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拉唑为探针分析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表型多态性 被引量:5
1
作者 付良青 黄丰 吴德政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奥美拉唑作为探针药物分析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表型多态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了测定体内奥美拉唑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的方法;计算羟化指数(给药后3h的血清奥美拉唑和5’-羟基奥美拉唑的浓度比值,C_(OPZ)/C_(OPZO... 目的:奥美拉唑作为探针药物分析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表型多态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了测定体内奥美拉唑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的方法;计算羟化指数(给药后3h的血清奥美拉唑和5’-羟基奥美拉唑的浓度比值,C_(OPZ)/C_(OPZOH)),以C_(OPZ)/C_(OPZOH)阈值为15作为CYP2C19表型分型的指标,对65例中国汉族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表型多态性分析。结果:羟化指数C_(OPZ)/C_(OPZOH)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呈二态分布,在65例受试者中,8例的C_(OPZ)/C_(OPZOH)大于阈值15,被判定为弱代谢者;57例小于阈值15,被判定为强代谢者;弱代谢者判定率为12.31%,而强代谢者判定率为87.69%。98.46%受试者的表型与其基因型吻合。结论:奥美拉唑是合适的探针药物;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表型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探针药物 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 表型 多态性 中国汉族
下载PDF
中国汉族和蒙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付良青 黄丰 +1 位作者 吴德政 郭军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 :比较中国汉族与蒙族健康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 9遗传多态性。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PCR RFLP) ,对 74名汉族健康志愿者和 6名蒙族健康志愿者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蒙族中基因型为野生型纯合子wt wt的... 目的 :比较中国汉族与蒙族健康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 9遗传多态性。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PCR RFLP) ,对 74名汉族健康志愿者和 6名蒙族健康志愿者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蒙族中基因型为野生型纯合子wt wt的发生率为 1 6.7% (1 6) ,汉族中发生率为 41 .9%(3 1 74) ;蒙族基因型为杂合子wt m1和wt m2的为5 0 % (3 6) ,汉族中为 45 .9% (3 4 74) ;蒙族基因型为突变型纯合子m1 m1和m1 m2的为 3 3 .3 % (2 6) ,汉族中为 1 2 .2 % (9 74)。本实验未发现m2 m2基因型。结论 :在中国蒙族和汉族受试者中 ,wt wt和m1 m1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中国蒙族和汉族健康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 基因型 多态性
下载PDF
广州地区318例拟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CYP2C19^(*)2/^(*)3/^(*)17等位基因检测分析
3
作者 杨建良 苏铎华 +4 位作者 李祥 周晓雯 植嘉玲 邢贞建 钟洪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人群CYP2C19^(*)2/^(*)3/^(*)17等位基因9154G>A、7948G>A和806C>T位点的多态性,为临床应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拟应用伏立康唑治...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人群CYP2C19^(*)2/^(*)3/^(*)17等位基因9154G>A、7948G>A和806C>T位点的多态性,为临床应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拟应用伏立康唑治疗且进行CYP2C19^(*)2/^(*)3/^(*)17等位基因检测的318例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249例、女69例,年龄19~94岁,平均58岁。应用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测序技术检测CYP2C19^(*)2(9154G>A)、CYP2C19^(*)3(7948G>A)、CYP2C19^(*)17(806C>T)位点的多态性,描述性分析伏立康唑快、中、慢代谢型患者的基因型、单倍型分布频率。结果在CYP2C19^(*)2(9154G>A)位点上检测到GG、AG、AA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7.80%(152/318)、42.45%(135/318)、9.75%(31/318);在CYP2C19^(*)3(7948G>A)位点上检测到GG、GA、AA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0.88%(289/318)、8.81%(28/318)、0.31%(1/318);在CYP2C19^(*)17(806C>T)位点上检测到CC、CT 2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9.37%(316/318)、0.63%(2/318)。318例拟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中,快、中、慢代谢型的患者分别有135例(42.45%)、140例(44.03%)和43例(13.52%),3个基因位点单倍型情况为:GG-GG-GC、GG-GG-CT 2种快代谢单倍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9.26%(134/135)和0.74%(1/135);AG-GG-CC、GG-GA-CC、AG-GG-CT 3种中间代谢单倍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7.86%(123/140)、11.43%(16/140)和0.71%(1/140);AA-GG-CC、AG-GA-CC、AA-GA-CC、GG-AA-CC 4种中间代谢单倍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9.77%(30/43)、25.58%(11/43)、2.33%(1/43)和2.33%(1/43)。结论从CYP2C19基因遗传背景看,广州地区人群虽多为伏立康唑快、中代谢型,但慢代谢型占有一定比例,在临床诊疗中应重视其基因多态性检测,进而指导伏立康唑的临床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基因 伏立康唑 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测序技术
下载PDF
细胞色素P2C19基因多态性对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影响
4
作者 海冰峰 汤建民 +6 位作者 赵玉兰 黄亚萍 周盼盼 宿东升 朱银川 王丰云 来利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检测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细胞色素P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PCI首次治疗的AMI患者247例,其中快代谢型(EM)56例,中间... 目的检测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细胞色素P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PCI首次治疗的AMI患者247例,其中快代谢型(EM)56例,中间代谢型(IM)97例,慢代谢型(PM)9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氯吡格雷组172例和替格瑞洛组7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表达水平,采用PCR检测2组患者CYP2C19基因型。结果2组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布和代谢类型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EM患者CD62P和PAC-1表达明显低于IM和PM患者(3.36±0.54 vs 4.52±1.07和4.47±1.25,2.24±0.81 vs 3.07±0.84和3.54±0.96,P<0.01),IM与PM患者CD62P和PAC-1表达比较及替格瑞洛组EM、IM与PM患者CD62P和PAC-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EM、IM和PM患者CD62P和PAC-1表达分别明显高于替格瑞洛组同代谢类型患者(P<0.05,P<0.01)。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均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PAC-1表达,替格瑞洛对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抑制作用强于氯吡格雷、且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在临床上,优先推荐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用于PCI后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细胞色素P-450cyp2C19 基因型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人群CYP2C19基因型表型多态性分析及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邓济甦 唐翌姝 毕小云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CYP2C19)基因型,根据基因型选择药物并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以期达到疗效最大、不良反应最少及费用最低的效果。方法应用基因芯片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CYP2C19)基因型,根据基因型选择药物并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以期达到疗效最大、不良反应最少及费用最低的效果。方法应用基因芯片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男性中基因型为野生型纯合子*1/*1(wt/wt)占40.47%(17/42),基因型为*1/*2(wt/m1)占38.09%(16/42),基因型为*1/*2(wt/m2)占11.90%(5/42),基因型为*2/*2(m1/m1)占7.14%(3/42),基因型为*2/*2(m1/m2)为0(0/42),基因型为*2/*2(m2/m2)占2.38%(1/42)。女性中基因型为野生型纯合子*1/*1(wt/wt)占57.14%(8/14),基因型为*1/*2(wt/m1)占28.57%(4/14),基因型为*1/*2(wt/m2)占7.14%(1/14),基因型为*2/*2(m1/m1)为0(0/14),基因型为*2/*2(m1/m2)为0(0/14),基因型为*2/*2(m2/m2)占7.14%(1/14)。在本实验中未发现*2/*2(m1/m2)基因型。结论在中国男性和女性受试者中,性别对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下载PDF
中国福建泉州地区心脑血管患者CYP2C19,ABCB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蒋燕成 陈辉华 +2 位作者 陈雅斌 陈紫萱 张志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
目的检测分析泉州地区心脑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相关基因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和三磷酸腺苷黏合转运体B1 (ABCB1)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到泉州第一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 029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全血标本,采用sanger... 目的检测分析泉州地区心脑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相关基因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和三磷酸腺苷黏合转运体B1 (ABCB1)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到泉州第一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 029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全血标本,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CYP2C19,ABCB1基因型,应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方法,判断选取的标本是否具有群体代表性。根据性别、年龄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R×C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各组间氯吡格雷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ABCB1,氯吡格雷代谢型的分布差异。结果 CYP2C19*2(G681A),*3(G636A),*17(C806T),ABCB1(C3435T)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7.1%,10.0%,1.5%和60.1%,每个等位基因分布的观察值和预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3.316,均P>0.05),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具有群体代表性。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1/*17,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2/*17,CYP2C19*3/*17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35.5%,42.1%,6.4%,0.9%,11.1%,3.4%,0.4%和0.2%,氯吡格雷超代谢型、快代谢型、中代谢型、慢代谢型的频率分别为0.9%,35.5%,49.1%和14.5%。CYP2C19基因型及氯吡格雷代谢类型在不同性别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9~1361.134,均P<0.05),氯吡格雷代谢类型在男性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08,P>0.05),氯吡格雷代谢类型在女性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62, P>0.05)。ABCB1(C3435T)基因型CC,CT和TT的频率分别为39.9%,44.4%和15.7%,ABCB1基因型在不同性别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445,P<0.05)。结论泉州地区心脑血管患者CYP2C19基因型主要以CYP2C19*1/*2 (42.1%)为主,ABCB1基因型主要以CT(44.4%)为主,氯吡格雷代谢表型以中代谢(49.1%)为主。CYP2C19基因型、ABCB1基因型及氯吡格雷代谢类型在不同性别之间是有差异的。氯吡格雷代谢类型在同性不同年龄段是没有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 三磷酸腺苷黏合转运体B1(ABCB1)基因 氯吡格雷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的工具药选择及种属差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晓璐 乐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7-701,共5页
药物对代谢酶的影响以及代谢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与药物安全性密切相关。细胞色素P450(CYP)是参与内、外源性化合物I相代谢反应的重要超家族酶系。特异性探针、诱导剂、抑制剂以及实验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CYP介导的代谢途径以及药物相互... 药物对代谢酶的影响以及代谢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与药物安全性密切相关。细胞色素P450(CYP)是参与内、外源性化合物I相代谢反应的重要超家族酶系。特异性探针、诱导剂、抑制剂以及实验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CYP介导的代谢途径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已知CYP底物存在明显重叠性,且表达调控机制种属差异显著,故研究中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以及特异性的探针、诱导剂和抑制剂,成为影响数据外推的关键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5的常用体内外探针、诱导剂、抑制剂以及动物种属表达调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cyp3A4/5 细胞色素P450cyp1A2 细胞色素P450cyp2C9/19 细胞色素P450cyp2D6
下载PDF
即时检测CYP2C19基因型精准指导下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抗血小板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晓茹 陈国芳 +7 位作者 姚美雪 时官支 周晓亚 张文丽 王磊 刘薇薇 徐辉 王琛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5-373,共9页
目的探讨在即时检测CYP2C19基因型的精准指导下,不同双重抗血小板方案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终点盲法设计。连续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于徐州市中... 目的探讨在即时检测CYP2C19基因型的精准指导下,不同双重抗血小板方案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终点盲法设计。连续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及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HR-NICE患者,对所有患者无创刮取颊黏膜行即时检测,筛选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CYP2C19*2和CYP2C19*3的携带者,携带1个功能缺失等位基因为CYP2C19中代谢,携带2个功能缺失等位基因为CYP2C19慢代谢,使用全自动医用PCR分析仪进行即时检测CYP2C19基因型,将检测周转时间缩短至1 h。将CYP2C19基因型为中慢代谢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氯吡格雷75 mg,1次/d)、替格瑞洛组(替格瑞洛90 mg,2次/d)和强化剂量组(氯吡格雷150 mg,1次/d),分别联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双重抗血小板治疗21 d。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分型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等情况。主要疗效结局为90 d内新发卒中,主要安全结局为90 d内严重或中度出血。结果共纳入716例HR-NICE患者,常规治疗组240例、替格瑞洛组240例、强化剂量组236例,3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90 d新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组26例(10.8%),替格瑞洛组11例(4.6%),强化剂量组4例(1.7%),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28,P<0.05)。其中常规治疗组与替格瑞洛组(χ^(2)=6.59,P=0.010)、常规治疗组与强化剂量组(χ^(2)=16.8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替格瑞洛组与强化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中重度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组1例(0.4%),替格瑞洛组6例(2.5%),强化剂量组0例,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其中替格瑞洛组与强化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CYP2C19基因检测为中代谢的患者中,90 d卒中复发者常规治疗组13例(13/158,8.2%),替格瑞洛组4例(4/153,2.6%),强化剂量组0例(0/15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4,P<0.001),其中强化剂量组与常规治疗组(χ^(2)=13.6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剂量组与替格瑞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化剂量组90 d卒中复发患者中,CYP2C19中代谢0例(0/159),CYP2C19慢代谢4例(4/7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在常规剂量组和替格瑞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即时检测筛选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携带者,可快速精准指导非心源性HR-NICE的抗血小板治疗。强化氯吡格雷剂量(150 mg,1次/d)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卒中复发及出血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且CYP2C19中代谢者可能为强化氯吡格雷剂量的最佳获益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即时检测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原文传递
细胞色素P450 2C19*2基因多态性联合钙通道阻滞剂与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Anutebeh Verdo Zisuh 罗裕 +4 位作者 陈莎莎 刘学波 王小东 郝颖 张代富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中,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2基因多态性(681A)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以及服用钙通道阻滞剂(CCBs)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 73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CY...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中,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2基因多态性(681A)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以及服用钙通道阻滞剂(CCBs)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 73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将这些患者分为CCBs组和非CCBs组,采用比浊法检测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比较两组患者MPAR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率的差异。结果:19例(2.4%)CYP2C19*2基因型的患者(包括CYP2C19*2/*2或*1/*2)和7例(0.75%)基因型为CYP2C19*1/*1的患者发生了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CYP2C19*2基因型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YP2C19野生型纯合子患者(CYP2C19*1/*1)(风险比为4.26,95%可信区间为1.28~9.22,P<0.05);基因型为CYP2C19*1/*1的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最低,而基因型为CYP2C19*2/*2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最高(风险比为0.568,95%可信区间为0.308~2.070,P<0.01);CCBs组和非CCBs组MPAR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CYP2C19*2基因型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而服用CCBs不会导致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 功能失活多态性 钙通道阻滞剂 支架内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轻型卒中或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10
作者 欧金鹏 刘毅 马洁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8期600-605,共6页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已广泛用于轻型卒中及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二级预防,目前通常采用的抗血小板药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即血小板抵抗。其中,阿司匹林抵抗多由...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已广泛用于轻型卒中及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二级预防,目前通常采用的抗血小板药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即血小板抵抗。其中,阿司匹林抵抗多由药物依从性差所致,而氯吡格雷抵抗多与CYP2C19等位基因突变有关。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轻度卒中及高危TIA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时预防效果欠佳,早期筛查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会为此类患者带来获益。文章针对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轻型卒中或高危TIA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选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多态现象 遗传学 等位基因 抗血小板聚集药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羟基多溴二苯醚生物活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忠胜 李连臣 +2 位作者 叶廷文 刘红艳 莫凌云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0-438,共9页
采用VSMP方法从大量的分子结构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构建了羟基多溴二苯醚(hydroxylate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OH-PBDEs)对细胞色素CYP19介导类固醇生成的抑制活性,甲状腺受体-β(thyroid receptors,... 采用VSMP方法从大量的分子结构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构建了羟基多溴二苯醚(hydroxylate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OH-PBDEs)对细胞色素CYP19介导类固醇生成的抑制活性,甲状腺受体-β(thyroid receptors,TR-β)的激素活性以及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hyrox-ine-binding globulin,TBG)和甲状腺转运蛋白(transthyretin,TTR)之间结合能力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模型的留一法交叉验证(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LOO-CV)相关系数Q2和拟合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5和0.97,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QSAR模型表明OH-PBDEs的分子三维结构和芳香性是其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分子中溴原子数量和取代位置对OH-PBDE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多溴二苯醚(OH-PBDEs) 细胞色素cyp19 甲状腺受体-β(TR-β)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 甲状腺转运蛋白(TTR)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人群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晓焕 傅薇 +1 位作者 张云坤 曹鸿鹍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冠心病(CHD)是一种致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遗传因素可增加冠心病风险。CYP2C19基因编码蛋白为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成员之一,是人体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中国... 目的冠心病(CHD)是一种致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遗传因素可增加冠心病风险。CYP2C19基因编码蛋白为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成员之一,是人体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云南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飞行质谱方法对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根据知情同意原则收集的198例正常人(对照组)和514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CYP2C19基因rs4986893、rs4244285、rs4917623三个单核苷多态(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Logistic回归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3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显示rs4986893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显性模AA/AG vs.GG:OR 1.07,95%CI(1.00~1.14),P=0.036]。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增加云南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生风险,但仍需大样本人群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基因多态 细胞色素P450(cyp)2C19
下载PDF
发育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 2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楼颖 倪韶青 曾苏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843-1848,共6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综述发育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 2C(cytochrome P450 2C,CYP2C)代谢酶的变化以及该酶基因多态性对临床用药的影响。不同年龄CYP2C9和CYP2C19酶的表达和活性存在差异,对儿科临床用药具有直接的作用...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综述发育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 2C(cytochrome P450 2C,CYP2C)代谢酶的变化以及该酶基因多态性对临床用药的影响。不同年龄CYP2C9和CYP2C19酶的表达和活性存在差异,对儿科临床用药具有直接的作用。深入细化研究发育过程中CYP2C9和CYP2C19的变化规律及其基因多态性对其药物代谢的影响,对于提高儿童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yp2C 细胞色素cyp2C9 细胞色素cyp2C19 个体发育 基因多态性 临床用药 儿童
原文传递
CYP2C19基因分型对氯吡格雷高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栋材 韩业晨 谢洪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794-797,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当前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氯毗格雷参与的抗血小板治疗仍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这与CYP2C19基因分型可能存在关联.因此本文就CYP2C19基因分型对氯毗格雷高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当前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氯毗格雷参与的抗血小板治疗仍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这与CYP2C19基因分型可能存在关联.因此本文就CYP2C19基因分型对氯毗格雷高反应性的影响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基因型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雪 韩旭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年第12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YP2C19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的ACS患者127例,其中具有CR的患者29例(CR组),非氯吡格雷抵抗(NCR)患者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YP2C19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的ACS患者127例,其中具有CR的患者29例(CR组),非氯吡格雷抵抗(NCR)患者98例(非NC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分析CYP2C19*2和CYP2C19*3多态性与CR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YP2C19(rs4244285)和CYP2C19(rs4986893)上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2和CYP2C19*3的多态性是CR的危险因素(OR=14.688,95%CI 3.652~59.063,P<0.01;OR=7.228,95%CI 2.412~21.663,P<0.01)。结论CR与ACS患者CYP2C19*2和CYP2C19*3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基因 氯吡格雷抵抗
原文传递
醋酸甲羟孕酮暴露致食蚊鱼的雄激素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子越 方展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MPA)暴露对雌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的雄激素效应.方法 将成年雌性食蚊鱼随机分为4组,包括对照组和40 ng/L(低密度组)、200 ng/L(中密度组)和1 000 ng/L(高密度组)等3个MPA实验暴...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MPA)暴露对雌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的雄激素效应.方法 将成年雌性食蚊鱼随机分为4组,包括对照组和40 ng/L(低密度组)、200 ng/L(中密度组)和1 000 ng/L(高密度组)等3个MPA实验暴露组,并设置平行组.持续暴露28 d后观察与测定食蚊鱼的体长(BL)、体质量(BW)、身体健康指数(CF)、臀鳍第3鳍条分节数(FJ)、第4、5、6鳍条长度(FL)变化和第14、15、16椎体脉棘的形态变化等5项指标,并在7d、14d、21 d、28 d测定了卵黄蛋白原基因(VTGα)、雄激素受体基因(ARα)和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基因(CYP19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食蚊鱼经MPA暴露28d后,与对照组相比,200 ng/L和1 000 ng/L实验组食蚊鱼的BL、BW和CF均无明显变化(分别P>0.05).臀鳍第3鳍条分节数和第6鳍条长度变化不明显(P>0.05),但第4、5鳍条的长度显著增加(P<0.01).暴露在200 ng/L和1 000 ng/L MPA中、高浓度组食蚊鱼的第14椎体脉棘的总长(L)、尾部尖端到脊的高度(D)值,第15椎体脉棘的投影长(P)、P∶D值和第16椎体脉棘的P、L∶D、P∶D值分别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椎体脉棘伸长,且与脊椎骨接近垂直,显示形态雄性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40 ng/LMPA) VTGα,CYP19α基因的表达量上升(P<0.01),而ARα表达被抑制(P<0.05);中浓度组VTGα,CYP19α,ARα基因的表达量都显著上升(P<0.01);高浓度组CYP19α,ARα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而VTGα的表达量则被抑制(P<0.01).结论 MPA暴露致雌性食蚊鱼骨骼出现形态雄性化,目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证明MPA对食蚊鱼具雄激素效应,表明MPA是一种具有雄激素效应的孕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甲羟孕酮(MPA) 食蚊鱼 雄性化 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基因(cyp19α) 卵黄蛋白原基因(VTGα) 雄激素受体基因(ARα) mRNA表达 骨骼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