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型脂蛋白(a)通过抑制细胞色素b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焦亡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子彤 陈彦君 +4 位作者 谈世铭 饶羽祝 王晶晶 蔡泽民 王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58-566,共9页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oxLp(a)]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经100 mg/L oxLp(a)孵育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焦亡相关蛋白、促炎细胞因子、线粒体相关蛋白核呼吸因子1(NRF1)、... [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oxLp(a)]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经100 mg/L oxLp(a)孵育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焦亡相关蛋白、促炎细胞因子、线粒体相关蛋白核呼吸因子1(NRF1)、核呼吸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及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CYTB)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扫描电镜检测细胞膜破裂,透射电镜检测线粒体形态,Hoechst33342/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tROS),Flou-4AM探针检测钙离子,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Calcein AM染色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向HUVEC转染CYTB过表达慢病毒,分析其对oxLp(a)诱发焦亡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经oxLp(a)处理后,焦亡相关分子NLRP3、pro-Caspase-1、Caspase-1、消皮素D(GSDMD)、GSDMD-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YTB、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18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膜上出现细小裂孔,P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oxLp(a)抑制线粒体相关蛋白NRF1、NRF2、PGC-1α的表达及线粒体基因CYTB的表达,促使mtROS生成增加、钙离子超载、ATP水平下降、MMP下降、mPTP值升高、线粒体形态异常。pHelper 2.0慢病毒载体转染过表达CYTB后,oxLp(a)诱发HUVEC焦亡与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被过表达CYTB部分逆转。[结论]oxLp(a)通过下调CYTB促进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而诱发HUVEC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氧化型脂蛋白(a) 线粒体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色素b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中细胞色素b561表达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周永清 王先锋 +3 位作者 杜文杰 饶楠 王曼 褚红娟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索细胞色素b561(cytochromeb561,CYB56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比较76例乳腺癌患者和4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CYB561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期并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COX回归分析探... 目的探索细胞色素b561(cytochromeb561,CYB56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比较76例乳腺癌患者和4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CYB561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期并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COX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YB561的表达水平较高(t=7.33,P=0.005),且病理Ⅲ级乳腺癌患者中CYB561的表达水平高于病理Ⅰ~Ⅱ级(t=12.32,P<0.001);4种乳腺癌亚型的CYB561表达水平进行方差分析后显示,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247,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与LuminalA型、LuminalB型和HER2阳性患者相比,TNBC患者的CYB561表达水平升高(t=14.054、15.899、12.538,P均<0.001)。此外,CYB561表达水平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状态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2.51,P均<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CYB561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期和5年无病生存期短于CYB561低表达组[(41.09±1.50)个月vs(52.56±1.74)个月、(25.39±1.99)个月vs(33.42±2.34)个月,χ^(2)=7.780、5.219,(P=0.005、0.022)]。COX回归分析显示,CYB561表达水平(HR=0.244,95%CI=0.085~0.697,P=0.008)是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CYB561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细胞色素b561
下载PDF
蝮亚科蛇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被引量:59
3
作者 周继亮 张亚平 +3 位作者 黄美华 陈永久 陈小青 姚耿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对中国产蝮亚科 (Crotalinae)亚洲蝮属 (Gloydius) 6种蛇 (其中短尾蝮取自两个不同地区 ) [短尾蝮Gloydiusbrevicaudus (Stejneger) ,黑眉蝮Gloydiussaxatilis (Emelianov) ,蛇岛蝮Gloydiusshedaoensis (Zhao) ,雪山蝮Gloydiusstrauchii... 对中国产蝮亚科 (Crotalinae)亚洲蝮属 (Gloydius) 6种蛇 (其中短尾蝮取自两个不同地区 ) [短尾蝮Gloydiusbrevicaudus (Stejneger) ,黑眉蝮Gloydiussaxatilis (Emelianov) ,蛇岛蝮Gloydiusshedaoensis (Zhao) ,雪山蝮Gloydiusstrauchii (Bedriaga) ,高原蝮Gloydiusstrauchiimonticola (Werner) ,乌苏里蝮Gloydiusussurriensis(Emelianov) ]与竹叶青属竹叶青蛇TrimeresurusstejnegeriSchmidt共 7种蛇 8个个体测定了 789bp或 744bp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 ,用MEGA1 0 2软件分析了其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 ,以游蛇科链蛇属半棱鳞链蛇Din odonsemicarinatus序列为外群 ,用PAUP4 0b2软件构建最简约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 ,竹叶青蛇在全部受试物种中处于原始地位 ,分布于东北地区的蛇岛蝮、乌苏里蝮、黑眉蝮与浙江和陕西产的短尾蝮所组成的分枝与横断山区的高原蝮、雪山蝮聚集形成的分枝组成姐妹群 ,支持分布于中国境内的亚洲蝮属蛇种的两个起源及分化地的假说 ,同时探讨了蝮蛇的分类地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亚科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子 分子系统树 蛇类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牦牛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测定及其起源、分类地位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齐发 李隐侠 +6 位作者 赵兴波 刘振山 张庆波 宋大伟 屈旭光 李宁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8-1123,共6页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牛亚科不同物种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转换/颠换比值为4.9,突变未达到饱和状态;牦牛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8.0%~8.6%,大于牦牛与美洲野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家牦牛与野牦牛首先聚为一类,再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与美洲牦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结果支持现在的家牦牛和野牦牛都是同一祖先原始牦牛的后代,推测两者分化时间大约为0.55百万年前;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牦牛属的观点,牦牛属包括家牦牛和野牦牛两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亚科 牦牛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起源 分类地位
下载PDF
毛冠鹿与3种麂属动物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的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曹祥荣 束峰珏 +4 位作者 张锡然 毕春明 李朝军 胡均 方笺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9,共6页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 ,获得毛冠鹿、小麂、赤麂和黑麂等 4种麂亚科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b核酸序列36 6bp ,麂属动物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3 5 %~ 4 6 % ,毛冠鹿属与麂属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9 2 9%~ 10 11% ,麂属3种动物分歧时间约为 142~ 184...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 ,获得毛冠鹿、小麂、赤麂和黑麂等 4种麂亚科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b核酸序列36 6bp ,麂属动物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3 5 %~ 4 6 % ,毛冠鹿属与麂属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9 2 9%~ 10 11% ,麂属3种动物分歧时间约为 142~ 184万年 ,毛冠鹿与麂属动物的分歧时间约为 370万年。结合鹿科其余 3亚科动物的同源序列 ,用MEGA软件的Neighbor JoiningMethod (NJ法 )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 ,小麂、赤麂与黑麂组成一个单系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冠鹿 麂属动物 线粒体细胞色素b核苷酸序列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刀鲚与湖鲚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多态性及遗传关系 被引量:40
6
作者 程起群 温俊娥 +2 位作者 王云龙 韩金娣 卢大儒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30,共6页
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片段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刀鲚和湖鲚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刀鲚和湖鲚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0和0.7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763%和0.4301%.分... 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片段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刀鲚和湖鲚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刀鲚和湖鲚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0和0.7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763%和0.4301%.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两者遗传分化的水平很低,群体间的差异对总的变异没有贡献.所以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这一结果支持湖鲚是刀鲚的一个地理种群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湖鲚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遗传差异 进化
下载PDF
大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高天翔 陈省平 +2 位作者 韩志强 刘进贤 张亚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1-794,共4页
对大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 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析比较了 2种间的序列差异。大银鱼 2个个体间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无差异 ,小齿日本银鱼 3个个体的序列出现了 2种单倍型 ;大银鱼同小齿日本银鱼细胞... 对大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 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析比较了 2种间的序列差异。大银鱼 2个个体间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无差异 ,小齿日本银鱼 3个个体的序列出现了 2种单倍型 ;大银鱼同小齿日本银鱼细胞色素b序列 (单倍型SB 1)之间存在 86个碱基差异 (差异率 2 1% ) ,变异较大。大银鱼、小齿日本银鱼的 16SrRNA基因片段种内个体间无序列差异 ,两种间存在 2 1个碱基的差异 (差异率 5 % ) ,有 1个碱基的插入 /缺失。由此可见 ,2种银鱼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进化速率较快 ,约为 16SrRNA基因片段的 4倍。根据细胞色素b序列数据 ,推算出 2种银鱼大概在中新世晚期发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小齿日本银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 序列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钟立强 刘朋朋 +5 位作者 潘建林 王明华 陈友明 秦钦 边文冀 陈校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2-308,共7页
对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的黄颡鱼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获得了955 bp的序列.分析显示,cyt b序列中A+T含量略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60个样本得到3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5±0.018,核... 对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的黄颡鱼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获得了955 bp的序列.分析显示,cyt b序列中A+T含量略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60个样本得到3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5±0.01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19±0.00043,遗传多样性表现中等.太湖种群与滆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0651,鄱阳湖种群和巢湖种群之间遗传距离最近为0.00375.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84,几乎所有变异都来自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极小.cyt b序列构建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5个种群没有分化成不同的分枝谱系,种群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变异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我国林蛙属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43
9
作者 杨学干 王义权 +1 位作者 周开亚 刘中权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5-350,共6页
对中国林蛙属动物进行了DNA水平的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测定了中国林蛙属 7种 15个样品、侧褶蛙属 2种 2个样品Cytb基因长约 3 60bp片段的序列。对这些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 :①中国林蛙甘肃种群与东北种群序列差异较大 ,但尚难根据序... 对中国林蛙属动物进行了DNA水平的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测定了中国林蛙属 7种 15个样品、侧褶蛙属 2种 2个样品Cytb基因长约 3 60bp片段的序列。对这些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 :①中国林蛙甘肃种群与东北种群序列差异较大 ,但尚难根据序列差异来判断它们是不同的亚种还是不同的物种 ;② 7种林蛙中 ,中国林蛙与黑龙江林蛙的亲缘关系最近 ,与桓仁林蛙最远 ;③支持将昭觉林蛙、镇海林蛙、峨眉林蛙和长肢林蛙归入日本林蛙种组Ranajaponica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属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发生关系 基因序列
下载PDF
福尔马林固定云南鲴的DNA提取及其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肖武汉 吴春花 +2 位作者 宿兵 张亚平 崔桂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24,252,258,8,共4页
福尔马林固定云南鲴的DNA提取及其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DNAEXTRACTEDFROMFORMALIN-FIXEDXenocyprisyunnanensisANDSEQUENCEANALYSISOFITSCYTOC... 福尔马林固定云南鲴的DNA提取及其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DNAEXTRACTEDFROMFORMALIN-FIXEDXenocyprisyunnanensisANDSEQUENCEANALYSISOFITSCYTOCHROMEBGENE关键词福尔马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纲 福尔马林 云南鲴 细胞色素b DNA
下载PDF
从线粒体细胞色素b探讨长臀鲃属三个种分类与进化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孔庆鹏 罗静 +2 位作者 黄顺友 向余劲攻 张亚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9-384,共6页
本研究测定了长臀属(MystacoleucusG櫣nther)中的3个种 :月斑长臀(M.chilopterusFowler)、长臀[M.marginatus(CuvieretValenciennes)]和细尾长臀(M.lepturusHuang)共22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部分基因片段 ,其序列为408... 本研究测定了长臀属(MystacoleucusG櫣nther)中的3个种 :月斑长臀(M.chilopterusFowler)、长臀[M.marginatus(CuvieretValenciennes)]和细尾长臀(M.lepturusHuang)共22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部分基因片段 ,其序列为408bp,并选用亚科(Acheilognathinae)中华(RhodeussinensisG櫣nther)及亚科(Barbinae)中的云南倒刺(Spinibarbus.denticulatusyunnanensisTsu)作为外群。结果表明 :细尾长臀与月斑长臀、长臀间存在遗传分化 ,分化程度与鲤科其它鱼类相似 ;而月斑长臀和长臀却无法分开。结果提示 ,月斑长臀和长臀很可能为同一个种。此外 ,长臀属与云南倒刺的亲缘关系较近 ,表明有争议的长臀属归入亚科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b 线粒体 bA亚科 长臂ba属 分类 进化
下载PDF
用细胞色素b部分序列研究斑马鱼的分子分类与系统发育 被引量:29
12
作者 项方 邹记兴 +2 位作者 邓凤姣 刘思阳 隋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8,共6页
用细胞色素b特异性引物 ,对长尾斑马鱼、短尾斑马鱼、豹纹斑马鱼、食蚊鱼和青石斑鱼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的团头鲂、青鱼、草鱼、金桔鱼的细胞色素b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 ,长度为 42 6bp的... 用细胞色素b特异性引物 ,对长尾斑马鱼、短尾斑马鱼、豹纹斑马鱼、食蚊鱼和青石斑鱼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的团头鲂、青鱼、草鱼、金桔鱼的细胞色素b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 ,长度为 42 6bp的细胞色素b同源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是 :2 6 7%A ,2 6 1 %C ,1 6 6%G ,3 0 5 %T ,密码子第三位点的碱基组成存在较大的偏倚 ,G的含量仅占 6 4%。长尾斑马鱼、短尾斑马鱼和豹纹斑马鱼之间细胞色素bDNA序列变异很小 ,相似性高于 99%。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 :豹纹斑马鱼先与长尾斑马鱼聚在一起 ,再与短尾斑马鱼聚为一组。本研究结果支持Frankel和David等人认为豹纹斑马鱼应该是Daniorerio的一个亚种 ,而不是单独的一个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分子分类 系统发育 细胞色素b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变异分析中国鲇形目鱼类的系统发育 被引量:27
13
作者 彭作刚 张耀光 +1 位作者 何舜平 陈宜瑜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采用PCR技术获得中国鲇形目鱼类 1 1科 2 4属 2 7个代表种类细胞色素b基因 1 1 3 8bp全序列 ,比较分析了来自北美洲、非洲的部分鲇形目鱼类同一基因序列 ,并选取脂鲤目、鲤形目和鲱形目鱼类作外类群 ,采用Bayesian方法和最大简约法 (MP... 采用PCR技术获得中国鲇形目鱼类 1 1科 2 4属 2 7个代表种类细胞色素b基因 1 1 3 8bp全序列 ,比较分析了来自北美洲、非洲的部分鲇形目鱼类同一基因序列 ,并选取脂鲤目、鲤形目和鲱形目鱼类作外类群 ,采用Bayesian方法和最大简约法 (MP)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 :(1 )鲇形目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中 ,与脂鲤目、鲤形目以及鲱形目鱼类相比存在 3bp的缺失 ;(2 )鲇形目鱼类各科代表种类形成一单系群 ;(3 )两种建树方法均支持科、粒鲇科和钝头科形成一单系群 ;而胡子鲇科、刀鲇科、海鲇科、科、长臀科、科、鲇科、棘脂科、科形成一大的单系群 ;但鳗鲇科的系统位置两种建树方法没有取得一致结果 ;而其中长臀科与北美的科形成姐妹群 ,胡子鲇、科、鲇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鲇形目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发育 bayesian方法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大额牛的分子系统发生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世平 常洪 +3 位作者 马国龙 陈宏宇 冀德君 耿荣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70,共6页
大额牛是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的珍稀牛种,有关其起源和系统地位一直存在争议。通过PCR扩增、测序等步骤共获得了11头大额牛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1140bp)。应用分析软件,对大额牛11条Cytb序列进行了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牛属动物6个... 大额牛是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的珍稀牛种,有关其起源和系统地位一直存在争议。通过PCR扩增、测序等步骤共获得了11头大额牛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1140bp)。应用分析软件,对大额牛11条Cytb序列进行了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牛属动物6个近缘种的同源序列,以亚洲水牛(Bubalus bubalis)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牛属动物分子系统发育树。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1条大额牛Cytb序列1140位点中,共发现95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8.33%),定义了6种单倍型,表明大额牛群体的Cytb基因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构建的NJ和MP分子系统树均显示,大额牛研究群体明显分为3支,第1支与普通牛(Bos taurus)相聚,第2支与瘤牛(Bos indicus)相聚,第3支与印度野牛(Bos gaurus)相聚。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额牛很可能是印度野牛的家养型或驯化种,我国大额牛群体可能曾受到其他牛种血缘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额牛 细胞色素b基因 起源 分子系统发生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笛鲷属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世华 杨迎春 +4 位作者 沈锡权 邹记兴 郑文娟 余红卫 黄勃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4-521,共8页
测定了9种中国南海的笛鲷属鱼类的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来自GenBank中1种分布于菲律宾和9种分布于美国大西洋的笛鲷属鱼类的相应同源序列,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与红笛... 测定了9种中国南海的笛鲷属鱼类的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来自GenBank中1种分布于菲律宾和9种分布于美国大西洋的笛鲷属鱼类的相应同源序列,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与红笛鲷(L.sanguineus)之间的同源序列碱基差异百分率只有0.32%,支持二者是同种异名的观点;中国南海的笛鲷属鱼类间的平均碱基差异要高于美国大西洋笛鲷属鱼类。在MP和NJ树中,美国大西洋笛鲷表现为亲缘关系较近,来源于中国南海的笛鲷鱼类相对集中在树的基部,分歧较大。这与所研究的笛鲷地理分布和地理隔离基本相一致,同时也说明中国南海笛鲷分化较早并且分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鲷属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分子系统发生
下载PDF
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探讨矮岩羊物种地位的有效性 被引量:53
16
作者 周材权 周开亚 胡锦矗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8-584,共7页
用采自四川省的岩羊和矮岩羊共 18个头骨或皮张标本 ,分析了线粒体Cytb基因114 0bp的全序列 (其中一个样品只测到 80 2bp的基因片段 )。用NJ、MP、ML等系统发育分析法分别重建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 ,均不支持矮岩羊是单系群... 用采自四川省的岩羊和矮岩羊共 18个头骨或皮张标本 ,分析了线粒体Cytb基因114 0bp的全序列 (其中一个样品只测到 80 2bp的基因片段 )。用NJ、MP、ML等系统发育分析法分别重建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 ,均不支持矮岩羊是单系群。结果提示 :所研究的全部样品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即岩羊P .nayaur ,不支持矮岩羊的物种地位。根据基于 17个样品Cytb基因全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和遗传变异以及地理分布 ,这些岩羊样品聚为 5支 ,根据地理区划和本文分析结果 ,四川的岩羊可分为摩天岭、川西、川西北、川西南和川北 5个种群。基于 17个样品Cytb基因1137bp的编码区 ,共定义了岩羊的 16种单元型 ,在 5个种群间未发现共享的单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有效性 Cyt6基因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物种地位
下载PDF
草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星 白俊杰 +2 位作者 劳海华 简清 罗建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用DNAExtractionKit提取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肝脏的总DNA,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system的T载体上,筛选转化子,提取质粒,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序列测定的结果显示克... 用DNAExtractionKit提取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肝脏的总DNA,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system的T载体上,筛选转化子,提取质粒,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序列测定的结果显示克隆了草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1140个碱基及两侧部分序列共1254bp。用DNA分析软件VectorNTI6.0比较草鱼与GenBank中18种鱼类cytb的序列,显示草鱼与它们的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草鱼与这18种鱼的cytb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草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三种鳖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合格 刘文彬 +1 位作者 李建中 张轩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0-385,共6页
对中华鳖、砂鳖和山瑞鳖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引物设计、PCR扩增、序列测定和PCR-P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砂鳖与山瑞鳖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序列... 对中华鳖、砂鳖和山瑞鳖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引物设计、PCR扩增、序列测定和PCR-P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砂鳖与山瑞鳖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序列全长相同,均为1140bp,其A、C、G、T含量相似,分别为378个(33.2%)、322个(28.2%)1、22个(10.7%)、318个(27.9%)、373个(32.7%)、324个(28.4%)、124个(10.9%)、319个(28.0%)、380个(33.3%)3、30个(28.9%)、127个(11.1%)、303个(26.7%)。同源性及序列差异率分析表明:中华鳖与砂鳖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2.3%,中华鳖、山瑞鳖的为85.0%,砂鳖、山瑞鳖的为84.1%;中华鳖与砂鳖b基因核苷酸序列间的差异率为7.7%,中华鳖、山瑞鳖间的序列差异率为15.0%,砂鳖、山瑞鳖间的序列差异率为15.9%,而中华鳖、砂鳖、山瑞鳖各自个体间的序列差异率分别为2.37%、0.88%和0.18%,种间差异显著。用内切酶酶切分析其扩增产物,结果表明:用内切酶NdeⅠ可准确鉴别砂鳖,而用内切酶BamHⅠ则可准确鉴别山瑞鳖。内切酶NdeⅠ和BamHⅠ的联用分析,可使这三种鳖在分子水平都得到明确的鉴定。从三种鳖线粒体DNACytb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显著差异和酶切位点的变化,可以进一步证明砂鳖是不同于中华鳖的鳖属一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砂鳖 山瑞鳖 细胞色素b PCR-RFLP分析 分子鉴定标记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差异分析岩羊和矮岩羊的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37
19
作者 曹丽荣 王小明 方盛国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矮岩羊的分类地位从它被发现后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测定了分别来自四川和青海的岩羊 (Pseudoisnayaur)和矮岩羊 (Pseudoisschaeferi)共 7个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 (114 0bp) ,结合山羊 (Caprahircus)、北山羊 (Capraibex)、绵羊 (Ovis... 矮岩羊的分类地位从它被发现后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测定了分别来自四川和青海的岩羊 (Pseudoisnayaur)和矮岩羊 (Pseudoisschaeferi)共 7个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 (114 0bp) ,结合山羊 (Caprahircus)、北山羊 (Capraibex)、绵羊 (Ovisaries)和盘羊 (Ovisammon)同源DNA序列进行比较 ,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用简约法和距离距阵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 ,得到了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 :岩羊和矮岩羊互为单系群 ,有着较山羊、北山羊、绵羊和盘羊间更近的亲缘关系 ,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 (Cytb=3 2 % )低于牛科不同种间的序列差异水平 (8 3%~ 12 1% ) ,明显高于种内个体的序列差异 ,而处于牛科亚种的序列差异范围内。因此 ,推测矮岩羊与岩羊之间的差异可能已经达到了亚种的水平。它们的分歧时间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矮岩羊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分子系统树 单系群 亲缘关系 亚种 系统进化关系
下载PDF
4种鲷科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及分子系统学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江世贵 刘红艳 +1 位作者 苏天凤 龚世园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4-188,共5页
从鲷科鱼类中黄鳍鲷(Sparus latus)、黑鲷(S.macrocephalus)、真鲷(Pagrosomus major)和平鲷(Rhabdosargussarba)的线粒体DNA扩增出约430 bp的细胞色素b(Cytb)基因,经Clastal X同源排序后得408 bp序列,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并结合GeneBank... 从鲷科鱼类中黄鳍鲷(Sparus latus)、黑鲷(S.macrocephalus)、真鲷(Pagrosomus major)和平鲷(Rhabdosargussarba)的线粒体DNA扩增出约430 bp的细胞色素b(Cytb)基因,经Clastal X同源排序后得408 bp序列,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并结合GeneBank中黄鲷(Taius tumifrons)、灰鳍鲷(S.berda)、犁齿鲷(Evynnis japonica)和高背四长棘鲷(Argyrops spinifer)的该区段DNA序列比较,共发现126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30.7%),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碱基替换多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位点。黑鲷和灰鳍鲷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差异为3.8%;而黄鲷和平鲷的亲缘关系最远,序列差异为21.7%。用MEGA2.1软件中的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将上述8种类分为4组,其中黄鲷属、平鲷属和鲷属分类的结果与形态分类学的观点一致;而传统分类上把犁齿鲷、真鲷和高背四长棘鲷归为3个不同属,在本研究分子系统树中,这3个属却聚成一支。本研究目的在于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鲷科鱼类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鲷科鱼类 细胞色素b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