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1
作者 张智龙 崔玉石 +4 位作者 吴红飞 陈天鑫 杨胜平 高云 朱瑜琪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骨质...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5月21日。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3个病例对照研究,均为高质量文献,总样本量为106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13,95%CI(1.08,1.17)]、低体质量指数[OR=2.29,95%CI(1.36,3.84)]、吸烟[OR=2.77,95%CI(1.52,5.05)]、低骨密度[OR=3.88,95%CI(2.64,5.70)]、患有糖尿病[OR=2.25,95%CI(1.57,3.21)]、合并脊柱侧弯[OR=4.41,95%CI(2.52,7.73)]、伤椎数较多[OR=2.02,95%CI(1.43,2.85)]、骨水泥渗漏[OR=3.47,95%CI(2.77,4.35)]、骨水泥注入量过大[OR=2.94,95%CI(2.50,3.46)]、椎体高度恢复率偏大[OR=1.28,95%CI(1.10,1.49)]、局部Cobb角过度矫正[OR=1.27,95%CI(1.04,1.55)];保护因素为抗骨质疏松治疗[OR=0.32,95%CI(0.21,0.49)]。结论:高龄、低体质量指数、吸烟、低骨密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有糖尿病、合并脊柱侧弯、伤椎数较多、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过大、椎体高度恢复率偏大、局部Cobb角过度矫正是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预后。以上所得出的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术 META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残留症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建斌 苏昭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0183-0187,共5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发生率约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半,且好发于胸腰段。经皮椎体强化术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临床发现或者文献表明椎体强化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发生率约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半,且好发于胸腰段。经皮椎体强化术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临床发现或者文献表明椎体强化术后仍有许多患者会残留腰背部疼痛、酸困乏力、活动受限及行走困难等症状。本文从发病原因和治疗现状2个方面对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残留症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OVCF 经皮椎体强化术 残留症状
原文传递
局麻下经皮椎体强化术中短暂性截瘫13例临床特点
3
作者 侍管 陈浩 +4 位作者 贾璞 包利 陈萌萌 唐海 冯飞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 分析13例接受局麻下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 PVA)的患者发生短暂性截瘫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13例PVA短暂性截瘫患者进行分析,收集包括手术、椎体节段、麻醉剂量、手术时间、截瘫恢复时间... 目的 分析13例接受局麻下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 PVA)的患者发生短暂性截瘫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13例PVA短暂性截瘫患者进行分析,收集包括手术、椎体节段、麻醉剂量、手术时间、截瘫恢复时间和随访在内的临床数据。结果 13例患者中男5例、女8例;年龄62~83岁、平均73.3岁。每个椎体注射的平均麻醉剂量为5.84 mL,患者平均需要217.3 min才能完全恢复感觉和运动,麻醉剂量与完全恢复所需时间无关。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7.462±0.183(n=13)、术后1个月1.615±0.213(n=13)、术后3个月1.538±0.447(n=13)、术后6个月1.273±0.273(n=11),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 1)。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69.540±1.323)%(n=13)、术后1个月(12.310±1.517)%(n=13)、术后3个月(12.460±2.980)%(n=13)、术后6个月(7.000±0.884)%(n=11),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0 1)。结论 局麻下经皮椎体强化术中短暂性截瘫的临床特点与蛛网膜下腔麻醉恢复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局部麻醉 短暂性截瘫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并发残余腰背痛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苏晓慧 芮晶晶 +1 位作者 陈文月 秦晓冬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384-1391,共8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并发残余腰背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50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并发残余腰背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50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腰背疼痛感,任意一次VAS评分≥4判定为术后残余腰背痛,将30例发生术后残余腰背痛者纳入残余痛组,将120例未发生术后残余腰背痛者纳入无残余痛组。对术后并发残余腰背痛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残余痛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高于无残余痛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残余痛组体重指数、骨密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Cobb角改善率、有无腰背筋膜损伤、有无腰背痛史、有无邻椎骨折与无残余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骨密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Cobb角改善率、腰背筋膜损伤、邻椎骨折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均P<0.05)。结论:体重指数、骨密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Cobb角改善率、腰背筋膜损伤、邻椎骨折是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并发残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术后残余腰背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术 残余腰背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注入骨水泥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江晓兵 姚珍松 +4 位作者 梁德 黄宏伟 张顺聪 晋大祥 杨志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比椎体强化术及经椎弓根穿刺活检两种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时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纳入术前... 目的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比椎体强化术及经椎弓根穿刺活检两种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时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纳入术前凝血功能无障碍的患者共58例,其中行椎体强化术45例(A组)、经椎弓根穿刺活检13例(B组),所有患者均在穿刺后测定凝血功能及纤溶组合,其中两组在注入骨水泥前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各项凝血相关指标,以分析手术操作及骨水泥注入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影响规律。结果 A组在注入骨水泥后D-Dimer均值高于参考值,并且逐渐升高,除在注入骨水泥1 h后和3 h后测量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以外(P>0.05),其余各时间点相互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B组术后D-Dimer均值无显著升高(P>0.05)。所有患者术后其余指标均未超出参考范围。结论经椎弓根穿刺活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未见显著影响,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行经皮椎体强化术注入骨水泥时会出现D-Dimer值升高,骨水泥可能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水泥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炜星 晋大祥 +2 位作者 张顺聪 江晓兵 梁德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经椎体强化术治疗的29例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观察指标包括骨密度值、T8以上椎体骨折严重程度、平均骨水泥注入量、椎体...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经椎体强化术治疗的29例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观察指标包括骨密度值、T8以上椎体骨折严重程度、平均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强化术术式,并观察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Brien活动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9例患者经至少6个月随访,37个T8以上椎体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有9个,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新发椎体骨折。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和O’Brien活动能力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并发症发生及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孙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目前已成为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的有效介入手段。总体上,PVA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PVA并发症可分为骨水泥渗漏...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目前已成为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的有效介入手段。总体上,PVA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PVA并发症可分为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脂肪栓塞、骨水泥特质反应、生物力学相关并发症及操作相关并发症。本文就PVA并发症与防治对策进行综述,建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经皮成形 经皮后凸成形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林 刘志祥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8年第3期209-210,2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间全部共48例应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间全部共48例应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无一例发生重大并发症。其中7例邻近椎体再发骨折,3例反复行3次手术。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和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孔凡国 韩松辉 刘志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0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骨水泥漏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431例(667节段椎体)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病史资料,以是否并发骨水泥漏将患者分为两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骨水泥漏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431例(667节段椎体)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病史资料,以是否并发骨水泥漏将患者分为两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节数、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医师资历。将上述可能与并发骨水泥漏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椎体强化骨水泥漏的关系。结果 431例(667节段椎体)患者中78例(109节段椎体)发骨水泥漏,发生率为16.34%(109/667),椎体成形术漏的发生率为23.8%(81/260),椎体后凸成形术为8.58%(28/298)。骨水泥漏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骨水泥漏与不漏两组病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医师资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手术节段、骨水泥量差异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3.393,95%CI=1.416-8.138)、疾病类型(OR=1.621,95%CI=1.084-2.424)、手术节段数(OR=2.388,95%CI=1.043-5.465)、骨水泥量(OR=2.162,95%CI=1.024-4.565)是骨水泥漏的危险因素(OR〉1)。结论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数、骨水泥量对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水泥漏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韵溪 裴新 陈季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皮椎体强化手术患者: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胸腰部疼痛程度、预防感染、指导正确功能锻炼及中药施治。结果本组患者中108例疼痛缓解,椎...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皮椎体强化手术患者: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胸腰部疼痛程度、预防感染、指导正确功能锻炼及中药施治。结果本组患者中108例疼痛缓解,椎体形态恢复正常,脊柱稳定性增强,术后3 d均下床活动,无并发症发生; 2例出现心血管反应、3例发热、2例骨水泥漏、2例邻近椎体再骨折、3例疼痛缓解不明显,经积极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3~12个月随访复查,胸腰椎未发现椎体有形态学改变及椎体新压缩出现,也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及时有效进行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并发症 观察及护理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和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
11
作者 秦亚梅 张文信 杨伟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12期16-17,共2页
目的 比较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强化术和保守疗法。方法 将63例患者分为手术组(30例)和保守组(33例),通过VAS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3天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目的 比较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强化术和保守疗法。方法 将63例患者分为手术组(30例)和保守组(33例),通过VAS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3天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6月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手术组住院天数较保守组短(P<0.01),住院费用较手术组高(P<0.01)。结论 二者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经皮椎体强化术可以很快缓解疼痛,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风险,但住院费用较保守疗法高。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术 保守疗法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智华 莫凌 +6 位作者 程浣彤 梁德 崔健超 唐晶晶 任辉 姚珍松 江晓兵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行经皮椎体强化术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病程,身高,体重,手术节段,骨密度,骨水泥...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行经皮椎体强化术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病程,身高,体重,手术节段,骨密度,骨水泥量,手术时间,椎体高度丢失率,椎体高度恢复率,骨水泥渗漏,凝血功能,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和内科合并症等。根据Gross公式计算总失血量,采用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因素对隐性失血的影响。结果:手术方式、手术节段、病程、骨水泥渗漏、术前Hb、椎基底静脉型渗漏和椎体节段静脉型渗漏与隐性失血显著相关(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双节段及多节段手术、病程≥6周、骨水泥椎基底静脉型渗漏和椎体节段静脉型渗漏,以及术前Hb越低的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术 隐性失血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术前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培楷 吴琴芙 +3 位作者 刘海龙 肖梦强 黄乐生 刘天柱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2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共88个手术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PVA术。术前行MRI检查,术后行DR进...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共88个手术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PVA术。术前行MRI检查,术后行DR进行复查。计算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临床因素[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70岁、>70岁)、手术方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椎体部位(胸椎、胸腰段、腰椎)、骨水泥注入量[(≤4 m L、>4m L)]及MRI征象(包括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椎间盘损伤、椎体裂隙)对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RI征象对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预测价值。结果:性别、年龄、椎体部位及骨水泥注入量对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6.67%(16/60),低于PVP的50%(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RI检查显示椎体终板损伤、椎体裂隙、椎间盘损伤、达终板骨折线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为27.40%、57.89%、30.30%、54.55%,高于无上述征象椎体的14.73%、27.54%、15.22%、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合并上述任意两种MRI征象、任意3种MRI征象、任意4种MRI征象患者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高达43.59%、56.00%、100%。同时合并任意两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18、0.553;同时合并任意3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27、0.763;同时合并4种MRI征象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27、1.000。结论:PKP术后的骨水泥渗漏风险低于PVP,推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采取PKP术。另外,术前可行MRI检查,通过患者MRI征象对骨水泥渗漏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水泥 渗漏风险 磁共振成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元裕 张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1003-1007,共5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它是目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等疾病的主要外科治疗方式,有微创、有效缓解疼痛及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骨水泥椎间盘渗漏(CDL)是PVA的常见...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它是目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等疾病的主要外科治疗方式,有微创、有效缓解疼痛及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骨水泥椎间盘渗漏(CDL)是PVA的常见并发症,既往多数研究认为CDL加速椎间盘退行性变(IVDD)、增加邻近椎体骨折(AVF)风险并导致二次甚至多次手术。然而这个结论也并非毫无争议,当前也有不少研究认为CDL并不增加AVF发生风险。本文将就近年来关于CDL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提高大家对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水泥间盘渗漏 间盘退行性变 邻近骨折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技术分析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立为 陈伟健 邓蕴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526-5530,共5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可视化技术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V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在全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选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1994年至2019年6月30日关于PVA治疗OVCF的英文文献。统计所收...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可视化技术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V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在全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选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1994年至2019年6月30日关于PVA治疗OVCF的英文文献。统计所收集文献的计量学特点及对收集的文献进行相似度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722篇文献。全球的年出版量正在稳步增加,2017年文献数量最多,为162篇。在国家分布方面,美国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为432篇,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多为亚洲国家地区;在期刊方面,Spine杂志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为153篇。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多为脊柱骨科或神经外科的专科权威杂志;作者方面,相关文献发表量最多的作者是Yang HL。国家地区耦合分析可见总联系强度最大的国家/地区依次是美国(920251)、德国(502690)、中国(494837)、瑞士(219466)和意大利(212364),期刊的共引分析中引用次数最大的期刊依次是前5位的期刊分别是Spine(8806次)、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3678次)、European Spine Journal(2792次)、Radiology(2104次)和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1988次)。研究热点主要包括OVCF的研究、骨水泥的研究、PVA治疗OVCF的并发症与危险因素、PKP手术治疗的研究和PVP手术治疗的研究。研究的热点由OVCF的研究与骨水泥的研究逐渐转变为PVA治疗OVCF的并发症与危险因素。结论PVA治疗OVCF的研究在近年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美国依然是全球PVA治疗OVCF研究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紧追其后。PVA治疗OVCF的并发症与危险因素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技
下载PDF
脊柱经皮椎体强化术的围术期护理
16
作者 王永华 《全科护理》 2015年第36期3677-367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肿瘤等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36例经皮椎体强化术病人采取围术期全方位身心护理、体位训练、预防并发症、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病人疼痛症状均得到改善,...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肿瘤等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36例经皮椎体强化术病人采取围术期全方位身心护理、体位训练、预防并发症、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病人疼痛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功能恢复明显。[结论]对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肿瘤等疾病的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压缩性骨折 肿瘤 配合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廉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53-0056,共4页
探讨传统PVP与PKP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25例(151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PKP组:59例(69节段),PVP组,66例(82节段)。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第3天、第6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探讨传统PVP与PKP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25例(151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PKP组:59例(69节段),PVP组,66例(82节段)。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第3天、第6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P>0.05)。PKP组术后第3天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P=0.000),术后6月显著性减弱(P=0.001、P=0.019)。术后第3天椎体前缘高度比:PKP组高于PVP组、Cobb角小于PVP组(P=0.000),术后第6月显著性为P=0.045、P=0.048。两组术后两次随访VAS评分、IS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但PKP组术后第6月VAS评分、ISI指数、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VP组(P>0.05)。结论 PKP与PVP两组短期疗效均满意且相当。但PKP虽然在改善脊柱矢状位参数方面优于PVP,但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类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本强 王彦辉 +4 位作者 许崧杰 崔利宾 袁鑫 刘亚东 陈学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0-330,共11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强化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内以增加椎体强度,从而减轻症状。术中注入的骨水泥根据位置可分为椎体外(渗漏)和椎体... 经皮椎体强化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强化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内以增加椎体强度,从而减轻症状。术中注入的骨水泥根据位置可分为椎体外(渗漏)和椎体内两部分。椎体外骨水泥(渗漏)或可导致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或与临床结果、影像学结果、手术并发症及生物力学性能等密切相关。截止目前,椎体内骨水泥分布类型的研究数量众多、分类标准不一,尚缺乏系统归纳。骨水泥分布类型是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几乎不可忽视;根据术后X线片分类居多,根据术后CT扫描分类次之,根据术后MR检查分类少见;根据骨水泥形态的分类标准趋于一致,而根据骨水泥范围的分类标准趋于混乱;无论是形态分类还是范围分类,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均有相同、相似或相佐;单一现有的分类方法,尚不能完好的描述骨水泥分布情况。对分类系统进行综述,总结分类系统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力学相关结论,归纳分类系统的可靠性和局限性,以期为骨水泥椎体分布情况分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 经皮后凸成形 骨水泥分布 脊髓神经损伤 临床结果 经皮椎体强化术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与否对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江晓兵 黄宏伟 +4 位作者 张顺聪 姚珍松 杨志东 晋大祥 梁德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利用前瞻性研究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强化术时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对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我科确诊为OVCF并行椎体强化术的45例患者(59个椎体)进行前瞻性研究。测... 目的利用前瞻性研究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强化术时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对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在我科确诊为OVCF并行椎体强化术的45例患者(59个椎体)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其注入骨水泥前后不同时间点凝血四项和纤溶组合的值,术中透视及术后行X线和(或)CT检查,将患者分为骨水泥渗漏组与非骨水泥渗漏组,分析两组患者骨水泥注入后凝血功能变化的异同。结果在所有时间点,渗漏组及非渗漏组患者的APTT、PT、PT-INR、FIB数值、3P值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各时间点的数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注入骨水泥后,两组的D-Dmier值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渗漏组在骨水泥注入后不同时间点的D-Dmier值均要比注入前的D-Dmier值显著增高(P<0.05),与非渗漏组同一时间点的D-Dmier值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非渗漏组中,骨水泥注入后3min的D-Dmier值与注入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骨水泥注入后1h及3h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椎体强化术注入骨水泥可引起D-Dmier值升高,骨水泥渗漏可能会加速D-Dmier的升高,并可能加大其升高的幅度,骨水泥渗漏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血液凝固 经皮椎体强化术 骨水泥渗漏
原文传递
骨科医生术中经皮椎体强化术辐射防护及风险认知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小素 苏垠平 +6 位作者 陈丽娟 田耘 任华 付庆新 李配瑶 李东荣 孙全富 《中国辐射卫生》 2019年第1期33-36,51,共5页
目的探讨骨科医生术中经皮椎体强化术辐射防护及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手机电子问卷APP对开展经皮椎体强化术的典型医院包括6家三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甲等医院109名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骨科医生术中使用... 目的探讨骨科医生术中经皮椎体强化术辐射防护及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手机电子问卷APP对开展经皮椎体强化术的典型医院包括6家三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甲等医院109名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骨科医生术中使用放射防护设备最多方式是移动铅防护屏(89.0%);铅围裙/背心(78.0%);铅防护颈套(61.5%)。术中曝光时采取防护措施最多方式是移动铅防护屏(69.7%);尽量缩短曝光时间(45.0%);撤到手术室外(39.5%)。在接受放射职业人员检查及培训中,50.5%接受个人剂量监测,49.5%没有监测;43.1%接受放射健康查体,56.9%没有接受;42.2%接受放射培训,57.8%没有接受。在辐射风险认知中,对CT、透视、拍片检查致患者剂量排序中,81.7%回答正确,18.3%回答错误。辐射对身体健康效应认知中危害最大的甲状腺疾病(83.5%);癌症(76.2%);血液系统(73.4%)。对辐射健康宣教最佳途径为专业培训(79.8%);现场讲座(47.7%);微信、微博(45.9%)。结论加强骨科放射人员职业照射防护及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高骨科医生医疗照射知识及职业防护,加大专业培训及现场讲座管理力度,增强其参与主动性,从而更好的提高骨科医生自我防护及辐射风险认知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经皮椎体强化术 工作负荷 辐射防护 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