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莴笋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病毒粒子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田田 魏治镭 +6 位作者 熊智琦 吴阔 周凤 童金金 贾强强 朱若萌 张仲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1,共9页
莴笋是西藏昌都市露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斑萎病发生普遍,发病率达到了80%以上,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表明发病植株受到番茄斑萎病毒(TSWV)侵染。为明确该区域莴笋感染TSWV不同时期病毒粒体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的特征,为... 莴笋是西藏昌都市露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斑萎病发生普遍,发病率达到了80%以上,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表明发病植株受到番茄斑萎病毒(TSWV)侵染。为明确该区域莴笋感染TSWV不同时期病毒粒体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的特征,为病毒病的精准诊断与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莴笋不同发病时期的样品,应用TSWV-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分析,根据N基因序列推导N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明确采集样品受到TSWV侵染。采集不同发病时期的样品进行负染色和超薄切片制样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早期感病叶片(症状为轻微褪绿)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较少,TSWV粒体分布于细胞质中,叶绿体噬锇颗粒明显增加,线粒体嵴膜部分降解,少部分细胞的液泡内有较多TSWV粒体聚集于细胞质内的囊泡中;中期感病叶片(褪绿或黄化斑)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较高,较多TSWV粒体聚集于细胞质内质网池中,叶绿体膜系统降解,噬锇颗粒增加,线粒体增多;后期感病叶片(坏死斑)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高,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降解,有大量TSWV病毒粒体聚集于残存的细胞质内囊泡中。TSWV粒体相对含量和亚细胞病变程度与植株症状严重度呈正相关,发病早期和后期TSWV粒体在细胞质内囊泡中的聚集为首次发现。上述结果为莴笋感染TSWV的早期诊断和确诊提供了新的依据,可为高原地区TSWV引起的莴笋病毒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番茄斑萎病毒 病毒粒体分布 细胞病变
下载PDF
DNA倍体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燕 徐小晶 +1 位作者 王远航 孙勃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 探讨DNA倍体定量法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参加宫颈癌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的608例妇女资料,比较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与AS... 目的 探讨DNA倍体定量法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参加宫颈癌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的608例妇女资料,比较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与ASC患者的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检测结果。结果 ASC患者异倍体细胞数目≥3个的检出率为21.05%,NILM异倍体细胞数目≥3个的检出率为0,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患者p16INK4a阳性率为30.08%,NILM的p16INK4a阳性率为7.0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定量联合p16INK4a检测对ASC的诊断灵敏度为95.11%,特异度为70.18%,准确率为81.09%。结论 DNA倍体定量法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检测对早期诊断ASC具有良好价值,可及早筛查有癌前病变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定量法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名中医曹式丽教授从伏邪论治足细胞病变学术经验初探
3
作者 郑亚娜 窦一田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2期110-113,共4页
足细胞病变是多种常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其临床治疗难度大,常用治疗方案疗效欠理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在长期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特色学术观点与临证经验,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足细胞病变参与... 足细胞病变是多种常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其临床治疗难度大,常用治疗方案疗效欠理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在长期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特色学术观点与临证经验,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足细胞病变参与的慢性肾脏病颇有成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医药防治足细胞病变特色经验是曹式丽中医肾病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特色学术经验的理论阐释尚待完善。文章抛砖引玉,从伏邪理论初探曹式丽教授足细胞病变中医药防治理论形成的思维过程,希冀相关梳理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完善曹式丽慢性肾脏病中医药防治体系的理论尝试,而且对如何揣摩、汲取乃至内化中医名家认识疾病、学用中医宝贵思路进行有益探索。故文章拟从伏邪角度,初步分析曹式丽教授足细胞病变防治经验,为临床上进一步从伏邪论治足细胞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变 伏邪 学术理论 形成过程
下载PDF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观察
4
作者 贾帅 孙春杰 史雪鸿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由于乳腺X线照相普查能检测到微钙化灶的存在,目前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柱状细胞病变(columnar cell lesions,CCL)。CCL包括柱状细胞改变(columnar cell change,CCC)、柱状细胞增生(columnar cell hyperplasia,CCH)和乳腺平坦型上皮非典... 由于乳腺X线照相普查能检测到微钙化灶的存在,目前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柱状细胞病变(columnar cell lesions,CCL)。CCL包括柱状细胞改变(columnar cell change,CCC)、柱状细胞增生(columnar cell hyperplasia,CCH)和乳腺平坦型上皮非典型增生(flat epithelial atypia,FEA)[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坦型上皮非典型增生 柱状细胞改变 柱状细胞增生 柱状细胞病变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67
5
作者 刘志红 李世军 +4 位作者 陈朝红 曾彩虹 张波 周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 ,分析其与血糖控制、蛋白尿、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2 7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 2型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病理定量计数肾小球足细胞数。借助足细胞特定标志...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 ,分析其与血糖控制、蛋白尿、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2 7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 2型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病理定量计数肾小球足细胞数。借助足细胞特定标志物WT1与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α3链 (C Ⅳα3)双套色荧光染色 ,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准确的密度定量分析。  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无论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 (尿蛋白 <3 5g/ 2 4h) ,还是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 >3 5g/ 2 4h) ,均伴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密度的减少 ,其中以大量蛋白尿组最为显著 ,蛋白尿组次之 ,微量白蛋白尿组最轻。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与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 (P<0 0 1)。足细胞数目的减少还与肾小球病理改变相关 ,表现为肾小球K W结节病变者其足细胞数明显少于肾小球弥漫系膜增生性病变者 (P <0 0 1)。此外 ,足细胞数减少严重者肾小球硬化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  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就表现出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的减少 ,随着病变加重 ,这种变化愈发明显。足细胞病变不仅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发生 ,而且还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病变 临床病理特征 血糖控制 蛋白尿 肾功能 肾组织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血清学相关性及致细胞病变差异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仕龙 陈少莺 +6 位作者 程晓霞 江斌 林锋强 王劭 朱小丽 李兆龙 张世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3-537,共5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3种不同疾病型禽类呼肠孤病毒间的抗原性关系及病毒的培养特性。作者通过血清中和试验测定了禽呼肠孤病毒(ARV S1133株)、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9710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NP01株)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的血清学相关性,... 本研究旨在研究3种不同疾病型禽类呼肠孤病毒间的抗原性关系及病毒的培养特性。作者通过血清中和试验测定了禽呼肠孤病毒(ARV S1133株)、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9710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NP01株)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的血清学相关性,统计抗原相关性R值;并应用部分禽胚原代细胞及哺乳动物传代细胞对这3种病毒的培养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病毒株之间的R值很小,抗原相关性较低;三者具有广泛的细胞亲嗜性,能在多种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病毒致细胞病变特征有所差异,ARV和NDRV均以巨融合为主,而MDRV则以细胞圆缩坏死为主。上述结果表明导致禽类不同疾病的ARV、MDRV和NDRV三者之间的抗原相关性较低,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也不同,细胞病变类型的差别提供了一种初步鉴别禽类呼肠孤病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番鸭呼肠孤病毒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中和试验 抗原性变异 细胞病变
下载PDF
采用可溶性噻唑盐WST-8检测细胞病变 被引量:8
7
作者 何春艳 周琳婷 +2 位作者 陈延 赵春女 徐帆洪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和客观的检测细胞病变的方法。方法 活细胞代谢过程中 ,可溶性噻唑盐WST 8在电子载体 1 MethoxyPMS存在时被还原形成的可溶性甲染料 ,通过读取A4 50 6 30 间接检测活细胞的个数 ,可用于细胞病变的检测。将WST 8...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和客观的检测细胞病变的方法。方法 活细胞代谢过程中 ,可溶性噻唑盐WST 8在电子载体 1 MethoxyPMS存在时被还原形成的可溶性甲染料 ,通过读取A4 50 6 30 间接检测活细胞的个数 ,可用于细胞病变的检测。将WST 8法用于rhIFN α1b效价的检测 ,并与结晶紫法和常规镜检相比较。结果 相关性研究表明在一定细胞浓度范围内 (2 0 0~ 5 5 0 0 0细胞 孔 )Wish活细胞个数与A4 50 6 30 值呈线性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98。WST 8法检测rhIFN α1b的效价结果与结晶紫法和常规镜检结果基本一致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11(P <0 0 0 1)和0 94 5 (P <0 0 1)。结论 W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噻唑盐 WST-8 细胞病变 人重组干扰素 效价
下载PDF
含桂枝汤大鼠血清对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贺玉琢 高英杰 富杭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6-28,共3页
体外抗病毒实验发现,桂枝汤8mg生药/ml对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10株病毒致细胞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取口饲给予桂枝汤后的大鼠血清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发现该血清(1∶4)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等4株病毒对Hep-2... 体外抗病毒实验发现,桂枝汤8mg生药/ml对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10株病毒致细胞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取口饲给予桂枝汤后的大鼠血清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发现该血清(1∶4)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等4株病毒对Hep-2细胞的增殖;该血清在-20℃保存3个月,其抑制作用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含药血清 病毒 细胞病变
下载PDF
山羊痘病毒培养及其细胞病变观察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有文 魏风 +1 位作者 郭志儒 陈创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的细胞对病毒生长的影响。[方法]制备原代绵羊睾丸细胞,并用原代、传代和冻存3种处理的睾丸细胞对我国山羊痘病毒疫苗株分别进行培养,并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病毒在3种处理的细胞上生长出现细胞病变...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的细胞对病毒生长的影响。[方法]制备原代绵羊睾丸细胞,并用原代、传代和冻存3种处理的睾丸细胞对我国山羊痘病毒疫苗株分别进行培养,并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病毒在3种处理的细胞上生长出现细胞病变的时间略有差异,并且细胞病变也不尽相同。[结论]不同处理的细胞出现的细胞病变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睾丸细胞 细胞病变
下载PDF
葡萄扇叶病毒引起的寄主细胞病变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红叶 洪健 +1 位作者 周雪平 陈力耕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79,共15页
电镜观察了葡萄扇叶病毒杭州分离物 (Grapevine fanleaf virus Hangzhou isolate,GFLV- H)侵染苋色藜 (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昆诺藜 (C.quinoa)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病毒粒子存在于叶肉组织薄壁细胞的细胞质内 ,常成单纵列排列... 电镜观察了葡萄扇叶病毒杭州分离物 (Grapevine fanleaf virus Hangzhou isolate,GFLV- H)侵染苋色藜 (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昆诺藜 (C.quinoa)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病毒粒子存在于叶肉组织薄壁细胞的细胞质内 ,常成单纵列排列在小管结构中 ,小管形成聚集体。在系统感染的昆诺藜细胞中位于管状结构中的病毒粒子穿过胞间连丝。 2种感病寄主细胞质内膜结构增生 ,在核周围形成含细纤维状物质的小囊泡。液泡边缘存在少许小泡 ,有多泡体和髓鞘样结构伸入液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 细胞病变 葡萄 扇叶病毒 细胞病理学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连花 武秀兰 +1 位作者 贾志莺 马富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滋养细胞病变患者82例,进行超声造影观察。结果 8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50例;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滋养细胞病变患者82例,进行超声造影观察。结果 8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50例;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80.00%、70.59%和83.33%,与病理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544;良恶性病变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弥漫型增强模式比例为71.8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良恶性病变在造影增强模式上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子宫滋养细胞病变 时间-强度曲线 诊断
下载PDF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足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波 刘志红 +4 位作者 陈朝红 周虹 陈惠萍 曾彩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与蛋白尿,肾脏病变进展及对激素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26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FSGS,对照组各选取微小病变(MCD),系膜增生性病变(MsP) 9例,并观察4例FSGS病变重复...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与蛋白尿,肾脏病变进展及对激素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26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FSGS,对照组各选取微小病变(MCD),系膜增生性病变(MsP) 9例,并观察4例FSGS病变重复肾活检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套色方法对所有患者肾活检组织分别进行WT1、CR1、GLEPP1和 Ⅳ型胶原a3链的双重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密度定量并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①双套色清晰显示足细胞与基膜的空间位置,足细胞特异性表达WT1、CR1、GLEPP1。②FSGS组患者非硬化肾小球足细胞三种标记物染色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WT1、CR1、GLEPP1染色节段丢失比率显著高于MCD组与MsP组(P<0.05);足细胞密度和肾组织病理类型相关,FSGS组足细胞密度显著低于MCD组与MsP组(P<0.05)。③经典型和脐部型FSGS两组足细胞标志物染色节段丢失比率及足细胞密度无差异。④FSGS组患者足细胞密度与尿蛋白、肾功能无相关性。激素治疗缓解组足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激素治疗无效组(P<0.05)。⑤对4例重复肾活检肾组织WT1、CR1、GLEPP1表达的观察表明,三种标记物表达的缺失程度和肾小球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结论: FSGS组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肾小球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足细胞病变 病理特征 蛋白尿 间接免疫荧光法 激素
下载PDF
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中锋 张彦明 +5 位作者 孙裴 张永国 洪海霞 倪斌 郭抗抗 王晶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脾毒和细胞毒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 PCR)及测序技术,对多次动物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的猪瘟病毒的主要外膜糖蛋白E 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以脾毒和细胞毒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 PCR)及测序技术,对多次动物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的猪瘟病毒的主要外膜糖蛋白E 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用DNA 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E 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发现,脾毒和标准石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0%,细胞毒标准石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氨基酸同源性96.7%。由此说明猪瘟病毒经猪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后均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细胞病变 序列分析 E2基因
下载PDF
乳腺梭形细胞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小霞 周晓蝶 +2 位作者 涂频 程凯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9-1262,共4页
乳腺梭形细胞病变的发病率在乳腺疾病中并不高,但是它的疾病范围谱较广,包括反应性、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增生性疾病等;主要有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间叶性肿瘤、上皮一肌上皮肿瘤和一些特殊类型的化生性癌。这些肿瘤存在多种组织学亚... 乳腺梭形细胞病变的发病率在乳腺疾病中并不高,但是它的疾病范围谱较广,包括反应性、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增生性疾病等;主要有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间叶性肿瘤、上皮一肌上皮肿瘤和一些特殊类型的化生性癌。这些肿瘤存在多种组织学亚型,且部分肿瘤组织形态学上有重叠现象,对病理诊断的工作造成困难,尤其在穿刺活检时,诊断更为困难,此时不仅要在光镜下仔细观察,还需结合临床和免疫组化检测,必要时需行分子病理学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梭形细胞病变 穿刺活检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K在黑色素细胞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良 缪国良 +4 位作者 饶秋 余波 何燕 陆珍凤 吴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69-271,275,共4页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K在黑色素细胞病变中的表达情况,评价其在黑色素细胞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1例恶性黑色素瘤、29例色素痣(6例非典型性痣及23例普通痣)的存档蜡块、病理及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蛋白...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K在黑色素细胞病变中的表达情况,评价其在黑色素细胞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1例恶性黑色素瘤、29例色素痣(6例非典型性痣及23例普通痣)的存档蜡块、病理及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蛋白酶K、S-100、HMB45、melan-A在黑色素细胞病变中的表达,同时与多种非黑色素细胞肿瘤进行对照。结果 70例黑色素细胞病变中组织蛋白酶K的平均阳性率为87.8%,S-100、HMB45和melan-A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0.2%、58.5%和68.3%(P<0.01),57例非黑色素细胞肿瘤均为(-)。结论组织蛋白酶K在黑色素细胞病变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黑色素细胞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病变 组织蛋白酶K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新版WHO分类中平坦上皮不典性的形态学问题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华野 皋岚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关键词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 形态学 组织学分类 乳腺肿瘤 不典型导管增生 普通导管增生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黄芩”药对干预足细胞病变作用机制探索 被引量:9
17
作者 窦一田 尚懿纯 刘春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预测辛通畅络法载体——复方肾苏Ⅱ之君药“柴胡-黄芩”药对干预足细胞病变的可能作用靶点与机制,为辛通畅络法防治足细胞病变序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柴胡、黄芩化... 目的:预测辛通畅络法载体——复方肾苏Ⅱ之君药“柴胡-黄芩”药对干预足细胞病变的可能作用靶点与机制,为辛通畅络法防治足细胞病变序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柴胡、黄芩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蛋白,借助Cytoscape 3.2.1软件绘制“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在OMI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及DigSee在线文本中检索足细胞病变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作图工具获取其与“柴胡-黄芩”作用靶点的交集基因。分别应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2.1软件的“CytoNCA”插件构建交集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学分析,获取核心预测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并通过OmicShare Tools在线作图平台实现富集结果的可视化。结果:基于TCMSP数据库检索结果,获得有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44种,其中柴胡13种、黄芩32种,豆甾醇为两者共有成分;潜在作用靶点较多的化合物为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等;节点度值较高靶点蛋白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PTGS1、核受体共激活因子2、热休克蛋白90α等,分别与37、30、25、25个活性成分相关联。获取“柴胡-黄芩”作用靶点与足细胞病变相关靶点交集基因20个,包括PTGS2、VEGFA、MMP9、TNF、IL6等。上述交集基因的PPI网络图共包含节点20个、连线110条,MMP9、VEGFA、IL6等基因处于核心位置。GO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生物信息条目154个(P<0.05),包括生物过程条目139个、细胞组成条目8个、分子功能条目7个。其中,生物过程主要涉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细胞组成主要涉及细胞外间隙、胞外区、质膜外侧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蛋白质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等。同时,获得KEGG通路富集条目47个(P<0.05),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类风湿关节炎、疟疾、癌症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结论:复方肾苏Ⅱ之“柴胡-黄芩”药对活性成分可能通过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类风湿关节炎、疟疾、癌症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作用于MMP9、VEGFA、IL6、TNF等靶点,从而发挥对足细胞病变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柴胡-黄芩”药对 细胞病变 靶点 机制
下载PDF
形态温和的乳腺梭形细胞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光之 丁华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0-383,394,共5页
以梭形细胞增生为主的病变是乳腺较少见的病变,其中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病变常易发生误诊。因此,本文总结了以形态温和梭形细胞病变为特点的乳腺疾病的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梭形细胞神经... 以梭形细胞增生为主的病变是乳腺较少见的病变,其中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病变常易发生误诊。因此,本文总结了以形态温和梭形细胞病变为特点的乳腺疾病的临床、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梭形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纤维瘤病、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肌纤维母细胞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结节性筋膜炎、良性-交界性叶状肿瘤、肌上皮肿瘤、低级别肉瘤、反应性改变等,着重阐述了梭形细胞病变的基本诊断思路是首先排除低级别梭形细胞癌,病理诊断应以形态学观察为基础,强调了病史采集、充分取材及正确运用免疫组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梭形细胞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HEPES对狂犬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聂子林 俞永新 +2 位作者 王竟梅 曲晓素 严子林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5-377,共3页
我们曾发现,HEPES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组织培养细胞具有增强细胞病变(CPE)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HEPES对其它病毒致细胞病变的诱导增强作用,本文选择在组织培养细胞内不易形成CPE的狂犬病毒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狂犬病毒感染的BHK21... 我们曾发现,HEPES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组织培养细胞具有增强细胞病变(CPE)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HEPES对其它病毒致细胞病变的诱导增强作用,本文选择在组织培养细胞内不易形成CPE的狂犬病毒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狂犬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和Vero细胞经HEPES处理后均出现明显的CPE,且CPE能被抗狂犬病毒血清中和抑制。这一发现为建立以CPE为基础的狂犬病毒试验检测技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细胞 Vero细胞从ATCC引进;BHK21细胞来自美国泛里特军事医学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细胞病变 HEPES
下载PDF
中药淫羊藿苷对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海峰 杨茂伟 +1 位作者 时永臣 王守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淫羊藿苷对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有效治疗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并构建TDP-43慢病毒转染人软骨细胞,并予以不同浓度的中药淫羊藿苷进行干预。采用荧光定量PC...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淫羊藿苷对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有效治疗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并构建TDP-43慢病毒转染人软骨细胞,并予以不同浓度的中药淫羊藿苷进行干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别人软骨细胞的TDP-43基因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后细胞凋亡情况,通过连续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分别比较3组人软骨细胞中靶基因TDP-43与Ⅰ型胶原蛋白α1表达情况,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后细胞凋亡情况,加入不同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后的软骨细胞计数水平。结果: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中TDP-43基因表达水平为(16.02±1.45),比正常人软骨细胞、空白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的(1.86±0.13)、(1.88±0.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Ⅰ型胶原蛋白α1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淫羊藿苷后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凋亡率相比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3 d后、6 d后、12 d后高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的软骨细胞计数比中浓度高,而中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的软骨细胞计数水平比低浓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P-43可能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过程中发挥负调控作用,而中药淫羊藿苷可通过改善上述过程,改善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病变 淫羊藿苷 TDP-43 作用机制 中药 慢病毒转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