(2)]_(2)·(MeOH)_(2)}(pcba=对氯苯甲酸,MeOH=甲醇),经元素分析、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6.59180(10),b=10.7690(2),c=12.4722(2),α=90.1980(10)°,β=104.076(2)°,γ=99.673(2)°,Z=1,D c=1.593 mg/m^(3),F(000)=408,最终结构残差因子R 1=0.0400,wR 2=0.1145。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及其跟人血清蛋白(HSA)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浓度越大,紫外及荧光强度越低。配合物对HSA的猝灭常数K sv=5.78×10^(3)L·mol^(-1),猝灭速率常数K q=5.78×1011 L·mol^(-1)·s^(-1),配合物对HSA的结合常数K a=1.38×10^(2)L·mol^(-1),结合位点数n=0.592。同时,本文研究了{[Cu(pcba)_(2)]_(2)·(MeOH)_(2)}对胃癌细胞A549、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抗增殖能力,发现其对三种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跟顺铂相当,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比顺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 配合物 HSA结合 细胞毒性 增殖抑制
下载PDF
蛹虫草水提物细胞毒性和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6
作者 宋洁 刘晓红 +2 位作者 李娟 朱双杰 张润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蛹虫草资源,对鲜蛹虫草、干蛹虫草水提物的细胞毒性和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按照体质量分别对6组试验小鼠腹腔注射200 mg/kg鲜蛹虫草水提物、200 mg/kg干蛹虫草水提物、10 mL/kg无菌水、4 mg/kg丝裂霉素C、200 mg/kg鲜蛹... 为了更好地利用蛹虫草资源,对鲜蛹虫草、干蛹虫草水提物的细胞毒性和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按照体质量分别对6组试验小鼠腹腔注射200 mg/kg鲜蛹虫草水提物、200 mg/kg干蛹虫草水提物、10 mL/kg无菌水、4 mg/kg丝裂霉素C、200 mg/kg鲜蛹虫草水提物+4 mg/kg丝裂霉素C和200 mg/kg干蛹虫草水提物+4 mg/kg丝裂霉素C,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骨髓中嗜多染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用于评价鲜、干蛹虫草的细胞毒性。按照体质量对阴性对照组小鼠灌饲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小鼠先后腹腔注射80 mg/kg的环磷酰胺并灌饲生理盐水,对试验组小鼠分别先后腹腔注射80 mg/kg的环磷酰胺及灌饲100 mg/kg、200 mg/kg的鲜蛹虫草和干蛹虫草水提物,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酶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的含量,用于评价鲜、干蛹虫草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鲜、干蛹虫草水提物对细胞无遗传毒性,并具有抗细胞毒性和抗氧化能力,而且鲜蛹虫草抗氧化能力强于干蛹虫草,更适宜作为功能性食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细胞毒性 抗氧化能力 提取物
下载PDF
细胞毒性药物调配的技术标准与PIVAS职业防护措施探究
7
作者 黄春燕 沈海娟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究与完善细胞毒性药物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的调配方法与防护措施,为避免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卫生部颁布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目的:探究与完善细胞毒性药物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的调配方法与防护措施,为避免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卫生部颁布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工作流程,参照药品说明书等各种标准,探究细胞毒性药物调配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及其改进措施。结果:根据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中对人员的伤害,制定医院《细胞毒性药物调配技术标准》《细胞毒性药物操作规程》《细胞毒性药物防护操作规程》等操作规范,确保了细胞毒性药物的配制并避免了对人员的伤害。结论: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应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实施科学、标准化管理,降低了职业暴露,确保了药剂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药物 调配技术标准 操作规范 职业防护
原文传递
河蚬汤纳米颗粒细胞毒性及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秋云 高观祯 +4 位作者 丁亚男 柯李晶 周建武 汪惠勤 饶平凡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许多传统食品中存在大量的伴生性纳米颗粒,其纳米尺度的构造赋予它们特殊的活性与功能,然而这类纳米颗粒对人体细胞的影响尚未被充分揭示。以河蚬汤及其伴生纳米颗粒为例,采用狗肾上皮细胞(MDCK)、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正常肝细胞... 许多传统食品中存在大量的伴生性纳米颗粒,其纳米尺度的构造赋予它们特殊的活性与功能,然而这类纳米颗粒对人体细胞的影响尚未被充分揭示。以河蚬汤及其伴生纳米颗粒为例,采用狗肾上皮细胞(MDCK)、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正常肝细胞(L-02)和大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模型,研究以液相色谱方法分离制备的河蚬汤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以及其对大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5.63~500.00μg/mL河蚬汤伴生纳米颗粒对4种细胞均无明显毒性;这些纳米颗粒能被大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对正常巨噬细胞的膜电位和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抑制AAPH诱导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膜超极化,拮抗线粒体的氧化应激与细胞吞噬功能损伤。抗氧化测试结果显示,河蚬汤伴生纳米颗粒具有FRAP、ABTS抗氧化活力,但不具有ORAC活性。研究旨在为后续深入开展河蚬汤及其伴生纳米颗粒的功效以及作用机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汤 纳米颗粒 细胞毒性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膜电位
下载PDF
15种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在我院PIVAS中的环境残留检测及清洁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耿洲 王洋 +4 位作者 屈昱晨 陈浩 刘文秀 费雯 潘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提供减少环境残留的方法,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检测我院PIVAS环境中吉西他滨等15种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残留量,并以残留量为指标优化清... 目的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提供减少环境残留的方法,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检测我院PIVAS环境中吉西他滨等15种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残留量,并以残留量为指标优化清洁流程;采用氮吹法进行酒精挥发试验;采用CCK-8法检测含氯消毒液对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毒性的影响。结果吉西他滨等15种药物的线性范围为0.5~10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不高于20.00%。我院PIVAS环境中检测到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等6种药物,以环磷酰胺的残留量较高。最优清洁程序为清水清洁1次+1000 mg/L含氯消毒液清洁1次+75%酒精清洁1次后,用干纱布擦拭。酒精挥发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与75%酒精组各药物的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5种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组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P<0.01),15种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含氯消毒液组细胞生存率显著高于15种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组(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同时测定PIVAS环境中吉西他滨等15种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残留的方法;最优清洁程序能降低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残留量,含氯消毒液能降低其毒性,且残留药物不会随酒精挥发而造成操作区域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 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环境残留检测 环境残留清洁
下载PDF
何首乌蒽醌类单体成分致HK-2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洁 文海若 +2 位作者 黄芝瑛 汪祺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6期616-622,628,共8页
目的采用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明确何首乌中主要蒽醌类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与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HK-2细胞经2.5、10、20、40、80、120、160μmol·L^(-1)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 目的采用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明确何首乌中主要蒽醌类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与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HK-2细胞经2.5、10、20、40、80、120、160μmol·L^(-1)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3.125、12.5、25、50、100、150、200μmol·L^(-1)的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作用24、48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CCK-8)测定这些单体对HK-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HK-2细胞经6.25、12.5、25、50、100μmol·L^(-1)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作用24、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蛋白表达水平;以JC-10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并以流式检测法测定5种蒽醌类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致HK-2细胞存活率随给药时间和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200μmol·L^(-1)给药48 h后细胞存活率仍大于75%。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100μmol·L^(-1)给药48 h后,LDH释放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5种何首乌蒽醌类单体成分对HK-2细胞给药后细胞上清中Kim-1水平未呈现出随浓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仅在100μmol·L^(-1)给药后,Ki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5种何首乌蒽醌类单体成分给药后,HK-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和给药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仅25、50、100μmol·L^(-1)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50、100μmol·L^(-1)的大黄酸给药48 h后检测到显著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是导致何首乌肾毒性的潜在蒽醌类成分。何首乌中其他成分的肾毒性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2细胞 何首乌 蒽醌类单体成分 细胞毒性 乳酸脱氢酶 肾损伤分子-1 线粒体膜电位 安全性
下载PDF
氨基酸同时消除甲醛和乙二醛的机理及消减产物的细胞毒性
11
作者 林佳钰 黄才欢 +5 位作者 郑洁 刘付 欧隽滢 周华 胡嘉漫 欧仕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8-285,共8页
探讨氨基酸同时消除甲醛和乙二醛的机理及消减产物的细胞毒性。将γ-氨基丁酸或L-丙氨酸与甲醛、乙二醛物质的量比5∶1∶1在95℃反应4 h,采用二硝基苯肼衍生法测定体系中残留的甲醛和乙二醛含量,发现甲醛促进γ-氨基丁酸消除乙二醛,乙... 探讨氨基酸同时消除甲醛和乙二醛的机理及消减产物的细胞毒性。将γ-氨基丁酸或L-丙氨酸与甲醛、乙二醛物质的量比5∶1∶1在95℃反应4 h,采用二硝基苯肼衍生法测定体系中残留的甲醛和乙二醛含量,发现甲醛促进γ-氨基丁酸消除乙二醛,乙二醛的消除率由不加甲醛的55.8%提高至70.6%;乙二醛促进L-丙氨酸消除甲醛,其消除率从不加乙二醛的2%提高至41.3%。经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表征,发现主要消减产物都为咪唑盐。其反应机理是一分子氨基酸先与一分子甲醛脱水形成Mannich碱,后者再与一分子氨基酸反应形成含两个亚氨基的中间产物,亚氨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同时进攻乙二醛,脱水后形成咪唑盐。采用消减产物孵育人体正常胃上皮细胞,发现消减产物的形成明显降低了甲醛和乙二醛的毒性。在自制和市售的饼干和薯片中均发现了两种消减产物的存在,且当原料中氨基酸含量增加时,消减产物的含量也随之增加。结果表明,两种氨基酸在减控热加工食品中甲醛和乙二醛等有害醛类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乙二醛 氨基酸 消减产物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朱砂七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细胞毒性、抗病毒活性研究
12
作者 王冯瑞 王薇 +6 位作者 刘辰旺 但林蔚 李玉泽 姜祎 张化为 张东东 宋小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7-1543,共7页
目的研究朱砂七Fallopia multiflora var.ciliinervis(Nakai)Yonekura&H.Ohashi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细胞毒性、抗病毒活性。方法朱砂七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 目的研究朱砂七Fallopia multiflora var.ciliinervis(Nakai)Yonekura&H.Ohashi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细胞毒性、抗病毒活性。方法朱砂七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CCK-8法测定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acetyl-4,5-dimethoxy-benzoic acid(1)、没食子酸甲酯(2)、没食子酸(3)、对羟基苯甲醛(4)、原儿茶酸(5)、3,4-二羟基苯甲醛(6)、丁香酸(7)、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8)、p-hydroxyphenethyl-O-β-D-glucoside(9)、2-(4-hydroxy-3-methoxyphenyl)-ethyl-O-β-D-glucoside(10)、反式-白藜芦醇(11)、顺式-白藜芦醇(12)、白藜芦醇-3-O-β-D-(2′-O-反式-肉桂酰基)-葡萄糖苷(13)、白藜芦醇-3-O-β-D-(2′-O-顺式-肉桂酰基)-葡萄糖苷(14)、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15)、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16)、poke-weed cerebroside(17)、何首乌乙素(18)、9,10,13-三羟基十八烷酸(19)、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0)。化合物11对HCT116、SW620细胞的IC 50值分别为(30.87±2.7)、(56.11±0.49)μmol/L,化合物12对EV-A71病毒的抑制率为50.21%。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9~10为首次从蓼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2、14、17、19为首次从何首乌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7、11、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具有细胞毒性,化合物12具有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七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细胞毒性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表征磷酸三苯酯的肺细胞毒性
13
作者 丰一兴 王济洲 +2 位作者 段鹤君 李伟红 邵兵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hP)是环境中最常见的有机磷酸酯阻燃剂之一,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每天持续摄入TPhP,可能对人体肺部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以人源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内涵分析系统检测50、100... 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hP)是环境中最常见的有机磷酸酯阻燃剂之一,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每天持续摄入TPhP,可能对人体肺部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以人源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内涵分析系统检测50、100和200μmol·L^(-1) TPhP对细胞核形态、核膜通透性、线粒体纹理结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磷酸化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istones H2AX,pH2AX)、细胞色素C和细胞凋亡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TPhP暴露浓度的增加,A549细胞活性显著下降,细胞核面积增加、核亮度降低和核碎片化程度加剧,核膜通透性增高,细胞核的各参数在200μmol·L^(-1) TPhP组变化最显著;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的显著升高,进一步导致线粒体损伤和细胞色素C释放,当TPhP为100μmol·L^(-1)时,线粒体损伤程度最严重;当TPhP为100μmol·L^(-1)和200μmol·L^(-1)时,pH2AX含量显著升高,表明DNA受到损伤;100μmol·L^(-1) TPhP主要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凋亡,而200μmol·L^(-1) TPhP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TPhP对人肺细胞呈现明显的细胞毒性,可引起氧化应激介导的DNA损伤和线粒体损伤,并最终导致人肺细胞发生凋亡。本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TPhP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苯酯 人肺细胞 细胞毒性表型 高内涵筛选分析
下载PDF
一起云南不明原因猝死案件中4种野生菌的细胞毒性
14
作者 龙武 瞿鹏飞 +10 位作者 马琳 王蕊 习严梅 李玉华 聂胜洁 段婷 杜进良 唐雪 赵静峰 雷普平 王跃兵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探究一起云南不明原因猝死(Yunnan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YNSUD)案件中涉及的4种野生菌的细胞毒性,为YNSU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事件发生家庭食用过的4种野生菌,通过专家辨认和基因测序鉴定种属。运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 目的探究一起云南不明原因猝死(Yunnan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YNSUD)案件中涉及的4种野生菌的细胞毒性,为YNSU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事件发生家庭食用过的4种野生菌,通过专家辨认和基因测序鉴定种属。运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4种野生菌的生品浸膏干预HEK293细胞,然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筛选出有明显细胞毒性的野生菌。将筛选出的野生菌再分别制成生品、熬煮和熬煮后酶解3种浸膏,所得3种浸膏以不同浓度干预HEK293细胞,用CCK-8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法联合检测细胞毒性,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4种野生菌分别为粉黄黄肉牛肝菌(Butyriboletus roseoflav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和隐花青鹅膏(Amanita manginiana)。仅在隐花青鹅膏中发现细胞毒性,其生品浸膏在质量浓度为0.1 mg/mL时显示出细胞毒性,熬煮浸膏和熬煮后酶解浸膏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4 mg/mL和0.7 mg/mL时有明显细胞毒性。除数量明显减少外,隐花青鹅膏提取物干预后的HEK293细胞还表现出突触增多及折光性差等改变。结论该起YNSUD案件涉及的野生菌中,隐花青鹅膏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细胞毒性,通过熬煮和酶解两种工艺可以降低其部分毒性,但不能完全灭毒,食用该菌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隐花青鹅膏可能是导致该起YNSUD案件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 野生菌 细胞毒性 隐花青鹅膏
下载PDF
褪黑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马瑜徽 李宸 +6 位作者 李振 张新月 刘晨萌 王灿 肖培伦 王锡臻 王晓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8-260,共13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CIRI组24只、褪黑素治疗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CIRI组24只、褪黑素治疗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其中褪黑素治疗组在建模前、后30 min腹腔注射褪黑素(5 mg/kg);CIRI组在建模前、后30 min经腹腔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Sham组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后缝合皮肤,并于假手术前、后30 min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建模后2、6、12、24 h及72 h, 3组大鼠(每组6只)均行活体MRI 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动态分析褪黑素干预后CIRI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百分比及大脑皮质相对ADC(rADC)值的变化。建模后6、24 h及72 h,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2′-脱氧尿苷5′-三磷酸盐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褪黑素对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褪黑素干预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和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NKCC1)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结合蛋白质印记,探讨褪黑素对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建模后24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褪黑素对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褪黑素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合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对建模后各时点CIRI组与褪黑素治疗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Iba-1+细胞数差值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AQP4+及GFAP+/NKCC1+细胞数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WI和DWI扫描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脑组织信号均匀,未见异常信号。建模后24 h, CIRI组见大范围异常信号脑损伤区,缺血侧大脑半球水肿,大脑中线向对侧移位;褪黑素治疗组脑损伤区范围较CIRI组减小,大脑中线向对侧移位减轻。建模后2、6、12、24 h及72 h,与CIRI组比较,褪黑素治疗组大鼠各时点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百分比显著减少,大脑皮质rADC值显著增高(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质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建模后24 h, 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而褪黑素治疗组大脑皮质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较整齐。TUNEL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质见少量TUNEL+、GFAP+/AQP4+和GFAP+/NKCC1+、Iba-1+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胞体大小适中,呈高度分枝状;建模后24 h, 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较Sham组增多,小胶质细胞突起消失,形态呈现阿米巴样,褪黑素治疗组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较CIRI组减少,小胶质细胞胞体变小,突起较长。建模后6、24 h及72 h,与CIRI组比较,褪黑素治疗组大鼠各时点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均P<0.05)。蛋白质印迹及ELISA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建模后24 h,褪黑素治疗组Iba-1蛋白表达、IL-1β及TNF-α水平较CIRI组显著降低(均P<0.01)。建模后6、24、72 h,褪黑素治疗组与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GFAP+/AQP4+及GFAP+/NKCC1+细胞数差值与Iba-1+细胞数差值呈极强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7、0.9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褪黑素可下调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QP4及NKCC1蛋白的表达,改善细胞毒性水肿,减轻C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毒性水肿 褪黑素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新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烈焚 刘丽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5年第4期182-183,共2页
目的体外评价新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选用建系的 L929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新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材料浸提液与 L929成纤维细胞作用后的细胞增殖度为第2d 104%,第4d 104%,第7d 7... 目的体外评价新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选用建系的 L929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新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材料浸提液与 L929成纤维细胞作用后的细胞增殖度为第2d 104%,第4d 104%,第7d 77%,毒性判定为1级,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结论新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细胞毒性 小鼠成纤维细胞 细胞毒性实验 碳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毒性评价 成纤维细胞 细胞毒性作用 L929 体外评价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多环芳烃光动力降解产物的细胞毒性检验
17
作者 武娟 智锦锦 +5 位作者 刘珊 卢娜 刘利 高江明 薛长湖 唐庆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3-610,共8页
对多环芳烃的光动力降解产物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将8种多环芳烃(菲、蒽、萘、■、荧蒽、苯并[a]芘、苯并[k]荧蒽和苯并[a]蒽)水溶液分为对照组和光动力试验组,分别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共培养一段时间,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对多环芳烃的光动力降解产物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将8种多环芳烃(菲、蒽、萘、■、荧蒽、苯并[a]芘、苯并[k]荧蒽和苯并[a]蒽)水溶液分为对照组和光动力试验组,分别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共培养一段时间,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磺酰罗丹明B试验计算细胞存活率,根据细胞核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染色配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来综合评价多环芳烃的光动力降解产物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经倒置显微镜观察,光动力试验组的死细胞数量变少;在25.0 ng/mL、12.5 ng/mL、3.1 ng/mL和1.6 ng/mL下,细胞存活率较之对照组分别增高了21.35%、20.22%、20.22%和20.23%;经细胞核染色发现,在50.0 ng/mL和25.0 ng/mL下,光动力试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和14%,较之对照组明显降低;经Annexin V-FITC/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在50.0 ng/mL下,光动力试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2.67%。试验结果证实了多环芳烃的光动力降解产物较之未降解的多环芳烃的细胞毒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多环芳烃 光动力 降解产物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不同价态钒氧化物的细胞毒性评估
18
作者 唐露 路学光 +6 位作者 毛振娅 施奇武 余修贤 万城渝 彭穗 刘波 黄婉霞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了对单斜晶型M相二氧化钒粉体氧化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多种价态钒氧化物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估,选取并制备价态依次增加的二氧化钒、十三氧化六钒、一水合七氧化三钒和五氧化二钒4种钒氧化物,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细胞活性测定2种方式评估不... 为了对单斜晶型M相二氧化钒粉体氧化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多种价态钒氧化物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估,选取并制备价态依次增加的二氧化钒、十三氧化六钒、一水合七氧化三钒和五氧化二钒4种钒氧化物,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细胞活性测定2种方式评估不同价态及质量浓度为1~500 mg/L的钒氧化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处理24 h后的L929细胞的细胞活性在不同价态钒氧化物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五氧化二钒、一水合七氧化三钒、十三氧化六钒、二氧化钒,说明钒氧化物的细胞毒性随着价态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物 细胞毒性 细胞形态 细胞活力
下载PDF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测定方法的建立
19
作者 朱丽媛 刘卿 +1 位作者 马莉 李长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利用转录报告基因细胞,建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Immunoglobulin(pH4)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IVIG)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方法以Ju... 目的利用转录报告基因细胞,建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Immunoglobulin(pH4)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IVIG)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方法以Jurkat-NFAT-Luc-CD16细胞作为效应细胞,PLC/PRF/5细胞作为靶细胞,将效应细胞、靶细胞和IVIG孵育后,通过检测IVIG Fc段结合效应细胞后活化T细胞核因子释放的荧光素酶,建立IVIG 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同时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以及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IVIG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符合四参数方程。经过试验条件优化,最终确定将PLC/PRF/5细胞作为靶细胞,抗体起始稀释浓度为20 mg/mL,梯度稀释倍数为1∶2,效靶比为1∶3,效应细胞、靶细胞和IVIG共同孵育时间为24 h。三次独立检测的日内和日间起始工作浓度荧光素酶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及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50)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11%,2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本相对效价分别(23.50±1.69)%,(49.30±2.97)%,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93.50±6.30)%,(96.24±5.43)%,RSD均<11%。结论本研究利用转录报告基因细胞成功建立IVIG 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可作为IVIG 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FC段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生物学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