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浸出法在矿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玉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2-44,59,共4页
细菌浸出法的试验研究及应用表明,该工艺能经济、有效地处理低品位难选矿石.我国应加强对该工艺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细菌浸出法 难选矿石 细菌选矿
下载PDF
用细菌浸出法从难选硫化物金矿中回收金
2
作者 钱惠明 《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1年第6期23-27,共5页
本文探讨了细菌浸出的作用机理,介绍了细菌浸出的工艺流程和试验厂的生产情况,分析了影响细菌浸出的主要工艺参数,指出细菌浸出是难选硫化物金矿氧化预处理的有效方法,该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矿 硫化物 回收 细菌浸出法
下载PDF
铜—锌硫化精矿的选择性细菌浸出法
3
作者 Carranza 黄浩 《云锡科技》 1991年第3期34-39,共6页
关键词 铜锌硫化精矿 细菌浸出法
原文传递
细菌薄层浸出法处理硫化铜矿 被引量:1
4
作者 熊建平 《有色冶炼》 1995年第2期16-20,共5页
1980年以来,普德哈尔矿业公司(SMP)取得专利的薄层(T.L.)浸出法已成功地用于处理阿吉雷和卡斯卡达矿床产出的氧化铜矿、混合铜矿和硫化铜矿。该公司的研究与开发小组的成果表明,这种方法也能适用于其他矿床的次生硫化... 1980年以来,普德哈尔矿业公司(SMP)取得专利的薄层(T.L.)浸出法已成功地用于处理阿吉雷和卡斯卡达矿床产出的氧化铜矿、混合铜矿和硫化铜矿。该公司的研究与开发小组的成果表明,这种方法也能适用于其他矿床的次生硫化铜矿的处理。本文描述了SMP公司承担的硫化铜矿浸出工程的概况,并总结了塞罗·科罗拉多矿业公司应用细菌薄层浸出法所得的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矿 细菌薄层浸出法 浸出
下载PDF
湖南某矿细菌浸铀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凯光 李传乙 +1 位作者 黄爱武 史文革 《矿冶》 CAS 2003年第2期10-13,共4页
细菌浸出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氧化产物溶浸矿石中有用金属的一种工艺。介绍了湖南某矿铀矿石柱浸、地表堆浸、井下原地破碎细菌浸出结果,考察了不同浸出剂、浸出时间、矿石粒度、矿石层高度、浸出剂中Fe3+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 细菌浸出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氧化产物溶浸矿石中有用金属的一种工艺。介绍了湖南某矿铀矿石柱浸、地表堆浸、井下原地破碎细菌浸出结果,考察了不同浸出剂、浸出时间、矿石粒度、矿石层高度、浸出剂中Fe3+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细菌浸出法可提高铀的浸出率、降低酸耗、缩短浸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浸出法 铀矿 浸出原理 柱浸试验 浸出剂 浸出时间 矿石粒度 铁离子浓度 浸出柱 细菌堆浸 留矿淋浸
下载PDF
含铜硫铁矿的生物氧化和传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晨鼎 姜成瑛 +4 位作者 刘莉莉 张冬艳 张通 王红旺 裘荣庆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含铜硫铁矿进行生物氧化研究。根据摇瓶和小型反应器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矿石粒度、矿浆浓度、细菌浓度、通气量和氧化浸出时间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对实验条件下的氧的体积传质系数做了测定和讨论。
关键词 含铜硫铁矿 生物氧化 传质 炼铜 细菌浸出法
下载PDF
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提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彭宇 肖发新 +2 位作者 孙树臣 涂赣峰 陈国宝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69-74,共6页
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属于"三高一低"的难处理的氧化铜矿,其矿石具有高钙镁、高含泥量、高氧化率和低铜品位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该类矿物的资源特征、浸出方法和浸出液提铜方法。主要浸出方法包括:浮选法、氨浸法、细菌浸... 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属于"三高一低"的难处理的氧化铜矿,其矿石具有高钙镁、高含泥量、高氧化率和低铜品位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该类矿物的资源特征、浸出方法和浸出液提铜方法。主要浸出方法包括:浮选法、氨浸法、细菌浸出等。铜氨溶液中提铜方法有萃取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等,目前氨浸法和产氨菌浸出能有效而经济地浸出,但氨浸法由于氨的挥发性和产氨菌浸出培养问题都有其缺陷,因此,笔者认为常温下低浓度氨浸—萃取或产氨菌浸出—萃取是从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石提取铜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性 低品位氧化铜 氨浸法 细菌浸出法
下载PDF
Empirical model for bio-extraction of copper from low grade or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2
8
作者 M.YAGHOBI MOGHADDAM S.Z.SHAFAEI +5 位作者 M.NOAPARAST F.DOULATI ARDEJANI H.ABDOLLAHI M.RANJBAR M.SCHAFFIE Z.MANAF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126-4143,共18页
The copper extraction in shaking bioreactors was modeled and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Influential parameters in the mesophilic bioleaching process of a low-grade copper ore including p H va... The copper extraction in shaking bioreactors was modeled and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Influential parameters in the mesophilic bioleaching process of a low-grade copper ore including p H value, pulp density,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ferrous ions were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The effect of leaching time on the response(copper extraction) at the 1st, 4th, 9th, 14 th and 22 nd days of treatment was modeled and examined.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methodology(CCD) was used as the design matrix to predict the optimal level of these parameters. Then, the model equation at the 22 nd day was optimized using the quadratic programming(QP) to maximize the total copper extraction within the studied experimental range.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initial p H value of 2.0, pulp density of 1.59%,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ferrous ions of 0 g/L), the total copper extraction predicted by the model is 85.98% which is significantly close to that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84.57%). The results show that RSM could be useful to predict the maximum copper extraction from a low-grade or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ariables on the final response. Besides, a couple of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are derived between p H value and pulp density as well as p H value and initial ferrous ion concentration which are precisely interpreted. However,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itial ferrous 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 pulp density. Additionally, the response at optimal levels of p H value and pulp density is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n the level of initial ferrous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ng optimization bacterial leach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opper extraction copper o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