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0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戚文元 缪世昌 孙丽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分为疼痛组(n=15)和无痛组(n=8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97例患者VAS>4分有15例(15.46%),VAS≤4分有82例(84.54%)。术后12 h、1周和1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1周、1个月疼痛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无痛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筋膜损伤、手术入路方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术前骨密度等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筋膜损伤、有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OVCF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与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有关,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残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残留腰背部疼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郭营 李宝田 +1 位作者 李骁腾 潘玉林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76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侧PKP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76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侧PKP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6个月,两组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体前缘高度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侧PKP结合对侧PVP治疗OVCF的手术用时短,骨水泥用量少,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研究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3
作者 杨春雷 王岩群 +1 位作者 王卫国 张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设置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设置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结果(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32.63±6.35)min、X线暴露时间(16.72±4.4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62±8.92)、(19.02±4.45)min,出血量(13.57±2.57)ml少于对照组的(22.52±6.73)ml(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相比,二者疗效与预后相当,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且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伤椎的生理学结构,但前者治疗的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压缩性骨折 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高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金耀 卢慧 +2 位作者 陈洁 林铖 姜为民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6,18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行PKP治疗的218例患者...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行PKP治疗的2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04例,女114例;年龄80~93岁,平均(85.61±5.07)岁。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全麻组)118例和局部麻醉组(局麻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18~24个月,平均随访(20.42+3.18)个月。全麻组手术时间为(31.48±4.61)min,术中透视时间为(13.88±1.45)min;局麻组手术时间为(30.65±5.14)min,术中透视时间为(14.26±2.08)min;两组手术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麻醉恢复时间为(50.46±1.48) min显著高于局麻组的麻醉恢复时间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除术后1 d全麻组ODI显著高于局麻组外(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ODI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在PKP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但局部麻醉的麻醉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全身麻醉,因此从快速恢复的角度来看,建议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局部麻醉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麻醉方式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继发椎管狭窄效果比较
5
作者 吴林清 陈运崇 +3 位作者 陈宏帅 王婧婧 王继宏 张国如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胸腰椎骨折继发椎管狭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继发椎管狭窄患者76例,分为椎体成形术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n=31)和椎体后凸成...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胸腰椎骨折继发椎管狭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继发椎管狭窄患者76例,分为椎体成形术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n=31)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n=4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术后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和椎体Cobb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椎体成形术组患者相比,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患者透视时间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增加,手术后ODI评分显著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显著增加,椎体Cobb角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降低患者透视时间,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椎体情况和促进锥体高度恢复方面存在优势,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提高椎体Cobb角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继发管狭窄 经皮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6
作者 郑鑫泽 林晓晓 +4 位作者 廖文庆 张瀚麟 赵泽铤 李干 王东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63-69,146,共8页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1日的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1日的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研究,并根据指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在严格遵守Cochrane系统评价原则的条件下,对文献质量进行合理分析评估以及再筛选,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各研究中的术后ODI、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Cobb′s角和骨水泥渗漏等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9篇,其中英文文献4篇,中文文献5篇,共收录经皮椎体成形术组243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222例,共计465例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术后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和术后Cobb′s角等方面存在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较长,术后VAS评分改善效果较差。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Kummell病的手术治疗中,与传统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术后ODI评分、减少骨水泥渗漏风险、缩小术后Cobb′s角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在提高临床疗效与降低术后风险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经皮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价值
7
作者 吴海龙 张弛 +4 位作者 李一鹏 张帅 周建伟 郭洪涛 商永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106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PKP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测量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106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PKP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测量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参数(静态时脊柱旋转幅度、行走时脊柱侧倾幅度、前倾幅度)、矢状面平衡参数[脊柱矢状轴(SVA)、骶骨倾斜角(SS)、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T1骨盆角(TPA)],随访1年,根据相邻椎体是否继发骨折分为继发组(37例)与未继发组(69例)。比较两组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矢状面平衡参数,分析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继发组脊柱旋转幅度小于未继发组,侧倾幅度、前倾幅度大于未继发组(P<0.05);继发组SVA、TK大于未继发组,LL、SS、PI小于未继发组(P<0.05);脊柱旋转幅度与SVA、TK呈负相关,与LL、SS、PI呈正相关,侧倾幅度、前倾幅度与SVA、TK呈正相关,与LL、SS、PI呈负相关(P<0.05);脊柱侧倾幅度、前倾幅度、SVA、TK高值、脊柱旋转幅度、LL、SS、PI低值会显著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风险(P<0.05);脊柱-骨盆动态姿势参数联合矢状面平衡参数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AUC为0.920(95%CI:0.851~0.964),敏感度为89.19%,特异度为82.61%,优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参数联合预测、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及各参数单独预测。结论:OVCF患者PKP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显著相关,均会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风险,联合预测价值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骨盆动态姿势 矢状面平衡参数 相邻继发骨折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椎体支架系统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伤椎畸形的矫正效果分析
8
作者 徐响阳 沈晓涛 周祖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支架(VBS)系统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对伤椎畸形的矫正效果。方法10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PKP治疗,实验组PKP术中应用VBS系统... 目的探讨椎体支架(VBS)系统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对伤椎畸形的矫正效果。方法10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PKP治疗,实验组PKP术中应用VBS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球囊压力、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BECK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局部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BECK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均优于术前,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伤椎Cobb角优于术前(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63.17±3.85)min、透视时间(45.46±2.92)min长于常规组的(47.43±2.54)、(36.19±1.81)min,球囊压力(219.47±10.83)psi高于常规组的(193.81±4.55)psi,骨水泥注入量(9.54±1.31)ml多于常规组的(7.57±0.95)ml,骨水泥渗漏率2.0%低于常规组的20.0%,住院费用(53456.46±1357.22)元高于常规组的(39067.59±3566.61)元,且术后1个月伤椎Cobb角(7.44±0.81)°、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8.34±0.76)°均小于常规组的(11.47±0.45)、(12.49±0.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使OVCF患者疼痛得到明显改善,但PKP术中应用VBS系统可使伤椎畸形得到更好的矫正,并能够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但PKP术中应用VBS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支架系统 畸形
下载PDF
弯角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何祥乐 魏林文 +2 位作者 黄建军 吴贤良 黄聿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 探讨弯角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kyphoplasty, PCKP)和传统的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unilateral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U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结果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 目的 探讨弯角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kyphoplasty, PCKP)和传统的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unilateral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U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结果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PCKP组34例,男11例,女23例;年龄63~90岁,平均(73.06±7.65)岁;平均骨密度T值(-3.36±1.40)。UPKP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63~90岁,平均(71.97±7.63)岁;平均骨密度T值(-3.48±0.60)。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总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分布情况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40±1.30)个月。两组术后VAS、ODI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两组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K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少于UPKP组(P<0.05)。PC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UPKP组(P<0.05),PCKP组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高于UPKP组(P<0.05)。结论 PCKP和U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同样安全有效,且PCK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分布更好及骨水泥渗漏率更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对照研究
10
作者 周广强 朱瑞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提出适合患者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骨二科接收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行经...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提出适合患者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骨二科接收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其疼痛程度(VAS)、伤椎影像学指标、椎体功能(ODI)、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ODI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满意,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伤椎椎体高度,促进Cobb角畸形恢复,增强椎体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改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恢复及渗漏情况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何营 崔云芬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15-918,共4页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对患者椎体恢复及骨渗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通许县中医院2020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7例行PKP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对患者椎体恢复及骨渗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通许县中医院2020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7例行PKP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黏度骨水泥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于术后对患者开展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结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中骨水泥灌注量、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1、2.436、3.129、2.569,P<0.05);观察组的骨水泥渗漏率(9.26%)低于对照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的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均大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8、3.081、2.627、3.439,P<0.05)。观察组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E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9、3.290、4.718、8.179、3.782、3.018,P<0.05),结论: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辅助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有效改善手术情况,对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椎体结构、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高黏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恢复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赵胜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42例,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42例,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术前、术后7 d伤椎Cobb角变化、疼痛程度、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统计术后再骨折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骨折压缩程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PKP治疗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38例,发生率为26.76%。再骨折组年龄≥70岁、术前骨密度T值1.0~2.5 S、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前骨折椎体数≥2个的患者较未发骨折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OR=2.657)、术前骨密度T值1.0~2.5 S(OR=4.024)、使用糖皮质激素(OR=5.137)、术前骨折椎体数≥2个(OR=3.276)是影响PKP治疗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采用PKP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伤椎Cobb角、椎体骨折压缩,年龄、术前骨密度T值、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术前骨折椎体数均与再骨折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术后再骨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13
作者 朱跃君 郑小庶 +2 位作者 戴青东 谢秋阳 张晓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44-347,共4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因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在轻微外伤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发生压缩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以胸腰段最常见^([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OTCF)的常用手术方式,可使...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因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在轻微外伤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发生压缩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以胸腰段最常见^([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OTCF)的常用手术方式,可使临床症状快速缓解,恢复伤椎强度和高度,降低患者卧床并发症及死亡率^([2]),但是,关于术中注入骨水泥用量目前仍未达成共识。本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81例PKP治疗的OT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骨水泥注入量不同分为两组,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剂量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中药熏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疼痛临床研究
14
作者 章涛 陈永帅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疼痛临床研究。方法:以本院自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2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5例。入...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疼痛临床研究。方法:以本院自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2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5例。入选患者均先进行唑来膦酸钠注射治疗,其后对照组采取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应用中药熏蒸。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简易功能评分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简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提升日常活动能力,利于快速预后,值得大力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 临床研究 活动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脊柱功能的研究
15
作者 宣柳青 毛辉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以椎体成形术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浙江骨伤医院收治的19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98例...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以椎体成形术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浙江骨伤医院收治的19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98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和B组(99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均接受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量表(RDQ)评分及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椎体高度压缩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骨水泥用量及椎体恢复高度均高于A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ODI、RDQ评分均降低,且B组RDQ评分低于A组(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升高,伤椎后凸角及椎体高度压缩率均降低,且B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辅以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均能够有效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感及功能障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所需手术时间长,且骨水泥用量较多,但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患者活动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中医情志护理 脊柱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残留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米儒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6-0090,共5页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作为解决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方法,但部分病患术后会残留的不同程度的下腰痛从而影响病患的正常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中医在...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作为解决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方法,但部分病患术后会残留的不同程度的下腰痛从而影响病患的正常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下腰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药内治、外治对下腰痛的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通过检索近年来有关PKP和PVP、下腰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等相关论文,对PKP或PVP术术后残留下腰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归纳综述及系统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穿刺成形术 下腰痛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观察
17
作者 王义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7-0040,共4页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0例2022.6-2023.6期间我院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5例/组。参比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实验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统计组间手术时间、住院...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0例2022.6-2023.6期间我院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5例/组。参比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实验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统计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ODI、活动能力。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参比组,P<0.05。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可缩短时间,改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情况,同事能够提升患者活动能力,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压缩性骨折 手术时间 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脊柱骨折患者伤椎改善情况的影响
18
作者 贺选朝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探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脊柱骨折患者伤椎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180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 探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脊柱骨折患者伤椎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180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伤椎压缩率、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骨水泥注射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患者伤椎压缩率、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两组相当,P>0.05。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术后康复以及促进患者伤椎压缩率、COBB角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脊柱骨折患者 改善情况 影响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赵胜江 陆福男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OVCF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 目的分析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OVCF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VP治疗,46例)和观察组(采用PKP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KP治疗OVCFs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伤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还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Cobb角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强化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泽 郑宏伟 +2 位作者 武志刚 李姗姗 滕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7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强化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市普仁医院因症状性O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强化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市普仁医院因症状性O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用药干预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165例(PKP术后予钙尔奇D3和骨化三醇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335例(PKP术后予钙尔奇D3和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DPD)水平;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骨密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术后6个月内再发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ALP、DPD水平均降低,BG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ALP、DPD水平低于对照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d的ODI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6个月ODI指数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6个月两组骨密度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邻椎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阿仑膦酸钠强化干预可改善OVCF患者术后骨代谢指标,提高患者骨密度水平,降低邻近椎体再次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