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cGIS的人口和经济重心的迁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国振 《江西科学》 2023年第2期382-387,共6页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研究其经济与人口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以对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进行评价。选取赣州市2012—2020年人口与经济数据,通过计算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度,分析了赣州市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特征和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赣州市...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研究其经济与人口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以对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进行评价。选取赣州市2012—2020年人口与经济数据,通过计算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度,分析了赣州市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特征和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赣州市2012—2020年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与几何中心位置不一致,分别位于几何中心西部和北部;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空间重叠度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变动方向一致性指数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变动距离一致性总体略高且变化度相对平稳。说明赣州市目前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差,但已呈现出积极向优的调整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人口重心 变动一致性 空间重叠度 赣州市
下载PDF
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变化的历程和原因
2
作者 踪家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81,共4页
秦汉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到南方转换的过程。南宋以来,南方特别是江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从1978年至今,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南方发展成为经济重心有多重原因,包括历史的路径依赖、自南宋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 秦汉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到南方转换的过程。南宋以来,南方特别是江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从1978年至今,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南方发展成为经济重心有多重原因,包括历史的路径依赖、自南宋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气候和海洋等自然环境的优势、经济地理条件的改变,以及对外开放打开的新局面等。为促进南北方形成更为协调的发展局面,需要进一步打破禁锢、打开格局,以更加开放的精神促进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转换 GDP 人口 对外开放
下载PDF
浅论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现象
3
作者 王荔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8期153-156,共4页
经济重心南移现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表现,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隋唐时期尤其是中唐起,经安史之乱的重大历史转折,在政治原因及北方环境的恶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经济重心南移是明确的。经济重心转移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具有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现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表现,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隋唐时期尤其是中唐起,经安史之乱的重大历史转折,在政治原因及北方环境的恶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经济重心南移是明确的。经济重心转移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具有过程性的,因此这一现象应在北方与南方均留下了“痕迹”。文章拟从以长安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在经济重心转移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生活变化,以及以扬州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该阶段生产生活变化的相关考古材料两方面入手,对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曲江池遗址 昆明池遗址 九华山古铜矿 经济重心南移
下载PDF
依赖GIS的经济重心时空变化分析
4
作者 宫少颖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27期36-39,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和人口不断聚集,如何有效监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极为重要。为了更好地确保经济健康、均衡发展,文章选择江苏省张家港市作为研究区域,以2011—2020年为监测周期,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和产业重心时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和人口不断聚集,如何有效监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极为重要。为了更好地确保经济健康、均衡发展,文章选择江苏省张家港市作为研究区域,以2011—2020年为监测周期,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和产业重心时空变化分析,旨在推动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显示:2011—2020年,研究区的经济中心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但总体变化不明显,相对于几何中心有一定的偏移;在监测周期内,研究区的经济和产业重心在2011—2016年偏移的距离相对明显,而在2017—2020年对应的重心迁移距离和速率有所趋缓;研究区的经济和产业重心在横向、纵向两个方向的迁移趋势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GIS 产业重心 空间分析
下载PDF
明代屯堡导致历史上贵州经济重心的转移
5
作者 范同寿 《当代贵州》 2023年第43期78-79,共2页
随着明代屯堡的普遍出现,直接导致了乌江以南以贵阳、安顺为核心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商贸的兴盛、交通的改善、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屯堡文化是贵州一个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品牌。新编《安顺市西秀区志》专门设置“屯堡文化”专章。
关键词 经济重心 屯堡文化 整体生产力 安顺市西秀区 贵州 明代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经济重心变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冯云廷 张永芳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67-73,共7页
随着《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中原城市群的各个城市之间应如何更快更好、均衡协调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经济重心模型测得近十五年来中原城市群经济重心变化规律和中原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经济重心偏移度大小。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中原城市群的各个城市之间应如何更快更好、均衡协调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经济重心模型测得近十五年来中原城市群经济重心变化规律和中原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经济重心偏移度大小。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中原城市群经济重心基本位于郑州境内,经济重心整体变动较小,有向东南方向发展趋势。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重心偏移度相差不明显,多数为轻度偏移,城市群经济重心偏移度总体呈现中部核心区、紧密联系区和外部辐射区的规律性分布特点。中原城市群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首位城市首位度较高,各个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相对较大,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应成为政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偏移度 区域协同发展
下载PDF
1990—2009年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为例 被引量:59
7
作者 许家伟 侯景伟 +1 位作者 宋宏权 乔家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90,共6页
利用至2009年的省级数据,与前人结论进行了对比,纠正了某些认识。①与我国几何中心相比,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表现出不均衡性;②政策因素和由此导致的开放程度、开放时序的差别,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③经济危机是经济重心产生剧... 利用至2009年的省级数据,与前人结论进行了对比,纠正了某些认识。①与我国几何中心相比,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表现出不均衡性;②政策因素和由此导致的开放程度、开放时序的差别,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③经济危机是经济重心产生剧烈跳动的主要原因;④广东省人口的快速增长是人口重心持续的西南向移动的真正原因,而经济重心的东南向移动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⑤人口重心和第一产业重心较为吻合,而与经济重心、第二产业重心、第三产业重心较为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 时空演变
下载PDF
近30年来新疆经济重心转移路径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雅轩 张小雷 +1 位作者 雷军 朱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1-477,共7页
运用空间均值地图演示的方法,研究了新疆近30年以来经济重心的转移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经济重心与中心并不重合,位于其地理重心的东北部,经济重心与地理重心之间的距离总体呈逐年增大趋势;(2)1978-2007年间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由西... 运用空间均值地图演示的方法,研究了新疆近30年以来经济重心的转移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经济重心与中心并不重合,位于其地理重心的东北部,经济重心与地理重心之间的距离总体呈逐年增大趋势;(2)1978-2007年间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由西南向东北呈"S"型态势发展,总方向为东偏北10.49°,总移动距离为103.87 km,其中东西方向移动102.13 km,而南北方向仅移动18.91 km,绝大多数年份的经度向变化大于纬度向变化;(3)新疆经济重心的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密切相关,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发展政策使得新疆经济重心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和规律性。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总体是在不断扩大的,建议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应继续向新疆西部、西南部地区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经济重心 转移路径 新疆
下载PDF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 被引量:326
9
作者 徐建华 岳文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9,共5页
采用近 2 0年来中国各省 (市、区 )的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及消费额数据 ,计算出其各年的重心坐标 ,定量表示出中国近 2 0年来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消费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口、... 采用近 2 0年来中国各省 (市、区 )的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及消费额数据 ,计算出其各年的重心坐标 ,定量表示出中国近 2 0年来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消费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 ,以及各要素动态演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 :近 2 0年来 ,中国人口重心表现为缓慢地向西南方向移动 ;GDP、工业、第三产业和消费额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与中国几何中心比较 ,区域差异在总体上是扩大了 ;与人口重心相比较 ,东西方向呈不平衡态势发展 ,南北方向则开始趋于平衡 ;而农业重心则表现为无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 动态演化 区域差异 中国 工业 农业 第三产业
下载PDF
河南省1987-2006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50
10
作者 秦振霞 李含琳 苏朝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模型,计算了1987-2006年河南省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运用GIS软件制作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地图,分析了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经济呈现不均衡分布,人口分... 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模型,计算了1987-2006年河南省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运用GIS软件制作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地图,分析了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经济呈现不均衡分布,人口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均衡,东部人口密度高于西部;经济格局主要表现为南北差距,北部经济优于南部。人口、经济重心偏离较大,表明河南省区域差距的扩大已经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 空间演变
下载PDF
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重心迁移 被引量:57
11
作者 王欣 吴殿廷 肖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8-981,共4页
历史上中国的经济重心曾经不断地移动,产业的兴起及其空间拓展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农业开发促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经济重心区域的形成和后来的几次移动。近代工业的登陆使东部沿海的内在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建国以后现代工业的布... 历史上中国的经济重心曾经不断地移动,产业的兴起及其空间拓展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农业开发促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经济重心区域的形成和后来的几次移动。近代工业的登陆使东部沿海的内在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建国以后现代工业的布局影响着经济重心的移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工业、服务业和知识经济带来了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重心转移。文章还发现,中国经济重心的迁移存在几个特殊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迁移 产业 现代工业
下载PDF
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 被引量:167
12
作者 乔家君 李小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中国经济重心主要分布在豫皖交界处,1978年前大体位于安徽省西部,1978年后几乎全部分布于河南省东南部;1952~2000年间经济重心移动轨迹呈"士"字型态势发展;近50年来总移动趋势为由北向南,总移动距离为173.14km;每年移动距离... 中国经济重心主要分布在豫皖交界处,1978年前大体位于安徽省西部,1978年后几乎全部分布于河南省东南部;1952~2000年间经济重心移动轨迹呈"士"字型态势发展;近50年来总移动趋势为由北向南,总移动距离为173.14km;每年移动距离和方向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移动路径 中国
下载PDF
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 被引量:120
13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本文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其模型,计算了1978-2002年我国逐年的人口重心和社会经济重心,得到人口重心和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轨迹,分析了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并对人口重心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心的动态演... 本文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其模型,计算了1978-2002年我国逐年的人口重心和社会经济重心,得到人口重心和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轨迹,分析了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并对人口重心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心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重心 社会经济重心 动态变化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江苏省旅游经济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如友 黄常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9,116,共8页
运用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1—2012年江苏省旅游经济时空格局的演进过程。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持续北上,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则先南下、后北上,旅游总收入重心的演化路径与国内旅游收入较为相似;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国内旅游收入... 运用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1—2012年江苏省旅游经济时空格局的演进过程。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持续北上,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则先南下、后北上,旅游总收入重心的演化路径与国内旅游收入较为相似;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和旅游总收入重心都明显偏离几何中心,但呈缓慢趋同态势;旅游外汇收入重心与入境旅游客流重心、国内旅游收入重心与国内旅游客流重心、旅游总收入重心与旅游客流总量重心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离特征。从资源开发、政策支持、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和事件影响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江苏省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驱动机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是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直接驱动因素,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变化促进旅游经济重心的移动,对外开放的全面推进成为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助推剂,重大事件驱动旅游经济重心变化趋势发生短暂性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重心 演进格局 驱动机制 江苏省
下载PDF
中国科技创新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时空演变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恒 杜德斌 肖刚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2,共5页
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我国31个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结合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2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心和经济重心坐标。输出重心点空间变化图,阐述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与经济重心的比较,揭示科技创新重心移动与经济重心的关... 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我国31个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结合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2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心和经济重心坐标。输出重心点空间变化图,阐述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与经济重心的比较,揭示科技创新重心移动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重心落在河南省南部,不断向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偏移;科技创新重心不断贴近经济重心,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科技资源禀赋、配置效率和创新环境的差异演变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重心 经济重心 时空演变 对比分析 动因
下载PDF
陕西省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演变路径及其对比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黄建山 冯宗宪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本文在考察重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心路径几何图示分析法,计算了1989-2003年陕西省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演变路径,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路径对比、斜率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角度阐述了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 本文在考察重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心路径几何图示分析法,计算了1989-2003年陕西省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演变路径,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路径对比、斜率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角度阐述了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重心 环境污染重心 演变路径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的西安市人口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姗 唐楠 +1 位作者 魏东 李建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7-991,共5页
探讨人口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规律,以及二者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为西安市制定合理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模拟2000—2011年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分析二者迁移变化... 探讨人口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规律,以及二者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为西安市制定合理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模拟2000—2011年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分析二者迁移变化的规律、时序及相互间作用关系。得出人口和经济重心的移动具有同向性,并与城市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同时,人口重心变动相对于经济重心具有滞后性。并据此推断西安市未来人口和经济重心将继续向北部地区移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必须重视北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加强北部地区城市设施建设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 空间演变 城市建设
下载PDF
1979—2007年广东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迁移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蕾 杜鹏 夏斌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0-72,共3页
根据重心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广东省1979年以来经济中心、产业重心的动态变化特点,并从整体上对比研究了广东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重心 产业重心 动态变化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重心漂移与均衡化走势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安俊 刘元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109,共9页
调整国土空间结构是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区域协调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重心模型和重心分解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重心的演化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是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转折时期,在此之后中国区域经济重心走向... 调整国土空间结构是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区域协调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重心模型和重心分解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重心的演化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是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转折时期,在此之后中国区域经济重心走向均衡化。在驱动机制上,2003年之后政府干预的作用趋于减弱,人力资本成为驱动经济重心向中西部漂移的新力量。在演化力度与演化次序上,固定资产投资、GDP、进出口总额和消费重心构成了雁阵漂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重心分解模型 雁阵漂移 均衡化
下载PDF
“振兴东北”前后区域经济重心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谭俊涛 张平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2,共5页
运用经济重心模型计算东北三省及各省份经济重心和几何中心,从经济重心与几何中心的空间关系、经济重心在经线和纬线方向的移动距离等方面分析东北三省及各省份经济重心变化规律,反映东北三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东北三省... 运用经济重心模型计算东北三省及各省份经济重心和几何中心,从经济重心与几何中心的空间关系、经济重心在经线和纬线方向的移动距离等方面分析东北三省及各省份经济重心变化规律,反映东北三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东北三省的经济重心位于几何中心西南方的四平市内,经济重心在经线方向的移动距离大于纬线方向,说明东北三省南北向经济差异变化较大;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后趋于稳定,说明区域经济不均衡性在扩大;3个省份内部经济重心偏离几何中心的距离和年际移动距离小于东北三省总的偏离距离和年际移动距离,说明3个省份间的经济差异是造成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区域差异 东北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