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2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OPG-RANKL破骨细胞调控通路和Wnt成骨细胞调控通路探讨“肾主骨”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付小卫 宋长恒 +11 位作者 张治国 于峥 刘红 潘静华 李艳 王少君 汪文来 李岳泽 吴佳莹 赵宏艳 刘梅洁 鞠大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从OPG-RANKL破骨细胞调控通路和Wnt成骨细胞调控通路的角度,部分揭示"肾主骨"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同龄雌、雄SD大鼠160只,雌雄各半,共分为雌雄空白对照组、雌雄假手术组、OVX组、ORX组、E2组、T组、雌雄左归... 目的:从OPG-RANKL破骨细胞调控通路和Wnt成骨细胞调控通路的角度,部分揭示"肾主骨"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同龄雌、雄SD大鼠160只,雌雄各半,共分为雌雄空白对照组、雌雄假手术组、OVX组、ORX组、E2组、T组、雌雄左归丸组、雌雄右归丸组12组,并采用卵巢切除和睾丸切除的方法制作肾虚OP动物模型。在去势后10 d,各给药组开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每天1次,连续6 d,休息1d后再连续给药6 d,如此给药3个月。给药结束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双侧胫骨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左归丸对OVX大鼠OP具有明显疗效,而对ORX大鼠OP没有疗效;右归丸对OVX大鼠和ORX大鼠OP虽均有明显疗效,但对OVX大鼠的疗效要明显优于ORX大鼠。左归丸能使OVX大鼠骨髓中RANKL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使OPG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同时使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左归丸对ORX大鼠的以上指标无明显影响。右归丸对OVX大鼠骨髓中OPG、RANKL以及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的作用与左归丸的相同,只是右归丸的作用强度要明显大于左归丸。右归丸能使ORX大鼠骨髓中RANKL以及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但对OPG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并对RANKL、Wnt1和β-catenin的作用要明显弱于对OVX大鼠的作用。结论:"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OPG-RANKL破骨细胞调控通路和Wnt成骨细胞调控通路发生不同改变,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主骨 OPG-RANKL破骨细胞调控通路 Wnt成骨细胞调控通路
下载PDF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Th17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顾磊 徐庆 曹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141-4142,共2页
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具有多方面活性,如调节肾、肠道钙、磷代谢及组织生长分化等功能,主要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来介导。1,25(OH)2D3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多方位调控机体... 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具有多方面活性,如调节肾、肠道钙、磷代谢及组织生长分化等功能,主要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来介导。1,25(OH)2D3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多方位调控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羟基维生素D3 细胞调控 活性代谢产物 免疫调节作用 维生素D受体 机体免疫功能 生长分化 磷代谢
下载PDF
PI3K/AKT/mTOR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鹏 王静怡 +1 位作者 李晓燕 秦连菊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389-1392,共4页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2012年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285.91/10万,病死率180.54/10万,大约13%,呈上升趋势。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多被概括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基因点突变、基因...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2012年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285.91/10万,病死率180.54/10万,大约13%,呈上升趋势。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多被概括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基因点突变、基因扩增及染色体易位等使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同时DNA 修复基因亦失活,进而导致相关蛋白合成、信号传导过程及调控等出现障碍,使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促进了肿瘤发生发展。近些年来对于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 ( 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发现其在各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包括细胞生存和凋亡、细胞周期调控、肿瘤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等,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MTOR 细胞信号传导 细胞调控 肿瘤
下载PDF
修复前后Vero细胞调控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秀琼 彭花 +1 位作者 谈金 欧阳健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9-464,共6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流式细胞仪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降解大豆多糖(SPS)对损伤的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的修复作用;研究了修复前后Vero调控草酸钙(CaOxa)晶体形成的差异。经H2O2氧化损伤的Vero在被SPS修复后,其细胞活力、细胞外SO...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流式细胞仪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降解大豆多糖(SPS)对损伤的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的修复作用;研究了修复前后Vero调控草酸钙(CaOxa)晶体形成的差异。经H2O2氧化损伤的Vero在被SPS修复后,其细胞活力、细胞外SOD活性及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均增加,细胞形态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细胞。在诱导草酸钙(CaOxa)晶体生长过程中,修复细胞可以减少棱角尖锐的一水草酸钙(COM)晶体生成,诱导更多的二水草酸钙(COD)晶体。三种状态Vero诱导的晶体尺寸从小到大顺序为:正常细胞<修复细胞<损伤细胞。本文结果表明,降解大豆多糖可以修复受损伤的Vero细胞,降低肾结石形成的危险性,提示SPS有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绿色防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 晶体生长 大豆多糖 细胞调控 细胞修复
下载PDF
贮脂细胞激活的细胞调控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晋斌 高飞 韩德五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89-292,共4页
肝纤维化是由急性或持续的肝损害慢性化而始动,继之以炎性细胞游走、枯否细胞激活,导致贮脂细胞(Ito细胞)增生、转化和分裂,从而使胶原合成增多,蛋白多糖、透明质酸、结构性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水平提高的动态发展过程.最近的大量研究表... 肝纤维化是由急性或持续的肝损害慢性化而始动,继之以炎性细胞游走、枯否细胞激活,导致贮脂细胞(Ito细胞)增生、转化和分裂,从而使胶原合成增多,蛋白多糖、透明质酸、结构性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水平提高的动态发展过程.最近的大量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存在着高度复杂的病理生化反应,肝实质细胞与非实质细胞及它们与周围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网络,还有多种信号介导的并成为生长因子海绵样接受容器(sponge-Likereservoir of growth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贮脂细胞 细胞调控 激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为心肌细胞调控机制及其微环境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祖常 杨志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3-1056,共4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细胞调控 细胞转分化 骨髓间充质 心血管系统疾病 微环境 心肌细胞死亡 慢性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骨髓造血干细胞调控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慧仙 徐晗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728-732,共5页
在多细胞生物的组织中,干细胞群对于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成体干细胞(SSC)已经在多种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组织器官中得到鉴定,如肠上皮、表皮及造血系统等。定植在骨髓中的成熟造血干细胞(HSC)是SSC中的重要... 在多细胞生物的组织中,干细胞群对于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成体干细胞(SSC)已经在多种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组织器官中得到鉴定,如肠上皮、表皮及造血系统等。定植在骨髓中的成熟造血干细胞(HSC)是SSC中的重要部分,可以持续不断地产生各谱系的造血细胞并释放入外周血[1]。HSC具有干细胞的两大特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HSC的自我更新通过两种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来完成,一种是对称分裂,即两个子代细胞均保持干细胞特性,理论上这种分裂方式有助于维持干细胞池中HSC数量的恒定,当机体造血系统受到损害或移植术后这种分裂方式对于补充HSC的数量尤为重要;另一种方式是不对称分裂,即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仍然维持干细胞特性,另一个子代细胞则多向分化成造血细胞成分。自我更新是维持HSC壁龛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发挥长期造血功能的先决条件。本文就HSC的调控及相关细胞因子、骨髓微环境和信号通路在调控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微环境 细胞调控 造血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细胞分裂 自我更新 相关细胞因子 组织结构
下载PDF
NKT细胞调控1型糖尿病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莉 刘晓宁 +2 位作者 温柏平 樊茂 奎莉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1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T1D)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反应疾病,因基因表达、免疫调节、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而引起…。胰岛炎性损伤或胰岛炎是这种病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因为一些个体基因对人类白细胞抗原、胰岛炎、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分子机制 细胞调控 NKT 人类白细胞抗原 自身免疫反应 基因表达 器官特异性
下载PDF
第二信使对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晓红 张罗 韩德民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呼吸道纤毛运输系统在呼吸道免疫防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纤毛运输能力主要是由纤毛摆动频率决定的,目前研究第二信使对纤毛摆动频率的调节机制已成为热点,本文对钙离子(Ca2+)、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三磷酸肌醇(IP3)对纤... 呼吸道纤毛运输系统在呼吸道免疫防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纤毛运输能力主要是由纤毛摆动频率决定的,目前研究第二信使对纤毛摆动频率的调节机制已成为热点,本文对钙离子(Ca2+)、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三磷酸肌醇(IP3)对纤毛摆动的调控作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信使 呼吸道 细胞调控 纤毛上皮 纤毛摆动频率 三磷酸肌醇 免疫防御 运输系统 调节机制 环腺苷酸 环鸟苷酸 调控作用 钙离子
下载PDF
干细胞调控因子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的全基因组范围结合靶点分析
10
作者 李辉 刘媛 龚燕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2年第23期4259-4262,共4页
背景:在胚胎发育早期神经系统高表达的多梳蛋白家族成员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具有明确转录抑制作用。最近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可能是一个有别于同源基因Bmi1的新的神经干细胞调控因子。目的:检测体外神经细胞分化模型小鼠畸胎瘤P19... 背景:在胚胎发育早期神经系统高表达的多梳蛋白家族成员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具有明确转录抑制作用。最近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可能是一个有别于同源基因Bmi1的新的神经干细胞调控因子。目的:检测体外神经细胞分化模型小鼠畸胎瘤P19细胞中神经发育相关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在基因组上的结合靶点。方法:扩增未分化状态的小鼠畸胎瘤P19细胞系(内源性高表达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基因),使用兔源抗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多克隆抗体进行P19细胞的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并结合采用高通量芯片检测技术(ChIP-on-chip)检测捕获靶基因序列,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结合靶点临近基因功能的分类特点。结果与结论:筛选出约1280个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结合靶点,靶点临近或所在基因的功能主要与分化、发育、转录及其调节、神经发生等密切相关。提示全基因组结合靶点分析可有效揭示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基因在体外神经干细胞分化模型P19细胞中结合并可能参与调控的靶基因谱的分布特点,有利于下一步深入开展干细胞调控相关因子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的下游信号通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多梳蛋白1 染色质免疫沉淀 全基因组 结合靶点分析 细胞调控因子
下载PDF
PTEN与神经干细胞调控
11
作者 熊涛 屈艺 母得志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8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PTEN 细胞调控 MAPK信号转导通路 神经干 第10号染色体 张力蛋白基因 生物学功能 抑癌基因
下载PDF
蛋白激酶C与细胞调控
12
作者 田洁 虞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生物体内的信息从胞外向胞内传递,调节控制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这种作用的生化基础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不同生物信息分子作用于同一细胞表面的不同受体,其胞内传递途径是否相同?同一胞外信号作用于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生理效应,其信息... 生物体内的信息从胞外向胞内传递,调节控制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这种作用的生化基础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不同生物信息分子作用于同一细胞表面的不同受体,其胞内传递途径是否相同?同一胞外信号作用于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生理效应,其信息途径是否各异?细胞转化与哪条信息传递途径变化有关?这些问题目前都尚属未知。近年来,一条新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肌醇磷脂途径已越来越被重视,而蛋白激酶C则是这一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物质。本文拟就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与细胞调控的近期研究作一介绍。一、肌醇磷脂代谢与蛋白激酶C 许多细胞在外部信号作用时,其膜上磷脂均发生变化。近年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细胞调控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段广亮 姜贻乾 黄常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362-364,共3页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受到严格的调控,如果这种调控机制发生障碍,细胞就会相对无止境地生长、繁殖,形成肿瘤。由此可知,正常干细胞可能通过累积基因突变获得不确定的分裂繁殖...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受到严格的调控,如果这种调控机制发生障碍,细胞就会相对无止境地生长、繁殖,形成肿瘤。由此可知,正常干细胞可能通过累积基因突变获得不确定的分裂繁殖能力,转化为肿瘤干细胞。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肿瘤组织内的肿瘤细胞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治疗后常出现局部复发和远位转移,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对肿瘤干细胞的各种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选择性杀伤肿瘤干细胞,从而可能根治肿瘤和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提出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细胞调控 多向分化潜能 治疗效果 自我更新 繁殖能力 选择性杀伤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治疗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玲肖 宋水川 马炬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9期1623-1625,共3页
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致病因子导致肝内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引起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较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较高。目前原位肝移植仍是治... 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致病因子导致肝内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引起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较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较高。目前原位肝移植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但由于缺乏供体、费用昂贵、并发症多、免疫排斥等因素,使这一治疗方法较难得到推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多项研究表明,BMSCs能有效逆转肝纤维化,对肝组织的损伤和修复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纤维化 细胞治疗 细胞调控 慢性肝脏疾病 细胞外基质 终末期肝病 原位肝移植
下载PDF
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红细胞调控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新萍 郭峰 +2 位作者 崔英 张俊洁 王海滨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调控在良、恶性卵巢肿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肿瘤淋巴细胞花环试验、肿瘤红细胞淋巴细胞混合花环试验对 51 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3 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40名正常人红细胞、淋巴...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调控在良、恶性卵巢肿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肿瘤淋巴细胞花环试验、肿瘤红细胞淋巴细胞混合花环试验对 51 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3 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40名正常人红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及红细胞调控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进行测定。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红细胞花环率( T E R)、肿瘤淋巴细胞花环率( T L R)、肿瘤红细胞淋巴细胞混合花环率( T E L R)及红细胞对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的促进率均低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 P< 0.05 或 P< 0.01)。结论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对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的促进作用降低与其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粘附 细胞调控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经典通路的拓展与干细胞调控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书国 刘频健 +2 位作者 汪建样 胡文龙 殷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缺氧诱导因子是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参与机体低氧适应性反应的一类核因子,对于低氧条件下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干细胞调控关系密切,本文综述缺氧诱导因子经典氧感通路信号轴和非经典信号通路以及... 缺氧诱导因子是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参与机体低氧适应性反应的一类核因子,对于低氧条件下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干细胞调控关系密切,本文综述缺氧诱导因子经典氧感通路信号轴和非经典信号通路以及其对干细胞调控的作用,讨论了非经典通路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家族尤其是去乙酰化酶sirtuin-3(SIRT3)对HIFα的负性调控作用,以及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对HIFα的激活作用。探讨了HIF1α对多种干细胞生物学的调控,发现HIF1α可抑制胚胎干细胞-外胚层干细胞(ESC-Epi SC)过渡期线粒体呼吸,从而驱使其向糖酵解代谢的转变,继而维持ESC的多能性;且HIF1α可介导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如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等细胞的定向分化;并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与迁移以及参与肿瘤干细胞的干性维持。目的阐明缺氧诱导因子经典与非经典信号通路轴及其对干细胞生物学的调控,为临床组织损伤修复组织工程乃至肿瘤的诊疗预防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信号通路拓展 细胞调控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PKM2
下载PDF
浅析用阴阳平衡理论解释银屑病细胞调控及免疫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艺涵 季云润 +3 位作者 王晓旭 王思晴 丁姗姗 张广中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180-1184,共5页
阴阳平衡理论是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存在多种稳态系统,其中细胞调控基因活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凋亡抑制基因(survi... 阴阳平衡理论是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存在多种稳态系统,其中细胞调控基因活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及免疫反应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1,Th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2,Th2)、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等多个稳态平衡与阴阳平衡理论高度相似。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宏观层面以及细胞调控、免疫反应等病理机制的微观层面均与阴阳平衡理论相对应。本文基于阴阳平衡理论浅析银屑病细胞调控及免疫反应相关稳态系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平衡理论 银屑病 细胞调控 免疫反应 炎症 稳态平衡
下载PDF
老年人为何易发皮肤瘙痒: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2-Merkel细胞调控触觉到痒觉的转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Feng J Luo J +3 位作者 Yang P 王志红(译) 胡月(译) 刘通(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1-322,共2页
躯体感觉系统负责传递从轻触、疼痛和瘙痒的多种信号。触觉对空间意识和交流至关重要。然而,在疾病状态下,无害的机械刺激可引发诸如机械性瘙痒(触诱发痒)等病理性感觉。目前控制这种转化的分子细胞机制仍属未知。研究者发现,在小鼠中... 躯体感觉系统负责传递从轻触、疼痛和瘙痒的多种信号。触觉对空间意识和交流至关重要。然而,在疾病状态下,无害的机械刺激可引发诸如机械性瘙痒(触诱发痒)等病理性感觉。目前控制这种转化的分子细胞机制仍属未知。研究者发现,在小鼠中衰老和干皮病诱发的机械性瘙痒与Merkel细胞(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的丧失有关。靶向遗传性删除皮肤中Merkel细胞或相关的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2足以产生机械性瘙痒。化学遗传学激活残存的Merkel细胞可治疗干皮病诱导的机械性瘙痒。该研究揭示了皮肤触觉感受器先前未知的功能,并提供了机械性瘙痒发生发展的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皮肤触觉 离子通道 机械性 细胞调控 MERKEL细胞 转化 老年人
下载PDF
放射性骨丢失的多细胞调控机制
19
作者 童玲 朱国英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8,共8页
放射性骨丢失是临床放疗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折及骨转移发生率增加,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也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目前对放射性骨丢失的机制研究仍停留在早期水平,普遍认为电离... 放射性骨丢失是临床放疗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折及骨转移发生率增加,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也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目前对放射性骨丢失的机制研究仍停留在早期水平,普遍认为电离辐射干扰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正常功能后引起的骨重建失衡是放射性骨丢失的重要机制,较少涉及骨组织及骨髓中的其他细胞群,包括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群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骨重建失衡的发生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骨组织的多细胞水平阐述放射性骨丢失的机制,为临床放射性骨丢失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丢失 电离辐射 骨重建 细胞调控 免疫细胞
下载PDF
创新研究群体:贺福初 杨晓明 瞿祥虎 张成岗 鱼咏涛 陆成荣 李勇 研究方向:人胎肝来源细胞调控重要分子的发掘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科技和产业》 2002年第6期26-42,共17页
一、研究方向:人胎肝来源细胞调控重要分子的发掘及性能研究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是人体内综合性的“生物化学工厂”。它不仅与糖、脂、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的代谢密切相关,而且具有分泌胆汁、解毒以及吞噬、防御等重要的生理功... 一、研究方向:人胎肝来源细胞调控重要分子的发掘及性能研究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是人体内综合性的“生物化学工厂”。它不仅与糖、脂、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的代谢密切相关,而且具有分泌胆汁、解毒以及吞噬、防御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4-6月孕龄的人胎肝还是造血、免疫、肝脏系统干祖细胞及其基质细胞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研究群体 研究方向 细胞调控 性能 胚胎肝脏 细胞生成素 来源基因 研究成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