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蜕皮激素合成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程道军 李志清 +4 位作者 孟勐 彭健 钱文良 康丽霞 夏庆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4-604,共11页
【目的】昆虫变态发育的启动主要受前胸腺合成分泌的蜕皮激素所调控,而蜕皮激素的合成是由细胞色素P450基因催化完成。家蚕(Bombyx mori)是一种产丝昆虫,蚕业生产中如果能阻断或延迟家蚕蛹变态发育进程,将有利于改进蚕茧处理工艺,提高... 【目的】昆虫变态发育的启动主要受前胸腺合成分泌的蜕皮激素所调控,而蜕皮激素的合成是由细胞色素P450基因催化完成。家蚕(Bombyx mori)是一种产丝昆虫,蚕业生产中如果能阻断或延迟家蚕蛹变态发育进程,将有利于改进蚕茧处理工艺,提高蚕丝品质。论文旨在鉴定参与家蚕蜕皮激素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从而为人为遗传调节家蚕变态发育提供靶基因。【方法】基于序列同源性比对,筛选家蚕及其他昆虫中参与蜕皮激素合成的P450基因。利用ClustalW软件,分析昆虫蜕皮激素合成相关P450基因的遗传发生关系。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芯片数据分析及RT-PCR验证,调查家蚕蜕皮激素合成相关P450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利用RNAi技术分析Cyp314a1表达下调对家蚕变态发育的影响。【结果】家蚕基因组中有4个参与家蚕蜕皮激素合成的P450基因,即Cyp306a1、Cyp302a1、Cyp315a1和Cyp314a1。比较分析显示,这4个蜕皮激素合成相关的P450基因在家蚕及其他昆虫中都是单拷贝,而且每个基因的同源体在遗传发生树上能很好地聚成一类,表明昆虫蜕皮激素合成相关的P450基因及其负责的蜕皮激素合成通路非常保守。时空表达谱分析显示,在家蚕幼虫5龄第3天,Cyp302a1、Cyp315a1和Cyp314a1主要在家蚕幼虫卵巢、精巢和头部等组织器官中高表达;在幼虫-蛹-成虫变态发育进程中,Cyp302a1、Cyp315a1和Cyp314a1主要在蛹变态发育后期表达,其中Cyp314a1分别在上簇、化蛹及羽化前高表达,这与蜕皮激素滴度高峰出现的时期基本一致。Cyp314a1的RNAi导致家蚕不能正常化蛹及雌蛾卵巢发育异常,且降低了蜕皮激素信号通路关键基因HR3及Ftz-f1的表达。【结论】家蚕蜕皮激素合成相关的P450基因在进化上非常保守,其表达水平降低能引起家蚕蛹变态发育受阻,暗示蜕皮激素合成相关P450基因可以用作家蚕变态发育控制的靶标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蜕皮激素合成 细胞色素p450基因 变态发育 RNAI
下载PDF
家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AE2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艾均文 董元凌 +6 位作者 孔卫青 杨金宏 刘劲 张永亮 张学松 柳照应 朱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0-386,共7页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家蚕(Bom byx mori)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特性,更好地探讨该基因与家蚕抗性的相关机制,依据已有的家蚕基因组数据,通过BLASTP比对,选择与抗性相关的6家族中含有预测基因数量最多的CYP6AE亚家族的1条序列,并设计1对引...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家蚕(Bom byx mori)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特性,更好地探讨该基因与家蚕抗性的相关机制,依据已有的家蚕基因组数据,通过BLASTP比对,选择与抗性相关的6家族中含有预测基因数量最多的CYP6AE亚家族的1条序列,并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方法克隆了家蚕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CYP6AE2(Gen-Bank登陆号:EF415296)。该基因的ORF为1 572 bp,编码523个氨基酸,推定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0.2 kD,等电点为8.50。将该基因的cDNA和家蚕基因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只有1个内含子;与已知的同亚家族基因CYP6AE1(欧洲防风草结网毛虫Depressaria pastinacella)、CYP6AE12(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同源性同为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细胞色素p450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异源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涂珺 朱平 程克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2-37,共6页
细胞色素P45 0氧化酶是一类具有多种催化功能含血红素的氧化酶系。由于参与多种类型的氧化反应 ,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功能 ,其研究一直受到重视。自 1 990年第一个植物P45 0基因成功克隆以来 ,到 2 0 0 2年年底 ,已有 60 0多个P45 0... 细胞色素P45 0氧化酶是一类具有多种催化功能含血红素的氧化酶系。由于参与多种类型的氧化反应 ,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功能 ,其研究一直受到重视。自 1 990年第一个植物P45 0基因成功克隆以来 ,到 2 0 0 2年年底 ,已有 60 0多个P45 0基因被克隆 ,有 1 0 0多个基因在细菌、酵母、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等异源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并鉴定了功能。拟对植物P45 0的大肠杆菌、酵母、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特点进行比较 ,对在各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并进行了功能鉴定的植物P45 0进行归纳 ,并对目前植物P45 0异源表达的现状和应用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 异源表达系统 酵母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下载PDF
新型通用探针LDR分型技术的开发及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位点分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刚 李凯 +1 位作者 周宇荀 肖君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3-508,共6页
构建了一种可同时对多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的新型通用探针连接酶检测方案.与普通的连接酶检测方案相似.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但降低了50%~90%的探针设计与合成成本。利用该方案对115例正常中国人的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6个... 构建了一种可同时对多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的新型通用探针连接酶检测方案.与普通的连接酶检测方案相似.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但降低了50%~90%的探针设计与合成成本。利用该方案对115例正常中国人的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6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样本测序与基因频率的统计学分析验证了该方案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探针连接酶检测反应 基因分型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基因
下载PDF
水稻细胞色素P450基因OsDWARF48调控株高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臻 王庆国 +1 位作者 潘教文 刘炜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9,共9页
本研究以水稻中花11为材料克隆了一个P450家族基因,命名为OsDWARF48。该基因在水稻中为组成型表达,在幼胚中的表达量最高;并且其表达受到BR的抑制。进一步以获得的基因过表达及反义转基因植株为材料,对株高进行测量,结果显示,OsDWARF48... 本研究以水稻中花11为材料克隆了一个P450家族基因,命名为OsDWARF48。该基因在水稻中为组成型表达,在幼胚中的表达量最高;并且其表达受到BR的抑制。进一步以获得的基因过表达及反义转基因植株为材料,对株高进行测量,结果显示,OsDWARF48反义转基因株系株高明显矮于对照,而过表达转基因株系OE3株高明显高于对照。通过对水稻内源生长素、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的含量测定,发现3种激素在反义转基因株系中含量均下降,在过表达转基因株系OE3中含量均上升,表明OsDWARF48通过调控BR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进而与GA和IAA协同作用调控水稻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色素p450基因OsDWARF48 株高 油菜素内酯
下载PDF
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洪山 戴华国 王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3龄幼虫(对氰戊菊酯的LC50为38.75 mg/L)的总RNA为模板,利用简并引物,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1个长度为240 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出的cDNA片段与细胞色素P450的C... 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3龄幼虫(对氰戊菊酯的LC50为38.75 mg/L)的总RNA为模板,利用简并引物,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1个长度为240 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出的cDNA片段与细胞色素P450的Cyp6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细胞色素p450基因 CDNA片段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褐飞虱细胞色素P450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测序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之帆 何光存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5,共4页
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细胞色素P450基因编码区的c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cDNA片段长度为237bp,经BLAST查找比对发现,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烟草天蛾、棉铃虫、埃及伊蚊、... 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细胞色素P450基因编码区的c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cDNA片段长度为237bp,经BLAST查找比对发现,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烟草天蛾、棉铃虫、埃及伊蚊、家蝇、黑腹果蝇和线虫的CYP6家族的P450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同源性.Northern杂交分析显示,在褐飞虱取食抗性水稻后,P450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表明,P450基因的表达受抗性水稻的诱导,该基因在褐飞虱对抗性水稻的耐受性和解毒方面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RT-pCR 细胞色素p450基因 Nonthern杂交分析
下载PDF
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李洪山 戴华国 王娟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8-11,共4页
利用RT-PCR技术,从小菜蛾体内克隆了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71374。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表明,该序列由1661bp组成,熔点102℃,退火温度87℃,单链分子质量539.83kDa,双链分子质量1079.65kDa,可以翻译514个氨基酸,组... 利用RT-PCR技术,从小菜蛾体内克隆了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71374。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表明,该序列由1661bp组成,熔点102℃,退火温度87℃,单链分子质量539.83kDa,双链分子质量1079.65kDa,可以翻译51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式C2682H4154N702O747S30,分子量是59146.5,总原子数8315,等电点pI为8.63,高级结构与CytochromeP450Bm-3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细胞色素p450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褐飞虱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C62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海霞 陈俊 杨之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662,共7页
【目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在昆虫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方法】本研究克隆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C62的开放阅读框(不含信号肽编码序列部分),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实现了高效... 【目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在昆虫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方法】本研究克隆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C62的开放阅读框(不含信号肽编码序列部分),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实现了高效表达,经Ni-NT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了重组的CYP4C62蛋白。将该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Oryctolagus cuniculus雄兔,制备了兔抗CYP4C62血清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抗体的效价;并通过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了该抗体的免疫学特异性。【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大肠杆菌表达出的CYP4C62蛋白相对分子量为56 kD。间接ELISA法检测表明,制备的兔抗CYP4C62抗体的效价达到1∶100 000。Western印迹杂交证实,该抗体既可与异源表达的CYP4C62蛋白特异性结合,也可以与褐飞虱总蛋白中内源的CYP4C62特异性结合,表明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特异性。【结论】CYP4C62多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后续分析CYP4C62在褐飞虱各组织中的时空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分析该蛋白的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分布规律,及最终解析CYP4C6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细胞色素p450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免疫特异性
原文传递
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植物观赏和抗逆性状改良中的应用潜力
10
作者 岳远征 刘家伟 王良桂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55-2265,共11页
超基因家族编码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单加氧酶,是最早被归类为“超级家族”的酶类。研究表明CYP450分布在植物的各组织器官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催化活性,参与了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初级和次级代谢。植物中目前鉴定出的CYP450共分... 超基因家族编码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单加氧酶,是最早被归类为“超级家族”的酶类。研究表明CYP450分布在植物的各组织器官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催化活性,参与了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初级和次级代谢。植物中目前鉴定出的CYP450共分为11个家族簇、63个基因家族,来自不同家族簇的CYP450成员分别在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作用。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植物CYP450的发现、结构特点以及功能表征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重点归纳了CYP450家族成员在植物花色改良、花香物质合成、观赏器官的生长发育、提升抗逆能力等方面发挥的功能作用,以期为深入探究CYP-450在植物重要观赏器官生长发育和在植物面对逆境胁迫提升抗逆性过程中发挥的生理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基因 观赏特性 抗逆能力 性状改良
原文传递
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对黏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俊杰 苏栩 +3 位作者 李亚设 谢兰芬 张百重 陈锡岭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3-573,共11页
为筛选出黏虫Mythimna separata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的主效细胞色素P450基因,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用于处理黏虫3龄幼虫的亚致死浓度,通过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结合数字基因表达(digital gene expression,DGE)对不同处理的黏虫进行测序,... 为筛选出黏虫Mythimna separata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的主效细胞色素P450基因,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用于处理黏虫3龄幼虫的亚致死浓度,通过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结合数字基因表达(digital gene expression,DGE)对不同处理的黏虫进行测序,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验证12个P45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用于处理黏虫的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亚致死浓度LC10分别为0.15、13.66 mg/L;对照样品、氟虫腈处理样品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样品分别获得59 521 504、64 838 148和41 722 990个原始序列数据,分别获得57 441 216、62 368 912和40 285 164个过滤后的序列数据;过滤后的序列长度分别为8.62、9.36和6.04 G;碱基错误率均为0.02%;Phred数值大于20、30的碱基占总碱基的百分比均高于90.59%;鸟嘌呤+胞嘧啶(guanine cytosine,GC)含量分别为47.16%、48.94%和47.55%,表明转录组测序质量较高;黏虫受氯虫苯甲酰胺胁迫后,29个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27个P450基因表达量下调;黏虫受氟虫腈胁迫后,23个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26个P450基因表达量下调;12个P450基因表达量的RT-qPCR技术检测结果与DGE测序文库显示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细胞色素p450基因 杀虫剂 抗药性 转录组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中华按蚊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12
作者 卫沫 唐建霞 +8 位作者 李菊林 张梅花 陈静 徐岁 曹园园 杨蒙蒙 朱国鼎 周华云 曹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6种溴氰菊酯抗性候选细胞色素P450(CYP)基因(CYP6M3、CYP6Y1、CYP6P5、CYP4H14、CYP4G17、CYP12F16)在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卵、幼虫、蛹、雌性成蚊和雄性成蚊)和组织(唾液腺、马氏管、中肠... 目的探讨6种溴氰菊酯抗性候选细胞色素P450(CYP)基因(CYP6M3、CYP6Y1、CYP6P5、CYP4H14、CYP4G17、CYP12F16)在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卵、幼虫、蛹、雌性成蚊和雄性成蚊)和组织(唾液腺、马氏管、中肠、卵巢以及脂肪体)样本,以及雌性成蚊在暴露于不同溴氰菊酯剂量(0、1.25、3.75、6.25、12.5μg/瓶)和时间(0,5、15、30、60 min)后的样本.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 PCR)技术分析CYP6M3、CYP6Y1、CYP6P5、CYP4H14、CYP4G17、CYP12F16基因在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组织以及不同溴氰菊酯接触剂量和时间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YP6M3与CYP6Y1基因在雄性中华按蚊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最高,CYP6M3基因在雄性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是雌性成蚊的35.1倍,CYP6Y1基因在雄性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是雌性成蚊的61.4倍;CYP4H14基因在幼虫期表达量最低,且在雌性成蚊体内表达量是四龄幼虫体内表达量的22.5倍。候选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不同组织内的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YP6M3基因在马氏管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38.9倍,CYP6Y1基因在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9.1倍,CYP6P5基因在中肠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30.3倍,CYP4G17基因在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4.6倍,CYP12F16基因在马氏管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4.4倍。接触不同溴氰菊酯剂量和时间对候选CYP基因的表达水平表现出一定的诱导效应,影响候选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结论候选CYP基因在不同发育期中华按蚊体内和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暴露于不同溴氰菊酯剂量和时间影响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体内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溴氰菊酯 细胞色素p450基因 表达特征
原文传递
脱氢表雄酮抑制高脂诱导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表达及细胞色素P450芳香酶基因在其中的作用
13
作者 周颖 赵敏 +2 位作者 李桃 陈艳昕 黄江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774-3777,共4页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及细胞色素P450芳香酶基因(CYP1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DHEA、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及细胞色素P450芳香酶基因(CYP1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DHEA、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DGFmRNA及蛋白的表达。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NA3.1-CYP19-绿色荧光蛋白(GFP)真核表达质粒及pcDNA3.1-GFP空质粒分别转染至HUVEC,给予ox-LDL诱导及DHEA干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转染细胞PDGFmRNA及蛋白的表达。用DHEA、ATRA干预高脂饮食造成的兔体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兔主动脉PDG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ox-LDL诱导体外培养的HUVEC后,PDGF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同时给予DHEA可显著降低PDGF的表达(P<0.05)。高脂饮食能显著诱导兔主动脉PDGF的表达(P<0.05),而同时补充DHEA可显著降低PDGF的表达(P<0.05)。同时加入ATRA干预对DHEA抑制PDGF表达的作用并无明显影响(P>0.05)。与空质粒+ox-LDL+DHEA组相比,CYP19+ox-LDL+DHEA组PDGF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DHEA能够抑制高脂诱导的PDGF的表达,可能是DHEA抗AS的机制之一。过表达CYP19能够增强DHEA的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脱氢表雄酮 细胞色素p450芳香酶基因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维生素E对二噁英染毒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海萍 徐建平 +1 位作者 周显青 王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683-687,692,771,共7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TCDD)染毒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1B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设计了5个实验组,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5组动物给予TCDD和维生素E的水平依次为:TCDD0 ng/kg和VE0 mg/kg、TCDD100 ng...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TCDD)染毒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1B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设计了5个实验组,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5组动物给予TCDD和维生素E的水平依次为:TCDD0 ng/kg和VE0 mg/kg、TCDD100 ng/kg和VE0 mg/kg、TCDD100 ng/kg和VE20 mg/kg、TCDD100 ng/kg和VE100 mg/kg、TCDD100 ng/kg和VE500 mg/kg。喂食4周后取其肝脏,用real-time PCR法测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1B1基因mRNA水平。结果TCDD染毒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而细胞色素P450酶1B1 mRNA水平明显降低。染毒并给予维生素E20 mg/kg组,其肝脏CYP4501A1的mRNA水平有降低趋势,随着维生素E剂量的增加,YP450 1A1的mRNA水平反而有升高的趋势,当维生素E剂量为500 mg/kg时,其肝脏CYP450 1A1的mRNA明显高于TCDD染毒组。CYP450 1A2的mRNA水平随着维生素E剂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在TCDD染毒并给予维生素E500 mg/kg组,其肝脏CYP450 1A2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TCDD染毒组。而肝脏CYP450 1B1的mRNA水平在染毒并给与维生素E500 mg/kg组,与染毒组相比有上调趋势。结论TCDD能影响或部分影响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1B1的基因转录,而维生素E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TCD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DD 维生素E 细胞色素p450基因 小鼠
下载PDF
棉纤维细胞色素单加氧酶基因GhCYP714A1促进活性氧的累积 被引量:3
15
作者 辛珊 李榕 +2 位作者 谢全亮 寇伟 李鸿彬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陆地棉纤维组织中克隆得到了1个棉花细胞色素P450基因(Cytochrome P450714A1)的全长c DNA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GhCYP714A1。序列分析发现,该cDNA包含1563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52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理论分子质... 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陆地棉纤维组织中克隆得到了1个棉花细胞色素P450基因(Cytochrome P450714A1)的全长c DNA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GhCYP714A1。序列分析发现,该cDNA包含1563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52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理论分子质量为57.31 kDa;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Gh CYP714A1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和多个蛋白结合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棉花Gh CYP714A1与禾草SiCYP714B1在进化上亲缘关系上较近;半定量RT-PCR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表明GhCYP714A1基因与纤维突起形成发育有关。本研究构建了pET28a-GhCYP714A1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体外诱导表达,获得分子质量约为57.31 kDa的重组蛋白。将GhCYP714A1基因转化烟草验证其参与活性氧产生的功能,与非转基因的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叶片中具有较高的H_2O_2累积。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棉纤维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发育 细胞色素p450基因 细胞伸长 活性氧
下载PDF
化学诱导剂对培养细胞CytP450IA1基因mRNA水平诱导及肝组织该
16
作者 余应年 董海涛 吴健敏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5-205,共1页
化学诱导剂对培养细胞CytP450IA1基因mRNA水平诱导及肝组织该基因基础表达水平的研究余应年,董海涛,吴健敏(浙江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及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杭州310031)细胞色素P450IA1(CytP4... 化学诱导剂对培养细胞CytP450IA1基因mRNA水平诱导及肝组织该基因基础表达水平的研究余应年,董海涛,吴健敏(浙江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及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杭州310031)细胞色素P450IA1(CytP450IA1)基因表达可被多环芳烃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导剂 细胞色素p450IA1基因表达 MRNA 化学诱导剂 肝组织 致癌物
下载PDF
黏虫CYP9A134基因的克隆及其解毒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良 杨洪佳 +3 位作者 李泽 张春雨 胡育硕 樊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昆虫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在昆虫解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一条新的黏虫P450基因,经国际委员会命名为CYP9A134(登录号为MT990973)。该序列全长为1801 bp,开放序列长度为1596 bp,编码531个氨基酸,分子... 昆虫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在昆虫解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一条新的黏虫P450基因,经国际委员会命名为CYP9A134(登录号为MT990973)。该序列全长为1801 bp,开放序列长度为1596 bp,编码53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1.42 kDa,等电点为4.90。在黏虫幼虫阶段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和20%氯虫苯甲酰胺诱导时该基因表达量会有不同程度上升,最高的可分别达对照组的2.6倍和6.5倍。RNA干扰后,该基因表达量最低下降了70%,以上2种杀虫剂LD30杀虫效果分别提高了13%和25%;在黏虫成虫阶段用20%氯虫苯甲酰胺LD30诱导时,该基因表达量最高可达7.8倍。RNA干扰后,该基因表达量最低下降了61%,LD30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杀虫效果提高26%。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在杀虫剂诱导的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细胞色素p450基因 诱导 RNA干扰 死亡率
下载PDF
昆明裂腹鱼CYP1A1基因结构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映慧 苗贵东 +2 位作者 杨申才 吕彤彤 杨进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第1期26-33,共8页
通过构建昆明裂腹鱼全长转录组文库获得基因全长,并通过设计引物PCR扩增,验证高通量测序的准确性,同时对CYP1A1基因的CDS序列进行基因结构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CYP1A1基因的CDS序列为1498 bp,编码299个氨基酸,与鲤鱼... 通过构建昆明裂腹鱼全长转录组文库获得基因全长,并通过设计引物PCR扩增,验证高通量测序的准确性,同时对CYP1A1基因的CDS序列进行基因结构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CYP1A1基因的CDS序列为1498 bp,编码299个氨基酸,与鲤鱼、安水金线鲃、鲫鱼的CDS序列的同源性相似比率分别为91.70%、92.23%、91.6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相似比率分别为90.55%、90.16%、89.76%,昆明裂腹鱼CYP1A1基因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5867.48 KD,理论等电点(pI)为6.44,分子式为C_(2505)H_(3965)N_(671)O_(728)S_(23);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与金线鲃、犀角金线鲃和安水金线鲃亲缘关系相近,与斑马鱼亲缘关系较远;昆明裂腹鱼CYP1A1基因存在明显的疏水性区域,有1个信号肽、27个磷酸化位点、2个跨膜区、有1个N-糖基化位点,3个O-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无规则卷曲次之,β-折叠最少;三级结构分析表明,昆明裂腹鱼CYP1A1基因有1个缺失突变位点,6个Cys位点。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昆明裂腹鱼CYP1A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裂腹鱼 细胞色素p450基因 基因结构 进化分析
下载PDF
广州地区318例拟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CYP2C19^(*)2/^(*)3/^(*)17等位基因检测分析
19
作者 杨建良 苏铎华 +4 位作者 李祥 周晓雯 植嘉玲 邢贞建 钟洪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人群CYP2C19^(*)2/^(*)3/^(*)17等位基因9154G>A、7948G>A和806C>T位点的多态性,为临床应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拟应用伏立康唑治...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人群CYP2C19^(*)2/^(*)3/^(*)17等位基因9154G>A、7948G>A和806C>T位点的多态性,为临床应用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拟应用伏立康唑治疗且进行CYP2C19^(*)2/^(*)3/^(*)17等位基因检测的318例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249例、女69例,年龄19~94岁,平均58岁。应用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测序技术检测CYP2C19^(*)2(9154G>A)、CYP2C19^(*)3(7948G>A)、CYP2C19^(*)17(806C>T)位点的多态性,描述性分析伏立康唑快、中、慢代谢型患者的基因型、单倍型分布频率。结果在CYP2C19^(*)2(9154G>A)位点上检测到GG、AG、AA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7.80%(152/318)、42.45%(135/318)、9.75%(31/318);在CYP2C19^(*)3(7948G>A)位点上检测到GG、GA、AA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0.88%(289/318)、8.81%(28/318)、0.31%(1/318);在CYP2C19^(*)17(806C>T)位点上检测到CC、CT 2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9.37%(316/318)、0.63%(2/318)。318例拟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中,快、中、慢代谢型的患者分别有135例(42.45%)、140例(44.03%)和43例(13.52%),3个基因位点单倍型情况为:GG-GG-GC、GG-GG-CT 2种快代谢单倍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9.26%(134/135)和0.74%(1/135);AG-GG-CC、GG-GA-CC、AG-GG-CT 3种中间代谢单倍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7.86%(123/140)、11.43%(16/140)和0.71%(1/140);AA-GG-CC、AG-GA-CC、AA-GA-CC、GG-AA-CC 4种中间代谢单倍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9.77%(30/43)、25.58%(11/43)、2.33%(1/43)和2.33%(1/43)。结论从CYP2C19基因遗传背景看,广州地区人群虽多为伏立康唑快、中代谢型,但慢代谢型占有一定比例,在临床诊疗中应重视其基因多态性检测,进而指导伏立康唑的临床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基因 伏立康唑 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测序技术
下载PDF
TEG-PM与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指导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孟雪柔 潘文秋 +4 位作者 赵卫 易根发 李刚 赵芝敏 张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分别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hromboelastography-platelet mapping,TEG-PM)检测与药物相关抵抗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分别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hromboelastography-platelet mapping,TEG-PM)检测与药物相关抵抗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相关基因检测,并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行TEG-PM。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2例。A组在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指导下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B组在TEGPM指导下行抗血小板聚集用药。比较两组术后缺血性并发症及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缺血性并发症B组0例,A组2例(RR=0.492,95%CI:0.383~0.632,χ2=0.485,P=0.468),A组2例患者分别于用药后3.4个月及1.6个月出现缺血性并发症。出血性并发症A组1例,B组3例(RR=0.302,95%CI:0.303~3.069,χ2=0.300,P=0.584);A组中1例患者于术后4.33个月出现牙龈出血,B组3例患者中,2例于术后2.2个月及1.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散在片状青紫,1例于术后2.3个月出现黑便,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消化道溃疡。结论颅内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术后在TEG-PM及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下指导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安全可行,临床应用时应据患者个体化选择,并检测其指标变化,及时调整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基因 细胞色素p 450酶2 C 19基因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