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铜对藻细胞膜完整性及脂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于洋 孔繁翔 +1 位作者 王美林 史小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6-709,共4页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及PI/FDA染色方法,在不同Cu2浓度处理后,从细胞膜完整性、脂酶活性两方面同时研究了Cu2+处理对微囊藻细胞的急性毒性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Cu2+处理M.aeruginousa1h时,PI荧光检测显示藻细胞膜的完整性几乎...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及PI/FDA染色方法,在不同Cu2浓度处理后,从细胞膜完整性、脂酶活性两方面同时研究了Cu2+处理对微囊藻细胞的急性毒性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Cu2+处理M.aeruginousa1h时,PI荧光检测显示藻细胞膜的完整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FDA荧光检测则表明藻细胞的脂酶活性在一定浓度受到刺激.在Cu2+处理24h时,随着Cu2+浓度的增高,PI和FDA荧光强度变化的概率均呈明显的浓度抑制型变化,说明在此时Cu2+作用下FDA荧光的下降,不仅与细胞内脂酶活性受到抑制有关,而且也是高浓度Cu2+作用下细胞膜受损而导致细胞内含物外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技术 铜绿微囊藻 CU^2+ 细胞膜完整性 脂酶活性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姚仕彬 叶元土 +4 位作者 蔡春芳 张宝彤 董娇娇 黄雨薇 陈科全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78-3484,共7页
本试验以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为试验材料,添加于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及5个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YC-1-5组),各... 本试验以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为试验材料,添加于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及5个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YC-1-5组),各组均设9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培养孔。对照组的培养液中不添加酵母培养物水溶物,YC-1-5组的培养液中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的浓度分别为10、25、50、100、200 mg/L。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5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细胞形态无损伤,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3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5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6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3 h时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乳酶脱氢酶(LDH)活力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6 h时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9 h时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12 h时YC-2、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各时间点(3、6、9、12 h)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在6-9 h时GPT活力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培养液中添加1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能促进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适宜浓度为50-2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道黏膜细胞 酵母培养物水溶物 细胞生长 细胞膜完整性
下载PDF
有机溶剂对酵母细胞膜完整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培 张毅 许喜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1-303,共3页
在非水相催化和涉及有机溶剂环境的微生物技术中,有机溶剂对细胞的毒性使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制约。酵母作为最典型的生物催化剂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有机溶剂对酵母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探讨了有机溶剂对酵母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非水相催化 有机溶剂 酵母 细胞膜完整性
原文传递
两步降温对鲑鱼受精卵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4
作者 孙晓鹏 李淑清 +5 位作者 张建华 李守文 邢凤有 田希文 王云山 苗疏琴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243-244,共2页
冷冻对各种细胞均引起破坏作用。Benjamin和Robert认为这种破坏是由于细胞内形成冰晶以致促使电解质浓度升高而引起细胞脱水皱缩致使细胞失活。但冷冻损伤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尤其用象鲑鱼卵细胞这样大的细胞来进行冷冻损伤机理的研究,... 冷冻对各种细胞均引起破坏作用。Benjamin和Robert认为这种破坏是由于细胞内形成冰晶以致促使电解质浓度升高而引起细胞脱水皱缩致使细胞失活。但冷冻损伤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尤其用象鲑鱼卵细胞这样大的细胞来进行冷冻损伤机理的研究,我们尚未见到报道。参照LE.Mc Gann的测定冷冻损伤部位的方法,我们进行了该项试验,以其了解鲑鱼卵细胞在冷冻过程中损伤发生的部位。 1 材料和方法鲑鱼受精卵的采集如文献所示。保存液为鱼Ringer’s液+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降温法 细胞膜完整性 鲑鱼
下载PDF
脱水过程中无核白葡萄细胞膜脂相变及完整性的变化
5
作者 张月 陈卫林 +5 位作者 崔昭东 刘逸卓 柯青 谢伊代·吐尔逊 武运 黄文书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0-229,共10页
无核白葡萄在脱水过程中易褐变,绿品级率降低。该试验通过无核白葡萄细胞膜脂相变、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的观察、荧光值的对比、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及褐变指数等指标,探究30℃(1.5 m/s)、30℃(0 m/s)、25℃(1.5 m/s)和25℃(0 m/s)的脱水... 无核白葡萄在脱水过程中易褐变,绿品级率降低。该试验通过无核白葡萄细胞膜脂相变、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的观察、荧光值的对比、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及褐变指数等指标,探究30℃(1.5 m/s)、30℃(0 m/s)、25℃(1.5 m/s)和25℃(0 m/s)的脱水条件下褐变与未褐变的无核白葡萄细胞的膜脂相变和完整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无核白葡萄失水量达60%时,细胞膜因氧化降解发生断裂,细胞质及液泡中的内容物溶出,FM4-64与受损的细胞膜结合产生大量的红色荧光物质,红色荧光强度值升高;FDA与酯酶结合的绿色荧光物质随细胞质溶出无法聚集,绿色荧光强度降低,细胞膜完整性破坏,无核白葡萄出现不同程度褐变;此时的荧光比值、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增幅较大。其中未褐变的葡萄细胞膜脂相变温度均低于脱水温度,细胞膜处于液晶相,液晶相可以保持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褐变的葡萄样品则相反,细胞膜处于凝胶相,不利于细胞膜结构的稳定。而且褐变的葡萄荧光比值、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高于未褐变的葡萄,细胞膜破坏程度高于未褐变的葡萄。脱水过程中使细胞膜始终处于液晶相,可以更好的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并且提高脱水速率也可以降低褐变的产生,此结果可为无核白葡萄在脱水过程减少褐变现象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脱水 细胞膜脂相变 细胞膜完整性
下载PDF
葡萄果实采后自溶软化与细胞膜完整性及线粒体内能量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群 周文化 +2 位作者 谭欢 叶纯 刘细霞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54,共10页
研究葡萄衰老自溶软化与细胞膜完整性及能量代谢特性的关系。采后葡萄经涂膜和热处理后,低温(4±0.5)℃贮藏,定期测定果肉自溶指数、膜透性和MDA含量、H^+-ATPase、Ca^(2+)-ATPase、SDH、CCO代谢酶活及ATP、ADP、AMP、总腺苷含量和... 研究葡萄衰老自溶软化与细胞膜完整性及能量代谢特性的关系。采后葡萄经涂膜和热处理后,低温(4±0.5)℃贮藏,定期测定果肉自溶指数、膜透性和MDA含量、H^+-ATPase、Ca^(2+)-ATPase、SDH、CCO代谢酶活及ATP、ADP、AMP、总腺苷含量和能荷变化,以未处理为对照。结果显示:(1)果实中膜完整性、能量和能荷水平,能量代谢酶活均呈下降趋势,但涂膜和热处理要高于对照。在降低自溶软化指数、维持膜完整性和ATP水平上,涂膜显著优于热处理(p<0.05)。(2)果实自溶软化指数与膜透性和丙二醛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79,p<0.01),与线粒体蛋白量、能量代谢酶活、能量和能荷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r=-0.79^-0.54,p<0.01)。葡萄贮藏中自溶软化进程与细胞膜完整性和能量代谢特性紧密相关,且涂膜和热处理有利于保持细胞膜完整性,缓解能量代谢酶活下降,维持较高的能量和能荷水平,延缓自溶软化,且涂膜效果优于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自溶软化 细胞膜完整性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麝香草酚破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细胞膜并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畅 田露 +1 位作者 卢家兴 龚国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致病菌,其生物被膜是主要的污染源.为了阐明麝香草酚对Y.enterocolitica的抑制机制,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最小抑制浓度(MIC)、最小抑制生物被膜浓度(MBIC)和最小清除生物...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致病菌,其生物被膜是主要的污染源.为了阐明麝香草酚对Y.enterocolitica的抑制机制,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最小抑制浓度(MIC)、最小抑制生物被膜浓度(MBIC)和最小清除生物被膜浓度(MBEC),随后检测了细胞膜电位以及细胞内ATP和pH值的变化,最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GSEM)和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了麝香草酚引起的细胞膜损伤及其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麝香草酚对Y.enterocolitica的MIC为0.156 25 mg/mL,MBIC仅为1/16 MIC,改变了细胞形态并导致胞内ATP降低、膜去极化和pH下降.旨在探索麝香草酚抑制Y.enterocolitica及其生物被膜的机理,从而为麝香草酚能否作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草酚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生物被膜 细胞膜完整性
下载PDF
新型农抗N2对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8
作者 彭帅英 段超 +4 位作者 刘群 王倩 代于琪 郝利文 李昆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目的】研究农抗N2抑制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生长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由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引发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和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测定经不同浓度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及意大利青霉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几丁质... 【目的】研究农抗N2抑制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生长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由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引发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和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测定经不同浓度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及意大利青霉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几丁质酶活性,研究农抗N2对2种病原真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经不同浓度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及意大利青霉的麦角甾醇含量研究农抗N2对病原真菌细胞膜组分的影响;通过测定胞外蛋白质与DNA含量,进一步探究农抗N2对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细胞壁与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经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其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活性在处理24h后显著提高,且酶活性与农抗N2浓度呈正相关。经农抗N2处理的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2种病原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含量在处理24h后显著下降,其麦角甾醇含量与农抗N2浓度呈负相关。在用高浓度N2处理120h后,2种病原真菌的麦角甾醇含量达到最低值,仅为未处理组的16.77%(指状青霉)和16.23%(意大利青霉)。经农抗N2处理的2种病原真菌,胞外蛋白质含量在处理24h后显著增加,并与农抗N2浓度呈正相关;胞外DNA含量在经农抗N2处理后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含量在高浓度农抗N2处理72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未处理组的1.98倍(指状青霉)与1.35倍(意大利青霉)。【结论】农抗N2能有效诱导病原真菌产生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降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与β-1,3-葡聚糖,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此外,农抗N2显著降低病原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甾醇含量,影响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进而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综上,破坏真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完整性是农抗N2抑制指状青霉与意大利青霉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抗N2 指状青霉 意大利青霉 细胞壁降解酶 细胞膜完整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巴马香猪精液冷冻过程中精子内抗氧化酶活性与精子质膜完整性关系研究
9
作者 孔德营 商海涛 +3 位作者 刘福慧 韩勇 魏泓 张家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8,共6页
猪精液冷冻过程中,精子质膜往往因受到活性氧(ROS)的氧化而发生损伤,精子品质也随之下降.精子ROS水平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然而冷冻过程中精子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细胞膜完整性的关系还缺乏报道.该试验将巴马香猪精液冷冻保存降... 猪精液冷冻过程中,精子质膜往往因受到活性氧(ROS)的氧化而发生损伤,精子品质也随之下降.精子ROS水平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然而冷冻过程中精子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细胞膜完整性的关系还缺乏报道.该试验将巴马香猪精液冷冻保存降温过程中的精子分为4种状态,即鲜精、15℃精液、5℃精液和冷冻-解冻后精液,检测了各种状态下精子的运动参数、质膜完整性(PMI)和顶体完整性(AI),分析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ROS(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表明:15℃精子各项指标和鲜精无显著差异(p>0.05);5℃精子运动能力、质膜完整性和抗氧化酶活性低于鲜精(p<0.05),而精子细胞内MDA水平与鲜精无显著差异(p>0.05);冷冻-解冻后精子的运动能力、质膜完整性和抗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精子MD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SOD和Gpx活性与精子PMI和AI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可见,当精子降温至15℃以下直至冷冻时,SOD和GPX活性逐渐降低,精子细胞清除ROS的能力随之下降,精子质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质膜受损,内容物外渗是精液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香猪 精液冷冻 活性氧 抗氧化酶活性 细胞膜完整性
原文传递
阻断p38途径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通 曾耀英 +3 位作者 何贤辉 邢飞跃 梁佩燕 贺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67-1670,共4页
目的研究阻断p38途径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esternBlott检测DEX对p38途径的阻断作用。以SB203580(SB)阻断BALB/c小鼠胸腺细胞p38途径,在3、5和7h,利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阻断p38途径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esternBlott检测DEX对p38途径的阻断作用。以SB203580(SB)阻断BALB/c小鼠胸腺细胞p38途径,在3、5和7h,利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DiOC6(3)/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势(△ψm)和细胞膜完整性变化。结果DEX显著减少了胸腺细胞p38蛋白含量;阻断p38后DEX诱导小鼠胸腺细胞晚期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DEX诱导了胸腺细胞△ψm降低,同时阻断p38途径后,DiOC6(3)阴性PI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0.01)。结论阻断p38后加速了DEX介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中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该现象可能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 胸腺细胞 细胞膜完整性 线粒体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金波 吕冬霞 +1 位作者 钟健 卢春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42-1945,共4页
目的探讨40 nm氧化铜颗粒对人肝癌HepG2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200μg/ml纳米氧化铜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 h。运用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分析其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探讨40 nm氧化铜颗粒对人肝癌HepG2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200μg/ml纳米氧化铜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 h。运用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分析其对人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铜染毒组HepG2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0μg/ml)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细胞存活率随着纳米氧化铜染毒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HepG2细胞LDH的活力与对照组(0μg/ml)相比也明显升高(P<0.01),且细胞中LDH活力随着纳米氧化铜染毒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结论 40 nm氧化铜颗粒能够引起HepG2细胞产生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颗粒 细胞膜完整性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海洋浮游异养细菌异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苑 董逸 +3 位作者 李海波 赵丽 张武昌 肖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3,共12页
海洋浮游异养细菌(以下称浮游细菌)存在个体间的异质性,对浮游细菌异质性的研究是理解细菌生产、代谢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作用的基础。流式细胞术具有快速分析大量细菌个体的能力,除了用来分析样品中细菌的丰度外,流式细胞术... 海洋浮游异养细菌(以下称浮游细菌)存在个体间的异质性,对浮游细菌异质性的研究是理解细菌生产、代谢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作用的基础。流式细胞术具有快速分析大量细菌个体的能力,除了用来分析样品中细菌的丰度外,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染色技术结合,被用来研究自然海水中浮游细菌在细胞膜完整性、CTC(5-氰基-2,3-二(4-甲基苯基)四唑氯化物)呼吸功能和核酸含量三个方面的异质性。尽管国外已经有较多研究,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比较缺乏,本文综述了自然海区浮游细菌这三项异质性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海区(主要是近岸)浮游细菌的异质性及其随环境的变化,以期推动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对其异质性的变化机制尚没有很好的理论解释,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大洋深海和极区,有关长期变化、全球变暖以及酸化等对浮游细菌异质性的影响研究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浮游异养细菌 流式细胞 细胞膜完整性 CTC活性 异质性
下载PDF
温度对雌雄葎草生理代谢及保护酶系统影响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郭海燕 段婧 +2 位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谢瑞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8-206,共9页
以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为材料,依据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地域的平均温度,设置3个温度(15,20,25℃)为变量,通过测定光合指标、代谢指标、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和细胞膜完整性指标,分析温度对葎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抗逆性影响的生理变化,... 以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为材料,依据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地域的平均温度,设置3个温度(15,20,25℃)为变量,通过测定光合指标、代谢指标、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和细胞膜完整性指标,分析温度对葎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抗逆性影响的生理变化,研究温度对雌雄葎草生理代谢及保护酶系统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葎草叶中的叶绿素含量,Pn和单株生物量随温度下降显著减小(P<0.05),♀株的潜在P_n显著大于♂株(P<0.05);♂株的糖代谢和呼吸作用显著高于♀株(P<0.05),氮代谢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温度对可溶性糖(SS)、丙酮酸(PA)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有显著影响(P<0.05),随温度下降SS含量逐步增加(P<0.05),NR活性逐步降低(P<0.05),温度对代谢速率影响远大于性别间的差异。温度对SOD和POD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CA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温度降低3种酶活性均不断增加,♀株中SOD和POD含量显著高于♂株(P<0.05),性别间CAT含量无差异。温度对细胞膜完整性物质含量的影响,远大于性别间差异,随温度降低葎草体内H_2O_2、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显著增加,♂株中H_2O_2和SP含量显著高于♀株(P<0.05),♀株中MDA和Pro含量显著大于♂株。温度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酶系统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株比♂株有更强的适应温度胁迫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雌雄异株 新陈代谢 抗氧化酶 细胞膜完整性
下载PDF
抗菌肽brevilaterin与柠檬酸联用对大肠杆菌的协同抑菌机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宁亚维 苏丹 +3 位作者 付浴男 刘杨柳 王志新 贾英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1-37,共7页
以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抗菌肽brevilaterin与柠檬酸的协同抑菌效应和机理,为抗菌肽和柠檬酸应用于大肠杆菌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DiSC_3(5)荧光探针考察brevilaterin与柠檬酸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 以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抗菌肽brevilaterin与柠檬酸的协同抑菌效应和机理,为抗菌肽和柠檬酸应用于大肠杆菌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DiSC_3(5)荧光探针考察brevilaterin与柠檬酸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单独使用均能消散大肠杆菌的跨膜电势,两者联用呈现协同消散效果;通过碘化丙啶/SYTO 9探针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考察brevilaterin与柠檬酸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revilaterin与柠檬酸均会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brevilaterin和柠檬酸联用组对菌体超微结构呈现协同破坏作用,即细胞产生变形、发生质壁分离与内容物泄漏等;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brevilaterin、柠檬酸对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没有明显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brevilaterin与柠檬酸可以降解大肠杆菌菌体DNA,两者联用呈现协同降解作用。综上,brevilaterin与柠檬酸可通过破环细胞膜的完整性与降解菌体DNA以发挥协同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vilaterin 柠檬酸 细胞膜完整性 菌体DNA 协同抑菌机理
下载PDF
热胁迫下沙门氏菌亚致死规律及机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月霞 侯鹏飞 索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0-143,共4页
为研究热胁迫下沙门氏菌亚致死规律及调节机制,首先研究沙门氏菌在不同温度下的亚致死及生长曲线,进而采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亚致死沙门氏菌细胞膜完整性和σ因子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沙门氏菌经过60℃热激处理后,细胞外膜... 为研究热胁迫下沙门氏菌亚致死规律及调节机制,首先研究沙门氏菌在不同温度下的亚致死及生长曲线,进而采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亚致死沙门氏菌细胞膜完整性和σ因子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沙门氏菌经过60℃热激处理后,细胞外膜和质膜均发生明显的亚致死损伤,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而经过42℃较低温度热胁迫处理后,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细胞外膜和质膜也没有受到明显的亚致死损伤,细胞膜完整性也未受到明显的破化,并推测可能与σ因子的转录诱导有关。本实验初步揭示了亚致死状态是沙门氏菌在热处理下失活过程中的中间过渡状态,并且与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关键基因的转录表达调节密切相关,为食品热加工安全技术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亚致死 热胁迫 细胞膜完整性 σ因子转录调节
下载PDF
反式肉桂醛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都 张文婷 +5 位作者 郝旭昇 尹术华 郭晓 郑杨洋 于海波 石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3,共10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TC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评价其抑菌效果;随后通过测定TC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曲线、生长动力模型、细胞膜完整性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探究其可能的抑菌机理;最后,构建副溶血型... 本研究通过测定TC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评价其抑菌效果;随后通过测定TC对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曲线、生长动力模型、细胞膜完整性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探究其可能的抑菌机理;最后,构建副溶血型弧菌污染的鲜虾模型,评价TC对鲜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TC对副溶血性弧菌的MIC为50~70μg/mL;TC可降低副溶血性弧菌最大生长速率、延长其生长延滞期;TC可使副溶血性弧菌细胞膜完整性显著降低,并使副溶血性弧菌细胞形态干瘪、皱缩;在鲜虾模型中,体积分数0.4%的TC在1 h(4℃)使鲜虾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降低至检出限以下。研究结果表明,TC有潜力作为天然的抗菌物质应用于鲜虾及其他海产品中有效控制副溶血性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肉桂醛 副溶血性弧菌 细胞膜完整性 鲜虾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洁 陈晓娣 +4 位作者 韩萍芳 BEADHAM Ian 胡兰 邓芸 顾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1-386,共6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对四尾栅藻的毒性影响,测定了细胞增殖、叶绿素荧光、细胞膜完整性和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离子液体均可抑制细... 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对四尾栅藻的毒性影响,测定了细胞增殖、叶绿素荧光、细胞膜完整性和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离子液体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离子液体质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强。计算得到96 h[C4mim][Cl]和[C4mim][BF4]的半数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49.61 mg/L和42.22 mg/L。测试期间发现,[C4mim][Cl](质量浓度20~200 mg/L)和[C4mim][BF4](质量浓度20~150 mg/L)对叶绿素荧光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胞膜完整性无明显影响,随离子液体处理时间延长,对酯酶活性表现为先刺激后抑制作用;经200 mg/L[C4mim][BF4]处理藻细胞96 h后,藻细胞叶绿素的平均荧光强度仅为对照组的20%,酯酶活性为对照组的5%,且95%细胞膜发生破裂。2种离子液体对四尾栅藻均有毒性作用,这表明离子液体一旦进入水环境,将会对水生环境带来一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离子液体 毒性 流式细胞 叶绿素荧光 细胞膜完整性 酯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不同抗冷剂叶面喷施对瓜尔豆幼苗耐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春梅 王秀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16-17,共2页
用不同浓度的CaCl2、(NH4)2SO4和氯化胆碱(CC)喷瓜尔豆幼苗,结果表明,(1±0 5)℃、12h的低夜温处理后,(NH4)2SO4和CC处理的瓜尔豆幼苗叶片能够保持较高的SOD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发生,维持了细胞膜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从而减轻... 用不同浓度的CaCl2、(NH4)2SO4和氯化胆碱(CC)喷瓜尔豆幼苗,结果表明,(1±0 5)℃、12h的低夜温处理后,(NH4)2SO4和CC处理的瓜尔豆幼苗叶片能够保持较高的SOD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发生,维持了细胞膜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从而减轻短期低夜温对瓜尔豆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低温胁迫后幼苗的存活率。其中以0 2%(NH4)2SO4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为0 4%(NH4)2SO4和30mg/L的CC,而CaCl2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尔豆 幼苗 耐寒性 抗冷剂 叶面喷施 超氧化歧化酶 膜脂过氧化 细胞膜完整性
下载PDF
反式肉桂醛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宇楠 《科技与管理》 2017年第5期58-64,共7页
为寻求安全有效的阪崎克罗诺肠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C.sakazakii)的控制方法,该文探究了植物源化合物反式肉桂醛(Trans-cinnamaldehyde,TC)对C.sakazakii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试验检测了TC对C.sakazakii的最小抑菌... 为寻求安全有效的阪崎克罗诺肠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C.sakazakii)的控制方法,该文探究了植物源化合物反式肉桂醛(Trans-cinnamaldehyde,TC)对C.sakazakii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试验检测了TC对C.sakazaki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其对C.sakazakii生长曲线的影响;利用LIVE/DEAD细菌活性检测试剂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重点分析了TC对C.sakazakii细胞膜完整性及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构建复原婴幼儿配方乳模型检测TC在4℃、25℃和37℃对C.sakazakii的抑制作用,充分考虑了TC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TC对C.sakazakii最小抑菌浓度为0.4~1.0 mg/m L并可有效延长C.sakazakii的生长延滞期;浓度为MIC和2MIC的TC使C.sakazakii细胞膜完整性降低至60%和46%并可使其细胞膜皱缩、菌体干瘪;浓度为0.4%(V/V)的TC可在90 min(25℃)和60 min(37℃)使复原婴幼儿配方乳中C.sakazakii的数量降低至检出限以下。本研究结果表明TC有潜力作为天然的抗菌物质应用于奶粉等食品中,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阪崎克罗诺肠杆菌引起的相关食源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肉桂醛 复原婴幼儿配方乳 阪崎克罗诺肠杆菌 最小抑菌浓度 细胞膜完整性
下载PDF
适应性进化技术选育优良乙醇耐受性能Millerozyma farinosa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莹 陈延儒 +5 位作者 吴晓江 邓梦菲 吴生文 万茵 刘成梅 付桂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共6页
为提高白酒品质,以筛选自特香型白酒酒醅中的菌株Millerozyma farinosa NCUF 304.1为原始菌株,进行乙醇耐受适应性进化研究,获得1株高乙醇耐受性菌株M.farinosa NCUF 304.1-1(最高可耐受13%乙醇体积分数)。分析8%乙醇对出发菌株和进化... 为提高白酒品质,以筛选自特香型白酒酒醅中的菌株Millerozyma farinosa NCUF 304.1为原始菌株,进行乙醇耐受适应性进化研究,获得1株高乙醇耐受性菌株M.farinosa NCUF 304.1-1(最高可耐受13%乙醇体积分数)。分析8%乙醇对出发菌株和进化菌株的生长情况、细胞膜及其细胞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原始菌株,在8%乙醇的胁迫下,M.farinosa NCUF 304.1-1的生长延滞期明显缩短,生物积累量显著增加,细胞内泄漏物含量明显减少,且其细胞膜和细胞表面结构完整性提高。另一方面,M.farinosa NCUF 304.1-1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19.5%,抵抗氧化损伤能力明显增加。这表明M.farinosa NCUF 304.1-1是1株既具有高乙醇耐受性又具备较高抗损伤能力的菌株。这一性质有助于提高M.farinosa应用于酒类酿造降解生物胺,对提高酒的品质及质量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ozyma farinosa 适应性进化 乙醇耐受 细胞膜完整性 酒类酿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