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靶向治疗对肝癌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方浩 郑重 +1 位作者 宋金福 邹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靶向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麻城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3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模组与研讨组,各150例。常模组单独行靶向治疗,研讨组行TACE联合靶向...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靶向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麻城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3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模组与研讨组,各150例。常模组单独行靶向治疗,研讨组行TACE联合靶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讨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常模组(P<0.05)。治疗后,研讨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模组(P<0.05),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常模组(P<0.05)。结论:TACE联合靶向治疗能降低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靶向治疗 肝功能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腹痛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包建英 崔传芳 +4 位作者 林征 周卫忠 周春高 刘圣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0,共6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首次接受TACE治疗的219例HCC患...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首次接受TACE治疗的219例HCC患者。依据接受TACE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按照7∶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154例)和验证集(65例)。依据TACE术后是否发生中重度腹痛将训练集患者分为中重度腹痛组和无中重度腹痛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首次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评估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TACE术后出现中重度腹痛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154例中,42例(27.3%)HCC患者TACE术后出现中重度腹痛。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距肝包膜距离≤1 cm(P=0.001)、碘油使用量>10 mL(P <0.001)和使用无水酒精栓塞(P=0.007)是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预警模型为2.199×肿瘤距肝包膜距离+2.252×碘油使用量+1.637×使用无水酒精-3.829。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中重度腹痛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和0.853。结论:肿瘤距肝包膜距离≤1 cm、碘油使用量>10 mL和使用无水酒精栓塞是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可为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中重度腹痛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重度腹痛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浅析大柴胡汤在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丽娟 黄惠鑫 +1 位作者 刘家宇 方文岩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69-73,共5页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被公认为非手术治疗肝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栓塞综合征是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肝功能损害等。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支持治...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被公认为非手术治疗肝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栓塞综合征是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肝功能损害等。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文岩教授临证三十余年,尤擅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对于肝癌的介入治疗及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的临床处理颇有经验,深受患者好评。对肝癌患者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进行治疗,因患者体质不同,证型不一,当遵“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原则,灵活辨证处方。方教授认为肝癌的发生是以肝郁气滞为核心的长期缓慢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认为肝瘀气滞、湿热内阻证是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较为常见的证型之一。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气血同治之妙。方教授认为肝癌以肝郁气滞为发病基础,患者常伴肝络瘀阻和神不内守的临床表现,病性总属本虚标实,运用大柴胡汤化裁治疗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瘀气滞、湿热内阻型的栓塞综合征效果显著。兹就方师临床应用思想试作浅析,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经方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栓塞综合征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单用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中期肝癌的肝功能变化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沫萱 程家敏 千年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0-238,共9页
背景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的常用手段,然而关于TACE与TACE-TKI对中期HCC术后肝... 背景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的常用手段,然而关于TACE与TACE-TKI对中期HCC术后肝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差异的临床研究仍缺乏。目的比较TACE与TACE-TKI(索拉非尼或仑伐替尼)治疗中期HCC的短期肝功能变化、并发症、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其关联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23年1月规律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脏肿瘤科的中期HCC患者149例,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TACE组和TACE-TKI组,研究随访至2023年6月,对首次TACE治疗前、治疗后48 h、治疗后2个月的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及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9例患者中,TACE组97例,TACE-TKI组52例(索拉非尼组27例,仑伐替尼组25例)。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TACE-TKI组肝功能不全占比高于TACE组(42.3%vs21.6%,P=0.008);白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较术前升高(P<0.05),而血小板、白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TACE-TKI组总胆红素水平高于TACE组(19.1μmol/L vs14.4μmol/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CE-TKI组的术后并发症占比高于TACE组(30.7%vs 15.5%,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6.08年,TACE组PFS优于TACE-TKI组(47个月vs 32个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甲胎蛋白≤647 ng/mL(HR=0.570,95%CI:0.357~0.909,P=0.01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1μ/L(HR=0.527,95%CI:0.319~0.872,P=0.013)、凝血酶原活动度≤93%(HR=0.507,95%CI:0.310~0.832,P=0.007)、TACE次数>2次(HR=2.104,95%CI:1.359~3.259,P=0.001)、单用TACE治疗方案(HR=0.598,95%CI:0.380~0.942,P=0.027)患者的PFS更长。结论相比于TACE,TACE-TKI治疗中期肝细胞癌时,发生肝功能不全和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对于接受TACE或TACE-TKI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甲胎蛋白>647 ng/mL、TACE次数≤2次、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1μ/L、凝血酶原活动度>93%、使用TACETKI方案在一定范围内与更差的PFS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非尼 仑伐替尼 肝功能 后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王昱棋 刘强 苏美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71-74,共4页
目的利用MRI建立人工智能(AI)模型,评价该模型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61例,分为未发生转移组79例、肝内转移组82例。标记上述患者术前MRI图像... 目的利用MRI建立人工智能(AI)模型,评价该模型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61例,分为未发生转移组79例、肝内转移组82例。标记上述患者术前MRI图像,并建立AI预测模型,评价模型预测准确率。筛选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变量特征共13个,判断影响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的临床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无肝炎、肿瘤个数及肿瘤大小为术后肝内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5 cm或>5 cm)是预测肝内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0折交叉验证计算AI预测模型的平均正确率为(68.97±8.18)%(95%CI 0.659~0.841)。结论AI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接受TACE治疗后的HCC高危复发患者,这些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应密切随访并指导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胡道予 李震 +2 位作者 王南 张玉琴 黄艳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中化疗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生存期与肝功能、术后副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41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行TACE术。化疗药物 :A组小剂量组 (16 8例 ) ,丝裂霉素10mg与碘油乳化栓塞。B组常...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中化疗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生存期与肝功能、术后副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41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行TACE术。化疗药物 :A组小剂量组 (16 8例 ) ,丝裂霉素10mg与碘油乳化栓塞。B组常规剂量组 (173例 ) ,给予丝裂霉素 10mg ,5 氟尿嘧啶 10 0 0mg ,表阿霉素 4 0mg ,羟基喜树碱 4 0mg中的 3种联用后碘油与化疗药物乳化剂栓塞 ,随后用明胶海绵粒或聚乙烯醇 (PVA)微球栓塞。TACE术前、术后 3d、7d、2 8d分别行肝功能检查 ,比较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白蛋白 (ALB)、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 (A/G比值 )以及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的发生状况 ,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两组 1年内平均生存率无明显差异。A、B两组术后 4周内肝功能ALT、AST和A/G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4周 ,A、B两组间比较 ,B组TBIL和DBIL高于A组 ,ALB低于A组 (P <0 .0 5 )。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TACE与常规剂量TACE组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常规剂量 化疗药物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治疗 肝癌 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封颖璐 凌昌全 +2 位作者 李柏 陈喆 俞超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用安慰剂,B组用地塞米松,C组用人参皂...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用安慰剂,B组用地塞米松,C组用人参皂甙,D组用地塞米松加入参皂甙。观察TACE后临床症状、理化指标等变化。结果地塞米松加人参皂甙可显著降低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并具有缓解骨髓抑制的作用。结论地塞米松加人参皂甙可有效防治TACE栓塞后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栓塞后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防治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arterial 原发性肝癌患者 人参皂甙 地塞米松 栓塞后综合征 TACE后 对照方法 临床症状 理化指标 中位时间 症状持续 骨髓抑制 安慰剂 发生率
下载PDF
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的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封颖璐 凌昌全 +3 位作者 朱德增 俞超芹 陈喆 李柏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 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 4组,每组20例。A组为安慰剂组,B组为地塞米...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 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 4组,每组20例。A组为安慰剂组,B组为地塞米松组,C组为人参皂苷组,D组为地塞米松加人参皂苷组。 观察TACE后临床症状、理化指标、肝功能分级等变化。结果:地塞米松加人参皂苷可显著降低恶心、呕吐、 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并对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与安慰剂比较,地塞米松、人参 皂苷单药在改善某一症状方面有较好作用(P<0.05),但在全面防治综合征方面不及地塞米松加人参皂 苷。结论: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防治TACE后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地塞米松 人参皂苷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肝癌病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的镇痛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震 常黎黎 詹小宁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309-310,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肝癌病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的镇痛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选择95例中度至重度疼痛的TACE术后肝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疗程...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肝癌病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的镇痛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选择95例中度至重度疼痛的TACE术后肝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疗程4周,观察镇痛疗效并运用成本—效果法分析。结果 (1)试验组中度缓解疼痛以上48例,显效率64.0%,总有效率94.0%,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2)试验组、对照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8.09、18.69,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10.36。结论肝癌患者TA-CE术后镇痛治疗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有效、经济,不良反应在患者安全耐受范围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成本-效果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防治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成刚 陈越 +2 位作者 邱伟利 龚高全 王小林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防治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在TACE后均予...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防治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在TACE后均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TACE术后予安宫牛黄丸,连续用药1周,分析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变化。结果:安宫牛黄丸可显著缓解肝癌栓塞后综合征相关恶心、呕吐、发热、疼痛等症状,并且治疗组TNF-α下降更明显。结论:安宫牛黄丸可有效防治TACE检塞后综合征,降低TNF-α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安宫牛黄丸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评价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裴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参数在肝癌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松滋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股动脉穿刺置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TACE治疗...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参数在肝癌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松滋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股动脉穿刺置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TACE治疗,且术前和术后进行MSCT检查。结果:MSCT扫描碘油沉积情况肿块型I型少于结节型(18/54 vs 28/40),II型多于结节型(30/54 vs 10/4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II型和IV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块型和结节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49/54)和92.50%(37/40)。结论:MSCT灌注参数可用于肝癌行TACE术后疗效评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多层螺旋CT 灌注参数 碘油沉积
下载PDF
BCLC B期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巍 龚高全 +7 位作者 李长煜 李国平 陈颐 王成刚 王庆兵 杨敏捷 程洁敏 王小林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观察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及治疗策略(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Staging,BCLC)B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 目的:观察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及治疗策略(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Staging,BCLC)B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17例BCLC B期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收集患者TACE术前1d及术后1、3、5、7、14、30d时外周静脉血,检测血VEGF表达水平,分析VEGF表达变化与肝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与TACE术前1d相比,术后1d血VEGF有所升高,术后3、5d有所下降,术后14d较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肝动脉-门静脉瘘、随访CT/MRI发现明显新发病灶患者血VEGF水平较高。17例患者中疗效较好10例,疗效较差7例;两组间VEGF变化在术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VEGF表达水平可作为BCLC B期患者TACE治疗潜在的疗效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肝癌分期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倩 周晓晴 张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651-655,共5页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不能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的首选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延长不能切除HCC患者的存活时间.然而,近期研究发现:TACE可能诱发HCC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不能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的首选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延长不能切除HCC患者的存活时间.然而,近期研究发现:TACE可能诱发HCC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 HBV-DNA大量复制,从而诱发HBV相关肝炎,甚至肝衰竭,导致HCC病人死亡,而术前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可能降低术后HBV的再激活,改善病人的存活.本文将TACE对HCC-HBV再激活的影响及抗病毒药物对HBV再激活的抑制作用以及术后存活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乙肝病毒再激活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门静脉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护理
14
作者 高佩珠 丁文彬 明志兵 《工企医刊》 2010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门静脉支架 门静脉癌栓 肝癌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护理 侵犯门静脉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对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张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1175-1177,共3页
用的一线治疗方法。TACE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局部区域性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常单独或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于早期至晚期HCC。HCC癌患者TACE后的完全缓解率(CR)仅为50%左右,肿瘤局部频繁进展需要反复手术[1]。大多数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都有... 用的一线治疗方法。TACE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局部区域性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常单独或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于早期至晚期HCC。HCC癌患者TACE后的完全缓解率(CR)仅为50%左右,肿瘤局部频繁进展需要反复手术[1]。大多数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都有潜在的慢性肝病,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导致肝内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门静脉高压(CRPH)[2]。本研究旨在明确CRPH是否影响HCC患者TACE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其他治疗方法 慢性肝病 完全缓解率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一线治疗 疗效的影响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消融术治疗外生型肝癌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红兵 陈勇 +3 位作者 程寿林 李彦豪 李其祥 黄冬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消融术治疗外生性肝癌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外生型患者37例,男35例,女2例;年龄19~72岁,平均47岁。肿瘤大小4.2 cm×2.2 cm~22.1 cm×18 cm。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消融术治疗。结果:采用单纯T...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消融术治疗外生性肝癌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外生型患者37例,男35例,女2例;年龄19~72岁,平均47岁。肿瘤大小4.2 cm×2.2 cm~22.1 cm×18 cm。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消融术治疗。结果:采用单纯TACE治疗4例,33例采用TACE结合消融术。共进行162次TACE术,平均4.38次。其中26例采用瘤内注药术,4例采用射频治疗,3例联合瘤内注药和射频。注药术采用碘油化疗乳剂17例,治疗53次,平均每例3.1次;8例采用无水乙醇,治疗17次;1例因乙醇弥散欠佳,改用冰醋酸瘤内注射,2次。射频治疗共15次。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43.4%,21.7%,13%,8.1%。结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消融术治疗外生性肝癌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博 张光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95-99,共5页
目的比较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DEB-TACE和c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比较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DEB-TACE和c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6月,应用Stata 15.1软件分析,比较治疗后的疾病控制率(DCR)、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3项RCT研究,1478例患者。DEB-TACE组治疗后DCR高于c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8,95%CI:1.49~3.19,P<0.001)。DEB-TACE组1年生存率高于c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1,95%CI:1.32~2.75,P=0.001)。DEB-TACE组2年生存率高于c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5%CI:1.16~2.50,P=0.006)。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4,95%CI:0.53~1.02,P=0.068)。结论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优于cTACE,安全性不劣于c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载药微球 META分析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磊 陈诗 郑传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6期445-450,共6页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为肝癌)占肝癌90%以上,是世界上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而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特别是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居多[1,2]。外科手术、肝移植及消融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早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3,4]。而大部分患者首次发现...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为肝癌)占肝癌90%以上,是世界上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而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特别是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居多[1,2]。外科手术、肝移植及消融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早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3,4]。而大部分患者首次发现肝癌时已是中晚期,对于这些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2年生存率[5,6]。然而,TACE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高[7],对肝功能影响较大,这就要求拟行TACE治疗的患者应全面评价肿瘤状态及肝功能。目前肝癌的分期主要按照巴塞罗那标准[8],该标准以病人的影像学指标为主,即根据患者肿瘤的数量、大小及是否有血管侵犯和肝内外转移来分期,分为A、B、C和D期,B期的病人被推荐接受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早期肝癌 疗效预测 肝细胞癌 外科手 消融治疗 血管侵犯 乙肝病毒
下载PDF
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急性腹痛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平凡 田文静 +3 位作者 王莹 安学伟 田丽 王敏洁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11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急性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592例,分为建模组396例和验证组19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急性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592例,分为建模组396例和验证组196例,建模组根据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为中重度疼痛(4~10分)68例和无或轻度疼痛(0~3分)328例,比较中重度疼痛与无或轻度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中重度疼痛患者比无或轻度疼痛患者年龄小,无手术史、TACE后腹痛病史、肿瘤直径>5 cm、肿瘤数目>2、血管侵犯、药物洗脱微珠(DEB)-TACE比率增多,而TACE病史减少(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无TACE病史、TACE后腹痛病史、肿瘤直径>5 cm、肿瘤数目>2、血管侵犯、DEB-TACE应用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建模组与验证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46和0.812(P<0.05)。Hosmer Lemeshow检验显示拟合优度良好(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急性腹痛的发生与年龄、TACE病史、TACE后腹痛病史、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血管侵犯和DEB-TACE密切相关,建立预测模型有助于医务人员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急性腹痛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吉廷举 许磊 +1 位作者 周胜利 黄秋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09-1813,共5页
目的探讨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lipiodol combined with drug-eluting bead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LD-TACE)与传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onvention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TACE)治疗肝细胞癌(... 目的探讨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lipiodol combined with drug-eluting bead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LD-TACE)与传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onvention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TACE)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安全性与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家医疗中心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113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D-TACE组54例,c-TACE组59例。LD-TACE组,先行适度碘化油栓塞,然后应用药物洗脱微球进行栓塞;c-TACE组,先进行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栓塞,再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TACE术后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及术后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AEs)。结果首次TACE术后6~8周,LD-TACE组及c-TACE组的ORR分别为68.5%及47.5%(P=0.024),DCR分别为94.4%及88.1%(P=0.238),AFP下降率分别为87.0%及74.6%(P=0.095)。在AEs方面,c-TACE组46例出现恶心、呕吐,而LD-TACE组仅24例(P<0.001)。此外,c-TACE组术后有33例出现胆红素升高,而LD-TACE组仅17例(P=0.007)。两组患者术后腹痛、发热和转氨酶上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有选择性的不可切除HCC时,LD-TACE相较于c-TACE具有更高的短期ORR;同时,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油 药物洗脱微球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癌 倾向性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