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叶道光 罗斌 +2 位作者 刘必端 郑萍 罗炜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3,共2页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的分布与感染状况。方法在9个县(市、区)以笼捕法将捕获鼠类鉴定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内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解剖鼠类1965只,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69%(269/1965),除平潭县未...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的分布与感染状况。方法在9个县(市、区)以笼捕法将捕获鼠类鉴定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内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解剖鼠类1965只,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69%(269/1965),除平潭县未查到感染鼠外,其他县(市、区)捕获的4种鼠类均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以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为22.44%,黄胸鼠次之为11.76%。结论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褐家鼠为主要终末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终末宿主 感染
下载PDF
中国大陆各地日本血吸虫在终末宿主的特性
2
作者 何毅勋 胡亚青 +1 位作者 郁琪芳 唐志健 《武夷科学》 1992年第1期165-172,共8页
本文报告了6种哺乳动物人工感染中国大陆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5地日本血吸虫自然隔离群的虫体回收率、成虫体长、性腺、卵的大小及虫卵开放前期。结果表明,小鼠、仓鼠、沙鼠、家兔和恒河猴均是大陆5地日本血吸虫的可容宿主,大... 本文报告了6种哺乳动物人工感染中国大陆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5地日本血吸虫自然隔离群的虫体回收率、成虫体长、性腺、卵的大小及虫卵开放前期。结果表明,小鼠、仓鼠、沙鼠、家兔和恒河猴均是大陆5地日本血吸虫的可容宿主,大鼠则是不可容宿主。云南隔离群的两性成虫体长及雄虫含7个睾丸的百分率均一致地较其它4地的短小和低,差别有显著意义。虫卵指数(宽/长)的比较结果显示,四川隔离群的为最高,卵呈宽短型;广西和湖北的最低,卵呈狭长型;云南和安徽的则介于两者之间。小鼠、仓鼠或恒河猴感染云南或广西两地虫体的平均虫卵开放前期均较四川的为长,差别显著。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其上述生物学特性的32项数值进行了运算,根据相似系数绘制成大陆5地日本血吸虫生物学性状关系的树状图。该图显示安徽与湖北的隔离群聚类为一组,云南与广西的聚类为另一组,四川的独为一组,但与安徽/湖北组的接近。提示中国大陆境内日本血吸虫可能存在不同的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终末宿主 生物学特性 品系
下载PDF
福建省并殖吸虫终末宿主及其地理分布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友松 张世阳 +2 位作者 许龙善 周宪民 林金祥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为调查总结福建省并殖吸虫终末宿主动物的种类及其在各县市的分布。通过猎获野生动物,或在疫区收集动物粪便或捕捉溪蟹,分离肺吸虫囊蚴,初步鉴定虫种并感染猫、犬、大鼠等动物,待查到虫卵后解剖检出虫体制成染色标本、鉴定种类。结果在... 为调查总结福建省并殖吸虫终末宿主动物的种类及其在各县市的分布。通过猎获野生动物,或在疫区收集动物粪便或捕捉溪蟹,分离肺吸虫囊蚴,初步鉴定虫种并感染猫、犬、大鼠等动物,待查到虫卵后解剖检出虫体制成染色标本、鉴定种类。结果在全省发现的卫氏并殖吸虫等7种虫种的终末宿主动物有18种,以灵猫科、猫科、犬科和鼠科动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并殖吸虫 终末宿主 大鼠
下载PDF
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样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敏 李立 +2 位作者 李文卉 贾万忠 闫鸿斌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3-89,共7页
犬科动物作为棘球绦虫的重要终末宿主,在棘球蚴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感染了棘球绦虫的犬科动物,其排出的粪便含有大量孕卵节片或虫卵,从而导致棘球蚴病的传播。因此,流行区终末宿主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的检测是棘球蚴病防... 犬科动物作为棘球绦虫的重要终末宿主,在棘球蚴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感染了棘球绦虫的犬科动物,其排出的粪便含有大量孕卵节片或虫卵,从而导致棘球蚴病的传播。因此,流行区终末宿主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的检测是棘球蚴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传统的病原学检查技术逐渐被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替代,主要有粪抗原ELISA法和粪DNA检测法(PCR、实时荧光PCR、LAMP等)。论文对不同的粪抗原和粪DNA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为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终末宿主 粪抗原-ELISA 粪DNA-PCR
下载PDF
闽清并殖对终末宿主的感染性试验及并殖吸虫对人体致病性分型的讨论
5
作者 李友松 姚丽君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2年第1期4-8,共5页
探讨闽清并殖对人体的致病性。将闽清并殖新鲜囊蚴多次分别感染猫科、犬科和啮齿科的家猫、家狗及大鼠、小鼠、豚鼠。结果 ,只在猫、狗粪便中检及虫卵并在肺脏检及成虫 ,而鼠类未获感染。结合对已知并殖吸虫宿主的选择性的分析 ,发现对... 探讨闽清并殖对人体的致病性。将闽清并殖新鲜囊蚴多次分别感染猫科、犬科和啮齿科的家猫、家狗及大鼠、小鼠、豚鼠。结果 ,只在猫、狗粪便中检及虫卵并在肺脏检及成虫 ,而鼠类未获感染。结合对已知并殖吸虫宿主的选择性的分析 ,发现对猫狗感染而对鼠类不适宜的虫种通常对人体致病 ,相反 ,对鼠类适宜而猫狗不适宜的虫种对人体大多不致病或致病力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清并殖吸虫 致病性 分型 感染性试验 终末宿主 选择性
下载PDF
云豹——安徽肺吸虫自然终末宿主的新发现
6
作者 顾元文 叶永祥 邵杏邨 《动物学杂志》 CAS 1978年第2期35-35,49,共2页
肺吸虫病是一种兽主人次的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豹类作为并殖吸虫的主要自然终末宿主之一,国内外早有报道。吴光(1937,1939)曾报告在上海动物园解剖一豹的肺中检获肺吸虫,据猎者云该豹生长于安徽。又在上海南市动物园的二豹粪便中发现肺... 肺吸虫病是一种兽主人次的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豹类作为并殖吸虫的主要自然终末宿主之一,国内外早有报道。吴光(1937,1939)曾报告在上海动物园解剖一豹的肺中检获肺吸虫,据猎者云该豹生长于安徽。又在上海南市动物园的二豹粪便中发现肺吸虫卵,经了解此二动物捕自安徽,推测为桃源岭之豹或系由安徽沿杭徽公路而入浙西。但对豹种鉴定和豹中检获之肺吸虫,虫卵的形态没有进一步的描述和明确的记载。 1977年1月,在宁国县洪门公社立新大队(浪荡坞)捕获雄豹一只(图1),估计为2.5岁,身长230厘米,体重14.75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病 新发现 终末宿主 上海 云豹 并殖吸虫病 蠕虫病 并殖吸虫 安徽
下载PDF
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感染情况研究进展
7
作者 邓雪莹 蒉嫣 +1 位作者 官亚宜 伍卫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8-982,共5页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引起的严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中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率较高,犬科动物做为其主要终末宿主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感染情况研究进展,以期为棘球...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引起的严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中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率较高,犬科动物做为其主要终末宿主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感染情况研究进展,以期为棘球蚴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终末宿主 感染情况 综述
原文传递
刚地弓形虫在终末宿主阶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桂华 姚营营 +2 位作者 徐超 朱嵩 尹昆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2-744,F0003,F0004,共5页
弓形虫病在我国人群及动物间广泛流行,感染率逐年上升,危害严重。其原因之一是我国饲养猫及流浪猫的数量不断增加。猫在弓形虫病的传播流行过程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它是弓形虫最为常见的终末宿主,在其体内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大量卵囊;饲养... 弓形虫病在我国人群及动物间广泛流行,感染率逐年上升,危害严重。其原因之一是我国饲养猫及流浪猫的数量不断增加。猫在弓形虫病的传播流行过程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它是弓形虫最为常见的终末宿主,在其体内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大量卵囊;饲养猫、接触猫以及接触卵囊感染的水、土壤和食物是人类及动物感染弓形虫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及预防措施,为探寻有效降低或阻断弓形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的预防措施,本文分析了弓形虫病在我国猫体内的流行状况及特点,对弓形虫在终末宿主内的发育及卵囊、裂殖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终末宿主 卵囊 裂殖子 综述
原文传递
甘南藏族自治州终末宿主犬感染棘球绦虫状况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玉敏 种世桂 +3 位作者 梁忠 景涛 万玛吉 张学信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24-125,136,共3页
目的掌握甘南藏族自治州终末宿主犬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状况,为该地区包虫病的传播动力学研究及开展大规模包虫病防治做好前期工作。方法选择碌曲县和玛曲县当地家犬、牧羊犬,采用15%槟榔碱溶液(21mg/kg体重)导泻后检查成虫... 目的掌握甘南藏族自治州终末宿主犬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状况,为该地区包虫病的传播动力学研究及开展大规模包虫病防治做好前期工作。方法选择碌曲县和玛曲县当地家犬、牧羊犬,采用15%槟榔碱溶液(21mg/kg体重)导泻后检查成虫,随机捕杀当地无主野犬,解剖十二指肠检查成虫。结果终末宿主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2.97%(17/74),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5.41%(4/74),合计感染率为28.38%,感染犬的感染度为43.29条/只。未发现两种绦虫混合感染。结论甘南藏族自治州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较高,并有多房棘球绦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终末宿主 甘南藏族自治州
原文传递
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感染状况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岳进巧 马秀敏 +1 位作者 丁剑冰 张彤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65-68,共4页
棘球蚴病包括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病。本文综述了棘球绦虫终末宿主分布及其感染情况,并对终末宿主感染的检测方法作了介绍。
关键词 棘球绦虫 终末宿主 检测方法 综述
原文传递
四川省色达县野外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及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梅花 王旭 +9 位作者 韩帅 喻文杰 杨毅 高明军 刘剑峰 官亚宜 王莹 李春阳 施丹丹 伍卫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695,共9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色达县野外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及特征,为制定野外传染源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方法,沿色达县主要交通路线及野外放牧路线每隔1~2 km抽取1个调查点,记录调查点地理位置、终末宿主粪... 目的了解四川省色达县野外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及特征,为制定野外传染源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方法,沿色达县主要交通路线及野外放牧路线每隔1~2 km抽取1个调查点,记录调查点地理位置、终末宿主粪便数量、牧场类型、地形类别、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平均草高度、小型哺乳动物密度和终末宿主粪样种类等信息。采集调查点内犬科动物粪样,提取粪样DNA, PCR检测粪样棘球绦虫感染情况。PCR阳性产物送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判定感染的虫种。使用SPSS18.0软件对终末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选取40个调查点,34个调查点有犬科动物粪便分布(占85.00%),其中17个调查点有棘球绦虫阳性粪便分布(占42.50%)。共收集犬科动物粪样227份,PCR检测结果显示,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石渠棘球绦虫(Es)阳性率、多房棘球绦虫(Em)阳性率分别为18.06%(41/227)、 14.10%(32/227)、 4.85%(11/227),其中混合感染Es和Em粪样2份,未发现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粪便。不同牧场类型中,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9.90%(40/201)和3.85%(1/26)(P> 0.05);冬季牧场粪便Es阳性率为15.92%(32/201),高于夏季牧场的0 (0/26)(P <0.05)。不同地形类别中,平坝、山坡和河滩的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 Es阳性率和E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植被类型中,高寒草甸和高寒灌木丛草甸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 Es阳性率和E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寒草甸的粪便密度(7.17份/10 000 m2)高于高寒灌木丛草甸(3.44份/10 000 m2)(Z=-2.376, P <0.05)。稀疏、较为稀疏、中等、较密集、密集等不同植被覆盖度的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 Es和E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5 cm、 6~10 cm、 11~15 cm和≥16 cm等不同平均草高度的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 Es和E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小型哺乳动物密度为401~600个/10 000 m2的粪便密度为12.25份/10 000 m2,高于≤200个/10 000 m2的3.32份/10 000 m2(Z=-2.738, P <0.008);小型哺乳动物密度为≥601个/10 000 m2的粪便Es阳性率为29.73%(11/37),高于≤200个/10 000 m2的5.48%(4/73)(χ2=12.261, P <0.008)。狐粪的棘球绦虫阳性率和Es阳性率分别为25.95%(34/131)和22.14%(29/131),均高于犬粪的7.45%(7/94)和3.19%(3/94)(χ2=12.580、 16.103, P <0.05)。犬粪和狐粪Em阳性率分别为5.32%(5/94)和4.58%(6/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川省色达县野外环境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严重,狐狸是主要传染源,犬粪Em阳性率高,冬季牧场、高寒草甸、小型哺乳动物密度较高的地区可作为野外传染源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终末宿主 粪便污染 PCR 色达县
原文传递
我国棘球绦虫感染的不同宿主状况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春燕 马秀敏 +1 位作者 丁剑冰 谌宏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588,共3页
关键词 绦虫感染 终末宿主 野生动物 棘球绦虫 中间宿主 动物体内 循环链 生活史
下载PDF
研究揭示猫感染弓形虫的非编码核糖核酸调控机制
13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23-23,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兽药创新与耐药性创新团队揭示了弓形虫感染猫以后的非编码核糖核酸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贫困所致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上。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人和温血动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兽药创新与耐药性创新团队揭示了弓形虫感染猫以后的非编码核糖核酸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贫困所致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上。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人和温血动物的寄生虫病,是一种世界性人畜共患病。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广泛,但终末宿主却具有唯一性,既猫科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弓形虫感染 兽药研究所 人畜共患病 兰州畜牧 终末宿主 弓形虫病 猫科动物
下载PDF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14
作者 顾冬花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9期24-26,共3页
为掌握大通县包虫病感染状况,进一步科学有效地为防控工作提供详实有力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15-2022年的4 084份犬粪开展包虫病抗原检测,平均阳性率为6.66%。其中2016年阳性率最高,其后逐年下降。进一步对中间宿主采取剖检内脏调查患病... 为掌握大通县包虫病感染状况,进一步科学有效地为防控工作提供详实有力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15-2022年的4 084份犬粪开展包虫病抗原检测,平均阳性率为6.66%。其中2016年阳性率最高,其后逐年下降。进一步对中间宿主采取剖检内脏调查患病畜,牛调查3 043头,平均阳性率0.16%,羊调查3 204只,平均阳性率0.94%,养殖人员调查464 807人次,阳性率0.012%。从检测结果来看,大通县包虫病在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因此,各部门要加强联防联控,切断传播途径,保障人畜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 阳性率
下载PDF
羊包虫病防控
15
作者 胥兴元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7期61-62,共2页
1流行特点包虫病是因羊大脑和脏器组织中存在棘球蚴而引起的。包虫病作为体内寄生虫病,对羊、牛、马等牲畜及其他野生动物均会造成侵害。棘球蚴会寄生在犬科动物的肠道中,犬科动物是棘球蚴的终末宿主。病原会顺着羊的饮食渠道进入体内,... 1流行特点包虫病是因羊大脑和脏器组织中存在棘球蚴而引起的。包虫病作为体内寄生虫病,对羊、牛、马等牲畜及其他野生动物均会造成侵害。棘球蚴会寄生在犬科动物的肠道中,犬科动物是棘球蚴的终末宿主。病原会顺着羊的饮食渠道进入体内,并不断生长发育,逐渐转移到肝肾和大脑等器官中引起病变。棘球蚴呈包囊状,内有黄色液体,包囊内部附着棘球蚴的原头蚴,少部分情况下,棘球蚴会脱落在囊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 包虫病 脏器组织 终末宿主 犬科动物 原头蚴 黄色液体 野生动物
下载PDF
猪弓形体病
16
《兽药市场指南》 2023年第11期45-46,共2页
一、病原特性弓形虫病的病原为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的袭.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弓形虫为双宿主生活周期的寄生性原虫,猫是其终末宿主,虫体寄生在猫的肠道上皮细胞内,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牧草、饮水和饲料,被人或猪等40... 一、病原特性弓形虫病的病原为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的袭.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弓形虫为双宿主生活周期的寄生性原虫,猫是其终末宿主,虫体寄生在猫的肠道上皮细胞内,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牧草、饮水和饲料,被人或猪等40多种动物吃下后而发病。被吞食的卵囊进入中间宿主的肠道后,卵囊中的子孢子逸出,进入中间宿主血液而分布到全身各处,再进到细胞内繁殖,引起人、畜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温高、湿度大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弓形体病 弓形虫 肠道上皮细胞 终末宿主 病原特性 子孢子 中间宿主 球虫目
下载PDF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Ⅱ.牲畜及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1
17
作者 何金戈 邱加闽 +5 位作者 刘凤洁 陈兴旺 刘大伦 陈卫东 张奕 Schantz Peter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hinococcus,Ce)感染率为 5 0 8% ,3头感染多房棘球蚴 (Alveolarechinococcus,Ae)感染率为 0 7%。在啮齿类动物中 ,黑唇鼠兔 (Ochotonacurzoniae)Ae感染率为 5 6 % (13/2 33) ,灰尾兔 (Lepusoiostolus)Ae感染率为 7 1% (1/14) ,松田鼠 (PitymysireneThomas)Ae感染率为 2 5 % (3/12 ) 检查小家鼠 (Musmusculus) 70只未发现感染。终末宿主调查中 ,犬体内发现两种棘球绦虫感染 ,其中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granulosus,Eg)感染率为 13 2 % (7/16 ) ;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Em)感染率 16 98% (9/16 ) ,未发现混合感染犬。藏狐 (Vulpesferrilata)的Em感染率为 44 4%(76 /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泡球蚴病 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
下载PDF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叶道光 罗斌 +1 位作者 刘必端 郑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938-940,957,共4页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捕法捕捉终末宿主鼠类,定种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33例;共检查中间宿主6种,转续宿主3种,2105个样本,有4种中间宿主和1种转续宿主检及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福寿螺的平均感染率为18.82%,褐云玛瑙螺为15.38%;沼水蛙为34.72%。捕获的4种鼠均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7%(269/1964),以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为22.46%。平潭县未检出阳性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结论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其中长乐、闽侯和福州城郊为该病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转续宿主 终末宿主 流行状况
下载PDF
弓首蛔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明伟 林瑞庆 朱兴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7-1010,共4页
关键词 蛔虫病 内脏幼虫移行症 人体组织器官 主要临床表现 终末宿主 世界性分布 感染性 公共卫生学 马来西亚 临床病症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病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虹虹 张仁利 朱兴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80,共4页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免疫病理 肠系膜静脉 皮肤组织 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 埃及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人体健康 哺乳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