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0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苏俊杰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PELD治疗的LDH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单纯PELD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R...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PELD治疗的LDH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单纯PELD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R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年时临床症状(包括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和功能评分(ODI指数),术后1周及术后1年时通过MRI计算患者的椎间高度(DH)。结果 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观察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1年时,两组患者D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ELD联合PRP是治疗LDH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改善其腰部功能,其对DH的影响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6
2
作者 袁超 孙海燕 +3 位作者 丁超 宋元进 郝其全 王英胜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01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0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40例,接...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01期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0例,其中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40例,接受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40例.比较两种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情况。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Mac 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PTED组及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PTED组术前及术后各个随访点VAS评分与开窗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PTED组和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2.5%和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PT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8]特点,是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开窗腰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理平 郑国权 +3 位作者 宋锦程 吴耀刚 沙卫平 王黎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8月行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22例,局麻下... 目的探讨经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8月行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22例,局麻下经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完成手术。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进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穿刺置管时间(13.6±6.1)min,透视次数(6.2±5.1)次,手术时间(53.7±3.7)min。122例随访(17.3±6.1)月(10~25个月)。术后VAS评分和ODI均明显改善(均P=0.000)。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101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95.9%(117/122)。4例术后5~18个月复发,复发率3.3%。结论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行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内镜监视下置管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嘉 张大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ELD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ELD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时,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ac Na优良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并发症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甄志龙 刘瑞 +1 位作者 赵建民 李强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7期20-28,共9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局部麻醉(LA)与硬膜外麻醉(EA)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Science... 目的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局部麻醉(LA)与硬膜外麻醉(EA)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从建库起至2022年3月,关于比较LA和EA用于PTE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回顾性研究,录入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161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EA组术中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A组,麻醉满意率明显高于LA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腿部疼痛VAS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TED中,EA与LA同样安全,且术中镇痛效果优于LA,可作为一种可靠的麻醉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局部麻醉 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6
作者 依木然·阿布都克力木 努尔买买提·艾尼瓦尔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087-1099,共13页
目的:经皮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推荐采用硬膜外麻醉(EA),但尚未达到满意的疼痛处理。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PELD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GA)条件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回顾性筛选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 目的:经皮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推荐采用硬膜外麻醉(EA),但尚未达到满意的疼痛处理。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PELD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GA)条件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回顾性筛选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的87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为:1) 全身麻醉组(n = 52);2) 硬膜外麻醉组(n = 35)。回顾两组患者以下变量: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合并并发症、吸烟史、既往史、术前VAS评分和术前ODI评分。主要结局指标:手术满意度、Macnab满意度及VAS评分、术后1、3、7、30天VAS评分和术后1、3、7、30天OD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7例患者,比较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之间的参数。硬膜外麻醉组35例(年龄60.45 ± 10.94),全身麻醉组52例(年龄61.28 ± 11.77)。1) 术前资料: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全身性疾病、吸烟史和饮酒史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全身麻醉组术后第1天、3天、1月的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结果表明,全身麻醉组行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的短期临床预后更好,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总费用低于全身麻醉组,而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术后体验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后疼痛
下载PDF
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法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理平 郑国权 +4 位作者 宋锦程 吴耀刚 陈国兆 沙卫平 王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110-3115,共6页
目的探讨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分析经PELD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分为常规靶向穿刺置管组(常规组)和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组(简式组),比较两组的穿刺... 目的探讨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分析经PELD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分为常规靶向穿刺置管组(常规组)和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组(简式组),比较两组的穿刺置管时间、透视次数、总手术时间和镜下操作时间等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简式组穿刺置管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内术后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式穿刺内镜监视下置管可明显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同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操作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式穿刺 内镜监视下置管 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39
8
作者 杜超群 王文 +2 位作者 刘忠诚 刘勃臣 陈丽萍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索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收并确诊的7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作研究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其中38例为对照... 目的:探索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收并确诊的7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作研究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其中38例为对照组采取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另外38例为研究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2.50%与对照组89.4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1.42±0.21)、(1.18±0.23)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数值明显减少,而JOA评分(27.43±2.65),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数值明显增加,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开放手术疗效相当,且患者术后恢复快,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适合进行推广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继发性脊柱侧凸与非侧凸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宝生 田雅峰 +5 位作者 杨刚 董少阳 杨名帅 张毅立 薛鹏宇 樊金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1期78-82,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继发性脊柱侧凸与非侧凸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一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继发性脊柱侧凸与非侧凸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一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脊柱是否侧凸将其分为侧凸组(21例)与非侧凸组(2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侧凸组腰椎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硬脊膜撕裂及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术后2周、6个月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凸组术后2周、6个月的Cobb角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Cobb角低于术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继发性脊柱侧凸与非侧凸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从短期观察来看,可以获得相似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侧凸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手 COBB角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效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enes...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观察组行PELD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腰腿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优良率分别为92.15%、88.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为(0.68±0.24)cm,短于对照组的(4.26±0.57)cm,术中出血量为(31.42±4.58)mL,少于对照组的(82.49±8.76)mL,住院时间为(6.52±1.43)d,短于对照组的(9.87±2.6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段(术后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依次为(2.83±0.97)分、(2.16±0.85)分、(1.12±0.56)分、(0.68±0.27)分,低于对照组的(4.29±1.13)分、(3.28±1.04)分、(2.13±0.74)分、(1.25±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减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腰腿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腿疼痛程度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朋 周献伟 李帅垒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较短(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腰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炯涛 崔文波 +1 位作者 赵继福 邝铭业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分...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总有效率以及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总有效率以及疼痛VA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开窗腰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俊 林秋琼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0期4-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F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结果:2组手术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F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结果:2组手术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2组术前ODI指数对比P>0.05,术后3个月ODI指数观察组较术前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FH、ISH、DID、DFJA、ROM对比均P>0.05,术后1年观察组ROM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H、ISH、DID、DFJA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FD、PTED治疗LDH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后合理取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克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7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所有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其近期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成功...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所有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其近期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6.02±18.2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6.85±10.86)m L,平均住院时间为(4.59±1.25)d。通过改良Macnab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0.38%(47/52)。52例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7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调棒技术与常规穿刺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峰 伍搏宇 +4 位作者 席金涛 赵东东 黄壁旺 姚志鹏 杨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调棒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5月70例PTED资料,其中39例采用调棒技术穿刺置管(调棒组),31例采用... 目的探讨调棒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5月70例PTED资料,其中39例采用调棒技术穿刺置管(调棒组),31例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常规组),比较2组术中透视次数、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优良率评定采用改良MacNab标准。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个月以上。与常规组比较,调棒组术中透视次数少[(15.2±4.0)次vs.(21.1±5.7)次,t=-5.006,P=0.000],通道建立时间短[(19.7±4.8)min vs.(31.2±7.9)min,t=-7.548,P=0.000],手术时间短[(51.2±9.9)min vs.(62.3±10.4)min,t=-4.592,P=0.000]。2组术后VAS、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VAS、ODI及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常规穿刺置管相比,调棒技术有效降低PTED的穿刺难度,减少射线暴露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棒技 经皮孔镜腰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胜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7期3124-3126,共3页
目的分析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椎... 目的分析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观察组接受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手术相关指标(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0%(48/4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47/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较多,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卧床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切除 孔镜 侧后方孔入路
下载PDF
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法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12间在郸城县人民医院疼痛科接受PTED治疗的90例LDH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12间在郸城县人民医院疼痛科接受PTED治疗的90例LDH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椎板间入路,观察组采用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比较2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腰椎功能(JOA)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JOA及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其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后方椎间孔入路PTED治疗LDH,能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腰椎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孔镜 经皮入路 侧后方孔入路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曹立颖 姜明静 +5 位作者 林斌珍 尹小锋 钟南 陈春香 吴清华 陈开明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L4/5节段LDH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和传统组(42例)。传统组...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L4/5节段LDH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和传统组(42例)。传统组行传统开放入路治疗,试验组采用PEI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部和下肢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的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透视次数明显多于传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部和下肢疼痛VAS评分、ODI、IL-6和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传统组优良率分别为88.10%和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ID治疗LDH,能有效地缓解神经压迫,减轻患者腰部和下肢的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经皮内镜下入路椎间盘切除(PEID)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对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杨娟 彭莲华 +1 位作者 刘冬冬 周振中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8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对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PTED治疗的60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对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PTED治疗的60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使用ERAS护理,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30 d。比较两组术后30 d临床疗效,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 d焦虑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7、30 d疼痛情况,术前、术后14 d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0 d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缩短;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7、30 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术后7、30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4 d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各方面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患者经PTED治疗围术期应用ERAS模式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卧床与住院时间,缓解不良情绪与疼痛,且可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加速康复外科 经皮孔镜椎间盘切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