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9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董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79-082,共4页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效果较好,手术安全性更好,有助于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骨折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晓峰 帕力哈提·白克吐尔逊 +2 位作者 刘金凯 李文强 苏严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76-079,共4页
探析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选本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37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样本,均为无需行椎管减压的新鲜骨折,采用随机数字... 探析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选本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37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样本,均为无需行椎管减压的新鲜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案将患者划分为PPSF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8例)、WPSF组(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Cobb角、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WPSF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低于PPSF组(P<0.05)。结论 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采用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Wiltse入路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学习曲线等方面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Wiltse入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李静 郜勇 +1 位作者 陈超 李良黎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分析斜外侧入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结核的总体效果,并评价其与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病人29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斜外侧入路病灶清除... 目的分析斜外侧入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结核的总体效果,并评价其与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病人29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斜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11例,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随访记录两组病人结核病灶愈合情况、ASIA分级、椎间植骨融合情况,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及其并发症,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结核病灶均痊愈,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E级,椎间植骨融合率均为100%。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天、3个月、12个月VSA评分分别为(3.79±0.57)°和(4.27±0.61)°,(0.95±0.43)°和(1.44±0.42)°,(0.53±0.20)°和(0.76±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天、3个月、12个月ODI评分分别为(29.94±2.84)°和(31.36±2.58)°,(8.94±1.98)°和(11.27±2.19)°,(9.28±2.52)°和(12.72±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天、3个月、12个月Cobb角分别为(41.82±2.35)°和(41.5±2.72)°,(41.28±1.67)°和(41.18±1.60)°(39.33±3.52)°和(38.46±2.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促进结核病灶愈合和植骨融合,斜外侧入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具有损伤小、功能恢复佳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入路 经皮弓根螺钉 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原文传递
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对比
4
作者 王晋德 梁卫东 +1 位作者 蔡晓宇 郭海龙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173-1181,共9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明确OLIF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符合...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与传统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明确OLIF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OLIF +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组(21例)和TLIF +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组(33例)。观察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同时,比较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相关指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椎体滑脱率)。结果:54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与TLIF组相比,O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指数,均少于TLIF组,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OLIF组术后3 d、3个月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LIF组与OLIF组术后3 d、6个月时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腰椎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TLIF相比,OLIF的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失血更少、术后疼痛缓解更快、术后功能恢复获益更好,在轻中度腰椎滑脱且椎管内游离髓核较少的情况下推荐应用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斜外侧间融合术 间孔间融合术 微创性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赫 张旭 王茹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Sextant MIPPSO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形态、脊柱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Cobb’s角更低(P<0.05)。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均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2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Sextant MIPPSO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患者脊柱形态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姜峰 邱学文 +1 位作者 李小妹 李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6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观... 目的:探究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行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椎体功能、影像学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SI)均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式手术,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够进一步减轻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影像学指标、椎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围手术期指标 疼痛程度 体功能 影像学指标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7
作者 程绍伟 解丽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29-0032,共4页
评价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为调查时间段,收集的样本主体为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研究量共计78例,分组依据按照1:1比例划分,对应组别为对照... 评价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为调查时间段,收集的样本主体为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研究量共计78例,分组依据按照1:1比例划分,对应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应术式为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O),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1)手术相关指标:观察组所用时间更短,统计值P<0.05;(2)并发症:观察组概率为5.13%,比对照组的20.51%低,统计结果P<0.05;(3)SF-36评分:四项指标分值显示观察组更高,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4)康复效果: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优,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选择MIPPSO的康复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促进脊柱功能的修复和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董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伤椎影像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2)手术后,观察组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及伤椎影像学指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Wiltse入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置钉 单节段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微创与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孙进 武明鑫 +2 位作者 谭伟 李贤坤 张云帆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790-79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与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椎...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与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疼痛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数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疼痛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60 d、120 d疼痛情况持续缓解,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椎体A型胸腰椎骨折疗效更好,能降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同时可以更快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胸腰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冶 尚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分别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VCF)患者的效果差异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仁慈医院接受治疗的63例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分别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VCF)患者的效果差异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仁慈医院接受治疗的63例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PPSF组(31例,PPSF术)、PKP组(32例,PKP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高度恢复率,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AH)、后凸角(KA),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PPSF组比,PKP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均P<0.05);与术后3 d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伤椎高度恢复率均降低;且术后3 d PKP组VAS疼痛评分较PPSF组更低,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PPSF组较PKP组伤椎高度恢复率均更高(均P<0.05);PPSF、PKP组末次随访时的VAS疼痛评分、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 d、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H均升高;与术前比,术后3 d、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KA均减小;术后3 d、末次随访时PPSF组KA较PKP组均更小(均P<0.05),而两组术后3 d、末次随访时A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PKP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PPSF组更低(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VCF患者治疗方案的选取中,应用PKP与PPSF均可促进病情好转,其中PKP能更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降低患者术后短期内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而PPSF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伤椎高度恢复率,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更有利于改善伤椎的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经皮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体高度 后凸角 脊柱功能
下载PDF
Wiltse肌间隙入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
11
作者 洪华锋 吴志勇 +1 位作者 洪焱 林韦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2期25-28,共4页
比较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于宁国市中医院骨科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肌间隙入路组... 比较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于宁国市中医院骨科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肌间隙入路组和经皮微创组,每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经皮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经皮微创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经皮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经皮微创组(P<0.05)。术后3个月,经皮微创组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肌间隙入路组(P<0.05)。研究发现,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明显,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Wiltse肌间隙入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12
作者 李彩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5-0008,共4页
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二科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手术方案均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以双盲法随机将各36例患者分入一般组与... 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二科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手术方案均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以双盲法随机将各36例患者分入一般组与康复组,前者实行常规护理,后者进一步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发症情况,统计满意率,评估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以一般组作为基础,康复组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更高的患者满意率(2.78%<22.22%,100%>77.78%),x2=6.222、9.000,P=0.013、0.003<0.05。比较2组干预前对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的评估结果,P>0.05;2组干预后再次比较,两组变化显著,并且康复组对疼痛程度的评估结果比一般组低,对生活质量、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的评估结果比一般组高,P<0.05。结论 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尽早开展康复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感受,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对患者满意度也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压缩性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皮质骨轨迹螺钉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13
作者 张修库 王朋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皮质骨轨迹螺钉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千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 目的比较皮质骨轨迹螺钉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千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椎弓根组(43例)和皮质组(47例)。椎弓根组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皮质组患者采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腰椎恢复情况、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醛固酮(ALD)、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结果皮质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椎弓根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椎弓根组(均P<0.05)。皮质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椎弓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椎弓根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皮质组低于椎弓根组;两组患者巴塞尔指数评价表(BI)评分均升高,且皮质组高于椎弓根组;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均减小,且皮质组小于椎弓根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皮质组低于椎弓根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ACTH、Cor、ALD、CK水平均升高,但皮质组升高幅度均小于椎弓根组(均P<0.05)。结论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相比,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创伤性胸腰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沈孝龙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0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OVC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OVC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PVP治疗,研究组接受PPSF联合PVP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伤椎形态、椎体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伤椎的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Cobb角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SF联合PVP治疗OVCF可以有效改善伤椎形态,促进椎体功能恢复,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经皮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15
作者 罗思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6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80例,均被收治于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择期采取手术治疗,按照治疗期间所用术式分...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80例,均被收治于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择期采取手术治疗,按照治疗期间所用术式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前者应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后者予以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测定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相应的手术方案后,指标测定数值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前,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平均高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测定上述指标,其中观察组伤椎前缘平均高度较高,Cobb角较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选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可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纠正畸形,促进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值得借鉴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多节段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式手术
下载PDF
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王曦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微创PPSF治疗,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PPSF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椎体恢复情况、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障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高于对照组的2.0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椎体恢复速度,增强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虚拟仿真 3D打印技术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并发症
原文传递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7
作者 齐云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9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椎体形态、疼痛程度、椎体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脊柱骨折应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体功能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18
作者 游启志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贵州省兴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等量随机电脑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40)、观察组(n=40)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 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贵州省兴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等量随机电脑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40)、观察组(n=40)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发现,临床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伤椎情况,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贺佐强 王华 +2 位作者 段显亮 赵子豪 张义强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对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对所...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对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记录手术前、手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指标[包括术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RAVH)]、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疼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临床结果的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6.2±7.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8.5±3.8)mL,切口平均长度(11.8±0.9)cm,平均住院时间(10.1±1.2)d。术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患者术后一周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RAVH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较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较术后6个月比较,患者Cobb角略有增加,RAVH略有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一月及末次随访患者JOA评分显著增加,而VAS和ODI评分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减少,差异在不同时间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时,可以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纠正矢状面后凸Cobb角,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 内固定 胸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