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的帘蛤科贝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5 位作者 董志国 易乐飞 孟学平 申欣 周旻纯 陈冬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44-2753,共10页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A+T含量(62.4%—67.8%)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79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34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100个。以COI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作外群,构建了35种帘蛤科贝类(其中14种贝类COI序列从GenBank下载)的系统发生树,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将短文蛤(Meretrix petechinalis)和丽文蛤(M.lusoria)订为文蛤(M.meretrix)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D.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认为将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和织锦巴非蛤(P.textile)订为2个独立种是合适的。COI基因序列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适合作为帘蛤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系统发生
下载PDF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技术鉴别11种生鲜肉制品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励炯 吴琼 +2 位作者 扈明洁 金朦娜 邱红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9,共8页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技术,以检测生鲜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的掺假情况。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技术,以检测生鲜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的掺假情况。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标条带扩增产物经切胶、回收、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中进行Blast比对,筛选出适合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鸽子肉、马肉、驴肉、鹅肉、兔肉、鼠肉等11种肉类扩增的通用引物COⅠ-A,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18个掺假模型,以对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最低掺入比例进行考察验证。结果表明:11种肉类的PCR扩增效率均为100%。在这18个掺假模型中,牛肉和羊肉中掺入6种低经济价值肉类(猪肉、鸡肉、鸭肉、马肉、驴肉、鼠肉)的最低检出比例均为5%,而在鹅肉、鸽子肉和兔肉中其最低检出比例为10%。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高经济价值生鲜肉制品中掺假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有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条形码 肉制品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 掺假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对CVB_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张明雪 曹洪欣 +2 位作者 车红花 何伟 顾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CVB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Ⅰ)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柯萨...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CVB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Ⅰ)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用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模型,通过改良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克隆受CVB3攻击的宿主细胞中被中药(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调控的基因。结果: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在中药组中呈高表达,病毒组中表达减弱或被抑制。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能够影响受CVB3攻击的宿主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的表达,有效保护心肌,阻断病程进度,实现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克隆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鹏 陈强 +1 位作者 袁媛 陈思礼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湖北株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mt co)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日本血吸虫湖北株成虫基因组总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降落PCR扩增、纯化基因片段后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并与NCBI数据库中...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湖北株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mt co)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日本血吸虫湖北株成虫基因组总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降落PCR扩增、纯化基因片段后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并与NCBI数据库中的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该序列编码蛋白的相关生物学特性.结果:克隆序列的结果表明co基因全长1 581 bp,编码52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等电点为6.28,相对分子量为59 KDα,具有一个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的核心保守结构域.结论:日本血吸虫湖北株co基因与其他地理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鉴别鹿茸及其伪品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重晖 尹程程 +7 位作者 宋文博 荆礼 陈昊媛 杨洋 李芳宇 刘莉 赵大庆 齐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序列建立一种新的PCR鉴定方法,以快速鉴别出梅花鹿、马鹿茸片与驯鹿茸片。方法:采集不同来源的鹿茸片共60批。通过比较梅花鹿、马鹿与驯鹿等其他伪品的COⅠ基因序列差异,根据SNP鉴别位点设计梅花... 目的: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序列建立一种新的PCR鉴定方法,以快速鉴别出梅花鹿、马鹿茸片与驯鹿茸片。方法:采集不同来源的鹿茸片共60批。通过比较梅花鹿、马鹿与驯鹿等其他伪品的COⅠ基因序列差异,根据SNP鉴别位点设计梅花鹿茸、马鹿茸同驯鹿茸的鉴别引物Cne-F、Rt-F、Co-R,并对影响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的主要因素变性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延伸时间等进行方法学考察和优化。结果:该实验构建的双位点特异PCR鉴别体系,基于COⅠ的鉴别位点,可通过PCR扩增获得294 bp的梅花鹿、马鹿特异片段,而产生514 bp的驯鹿特异片段,伪品及阴性对照无条带。结论:该实验建立对梅花鹿、马鹿及驯鹿等其他伪品鹿茸的PCR鉴别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DNA 位点特异性 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鉴定
下载PDF
青石斑鱼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Ⅰ)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施大卫 王利 +3 位作者 娄绘芳 黄艳青 朱保建 吴信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长587bp的EST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PCR方法克隆鉴定出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青石斑鱼COXⅠ全长1659bp,5'端非编码区3bp,3'端非编码区105bp,开放阅读框1551bp,编码51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青石斑鱼COXⅠ与线纹刺尾鲷COXⅠ同源性最高,达96.9%。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COXⅠ基因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OXⅠ基因在正常的青石斑鱼和注射了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的青石斑鱼的脾、肝、心、头肾、肾、肌肉和鳃中都有转录表达。注射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后,除了鳃组织,其他组织中COXⅠ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提高(P<0.05),而鳃组织中的COXⅠ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克隆 表达分析 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
下载PDF
9种蚊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秀霞 程鹏 +5 位作者 刘丽娟 史琦琪 王海防 张崇星 王怀位 公茂庆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分析常见的9种蚊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基因序列特征,了解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2016年采用人饵帐诱捕法在济宁市北湖地区采集蚊虫,经实验室种类鉴定后,提取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 目的分析常见的9种蚊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基因序列特征,了解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2016年采用人饵帐诱捕法在济宁市北湖地区采集蚊虫,经实验室种类鉴定后,提取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常型曼蚊和黄色轲蚊的DNA,PCR扩增mtDNA-COⅠ基因并测序。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Bioedit 7.0软件及DNA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通过DNAStar、Clustal X 1.81和Mega 6.0软件分析序列特征、颠换率、分化年代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系统发生关系。结果 9种蚊虫的mtDNA-COⅠ基因成功扩增并测序,获得长度均为528 bp的基因片段,(A+T)含量为65.72%~69.32%,有375个保守位点,153个变异位点,104个简约信息位点,49个单态位点。不同蚊种间的颠换率为3.409%~9.470%,分化年代为1.482×10~6a~4.117×10~6a。不同蚊种间序列同源性为84.28%~92.94%。系统进化关系显示,所有蚊虫的COⅠ基因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一致,同属间聚集,不同蚊种为独立分支。结论 mtDNA-COⅠ基因可用于蚊虫属和种的区分,为蚊虫的分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分子进化
原文传递
中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虹 陈汉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OⅠ )基因序列 ,从分子水平探讨不同地理株对登革病毒 (DV)易感性的差异。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蚊虫基因组DNA扩增出COⅠ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 ;用邻接法进行分子系统发...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OⅠ )基因序列 ,从分子水平探讨不同地理株对登革病毒 (DV)易感性的差异。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蚊虫基因组DNA扩增出COⅠ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 ;用邻接法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各地理株白纹伊蚊COⅠ基因片段序列长度均为 415bp ,所测各株序列均无缺失。云南思茅株的碱基转换率为 1.93 %,颠换率为 0 .2 4%。贵州麻尾株和广西南宁株的转换率为 0 .48%。各地理株中思茅株与麻尾株关系较近 ,麻尾株与南宁株关系较近 ,其余 11个地理株均为同型株。结论 蚊虫对DV的易感性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及生态学方面 (如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 )的因素。在中国大多数白纹伊蚊为同型基因 ,其对DV的易感性尚无直接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理株 白纹伊蚊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序列比较
原文传递
江苏口岸褐家鼠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双双 吴炳耀 +4 位作者 何江 陆永昌 杨庆贵 陈峰 孙立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褐家鼠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特征,为国境口岸鼠形动物的鉴定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江苏口岸本底及输入性褐家鼠COⅠ基因的扩增、测序和比对,结合GenBank的褐家鼠信息,对褐家鼠进行遗... 目的研究褐家鼠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特征,为国境口岸鼠形动物的鉴定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江苏口岸本底及输入性褐家鼠COⅠ基因的扩增、测序和比对,结合GenBank的褐家鼠信息,对褐家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获得48个国内外褐家鼠COⅠ基因序列,测出的605个序列位点中保守位点587个,可变异位点18个,核苷酸平均差异数为(2.510000±0.000640);江苏口岸本底褐家鼠仅为1个单倍型,非江苏口岸褐家鼠多态性丰富。结论不同地区的褐家鼠具有一定的种内差异,该差异与地理位置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家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基因多样性 地理分布
原文传递
宁夏部分地区不同蚊种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序列分析
10
作者 韩坤 吴忠兰 +2 位作者 兰策介 张术斌 高建炜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7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了解宁夏部分地区蚊虫种类组成和不同蚊种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特征和蚊虫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对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青铜峡市的三带喙库蚊、里海伊蚊、淡色库蚊和八代按蚊4种蚊种COI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 目的了解宁夏部分地区蚊虫种类组成和不同蚊种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特征和蚊虫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对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青铜峡市的三带喙库蚊、里海伊蚊、淡色库蚊和八代按蚊4种蚊种COI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在Gen Bank中对所测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分析基因特征、颠换率、遗传距离,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本研究中相似性比对结果,其他蚊虫分别与其同种蚊虫的相似性均达到94%~99%,COI基因序列扩增长度为417 bp左右,GC含量为29.4%~31.5%,种间颠换率为5.80%~13.81%,种间遗传距离为0.121~0.160。结论 COI基因具有种间特异性,可作为不同蚊种分类鉴别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单只轮虫DNA提取及其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部分序列测定 被引量:20
11
作者 董云伟 牛翠娟 +2 位作者 鲍蕾 李庆芬 黄晨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3,共3页
通过调整试剂剂量及实验条件与步骤 ,利用WizardTM基因组DNA纯化试剂盒可以稳定、快捷地提取单只轮虫的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 ,利用COⅠ通用引物 ,扩增并测定了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 florus)COⅠ部分基因的序列。与褶皱臂... 通过调整试剂剂量及实验条件与步骤 ,利用WizardTM基因组DNA纯化试剂盒可以稳定、快捷地提取单只轮虫的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 ,利用COⅠ通用引物 ,扩增并测定了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 florus)COⅠ部分基因的序列。与褶皱臂尾轮虫 (B plicatilis)COⅠ基因序列比较结果表明 ,此片断确为轮虫COⅠ基因片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只轮虫 DNA 提取 cOI基因片段 细胞色素c 氧化酶
下载PDF
深圳市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阳帆 张仁利 +5 位作者 刘阳 张韶华 黄达娜 吴春利 李玥 唐屹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深圳市白纹伊蚊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t DNA-COⅠ)基因多态性,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在深圳市不同区域现场采集8个点的白纹伊蚊幼虫,实验室饲养,收集羽化成蚊,75%乙醇-20℃保存。单蚊抽提白纹伊蚊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 目的研究深圳市白纹伊蚊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t DNA-COⅠ)基因多态性,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在深圳市不同区域现场采集8个点的白纹伊蚊幼虫,实验室饲养,收集羽化成蚊,75%乙醇-20℃保存。单蚊抽提白纹伊蚊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mt DNA-COⅠ基因,并从网上下载部分白纹伊蚊mt DNA-COⅠ进行序列分析和比对,用生物信息系统进行mt DNA-COⅠ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PCR特异扩增后获得白纹伊蚊mt DNA-COⅠ基因1433 bp,序列分析深圳市8个不同地理区域的白纹伊蚊mt DNA-COⅠ的同一性为99%,其mt DNA-COⅠ基因单核苷酸存在转换、颠换,共出现24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1.67%。而同一地理环境的5只白纹伊蚊mt DNA-COⅠ基因序列无差异。结论深圳地区不同采样点白纹伊蚊在mt DNA-COⅠ基因有高度的保守性,不同个体也表现了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其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遗传特征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血吸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的克隆与近缘种属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思礼 刘丽 陈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1-485,共5页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比较血吸虫不同虫株的遗传进化差异.以日本血吸虫湖北株成虫基因组总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取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片段,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对克隆得到的coⅠ基因作进化分析.结...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比较血吸虫不同虫株的遗传进化差异.以日本血吸虫湖北株成虫基因组总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取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片段,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对克隆得到的coⅠ基因作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核苷酸序列还是在氨基酸序列上,日本血吸虫湖北株与其近地域株(云南、江苏、湖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oⅠ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8%、98%和97%,但与不同种属血吸虫(曼氏、湄公、埃及、马来)的一致性则较低,分别为76%、84%、76%、85%,由此证实日本血吸虫湖北株与其它近地域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克隆 近缘关系分析
下载PDF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基因多态检测联合血清肝素辅助因子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张毅 刘林波 +1 位作者 廖智杰 张恒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CYP2C19)基因多态检测联合血清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46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CYP2C19)基因多态检测联合血清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46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再狭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再狭窄组(n=27)和无再狭窄组(n=119)。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心脑血管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病史、病变血管支数、术前狭窄情况、支架植入情况、纤维蛋白原水平、总胆固醇水平、红细胞计数、CYP2C19基因多态性、HCⅡ活性,分析ASO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有吸烟史、支架植入、CYP2C19慢代谢型及HCⅡ活性均为ASO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HCⅡ活性预测ASO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截断值为95.80%,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CI:0.719~0.900),灵敏度为74.80%,特异度为88.24%,Kappa=0.566。CYP2C19基因多态检测对ASO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89.07%,Kappa=0.537。联合检测对ASO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86.55%,Kappa=0.682。结论ASO介入术后再狭窄与吸烟史、支架植入情况、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HCⅡ活性有关,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HCⅡ活性检测均可用于预测ASO介入术后再狭窄,但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 基因多态性 血清肝素辅助因子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基于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tCOI)DNA序列的6种蝙蝠(翼手目:蝙蝠科)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淑艳 敖磊 +1 位作者 李娜 谷晓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0-524,共5页
对贵州5种蝙蝠科蝙蝠的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爪哇伏翼的相应序列,以Pteropus dasymallus,P.scapulatus,Rousettus aegyptiacus为外群,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 对贵州5种蝙蝠科蝙蝠的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爪哇伏翼的相应序列,以Pteropus dasymallus,P.scapulatus,Rousettus aegyptiacus为外群,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分析了这6种蝙蝠科蝙蝠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在贝叶斯,ML树中,这6种蝙蝠科的蝙蝠可分为3个分支:亚洲长翼蝠是第1个独立出来的分支;白腹管鼻蝠是继亚洲长翼蝠之后第2个分离出来的分支;第3个分支又分为两支,一支由大鼠耳蝠和小鼠耳蝠组成,另一支由南蝠和爪哇伏翼组成,支持将这4种蝙蝠同归于蝙蝠亚科的结论,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鼠耳蝠属和管鼻蝠亚科之间的姐妹类群关系,也不支持将鼠耳属提升为亚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生关系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mtcOI) 蝙蝠科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Ⅳ表达协同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谭小玲 柳君泽 +2 位作者 曹利飞 邓忠才 李英和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9-524,共6页
本文探讨缺氧对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chromeoxidase ,COX ,即complexⅣ )的mtDNA和nDNA编码亚基Ⅰ、Ⅳ表达及其协同性的影响。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 2、5、15和 3 0d组。缺氧大鼠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 5 0 0 0m... 本文探讨缺氧对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chromeoxidase ,COX ,即complexⅣ )的mtDNA和nDNA编码亚基Ⅰ、Ⅳ表达及其协同性的影响。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 2、5、15和 3 0d组。缺氧大鼠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 5 0 0 0m连续减压。对照组大鼠于舱外同时喂养 (舱外海拔高度为 3 0 0m)。用半定量逆转录 PCR法测定大脑皮质COXⅠ、ⅣmRNA量 ,用Westernblot分析大脑皮质线粒体COXⅠ、Ⅳ蛋白量 ,以两个亚基的蛋白量、mRNA量的比值反映亚基表达的协同性。结果显示 ,缺氧 2、5d ,COXⅠmRNA增加 ,缺氧 15、3 0d时下降至对照水平。缺氧 2、5和 15d时 ,COXⅣmRNA显著增加 ,缺氧 3 0d时降低 ,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COXⅣ、ⅠmRNA比值在缺氧 15d时最高 ,其它各缺氧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各组COXⅠ、Ⅳ蛋白量及其比值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 ,缺氧可影响COXⅠ、ⅣmRNA的表达及其协同性 ,但对蛋白的表达及其协同性没有显著影响 ,提示转录后调节是缺氧过程中线粒体内COX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大鼠 大脑皮质细胞 色素氧化酶亚基 协同性 细胞色素氧化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微波对大鼠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燕 江海洪 +4 位作者 龚茜芬 张广斌 卢波 徐庆 余争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 观察微波辐照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和核编码基因COX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微波辐照是否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方法 平均功率密度为 3mW /cm2 和 3 0mW /cm2 微波急性辐照大鼠 1h后 ,应用RT PCR检测... 目的 观察微波辐照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和核编码基因COX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微波辐照是否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方法 平均功率密度为 3mW /cm2 和 3 0mW /cm2 微波急性辐照大鼠 1h后 ,应用RT PCR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COXⅠ和COX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3mW /cm2 微波辐照后 0、3、2 4h ,大鼠脑海马和大脑皮层COXⅠ、COXⅣ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 3 0mW /cm2 微波辐照后 0、3、2 4h ,大鼠脑海马和大脑皮层COXⅠ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而COXⅣ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微波辐照下调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mRNA表达 ,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Ⅲ基因的克隆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玉杰 黎云祥 +2 位作者 吴夏 陈瑜 侯万儒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63-1368,共6页
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亚基Ⅲ基因(mtCOXⅢ)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首次从亚洲黑熊四川亚种(以下简称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的肌肉组织总DNA中成功克隆了mtCO... 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亚基Ⅲ基因(mtCOXⅢ)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首次从亚洲黑熊四川亚种(以下简称四川黑熊,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的肌肉组织总DNA中成功克隆了mtCOXⅢ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黑熊mtCOXⅢ基因序列全长784 bp,ORF是783 bp,编码26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等电点为6.47,分子量为29840.6 Da.四川黑熊的mtCOXⅢ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的mtCOXⅢ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四川黑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Ⅲ功能位点的位置、种类和数量均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Ⅲ(mtcOXⅢ)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狼疮鼠肝脏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BCL2相互作用蛋白3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特点的研究
19
作者 黄彩凤 邓育琼 +6 位作者 黄杏兰 赵晓庆 刘升 范萍 宋兴华 颜鹏 程喜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58-766,I0004,共10页
目的观察狼疮鼠肝脏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CO1)、BCL2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和IL-1β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狼疮鼠和对照鼠MT-CO1和BNIP3、IL-1β、线粒体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p16... 目的观察狼疮鼠肝脏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CO1)、BCL2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和IL-1β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狼疮鼠和对照鼠MT-CO1和BNIP3、IL-1β、线粒体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p16和p21的mRNA和蛋白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狼疮鼠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明确IL-1β在狼疮鼠肝组织的炎症损害表达部位,比色法检测2组肝组织丙二醛表达差异;以脂多糖刺激肝细胞和巨噬细胞,同时以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后上清液培养肝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基因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各组肝细胞丙二醛表达差异。免疫荧光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tROS)表达。各组均数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多个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方差齐时用LSD法,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 T2法。结果PCR结果显示,狼疮鼠肝组织MT-CO1和BNIP3的mRNA(0.14±0.04;0.16±0.05)较对照组(0.11±0.04;0.16±0.06)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6,P<0.001;t=4.54,P<0.001),狼疮组IL-1β、p16和p21(2.06±0.69;0.37±0.14;0.16±0.06)较对照组(0.23±0.07;0.25±0.08;0.11±0.04)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8,P<0.001;t=24.35,P<0.001;t=22.36,P<0.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与PCR结果趋势一致。HE染色显示狼疮鼠肝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狼疮鼠肝组织中IL-1β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血窦中,肝实质细胞表达不明显。狼疮组肝组织丙二醛的含量(0.19±0.10)高于对照组(0.17±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3,P=0.005)。与对照组(0.176±0.072;0.08±0.03)相比,脂多糖直接刺激AML12肝细胞MT-CO1、BNIP3 mRNA表达(0.069±0.028;0.17±0.07)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337;t=0.88,P=0.399);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IL-1β(0.28±0.09)较对照组(0.15±0.05)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6,P<0.001)。以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12 h后的上清培养肝细胞24 h,MT-CO1和BNIP3在脂多糖刺激组的mRNA水平(0.046±0.026;0.17±0.05)较对照组(0.144±0.083;0.18±0.06)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2,P<0.001;t=4.24,P<0.001),脂多糖刺激组p16和p21(0.29±0.09;0.27±0.09)较对照组(0.18±0.06;0.22±0.07)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4,P<0.001;t=8.69,P<0.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与PCR结果趋势一致。免疫荧光提示脂多糖刺激组(0.25±0.10)mtROS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0.08±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01)。结论狼疮鼠肝脏免疫炎症可以刺激肝脏实质细胞发生细胞内线粒体功能损害,狼疮鼠肝脏器官损害机制不止局限于免疫活性细胞的免疫炎症,还有实质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细胞介素1β 肝脏损害 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自噬 免疫炎症
原文传递
民猪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的克隆、多态性检测及冷诱导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俊静 别墅 +2 位作者 张冬杰 汪亮 刘娣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3,共5页
采用克隆测序和PCR-SSCP方法对民猪COXⅠ基因序列及多态性进行了检测与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同一饲养水平下经冷诱导处理的民猪和长白猪肌肉、肝脏组织中COXⅠ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猪的COXⅠ基因序列与其他猪种... 采用克隆测序和PCR-SSCP方法对民猪COXⅠ基因序列及多态性进行了检测与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同一饲养水平下经冷诱导处理的民猪和长白猪肌肉、肝脏组织中COXⅠ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猪的COXⅠ基因序列与其他猪种相比,存在18个核苷酸突变,导致5个氨基酸发生变化;C260T、G275A和C1253T位点民猪以B等位基因占优势,大白猪、长白猪、北京黑猪、野猪则是A等位基因占优势;冷诱导后低温组民猪COXⅠ基因的表达量与常温组民猪和低温组长白猪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据此推测冷诱导可导致COXⅠ基因表达量降低从而产生更多的ATP为机体提供能量抵御寒冷,COXⅠ基因可能是一个与猪的抗寒性显著相关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冷诱导 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