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4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附1例报道)
1
作者 刘廷亮 王玉林 +2 位作者 刘强 张建军 庄建新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410-410,共1页
关键词 经导管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治疗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对糖尿病足患者靶血管狭窄率的影响
2
作者 李红晓 李岩 杨波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应用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对患者靶血管狭窄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单纯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治疗的135例(172患肢)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使用球囊差异分为观察组(72例,89患肢,158支靶血管,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和对照组(63...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应用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对患者靶血管狭窄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单纯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治疗的135例(172患肢)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使用球囊差异分为观察组(72例,89患肢,158支靶血管,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和对照组(63例,83患肢,150支靶血管,短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比较手术情况、截肢情况、靶血管狭窄率、血流动力学及内皮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88.61%,与对照组的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内累积截肢率2.25%,与对照组的3.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靶血管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患肢足背动脉最大流速(Vmax)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长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治疗,较常规短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有助于内皮功能恢复,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避免术后血管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管扩张成形术 血管扩张成形术 血管狭窄率 血流动力学 内皮功能 截肢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王地 赵育洁 +2 位作者 胥良 杨少华 宁宏洁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39例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我院收治的39例接受单支...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39例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我院收治的39例接受单支架植入术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前和术后1年病变部位狭窄程度、最小管腔直径、生活质量水平,术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剂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透视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病变部位狭窄程度、最小管腔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SF-36中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心绞痛、前降支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比剂使用剂量,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降支开口病变 药物涂层扩张成形术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和球囊扩张术对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李延龙 贾春娟 +3 位作者 赵小话 张震 刘玉艳 孟令淮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4期42-45,55,共5页
目的:对比血管内介入、球囊扩张术治疗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 目的:对比血管内介入、球囊扩张术治疗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5)。对照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研究组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脑血管平均血流量为(8.89±1.33)mL/s、最大血流速度为(37.21±6.09)cm/s、最小血流速度为(8.01±1.62)cm/s、平均血流速度为(16.83±1.69)cm/s,均较对照组(7.91±1.25)mL/s大(32.89±5.43)cm/sdd2(6.29±1.58)cm/s、(14.89±1.55)cm/s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为(9.05±0.67)mPa·s、全血低切黏度为(5.02±0.56)mPa·s、血小板聚集率为(0.40±0.10)%,均较对照组的(10.42±0.78)mPa·s、(6.22±0.75)mPa·s、(0.51±0.11)%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4.83±0.65)分,低于对照组的(6.75±1.03)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为(82.54±5.73)分,高于对照组的(71.32±5.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较对照组的4.4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内前循环动脉狭窄 血管内介入 扩张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前移式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在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丹青 尤云 唐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77-080,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前移式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在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的62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试验... 本研究旨在探讨前移式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在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的62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术后腰背肌功能锻炼宣教方法,而试验组患者则开展前移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宣教方法。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在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的正确性、依从性及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分析结果。结果 研究发现,试验组在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的正确性及依从性、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突出性差异(P<0.05)。结论 将前移式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应用于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后的患者中,能显著提高患者在功能锻炼方法的正确性和依从性,同时增强患者满意度,这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移式腰背肌功能锻炼 经皮椎体扩张成形术 锻炼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吴佳 颜玲玲 戴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 观察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与联合组(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接受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摄食训练)。比较两... 目的 观察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与联合组(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接受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摄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轻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吞咽-摄食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扩张 吞咽-摄食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导管球囊扩张联合吞咽行为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杜天驰 滕秋玉 +1 位作者 付久存 赵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3期35-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吞咽行为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2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57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治...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吞咽行为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2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57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行为疗法治疗组(27例)。联合治疗组采取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吞咽行为疗法训练进行治疗,行为疗法治疗组仅采取吞咽行为疗法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C反应蛋白(CRP)、肺部CT影像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吞咽功能的提升高于行为疗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CRP水平低于行为疗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吞咽行为疗法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扩张技术 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 吞咽行为疗法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与保护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登庆 蔡文玉 +1 位作者 叶胜义 陈子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疾病史、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变血管位置、冠状动脉改变情况、预扩张球囊类型、药物涂层球囊、术后情况。根据患者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MACE的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非MACE组(54例)和MACE组(24例)。对两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并对其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MACE组患者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IVUS)指导比例、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比例均低于MACE组患者;病变血管为左回旋支(LCX)比例和病变血管为分支血管比例高于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水平、病变血管为LCX、病变血管为分支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支、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为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影像因素。结论 Lp(a)水平高、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支、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为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病变血管为LCX和分支血管为术后2年发生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涂层扩张 血管事件
下载PDF
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在股腘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褚云峰 彭艳斌 +2 位作者 陈仲 周波 叶小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65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32,采用巧克力球囊)与对照... 目的探讨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65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32,采用巧克力球囊)与对照组(n=33,采用普通球囊)。比较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术后踝肱指数(ABI)、血管通畅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为100%、93.7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6.97%、81.8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夹层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BI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试验组患者ABI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近期疗效优于普通球囊,且炎症控制较好,夹层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克力 股腘动脉硬化闭塞 扩张血管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苏春梅 王婷 杨文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99-0103,共5页
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容易出现血管通路方面的问题,本文对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的治疗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和对照性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2例患者进行了观察。这... 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容易出现血管通路方面的问题,本文对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的治疗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和对照性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2例患者进行了观察。这些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包括46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前半部分被划分为对照组,后半部分被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内瘘切除和重建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实际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治疗效果,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本文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下的治疗效果更好,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进行血管通路治疗的情况,传统的内瘘切除和重建手术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相反,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能够更好地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成形术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雷学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01-004,共4页
研究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共接纳了88名过期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等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4人。对照组仅接受缩宫素进行引产,而观察... 研究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共接纳了88名过期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等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4人。对照组仅接受缩宫素进行引产,而观察组在缩宫素的基础上,额外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导管。通过对比两组的分娩过程时长、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数据,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总分娩时间更短,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更少,且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据此得出结论,结合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导管和缩宫素对过期妊娠进行引产,能显著缩短分娩过程,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并优化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因而该方案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扩张导管 缩宫素 过期妊娠 引产
下载PDF
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刘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2-075,共4页
探析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择就诊院内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23年1月-2024年10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而研究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 探析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择就诊院内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23年1月-2024年10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而研究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球囊扩张碎栓治疗,对两组所得临床治疗可行性与安全性对比。结果 研究组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降至最低值时间,均相对比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研究组血栓清除效果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方案,所具临床溶栓效果与安全性均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扩张碎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血栓清除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及通畅率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刘旭廷 鞠少荣 +1 位作者 陈泳金 张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793-79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及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120例,均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超声参数(血管狭窄处内径、肱...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及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120例,均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超声参数(血管狭窄处内径、肱动脉血流量、自体动静脉内瘘自然血流量和透析血流量),术后随访1年统计初级通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患者入院行超声引导下PTA手术,成功114例,成功率为95.00%;上述手术成功患者术后3、6个月及1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9.47%、78.07%、66.67%。不通畅组年龄≥60岁、高血压、高脂血症、狭窄类型Ⅰ型、狭窄程度重度、狭窄部位钙化及狭窄长度≥3cm占比高于通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性别、糖尿病、原发疾病等其他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0岁、高脂血症、狭窄长度≥3cm是影响超声引导下PTA手术术后1年初级通畅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短期效果良好,术后初级通畅率受多因素影响,需强化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引导下扩张成形术 初级通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腰椎骨折患者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龚进 彭福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腰椎骨折患者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中的麻醉效果,为提升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60例,所...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腰椎骨折患者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中的麻醉效果,为提升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PKP,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局部浸润麻醉)和观察组(30例,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持续观察24 h。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_(0))、麻醉后(T_(1))、球囊扩张时(T_(2))、骨水泥注入即刻(T_(3))、手术结束出室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T_(0)、T_(1)、T_(2)、T_(3)、T_(4)、术后2 h(T_(5))、术后6 h(T_(6))、术后12 h(T_(7))、术后24 h(T_(8))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T_(1)~T_(4)时两组患者的HR和MAP均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T_(1)~T_(3)时观察组患者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T_(1)~T_(8)时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T4时的HR和MA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老年腰椎骨折PKP患者,相较于传统的局部浸润麻醉,采用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在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提升镇痛效果方面优势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经皮穿刺扩张椎体成形术 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下载PDF
基于彩超引导的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应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中的价值研讨
15
作者 余前会 陈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58-061,共4页
探究基于彩超引导的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应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超声科,纳入对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共抽取100例,均分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以基于彩... 探究基于彩超引导的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应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超声科,纳入对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共抽取100例,均分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以基于彩超引导的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内瘘重建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各指标结果作比较。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术后内瘘通畅率)进行比较,结果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超声参数相比,观察组数据更占据优势(P<0.05)。结论 基于彩超引导的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提高内瘘通畅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彩超引导 动静脉内瘘扩张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导引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药物球囊预扩张裸金属支架治疗中的效果
16
作者 张为 范恒亮 周志明 《海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探讨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导引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患者药物球囊预扩张裸金属支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VA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目的 探讨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导引在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患者药物球囊预扩张裸金属支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VA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3):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2.10±3.6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52.47±3.85)岁。2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取3D旋转DSA导引下药物球囊预扩张裸金属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球囊预扩张裸金属支架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30/30)与对照组96.97%(3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4,P=0.336)。术前、术后3个月,2组患者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动脉起始段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循环卒中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例(占比6.67%)发生再狭窄,对照组有9例(占比27.27%)发生再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31)。结论 采取3D旋转DSA导引下药物球囊预扩张裸金属支架治疗能有效降低狭窄率和再狭窄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 药物扩张 裸金属支架
下载PDF
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及对患者动脉硬化指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涛 孙志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及对患者动脉硬化指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目的探讨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及对患者动脉硬化指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照组术中采用普通球囊,观察组则应用巧克力球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硬化指标、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术后两组动脉内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下降,踝臂血压指数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与术前比,术后两组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峰值及血流量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腔内血管成形术中采用巧克力球囊,对于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取得了确切疗效,还能够改善患者动脉硬化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巧克力扩张血管成形术 动脉硬化指标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ASO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志达 陈铃雄 +1 位作者 林峰 张旭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采取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采取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普通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n=28)和观察组(紫杉醇DCB扩张血管成形术,n=3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和随访6个月Rutherford分级、动脉硬化指标、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比较随访6个月内Ⅰ期通畅率、再狭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Rutherford分级、动脉硬化指标、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动脉硬化指标、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Rutherford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随访6个月上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两组Ⅰ期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狭窄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DCB扩张血管成形术与普通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ASO的近期效果相当,但紫杉醇DCB扩张血管成形术可有效改善术后血流动力学和预防动脉硬化,减少血管再狭窄和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药物涂层 扩张血管成形术 动脉硬化闭塞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
19
作者 张晓杰 成晓江 +4 位作者 于谦 赵兴军 杜忠德 刘鹏 辛国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行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13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成功实施手术,球囊扩张成形后责任血... 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行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13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成功实施手术,球囊扩张成形后责任血管出现夹层并发症4例,其中2例因前向血流良好,给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血流稳定,未行支架治疗;2例因责任血管夹层、血流不稳定且血管弹性回缩,给予补救性支架置入术治疗。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11例中,1例术后72 h发生非责任血管部位小脑出血,保守治疗好转出院,其余10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11例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30 d内未出现责任血管事件;术后90 d NIHSS评分[(2.36±1.57)分]较术前[(3.36±2.38)分]明显降低(P=0.008),mRS评分[(1.55±0.93)分]较术前[(2.27±1.42)分]明显降低(P=0.012);术后6个月颅脑CTA或DSA复查显示血管成形良好。2例给予补救性支架置入术后随访半年未出现脑梗死等事件,NIHSS评分均为3分、mRS评分均为2分,影像学检查未见支架再狭窄情况。结论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扩张血管成形术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郭锐锋 李丹 周芬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4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实施...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实施彩超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照组术中应用刻痕球囊扩张血管成形,观察组术中应用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流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7)。治疗前,两组肱动脉血流峰值流速、肱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肱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降低,肱动脉血流量提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g、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g、D-D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流指标、凝血功能,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彩超 经皮扩张血管成形术 高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