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7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拉鲁肽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介导心肌细胞凋亡
1
作者 黄学明 戴萌 徐菁慧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处理的心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H/R模型以模拟体外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处理的心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H/R模型以模拟体外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和Annexin V FITC-PI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细胞氧化应激产物和线粒体功能。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表达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果利拉鲁肽保护H9C2细胞免受H/R诱导的损伤,因其可减弱H/R对H9C2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的影响(P<0.05)。利拉鲁肽可保护线粒体功能并防止H/R损伤后H9C2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P<0.05)。结论阐明了利拉鲁肽在治疗I/R相关心肌损伤中的潜在心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缺氧/复氧 线粒体-细胞色素c 心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过表达OMA1通过促进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
2
作者 孙勇攀 龙谦 +3 位作者 周小江 孔德淼 刘波 鲁战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探讨OMA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保存的42例经病理确诊为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及其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 cm),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 目的:探讨OMA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保存的42例经病理确诊为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及其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 cm),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OMA1表达情况。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NCI-H2009、Calu-3、SPC-A-1、A549及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OM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OMA1过表达慢病毒及其空载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分为OMA1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组(OMA1组)和空载慢病毒感染组(Vector组),另设置空白对照组(Blank组)。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JC-10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qRT-PCR法检测细胞中OMA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OMA1、cleaved caspase-3、OPA1以及细胞线粒体和胞浆中Cyt 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OMA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NCI-H2009、Calu-3、SPC-A-1和A549细胞中OM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EAS-2B细胞(P<0.05)。与Blank组或Vector组比较,OMA1组细胞中OM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和胞浆中Cyt 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细胞增殖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及OPA1蛋白和线粒体中Cyt 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OMA1在肺腺癌组织及其细胞系中低表达,过表达OMA1可通过下调OPA1蛋白表达、破坏线粒体膜电位、加速线粒体Cyt C释放而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OMA1 细胞色素c 细胞凋亡 线粒体
下载PDF
基于细胞色素C双通道比率型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液体乳中的过氧化氢
3
作者 叶青 徐红斌 刘洋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59,共4页
通过将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和六-(二茂铁基)-己硫醇(6-(Ferrocenyl)hexanethiol,FcHT)分别修饰在工作通道电极和参比通道电极上,构建一款基于双通道比率技术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通过优化检验条件,液体乳原液和0.1 mol/L的... 通过将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和六-(二茂铁基)-己硫醇(6-(Ferrocenyl)hexanethiol,FcHT)分别修饰在工作通道电极和参比通道电极上,构建一款基于双通道比率技术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通过优化检验条件,液体乳原液和0.1 mol/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pH=7.0)按照体积比1∶11.5混合后,该过氧化氢比率型生物传感器可以直接对样品进行快速测定,大幅度简化了前处理的步骤,缩短前处理的时间。该传感器灵敏度为0.0037 kg/mg、线性范围为8.5~85.0 mg/kg、检出限为0.8 mg/kg,基本可以满足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型 双通道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快速检测技术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蛋白质的圆二色光谱测量中圆二色值不确定度评估——以细胞色素C为例
4
作者 程红 严定策 +1 位作者 武利庆 徐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05-3110,共6页
圆二色(CD)光谱是一种公认的用于测量蛋白质及其二级结构的生物物理技术,不但被广泛用于测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而且可以检测二级及更高级结构的变化,同时用于科学研究和蛋白质产品如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由于对CD光谱测量中的误差来源... 圆二色(CD)光谱是一种公认的用于测量蛋白质及其二级结构的生物物理技术,不但被广泛用于测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而且可以检测二级及更高级结构的变化,同时用于科学研究和蛋白质产品如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由于对CD光谱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定量理解有限,对光谱进行客观比较仍具有挑战性。统计方法可用于比较,但不提供处理系统性以及随机性误差的机制。在任意两台仪器中进行的CD测量,即使在可比较的条件下,相同样品的光谱幅度(elipticity椭圆度,CD scale,也称圆二色值)或波长也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光源、最终的光度输出和各个仪器之间入射光偏振的微小差异是导致圆二色值或波长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分析蛋白质CD光谱取决于原始CD数据的质量,CD解卷积分析强烈依赖于CD光谱中谱峰的圆二色值。因此,以一种α-螺旋为主导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为实验对象,在对CD光谱仪进行校准的前提下,对其浓度为0.05 mg·mL^(-1)的水溶液进行圆二色光谱测定,继而建立了0.05 mg·mL^(-1)细胞色素C水溶液的CD光谱测量模型,评估了其在波长222 nm谱峰圆二色值的不确定度。圆二色值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测量重复性、校准溶液及蛋白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比色皿光程长的不确定度等。经过仪器校准后,综合考虑这些不确定来源,得到0.05 mg·mL^(-1)细胞色素C水溶液在波长为222 nm处谱峰的圆二色值及不确定度为(-4.53±0.54)mdeg,k=2。通过不确定度评估,发现在不确定分量中较为显着的为1 mm比色皿光程长不确定度和溶液配置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设法消除或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以改进测量方法分析测量过程,以实现CD光谱的客观比较,提高CD谱图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为开展圆二色光谱测量的实验室间比对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圆二色 光谱 二级结构 圆二色值 不确定度评估 细胞色素c 可比性
下载PDF
沙棘熊果酸通过调节线粒体-细胞色素c抑制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包艳红 王强 +4 位作者 张文龙 戈娜 李楠 苏军 李可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7-1626,共10页
目的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探讨沙棘熊果酸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5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沙棘熊果酸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 目的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探讨沙棘熊果酸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5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沙棘熊果酸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每日1次生理盐水灌胃8周;酒精模型组用阶梯式浓度酒精灌胃的方法持续灌胃8周;沙棘熊果酸组分别按50 mg/kg、100 mg/kg和150 mg/kg灌胃,1 h后再灌喂模型组同等剂量酒精。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情况;电镜下观察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和胞浆细胞色素c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酒精模型组相比,沙棘熊果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和胆碱酯酶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酒精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明显,而沙棘熊果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索排列逐渐趋于正常、肝脂肪变性明显改善;肝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加、形态明显改善;肝细胞凋亡率、胞浆细胞色素c和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低于酒精模型组(P值均<0.05)。结论沙棘熊果酸可改善酒精性肝病大鼠肝功能和肝组织形态,可能与抑制肝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3蛋白的活化,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沙棘 细胞凋亡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组织凋亡诱导因子、细胞色素C表达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白丹 阴怀清 +3 位作者 武师润 阴崇娟 梁钢 李国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5期2785-2789,共5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组织凋亡诱导因子(AIF)、细胞色素C(Cty-C)表达的实验研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Z-VAD-FMK干预组,每组40只,3组分别于造模后6、24、48、72、96 h断头取脑组织,每时...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组织凋亡诱导因子(AIF)、细胞色素C(Cty-C)表达的实验研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Z-VAD-FMK干预组,每组40只,3组分别于造模后6、24、48、72、96 h断头取脑组织,每时间点取8只。模型组制备采用胆红素腹腔注射法(100μg/g)。Z-VAD-FMK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即刻腹腔注射Z-VAD-FMK 3μg/g(处死前每日1次)。分别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海马(CA1)区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和Cty-C和AIF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Z-VAD-FMK干预组海马区脑组织6 h开始出现细胞凋亡和Cty-C、AIF表达,模型组、Z-VAD-FMK干预组6 h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7.7±2.4、12.9±1.1,Cty-C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0.5±11.3、142.9±13.1,AIF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69.5±11.9、170.7±10.0;随时间延长,细胞凋亡及Cty-C、AIF表达逐渐增多,96 h达高峰,模型组、Z-VAD-FMK干预组96 h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8.0±6.0、33.6±3.8,Cty-C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09.6±8.0、127.3±9.8;AIF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39.7±9.4、141.0±7.1;对照组各时间点海马区脑组织未见明显细胞凋亡和Cty-C、AIF表达。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所致脑损伤机制与线粒体损伤Cty-C、AIF表达增多有关,且非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脑组织 细胞色素c 凋亡诱导因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细胞色素c电子供体SERS活性基底
7
作者 唐金萍 赵冰 韩晓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57-158,共2页
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存在可相互转化的还原和氧化态两种分子形式。基于之前的研究,发现镍纳米粒子可以作为电子供体特异性还原细胞色素c。镍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能力,但其增强因子较小,限制了其应用。在该研究中,成功... 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存在可相互转化的还原和氧化态两种分子形式。基于之前的研究,发现镍纳米粒子可以作为电子供体特异性还原细胞色素c。镍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能力,但其增强因子较小,限制了其应用。在该研究中,成功合成了Ag@Ni核壳纳米粒子,借助于Ag核的拉曼信号增强能力和Ni壳的电子供体特性,该SERS基底可用于氧化还原蛋白的电子传递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Ag@Ni纳米粒子 电子传递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的胞浆中无标记酵母细胞色素c构象变化追踪 被引量:2
8
作者 占建华 胡琴 +3 位作者 朱勤俊 蒋滨 张许 刘买利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蛋白.在线粒体中,它作为载体传递电子.而在细胞质中,它可能会作为凋亡起始因子启动细胞凋亡程序.复杂的细胞质环境是否会对其构象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仍然没有得到确证.... 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蛋白.在线粒体中,它作为载体传递电子.而在细胞质中,它可能会作为凋亡起始因子启动细胞凋亡程序.复杂的细胞质环境是否会对其构象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仍然没有得到确证.本研究通过无标记的基于甲基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追踪了野生型酿酒酵母iso-1 cyt c在酵母细胞匀浆液中的构象变化.发现cyt c在细胞匀浆中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氧化态构象和1种还原态构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同构象之间发生转换.结果表明cyt c的构象会随环境改变,这可能与抵抗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构象变化 甲基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细胞色素c甲硫氨酸氧化机制的NMR研究
9
作者 赵蓓蓓 占建华 +3 位作者 胡琴 朱勤俊 刘买利 张许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6-257,共12页
细胞在呼吸作用中产生活性氧,活性氧含量处于低水平时有利于信号传导,累积过量时会引发蛋白质氧化修饰.细胞色素c是位于线粒体内的多功能金属蛋白,其发生氧化修饰特别是甲硫氨酸Met80的亚砜化修饰可能影响蛋白构象变化,但其机制仍不清楚... 细胞在呼吸作用中产生活性氧,活性氧含量处于低水平时有利于信号传导,累积过量时会引发蛋白质氧化修饰.细胞色素c是位于线粒体内的多功能金属蛋白,其发生氧化修饰特别是甲硫氨酸Met80的亚砜化修饰可能影响蛋白构象变化,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13C选择性标记细胞色素c上甲硫氨酸的末端甲基,利用液体核磁共振技术,追踪了细胞色素c在氧化环境中的氧化修饰变化.发现在氧化环境中,该蛋白质先由还原态转化为氧化态,当活性氧达到一定量时,再发生甲硫氨酸Met80的亚砜化修饰,但在活性氧作用初期未导致明显的蛋白结构变化.这表明细胞色素c具有一定抵御活性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修饰 细胞色素c 液体核磁共振 选择性标记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细胞色素c基因通过调节凋亡途径抑制WSSV感染
10
作者 公洁 祝孟茹 +5 位作者 占铭 席昌俊 神国卿 水燕 徐增洪 沈怀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细胞凋亡是由一系列相关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抵御病原入侵、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其中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是凋亡开始的关键一步。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 细胞凋亡是由一系列相关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抵御病原入侵、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其中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是凋亡开始的关键一步。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细胞色素c基因(PcCytc),全长为897 bp,包括163 bp的5′-UTR、419 bp的3′-UTR和31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04个氨基酸。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cCytc基因在克氏原螯虾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鳃、肠道和肌肉中表达高,在胃中表达最低。WSSV感染实验显示,在病毒感染后PcCytc在肝胰腺、肠道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出现上调,并在24 h达最高值,约是此时PBS组表达量的2.65、2.07和2.20倍,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PcCytc基因干扰后,克氏原螯虾体内WSSV病毒拷贝数显著增加(P<0.05),表明PcCytc能够抑制WSSV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复制,延迟感染;同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均发生显著上调或下调(P<0.05)。本研究表明,PcCytc可通过调节凋亡途径抑制WSSV感染,为克氏原螯虾对WSSV感染的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细胞色素c 凋亡 WSSV感染 RNA干扰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退变软骨细胞细胞色素C及pro-Caspase-9、3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武炼 林煜 +2 位作者 张怡元 肖莉莉 冯尔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5269-5273,共5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关节软骨细胞的中心性特征,对软骨破坏起着支配性的作用,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病理因素之一。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释放细胞色素C、pro Caspase-9和pro Caspase-3的影响,探讨独...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关节软骨细胞的中心性特征,对软骨破坏起着支配性的作用,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病理因素之一。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释放细胞色素C、pro Caspase-9和pro Caspase-3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体外退变软骨细胞模型,分别给予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或空白血清干预24,48 h,收集软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干预后退变软骨细胞细胞色素C、pro Caspase-9和pro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在胞浆中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细胞色素C蛋白释放均逐渐降低,含药血清组释放较空白血清组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中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细胞色素C蛋白外漏均逐渐降低,含药血清组外漏较空白血清组明显减少(P<0.05)。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pro Caspase-9、pro Caspase-3蛋白量均逐渐升高,含药血清组升高更显著,且24 h组与48 h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提示独活寄生汤可以通过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减少Caspase-9、Caspase-3的前体裂解,推测能有效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 中草药 细胞色素c 组织构建 软骨细胞 独活寄生汤 膝骨性关节炎 细胞色素c procaspase-9 procaspase-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褪黑素通过上调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抑制MPP^(+)诱导的MN9D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12
作者 李傲涵 曾炼 +4 位作者 刘颖 张振 胡鹏超 丁旭东 罗辉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模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MN9D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MT组、治疗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MT和MPP^...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模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MN9D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MT组、治疗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MT和MPP^(+)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评价线粒体功能;Hoechst/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以及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core protein 1,UQCRC1)蛋白的表达;采用干扰RNA技术沉默MN9D细胞中UQCRC1的表达,然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T可以减轻MPP^(+)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恢复MPP^(+)造成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减少MPP^(+)诱导的凋亡细胞数量(P<0.05);抑制凋亡蛋白(CytC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5);上调UQCRC1的表达(P<0.05)。沉默UQCRC1后,MT组和治疗组的UQCRC1表达均下降(P<0.05);MT对MPP^(+)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下降(P<0.05);凋亡蛋白(CytC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MT对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UQCRC1抑制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褪黑素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 细胞凋亡 MN9D细胞
下载PDF
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年小鼠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细胞色素C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鹏霞 王淑秋 +4 位作者 魏晓东 朴金花 欧芹 白大芳 杨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50-1051,共2页
目的 从能量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角度探讨白术、附子、肉桂合剂 (简称合剂 )对老年小鼠脑作用的机制。方法 检测脑线粒体丙二醛 (MDA)、细胞色素C(CC)含量以及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细胞色素C氧化酶 (CCO)活性 ,以合剂灌喂老年小... 目的 从能量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角度探讨白术、附子、肉桂合剂 (简称合剂 )对老年小鼠脑作用的机制。方法 检测脑线粒体丙二醛 (MDA)、细胞色素C(CC)含量以及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细胞色素C氧化酶 (CCO)活性 ,以合剂灌喂老年小鼠 ,并检测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老年小鼠脑线粒体MDA、CC含量降低 ,MnSOD和CCO活性增高。结论 合剂具有抗氧化作用 ,并能增加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剂 老年小鼠 细胞色素c 氧化酶细胞色素c
下载PDF
意大利蜜蜂细胞色素C基因的克隆鉴定
14
作者 张务平 《蜜蜂杂志》 2023年第12期7-10,共4页
文章对意大利蜜蜂细胞色素C(Cytc)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利用PCR技术对Cytc基因进行扩增,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扩增引物的特异性,切胶回收目的片段,连接pMD-19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 文章对意大利蜜蜂细胞色素C(Cytc)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利用PCR技术对Cytc基因进行扩增,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扩增引物的特异性,切胶回收目的片段,连接pMD-19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选取阳性的菌液进行Sanger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特性。结果表明,PCR技术成功扩增出了单一且清晰的Cytc条带,并成功完成克隆和测序,证明Cytc在意大利蜜蜂中真实存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意大利蜜蜂Cytc分子式为C537H844N1440154S4,氨基酸数量为108个,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09.72Da,理论等电点为9.50,带负电的残基总数(Asp+Glu)10个,带正电的残基总数(Arg+Lys)18个,不稳定指数为25.33,为稳定蛋白,所编码的氨基酸也不在跨膜区。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意大利蜜蜂Cytc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细胞色素c 克隆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对CVB_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张明雪 曹洪欣 +2 位作者 车红花 何伟 顾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CVB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Ⅰ)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柯萨...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CVB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Ⅰ)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模型,通过改良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克隆受CVB3攻击的宿主细胞中被中药(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的基因。结果: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在中药组中呈高表达,病毒组中表达减弱或被抑制。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能够影响受CVB3攻击的宿主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的表达,有效保护心肌,阻断病程进度,实现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下载PDF
小鼠脑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与年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宏亮 万立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活性、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含量与年龄的关系,为法医学年龄推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1、3、6、9、12月龄昆明小鼠的脑组织CCO活性及... 目的:研究小鼠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活性、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含量与年龄的关系,为法医学年龄推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1、3、6、9、12月龄昆明小鼠的脑组织CCO活性及线粒体Cyt C含量。结果:小鼠脑组织CCO活性、线粒体Cyt C含量,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脑组织CCO活性及线粒体Cyt C含量有望用于年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细胞色素c 线粒体 年龄推断
下载PDF
单只轮虫DNA提取及其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部分序列测定 被引量:20
17
作者 董云伟 牛翠娟 +2 位作者 鲍蕾 李庆芬 黄晨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3,共3页
通过调整试剂剂量及实验条件与步骤 ,利用WizardTM基因组DNA纯化试剂盒可以稳定、快捷地提取单只轮虫的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 ,利用COⅠ通用引物 ,扩增并测定了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 florus)COⅠ部分基因的序列。与褶皱臂... 通过调整试剂剂量及实验条件与步骤 ,利用WizardTM基因组DNA纯化试剂盒可以稳定、快捷地提取单只轮虫的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 ,利用COⅠ通用引物 ,扩增并测定了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 florus)COⅠ部分基因的序列。与褶皱臂尾轮虫 (B plicatilis)COⅠ基因序列比较结果表明 ,此片断确为轮虫COⅠ基因片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只轮虫 DNA 提取 cOI基因片段 细胞色素c 氧化酶
下载PDF
线粒体细胞色素c介导的caspase-9激活通路参与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江涛 郭雄 +4 位作者 吴翠艳 马玮娟 韩晶 武世勋 张银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线粒体功能研究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9激活通路参与成人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关节软骨细胞培养,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软骨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ing检... 目的通过评价线粒体功能研究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9激活通路参与成人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关节软骨细胞培养,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软骨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ing检测细胞色素c的表达,荧光法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结果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细胞较正常软骨细胞凋亡百分率增加,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增高,且活性氧含量增加。结论线粒体氧化应激参与了大骨节病软骨细胞的病理生理变化,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在大骨节病关节软骨细胞凋亡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软骨细胞 大骨节病 细胞色素c cASPASE-9 caspase-3 活性氧(ROS)
下载PDF
补骨脂和补骨脂内酯对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及血清肌酐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宓穗卿 洪馨 +5 位作者 黄天来 叶少梅 欧卫平 冯美蓉 许庆文 刘启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47-150,共4页
补肾壮阳药补骨脂水煎剂能显著增加肝脏微粒体的蛋白含量及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并能降低血清肌酐浓度,提示补骨脂水煎剂具有肝药酶的诱导作用,并能增加药物从肾脏清除的速度,加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及向体外清除... 补肾壮阳药补骨脂水煎剂能显著增加肝脏微粒体的蛋白含量及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并能降低血清肌酐浓度,提示补骨脂水煎剂具有肝药酶的诱导作用,并能增加药物从肾脏清除的速度,加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及向体外清除的过程。补骨脂内酯也能显著增加肝脏微粒体的蛋白含量,并对血清肌酐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补骨脂内酯 NADPH 细胞色素c 还原酶
下载PDF
湖北省庙河地区钉螺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石朝辉 邱持平 +2 位作者 夏明仪 冯正 George M.Davis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比较湖北省庙河沿岸地区钉螺CO1基因序列的差异 ,探讨光壳螺与肋壳螺差异的原因。方法 在该地区选 7个点 (上游 4个点 ,下游 3个点 )采集钉螺 ,用CTAB法提取钉螺基因组DNA ,PCR方法扩增CO1基因 ,纯化后测序 ,运用ESEE软件排序并... 目的 比较湖北省庙河沿岸地区钉螺CO1基因序列的差异 ,探讨光壳螺与肋壳螺差异的原因。方法 在该地区选 7个点 (上游 4个点 ,下游 3个点 )采集钉螺 ,用CTAB法提取钉螺基因组DNA ,PCR方法扩增CO1基因 ,纯化后测序 ,运用ESEE软件排序并比较变异位点 ,观察各点钉螺的CO1基因单倍体型 ,运用PHYLIP软件计算遗传距离 ,绘制基因进化树。结果 获得CO1基因大小为 638bp ,上游和下游累积变异位点数分别为 2 9和 46,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各采集点内钉螺按变异位点多少可分为两组 ;各采集点间存在有相同的基因单倍体型 ;上游和下游螺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2 2 1± 0 0 10 5 ;在FITCH绘制的基因进化树上 ,上游和下游地区钉螺交错分布在同一亚种不同的两个分支中。结论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 ,下游地区钉螺CO1基因的变异强度比上游大 ;庙河各采集点螺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 ;庙河地区螺群属湖北钉螺湖北亚种 (O h hupensis) ,可能存在着两种不同进化速率的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 湖北钉螺 基因差异 日本血吸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