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1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耐药机理及应对策略
1
作者 袁光英 王孟龙 +1 位作者 俞晓兰 王方军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自从青霉素被发现,人类开启了抵抗细菌性感染的历史,抗菌药物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同时,因自身遗传机制和滥用抗菌药物等原因,细菌迫于选择性压力而不断进化产生的耐药性已使许多抗菌药物失去抗菌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 自从青霉素被发现,人类开启了抵抗细菌性感染的历史,抗菌药物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同时,因自身遗传机制和滥用抗菌药物等原因,细菌迫于选择性压力而不断进化产生的耐药性已使许多抗菌药物失去抗菌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与分析细菌针对不同的抗菌机制而产生的各种耐药机理、存在的细菌耐药相关问题以及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并提出多角度的应对策略,做到在有效抗菌的同时,减少细菌耐药尤其是多重耐药的发生,努力使人菌之战的天平向人类倾斜。这是值得全人类重视的大事,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机理 超级细菌 耐药原因 新型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应对策略
下载PDF
2016—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监测
2
作者 吕志勇 董方 +4 位作者 孟庆盈 甄景慧 周为 刘锡青 安璟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目的 了解2016—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住院患儿所有标本初次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WHONET 5.6和CLSI M100... 目的 了解2016—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住院患儿所有标本初次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WHONET 5.6和CLSI M100 2022年版本折点标准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菌株24 904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49.4%和50.6%。革兰阳性菌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0%)和肺炎链球菌(8.9%),革兰阴性菌分离前三位为克雷伯菌属(8.6%)、铜绿假单胞菌(8.6%)和流感嗜血杆菌(8.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平均检出率为30.9%和82.7%。发现32株脑脊液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有24株(75.0%)细菌对青霉素耐药。2 195株非脑脊液分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6%。发现5株屎肠球菌和10株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2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为69.0%,碳青霉烯类耐药株检出率为9.7%。肺炎克雷伯菌ESBL的检出率为73.7%,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37.2%。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9%、59.3%。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68.3%。结论 儿童群体中多重耐药的形势严峻,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率的上升和耐药菌株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菌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监测
下载PDF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监测
3
作者 姜艳 陈娜 +1 位作者 季萍 李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新疆地区共检出CRE 5071株,历年检出率分别为2.8%、3.2%、2.9%、3.1%和3.2%,其中北疆检出率较高(3.3%),东疆最低(0),三级医院CRE的检出率高于二级医院。5071株CRE菌株中前三位的菌株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34.6%)、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8.1%)、神经外科(7.5%)和呼吸内科(5.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菌种分布存在差异,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CRE,除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外,分离自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敏感和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新疆地区CRE临床分离株耐药形势严峻,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以遏制其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 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
下载PDF
短期施肥对麦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4
作者 刘东海 戴志刚 +5 位作者 梅亮贤 乔艳 张智 肖卓熙 李菲 胡诚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阐明短期施肥对麦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不施肥(T_(1))、习惯施肥(T_(2))、推荐施肥(T_(3))和有机替代50%(T_(4))4种处理对麦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T_(1... 为阐明短期施肥对麦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不施肥(T_(1))、习惯施肥(T_(2))、推荐施肥(T_(3))和有机替代50%(T_(4))4种处理对麦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T_(1)处理,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但是T_(4)延缓了pH下降趋势;T_(2)、T_(3)和T_(4)分别提高产量147.45%、144.68%和98.41%。T_(4)处理提高了Shannon指数,降低了土壤细菌Chao指数,但差异不显著。施肥提高了土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其中T_(2)变形菌门丰度最高;同时施肥降低了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但是T_(4)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T_(2)和T_(3)。T_(2)富集变形菌门中的g_Roseateles、g_Rhodanobacter和浮霉菌门的g_Singulisphaera,T_(4)富集了假黄单胞菌和链孢囊菌目。聚类分析显示,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对细菌菌群的影响相似,pH则有所不同。与T_(2)比较,T_(4)减缓了光合自养菌群向化能异养菌群的演变程度和降低了硝酸盐呼吸有关菌群丰度。因此,短期有机替代(50%)有减产风险,但有利于维持麦田细菌群落稳定,N 150 kg/hm^(2)可作为推荐施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短期施肥 麦田 土壤 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 功能预测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肠杆菌科细菌在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的动态定植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5
作者 程国平 王登奎 王庆丰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住院的肿瘤患者353份肠道标本中筛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研究,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及PCR方法检测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比较患者肠道中CRE菌株与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同源性。结果:从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筛选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占1.6%(6/353),均携带blaKPC基因;CRE占比3.3%(12/353)。2例肠道定植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由与肠道定植菌相同的CRKp菌株引起。结论:肿瘤患者CRE肠道定植比例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定植于肿瘤患者肠道内的CRE可引起机体其他部位的异位感染,包括血流,应密切监测。对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的危重患者应加强关注,早期筛查肠道定植微生物,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异位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性
下载PDF
病毒、细菌有何不同
6
作者 魏惠琴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5年第4期76-77,共2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有的对我们有益,如帮助我们消化的肠道细菌;有的则可能带来疾病,如流感病毒、肺炎细菌等。作为患者或关注健康的朋友,了解一些关于病毒和细菌的基本知识,以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是如何通过微生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有的对我们有益,如帮助我们消化的肠道细菌;有的则可能带来疾病,如流感病毒、肺炎细菌等。作为患者或关注健康的朋友,了解一些关于病毒和细菌的基本知识,以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是如何通过微生物检验来保护我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带大家走进微生物检验的小世界,一起探索病毒和细菌的那些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细菌 健康 检验 肠道细菌 流感病毒 疾病预防
下载PDF
台湾冷泉中厌氧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杨晓宇 张晓华 +1 位作者 王晓磊 史晓翀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6,共12页
针对目前台湾冷泉厌氧可培养细菌类群多样性的认知不足的现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研究区域小尺度范围内可培养厌氧微生物多样性及分布规律。为此,本研究利用12种厌氧培养基,包括厌氧MA(2216E)、改良2216E(以下称为MA+、1/MA)、R2A、4种... 针对目前台湾冷泉厌氧可培养细菌类群多样性的认知不足的现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研究区域小尺度范围内可培养厌氧微生物多样性及分布规律。为此,本研究利用12种厌氧培养基,包括厌氧MA(2216E)、改良2216E(以下称为MA+、1/MA)、R2A、4种SPG厌氧培养基、3种NMS以及DZJ培养基,对采集自台湾冷泉的沉积物、海水、动物样品中的厌氧菌进行富集、分离和培养,然后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对分离纯化后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冷泉厌氧细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从台湾冷泉共分离鉴定厌氧菌375株,它们分属3个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9个属、49个种,其中γ-变形菌纲占绝对优势地位,优势类群包括弧菌属(Vibrio)、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此外,还发现了15株(3种)潜在的海洋新菌。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培养基对不同类群的影响不同且程度各异,如MA(2216E)培养基对γ-变形菌纲分离培养效率较高,而SPG培养基在获得新菌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 可培养细菌 厌氧细菌 多样性 16S rRNA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马铃薯块茎蛾可培养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对消化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符乔斯 肖关丽 +2 位作者 陈斌 王文倩 杜广祖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49,共14页
【目的】明确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可培养内生细菌随宿主生长发育的变化动态及对取食消化功能的影响,为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研究和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的马铃薯块茎蛾为... 【目的】明确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可培养内生细菌随宿主生长发育的变化动态及对取食消化功能的影响,为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研究和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的马铃薯块茎蛾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分离培养技术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马铃薯块茎蛾体内(卵、1龄和2龄幼虫)或肠道(3龄和4龄幼虫、雌雄蛹、雌雄成虫)进行可培养内生细菌分离培养,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重饲喂优势细菌和常驻细菌,采用重量法测定马铃薯块茎蛾营养指标,分析优势细菌和常驻细菌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取食及消化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可培养内生细菌组成及多样性不同,其中从卵中分离到的可培养内生细菌种类数量最少,幼虫可培养内生细菌种类最丰富,且随着龄期的增加其可培养内生细菌数量逐渐增多,化蛹后开始下降。马铃薯块茎蛾可培养内生细菌共有3门13科17属30种,其中卵可培养内生细菌有2门3科3属3种,1~4龄幼虫、蛹和成虫可培养内生细菌分别有2门2科2属3种、2门4科5属6种、3门9科10属11种、3门10科10属11种、3门5科5属7种、3门8科8属10种。不同发育阶段的马铃薯块茎蛾可培养内生细菌优势种不同,其中1龄幼虫可培养细菌优势种为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而卵、2~4龄幼虫、雌雄蛹和雌雄成虫可培养内生细菌优势种均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蒙氏肠球菌在不同发育阶段马铃薯块茎蛾中均稳定存在,深红沙雷氏菌(Serratia rubidaea)在3龄和4龄幼虫、雌雄蛹和雌雄成虫中存在。蒙氏肠球菌、路氏肠杆菌和深红沙雷氏菌能促进马铃薯块茎蛾消化。【结论】马铃薯块茎蛾可培养内生细菌种类丰富,不同发育阶段马铃薯块茎蛾可培养内生细菌组成结构不同,幼虫期可培养内生细菌种类明显高于卵和蛹,但优势种无明显差异。内生细菌优势种能通过促进幼虫的消化而促进宿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蛾 内生细菌 可培养细菌 消化作用 营养指标
下载PDF
高寒黑土区不同轮作模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籽懿 韩伟 +2 位作者 金鸿飚 黄修梅 李明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5,共10页
为明确不同轮作模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马铃薯-小麦-甜菜-马铃薯(A处理)、马铃薯-水飞蓟-小麦-马铃薯(B处理)、小麦-甜菜-小麦-马铃薯(C处理),油菜-小麦-甜菜-马铃薯(D处理),小麦-油菜-大麦-马铃薯(E处理)和油菜-... 为明确不同轮作模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马铃薯-小麦-甜菜-马铃薯(A处理)、马铃薯-水飞蓟-小麦-马铃薯(B处理)、小麦-甜菜-小麦-马铃薯(C处理),油菜-小麦-甜菜-马铃薯(D处理),小麦-油菜-大麦-马铃薯(E处理)和油菜-小麦-马铃薯-马铃薯(CK,对照)6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16S区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当地6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轮作模式的土壤样本共获得36420个扩增子序列变异(ASV),划分为45门、119纲、298目、451科、790属和357种。不同轮作模式马铃薯根际土壤主要优势菌群同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绿弯菌门、黏球菌门、髌骨菌门,但主要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存在差异。与CK相比,轮作明显提高了细菌中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而放线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明显降低,溶杆菌属细菌以及与碳、氮相关的功能菌相对丰度升高。组间群落差异分析(LEfSe)结果表明,在细菌群落中共鉴定出38个差异物种。通过基因功能预测发现,一级功能中新陈代谢的相对丰度最大(62.04%~62.46%),相对丰度大于1.0%的二级功能代谢通路有19类,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相对丰度最高(12.93%~13.29%)。综上所述,轮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细菌中的优势功能菌,其中以小麦-甜菜-小麦-马铃薯轮作模式效果最好,更适宜高寒黑土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黑土区 轮作模式 马铃薯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群落功能
下载PDF
高寒区裸石弃渣场植被恢复中覆土厚度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孙荣 吴建波 +2 位作者 王鑫喜 陈凡 王小丹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了阐明高寒区弃渣场覆土厚度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关系,在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弃渣场开展不同覆土厚度人工草地建植实验.在种植5 a后,采用样方法对地上生物量取样,用双对角线法对土壤取样,分析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在植被恢复5 a后... 为了阐明高寒区弃渣场覆土厚度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关系,在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弃渣场开展不同覆土厚度人工草地建植实验.在种植5 a后,采用样方法对地上生物量取样,用双对角线法对土壤取样,分析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在植被恢复5 a后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植物地上生物量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氮、磷营养元素含量在覆土20 cm时最高;②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为优势类群,覆土厚度影响了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多度;③覆土厚度对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影响不显著,但是对细菌群落β多样性存在显著影响,在覆土20 cm时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最高;④FAPROTAX分析结果显示,覆土厚度10 cm增强了反硝化作用,RAD分析结果显示,在覆土10 cm时土壤总磷含量与细菌群落反硝化作用有较强的正相关性;⑤覆土20 cm时细菌群落增强了发酵作用和化能异氧作用,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氮和总氮含量与发酵作用和化能异氧作用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这与硬壁菌门多度在覆土20 cm时增加相一致,即氮代谢功能增强;⑥覆土30 cm时细菌群落增强了硝化作用,拟杆菌门多度增加,纤维素分解作用增强,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更多的碳源.综上,根据覆土成本、植物生物量和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变化,建议在高寒区弃渣场生态修复中覆土厚度应超过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场 植被恢复 覆土厚度 细菌群落组成 细菌群落功能
下载PDF
中药拮抗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栾兆棠 王永传 +3 位作者 魏红 韩森 刘义帅 全先辉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继青霉素之后,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不断面世,因其作用明确且精准,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出现的超级耐药细菌,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柳叶刀》发表的一... 继青霉素之后,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不断面世,因其作用明确且精准,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出现的超级耐药细菌,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分析表明,细菌感染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1]。细菌感染死亡病例中,75%以上为下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及腹膜腔感染[1]。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它们造成了54.2%的患者死亡[1]。规范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减少细菌感染被列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优先事项。传统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已有数千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已有学者选择天然、毒副作用小且使用安全的中草药在拮抗细菌耐药方面进行研究[2]。本文就此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拮抗细菌 感染性疾病 缺血性心脏病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研究
下载PDF
醉蝶花熏蒸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12
作者 张星哲 王佰成 +3 位作者 孟祥海 徐德海 张帅 张艳菊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1,共8页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4种方法处理黄瓜根际土壤(A,对照;B,只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未进行任何熏蒸处理;C,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采用0.05 g·kg^(-1)氯化苦进行熏蒸;D,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采用6.0 g·kg^(-1)醉蝶花植株粉碎物进行...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4种方法处理黄瓜根际土壤(A,对照;B,只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未进行任何熏蒸处理;C,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采用0.05 g·kg^(-1)氯化苦进行熏蒸;D,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采用6.0 g·kg^(-1)醉蝶花植株粉碎物进行熏蒸),随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16S为目标区域,研究了醉蝶花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维持良好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黄瓜根际土壤中,总体丰度较高的细菌属有固氮菌属(Azotobacter)、假双头斧形菌属(Pseudolabry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红细菌属(Rhodan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茅台砂单胞菌菌属(Areni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一株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6.0 g·kg^(-1)醉蝶花粉碎物熏蒸处理可以提高固氮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蝶花 根际土壤 细菌 多样性
原文传递
鸭绿江入海口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组装机制
13
作者 宋宇 高明 +3 位作者 曲贵伟 张春鹏 李晓玲 李富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为了探究鸭绿江入海口湿地中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结构及其组装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滩涂盐土、碱蓬草盐土、沼泽土、水稻土、草甸土和棕壤等6种典型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基于系统发育二进制的零模型分析... 为了探究鸭绿江入海口湿地中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结构及其组装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滩涂盐土、碱蓬草盐土、沼泽土、水稻土、草甸土和棕壤等6种典型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基于系统发育二进制的零模型分析(model analysis)解析细菌群落组装机制。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平均相对丰度最高(38.5%),其次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8.2%)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9.7%)。6种土壤类型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整体差异显著(P<0.05)。主要菌门和菌属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电导率(EC)、全硫(TS)和pH是主要影响因子。基于零模型的群落组装分析表明,鸭绿江口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组装以随机性为主导,其中扩散限制贡献最大,在群落组装中占40.52%。研究结果可为鸭绿江口湿地生态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组装机制 鸭绿江口
下载PDF
毒死蜱降解菌Shingopyxis granuli CP-2土著细菌帮手的筛选
14
作者 李梅 王中阳 +4 位作者 荆莉莉 侯玉刚 马丽雅 生弘杰 余向阳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564,共10页
毒死蜱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用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其残留的有效方法。但其微生物降解受降解菌与目的环境中土著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影响,目前缺少对该微生态过程的研究。以毒死蜱降解菌Shingopyxis granuli CP-2为材料,从毒死... 毒死蜱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用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其残留的有效方法。但其微生物降解受降解菌与目的环境中土著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影响,目前缺少对该微生态过程的研究。以毒死蜱降解菌Shingopyxis granuli CP-2为材料,从毒死蜱降解菌与土著微生物互作的角度,首先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批细菌,并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全长测序鉴定;然后从中筛选对CP-2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土著细菌帮手,并结合以上测序数据分析帮手的相关生物信息学结果;最后初步研究CP-2的土著细菌帮手对其降解毒死蜱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到的109株土著细菌隶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其中45株细菌显著促进CP-2的生长,属于CP-2的土著细菌帮手;该帮手库中45株细菌主要隶属于3个门、4个纲、7个目、13个科和20个属;从中选择一株对CP-2生长促进作用较强的B72菌株,检测发现,该菌及其无菌发酵液显著促进CP-2对毒死蜱的降解。综上,该研究建立由45株土著细菌构成的毒死蜱降解菌CP-2的帮手库,为后续土壤中毒死蜱或者其他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丰富的菌种资源,且毒死蜱降解菌CP-2的土著细菌帮手显著促进其降解毒死蜱的能力,为今后毒死蜱降解菌和土著细菌帮手的共接种修复污染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互作 微生物修复 土著细菌帮手 降解菌 毒死蜱
下载PDF
不同施氮处理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碳氮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5
作者 朱小梅 邢锦城 +5 位作者 洪立洲 王建红 刘冲 董静 孙果丽 何苏南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为揭示不同施氮处理下黑麦草作绿肥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0、90、150、210、270 kg·hm^(-2)施氮量(依次简记为CK、LN1、LN2、LN3、LN4)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土壤碳氮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揭示不同施氮处理下黑麦草作绿肥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0、90、150、210、270 kg·hm^(-2)施氮量(依次简记为CK、LN1、LN2、LN3、LN4)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土壤碳氮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LN4处理最高,为64227 kg·hm^(-2),植株碳、氮含量均以LN2处理较高,各处理的植株碳氮比无显著差异。黑麦草翻压还田后,与不施氮的对照相比,施氮处理的土壤pH值显著(P<0.05)降低,水溶性盐总量、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升。各处理相比,LN2的微生物熵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菌群的相对丰度较高。各处理的土壤细菌香农(Shannon)指数和辛普森(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但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以LN2处理较高。总的来看,LN2处理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降低滩涂盐渍土的pH值,提升土壤碳、氮含量,及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盐渍土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光合细菌菌剂对番荔枝果园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方仁 安振宇 +5 位作者 李健琪 龙兴 尧金燕 普亚云 韦媛荣 黄伟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番荔枝果园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为番荔枝的绿色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Gefner’番荔枝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不同施用量的光合细菌菌剂处理,即每160 m^(2)处理区喷施300(T_(...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菌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番荔枝果园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为番荔枝的绿色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Gefner’番荔枝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不同施用量的光合细菌菌剂处理,即每160 m^(2)处理区喷施300(T_(1))、600(T_(2))、900(T_(3))、1200 m L(T_(4))的菌剂,同时设立喷施清水为对照(CK)处理,研究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剂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光合细菌菌剂的施用显著改善了番荔枝果园的土壤微环境和果实品质。在T_(3)处理下,番荔枝果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指标分别提升了18.06%、35.68%、20.88%、52.20%、15.65%;同时,酶活性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等分别提高了21.88%、10.93%、19.61%、23.09%;此外,土壤微生物生态得到有效调节,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了50.44%、28.46%,而真菌数量则显著减少了18.73%;有效地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果实中的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分别提高了10.10%、11.65%、6.54%、28.48%,同时果实的产量也显著提高了8.33%。【结论】光合细菌菌剂的施用对番荔枝果园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态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土壤中的真菌数量,同时显著提高番荔枝的果实产量与品质。其中,T_(3)处理的光合细菌菌剂对番荔枝的综合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菌剂 番荔枝 土壤微环境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17
作者 王睿 师晶 +3 位作者 姚涛 孙文秀 曹毅 张成省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探究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设立接种无菌水(CK)、印度梨形孢(PI)、枯草芽孢杆菌(Tpb55)、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PI+Tpb55)处理,分析了烟草生长指标、根际土壤酶活性、... 为探究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设立接种无菌水(CK)、印度梨形孢(PI)、枯草芽孢杆菌(Tpb55)、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PI+Tpb55)处理,分析了烟草生长指标、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结果表明,与CK相比,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Tpb55均能促进烟草生长,增加干、鲜物质积累量,且PI+Tpb55处理效果明显高于PI、Tpb55单独处理(p<0.05);PI、Tpb55、PI+Tpb55处理均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且PI+Tpb55提高效果最显著(p<0.05);PI、Tpb55、PI+Tpb55处理均增加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OTUs数量、丰富度和多样性,且PI+Tpb55处理效果显著,Chao1指数较CK提高了43.9%,Simpson指数降低了10.1%。PI+Tpb55处理后,与CK相比,烟草根际土壤中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分别升高40%、20.6%和90%;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Vicinamibacteraceae、Haliangium相对丰度分别升高35.5%、86.5%和135.7%,达到显著水平(p<0.05)。细菌群落功能预测表明,PI、Tpb55、PI+Tpb55处理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三羧酸循环等功能基因丰度。综上,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Tpb55能够促进烟草生长和改善土壤特性,以两者协同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菌 根际土壤酶活性 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功能 烟草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拔管患者导管内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18
作者 刘爱春 赵慧萍 +3 位作者 武蓓 郑姝颖 左力 王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因PD相关性腹膜炎拔除PD导管后,导管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规律随访的维持性PD患者,选取其中因PD相关性腹膜炎而...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因PD相关性腹膜炎拔除PD导管后,导管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规律随访的维持性PD患者,选取其中因PD相关性腹膜炎而退出PD、拔除PD导管且行导管扫描电镜检查的患者,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拔管原因、PD导管扫描电镜检查结果以及腹膜透析液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共纳入18例患者,其中女性11例(61.1%),患者平均年龄(59.1±11.5)岁,平均透析龄(80.1±47.4)个月。18例患者中,16例(88.9%)存在导管细菌生物膜,细菌生物膜形态均为球菌。腹膜透析液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13例患者(72.2%)既往曾经发生腹膜炎,其中9例患者既往腹膜炎的致病菌为球菌。结论:PD导管内细菌生物膜形成在因腹膜炎拔管的PD患者中比较常见,并非所有因腹膜炎拔除的PD导管上都有细菌生物膜存在,细菌生物膜与腹膜炎的致病菌可能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细菌生物膜 腹膜炎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研究进展与展望
19
作者 胡露星 蒋先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共11页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是全球氮循环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主要功能是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近十年来基于现代分子生态技术的发展,NOB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包括:NOB的碳氮代谢途径及多样性远远超过...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是全球氮循环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主要功能是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近十年来基于现代分子生态技术的发展,NOB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包括:NOB的碳氮代谢途径及多样性远远超过以往的认知,如NOB不仅可以氧化亚硝酸盐,也可以氧化尿素、氨以及氰酸盐获取能量;丰富了NOB与环境因素的响应及生态位分化特征的研究,其中Nitrospira更偏好于低氧的贫营养环境,中温的富营养环境更有利于Nitrobacter的生存;对NOB Nitrospira与全程氨氧化细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 Nitrospira)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初步探索,二者虽然同属于Nitrospira谱系并且都具备亚硝酸盐氧化能力,但comammox Nitrospira对亚硝酸盐的亲和力较低而对氨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主要分布在低氨的寡营养生境,而NOB Nitrospira对亚硝酸盐有较高亲和力,主要分布在低亚硝酸盐环境。本文基于上述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与总结,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土壤环境或许可以成为NOB研究的新切入点;迫切需要探究缩短NOB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并结合分子生态技术揭示NOB代谢多样性的实际依据以及NOB在碳氮循环中的真正贡献;探究NOB在代谢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新机制,为揭示和预测NOB在环境中的响应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亚硝酸盐氧化 代谢多样性 全程氨氧化细菌 土壤
下载PDF
毛竹林扩张后土壤动物群落及与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关系
20
作者 王意锟 朱强根 +4 位作者 叶建国 郎法勇 马毅 季新良 方万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共9页
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凤阳山地区毛竹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扩张不同阶段的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Tullgern干漏斗法对土壤动物进行分离,并调查其功能种团和分布密度,分... 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凤阳山地区毛竹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扩张不同阶段的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Tullgern干漏斗法对土壤动物进行分离,并调查其功能种团和分布密度,分析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细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扩张演替形成的毛竹林中,腐食性土壤动物和植食性土壤动物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未受侵入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林地扩张形成混交林后显著提高,但林地演替为毛竹纯林后,又会显著降低,而毛竹林地中土壤pH显著高于杉木林和混交林。林地中土壤pH及有效磷质量分数等指标与蜱螨目(Acarina)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蜱螨目甲螨亚目(Oribatida)、鞘翅目(Coleoptera)等土壤动物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弹尾目(Collembola)等节跳科(Isotomidae)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动物优势类群甲螨亚目、中气门亚目在毛竹林分布较多,且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等节跳科在竹-杉混交林分布较多。甲螨亚目与norank_f__norank_o__Rokubacteriales属、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TK10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norank_f__Gemmatimonadaceae属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等节跳科与norank_f__norank_o__Elsterales属等土壤肥力相关的细菌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动物分布密度与其生境条件密切相关,毛竹向杉木林的长期扩张有利于林地中土壤动物的生存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土壤动物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