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醇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邹容 狄镇海 +3 位作者 张建 毛学群 谭中宝 王庆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5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聚乙烯醇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HACE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聚乙烯醇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HACE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THACE术中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观察组在THACE术中则联合使用聚乙烯醇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肝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其白蛋白(ALB)水平有所升高;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LB、AS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ALT、ALB、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Cr)水平与术前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HACE术中联合应用聚乙烯醇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近期疗效较高,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聚乙烯醇微球 明胶海绵颗粒
下载PDF
自我效能理论干预模式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也 莫凤叶 +2 位作者 刘淑芳 张晓丰 罗小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干预模式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患者恐惧疾病进展(FoP)、负性情绪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干预模式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患者恐惧疾病进展(FoP)、负性情绪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干预,2组均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比较2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3个月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FoP[汉化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生存质量[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LC V2.0)]情况。结果出院后1、3个月,2组GSES评分相较出院时逐渐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2组FoP-Q-SF总分及各维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R-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2组QOL-LC V2.0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干预模式可提升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减轻负性情绪及FoP程度,改善癌因性疲乏状况,提升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自我效能理论 恐惧疾病进展 焦虑 抑郁 癌因性疲乏
下载PDF
血浆热休克蛋白90α表达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姜成毅 于军 +2 位作者 刘璐 李旭 孙志强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中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就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高新院区综合外科介入组的11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中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就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高新院区综合外科介入组的11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血浆中Hsp90α表达情况,以60 ng/mL作为截断值,分为Hsp90α高表达组(55例)和Hsp90α低表达组(37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浆中Hsp90α表达与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Hsp90α高表达组的2年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Hsp90α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p90α高表达是影响患者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可作为接受TACE治疗后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热休克蛋白90Α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赵敏 祝涛 黄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调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TACE治疗的348例老年PH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 目的调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TACE治疗的348例老年PHC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测评量表(ESCA)及欧洲癌症研究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OL-C30)调查患者术前及术后出院3个月回院复诊时负面情绪、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风险因素对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自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SAS及SDS评分降低;ESCA及QOL-C30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肝癌切除手术史、疾病知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自护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320;P<0.001)、肝癌切除手术史(β=-0.245;P=0.001)及疾病知情情况(β=-0.290;P=0.001)均可显著影响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共同解释老年PHC患者TACE术后生活质量69.30%的变异度(F=35.128;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PHC患者术后QOL-C30与SAS、SDS评分呈负相关(r=-0.627,-0.609;P<0.05);与ECSA评分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经TACE治疗后,老年PHC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上升,但整体水平依旧不佳,而年龄≥75岁、既往肝癌切除史及不知晓自身病情的老年PH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差,且具有以上特征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更高,自护能力更差,建议临床关注具有以上特征的老年肝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注重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及自护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对胃癌肝转移患者的安全性及生存期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门建涛 刘丽瑜 +2 位作者 王充顺 邓圆 丁新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对胃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对胃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结果:术前患者腹部CT图像表现为胃壁不均匀增厚,突向管腔的偏心性表现,CT平扫和正常胃壁等密度,转移至肝脏时,多数表现与肝细胞癌相似;治疗6个月随访,腹部强化CT显示患者肝右叶转移瘤轻度强化。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81%,低于对照组的54.84%(P<0.05);随访1年,实验组死亡率为16.13%,低于对照组的38.71%;实验组生存率为83.87%,高于对照组的61.29%(P<0.05);实验组患者12、24、36、48以及60个月的生存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全身化疗对胃癌肝转移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可以提高患者5年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全身化疗 胃癌 转移 安全性 生存期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切除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张灵智 王庆东 +2 位作者 付朋超 刘松 于广计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20-22,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1]。手术切除、全身化疗是乳腺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仍有10%的患者在手术、全身化疗后再次复发[2]。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差,中位生存期多在18个月左右,经治疗失败的患...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1]。手术切除、全身化疗是乳腺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仍有10%的患者在手术、全身化疗后再次复发[2]。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差,中位生存期多在18个月左右,经治疗失败的患者生存预后更差[3]。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乳腺癌肝转移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之一[4]。传统栓塞材料主要为碘化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 转移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载药微球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魏淑萍 苏茗羽 +1 位作者 李均彪 蒋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各49例,对比两组应激反应、不良情绪、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减轻其应激反应,改善其不良情绪,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应激反应 不良情绪
下载PDF
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血清AFP、CEA、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燕彩霞 王达 +1 位作者 魏传霞 陈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治疗,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酸味方,治疗4周。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FP、CEA、CA-125水平;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并计算CD_(4)^(+)/CD_(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68%(38/41)、75.61%(31/4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62.35±9.12)ng/mL、(2.13±0.39)μg/mL、(32.37±5.93)U/mL,对照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139.65±20.71)ng/mL、(2.47±0.42)μg/mL、(49.62±6.03)U/mL,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44.08%±5.41%、21.64%±2.96%、1.65%±0.28%、35.42%±3.97%,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37.26%±4.76%、25.47%±3.08%、1.22%±0.27%、29.65%±4.25%,观察组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用酸味方有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CD_(4)^(+)/CD_(8)^(+)比值、提高QOL-LC评分,并且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方 原发性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AFP CEA CA-125 CD_(4)^(+)/CD_(8)^(+)
原文传递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茂强 唐文捷 +3 位作者 林汉英 叶慧义 戴光海 王志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240例患者做TACE2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瘤6例。3例多灶胆管损伤表现为轻度黄疸,2例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1例于出现黄疸后2周死于肝功能衰竭。4例胆汁瘤合并感染,3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死于感染囊腔破入腹腔、继发化脓性腹膜炎,1例治愈;1例仅用抗生素治愈。与胆管损有关的病死率为16.7%(318)。其余11例无相关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肝硬变背景的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有肝硬变的HCC患者(P<0.01);其他高危因素有肿瘤为少血供型(P<0.01)和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超选择性栓塞(P<0.01)。结论认识TACE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特别是肿瘤复发。对存在胆管损伤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减少碘油乳化的化疗剂(特别是铂类)剂量,有可能降低胆系缺血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肿瘤 化疗栓塞 胆管 损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化疗栓塞 胆管损伤 临床意义 TACE后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脏恶性肿瘤 内胆管扩张 损伤发生率
下载PDF
聚乙烯醇颗粒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俊伟 朱康顺 +5 位作者 孟晓春 何可可 钱结胜 沈敏 黄文薮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术中先使用碘化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肿瘤血管,再用PVA颗粒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肿瘤缩小程度、治疗有效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术后1周及1个月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I)水平,记录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肿瘤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其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0.00%、90.00%、95.00%、95.00%,AF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AST、ALT、TBIL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1个月时AST、ALT、TBILI均恢复为术前水平。随访时间12~32(19.8±7.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17.0±6.8)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9.3±7.0)个月。结论PVA颗粒作为永久性栓塞材料,在肝癌TACE中栓塞效果明显,但术中需超选择性插管到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PVA颗粒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志勇 黄东宁 +3 位作者 宁四海 黄海欣 李桂生 杨春旭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介入治疗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探寻一种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84例大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患者经肝动脉介入给予吡柔比星... 目的观察肝动脉介入治疗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探寻一种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84例大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患者经肝动脉介入给予吡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灌注化疗和吡柔比星+碘化油栓塞治疗,每周治疗一次,四周为一疗程,而对照组给予FAM方案或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草酸铂方案全身静脉化疗,三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评价和比较其近期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情况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和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5.00±6.00)和(63.00±5.50),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9.52%、28.57%和11.90%,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5.71%、14.29%和0,虽然其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但2年和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和发热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肾功能异常和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介入进行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方案治疗大肠癌多发肝转移比常规全身静脉化疗更加有效,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转移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及调节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廖娟 王春晖 +1 位作者 李肖 孟文彤 《肝脏》 201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细胞免疫及调节T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及PLC患者介入治疗术前1d与术后1个月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调节T细胞的比例变化;ELIS...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细胞免疫及调节T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及PLC患者介入治疗术前1d与术后1个月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调节T细胞的比例变化;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35的含量。结果 PLC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所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6.81%±6.19%对34.86%±3.44%,P<0.05);CD4+/CD8+T细胞比例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03%±0.15%对1.70%±0.19%,P<0.05)。TACE治疗后,CD4+T细胞所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及CD4+/CD8+T细胞比例分别上升至30.59%±4.77%及1.29%±0.1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1.05%±3.99%对4.92%±1.71%,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至7.52%±3.00%。PL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三者之间IL-35值分别为:(381.08±94.21)pg/mL、(362.24±115.67)pg/mL、(331.20±83.94)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C患者AFP升高[(1 674±1 649)ng/L],术后1个月下降明显[(827±981)ng/L],Treg细胞的变化与AFP的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01。结论 TACE能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免疫调节细胞 IL-35 甲胎蛋白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伽玛刀和射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云翔 张建宇 +1 位作者 曹海英 单鹄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伽玛刀和射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1次,1周后应用体部伽玛刀治疗(中位剂量35Gy),同时配合射频热疗4~6次;其中有35例患者治疗结束2...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伽玛刀和射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1次,1周后应用体部伽玛刀治疗(中位剂量35Gy),同时配合射频热疗4~6次;其中有35例患者治疗结束2~3周后进行了第2次TACE治疗。随访终点为治疗结束后2年或患者死亡。结果: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2/56)和48.2%(27/56)。结论:TACE联合伽玛刀和射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伽玛刀 放射疗法 射频热疗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再认识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天保 刘占河 吴玉叶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07-50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在治疗后3 m行腹部CT检查,在45例PLC患者中,获得完全缓...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在治疗后3 m行腹部CT检查,在45例PLC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15例(33.3%),部分缓解16例(35.6%),病情稳定6例(13.3%),病情进展8例(17.8%);随访3年,生存患者7例(15.6%);术后不良反应可控,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振华 刘福全 +2 位作者 岳振东 赵洪伟 王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评价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208例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疼痛(NRS评分≥4分)的NRS评分变化、疼痛缓解程度和... 目的评价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208例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疼痛(NRS评分≥4分)的NRS评分变化、疼痛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的防治。结果术后中重度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疼痛发生率随服药时间呈下降趋势,疼痛缓解率随服药时间呈上升趋势。发生便秘51例(25.0%),恶心、呕吐30例(14.4%),头晕12例(5.8%),予对症治疗后均明显缓解。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疼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疼痛管理
下载PDF
健脾化湿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损害27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毅强 李伟林 +4 位作者 洪小兵 王才党 陈永青 张君利 王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但TACE在控制、破坏及杀灭原发肿瘤的同时,往往促发或加重肝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甚则导致急性肝衰竭,故又成...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但TACE在控制、破坏及杀灭原发肿瘤的同时,往往促发或加重肝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甚则导致急性肝衰竭,故又成为影响肝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发掘中医药对TACE后肝功能的保护及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用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中药治疗此类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 健脾化湿汤 中药治疗 损害 arterial 晚期癌患者
下载PDF
老年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志军 刘凤永 王茂强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癌患者 老年 非手治疗 细胞性 恶性实体肿瘤 临床应用 切除率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芬 蒋洪春 谭盛葵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HCC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均予TACE治疗,观...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HCC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均予TACE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7.38%和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07%和75.4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截止随访时间为术后6~36个月,中位时间为18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25%,73.77%,62.30%和78.69%,68.85%,57.3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HCC疗效显著,能明显下调血清AFP,CEA,CA19-9,CA125,VEGF,bFGF,PECAM-1水平,抑制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表达,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缓解病情,减少药物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复方斑蝥胶囊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疗效
19
作者 谈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I)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M)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功能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94例TACE术后肝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I)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M)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功能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94例TACE术后肝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MI治疗,观察组采取MI联合SAM治疗,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肝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及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为(51.63±5.24)U/L、谷丙转氨酶(ALT)为(60.28±7.01)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为(61.32±7.93)U/L、总胆红素(TBIL)为(23.54±3.56)μmol/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3.26±0.38)ng/L、白介素-6(IL-6)为(31.14±7.55)pg/m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2.55±0.4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62.73±6.39)U/L、(72.90±9.28)U/L、(72.46±9.54)U/L、(29.48±5.41)μmol/L、(3.82±0.59)ng/L、(46.69±6.04)pg/mL、(3.57±0.58)mg/L;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的生理领域评分(76.46±5.24)分、心理领域评分(75.17±4.73)分、社会领域评分(74.53±6.61)分、环境领域评分(76.25±5.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37±5.12)、(69.15±5.35)、(66.71±5.80)、(70.03±4.59)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联合SAM能改善TACE术后肝损伤患者肝功能,促进血清学指标复常,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异甘草酸镁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