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3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老年病人的干预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皎皎 金海君 +2 位作者 任爱玲 姜琦 文淑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8期2011-2013,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老年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6例实施PTCA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治疗前后分别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老年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6例实施PTCA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治疗前后分别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McGill疼痛强度指数(PPI)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及术后伤口、腰背疼痛情况,并记录术后入睡困难和排尿困难情况。[结果]音乐组病人术后焦虑状态及术后疼痛、入睡困难和排尿困难等不适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地降低PTCA老年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老年病人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秋芳 陈春华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治疗1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AMI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116例中疼痛迅速消失102例,明显减轻14例;术后心电图均无缺血性ST-T改变或新的Q...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治疗1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AMI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116例中疼痛迅速消失102例,明显减轻14例;术后心电图均无缺血性ST-T改变或新的Q波出现;病人住院3~5d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加强病情观察,术中与医生紧密配合是顺利进行PTCA的前提;术后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死(AMI) 治疗 回顾性分析 护理方法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病人 缺血性 心电图 并发症 术后
下载PDF
10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护理
3
作者 梁亚群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820-821,共2页
目的 :总结 1 0 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成效。方法 :对 1 0 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计划。结果 :1 0 7例患者均能顺利完... 目的 :总结 1 0 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成效。方法 :对 1 0 7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计划。结果 :1 0 7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疼痛迅速消失 98例 ,明显减轻 9例。结论 :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健 ,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护理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4
作者 刘春花 郭志萍 +1 位作者 吕吉元 王睿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4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护理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术
下载PDF
老年人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席虎玉 《护理研究》 2002年第5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护理 冠心病
下载PDF
生物反馈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的心理干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年第5期325-325,F0003,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焦虑 心理干预 老年人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观察与护理98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德越 迟贤国 +1 位作者 陈爱明 蒋立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1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心绞痛 和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监护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新进展
8
作者 陈再华 张群林 黄从新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防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术的护理
9
作者 张菊 钟瑛 《工企医刊》 2002年第1期67-68,共2页
现将我院2000年5月至11月对12例冠心病患者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支架术 护理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董光聚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4期68-68,7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的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22例因介入治疗失败或拒绝介入治疗而进行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21例病人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术...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的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22例因介入治疗失败或拒绝介入治疗而进行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21例病人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术后血管残留狭窄≤50%,且无严重并发症,作为治疗组。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用美国产惠1000型超声仪,测量左室收缩末径(LVESD)、舒张末径(LVEDD)、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径(LVESD)、舒张末径(LVEDD)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能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左室收缩功能,对于病程较短(<6个月),且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通过介入治疗能获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陈旧性心肌梗死 PTCA
下载PDF
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中进行的一项随机试验:罗红霉素不能减少临床再狭窄而血管成形术能增加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浓度
11
作者 Kaehler J Haar A +1 位作者 Schaps K.-P. 王亭忠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Background: Elevated antibodies against Chlamydia pneumoniae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we therefo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roxithr... Background: Elevated antibodies against Chlamydia pneumoniae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we therefo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roxithromycin on symptomatic restenosis and determined antichlamydial antibodies as well as inflammatory and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Methods: A total of 327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plasty were randomized to roxithromycin or placebo and followed-up for 1 year. Antibodies were determined by microimmunofluorescence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C-reactive protein, interleukin-10,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 and eotaxin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Although the frequency of restenosis was not affected by roxithromycin(25 restenoses vs 3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tichlamydial antibodies increased during follow-up(anti-CP IgG + 12± 2% , P< .001). Concentrations of TNF-α and eotaxin increased as well(TNF-α + 9± 1% and eotaxin + 10± 2% )and correlated with antichlamydial antibody concentrations(TNF-α , r=0.23, P=.02; eotaxin, r=0.32, P=.002). Conclusions: Treatment with roxithromyci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of symptomatic restenoses. During follow-up, a marked increase in antichlamydial antibodies, TNF-α , and eotaxin was observed, suggesting that angioplasty-induced plaque rupture induces a specific immunological response without activation of inflammatory mechanisms as represented by C-reactive protein. Whether this mechanism occurs in all plaque ruptures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抗肺炎衣原体 罗红霉素 抗体浓度 再狭窄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随机试验 患者 肺炎衣原体抗体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与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宋保玲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102-103,105,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与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7~2019-07入住我院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血管内...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与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7~2019-07入住我院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治疗,对照组进行PTC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冠脉狭窄程度、心输出量(CO)变化,比较两组术中球囊压力、球囊扩张时间及术后3个月时诱发心绞痛时间、ST段下降时间、ST段下降幅度差异,分析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球囊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球囊扩张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术前显著降低,试验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CO值较术前显著升高,试验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诱发心绞痛时间及ST段下降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ST段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较PTCA治疗AMI疗效更突出,可在短时间内实现血管再通,该术式安全性良好,对患者术后康复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血管内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改变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整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郑宏超 丁跃有 +3 位作者 孙兴国 杨坚 李擎 刘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应用症状限制极限负荷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治疗前后的整体心肺功能变化。方法:入选2014年8月至12月在本院经冠脉造影和心脏超声等检查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9例,择期行PCI治... 目的:应用症状限制极限负荷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治疗前后的整体心肺功能变化。方法:入选2014年8月至12月在本院经冠脉造影和心脏超声等检查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9例,择期行PCI治疗31例(PCI组),另单纯药物保守治疗28例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CPET。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CPET,无任何并发症。药物对照组治疗前后所有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PCI组治疗后仅无氧阈、峰值摄氧量和峰值氧脉搏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其他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CPET评估个体化分析发现PCI组治疗后升高(≥10%)峰值摄氧量和峰值氧脉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CPET是客观定量评估冠心病治疗效果的一种客观、定量、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心肺运动试验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客观定量评估
下载PDF
6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情感障碍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海年 魏靖 +2 位作者 赵玉生 徐雪梅 陈亮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66-367,共2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变化 ,为PTCA术后近期综合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采用自评焦虑量表 (SAS)、自评抑郁量表 (SDS)调查 6 0例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冠心...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变化 ,为PTCA术后近期综合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采用自评焦虑量表 (SAS)、自评抑郁量表 (SDS)调查 6 0例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后 2周焦虑评分值是 5 3.10± 11.6 4,抑郁严重指数为 0 .5 89± 0 .0 95 ,两者较PTCA治疗前显著增加 ;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增加 ;轻、中度焦虑发生率增加 ;重度抑郁发生率增加。结论 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后近期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 ,PTCA术后需进行综合治疗 ,部分中、重度患者应用抗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PTCA 发生率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焦虑抑郁 治疗后 治疗前 SDS 变化 SAS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璀乡 李玉华 +3 位作者 王树树 成海龙 刘雯 杜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8665-8668,共4页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 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03/2004-12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上海籍汉族患者103例,有6个月随访造影资料并且临床资料完整,均知情同意。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30)和未狭窄组(n=73)。再狭窄组30例,根据病例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狭窄病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相关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M235T)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0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9.19%。②再狭窄组患者多支狭窄发生率大于未狭窄组(χ2=14.203,P=0.000)。③血压、血脂、支架个数、安放次数、安放位置等因素、支架置入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次数、扩张程度、是否更换球囊或更换球囊种类与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关(P>0.05)。④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基因型和冠状动脉多支狭窄与支架内再狭窄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医用植入体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中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那开宪 陈朝兴 余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4年第0期7-9,49,共4页
在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中,16例患者因发生冠状动脉内膜剥离,血管急性闭塞及再狭窄而放置冠状动脉内支架,成功15例,认为冠状动脉内支架可有效地防止PTCA术急性并发症(内膜剥离、夹层形成,血管急性闭塞等)的发生.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 血管再狭窄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7
作者 倪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738-739,共2页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32例急性心梗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为减少手术...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32例急性心梗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为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采用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术中医护密切的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的一套完整的护理程序。结果 32例患者中拔管时出现低血压4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发生皮下血肿3例,经过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术前、术中、术后规范化护理作为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治疗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整体护理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即时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邢炜 周亮 +4 位作者 徐坚 李雄 孙建辉 吴欣 李佩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非DM患者 2 13例 ,PTCA术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疗效。结果 DM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 ,复杂病变多 ,多支病变比率高 (43.3% )、非DM组多支病变比率为 16 .9%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TCA术后 :DM组术前平均狭窄 (91.3± 12 .6 ) % ,显著高于非DM组 (86 .7± 5 .7) % (P <0 .0 1) ,术后残余狭窄DM组为 (15 .7± 9.7) % ,非DM组为 (7.3± 3.1) % ,临床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92 .3%与94 .2 %。结论 PTCA是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即时再通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心脏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19
作者 曲萍 王玉玲 宫本英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5期395-395,共1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即应用气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重建心肌血运来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不开胸,创伤小。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术 球囊导管 导丝 心纹痛 气囊导管扩张 心肌血运 冠脉搭桥手术 备急 旋支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左主干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1例
20
作者 范志清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7期618-618,共1页
患者,女,29岁。因"间断胸闷气短2个月"于2010年4月12日来院就诊,活动后症状略有加重。无胸痛,无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间歇性跛行,无肢体疼痛,无发热,无咳嗽。既往体健。否认甲状腺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7... 患者,女,29岁。因"间断胸闷气短2个月"于2010年4月12日来院就诊,活动后症状略有加重。无胸痛,无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间歇性跛行,无肢体疼痛,无发热,无咳嗽。既往体健。否认甲状腺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貌,无眼睑水肿,颈静脉无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左主干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