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前烦躁障碍症证候和症状分布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文君 王海军 +3 位作者 乔明琦 张惠云 辛荣荣 孙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特点,初步筛选经前烦躁障碍症肝气逆证和肝气郁证两个亚型。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选取106例经前烦躁障碍症患者,运用SPSS 16.0软件统计根据PMDD证型症状,采用频数分析、Spe... 目的 :探讨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特点,初步筛选经前烦躁障碍症肝气逆证和肝气郁证两个亚型。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选取106例经前烦躁障碍症患者,运用SPSS 16.0软件统计根据PMDD证型症状,采用频数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肝气逆证、肝气郁证是PMDD主要常见证。常见症状有23个,且以轻中度为主。公因子1为情志抑郁、焦虑、感觉无望、疲劳、胸闷、善太息、工作能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与肝气郁证症状相似。公因子2为急躁易怒、多梦、头胀、目涩、口干咽燥、胸胁胀满、胸胁胀痛,与肝气逆证症状相似。结论:PMDD肝气逆证与肝气郁证体现出两类相对独立的症候群,推断其为PMDD两个亚型。针对两个亚型,分别采用平肝降逆和疏肝解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烦躁障碍症 证候 因子分析 亚型
下载PDF
经前烦躁障碍症肝气逆证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伍盼盼 詹向红 +2 位作者 刘永 杨丽萍 赵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85-2490,共6页
目的探讨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肝气逆证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为PMDD的中医证候增添新内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结合Go/Nogo范式采集被试脑电,比较PMDD肝气... 目的探讨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肝气逆证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为PMDD的中医证候增添新内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结合Go/Nogo范式采集被试脑电,比较PMDD肝气逆证患者(病例组)和正常志愿者(对照组)月经前期、后期的脑电特征。结果①行为数据反映,与对照组比较,PMDD肝气逆证患者命中率低,错报率高,任务表现较差。②脑电数据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MDD肝气逆证患者月经前期Nogo-N2及Nogo-P3潜伏期较短,且N2波幅较小。结论 PMDD肝气逆证患者月经前期与正常人群相比抑制能力较弱,可能存在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烦躁障碍症 肝气逆证 事件相关电位 Go/Nogo实验范式
下载PDF
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烦躁障碍症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许秋祺 高明周 +3 位作者 任律凝 郭英慧 乔明琦 高冬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65-4472,共8页
经前期综合征及经前烦躁障碍症是育龄女性易患的情感障碍疾病,给患病的家庭、社会和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严重者导致自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临床证据表明,中西医学都可缓解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烦躁障碍症的症状,但缺乏... 经前期综合征及经前烦躁障碍症是育龄女性易患的情感障碍疾病,给患病的家庭、社会和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严重者导致自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临床证据表明,中西医学都可缓解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烦躁障碍症的症状,但缺乏系统整理。本文通过找寻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烦躁障碍症中西医临床不同证型诊断及辨证论治已有的文献报道,回顾探讨中西医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烦躁障碍症的方法有效性及其缺陷,总结当前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烦躁障碍症治疗方案的证据,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为治疗该疾病提供新思路,并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更好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烦躁障碍症 发病机制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下载PDF
基于营卫理论探析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辰 魏恩华 +3 位作者 张长龙 薛玲 乔明琦 郭英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机制复杂,中医学认为其与女子经期气血波动、肝主疏泄功能失常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在气血运行失常、营卫输布受损及营卫失和、体内阴阳失衡,若营气不能化血滋养,卫气不能推动肝脏气化,则易使女子经前期情绪不稳,发为本...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机制复杂,中医学认为其与女子经期气血波动、肝主疏泄功能失常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在气血运行失常、营卫输布受损及营卫失和、体内阴阳失衡,若营气不能化血滋养,卫气不能推动肝脏气化,则易使女子经前期情绪不稳,发为本病。论述并梳理营卫理论与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机制的联系,为今后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烦躁障碍症 营卫 肝失疏泄 焦虑 水肿 失眠
下载PDF
丹皮酚和芦丁对经前烦躁障碍症肝气逆证大鼠行为、卵巢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长龙 马明钰 +3 位作者 李阳 王晓瑾 李珍珍 王海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508-515,共8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和芦丁对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行为和孕酮(P)、四氢孕酮(ALLO)、γ-氨基丁酸(GABA)及GABA_(A)受体β2亚基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确定动情周期规律的雌性大鼠,运用居住入侵方法... 目的:观察丹皮酚和芦丁对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行为和孕酮(P)、四氢孕酮(ALLO)、γ-氨基丁酸(GABA)及GABA_(A)受体β2亚基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确定动情周期规律的雌性大鼠,运用居住入侵方法模拟出经前易激惹大鼠并制备PMDD模型,根据大鼠攻击行为得分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丹皮酚组、芦丁组,每组8只,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普通水,氟西汀组用氟西汀片灌胃,每天2.7 mg/kg,丹皮酚组用丹皮酚溶解液灌胃,每天17.5 mg/kg,芦丁组用芦丁溶解液灌胃,每天25 mg/kg。连续2个完整生理周期给药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P及ALLO水平,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左海马GABA的水平、GABA_(A)受体β2亚基mRNA含量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攻击行为得分升高(P<0.05),旷场中央区总路程、进入开放臂次数占比(OE%)、血清和左海马P、ALLO、GABA及GABA_(A)受体β2亚基蛋白表达降低(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丹皮酚、芦丁组攻击行为得分降低(P<0.05),旷场中央区总路程、OE%、血清和左海马P、ALLO、GABA及GABA_(A)受体β2亚基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氟西汀组比较,丹皮酚、芦丁组攻击行为得分、旷场中央区总路程、OE%、血清和左海马P、ALLO、GABA水平及GABA_(A)受体β2亚基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ABA_(A)受体β2亚基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酚和芦丁能够有效改善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的情绪和躯体症状,疗效与氟西汀相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ALLO、GABA的水平及GABA_(A)受体β2亚基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芦丁 经前烦躁障碍症 肝气逆证 孕酮 四氢孕酮 γ-氨基丁酸 大鼠
下载PDF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恩华 孟辰 +3 位作者 曲嵩霖 李淑静 乔明琦 郭英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51-4559,共9页
经前烦躁障碍症是经前期综合征的严重亚型,中医典型“情志病”之一,是育龄女性高发疾病。该病表现为月经前一周出现精神和躯体的异常症状,月经来潮后几天内减轻或消失,因其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工作及生活,受到广泛关注。中医学认为该... 经前烦躁障碍症是经前期综合征的严重亚型,中医典型“情志病”之一,是育龄女性高发疾病。该病表现为月经前一周出现精神和躯体的异常症状,月经来潮后几天内减轻或消失,因其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工作及生活,受到广泛关注。中医学认为该病因肝疏泄失常导致,但现代内涵诠释不清。现代医学表明其情绪障碍发生和肝失疏泄微观机制可能与四氢孕酮敏感性有关,但确切机制不明,亟待研究。基于此,对国内外关于四氢孕酮与经前烦躁障碍症的研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明确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机制,丰富肝主疏泄基本理论体系,不断提高经前烦躁障碍症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烦躁障碍症 肝疏泄失常 四氢孕酮 波动水平 GABA 受体 暴露应激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分析丹皮酚治疗经前烦躁障碍症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马明钰 夏小雯 +4 位作者 杨焕新 王香君 任亚爽 宋现良 宋春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9-1036,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整体动物实验分析丹皮酚治疗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的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丹皮酚作用靶点;通过OMIM、Drug Bank、Gene Cards、DisGeNET数...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整体动物实验分析丹皮酚治疗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的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丹皮酚作用靶点;通过OMIM、Drug Bank、Gene 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PMDD发病机制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对丹皮酚-PMDD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使用DAVID网站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复制PMDD大鼠模型,检测海马脑区5-HT1A、MAOA、MAOB的mRNA的表达水平及5-HT水平,验证丹皮酚治疗PMDD的作用通路及靶点。结果网络药理学发现丹皮酚与PMDD交集靶点16个,主要涉及5-HT信号通路的基因如5-HT1A、MAOA、MAOB等;整体动物实验发现丹皮酚可以提高模型大鼠5-HT1A、MAOA、MAOB的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海马脑区5-HT水平。结论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成功预测了丹皮酚治疗PMDD作用靶点,结合整体动物试验证实丹皮酚治疗PMDD的作用机制与促进5-HT分解及提高5-HT1A表达相关,为丹皮酚临床治疗PMDD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经前烦躁障碍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四氢孕酮介导γ氨基丁酸A受体敏感性与肝主疏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昱 王少莲 +1 位作者 孟丽媛 乔明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773-1777,共5页
以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为基础,从典型情志病经前烦躁障碍切入,通过汇总国内外研究进展,围绕四氢孕酮水平波动及四氢孕酮介导γ氨基丁酸A受体敏感性变化,研究肝疏泄失常微观机制。四氢孕酮的特殊情绪调节效应与情志病证发病具有一定相关... 以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为基础,从典型情志病经前烦躁障碍切入,通过汇总国内外研究进展,围绕四氢孕酮水平波动及四氢孕酮介导γ氨基丁酸A受体敏感性变化,研究肝疏泄失常微观机制。四氢孕酮的特殊情绪调节效应与情志病证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肝疏泄失常人群存在四氢孕酮敏感性差异。四氢孕酮介导γ氨基丁酸A受体敏感性差异影响经前烦躁障碍发病,是肝疏泄失常引发情志病证的微观机制之一。四氢孕酮介导γ氨基丁酸A受体敏感性是机体应对四氢孕酮水平波动的反应能力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主疏泄 情志病证 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烦躁障碍症 四氢孕酮 γ氨基丁酸A受体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的PMS/PMDD脑病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淑静 孟辰 +3 位作者 高莹莹 魏恩华 曲嵩霖 郭英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典型的精神情感障碍性疾病。PMS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烦躁易怒、抑郁、焦虑、乳房触痛或肿胀、头痛等,同时伴有情绪、行为和躯体症状。经前烦躁障碍(premenstru...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典型的精神情感障碍性疾病。PMS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烦躁易怒、抑郁、焦虑、乳房触痛或肿胀、头痛等,同时伴有情绪、行为和躯体症状。经前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PMS的严重类型,发病率达3%~8%,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及其家庭、社会造成负面影响[1]。现代医学认为PMS/PMDD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能系统、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系统失调密切相关,涉及多条信号通路调控,调节中枢定位于海马、下丘脑、杏仁核等脑区[2]。十几年来,关于PMS/PMDD发病机制与GABA能系统关系的研究众多,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雌孕激素含量变化引起PMDD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研究者结论不尽相同;近年来研究发现PMDD患者对神经类固醇周期性波动敏感性增加,而不是由于卵巢类固醇绝对水平的差异[2,3],但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机制不明。本研究对PMS/PMDD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烦躁障碍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脑结构 病理改变
原文传递
PMDD与兴奋性神经毒性相关的发病机制
10
作者 魏恩华 孟辰 +2 位作者 李淑静 曲嵩霖 郭英慧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112-115,共4页
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是育龄期女性在黄体期发生并在月经开始后几天内消失的一种常见精神类疾病。PMDD病因病机复杂,虽至今尚未明确,但大量研究显示,PMDD发病机制主要定位于脑中枢,与导致兴奋性神经毒性发生的谷氨酸、γ-氨基丁酸、5-... 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是育龄期女性在黄体期发生并在月经开始后几天内消失的一种常见精神类疾病。PMDD病因病机复杂,虽至今尚未明确,但大量研究显示,PMDD发病机制主要定位于脑中枢,与导致兴奋性神经毒性发生的谷氨酸、γ-氨基丁酸、5-羟色胺、钙稳态等密切相关;同时发现,治疗PMDD的药物经前平颗粒、白香丹胶囊、氟西汀等药理作用均涉及抗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烦躁障碍症 兴奋性神经毒性 神经系统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柴胡配伍白芍治疗PMDD肝气郁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牟翔宇 郭英慧 +3 位作者 孙文君 高明周 蔡亚伟 乔明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92-199,共8页
柴胡和白芍是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内科疾病时常用的两位中药,二药前者功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后者长于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两药配伍使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张仲景所作《伤寒论》中"四逆散"一方,方以柴胡... 柴胡和白芍是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内科疾病时常用的两位中药,二药前者功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后者长于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两药配伍使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张仲景所作《伤寒论》中"四逆散"一方,方以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为君药,又以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二药配伍以其调肝作用之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经前期综合征(PMS)的严重类型,肝气郁证是其主要证型之一,该证以情绪低落,抑郁悲伤为主要特点,患者多在黄体月经周期过程中出现,月经后几天消失或减轻,该病发病率在当前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呈持续上升的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针对PMDD发病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微观机制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应用中医药治疗该病证目前也已有较多研究。以柴胡配伍白芍为主要组分的方剂在治疗PMDD肝气郁证方面疗效显著,但缺少相关综述。本文以柴胡、白芍和PMDD肝气郁证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从历史沿革、药理作用机制分析以及临床应用等角度对柴胡配伍白芍治疗PMDD肝气郁证进行综述,以期在充分体现两药配伍精髓的同时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及新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经前烦躁障碍症 肝气郁证 配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