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1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蔬成分与细胞结构对其质地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赵邯 刘春菊 +5 位作者 李越 李大婧 李斌 牛丽影 肖亚冬 于蕊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942,共12页
为探究不同果蔬化学组分与细胞结构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质地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6种不同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细胞微观结构、力学特性及质地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与梨的果糖含量较高,苹果的细胞结构较大;桃中蔗糖、水溶性果胶(WSP)... 为探究不同果蔬化学组分与细胞结构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质地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6种不同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细胞微观结构、力学特性及质地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与梨的果糖含量较高,苹果的细胞结构较大;桃中蔗糖、水溶性果胶(WSP)与总酸的含量较高,细胞较小且排列密集,与其他果蔬差异较大;马铃薯与山药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胞结构方面。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CEL)含量与应力-松弛特性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蔗糖、WSP含量与质地剖面分析(TPA)特性参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颗粒密度、孔隙度与部分应力-松弛特性参数和质地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细胞壁厚度、微观结构参数与部分质地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发现,影响新鲜果蔬质地特性的3个核心指标为黏滞系数(η)、体积密度、螯合性果胶(CSP)含量。本研究可为果蔬原料保鲜与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化学成分 细胞结构 质地特性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番木瓜果实外观品质及细胞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张继 尧金燕 +3 位作者 龙兴 彭晓露 方仁 唐文忠 《东南园艺》 2023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为了探究合适的番木瓜采后贮藏温度,减轻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及细胞结构的变化。【方法】以‘大青’番木瓜果实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3个不同贮藏温度(2、10、20℃),于贮藏20d内测定外观品质、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细胞结构。【结果】... 【目的】为了探究合适的番木瓜采后贮藏温度,减轻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及细胞结构的变化。【方法】以‘大青’番木瓜果实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3个不同贮藏温度(2、10、20℃),于贮藏20d内测定外观品质、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细胞结构。【结果】在2、10、20℃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番木瓜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均在2℃贮藏时数值最低,在20℃贮藏时最高,10℃贮藏时变化较小;果肉细胞在2℃贮藏20 d时出现皱缩变形,部分出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结论】在3个贮藏温度条件下,番木瓜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及细胞结构在10℃贮藏时的果实外观及细胞结构均优于其他两个温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温度 果实外观品质 细胞结构
下载PDF
茶多酚结合热处理对枯草杆菌芽孢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毕可 刘月 +3 位作者 杨杰 张变飞 辛伟山 章中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46,共9页
使用不同温度结合0.8 g/L和1.6 g/L茶多酚处理枯草杆菌芽孢,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处理对枯草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由核酸泄漏量、电导率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芽孢结构的变化;通过测定三磷酸腺苷(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苹果酸脱氢酶(M... 使用不同温度结合0.8 g/L和1.6 g/L茶多酚处理枯草杆菌芽孢,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处理对枯草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由核酸泄漏量、电导率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芽孢结构的变化;通过测定三磷酸腺苷(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分析对枯草杆菌芽孢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结合热对芽孢有明显的协同杀灭作用,且随浓度和温度的增加,其杀灭效果更好。1.6 g/L茶多酚结合100℃处理芽孢后,菌落总数下降2.45 lg(CFU/mL),核酸泄露量及电导率显著增加(P<0.05),OD_(260nm)从0.05升至1.08,电导率从6.61 ms/cm增至71.46 ms/cm,说明该处理可以破坏枯草杆菌芽孢的细胞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茶多酚结合热处理的枯草杆菌芽孢菌体形态发生皱缩、凹陷,其ATP、SDH与MDH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具体表现为:ATP酶活力下降0.16 U/mg,SDH酶活力下降5.3 U/mg,MDH酶活力下降18.7 U/mg,说明该方法能破坏枯草杆菌芽孢的能量代谢,破坏枯草杆菌芽孢的细胞结构,同时抑制呼吸代谢途径中相关酶的活性,影响菌体正常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热处理 芽孢 细胞结构 能量代谢
下载PDF
酸胁迫对烤烟幼苗根系形态、叶片亚细胞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家辉 胡心雨 +6 位作者 张楠 张胜 冉茂 陈炬廷 马京民 李钠钾 叶协锋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6,共11页
【目的】研究酸胁迫对不同烤烟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云烟116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研究不同酸度(pH 4.0、pH 5.0和pH 6.0)对烤烟幼苗根系、叶片亚细胞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对照(pH 6.0),酸胁迫条件... 【目的】研究酸胁迫对不同烤烟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云烟116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研究不同酸度(pH 4.0、pH 5.0和pH 6.0)对烤烟幼苗根系、叶片亚细胞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对照(pH 6.0),酸胁迫条件下,烤烟幼苗根系活力降低,根系发育缓慢甚至受到抑制;叶绿体和线粒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增加。相较于pH 5.0,处理6 d后,pH 4.0处理烤烟幼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均下降;叶绿体膨胀变形,基粒片层扭曲,线粒体空洞化,无结构清晰的嵴,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的活性均降低。【结论】酸胁迫抑制烤烟幼苗根系发育,损伤叶片亚细胞结构及抗氧化酶系统,且随着pH下降,烤烟幼苗受损程度更高。云烟116受到酸胁迫影响较大,云烟87表现出较强的耐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幼苗 酸胁迫 根系形态 细胞结构 抗氧化酶
下载PDF
靶向亚细胞结构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铁鑫 林俊卿 郑宪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6,共7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能对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造成极大影响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身心伤害,还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脊髓损伤内在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层出... 脊髓损伤是一种能对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造成极大影响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身心伤害,还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脊髓损伤内在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其疗效欠佳,因此亟需进一步探索新的脊髓损伤治疗策略,拓展新的治疗思路。诸多研究表明,各种亚细胞结构与脊髓损伤后损伤部位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因此靶向线粒体、溶酶体/自噬体、内质网、胞内体和蛋白酶体等亚细胞结构治疗脊髓损伤可望在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多种靶向亚细胞结构的治疗策略在脊髓损伤治疗中效果显著,其中又以靶向线粒体或内质网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为主。靶向线粒体治疗主要着重于维持损伤部位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而靶向内质网治疗主要着重于抑制内质网应激。该文就靶向亚细胞结构治疗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可望为开发脊髓损伤的新型靶向治疗策略、提高脊髓损伤治疗效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结构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锌对染铅大鼠海马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及突触参数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李积胜 闫蓓 +2 位作者 王延坤 王大宁 陈俊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铅对海马CA1 区亚细胞结构的损伤及锌的拮抗作用。方法 给Wistar大鼠饮用6 15mmol L醋酸铅(染铅组)及含3 10mmol L硫酸锌的上述溶液(铅锌组) ,喂养40d ,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各组动物血铅和海马铅含量;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海马... 目的 探讨铅对海马CA1 区亚细胞结构的损伤及锌的拮抗作用。方法 给Wistar大鼠饮用6 15mmol L醋酸铅(染铅组)及含3 10mmol L硫酸锌的上述溶液(铅锌组) ,喂养40d ,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各组动物血铅和海马铅含量;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海马CA1 区神经元及其突触的亚细胞结构变化;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每组10只动物。结果 与对照组和铅锌组相比,染铅组大鼠血铅和海马铅含量明显升高(P <0 0 5 ) ;染铅大鼠海马CA1 区神经元内的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减少,有些已发生空泡化;染铅大鼠海马CA1 区放射层的含5 0个以上突触囊泡的突触结构明显减少(P <0 0 1)。而含10个以下囊泡的突触结构则明显增加(P <0 0 1)。突触前后膜面积均明显减小(P <0 0 1)。但铅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锌对铅引起的大鼠海马CA1 区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变化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结构 染铅大鼠 海马神经元 保护作用 海马CA1区 Wistar大鼠 细胞结构变化 mol/L 拮抗作用 突触结构 原子吸收法 粗面内质网 对照组 镜下观察 突触囊泡 铅含量 硫酸锌 醋酸铅 动物 蒸馏水 线粒体 突触前 饮用 血铅
下载PDF
盐胁迫对酿酒葡萄叶片细胞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7
7
作者 秦玲 康文怀 +1 位作者 齐艳玲 蔡爱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233-4241,共9页
【目的】研究100 mmol.L-1NaCl胁迫下,葡萄酿酒品种‘赤霞珠’、砧木‘5BB’和砧穗组合苗‘赤霞珠/5BB’叶片细胞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为葡萄品种、砧木及砧穗组合苗耐盐性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方法】采用盆栽方法,当葡萄苗... 【目的】研究100 mmol.L-1NaCl胁迫下,葡萄酿酒品种‘赤霞珠’、砧木‘5BB’和砧穗组合苗‘赤霞珠/5BB’叶片细胞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为葡萄品种、砧木及砧穗组合苗耐盐性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方法】采用盆栽方法,当葡萄苗生长到高度约60 cm时,用100 mmol.L-1NaCl处理30 d,随后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并用显微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细胞结构特征。【结果】100 mmol.L-1NaCl胁迫下,葡萄叶片表皮细胞、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增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降低;叶绿体长宽分别扩大1.3—1.5倍和1.3—2.0倍,类囊体肿胀变大;叶绿素含量降低,特别是叶绿素b(Chl b)下降明显;叶片光系统Ⅱ(PSII)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降低。3种类型苗木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同,100 mmol.L-1NaCl对砧木‘5BB’叶片细胞和叶绿体的结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程度最小,其次为砧穗组合苗‘赤霞珠/5BB’,而对品种‘赤霞珠’的影响最大。【结论】100 mmol.L-1NaCl胁迫下,葡萄叶片厚度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最终导致PSII潜在活性中心受损,光能转化效率和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葡萄砧木‘5BB’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可一定程度提高酿酒葡萄‘赤霞珠’的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盐胁迫 光合特性 细胞结构 砧木
下载PDF
干旱和盐胁迫对马铃薯试管苗亚细胞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白江平 王晓斌 +3 位作者 高慧娟 胡开明 张俊莲 王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33-2240,共8页
以‘陇薯3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PEG-4000(0、2%、4%、6%、8%)和NaCl(0、25、50、100、200mmol/L)对马铃薯2周大小试管苗根系生长、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筛选耐盐抗旱马铃薯种质提供理论依据。结... 以‘陇薯3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PEG-4000(0、2%、4%、6%、8%)和NaCl(0、25、50、100、200mmol/L)对马铃薯2周大小试管苗根系生长、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筛选耐盐抗旱马铃薯种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随着PEG-4000和NaCl浓度的增加,马铃薯试管苗根总长、根体积、根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胁迫浓度越高时间越长其下降趋势越明显,而盐胁迫处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PEG胁迫处理。(2)随着PEG-4000和NaCl浓度的增加,马铃薯试管苗叶肉细胞细胞壁明显变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嗜锇颗粒显著增加,出现大量囊泡,叶绿体损害逐渐加剧,直至完全解体。(3)随着PEG-4000和NaCl浓度的增加,马铃薯试管苗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氢(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强,而其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但叶片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研究表明,在PEG-4000模拟干旱和NaCl胁迫条件下,马铃薯试管苗叶片叶绿体结构受到严重损害,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且胁迫程度越强损害越严重、下降幅度越大;同时,干旱和高盐胁迫也诱导马铃薯试管苗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CAT和SOD活性显著上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和高盐胁迫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NACL胁迫 叶片亚细胞结构 生理指标
下载PDF
Zn^(2+)胁迫对绿球藻生长、生理特性及细胞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邱昌恩 毕永红 胡征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08,共6页
Zn2+对绿球藻胁迫的实验浓度为0.1、1、10、50、100、200、400mg/L,BG11培养基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条件下,Zn2+对绿球藻的生长、生理特性以及细胞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Zn2+(0.1—1mg/L)对绿球藻生长基本没有影响;浓度... Zn2+对绿球藻胁迫的实验浓度为0.1、1、10、50、100、200、400mg/L,BG11培养基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条件下,Zn2+对绿球藻的生长、生理特性以及细胞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Zn2+(0.1—1mg/L)对绿球藻生长基本没有影响;浓度在10—50mg/L时,绿球藻能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但当Zn2+浓度大于100mg/L时,绿球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绿球藻Chla+Chlb以及Chla含量均随培养基中Zn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当Zn2+浓度低于10mg/L时,绿球藻的净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均随Zn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则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设计的浓度下,绿球藻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随培养基中Zn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随Zn2+浓度的增大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BG11培养基相比,在低浓度,即Zn2+浓度<10mg/L条件下培养的绿球藻,细胞壁无明显增厚,色素变化不大;暴露到高浓度Zn2+的绿球藻,细胞壁明显增厚,蛋白核消失。在≤10mg/L Zn2+浓度下,绿球藻Zn2+的去除率最高为100%;在能维持生长的Zn2+浓度下,去除率均高达80%以上。结果显示,绿球藻是一种耐受Zn2+胁迫的藻类,对锌的去除率也高,可以应用于含锌污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球藻 ZN^2+ 生长 生理特性 细胞结构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分蘖期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及表面糖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雯 杨景 +4 位作者 郑明明 邓乐乐 郭文善 朱新开 李春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3-411,共9页
为进一步探讨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和表面糖蛋白与抗寒性的关系,以春性品种扬麦16和半冬性品种徐麦30为材料,对低温处理后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和表面糖蛋白的变化进行了标记定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蘖期两品种冻害率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重而... 为进一步探讨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和表面糖蛋白与抗寒性的关系,以春性品种扬麦16和半冬性品种徐麦30为材料,对低温处理后小麦叶片细胞结构和表面糖蛋白的变化进行了标记定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蘖期两品种冻害率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扬麦16抗寒性弱于徐麦30。-6和-10℃低温胁迫24h后,扬麦16叶片薄壁细胞出现了质壁分离现象,徐麦30未发生质壁分离;低温胁迫48和72h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的叶绿体、线粒体以及细胞膜系统被破坏的程度均加重,表现为叶绿体、线粒体肿胀呈圆形,类囊体排列方向不规则,细胞内出现空泡化现象,内含物外泄,部分细胞器消失。低温胁迫后两品种叶片组织细胞表面均出现一层起保护作用的薄糖蛋白层,结构疏松呈丝状,徐麦30细胞表面糖蛋白层的保持时间长于扬麦16。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叶片细胞结构均受到严重破坏,细胞壁表面糖蛋白大部分脱落到细胞间隙中或凝集成块状进入细胞内部。说明低温胁迫造成小麦细胞结构以及表面糖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是不同小麦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的生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细胞结构 糖蛋白 抗寒性
下载PDF
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品质及果实细胞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明娟 游向荣 +5 位作者 张雅媛 卫萍 王颖 周葵 范志毅 邓凤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3-1659,共7页
本文以龙滩珍珠李为原料,采用常压、真空、微波和超声波4种渗糖技术加工果脯,研究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质构特性以及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渗糖制备的龙滩珍珠李果脯色泽最佳... 本文以龙滩珍珠李为原料,采用常压、真空、微波和超声波4种渗糖技术加工果脯,研究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质构特性以及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渗糖制备的龙滩珍珠李果脯色泽最佳、褐变度最低(1.95),Vc含量最高(58.33μg/g),总糖含量较低,但组织状态和口感差;微波渗糖得到的果脯色泽最差,褐变度最高(3.18),Vc含量最低(41.34μg/g),且均与常压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硬度、咀嚼性、弹性和胶着性均最低,分别为508.33 g、10.57 mJ、3.44 mm和256.33 g;超声波渗糖获得的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总分、总糖含量、硬度、咀嚼性、弹性和胶着性均为最高,分别为82.13分、49.22%、868.33 g、16.00mJ、3.68mm和452.33g,显著高于常压处理的(P<0.05),复水率最低(106.48%~128.66%),且明显降低了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破坏。可见,超声波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品质及果实细胞结构的保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滩珍珠李 果脯 渗糖技术 品质 细胞结构
下载PDF
红壤模拟铜污染下紫云英根表形态及其组织和细胞结构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倪才英 陈英旭 骆永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采用根形态研究、显微镜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研究了红壤模拟铜污染下紫云英根表形态及其组织、细胞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当污染铜为 0~ 4 0mg·kg- 1时 ,紫云英生长发育正常 ,根形态完好 ,功能正常 .当污染铜水平在 5 0mg&#... 采用根形态研究、显微镜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研究了红壤模拟铜污染下紫云英根表形态及其组织、细胞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当污染铜为 0~ 4 0mg·kg- 1时 ,紫云英生长发育正常 ,根形态完好 ,功能正常 .当污染铜水平在 5 0mg·kg- 1以上时 ,紫云英根开始出现受害症状 :表现在根粗短呈淡褐色 ,根毛少且短 ,主根弯曲 ,并分出较短的叉根 ;表皮层出现皱缩 ;细胞壁略呈波浪形 ,厚薄不均 ,质膜界线不明显 .紫云英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 ,产量开始下降 .铜污染水平达到 2 0 0mg·kg- 1时 ,根腐烂、组织黑色化、细胞壁断裂 ,胞质严重收缩解离 ,紫云英死亡 ,表明供试红壤临界铜污染浓度为 5 0mg·kg- 1,并且紫云英根对土壤铜污染的耐性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模拟污染 根组织 细胞结构 土壤铜污染
下载PDF
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上部烟叶细胞结构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陈刚 周清明 +4 位作者 杨姣弟 易克 徐向丽 周立新 田云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39,共6页
为研究烤烟上部叶采收的最适成熟特征,将云烟87上部叶按不同成熟度进行分次采收,通过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评价确定常规采收时间推迟5 d即移栽后125 d(M2阶段)对烤烟进行一次性采收,烟叶质量最优。其中移栽后125 d的顶3-顶1叶(TM2)的... 为研究烤烟上部叶采收的最适成熟特征,将云烟87上部叶按不同成熟度进行分次采收,通过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评价确定常规采收时间推迟5 d即移栽后125 d(M2阶段)对烤烟进行一次性采收,烟叶质量最优。其中移栽后125 d的顶3-顶1叶(TM2)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评分为44.67和71.79;移栽后125 d的顶6-顶4叶(FM2)为43.36和71.75;均优于其他几个阶段。从叶片结构的细胞学变化规律看出,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在移栽后125 d(M2阶段)开始变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开始降解、淀粉颗粒积累到最饱满状态。其中移栽后125 d的顶2叶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和海绵组织细胞密度分别为145.3μm、144.7μm、43个/mm、43个/mm;移栽后125 d的顶5叶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和海绵组织细胞密度分别为139.7μm、148μm、42个/mm、41个/mm。该研究进一步证实M2阶段为烤烟上部叶采收最适成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上部叶 成熟度 细胞结构 外观质量 感官质量
下载PDF
TMV侵染番茄引起的细胞结构变化及细胞程序化死亡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文娜 汪矛 +1 位作者 孔令安 李重九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3,共5页
为研究植物系统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细胞程序化死亡 (PCD)现象 ,用烟草花叶病毒 (TMV)接种番茄叶片 ,光镜和电镜观察到茎尖顶端细胞出现PCD特征 :线粒体嵴数目减少直至双层膜破毁、前质体基粒扭曲变形、细胞核畸形、核染色质浓缩并边缘化... 为研究植物系统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细胞程序化死亡 (PCD)现象 ,用烟草花叶病毒 (TMV)接种番茄叶片 ,光镜和电镜观察到茎尖顶端细胞出现PCD特征 :线粒体嵴数目减少直至双层膜破毁、前质体基粒扭曲变形、细胞核畸形、核染色质浓缩并边缘化、细胞质和液泡中出现大量环状片层及酚类物质、多泡体出现、细胞壁膨胀扭曲、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和基质片层结构破坏。试验表明 :TMV侵染番茄引起的系统反应过程中有PCD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V侵染 番茄 细胞结构 结构变化 细胞 程序化死亡
下载PDF
集球藻对盐胁迫的生理适应及细胞结构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饶本强 张列宇 +2 位作者 吴沛沛 李敦海 刘永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盐胁迫是影响荒漠区土壤藻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集球藻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生物土壤结皮中的球状绿藻,能够积累红色素(如虾青素)和油滴,显示出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对集球藻的生理、细胞结构以及色素积累的研究非常匮... 盐胁迫是影响荒漠区土壤藻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集球藻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生物土壤结皮中的球状绿藻,能够积累红色素(如虾青素)和油滴,显示出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对集球藻的生理、细胞结构以及色素积累的研究非常匮乏。以从荒漠生物结皮中分离的一种集球藻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盐胁迫对集球藻生物量、光合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细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细胞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盐胁迫导致集球藻生物量和光合活性的显著降低,细胞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呈现一定的积累。同时盐处理导致集球藻膜脂丙二醛含量大量增加,SOD和CAT活性升高。研究还表明,对照处理下细胞结构完整,细胞器形态清晰,生长后期有大量脂肪体积累。在盐处理下藻体细胞形态结构出现阶段性破坏特征和脂肪体以及淀粉粒的积累,此外细胞器结构模糊和消失,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和空泡化等。研究为更好地揭示集球藻在盐胁迫环境中的生理适应特性、微结构特征以及色素积累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并为该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藻类 集球藻 盐胁迫 生理响应 细胞结构 适应机制
下载PDF
胡杨不定根原基发生的分生细胞结构特征及内源激素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燕 高述民 李凤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42-1350,共9页
以胡杨实生苗去根插穗为试材,采用显微技术、气质(GC/MS)联用技术和同工酶分析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外源3-吲哚丁酸(IBA)对其不定根原基(干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胡杨插穗培养在无IBA的培养基上,36h时有大核细胞发生,60 h时大核细... 以胡杨实生苗去根插穗为试材,采用显微技术、气质(GC/MS)联用技术和同工酶分析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外源3-吲哚丁酸(IBA)对其不定根原基(干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胡杨插穗培养在无IBA的培养基上,36h时有大核细胞发生,60 h时大核细胞聚集成团形成根原基,72 h时生成不定根;而添加了IBA的培养基上插穗培养60 h时大核细胞分散,出现许多薄壁细胞,72 h时薄壁细胞变大,没有根原基的形成和根的发生,表现出细胞组织愈伤化,不再分化出干细胞。添加外源IBA抑制了胡杨插穗不定根形成。(2)组织化学观察显示,在无IBA的培养基上的插穗,60 h时具双环状核仁的干细胞细胞质浓,富含蛋白质;而此时添加了IBA的插穗,具双环状核仁的细胞细胞质很少,蛋白质含量也少。(3)整个胡杨不定根形成的过程中,内源激素IAA和ABA可能作为诱导根原基发生的重要信号分子;内源激素IAA和GA3处于一个较稳定状态,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4)过氧化物酶(POD)2b酶带的持续表达有利于根原基的诱导;淀粉酶在60 h时表达增强,是根原基发育的标志;根原基诱导时不需要酯酶,而根原基发育时需要酯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不定根 细胞 细胞结构 内源激素 同工酶
下载PDF
江淮地区低温冻害对不同类型小麦幼茎细胞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文静 黄正来 +1 位作者 张向前 何金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8-922,共5页
为了解冻害对不同基因型稻茬小麦苗期幼茎细胞结构的影响,选用皖麦50(半冬性品种)、皖麦48(弱春性品种)和郑麦9023(春性品种)为材料,在低温条件下连续用显微镜观测幼茎分蘖节薄壁细胞质壁分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天气发生的初期,... 为了解冻害对不同基因型稻茬小麦苗期幼茎细胞结构的影响,选用皖麦50(半冬性品种)、皖麦48(弱春性品种)和郑麦9023(春性品种)为材料,在低温条件下连续用显微镜观测幼茎分蘖节薄壁细胞质壁分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天气发生的初期,三个品种只发生了轻微的质壁分离,回暖后可恢复。当0℃以下低温持续10d以上时,质壁分离现象加重,皖麦48和郑麦9023分蘖节薄壁细胞原生质体出现不规则收缩,导管和筛管破裂,细胞失水收缩率最高达到30%左右,明显高于皖麦50。不同品种细胞失水收缩最大值均出现在连续低温之后,与最低温度出现时间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江淮地区 冻害 分蘖节 细胞结构
下载PDF
超高压对茶鲜叶的细胞结构、多酚氧化酶活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谭俊峰 林智 +3 位作者 郭丽 吕海鹏 彭群华 邵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82,共5页
系统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茶鲜叶的细胞结构、多酚氧化酶活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超高压处理可导致茶鲜叶细胞形态发生变化,600MPa压力下,细胞形态溃缩明显,出现细胞液溶出;②在处理温度为37℃,处理时间为10min条件下,经500... 系统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茶鲜叶的细胞结构、多酚氧化酶活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超高压处理可导致茶鲜叶细胞形态发生变化,600MPa压力下,细胞形态溃缩明显,出现细胞液溶出;②在处理温度为37℃,处理时间为10min条件下,经500MPa以上超高压处理的茶鲜叶,多酚氧化酶比活性显著下降;③压力为600MPa,保压时间为5min时,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分别为鲜叶质量的9.14%和1.35%,分别比对照样提高24%和42%;④超高压能增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溶出,但压力过高和处理时间过长又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茶鲜叶 细胞结构 多酚氧化酶 茶多酚 氨基酸 叶绿素
下载PDF
辐照对板栗胚芽细胞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傅俊杰 沈伟桥 +2 位作者 包劲松 徐颖 张世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5-88,共4页
本研究试图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γ辐射对板栗胚芽细胞的损伤程度 ,结果发现辐照对胚芽中淀粉影响较为明显 ,0 5kGy以下处理时对胚芽淀粉无明显影响 ,1kGy处理淀粉粒边缘开始部分糊化 ,6kGy以上剂量辐照糊化较为明显。与此相对应 ,板栗... 本研究试图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γ辐射对板栗胚芽细胞的损伤程度 ,结果发现辐照对胚芽中淀粉影响较为明显 ,0 5kGy以下处理时对胚芽淀粉无明显影响 ,1kGy处理淀粉粒边缘开始部分糊化 ,6kGy以上剂量辐照糊化较为明显。与此相对应 ,板栗种子淀粉的粘度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辐照 胚芽 细胞结构 种子淀粉
下载PDF
无机盐对蓝藻细胞结构的影响和原生质球形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厚良 宋文贞 金传荫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关键词 蓝藻 无机盐 细胞结构 原生质球 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