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片段的重排 被引量:4
1
作者 邱小忠 陈瑗 周玫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采用玻璃粉微量吸附法获取DNA直接作为PCR反应的模板 ,利用巢式PCR技术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细胞内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的线粒体DNA扩增片段多态性 ,探讨线粒体DNA的片段缺失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全部冠心病患... 采用玻璃粉微量吸附法获取DNA直接作为PCR反应的模板 ,利用巢式PCR技术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细胞内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的线粒体DNA扩增片段多态性 ,探讨线粒体DNA的片段缺失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全部冠心病患者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的基因中出现了大约 10 0bp的缺失片段 ,其中 1例冠心病患者中还出现了大约 45 0bp核基因组和 6 0 0bp的线粒体DNA扩增片段 ,而在正常对照老人中没有出现片段的重排现象。表明冠心病患者中存在该基因片段的缺失和模板量减少的现象 ,该基因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编码呼吸链复合物一些亚基线粒体DNA片段的重排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性发展的恶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缺失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基因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存在缺失 被引量:1
2
作者 邱小忠 欧阳钧 +4 位作者 余磊 张黎声 陆云涛 原林 钟世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 调查 2 5例老年痴呆患者血细胞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的突变情况 ,探讨线粒体DNA突变与阿尔茨海默病 (AD)性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微量法提取血细胞总DNA直接作为PCR模板 ,进行巢式PCR扩增 ,最后采用... 目的 调查 2 5例老年痴呆患者血细胞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的突变情况 ,探讨线粒体DNA突变与阿尔茨海默病 (AD)性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微量法提取血细胞总DNA直接作为PCR模板 ,进行巢式PCR扩增 ,最后采用DNA序列分析鉴定突变。 结果 在正常老人组 ,只扩增了 2 80bp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 (COX2 )扩增片段 ,而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出现了 4 6 4bp和 2 80bp的多态性扩增片段 ,并且发现了 1个 32 0bp的新的线粒体DNA缺失片段 ,1位AD患者的COX2基因存在一种新的缺失后重组现象 ,COX2基因的 1条单链在np75 0 3处断裂 ,另 1条单链在np7785处断裂 ,这两个断裂的游离片段通过插入 1个额外的胞嘧啶核苷酸重新连接起来。 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中的COX2基因存在片段扩增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性老年痴呆 缺失
原文传递
核因子κB亚基65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在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莉 陈立艳 +1 位作者 马英骥 段钟平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3期136-139,155,共5页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亚基65(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ytochrom eCoxidase-Ⅱ,COX-Ⅱ)在大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LF4h...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亚基65(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ytochrom eCoxidase-Ⅱ,COX-Ⅱ)在大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LF4h组、ALF8h组、ALF12h组和ALF24h组。ALF组采用D-氨基半乳糖(800mg/kg)和脂多糖(100g/kg)联合腹腔注射构建ALF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分别检测各组的ALT、AST、TBIL、ALB、PT、PTA及观察各时间点肝脏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NF-κBp65的mRNA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线粒体中的COX-Ⅱ活性。结果光镜结果显示,ALF8h组可见明显肝细胞凋亡,而12h组和24h组可见明显肝细胞坏死。ALF组中8h、12h及24h肝脏NF-κBp65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1),24h最低。COX-Ⅱ的活性在ALF4h开始升高,8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P=0.008),12h开始下降,24h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ALF大鼠肝脏NF-κBp65的mRNA水平降低,肝脏线粒体COX-Ⅱ活性在凋亡阶段升高,后期降低。二者均参与了ALF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NF-κBp65还可能抑制了ALF过程中肝细胞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核因子κB亚基65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 大鼠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对CVB_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张明雪 曹洪欣 +2 位作者 车红花 何伟 顾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CVB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Ⅰ)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柯萨...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CVB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Ⅰ)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模型,通过改良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克隆受CVB3攻击的宿主细胞中被中药(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的基因。结果: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在中药组中呈高表达,病毒组中表达减弱或被抑制。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能够影响受CVB3攻击的宿主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的表达,有效保护心肌,阻断病程进度,实现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下载PDF
高盐摄入对盐敏感者血清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Ⅱ的影响
5
作者 汪洋 杜鸣飞 +16 位作者 董珍珍 袁悦 邹婷 张晓玉 褚超 王丹 孙月 陈晨 王科科 马琼 严瑜 胡佳文 周浩伟 贾昊 高可 李敏 牟建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高盐干预对盐敏感者血清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COX-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蓝田农村汉族44名成年人参与为期2周的慢性盐负荷试验,试验阶段包括基线期3天,低盐期(每天摄盐3 g,相当于钠51... 目的探讨高盐干预对盐敏感者血清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COX-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蓝田农村汉族44名成年人参与为期2周的慢性盐负荷试验,试验阶段包括基线期3天,低盐期(每天摄盐3 g,相当于钠51.3 mmol/d)和高盐期(每天摄盐18 g,相当于钠307.8mmol/d)各7天。每个阶段均测量血压,并收集血、尿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COX-Ⅱ浓度。结果盐敏感者中,低盐期血清COX-Ⅱ水平较基线期显著升高[(1.14±0.12)ng/ml比(1.45±0.13)ng/ml,P=0.019];而高盐饮食能够明显降低血清COX-Ⅱ的水平[(1.45±0.13)ng/ml比(1.02±0.13)ng/ml,P=0.003],而在盐不敏感者中未发现此变化。此外,两组血清COX-Ⅱ水平变化与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膳食盐.的摄人能够影响盐敏感者血清COX-Ⅱ浓度,提示COX-Ⅱ可能参与血压盐敏感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摄入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Ⅱ 盐敏感者 线粒体功能障碍
下载PDF
酮古龙酸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的融合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双 熊向华 +2 位作者 汪建华 游松 张惟材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融合表达酮古龙酸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coⅡ)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并纯化。方法:根据酮古龙酸菌Y25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CcoⅡ基因,酶切后连接pGEX-KG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获得重组菌,经IPTG诱...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融合表达酮古龙酸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coⅡ)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并纯化。方法:根据酮古龙酸菌Y25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CcoⅡ基因,酶切后连接pGEX-KG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获得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coⅡ,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树脂亲和纯化融合蛋白,并利用Western印迹及质谱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扩增得到867 bp的CcoⅡ基因,构建了pGEX-KG-CcoⅡ融合表达载体,重组菌经0.4 mmol/L IPTG于20℃诱导16 h,SDS-PAGE分析显示有可溶性表达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9×103;Western印迹及质谱分析表明,利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到了目的蛋白。结论:表达并纯化了GST-CcoⅡ融合蛋白,为酮古龙酸菌电子传递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酮古龙酸菌 融合表达 纯化
下载PDF
抗霉素A抑制PC12细胞线粒体COⅡ基因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邱小忠 欧阳钧 +5 位作者 余磊 张黎声 陆云涛 陈瑗 周玫 钟世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抗霉素 A(一种能提高线粒体内活性氧水平的线粒体抑制剂 )处理 PC12细胞 ,利用血细胞计数、台盼蓝排除法以及 MTT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实验证明 ,当抗霉素 A的浓度达到 15 0 μmol/L时 ,PC12细胞开始出现损伤 ;进一步采用... 采用不同浓度的抗霉素 A(一种能提高线粒体内活性氧水平的线粒体抑制剂 )处理 PC12细胞 ,利用血细胞计数、台盼蓝排除法以及 MTT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实验证明 ,当抗霉素 A的浓度达到 15 0 μmol/L时 ,PC12细胞开始出现损伤 ;进一步采用 RNA斑点杂交和 RT-PCR技术分析发现抗霉素 A所致的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内细胞色素 C氧化酶亚基 (CO )基因表达下降有关。本研究证实线粒体介导的活性氧的产生能早期诱导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的改变 ,逐步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霉素A PCI2细胞 线粒体 COⅡ 基因表达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活性氧 损伤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甲醛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曹霞飞 郑翔 +5 位作者 吴俊 王超 田丹 李哲 王穆 让蔚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62-306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甲醛诱导PC12细胞损伤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以甲醛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的白藜芦醇预处理PC12细胞2 h后,加入终浓度为80μmol/L甲醛作用24 h,并设氨基胍100μm...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甲醛诱导PC12细胞损伤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以甲醛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的白藜芦醇预处理PC12细胞2 h后,加入终浓度为80μmol/L甲醛作用24 h,并设氨基胍100μmol/L为阳性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硫对二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并收集各组细胞,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蛋白活性及mRNA的表达;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查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改善甲醛所致PC12细胞损伤,与甲醛处理组相比,细胞存活率随着白黎芦醇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且10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存活率为(92.66±3.27)%,高于氨基胍阳性对照组(〔82.18±2.06)%;〕在白黎芦醇6.25~100μmol/L浓度范围内,SOD、GSH-Px活性、CO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LDH漏出量、NO、MDA含量i、NOS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对甲醛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能有效改善甲醛所致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这种抗氧化活性可能与抑制甲醛/ROS、甲醛/NOS/NO氧化应激途径、减轻线粒体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甲醛 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单克隆细胞系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下载PDF
G-CSF受体胞内区结合蛋白COXⅡ的分子克隆及相互作用验证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彦斌 苑晓玲 +3 位作者 善亚君 赵振虎 刘晓辉 从玉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寻找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探讨其可能的信号传导机制,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鼠胎肝文库中筛选到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亚基(COXⅡ);采用PCR技术从小鼠肌肉cDNA中克隆到全长COXⅡ,并应用哺... 为寻找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探讨其可能的信号传导机制,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鼠胎肝文库中筛选到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亚基(COXⅡ);采用PCR技术从小鼠肌肉cDNA中克隆到全长COXⅡ,并应用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实验验证了COXⅡ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构建了一系列G-CSF受体胞内区短截体,应用细胞双杂交技术确定COXⅡ主要结合于G-CSF受体的Box3区;随后构建了COX Ⅱ-GFP融合表达载体,观察到COXⅡ在COS_7细胞中为全细胞分布。这些结果为揭示COXⅡ的新功能及发现G-CSFR新的信号传递通路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机制 酵母双杂交技术 G-CSF受体胞内区 蛋白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亚基 COXⅡ 细胞双杂交技术 哺乳动物 分子克隆
下载PDF
3种蚊虫线粒体COⅡ基因的分子进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朝晖 王金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7-460,共4页
测定和比较了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基因全序列,并与其他几种蚊虫的CO 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根据CO 基因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对这些蚊虫的进化年代及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这3种蚊虫以中华按蚊... 测定和比较了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基因全序列,并与其他几种蚊虫的CO 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根据CO 基因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对这些蚊虫的进化年代及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这3种蚊虫以中华按蚊比较原始,在CO 分子结构上,白纹伊蚊与致倦库蚊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CO 基因是蚊类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白纹伊蚊 致倦库蚊 线粒体 COⅡ基因 分子进化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多刺蚁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序列变异及其进化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詹光杰 黄发军 肖本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2-307,共6页
从Gen Bank下载多刺蚁属26个不同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XⅡ)蛋白部分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多刺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的氨基酸序列变异和系统进化关系。多刺蚁属种间存在氨基酸变异位点84个,占总氨基酸数目的 36%,而N端跨... 从Gen Bank下载多刺蚁属26个不同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XⅡ)蛋白部分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多刺蚁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的氨基酸序列变异和系统进化关系。多刺蚁属种间存在氨基酸变异位点84个,占总氨基酸数目的 36%,而N端跨膜螺旋区氨基酸保守性最高。采用MEGA 4.0构建的邻接法(NJ)系统发育树表明:佛瑞尔刺蚁(Polyrhachis foreli)和甲胄刺蚁(Polyrhachis andromache)聚为一枝,双钩刺蚁(Polyrhachis bihamata)和叉形刺蚁(Polyrhachis ypsilon)聚为一枝,麦凯刺蚁(Polyrhachis mackayi)、澳洲刺蚁(Polyrhachis australis)和软毛刺蚁(Polyrhachis pilosa)三个种聚为一枝,这些种间亲缘关系较近;基于COXⅡ蛋白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与基于细胞色素b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多刺蚁属中序列变异度最大的4个种的COXⅡ对应的3D结构在螺旋和折叠排列方式上完全相同,表明多刺蚁属内COXⅡ序列变异并不影响其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刺蚁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氨基酸序列 系统发育 3D结构
原文传递
高本底辐射地区居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表达水平研究
12
作者 杨敏 苏世标 +2 位作者 郭强之 耿继武 李晓艺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9-641,647,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长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人群的周围血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XⅡ)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HBRA和对照地区(CA)各50名年龄为50.0—59.0岁男性居民作为HBRA组和CA组。采集2组人群肘静脉血... 目的研究低剂量长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人群的周围血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XⅡ)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HBRA和对照地区(CA)各50名年龄为50.0—59.0岁男性居民作为HBRA组和CA组。采集2组人群肘静脉血分离白细胞和血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白细胞中COX1ImRNA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浆中COXⅡ蛋白水平。结果HBRA组人群白细胞COXⅡ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CA组[(13.01±1.76)vs(1.00±0.23),P〈0.01],HBRA组人群血浆中coxI蛋白水平与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0.58,1.56)vs0.88(0.44,1.57)mg/L,P〉0.05]。结论低剂量长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能导致线粒体COXⅡ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可能与适应性反应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本底辐射 低剂量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原文传递
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输入性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丹 王安东 +4 位作者 尹小平 田延河 梁臻 巴特 张江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9-792,共4页
目的分析阿拉山口口岸地区输入性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I)和Ⅱ(COII)基因特征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从2014年1月入境集装箱死猫体表采集蚤类样本,形态学鉴定完毕后提取DNA,PCR扩增COI和COII基因并测定序列,使用Mega 6.0通... 目的分析阿拉山口口岸地区输入性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I)和Ⅱ(COII)基因特征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从2014年1月入境集装箱死猫体表采集蚤类样本,形态学鉴定完毕后提取DNA,PCR扩增COI和COII基因并测定序列,使用Mega 6.0通过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猫栉首蚤指名亚种COI和COII基因富含A+T,碱基突变多为置换突变,无移码,缺失和插入突变;Blast显示与澳大利亚猫栉首蚤指名亚种同源性较高(99%)。结论 COI基因序列存在足够的变异能够区分亲缘关系很近的种类,为外来或新发现的蚤种的鉴别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栉首蚤指名亚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II) 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分析 中哈边境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of primary spermatocyte against round spermatid isolated from human testis using the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technique 被引量:3
14
作者 GangLIANG XiaoDongZHANG +6 位作者 LuJingWANG YuShenSHA JianChaoZHANG ShiYingMIAO ShuDongZONG LinFangWANG S.S.KOIDE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7-512,共6页
The method of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combined with suppressive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was developed to isolate specific germ cells from human testis sections and to identify the genes expressed d... The method of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combined with suppressive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was developed to isolate specific germ cells from human testis sections and to identify the genes expressed during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over 10,000 primary spermatocytes and round spermatid cells weresuccessfully isolated by LCM. Using the cDNAs from primary spermatocytes and round spermatids, SSH cDNAs library of primary spermatocyte-specific was constructed. The average insert size of the cDNA isolated from 75 randomly picked white clones was 500 bp, ranging from 250 bp to 1.7 kb. Using the dot-blot method, a total of 421 clones were examined, result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390 positive clones emitting strong signals. Partial sequence of cDNAs prepared from each clone was determined with an overall success rate of 84.4%. Genes encoding cytochrome c oxidase Ⅱ and the rescue factor-humanin were most frequently expressed in primary spermatocytes, suggesting their roles involved in mei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俘获显微解剖技术 精子发生 精母细胞 精细胞 睾丸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 鉴定 减数分裂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导L02人正常肝细胞COXⅡ基因表达、ATP水平和细胞活力改变
15
作者 冯先武 封江彬 +5 位作者 李爽 高玲 陆雪 陈德清 赵骅 刘青杰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对电离辐射诱导L02人正常肝细胞(简称"L02细胞")的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Ⅱ基因表达、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和细胞活力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2×7析因设计方法。0、1、3、5、8、1... 目的探讨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对电离辐射诱导L02人正常肝细胞(简称"L02细胞")的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Ⅱ基因表达、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和细胞活力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2×7析因设计方法。0、1、3、5、8、10、15 Gy剂量60Coγ射线分别照射L02细胞24、48 h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OXⅡ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OXⅡ蛋白表达水平,ATP发光检测试剂盒和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和细胞活力。结果 照射时间与照射剂量对L02细胞的COX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ATP水平升高和细胞活力下降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92.43、267.40、6.99、116.11,P<0.05或P<0.001)。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照射后24 h COXⅡ蛋白表达水平、照射后24、48 h ATP水平和细胞活力分别与照射剂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5或P<0.01)。结论 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交互作用影响60Coγ照射诱导的L02细胞COXⅡ基因表达和细胞内ATP水平与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肝细胞 基因表达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 三磷酸腺苷 细胞活力
原文传递
滩羊mtDNA Cytb和COⅡ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16
作者 李阳友 王婉 +2 位作者 苏畅 吴大鹏 项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0,共4页
为了分析滩羊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的方法对宁夏地区3个品种绵羊(滩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群体遗传... 为了分析滩羊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的方法对宁夏地区3个品种绵羊(滩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统计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Cytb和COⅡ基因在3个绵羊群体中具有多态性,Cytb基因出现CC、CD、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34,D等位基因频率为0.66,PIC为0.348 1,达到中度多态;COⅡ基因出现EE、EF、FF、EH、FH 5种基因型,E等位基因频率为0.34,F等位基因频率为0.47,H等位基因频率为0.19,PIC为0.625 6,达到高度多态。将滩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Cytb基因与COⅡ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对比,分别在202 bp、47 bp、157 bp处发现变异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细胞色素b(Cytb)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 Ⅱ)基因 多态性 线粒体DNA (mtDNA)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飞 张东霞 +1 位作者 马思远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4-751,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1~3d龄SD大鼠乳鼠,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用于以下实验。(1)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TRAP1组和对照组,提取细胞总蛋白。TRAP...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1~3d龄SD大鼠乳鼠,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用于以下实验。(1)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TRAP1组和对照组,提取细胞总蛋白。TRAP1组细胞总蛋白加入小鼠抗大鼠TRAP1单克隆一抗,对照组细胞总蛋白加入小鼠来源的同型IgG,免疫共沉淀法和蛋白质谱分析检测TRAP1可能作用的蛋白。(2)取细胞,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常氧+TRAP1干扰对照组、常氧+TRAP1干扰组、常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常氧+TRAP1过表达组,每组1孔。常氧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后4组细胞分别加入TRAP1RNA干扰空病毒载体、TRAP1RNA干扰腺病毒载体、TRAP1过表达空病毒载体、TRAP1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另取细胞,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干扰组、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每组1孔。各缺氧组细胞同前对应的常氧组细胞处理后,缺氧6h。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XⅡ)mRNA表达。本实验重复3次。(3)取细胞,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缺氧+TRAP1过表达+COXⅡ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COXⅡ干扰组,每组3孔。前4组细胞的处理同(2),后2组细胞分别加入COXⅡRNA干扰空病毒载体、COXⅡRNA干扰腺病毒载体转染后,再分别加入TRAP1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细胞计数试剂盒8及酶标仪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碘化丙啶和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死亡率。另取细胞,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干扰组、缺氧+TRAP1干扰+COXⅡ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干扰+COXⅡ过表达组,每组3孔,前4组细胞的处理同(2),后2组细胞均加入TRAP1RNA干扰腺病毒载体转染后,再分别加入COXⅡ过表达空病毒载体、COXⅡ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同前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死亡率。本实验重复3次。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TRAP1组细胞有TRAP1表达,对照组细胞未见TRAPI表达。TRAP1可能作用的3个蛋白是角蛋白、COXⅡ和预测分子量为13×10^3的未知蛋白。(2)与常氧空白对照组比较,常氧+TRAP1干扰对照组、常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细胞COXⅡ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常氧+TRAP1干扰组细胞COXⅡ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常氧+TRAP1过表达组细胞COXⅡ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COXⅡmRNA表达量较常氧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缺氧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TRAP1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细胞COXⅡ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缺氧+TRAP1干扰组细胞COXⅡ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缺氧+TRAP1过表达组细胞COXⅡ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3)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缺氧+TRAP1过表达+COXⅡ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COXⅡ干扰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498±0.022、0.303±0.018、0.313±0.032、0.456±0.03l、0.448±0.034、0.335±0.026,细胞死亡率分另0为(4.7±1.5)%、(24.7±3.1)%、(26.0±2.7)%、(13.3±2.5)%、(12.7±2.1)%、(21.0±1.7)%。与常氧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死亡率增加(P值均小于0.01)。与缺氧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缺氧+TRAP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死亡率降低(P值均小于0.01)。与缺氧+TRAP1过表达组比较,缺氧+TRAP1过表达+COXⅡ干扰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缺氧+TRAP1过表达+COXⅡ干扰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死亡率增加(P值均小于0.01)。(4)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干扰组、缺氧+TRAP1干扰+COXII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干扰+COXⅡ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444±0.025、0.275±0.016、0.283±0.021、0.150±0.009、0.135±0.011、0.237±0.017,细胞死亡率分别为(3.7±0.6)%、(21.0±2.7)%、(20.3±3.1)%、(31.7±2.5)%、(33.3±3.2)%、(19.3±1.5)%。与缺氧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TRAP1干扰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与缺氧空白对照组和缺氧+TRAP1干扰对照组比较,缺氧+TRAP1干扰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死亡率增加(P值均小于0.01)。与缺氧+TRAP1干扰组比较,缺氧+TRAP1干扰+COXⅡ过表达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缺氧+TRAP1干扰+COXⅡ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死亡率降低(P值均小于0.01)。结论TRAP1能够正向调节COXⅡmRNA表达,COXⅡ是TRAP1保护缺氧心肌细胞的下游效应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缺氧 细胞增殖 细胞死亡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技术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常见蚤种鉴定中的应用
18
作者 兰晓宇 鲁亮 +9 位作者 候芝林 杜国义 史献明 崔耀仁 刘冠纯 陈永明 康东梅 郑楠 任兴宇 闫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以河北省常见鼠疫媒介蚤为研究对象,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建立河北省常见蚤种的DNA条形码数据库。方法 2018年6-8月在张家口市康保牧场采集鼠体寄... 目的以河北省常见鼠疫媒介蚤为研究对象,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建立河北省常见蚤种的DNA条形码数据库。方法 2018年6-8月在张家口市康保牧场采集鼠体寄生蚤及洞干蚤,2018年9-10月在张家口崇礼区采集鼠体寄生蚤,经形态学鉴定后,选取标本形态完整的不同蚤种提取总DNA,扩增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蚤类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利用邻接法构建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选取的16份蚤类样本均能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COⅠ和COⅡ基因条带,其中13份样本COⅠ测序成功,12份样本COⅡ测序成功。COⅠ基因的分子进化树结果中,12份样本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1份样本与形态学有差异。COⅡ基因的分子进化树结果与形态学鉴定全部一致。结论 COⅠ和COⅡ基因均可作为DNA条形编码基因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的常见蚤类进行物种鉴定,利用2个基因同时进行蚤种鉴定提高了鉴定的成功率,所积累数据为以后的蚤类分子鉴定技术提供了可利用的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类 DNA条形码技术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 种类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