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中国近代史家的经世意识
1
作者 庞天佑 《武陵学刊》 1998年第4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近代史家 经世意识 近代史学 中国近代社会 学术研究 社会性质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古代史 抗战时期 外国资本主义
全文增补中
论《十七史商榷》的“经世”意识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玲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2,共6页
清初倡导的实学仍为多数乾嘉学者所继承,但其内涵以及分析视角则有所变化。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乾嘉学者已不可能像清初那样高扬"经世致用"旗帜,但其著作中不乏"经世"内容。王鸣盛代表作《十七史商榷》虽以... 清初倡导的实学仍为多数乾嘉学者所继承,但其内涵以及分析视角则有所变化。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乾嘉学者已不可能像清初那样高扬"经世致用"旗帜,但其著作中不乏"经世"内容。王鸣盛代表作《十七史商榷》虽以考史为重点,但并未放弃史学的基本功用,其考据注重涉及国计民生方面的内容,评论历史人物、事件也从社会现实出发,折射出强烈的"经世"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 经世意识 史学
下载PDF
《明经世文编》编纂群体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琦 冯玉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 ,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 ,聚集松江 ,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明经世文编》的编纂 ,出现了一个颇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编纂群体——主...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 ,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 ,聚集松江 ,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明经世文编》的编纂 ,出现了一个颇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编纂群体——主要成员均为江南松江人士 ,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多为社会、文化领域的活跃分子 ,并具有强烈的经世意识。通过对该群体的构成及其活动的考察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明经世文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 ,以及时人的经世意识 ,并从一个侧面审视那个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经世文编》 编纂群体 松江地区 陈子龙 经济 文化 政治 社会影响 经世意识 江南地区 区域社会特性
下载PDF
董仲舒学说的三个基本意识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朴民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15,共8页
作为有汉一代最杰出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学说体系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其构建的儒学理论体系也蕴含着鲜明的文化特征:首先,董仲舒"更化"儒学,提出"天人合一"思维,并整合孟荀之学,对儒学理论加以重振与创新,反映出其... 作为有汉一代最杰出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学说体系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其构建的儒学理论体系也蕴含着鲜明的文化特征:首先,董仲舒"更化"儒学,提出"天人合一"思维,并整合孟荀之学,对儒学理论加以重振与创新,反映出其理论上的创新意识;其次,董仲舒在顺应学术思想融合趋势的同时,又在儒学理论构建中体现出对诸子百家学说的兼容并包,呈示了其学术上的包容意识;再次,其学说始终保持对现实政治的关怀,特别是其发挥天人学说对君权加以约束与限定,这展现为其观念上的经世意识。这些文化特征体现了两汉儒学新格局之时代精神,同时对今日的思想整合与理论创新亦不无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儒学 创新意识 包容意识 经世意识 文化特征
下载PDF
东亚意识与东亚金融危机
5
《中华文化论坛》 1999年第2期15-18,共4页
一、何谓“东亚意识”?“东亚意识”是指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内在性的以儒学为核心的一种意识。中日韩三国被称为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儒学对这个地区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东... 一、何谓“东亚意识”?“东亚意识”是指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内在性的以儒学为核心的一种意识。中日韩三国被称为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儒学对这个地区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东亚意识”就是在这一重要影响作用下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意识 东亚金融危机 东亚经济 东亚地区 经世意识 “东亚奇迹” 反省意识 亚洲经济危机 东亚危机 高技术产业
下载PDF
钱大昕的社会政治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8,共7页
钱大昕是乾嘉学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经史考证成果在中国学术史上影响巨大。在这些经史考证成果中,隐含着积极的经世意识和深刻的义理内涵,隐含着诸多社会政治思想,其中包括他对国家统一的颂扬,对文字狱的不满,对专制暴君的批判... 钱大昕是乾嘉学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经史考证成果在中国学术史上影响巨大。在这些经史考证成果中,隐含着积极的经世意识和深刻的义理内涵,隐含着诸多社会政治思想,其中包括他对国家统一的颂扬,对文字狱的不满,对专制暴君的批判,对仁德之治的向往,对广大妇女的同情,也包括他的某种民族意识,等等。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思想史,对此应该有充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大昕 经世意识 社会政治思想
下载PDF
戊戌变法与中国近现代学术
7
作者 方光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67-71,共5页
戊戌变法突出了学术的主体意识,有利于突破传统经学的局限,开启了学术理论创新的大门。同时它又促进了西方学术的进一步传播,导致西方学术与中国学术的初步结合。它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学术的三个主要特点:一、学术主体意识是学术研究... 戊戌变法突出了学术的主体意识,有利于突破传统经学的局限,开启了学术理论创新的大门。同时它又促进了西方学术的进一步传播,导致西方学术与中国学术的初步结合。它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学术的三个主要特点:一、学术主体意识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二、它以国民为价值本位;三、它重视西方学术理论和学术方法的吸收。今天在总结百年学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 学术主体意识 经世意识 西方学术
下载PDF
试论张居正的历史思想
8
作者 展龙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3-17,共5页
张居正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在史学领域也颇有建树。他立足于现实政治的需要,重视对历史的借鉴和阐发,形成了许多极具价值的历史思想,诸如变通思想、经世意识以及安顿民生、严肃吏治、重视教化、反对迷信的务实精神等。这些不仅与当... 张居正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在史学领域也颇有建树。他立足于现实政治的需要,重视对历史的借鉴和阐发,形成了许多极具价值的历史思想,诸如变通思想、经世意识以及安顿民生、严肃吏治、重视教化、反对迷信的务实精神等。这些不仅与当时的空疏学风形成鲜明对比,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变通思想 经世意识 务实精神
下载PDF
黄爵滋与“江亭雅集”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永洁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37-139,共3页
黄爵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道光年间,他秉持着汉宋调和的观念召集了数次"江亭雅集",持续了十多年。"江亭雅集"加深了汉学家、宋学家和经世学者之间的交流,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并进一步淡化了汉宋隔阂,促... 黄爵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道光年间,他秉持着汉宋调和的观念召集了数次"江亭雅集",持续了十多年。"江亭雅集"加深了汉学家、宋学家和经世学者之间的交流,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并进一步淡化了汉宋隔阂,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了经世意识的传播,影响十分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爵滋 江亭雅集 汉宋调和 经世意识
下载PDF
颜元的礼论
10
作者 郑台燮 黄景旭 《中华文化论坛》 1999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关键词 颜元 朱子学 性命之理 性善说 经世意识 “各” 礼论 中国学会 现实社会 方法论
下载PDF
寧楷書院講學考論
11
作者 高惠 《古籍研究》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寧楷爲《儒林外史》中“武書”人物原型,亦是吴敬梓好友,其前半生居住南京,官安徽涇縣教諭,罷官後任江蘇、安徽五所書院院長,講學四十年。寧氏先祖的書院講學遺風與鐘山書院讀書經歷爲其書院情結之重要來源,從而影響其人生選擇。寧楷任... 寧楷爲《儒林外史》中“武書”人物原型,亦是吴敬梓好友,其前半生居住南京,官安徽涇縣教諭,罷官後任江蘇、安徽五所書院院長,講學四十年。寧氏先祖的書院講學遺風與鐘山書院讀書經歷爲其書院情結之重要來源,從而影響其人生選擇。寧楷任書院院長時與地方官員相互往來,形成以書院爲中心的好友文化圈,同時他積極投身地方事務建設,參與地方志編纂,行有益民生之舉,具有較爲强烈的經世意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寧楷 清代書院 《儒林外史》 經世意識
原文传递
作为知识载体的明清小说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才训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7,共7页
明清时期,以“发明正史”为宗旨的历史演义小说和以“讲明律意”为目的的公案小说集十分盛行。受时代学术文化思潮及政治生态环境影响,清代才学小说及晚近出现的一大批“新小说”成为小说家庋藏学问和宣扬近代知识的有效工具。在经世意... 明清时期,以“发明正史”为宗旨的历史演义小说和以“讲明律意”为目的的公案小说集十分盛行。受时代学术文化思潮及政治生态环境影响,清代才学小说及晚近出现的一大批“新小说”成为小说家庋藏学问和宣扬近代知识的有效工具。在经世意识支配下,明清一些小说家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小说观,对小说文本形态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影响,使其成为相关知识的有效载体,由此也导致这些小说在艺术上大多乏善可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经世意识 知识载体 文本形态
原文传递
道之会通:略论唐荆川的心学思想
13
作者 邵建伟 《常州文博论丛》 201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唐荆川博学多识,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其以“洸洋纡折”的古文造诣和“本色论”文学观,高举起“唐宋派”的旗帜;唐荆川也是著名的心学学者,其以追求理想人生的文化自觉和折衷程朱陆王、取法多门、会通体悟的学术路径,接受思辨贯通阳明心... 唐荆川博学多识,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其以“洸洋纡折”的古文造诣和“本色论”文学观,高举起“唐宋派”的旗帜;唐荆川也是著名的心学学者,其以追求理想人生的文化自觉和折衷程朱陆王、取法多门、会通体悟的学术路径,接受思辨贯通阳明心学,尤其重视心学经世理念的阐发和实践,奠定了其作为心学南中王门杰出代表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荆川 心学思想 经世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