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细菌筛检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的有效性
被引量:
11
1
作者
林俊杰
徐忠
+6 位作者
陈敏
邱颖婕
张晰
孔祥荣
周筱嫣
马庆
钱开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9-191,共3页
本研究探讨用血小板细菌筛检及24小时锁定的方法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用BacT/A-LERT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小时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机器采集的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在无菌条件下抽取5袋样品,并合并成1袋后分别接...
本研究探讨用血小板细菌筛检及24小时锁定的方法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用BacT/A-LERT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小时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机器采集的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在无菌条件下抽取5袋样品,并合并成1袋后分别接种于需氧培养液和厌氧培养液中,同时将被抽检的血小板进行锁定。接种后的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如结果为阴性,则该血小板可放行。如出现阳性,对阳性结果进行菌种鉴定,并取留样样品进行复试。结果表明:8017袋单采血小板中,初筛为阳性的16袋(0.2%),复筛确认阳性的4袋(0.05%);进一步菌种分析显示3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袋为耳状葡萄球菌。结论:血小板细菌筛检、24小时锁定作为血小板常规检测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是有效而且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菌筛检
24小时锁定
血小板
细菌
污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去除采集前10~15毫升血液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其通
马春会
+2 位作者
梁佩贤
单创近
罗益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评价去除采集前10~15ml血液对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将6 113袋机采血小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采集机采血小板3 010袋;实验组机采血小板3 103袋,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去除采集前10~15ml血液。比较两...
目的评价去除采集前10~15ml血液对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将6 113袋机采血小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采集机采血小板3 010袋;实验组机采血小板3 103袋,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去除采集前10~15ml血液。比较两组的细菌污染阳性率。结果实验组血小板有3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0.97‰,对照组血小板有10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5)。结论去除采集前10~15ml血液具有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菌筛检
细菌
污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永超
陈超群
+1 位作者
巫贡晓
刁文卿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期70-71,共2页
目的调查目前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概率及探讨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方法用BacT/ALERT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阳性标本作细菌鉴定。结果1837份单...
目的调查目前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概率及探讨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方法用BacT/ALERT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阳性标本作细菌鉴定。结果1837份单采血小板中,初筛为阳性的4袋(0.22%),复筛确认阳性的1袋(0.054%),经鉴定为痤疮丙酸杆菌。结论目前的单采血小板模式是安全的,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细菌
污染
细菌筛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永超
陈超群
+1 位作者
刁文卿
巫贡晓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47-247,249,共2页
目的探讨目前在预防和控制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措施的有效性,以提高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的安全。方法对于从与单采血小板有关的原辅材料进货到单采血小板采集完毕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同时用BacT/ALERT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
目的探讨目前在预防和控制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措施的有效性,以提高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的安全。方法对于从与单采血小板有关的原辅材料进货到单采血小板采集完毕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同时用BacT/ALERT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通过血小板袋上连接的样本袋或通过COMPODOCK无菌接管仪接袋取样,同时将被抽检的血小板进行锁定。接种后的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如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则该血小板可放行。结果1837份单采血小板中,确认阳性的1袋(0.054%)。结论目前在预防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的措施是有效的,但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细菌
污染
预防
细菌筛检
原文传递
题名
细菌筛检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的有效性
被引量:
11
1
作者
林俊杰
徐忠
陈敏
邱颖婕
张晰
孔祥荣
周筱嫣
马庆
钱开诚
机构
上海市血液中心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9-191,共3页
文摘
本研究探讨用血小板细菌筛检及24小时锁定的方法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用BacT/A-LERT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小时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机器采集的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在无菌条件下抽取5袋样品,并合并成1袋后分别接种于需氧培养液和厌氧培养液中,同时将被抽检的血小板进行锁定。接种后的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如结果为阴性,则该血小板可放行。如出现阳性,对阳性结果进行菌种鉴定,并取留样样品进行复试。结果表明:8017袋单采血小板中,初筛为阳性的16袋(0.2%),复筛确认阳性的4袋(0.05%);进一步菌种分析显示3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袋为耳状葡萄球菌。结论:血小板细菌筛检、24小时锁定作为血小板常规检测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是有效而且适宜的。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菌筛检
24小时锁定
血小板
细菌
污染
Keywords
platelet
bacterial screening
24 hours holding
platelet bacteria contamination
分类号
R331.14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去除采集前10~15毫升血液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其通
马春会
梁佩贤
单创近
罗益红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中心血站
出处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2期168-169,共2页
文摘
目的评价去除采集前10~15ml血液对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将6 113袋机采血小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采集机采血小板3 010袋;实验组机采血小板3 103袋,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去除采集前10~15ml血液。比较两组的细菌污染阳性率。结果实验组血小板有3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0.97‰,对照组血小板有10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5)。结论去除采集前10~15ml血液具有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作用。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菌筛检
细菌
污染
分类号
R331.14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永超
陈超群
巫贡晓
刁文卿
机构
广东省珠海市中心血站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期70-71,共2页
文摘
目的调查目前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概率及探讨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有效性。方法用BacT/ALERT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阳性标本作细菌鉴定。结果1837份单采血小板中,初筛为阳性的4袋(0.22%),复筛确认阳性的1袋(0.054%),经鉴定为痤疮丙酸杆菌。结论目前的单采血小板模式是安全的,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细菌
污染
细菌筛检
Keywords
Apheresis platelets
Bacteria contamination
Bacterial screening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永超
陈超群
刁文卿
巫贡晓
机构
珠海市中心血站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出处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47-247,24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目前在预防和控制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措施的有效性,以提高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的安全。方法对于从与单采血小板有关的原辅材料进货到单采血小板采集完毕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同时用BacT/ALERT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通过血小板袋上连接的样本袋或通过COMPODOCK无菌接管仪接袋取样,同时将被抽检的血小板进行锁定。接种后的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如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则该血小板可放行。结果1837份单采血小板中,确认阳性的1袋(0.054%)。结论目前在预防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的措施是有效的,但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细菌
污染
预防
细菌筛检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细菌筛检在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的有效性
林俊杰
徐忠
陈敏
邱颖婕
张晰
孔祥荣
周筱嫣
马庆
钱开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去除采集前10~15毫升血液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研究
何其通
马春会
梁佩贤
单创近
罗益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陈永超
陈超群
巫贡晓
刁文卿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陈永超
陈超群
刁文卿
巫贡晓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