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困难与父母残疾家庭儿童发展状况探究与政策思考
1
作者 李莹 《社会保障评论》 2024年第2期119-134,共16页
加强困难家庭帮扶是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普通户、低保边缘户、低保户)以及父母是否存在残疾(无残疾、中轻度残疾、重度残疾)考察经济困难及残疾家庭中儿童的身体健康、心理情绪及学校表现。研究发... 加强困难家庭帮扶是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普通户、低保边缘户、低保户)以及父母是否存在残疾(无残疾、中轻度残疾、重度残疾)考察经济困难及残疾家庭中儿童的身体健康、心理情绪及学校表现。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与父母残疾均与更差的儿童发展结果显著相关;随经济困难与残疾程度加深,儿童多表现出更差的发展结果;此外,当经济困境累加残疾时,儿童在环境感知、学习状态方面表现出更大发展劣势;但在控制儿童与所处环境的互动结果(主要是在家庭、学校和社区形成的重要社会关系状况)后,经济困难及父母残疾与儿童发展各指标的负向关联消失或减弱,提示需对困难家庭儿童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塑造给予特别关注。建议我国的困难家庭救助政策从以下方面对经济困难及残疾家庭儿童的身心发展给予更多支持:第一,适当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将符合一定标准的低保边缘家庭纳入综合救助范围;第二,强化服务救助,在基本生活保障之外,对困难家庭提供更多针对家庭与社会关系、儿童身心发展的干预服务;第三,对于存在经济匮乏与残疾双重挑战的困难家庭,加强部门协作、需求评估与个性化救助服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家庭 经济困难 残疾 儿童发展 社会救助
下载PDF
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支持研究——基于职业素养提升视角
2
作者 姜庆华 《职教通讯》 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要把满足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性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化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推进资助育人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从需求焦点、政策基点和实践落点... 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要把满足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性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化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推进资助育人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从需求焦点、政策基点和实践落点等三方面厘清职业素养支撑职业院校帮困助学工作内涵建设的逻辑。我国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研制教学内容,筑牢职业素养教育阵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突出个人“全生活修炼”,提升困难学生综合竞争力,助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成长支持
下载PDF
精准思政理念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分析及解决路径探究
3
作者 李定杰 王茜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精准思政是新时代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开展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精准思政要求的应有之义。文章在强调精准思政理念下做好精准资助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总... 精准思政是新时代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开展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精准思政要求的应有之义。文章在强调精准思政理念下做好精准资助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通过加强资助政策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认定工作准备、探索认定画像识别方式、健全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资助队伍建设等具体措施,旨在多维度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思政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认定
下载PDF
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
4
作者 张彩艳 段晓晴 孙建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医学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及成就动机与职业抱负的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3—5月,采用就业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职业抱负量表对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 目的探讨医学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及成就动机与职业抱负的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3—5月,采用就业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职业抱负量表对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5所医学类高校643名参与者[75%(482名)女性,25%(161名)男性)]进行问卷星调研。结果学生干部的职业抱负[(3.92±0.36)分]、一般自我效能感[(2.59±0.56)分]、成就动机[(10.22±0.86)分]分别高于普通学生[(3.68±0.77)分vs.(2.36±0.52)分vs.(10.01±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就业能力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学、临床医学的成就动机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职业抱负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业抱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0.073,占总效应的13.92%),一般自我效能感通过成就动机和职业抱负的中介作用影响就业能力。结论本文表明可以从积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着手,同时为求职建立明确的行动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抱负,从而提高就业能力。本研究所提出的就业能力影响机制为高校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参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就业能力 成就动机 职业抱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归因及解决措施
5
作者 张晓霞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46,56,共3页
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对高等教育公平化和均衡化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所有高校要明确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客观和全面分析心理问题形成归因。以提供优质和多元服务学习支持为根本... 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对高等教育公平化和均衡化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所有高校要明确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客观和全面分析心理问题形成归因。以提供优质和多元服务学习支持为根本宗旨,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为着力点,创造性和科学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智慧设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理性确认心理健康问题类型,三是协同推进资助体系构建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是构筑开放—和谐—健康—理性消费的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独立学院 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 心理归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要求、方向和路径
6
作者 檀森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作为青年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关系着资助工作的效果,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核心价值观的...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作为青年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关系着资助工作的效果,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聚焦经济困难生的身心健康,专注于经济困难生学习、就业等综合素养的提升并提供相关帮助,不断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教育 方向 路径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探析
7
作者 何丹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亦是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本文以嘉应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发现认定工作存在学生申请过程有失信现象、高校难以掌握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认...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亦是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本文以嘉应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发现认定工作存在学生申请过程有失信现象、高校难以掌握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认定指标不够全面、认定流程繁琐、较难保护学生隐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强资助诚信教育、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建立更全面的认定指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来简化认定流程、保护学生隐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认定
下载PDF
发展型资助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策略研究
8
作者 孙昱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以发展型资助为视角,分析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精准帮扶策略:建立健全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打造素质过硬的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供全过程精准化就业服务,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 以发展型资助为视角,分析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精准帮扶策略:建立健全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打造素质过硬的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供全过程精准化就业服务,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资本积累,做到精准施策、精细帮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型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帮扶
下载PDF
“发展+”视域下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的策略
9
作者 郑丽娟 魏巧莉 吴巧捷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4期125-126,共2页
“发展+”视域,是将发展理念融入各个领域,强调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观。在“发展+”视域下,通过政策支持、高校教育与培训、社会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与整合,构建有效的帮扶策略,可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展+”视域,是将发展理念融入各个领域,强调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观。在“发展+”视域下,通过政策支持、高校教育与培训、社会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与整合,构建有效的帮扶策略,可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在就业和创业中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 帮扶策略 创业帮扶 视域下 教育与培训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业和创业 对接与整合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10
作者 胡彩 《科教文汇》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育人理念的变迁,如何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高校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该文致力于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路径。首先,从社会、教育和个人视角出发,探讨了高校发...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育人理念的变迁,如何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高校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该文致力于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路径。首先,从社会、教育和个人视角出发,探讨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意义;其次,聚焦于教育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三个层面,搭建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框架;再次,详细论述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内容;最后,对高校在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发展型资助 育人体系构建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策略研究
11
作者 赵孟筱 冯丽 《知识经济》 2024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帮助其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提升就业信心,破解就业难题。在研究中调查了全国15所高校中的300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现部分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就业帮扶中还存在...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帮助其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提升就业信心,破解就业难题。在研究中调查了全国15所高校中的300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现部分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就业帮扶中还存在忽视心理帮扶、就业能力帮扶渠道单一、职业理想教育欠缺等问题,进而提出三个方面的就业帮扶策略“强心”——重视心理帮扶,激发立志成才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授渔”——强化技能帮扶,培养综合素养及就业能力;“筑梦”——坚定职业理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就业帮扶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规范化路径探析
12
作者 周璐莹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期40-42,共3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指通过程序化、规范化流程完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筛选,它是确保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如信息不对称、认定结果不准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指通过程序化、规范化流程完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筛选,它是确保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如信息不对称、认定结果不准确等。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规范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规范严格的审核和监督机制、规范诚信条例、诚信档案制度及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等规范化路径。该举措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和高效的诚信体系,促进精准认定工作规范化,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 精准认定 规范化
下载PDF
开心学习:提高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冬梅 张万秋 +1 位作者 吴煜辉 何文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帮助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设计专项团体辅导方案。方案设计主要针对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现状,基于班杜拉相关理论及中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学习科学、学习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遵循学习策略主动性... 为帮助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设计专项团体辅导方案。方案设计主要针对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现状,基于班杜拉相关理论及中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学习科学、学习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遵循学习策略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特征。其内容体系建构注重学生对学习自我效能的自我反思评判、学习策略技巧训练以及学习技巧应用中所需的资源管理。实施过程注重前期准备、工作过程的不断正强化以及结束阶段的正向引领,努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经实践,验证了该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为高职院校落实精准“扶智”探索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习自我效能感 团体辅导 方案设计
下载PDF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究——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秋生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高职院校持续扩招,毕业生人数呈现逐渐增长态势,在就业时面临较大压力,出现部分就业困难群体。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为例,提出通过构建多级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多途径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积极构建就业创业实践平台、优化就... 高职院校持续扩招,毕业生人数呈现逐渐增长态势,在就业时面临较大压力,出现部分就业困难群体。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为例,提出通过构建多级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多途径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积极构建就业创业实践平台、优化就业帮扶政策,建设专业指导团队等措施,建立积极的就业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有效地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就业创业教育管理
下载PDF
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感和自尊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郭冬梅 何文文 张万秋 《职教通讯》 2023年第9期78-83,共6页
检验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感及自尊的影响,是探索后脱贫时代高职院校精准“扶志”的治本之策。整合萨提亚模式、艾利斯情绪ABC及催眠等理论和技术,连续三年分别为研究对象开设为期八周的团体辅导。采用自我认同... 检验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感及自尊的影响,是探索后脱贫时代高职院校精准“扶志”的治本之策。整合萨提亚模式、艾利斯情绪ABC及催眠等理论和技术,连续三年分别为研究对象开设为期八周的团体辅导。采用自我认同感以及自尊量表、单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三期研究对象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水平干预前后测结果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说明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同感和自尊水平的干预成效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志”应抓住人格发展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从心理帮扶入手,采用适合学生认知特点且为他们所喜欢的方式,才能有治本之效,实现精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团体辅导 精准扶志 自我认同感 自尊
下载PDF
团体辅导促进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实践探索
16
作者 郭冬梅 陆洋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0期78-82,共5页
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同时,自我意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又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经济脱贫后,贫困文化、劣势文化中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仍然影响着不少学生。经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存在自我认知偏差... 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同时,自我意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又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经济脱贫后,贫困文化、劣势文化中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仍然影响着不少学生。经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存在自我认知偏差,自我认同不够,负性情绪体验较多,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等现象,心理问题发生率远高过非困难学生。整合萨提亚模式、艾利斯的认知调适、元式催眠等理论和技术,为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设专项团体辅导,有效帮助其优化自我意识发展,提高自我认同度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也为高职院校精准“扶志”工作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自我意识 团体辅导 萨提亚模式 认知调适 催眠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农业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路径研究
17
作者 于晓庆 张冰 +1 位作者 段彩彬 姜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0-54,79,共6页
在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然成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关注重点。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要适时做出调整,将资助工作重点从基础物质保障向精神层面延展,深入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征和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探讨... 在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然成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关注重点。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要适时做出调整,将资助工作重点从基础物质保障向精神层面延展,深入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征和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探讨如何将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有机结合,开展以物质资助为基础心理、教育为主导的帮扶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农业类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育人 资助育人
下载PDF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路径探析
18
作者 郑婷婷 邹恒 《大学教育》 2023年第8期115-117,共3页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环节。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办学目的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个人思想成长的现实需求,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主要途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环节。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办学目的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个人思想成长的现实需求,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主要途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可以通过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完善高校资助育人的切入方式、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的协同机制等方式开展,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将爱国主义根植于心、外化于行,让青春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为祖国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资助工作 经济困难学生
下载PDF
基于LSTM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研究
19
作者 王玮 刘天泉 华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针对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证明材料考证难度大、无法动态调整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STM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分类任务中的准确率高达96.6%,取得了比传统BP网... 针对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证明材料考证难度大、无法动态调整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STM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分类任务中的准确率高达96.6%,取得了比传统BP网络模型更好的分类识别效果,分类准确率提高了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 经济困难 精准识别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20
作者 李欣欣 米丹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年第7期82-85,共4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促进该群体就业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文章立足打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面临的原生...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促进该群体就业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文章立足打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面临的原生家庭、综合能力、就业质量的现实困境,构建“四段推进、三度评估、五力推升、四维精准”的精准就业指导体系,探索和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 就业指导 体系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