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韦文贞 何金玲 +3 位作者 吴丽芳 韦田福 韦海林 韦莲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分析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寻求更加有效且安全美观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甲状腺恶性病变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手术入路将患... 目的 分析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寻求更加有效且安全美观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甲状腺恶性病变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经口腔前庭组55例和经乳晕组65例,经口腔前庭组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经乳晕组采取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美观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SIS评分和V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低于经乳晕组,且经口腔前庭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经乳晕组(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VSS、OSAS和PSAS评分均较经乳晕组低,其美观满意度较高(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经乳晕组高(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手术治疗中,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相较于经乳晕入路治疗方式更具安全性,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疼痛均较为轻微,且无瘢痕美观性更强,有助于促进患者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属于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恶性病变 腔镜手术 经口入路 经乳晕 美观度
下载PDF
漱口运动法干预配合视频教育在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邱木菊 陈丽娟 刘景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9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漱口运动法干预配合视频教育在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颈部锻炼干... 目的探讨漱口运动法干预配合视频教育在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颈部锻炼干预,观察组采取漱口运动法配合视频教育,比较两组干预依从性、心理弹性、颈部疼痛与失能状况、颈部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颈部疼痛与失能量表(NPDS)评分低于对照组,颈部前屈、后伸、向患侧屈及向健侧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CD-RISC及中国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评分、干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术后患者予以漱口运动干预配合视频教育能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颈部疼痛失能程度,改善颈部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漱口运动法 视频教育 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口入路机器人辅助下口咽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3
作者 李琼 葛蕊 +3 位作者 孙莹 郭冕 侯艳 鲁驰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总结26例口咽癌患者采用经口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口咽癌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口咽癌手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口机器人辅助手术(Transoral Robot-assisted Surgery,T... 目的:总结26例口咽癌患者采用经口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口咽癌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口咽癌手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口机器人辅助手术(Transoral Robot-assisted Surgery,TORS)治疗口咽癌的护理配合流程,包括机器人器械物品准备、手术室布局、体位安置及护理配合。结果:26例口咽癌患者均采用TORS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手术护士完善术前准备,充分了解手术方式及患者体位安置要点,熟练掌握达芬奇机器人的操作和排除故障方法,是经口机器人辅助口咽癌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精准、高效的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口咽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机器人辅助手术 经口入路 护理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经口入路齿状突切除术对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曹正霖 钟世镇 +4 位作者 刘景发 黄文华 赵卫东 李鉴轶 肖进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评价经口入路齿状突切除术对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为完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测量12例新鲜尸体标本完整状态和齿状突切除术后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三维角度运动范围和中性区,测量6例标本完整状态和齿状突切... 目的评价经口入路齿状突切除术对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为完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测量12例新鲜尸体标本完整状态和齿状突切除术后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三维角度运动范围和中性区,测量6例标本完整状态和齿状突切除术后寰枢关节的前后向剪切和屈/伸、旋转刚度。结果经口入路齿状突切除术后寰枕关节三维角度运动范围和中性区无明显变化;寰枢关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运动范围和各种运动的中性区明显增大。前后向剪切、前屈和后伸刚度明显降低。结论经口入路齿状突切除术对寰枕关节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直接引起明显的寰枢关节前屈、后伸和侧屈不稳以及潜在的旋转不稳,临床上必须注意防治此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入路齿状突切除术 稳定性 寰枢关节 枕颈部病损 脊髓前方压迫
下载PDF
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伟 邱德叶 +5 位作者 许风雷 吴昆旻 江满杰 程友 季俊峰 李泽卿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总结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11月-2015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10例咽喉部病变患者行TORS,回顾性分析患者... 目的总结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11月-2015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10例咽喉部病变患者行TORS,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野暴露平均用时34 min(20-60 min),调整开口器次数2-5次,平均手术时间为67 min(30-130 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 d(6-14 d),恢复经口进食平均需要5 d(2-10 d),出院时均可经口进食。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病理学检查示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残留。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独立完成多种类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其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 微创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下载PDF
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智运 尹庆水 +3 位作者 王龙江 权日 章凯 吴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499-501,共3页
目的为经口入路处理斜坡至上颈椎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入路手术过程,逐层解剖至延髓和上颈髓,观察并测量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和脑神经等结构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经口入路手术可以达到斜... 目的为经口入路处理斜坡至上颈椎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入路手术过程,逐层解剖至延髓和上颈髓,观察并测量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和脑神经等结构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经口入路手术可以达到斜坡下缘至C3椎体上缘。双侧椎动脉到中线的距离C1,2为19.7mm,C2,3为15.9mm。结论经口入路手术在处理下斜坡到上颈段病变中具有手术径路短,显露好,创伤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入路 颅颈交界区 解剖
下载PDF
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坤辉 郑辉利 +1 位作者 张进 马保新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2924-2925,共2页
目的 总结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37例我院开展的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充分鼻腔准备及润滑气管导管(加强型),常规全身麻醉诱导,明视下经鼻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监测呼气... 目的 总结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37例我院开展的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充分鼻腔准备及润滑气管导管(加强型),常规全身麻醉诱导,明视下经鼻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手术野注入压力为4~6 mmHg的二氧化碳(CO2),术程根据PETCO2结果及时处理;观察注CO2前、注CO2后30 min、放CO2即刻及放CO2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PETCO2的变化,分析皮下气肿及鼻黏膜、声门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注CO2后30 min、放CO2即刻及放CO2后5 min的MAP、HR与注CO2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CO2后30 min及放CO2即刻的PETCO2与注CO2前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均在正常范围内,放CO2后5 min的PETCO2与充气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皮下气肿、明显鼻黏膜及声门损伤.结论 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采用加强型气管导管经鼻插管,配合注入低压力CO2下手术,根据PETCO2结果及时处理的麻醉方式,能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空间及提供平稳的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入路 腔镜 甲状腺 麻醉
下载PDF
扩大经口入路切除颅底硬膜外肿瘤 被引量:3
8
作者 保建基 张志强 +1 位作者 宋来君 龙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总结扩大经口入路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术中注意点。方法 采用扩大经口入路切除5例颅底硬膜外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病理学检查示脊索瘤4例,颅咽管瘤1例。结论 ... 目的 总结扩大经口入路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术中注意点。方法 采用扩大经口入路切除5例颅底硬膜外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病理学检查示脊索瘤4例,颅咽管瘤1例。结论 该手术入路扩大了经口咽入路的显露范围,适用于斜坡硬膜外肿瘤,向上发展累及蝶窦,且已侵及咽后壁和咽顶粘膜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硬膜外肿瘤 扩大经口入路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经口入路寰枢椎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新军 侯天勇 +1 位作者 徐耀琴 方青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09-210,共2页
枢椎脱位是常见的上颈椎疾患,由于寰枢椎正对口咽后方,手术入路仅能通过经口方式来进行[1]。口腔为有菌环境,为Ⅱ类手术切口。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重要,我科对采用经口入路行寰枢椎脱位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 枢椎脱位是常见的上颈椎疾患,由于寰枢椎正对口咽后方,手术入路仅能通过经口方式来进行[1]。口腔为有菌环境,为Ⅱ类手术切口。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重要,我科对采用经口入路行寰枢椎脱位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入路 寰枢椎脱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经鼻入路与经口入路鼻内窥镜腺样体手术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洋 游凌云 +4 位作者 吴桂卿 彭韶平 廖志莹 刘雪梅 邓太海 《现代医院》 2015年第9期32-33,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鼻入路与经口入路鼻内窥镜腺样体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者4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经鼻组和经口组,经鼻组采取经鼻入路鼻内窥镜腺样体手术治疗,经口组采取经口入路鼻内窥镜腺样体手术治疗,... 目的对比研究经鼻入路与经口入路鼻内窥镜腺样体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者4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经鼻组和经口组,经鼻组采取经鼻入路鼻内窥镜腺样体手术治疗,经口组采取经口入路鼻内窥镜腺样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鼻组主动麻醉时间长于经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改善率、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术后残留、术后鼻阻塞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经口入路组具有更短的主动麻醉时间及较轻的术后鼻阻塞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 经口入路 鼻内窥镜 腺样体手术
下载PDF
经口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技术要点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国洋 傅锦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7期497-499,共3页
甲状腺疾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后颈部留有长5~8em的切口瘢痕,不能满足女性患者的美容需求。1996年Gagner。首次使用腔镜行甲状旁腺切除术,1997年Huscher等首次使用腔镜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 甲状腺疾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后颈部留有长5~8em的切口瘢痕,不能满足女性患者的美容需求。1996年Gagner。首次使用腔镜行甲状旁腺切除术,1997年Huscher等首次使用腔镜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成为最为普遍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经口入路手术要点
原文传递
扩大经口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中线部位肿瘤(附12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雷 刘宁 +3 位作者 朱凤仪 赵春生 周明卫 骆惠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423-424,共2页
目的总结扩大经口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中线部位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扩大经口入路切除的12例颅底中线部位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脊索瘤中5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2例转移癌中1例全切除,1... 目的总结扩大经口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中线部位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扩大经口入路切除的12例颅底中线部位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脊索瘤中5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2例转移癌中1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鼻咽癌及1例咽后壁鳞状上皮癌全切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1例。无死亡、偏瘫等病例。随访6~24个月,脊索瘤分别于术后1.5年、2年局部复发2例,转移癌死于肺部原发性疾病1例,保持正常生活9例。结论扩大经口入路切除颅底中线部位肿瘤具有暴露充分、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口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颅底肿瘤
下载PDF
经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 被引量:7
13
作者 尹庆水 夏虹 +4 位作者 吴增晖 马向阳 艾福志 章凯 王建华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6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经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12年3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自行研制的Jefferson骨折复位内固定钢板(JeRP),经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其中寰椎环3... 目的探讨经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12年3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自行研制的Jefferson骨折复位内固定钢板(JeRP),经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其中寰椎环3处断裂8例、2处断裂7例,均有断端移位合并寰椎旋转脱位。术中利用JeRP复位器进行复位、四孔钉板固定。术后颈托制动2.5~3.0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口咽部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随访8~77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患者获得解剖复位,骨愈合良好,关节复位良好,颈椎活动正常。结论经口咽入路JeRP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良好方法,可使骨折块解剖复位,恢复寰枕及寰枢关节的对合关系,重建其稳定性,同时保留上颈椎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脊柱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经口入路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军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3期1765-1767,共3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6月确诊的9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48例,行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48例行传统开放性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6月确诊的9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48例,行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48例行传统开放性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与传统开放性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经口入路 腺样体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经口入路茎突截短术——扁桃体上极切开复位术
15
作者 杨长东 金德斌 +6 位作者 白文忠 田晓斌 李智 张娜 杨雷 张立红 付志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19,共2页
茎突综合征也称Eagle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常规治疗茎突综合征是经口内径路切除扁桃体后行茎突截短术。我院于2008年10月-2... 茎突综合征也称Eagle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常规治疗茎突综合征是经口内径路切除扁桃体后行茎突截短术。我院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茎突综合征14例,其中5例采用“经口入路茎突截短术——扁桃体上极切开复位术”(以下简称“新方法”)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截短术 切除扁桃体 切开复位术 经口入路 Eagle综合征 茎突综合征 咽部异物感 茎突过长
下载PDF
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腹侧肿瘤切除的围术期护理
16
作者 薛艺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腹侧 肿瘤切除 经口入路 围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中枢部位 肿瘤生长 手术危险
下载PDF
扩大经口入路切除颅底硬膜外肿瘤病人的护理
17
作者 宋庆祝 刘瑞华 苌静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颅底硬膜外肿瘤 手术治疗 扩大经口入路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口入路的解剖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炳男 牛光明 +3 位作者 刘展 陈建设 单春格 王凤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腹侧解剖并探讨齿状突切除的改良。方法:观察并测量36具干性颅底、5套寰枢椎标本的解剖标志及数据,应用神经内镜在10例经过防腐处理及乙醇浸泡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上进行颅颈交界区腹侧的解剖,通过模...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腹侧解剖并探讨齿状突切除的改良。方法:观察并测量36具干性颅底、5套寰枢椎标本的解剖标志及数据,应用神经内镜在10例经过防腐处理及乙醇浸泡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上进行颅颈交界区腹侧的解剖,通过模拟手术探讨内镜控制下保留部分寰椎前结节切除齿状突的可行性。结果:寰椎前结节高(9.8±0.7)mm,厚(8.1±0.6)mm;齿状突高(13.1±2.7)mm,厚(14.2±2.4)mm。尸头模拟手术,不进行软颚切开暴露,选用F12单腔导尿管将两端分别从双侧鼻腔进入与软颚根部缝扎,鼻腔外适度牵拉悬吊导尿管使之充分暴露咽后壁,内镜控制下9例顺利磨除寰椎前结节下1/2及齿状突基底部,完成帽状取出齿状突顶部。结论:内镜控制下经口切除齿状突具有视野好、创伤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 经口入路 神经内镜 齿状突
下载PDF
经口入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60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牛国华 邵渊 孙迎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1期107-108,共2页
腺样体肥大是造成小儿鼻塞的主要原因,保守治疗无效者须尽早行手术切除[1],但传统手术方法对术腔暴露不足。近年研究显示,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切除彻底、不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优点。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们共为360例患... 腺样体肥大是造成小儿鼻塞的主要原因,保守治疗无效者须尽早行手术切除[1],但传统手术方法对术腔暴露不足。近年研究显示,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切除彻底、不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优点。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们共为360例患者施行经口入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术 鼻内镜下 经口入路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手术 2009年 手术切除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处理沟通型肿瘤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涵 王玉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解剖,以期为临床上切除该区域的沟通型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内镜下对15具尸头模拟经口入路,观察颈静脉孔区颅内外的暴露情况,定位解剖标志并记录相关参数。结果内镜下经口入路可很好显露颈静...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解剖,以期为临床上切除该区域的沟通型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内镜下对15具尸头模拟经口入路,观察颈静脉孔区颅内外的暴露情况,定位解剖标志并记录相关参数。结果内镜下经口入路可很好显露颈静脉孔区颅外段,尤其是其前内侧区域,在磨除舌下神经管外口至中线骨质后可获得颅内脑干腹侧中线区域的最佳暴露。枕髁、髁上槽、颈动脉嵴为重要的解剖标志。其中枕髁前缘距舌下神经管外口下缘(14.51±2.30)mm,枕髁前缘距颈动脉嵴(24.11±2.19)mm,枕髁前缘距颈静脉结节上端(21.26±2.26)mm。结论该入路有助于处理肿瘤主体偏于颈静脉孔内侧的沟通型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区 内窥镜 沟通型肿瘤 经口入路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