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下Feng′s EBUS-TBNB中的应用
1
作者 骆玉兔 孙亚楠 +1 位作者 潘家华 万南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tcCO_(2))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下冯氏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切开活检(Feng′s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ode biopsy,Feng′s EBUS-... 目的: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tcCO_(2))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下冯氏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切开活检(Feng′s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ode biopsy,Feng′s EBUS-TBNB)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纵隔疾病患者128例,随机分成Feng′s EBUS-TBNB组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组,患者均予高频喷射通气行硬质支气管镜下操作及PtcCO_(2)监测,EBUS-TBNA组患者行EBUS-TBNA,Feng′s EBUS-TBNB组患者行Feng′s EBUS-TBNB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通气开始时(T_(1))、通气10 min后(T_(2))、通气20 min后(T3)、通气30 min后(T_(4))、通气40 min后(T_(5))、通气50 min后(T_(6))、通气60 min后(T_(7))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PtcCO_(2)的变化。结果:T_(1)~T_(7)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P<0.05)。T0~T_(2)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_(5)时,Feng′s EBUS-TBNB组HR、MAP和PtcCO_(2)水平均明显高于EBUS-TBNA组(P<0.05);而T_(6)~T_(7)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tcCO_(2)应用于Feng′s EBUS-TBNB中,可间接反映患者HR、MAP水平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疾病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硬质支气管镜 冯氏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切开活检 心率 平均动脉
下载PDF
新生儿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值与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差值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2
作者 赵卓宇 王欢欢 +2 位作者 王瑞 曹云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0-423,共14页
背景无创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经皮氧分压(TcPO_(2))监测技术能对新生儿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进行连续监测,减少采血次数,临床非常关注其安全性和监测值的准确性。目的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反映TcPCO_(2)/TcPO... 背景无创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经皮氧分压(TcPO_(2))监测技术能对新生儿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进行连续监测,减少采血次数,临床非常关注其安全性和监测值的准确性。目的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反映TcPCO_(2)/TcPO_(2)监测值与PaCO_(2)/PaO_(2)检测值的一致性。设计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Ovid 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以新生儿和TcPCO_(2)/TcPO_(2)监测中英文自由词和主题词构建不同数据库的检索式,去重后的文献由2人背靠背阅读题目和摘要初筛,阅读全文复筛,提取发表年份,出生胎龄,监测时胎龄,出生体重,监测时体重,样本量和监测对数,TcPCO_(2)/TcPO_(2)监测组的探头温度,监测部位、时长和设备,参照组(动脉、静脉、末梢和混合)血气PCO_(2)/PO_(2),两组血气差值、相关系数和不良事件。采用STATA 17软件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TcPCO_(2)/TcPO_(2)监测值与PaCO_(2)/PaO_(2)检测值差值。结果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到875篇文献,经去重、初筛和全文筛选40篇文献进入本文分析,中文14篇,英文26篇。Meta分析显示,探头温度43℃和44℃亚组、42℃亚组、40℃和41℃亚组及38℃和39℃亚组TcPCO_(2)与PaCO_(2)差值分别为2.37(95%CI:2.17~2.67)、2.48(95%CI:1.17~3.79)、4.47(95%CI:3.03~5.92)和5.96(95%CI:5.27~6.64)mmHg,4个亚组Pearson系数为0.78~0.89;与PaCO_(2)偏差43℃和44℃亚组为5%、40℃和41℃亚组为11.8%~14.8%,38℃和39℃亚组为17%。Meta分析显示,探头温度43℃和44℃亚组、42℃亚组、40℃和41℃亚组、38℃和39℃亚组TcPO_(2)与PaO_(2)差值分别为-7.28(95%CI:-12.92~-1.63)、-5.61(95%CI:-6.61~-4.62)、-28.85(95%CI:-35.12~-22.58)和-31.42(95%CI:-35.97~-26.88)mmHg,4个亚组Pearson系数为0.35~0.91。8篇文献描述了轻微的皮肤发红,未发现皮肤烫伤不良事件。结论在没有控制TcPCO_(2)监测部位、时长、时点、设备和新生儿疾病及其状态下,TcPCO_(2)值与PaCO_(2)值强相关,高于PaCO_(2)约7 mmHg;规范操作下可选择使用TcPCO_(2)代替PaCO_(2)。在TcPCO_(2)监测的临床常用探头温度38℃~44℃的范围内,探头设定的温度越高越能准确反映PaCO_(2),较少发生皮肤发红不良事件。TcPO_(2)与PaO_(2)弱相关,不建议选择使用TcPO_(2)反映Pa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经皮 二氧化碳 动脉
下载PDF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世江 刘璇 +3 位作者 于颖颖 孙杰 丁正年 刘存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研究经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中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监测评估PaCO2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ASAⅠ或Ⅱ级患者,在气腹前和气腹后30、60min分别测量PaCO2、PETCO2和PTCCO2。计算PaCO2-PETCO2和Pa... 目的研究经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中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监测评估PaCO2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ASAⅠ或Ⅱ级患者,在气腹前和气腹后30、60min分别测量PaCO2、PETCO2和PTCCO2。计算PaCO2-PETCO2和PaCO2-PTCCO2的差值,数据分析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最终被纳入研究,共获得76个数据。PaCO2-PETCO2为(13.3±3.9)mmHg,PaCO2-PTCCO2为(5.2±2.4)mmHg。PaCO2与PETCO2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743(P<0.01),线性回归方程为PETCO2=0.42×PaCO2+17.25,r2为0.55(P<0.01);PaCO2与PTCCO2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00(P<0.01),线性回归方程为PTCCO2=0.95×PaCO2-2.39,r2为0.81(P<0.01)。PaCO2-PETCO2差值和PaCO2-PTCCO2差值的均数的95%的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13.3±7.8)mmHg和(5.2±4.8)mmHg。结论在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中,PTCCO2比PETCO2能更准确地估计PaCO2,由于个体间差异,PTCCO2监测仍不能替代动脉血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后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经皮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凤蕊 平芬 +1 位作者 韩书芝 李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849-5851,共3页
目的探讨日间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a O2)≥88%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及是否吸氧条件下夜间经皮氧分压(Tc 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 PCO2)及Sa O2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已经确诊为COPD的老年患者中选取... 目的探讨日间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a O2)≥88%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时期及是否吸氧条件下夜间经皮氧分压(Tc 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 PCO2)及Sa O2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已经确诊为COPD的老年患者中选取日间静息Sa O2≥88%的COPD患者55例,分为COPD稳定期组及COPD急性加重组(AECOPD),并设正常对照组,给予经皮无创血气及血氧饱和度夜间8 h连续监测。对AECOPD组患者在给予1.5 L/min氧气吸入条件下于第2天晚上再重复经皮无创血气监测。结果 1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患者最高经皮氧分压(HTc PO2)、最低经皮氧分压(LTc PO2)及平均经皮氧分压(MTc PO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最高经皮二氧化碳分压(HTc PCO2),最低经皮二氧化碳分压(LTc PCO2)及平均经皮二氧化碳分压(MTc PCO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患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及平均血氧饱和度(MSa O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LT9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AECOPD患者夜间给予低流量吸氧(1.5 L/min)后,患者HTc PO2、LTc PO2及MTc PO2较未吸氧时均明显升高(P<0.05),HTc PCO2,LTc PCO2及MTc PCO2较未吸氧时均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无创血气监测应与Sa O2监测联合应用于临床,可用于老年COPD患者夜间出现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诊断及指导吸氧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血氧饱和度 低氧血症
下载PDF
高原训练期间经皮氧分压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变化特点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欢 高炳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985-2991,共7页
背景:一般情况下经皮氧分压测定有氧能力水平越高,安静状态时值越高,训练过程中呈下降趋势,提示机体疲劳加深,肌肉缺氧程度加大,机能状态下降,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则反之。目的:分析6周高原训练期间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经皮氧分压... 背景:一般情况下经皮氧分压测定有氧能力水平越高,安静状态时值越高,训练过程中呈下降趋势,提示机体疲劳加深,肌肉缺氧程度加大,机能状态下降,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则反之。目的:分析6周高原训练期间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变化特点与其训练负荷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整个高原训练板块分为高原前、高原训练、高原后3个阶段,每周运动员休息时早晨空腹状态下使用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10名男子赛艇运动员进行无创测试,测试指标包括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及乳酸值的变化;同时在上高原前1周及下高原后2周分别对运动员进行测功仪6 km及6级负荷测试。结果与结论:(1)高原训练中经皮氧分压、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呈现出"W"型变化趋势,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呈现"V"型变化趋势。(2)结果说明:高原训练"平原阶段储备体能、高原训练前期加量后期加度"的训练模式较为合理,可为今后高原训练提供一个较好的范式;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尤其是二者比值对评价运动负荷对运动员的刺激程度有着重要参考作用;经皮氧分压测定还量化了高原训练中运动员毛细血管的含氧量;建议将经皮氧分压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应用于运动员有氧能力变化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血气监测 经皮 乳酸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赛艇运动 高原训练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新生儿经皮氧分压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气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林娟 李军文 +2 位作者 侯冬勤 鲁皓琳 刘璇 《循证护理》 2021年第15期2021-2026,共6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新生儿经皮氧分压(TcPO_(2))与氧分压(PaO_(2))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新生儿经皮氧分压(TcPO_(2))与氧分压(PaO_(2))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相关的原始文献,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7月5日。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 4.0.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459篇,最终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TcPO_(2)与PaO_(2)的相关系数为0.68,为强相关;TcPCO_(2)与PaCO_(2)的相关系数为0.83,为极强相关。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对于组织灌注良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TcPO_(2)、TcPCO_(2)可较好地反映其机体PaO_(2)、PaCO_(2)的情况,可避免多次抽血引起的创伤、感染及医源性贫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相关性 META
下载PDF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清洋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期间以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用于判断通气方式的正确选择。方法抽选该院2019年1—12月接受硬质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后选择常频喷射通气,观察组(...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期间以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用于判断通气方式的正确选择。方法抽选该院2019年1—12月接受硬质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后选择常频喷射通气,观察组(n=30)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后选择高频喷射通气,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分别记录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通气时长与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3(110.34±2.24)次/min、T4(115.69±2.93)次/min、T5(114.89±2.78)次/min、T6(111.51±2.24)次/min、T7(110.74±3.02)次/min心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0、10.140、11.160、10.830、9.380,P<0.05),观察组在T3(107.34±2.75)mmHg、T4(109.43±2.33)mmHg、T5(109.39±2.16)mmHg、T6(109.22±1.76)mmHg、T7(110.03±1.57)mmHg血压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0、9.020、9.330、9.150、10.130,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5.46±1.33)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0,P<0.05)。结论患者接受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期间实施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能够反应心率、血压等变化,以便正确选择通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硬质支气管镜 治疗
下载PDF
经皮氧分压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许冰吟 李智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80-1083,共4页
经皮氧分压(TcP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监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实践。该文从TcPO_(2)和TcPCO_(2)监测的原理和方法、注意事项、优势与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TcPO_(2)和TcPCO_(2)在围... 经皮氧分压(TcP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监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实践。该文从TcPO_(2)和TcPCO_(2)监测的原理和方法、注意事项、优势与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TcPO_(2)和TcPCO_(2)在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展望,以期为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围手术期 力性损伤 综述
下载PDF
经皮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联合血氧饱和度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丽红 黄幸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 分析经皮氧分压(Tc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联合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RDS早产儿,按照治疗中监测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 目的 分析经皮氧分压(Tc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联合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RDS早产儿,按照治疗中监测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早产儿监测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实验组早产儿监测TcPO2、TcPCO_(2)、SpO_(2),按照血气分析指标对相关呼吸参数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通气2、12、24 h时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与对照组的9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12、24 h,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2、12、24 h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碳分压呈降低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3/44),低于对照组的21.43%(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PO_(2)、TcPCO_(2)、SpO_(2)联合监测辅助无创呼吸机治疗RDS具有连续、无创等优势,可反映患儿真实血气分析状况,减少采血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呼吸机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经皮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不同部位监测经皮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2430-2432,共3页
目的:对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新生儿不同部位监测经皮氧分压(TcP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NICU诊治的188例新生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新生儿均接受血气分析监测,按监... 目的:对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新生儿不同部位监测经皮氧分压(TcP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NICU诊治的188例新生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新生儿均接受血气分析监测,按监测部位的不同分为胸部组(n=71)、腹部组(n=60)与腿部组(n=57)。记录三组TcPO_(2)、TcPCO_(2);同时测定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O_(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对比经皮数据与动脉血气分析数据的差异,并对比三组电极片脱落情况。结果:胸部组的TcPO_(2)低于PaO_(2),TcPCO_(2)高于PaCO_(2),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部组、腿部组的TcPO_(2)、TcPCO_(2)与PaO_(2)、PaCO_(2)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电极脱落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ICU新生儿经大腿内侧皮肤监测TcPO_(2)、TcPCO_(2)准确率较高,且电极片脱落率较低,是一种无创且有效的血气分析监测手段,在监测新生儿病情中运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诊留观患者压疮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敏 庞思卓 +4 位作者 吕慧 孙波 李苹 张琳 吕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3期166-171,共6页
目的分析急诊留观患者压疮高危风险早期预警的相关因素,探讨经皮氧分压(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监测在急诊留观患者压疮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急诊留观患者186例,应用TcPO2/TcPCO2监测仪监测患者前胸部及骶尾部... 目的分析急诊留观患者压疮高危风险早期预警的相关因素,探讨经皮氧分压(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监测在急诊留观患者压疮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急诊留观患者186例,应用TcPO2/TcPCO2监测仪监测患者前胸部及骶尾部组织的氧合状况,Braden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采用受试者工具特性曲线(ROC)评价TcPO2/TcPCO2监测对压疮的早期预测效果。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cPO2 CV及PO2分别是患者Braden评分为高危组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显示,TcPO2 CV对于Braden评分为高危组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其cut-off值为20%,即TcPO2 CV≥20%者Braden评分高危,压疮发生潜在可能性大。结论TcPO2 CV是急诊留观患者高风险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压疮高危风险早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TcPO2 CV≥20%者发生压疮潜在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EN评 急诊留观 经皮/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力性损伤 胸骶经皮变异率
原文传递
经皮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小红 黎艳 +2 位作者 唐小刚 陆政 陈红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2期1447-145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TcPO_(2))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TcPCO_(2))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 目的探讨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TcPO_(2))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TcPCO_(2))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ICU治疗的2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压疮风险评估(Brade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压力性损伤高危组(38例)和压力性损伤中低危组(185例)。比较两组TcPO_(2)和TcPCO_(2)监测值,并分析TcPO_(2)或TcPCO_(2)评估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价值。结果压力性损伤高危组Brade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中低危组(P<0.01),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1);两组入住ICU第1、3、5、7天时TcPO_(2)值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且压力性损伤高危组各时间段的TcPO_(2)值均明显低于中低危组(P<0.05);两组入住ICU第1、3、5、7天时的TcPCO_(2)值均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上述各时间段TcPCO_(2)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生压力性损伤高危组TcPO_(2)的截断值为55.62mmHg(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5),中低危组TcPO_(2)的截断值为91.78mmHg(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1)。结论 TcPO_(2)监测能有效评估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可有效弥补Braden评分对压力性损伤预警的不足,可作为间接评估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一种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力性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支持新生儿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巍巍 马建荣 邹丽颖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收治的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105... 目的评价经皮氧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收治的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105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新生儿进行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TcPCO2)监测,并与PaO2及PaCO2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TcP CO2监测的使用效果及作用特点。结果常规探头温度设置在42.5℃,TcPO2和TcPCO2监测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效果良好,均呈正相关(r=0.805,P<0.01;r=0.907,P<0.01);TcPCO2与PaCO2值相差≤3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儿比例为52.4%(55/105),相差≤5 mmHg的比例为80.95%(85/105),连续监测2 h,TcPO2、TcPCO2监测数据稳定。探头温度分别设定在40℃、41℃、42℃时,TcPCO2与PaCO2结果分别为(53.57±8.65)mmHg比(50.16±11.23)mmHg,(42.29±9.42)mmHg比(45.22±11.15)mmHg,(42.67±8.73)mmHg比(45.10±10.26)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cP CO2监测效果良好。但探头温度为40℃、41℃时,TcPO2显著低于PaO2[(41.81±13.31)mmHg比(52.70±11.03)mmHg,(41.96±9.06)mmHg比(45.10±10.92)mmHg,P均<0.05]。结论TcPCO2可连续获取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连续监测2 h结果稳定,尤其适用于高频振荡通气等模式呼吸支持的早产儿监测,且在探头温度40℃、41℃均可获得良好的二氧化碳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氧 动脉血二氧化碳 新生儿 呼吸支持
原文传递
经皮组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联合氧负荷实验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及预后评估
14
作者 陈军 王力鹏 +2 位作者 陈绵军 蒙振发 符春花 《大医生》 2023年第13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组织氧分压/经皮组织二氧化碳分压(PtcO_(2)/PtcCO_(2))联合氧负荷实验(OCT)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 目的 探讨经皮组织氧分压/经皮组织二氧化碳分压(PtcO_(2)/PtcCO_(2))联合氧负荷实验(OCT)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在液体复苏0 h、6 h、12 h、24 h进行OCT检查与PtcCO_(2)/PtcCO_(2)检测,比较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液体复苏治疗24 h后,患者心率(HR)水平低于0、6、12 h,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高于0、6、12 h(均P<0.05)。液体复苏24 h后,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水平高于0、6、12 h,乳酸(Lac)水平低于0、6、12 h(均P<0.05)。液体复苏24 h后,患者PtcO_(2)、PtcO_(2)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差(CO_(2)gap)水平高于0、6、12 h,PtcCO_(2)水平低于0、6、12 h(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液体复苏治疗2 h和24 h,PtcO_(2)/PtcCO_(2)联合OCT对评估患者预后的准确性更高(P<0.05)。结论 PtcCO_(2)/PtcCO_(2)联合OCT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织灌注及预后评估满意,应用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组织氧 经皮组织二氧化碳 氧负荷实验 创伤失血性休克 组织灌注 预后
下载PDF
经皮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建军 彭清云 +1 位作者 王林华 赵宏胜 《交通医学》 201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经皮氧分压(Ptc 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变化的特点,探讨Ptc O2与Pa O2及Ptc CO2与Pa CO2之间的相关性,以及Ptc O2早期变化对患...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经皮氧分压(Ptc 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变化的特点,探讨Ptc O2与Pa O2及Ptc CO2与Pa CO2之间的相关性,以及Ptc O2早期变化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6例,分别于有创机械通气前(T1)、有创机械通气后6h(T2)、12h(T3)、24h(T4)时测定Ptc O2、Ptc CO2值,并分别于T1、T2、T3、T4时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分析测定Pa O2、Pa CO2值,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恶化出院)组间Ptc O2的差异。结果:(1)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Ptc O2、Pa O2、Ptc CO2、Pa CO2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Ptc O2与Pa O2及Ptc CO2与Pa CO2之间的相关性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6、0.9580(均P<0.05)。(3)存活组28例Ptc O2通气前T1为58.3±11.6mm Hg,通气后T2为63.5±9.9mm Hg,T3为68.8±14.5mm Hg,T4为70.4±16.7mm Hg;死亡(恶化出院)组8例Ptc O2通气前T1为48.2±13.3mm Hg,通气后T2为54.8±12.4mm Hg,T3为54.9±15.6mm Hg,T4为55.2±16.9mm Hg存活组与死亡(恶化出院)组不同时间Ptc 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 O2与Pa O2及Ptc CO2与Pa CO2之间的相关性好,Ptc O2和Ptc CO2监测是临床上很好的无创监测手段,并且观察Ptc O2早期变化可以对患者预后判断有帮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氧 动脉血二氧化碳
下载PDF
经皮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值与动脉血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俊领 卢君强 +3 位作者 庄瑞强 张海刚 胡深 宋伟健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7期652-653,6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氧(P_(TC)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_(TC)CO_2)和动脉血氧(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T0)、入院1 h(T1... 目的探讨经皮氧(P_(TC)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_(TC)CO_2)和动脉血氧(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T0)、入院1 h(T1)、入院4 h(T2)、入院8 h(T3)、入院12 h(T4)抽取动脉血检测PaO_2、PaCO_2水平,同时在相同时间节点检测P_(TC)O_2、P_(TC)CO_2水平,采用线性回归和Pearson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结果 T0、T1、T2、T3、T4时间节点,P_(TC)O_2水平均低于PaO_2水平,P_(TC)CO_2水平均低于PaCO_2水平。线性回顾分析得出,P_(TC)O_2、P_(TC)CO_2水平和PaO_2、PaCO_2水平在各个时间节点均有良好相关性,TCO_2和PaO_2相关性:P_(TC)O_2=-10.1+0.98×PaO_2;P_(TC)CO_2和PaCO_2相关性:P_(TC)CO_2=23.5+0.31×PaCO_2。Pearson分析得出,P_(TC)O_2和PaO_2水平呈正相关性(r=0.955,P=0.000);P_(TC)CO_2和PaCO_2水平呈正相关性(r=0.698,P=0.000)。结论 P_(TC)O_2和P_(TC)CO_2与PaO_2和PaCO_2有良好相关性,对于动态监测PaO_2和PaCO_2水平患者,可用P_(TC)O_2和P_(TC)CO_2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氧 二氧化碳 相关性
下载PDF
经皮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组织缺氧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志毅 刘大为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9年第2期52-54,共3页
休克的监测和治疗需要准确及时反映组织缺氧的指标,但是近年来肺动脉的应用受到质疑、监测局部组织代谢的胃粘膜张力计也逐渐淡出临床、能够应用到临床的反映组织缺氧的监测工具和指标非常有限,迫切需要探索其他技术方法,本文论述了... 休克的监测和治疗需要准确及时反映组织缺氧的指标,但是近年来肺动脉的应用受到质疑、监测局部组织代谢的胃粘膜张力计也逐渐淡出临床、能够应用到临床的反映组织缺氧的监测工具和指标非常有限,迫切需要探索其他技术方法,本文论述了经皮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能否用于组织缺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氧 经皮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瞿金龙 赵良 +4 位作者 王虑 王玺 李文放 林兆奋 刘雪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4,290,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上肢前臂背侧测得经皮组织氧分压( 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情况评估与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06-01-2014-03-31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30例,动态监测诊断当天、2... 目的:探讨经上肢前臂背侧测得经皮组织氧分压( 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情况评估与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06-01-2014-03-31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30例,动态监测诊断当天、24 h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tcpO2、tcpCO2、血乳酸,并计算出氧偏移度、二氧化碳偏移度等指标,选取即将出院的10例治愈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tcpO2和tcp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性休克死亡组二氧化碳偏移度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偏移度与血乳酸呈线性正相关(R2=0.538),诊断当天二氧化碳偏移度较血乳酸、APACHEⅡ评分能更好地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且最佳截断值为0.38。结论二氧化碳偏移度能与动脉血乳酸一样提示微循环情况,且二氧化碳偏移度能更好地早期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组织氧(tcpO2) 经皮组织二氧化碳(tcpCO2) 动脉血氧(PaO2) 动脉二氧化碳(PaCO2) 动脉血乳酸 感染性休克 预后 Transcutaneous tissue PRESSURE of O2 and CO2(tcpO2 and tcpCO2) Arterial PRESSURE of O2 and CO2(PaO2 and PaCO2)
下载PDF
无创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乐瑾 朱永 王华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238-6240,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_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监测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7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病例组,对诊断2、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tcpO_2、tcpC... 目的探讨无创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_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监测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7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病例组,对诊断2、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tcpO_2、tcpCO_2、动脉血乳酸等动态监测,同时计算氧偏移度和二氧化碳偏移度。随机抽取30例治愈即将出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根据28 d后的预后情况将病例组分为存活组(n=51)和死亡组(n=16),与对照组比较诊断2 h二氧化碳偏移度、动脉血乳酸水平。结果病例组诊断2 h的tcpO_2水平低于对照组,tcpCO_2、氧偏移度、二氧化碳偏移度以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O_2、PaCO_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tcpCO_2、二氧化碳偏移度、动脉血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tcpO_2、氧偏移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诊断2 h、24 h二氧化碳偏移度与动脉血乳酸之间均呈正相关(r=0.491、0.433,均P<0.05)。同一时间的评估指标中,二氧化碳偏移度的ROC曲线面积均大于动脉血乳酸,诊断2 h、24 h二氧化碳偏移度、动脉血乳酸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91、0.762、0.915、0.811。结论二氧化碳偏移度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密切相关,并且早期监测二氧化碳偏移度有助于早期评估患者的预后,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组织氧 经皮组织二氧化碳 重症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经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方红龙 陈娟 +5 位作者 罗建 吴华勇 陈梅琴 冯兴林 王丹琼 张伟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tc-a)CO2〕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68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6 h后根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tc-a)CO2〕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68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6 h后根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乳酸清除率(LC)达标情况分为ScvO2和LC达标组(ScvO2≥0.7和LC≥10%)、单纯ScvO2达标组(ScvO2≥0.7和LC<10%)、单纯LC达标组(ScvO2<0.7和LC≥10%)、未达标组(ScvO2<0.7和LC<10%).比较4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P(tc-a)CO2等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tc-a)CO2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变化趋势均为ScvO2和LC达标组<单纯LC达标组<单纯ScvO2达标组<未达标组〔机械通气时间(d)分别为:6.12±2.59、8.43±3.24、11.78±4.12、13.03±4.75,ICU住院时间(d)分别为10.31±2.32、13.85±3.56、16.41±3.83、18.52±4.05,28 d病死率分别为28.85%(15/52)、40.91%(18/44)、51.28%(20/39)、69.70%(23/33)〕,且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DT 6 h后4组心率(HR)、乳酸(Lac)、P(tc-a)CO2均较液体复苏前降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cvO2均较液体复苏前升高;除CVP外,其余指标ScvO2和LC达标组、单纯ScvO2达标组、单纯LC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DT 6 h后,ScvO2和LC达标组、单纯ScvO2达标组、单纯LC达标组HR、Lac、P(tc-a)CO2均明显低于未达标组〔HR(次/min):89.05±29.43、98.82±30.21、94.33±28.64 比 112.85±32.74,Lac(mmol/L):2.97±1.95、3.87±2.32、2.69±1.52 比 4.17±2.44,P(tc-a)CO2 (mmHg,1 mmHg=0133 kPa):7.18±4.61、12.61±5.34、9.71±4.11比16.56±10.19〕,MAP、ScvO2均明显高于未达标组〔MAP(mmHg):88.05±21.67、77.33±18.56、83.11±19.71比70.32±18.79,ScvO2 :0.76±0.14、0.75±0.16、0.67±0.14比0.63±0.18,均P<0.05〕.ScvO2和LC达标组、单纯ScvO2达标组、单纯LC达标组、未达标组28 d存活者P(tc-a)CO2均明显低于死亡者(mmHg :5.78±2.27比14.14±3.65,7.07±2.81比15.06±4.11,6.35±2.09 比 14.94±4.06,7.93±3.81 比 18.34±4.63,均 P<0.05).P(tc-a)CO2>7.24 mmHg预测ScvO2和LC达标组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89.29%,特异度为91.4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P(tc-a)CO2>9.46 mmHg预测单纯LC达标组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88.72%,特异度为85.83%,AUC为0.91;P(tc-a)CO2>12.05 mmHg预测单纯ScvO2达标组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82.79%,特异度为86.90%,AUC为0.79;P(tc-a)CO2>16.22 mmHg预测未达标组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73.35%,特异度为80.68%,AUC为0.68.结论P(tc-a)CO2可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血二氧化碳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