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1的分离纯化及其对HSC-LX2细胞PI3K/AKT 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孔露平 王秀男 +4 位作者 廖明 张学荣 周怡 张昊 罗小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00,共2页
肝纤维化是多种刺激诱导的肝脏反复损伤的一种病理再生反应[1],其主要表征是肝脏中沉积着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ECM产生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被大量激活分化,磷脂酰肌醇-3-... 肝纤维化是多种刺激诱导的肝脏反复损伤的一种病理再生反应[1],其主要表征是肝脏中沉积着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ECM产生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被大量激活分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通路,能通过影响HSC的增殖和凋亡来调节肝纤维化[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素-1 分离纯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HSC-LX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眼镜蛇细胞毒素致昆明小鼠局部皮肤坏死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陆雪玲 朱俊蓉 +5 位作者 黄周 黄东凌 王璠 韦晚霞 刘恋 王威 《蛇志》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通过皮内注射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CTX)建立中华眼镜蛇咬伤皮肤坏死小鼠模型。方法通过凝胶层析+离子层析从中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出眼镜蛇细胞毒素(CTX-X)。取3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生理盐水组、10μg粗毒组、20μg粗毒组、25μg粗... 目的通过皮内注射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CTX)建立中华眼镜蛇咬伤皮肤坏死小鼠模型。方法通过凝胶层析+离子层析从中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出眼镜蛇细胞毒素(CTX-X)。取3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生理盐水组、10μg粗毒组、20μg粗毒组、25μg粗毒组、10μg CTX-X组、20μg CTX-X组、30μg CTX-X组、40μg CTX-X组、50μg CTX-X组、60μg CTX-X组,每组3只。注毒72 h后观察小鼠注射部位皮肤坏死直径及病理变化。结果(1)中华眼镜蛇粗毒通过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分离获得2个蛋白峰(F1、F2),将CTX-X所在的F2峰经过CM Sepharose TM CL-6B阳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获得F1、F2、F3、F44个峰,通过小鼠体内实验及SDS-PAGE确定F4峰分离的CTX-X具有活性且达到电泳纯。(2)CTX-X组小鼠的皮内坏死直径随着CTX-X剂量增加而增大,51.21μg CTX-X组的小鼠皮内坏死直径均值达到5 mm。粗毒组小鼠随着皮内注射粗毒剂量的增加,小鼠72 h内的死亡率增高,当皮内注射粗毒剂量<25μg时,注毒72 h后处死并解剖小鼠,注射部位未观察到皮肤坏死情况;当皮内注射粗毒剂量≥25μg时,所有小鼠在注毒后3 h内死亡,且皮内注射部位未见明显坏死。结论应用Sephadex G-50凝胶过滤+CM Sepharose TM CL-6B阳离子交换分离所得的CTX-X,于小鼠背部皮内注射可成功构建中华眼镜蛇CTX-X致局部皮肤坏死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稳定性高且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 细胞毒素 皮肤坏死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及其毒力因子空泡细胞毒素A对人胃腺癌细胞DNA同源重组修复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3
作者 莫慧 黄煌 +4 位作者 梅璐 米阳 刘斌 白利梅 于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标准株Hp P12和其毒力因子空泡细胞毒素A(VacA)对人胃腺癌细胞DNA损伤、同源重组修复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腺癌AGS细胞,应用Hp标准株(Hp P12)和其VacA基因敲除株(Hp P12ΔVacA)以感染复数(mu...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标准株Hp P12和其毒力因子空泡细胞毒素A(VacA)对人胃腺癌细胞DNA损伤、同源重组修复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腺癌AGS细胞,应用Hp标准株(Hp P12)和其VacA基因敲除株(Hp P12ΔVacA)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0分别感染AGS细胞,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NA损伤标记蛋白γH2AX、HR修复关键蛋白(Rad51、CtIP、pCtIP)、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pCHK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验证Hp P12及其毒力因子VacA对HR修复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DNA损伤标记蛋白γH2AX的表达,在Hp P12感染组较未感染组上调(6 h:t=4.870,P=0.001;12 h:t=4.118,P=0.003),在Hp P12ΔVacA感染组较Hp P12感染组下调(6 h:t=4.669,P=0.002;12 h:t=3.117,P=0.013)。Rad51、CtIP、pCtIP和pCHK2的表达在Hp P12感染12 h组较未感染组下调(Rad51:t=22.740,P<0.001;CtIP:t=31.970,P<0.001;pCtIP:t=3.777,P=0.020;pCHK2:t=10.740,P<0.001),而Rad51、pCHK2的表达在Hp P12ΔVacA感染12 h组均较Hp P12感染12 h组上调(Rad51:t=5.637,P=0.005;pCHK2:t=3.726,P=0.006)CtIP的表达在Hp P12ΔVacA感染6 h组较Hp P12感染6 h组上调(t=4.580,P=0.002)。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发现Hp P12感染组G 1期细胞数较未感染组下调(t=11.530,P<0.001),S期细胞数上调(t=8.583,P=0.001)。而Hp P12ΔVacA感染组G 1期细胞数较Hp P12感染组上调(t=5.781,P=0.004),S期细胞数下调(t=5.481,P=0.005)。结论Hp P12标准株感染人胃腺癌细胞后引起DNA损伤,抑制了细胞HR修复,并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其中VacA毒力因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同源重组修复 胃腺癌 空泡细胞毒素A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与贫血小板血浆治疗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致小鼠皮肤溃疡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张志文 黄君庭 +8 位作者 杨磊 吴伯威 周红甜 曹赞锋 杨展正 陈少英 蒋敏 梁子敬 梁庆 《蛇志》 2023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 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贫血小板血浆(PPP)治疗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致小鼠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造模成功的30只中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PRP组(n=10)、PPP组(n=10),造模后第9天各组分别给予单纯生理盐水... 目的 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贫血小板血浆(PPP)治疗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致小鼠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造模成功的30只中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PRP组(n=10)、PPP组(n=10),造模后第9天各组分别给予单纯生理盐水、PRP、PPP治疗,比较3组小鼠皮肤溃疡面积、溃疡创面愈合率、创面面积差绝对值与HE染色的病理改变。结果 低速组的PRP、PPP符合工作浓度标准。PRP凝胶、PPP凝胶治疗小鼠溃疡愈合时间可缩短3 d。PRP组与PPP组创面愈合率及3 d内面积差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镜下见PRP凝胶、PPP凝胶可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促进小鼠上皮细胞再上皮化等病理改变。结论 PRP凝胶、PPP凝胶均可促进中华眼镜蛇伤溃疡皮肤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 细胞毒素 皮肤溃疡 富血小板血浆 贫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IgG抗体、Omentin-1、sVCAM-1表达及与糖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国文 王文斌 +1 位作者 高林 张玉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4期1743-1747,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IgG抗体(Hp-CagA-IgG)、脂肪因子网膜素-1(Omentin-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及与糖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在甘肃武威凉州...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IgG抗体(Hp-CagA-IgG)、脂肪因子网膜素-1(Omentin-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及与糖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在甘肃武威凉州医院就诊的GDM孕妇118例和健康孕妇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GDM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Hp感染率,检测血清Hp-CagA-IgG抗体、Omentin-1、sVCAM-1水平,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agA-IgG抗体、Omentin-1、sVCAM-1表达与糖脂代谢的关系。记录两组产妇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CagA-IgG抗体、Omentin-1、sVCAM-1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GDM组孕妇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232,P=0.001)。GDM组血清Hp-CagA-IgG抗体、sVCAM-1表达高于对照组,血清Omentin-1表达低于对照组(均P<0.001)。GDM组FPG、FINS、HOMA-IR、TC、TG、L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Hp CagA-IgG抗体、sVCAM-1与FPG、FINS、HOMA-IR、TC、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01);血清Omentin-1与FPG、FINS、HOMA-IR、TC、TG、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均P<0.001)。GDM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4.23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p-CagA-IgG抗体、Omentin-1、sVCAM-1表达与不良妊娠结局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Hp-CagA-IgG抗体、omentin-1、sVCAM-1表达与糖脂代谢显著相关,高水平Hp-CagA-IgG抗体和sVCAM-1表达、低水平omentin-1表达是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IgG抗体 脂肪因子网膜素-1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糖脂代谢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空泡细胞毒素与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被引量:7
6
作者 郭飞 胡伏莲 贾博琦 《胃肠病学》 1997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人类慢性B型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提示Hp与胃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关于Hp的致病机理还不是很清楚,现有的资料表明Hp分泌的毒素与其致病性有较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 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人类慢性B型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提示Hp与胃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关于Hp的致病机理还不是很清楚,现有的资料表明Hp分泌的毒素与其致病性有较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198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细胞毒素 CAGA蛋白 VACA基因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基因 VACA 幽门螺杆菌 菌株 产毒 致病机理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病理改变与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及空泡细胞毒素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孟祥军 吴建新 +1 位作者 李定国 陆汉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14-415,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不同的病理变化与幽门螺杆菌 (Hp)致病因子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 (VacA)之间的关系。 方法  12 0例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粘膜炎症和粘膜萎缩的程度以及有无肠化生进行分组 ... 目的 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不同的病理变化与幽门螺杆菌 (Hp)致病因子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 (VacA)之间的关系。 方法  12 0例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粘膜炎症和粘膜萎缩的程度以及有无肠化生进行分组 ,并抽取血清 ,用Westernblot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CagA( 116KD)和VacA( 89KD)。 结果  ( 1)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炎症的程度与CagA检出的阳性率显著相关 ,炎症程度严重患者的Cag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轻度炎症病例 ( 85 .1%vs 5 3 .2 8%,P <0 .0 0 5 ) ;( 2 )胃粘膜重度萎缩者Vac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粘膜轻度萎缩者 ( 77.8%vs 3 8.7%,P <0 .0 0 5 ) ;( 3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VacA抗体阳性者多有肠化生 ,其肠化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VacA抗体阴性患者 ( 84.1%vs 3 0 .3 %,P <0 .0 0 5 )。结论 CagA的表达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高阳性率患者的胃粘膜炎症活动度较重 ,而VacA的表达则同胃粘膜的萎缩及肠化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空泡细胞毒素 肠化生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炜景 赵亚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439-3441,共3页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称耶),成为胃细菌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25年来,人们对坳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认识到咖...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称耶),成为胃细菌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25年来,人们对坳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认识到咖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以及某些胃肠道外疾病有密切关系。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将耶列为Ⅰ类(即肯定的)致癌原。据2000年资料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5万人因胃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胃MALT淋巴瘤 慢性胃炎患者 胃肠道外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消化性溃疡 活检标本
下载PDF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永敏 江伟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9期2896-2898,共3页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具有遗传基因多态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与消化道溃疡、胃炎、胃癌及一些非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胃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最终临床结局。其致病机制主要与影...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具有遗传基因多态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与消化道溃疡、胃炎、胃癌及一些非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胃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最终临床结局。其致病机制主要与影响多条细胞信息传递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毒素相关基因致病岛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空泡/细胞毒素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龙敏 龙北国 别平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5,共3页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多数地区感染率约为50%,但并非所有人发生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这与该菌产生细胞毒素的能力有关。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空泡/细胞毒素(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的性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多数地区感染率约为50%,但并非所有人发生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这与该菌产生细胞毒素的能力有关。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空泡/细胞毒素(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的性质及与临床的关系、CagA阳性菌株在中国人中的流行情况。根据VacA和CagA基因,及它们表达活性产物与否,可将该菌分为两大类型:Ⅰ型具有编码CagA的基因,表达CagA蛋白和空泡毒素,Ⅱ型没有编码CagA的基因,不表达CagA蛋白和空泡毒素,其中Ⅰ型菌株毒力和致病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空泡/细胞毒素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下载PDF
广西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分离及对人鼻咽癌等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雷丹青 王秋雁 +2 位作者 刘绵林 舒雨雁 汤圣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 探讨广西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等多种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 经SephadexG 5 0 ,CM SepharoseCL 6B层析法从广西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细胞毒素 (CTX) ,采用MTT检测CTX对癌细胞株体外培养抑制作用 ,探索量效... 目的 探讨广西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等多种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 经SephadexG 5 0 ,CM SepharoseCL 6B层析法从广西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细胞毒素 (CTX) ,采用MTT检测CTX对癌细胞株体外培养抑制作用 ,探索量效时效关系。结果 从广西眼镜蛇毒中分离到一种细胞毒素单一组分 (CTXCM 5 )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株 (CNE)、淋巴瘤细胞株 (YAC)、人宫颈癌细胞株 (HELA)和卵巢癌细胞株 (Ho8990 )的抑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用 48h的IC50 分别为 1 84,0 75 ,1 84和 2 5 9mg·L-1;随作用时间的延长 ,CTXCM 5对CNE细胞株作用最为明显 ,作用 3h和 2 4h的IC50 分别为 4 78和1 0 4mg·L-1。结论 CTXCM 5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素 鼻咽癌 MTT 眼镜蛇毒 抑癌作用 研究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E、细胞空泡毒素A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蒋闵仁 黄英 +1 位作者 宋佳鸿 叶圆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E(cagE)、细胞空泡毒素A(vacA)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其胃黏膜组织中Hp菌株的cagA、cagE、vacA基因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E(cagE)、细胞空泡毒素A(vacA)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其胃黏膜组织中Hp菌株的cagA、cagE、vacA基因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胃黏膜样本中的Hp菌株均为cagA基因和cagE基因阳性表达,阳性率均为100%。患者的vacAs1/m^2表型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4.1%和60.5%,其次为vacAs1/mlb表型和vacAs1/m^-表型,阳性率分别为13.2%~21.1%。消化性溃疡患者和慢性胃炎患者的Hp基因各表型的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Hp菌株呈现cagA、cagE、vacAs1/m^2等基因亚型的优势表达,说明这些毒力因子表型在Hp引发和促进上消化道疾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缺乏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E 细胞空泡毒素A 基因分型 上消化道疾病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玲霞 张沥 +4 位作者 刘永国 张宁霞 阎小君 韩锋产 侯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733-736,共4页
目的本文从流行病学角度研究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CagA)阳性 Hp 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配比比例为1:2.病例组为本院消化科自1997-10/1998-10连续住院的患者,... 目的本文从流行病学角度研究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CagA)阳性 Hp 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配比比例为1:2.病例组为本院消化科自1997-10/1998-10连续住院的患者,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活动期胃溃疡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对照组分为两组,对照1组为同期住院的本科及其他科住院的非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对照2组为同期普查健康人群.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配比因素为性别、民族、年龄(相差5岁以内).采用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可能有关的32个因素,对所有因素进行量化,应用 SAS 软件进行处理.CagA 阳性 Hp 感染的检测结果分析采用 x^2检验.对所调查因素首先进行1:1及1:2单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计算近似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两因素协同作用采用分层分析方法.对单因素分析时作用较大及调查结果较准确的因素,用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血清中抗 CagA 抗体的检测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结果①在胃溃疡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配对研究中,胃溃疡组的 CagA 阳性 Hp 感染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OR 分别为5.0与6.5,P 分别<0.05及<0.01.②在十二指肠溃疡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配对研究中,十二指肠溃疡组的CagA 阳性 Hp 感染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OR 分别为9.33与11.00,P 分别<0.05及<0.01.③1:1及1:2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Caga 阳性 Hp 感染、吸烟、饮酒、食酸辣食物、生活不规律、精神因素等因素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呈正相关,而按时进餐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呈负相关.cagA 阳性 Hp 感染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OR=16.61-84.49).④双因素分层分析中,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精神因素、食酸辣食物等因素与 CagA 阳性Hp 感染之间作用相互独立,但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agA 阳性 Hp 菌株感染是引起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多因素病因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的因素.重视 CagA 阳性 Hp 菌株的研究,对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细胞毒素
下载PDF
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活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东华 王君伟 +4 位作者 孙玉国 吕占军 张建涛 李林 王洪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5-438,共4页
参考羊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抗原表位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了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5个抗原表位区,设计5对在上游和下游含有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的引物,以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阳... 参考羊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抗原表位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了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5个抗原表位区,设计5对在上游和下游含有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的引物,以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阳性质粒pMD18-T-lkrA为模板,PCR扩增了预测的5个抗原表位区基因,分别命名为PL1、PL2、PL3、PL4和PL5,将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pPROEX HTa后转化E.coli BL21(DE3),37℃条件下,用IPTG诱导表达,结果PL1、PL2、PL4和PL5在pGEX-6p-1中获得了表达,而PL3在pPROEX HTa中获得了表达。Westem blot试验结果表明,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蛋白5个抗原表位区的重组蛋白PL1、PL2、PL3、PL4和PL5均与坏死梭杆菌多克隆血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腐蹄病 坏死梭杆菌 细胞毒素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空泡毒素基因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伟国 黄开宇 +7 位作者 朱欢 徐辉 徐彰 黄爱芬 程芹芹 陶洪群 谢小志 杨锦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84-886,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空泡毒素 (vacA)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及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 88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 (CG)、4 6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PU)患儿血清cagA、vacA抗体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空泡毒素 (vacA)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及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 88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 (CG)、4 6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PU)患儿血清cagA、vacA抗体 ,并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 结果  1.CagA、vacA抗体总检出率分别为 85 .0 7%、91.0 4 % ,cagA抗体在CG与PU中检出率分别为 84 .0 9%与 86 .96 %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vacA抗体在CG与PU中检出率分别为 89.77%与 93.4 8%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134例Hp感染患儿cagA、vacA抗体均阳性 (Ⅰ型菌 ) 113例 ,cagA、vacA抗体均阴性 (Ⅱ型菌 ) 11例 ,cagA、vacA抗体仅一项阳性 (中间型 ) 10例 ,各型菌株在CG、PU中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 3.113例Hp Ⅰ型菌株感染引起胃黏膜中重度炎症占 88.5 0 % ,而Ⅱ型菌株、中间型菌株感染引起胃黏膜中重度炎症分别为 4 5 .4 5 %及 5 0 .0 0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agA、vacA与CG、PU发病均有关 ,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致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特异性指标。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主要为cagA和vacA阳性的Ⅰ型菌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空泡毒素 抗体 胃炎 慢性 溃疡 消化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与胃窦黏膜炎症程度、细菌定植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伟国 朱欢 +7 位作者 陈桧平 徐彰 黄开宇 徐辉 黄爱芬 程芹芹 陶洪群 谢小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慢性胃炎患儿胃窦黏膜炎症程度、Hp定植密度的关系。方法对79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CagA抗体,并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黏膜经HE及改良Giemsa 染色后观察胃窦黏膜炎...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与慢性胃炎患儿胃窦黏膜炎症程度、Hp定植密度的关系。方法对79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CagA抗体,并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黏膜经HE及改良Giemsa 染色后观察胃窦黏膜炎症程度及Hp定植密度。结果79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血清CagA抗体阳性67例(84.81%),其中胃窦黏膜轻度炎症9例(13.43%),中重度炎症58例(86.57%),而12例血清CagA抗体阴性患儿胃窦黏膜轻度炎症7例(58 33%),中重度炎症5例(41 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10.076 P=0.002),而两组胃窦黏膜Hp定植密度无明显差异(H=0.246 P-0 884)。结论CagA与慢性胃炎患儿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有关.而与Hp在胃窦部的定植密度无关,CagA 阳性Hp菌株能引起胃窦黏膜较重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定植密度 胃炎 慢性
下载PDF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艳 林礼务 +3 位作者 陈志奎 薛恩生 杨菁 俞丽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26-1429,共4页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在体外诱导人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TX作用于人肝癌BEL-7404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并对caspase-3、-9...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在体外诱导人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TX作用于人肝癌BEL-7404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并对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分布变化进行检测。结果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12、24和48 h的IC50分别为2.56、1.94和1.35 mg·L-1,TUNEL法和透射电镜均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凋亡;caspase-3,-9酶活性增高,Western blot检测到caspase-3,-9酶的表达增强,线粒体内Cytochrome C表达减少,而细胞质内Cytochrome C表达增强。结论 CTX首先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内,进一步诱导效应性caspase-3,-9酶激活,可能是其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而产生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 人肝癌细胞 凋亡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CASPASE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抗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锋产 阎小君 +3 位作者 侯瑜 肖乐义 郭晏海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43-745,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 CagA) 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葡萄球菌A 蛋白(SPA) ,将重组的CagA...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 CagA) 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葡萄球菌A 蛋白(SPA) ,将重组的CagA 抗原划线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 血清中IgG 与测试条上金标记物结合后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与膜上的固相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线条.结果 用GICA 与ELISA 试剂盒对比检测了326 份血清标本中抗CagA 抗体,本方法的特异性为95-8 % ,敏感性为97-3 % ,两法符合率为96-6 % .结论 GICA 检测血清中的抗CagA 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分析 胶体金 免疫层析 抗体/分析
下载PDF
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1
19
作者 许云禄 杨丽娟 刘广芬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细胞毒素 F(CTX F)并鉴定其活性。方法应用凝胶过滤、离子交换柱色谱及疏水柱色谱等方法从舟山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CTX F ,以SRB法观察CTX F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眼镜蛇毒粗毒经凝胶过滤获得 4个蛋... 目的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细胞毒素 F(CTX F)并鉴定其活性。方法应用凝胶过滤、离子交换柱色谱及疏水柱色谱等方法从舟山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CTX F ,以SRB法观察CTX F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眼镜蛇毒粗毒经凝胶过滤获得 4个蛋白峰 ,将CTX所在第Ⅳ峰用阳离子交换柱色谱获A、B、C、D、E、F和G等7个组分 ,其中E、F和G具CTX活性 ,将F组分再经凝胶过滤和疏水色谱进一步纯化得不含磷酯酶A2 (PLA2 )的CTX纯品 ,暂定名为CTX F ,它对多种癌细胞株有杀伤作用。结论应用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和疏水色谱等方法可从眼镜蛇毒中获得不含PLA2 的CT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 细胞毒素 凝胶过滤 离子交换色谱 疏水色谱 抗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