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赵伟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经皮气管切开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和对照组(34例,实施传统气管切开术... 目的:经皮气管切开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和对照组(34例,实施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短,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7 d,两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48);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32)。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的优势,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重症颅脑外伤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早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云括 黄诚军 范瑞龙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损伤24 h内,n=40)和对照组(损伤2... 目的探讨早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损伤24 h内,n=40)和对照组(损伤24 h后,n=32)。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记录患者肺部感染率、感染控制率、控制感染时间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40.63%,而感染控制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30.77%,且观察组控制感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及活力和精力评分分别为(15.28±3.10)分、(14.21±2.17)分、(16.28±3.21)分、(15.20±2.10)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27±2.04)分、(10.28±1.74)分、(12.20±2.41)分、(12.18±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1.88%,P<0.05)。结论早期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理想,可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率,且感染容易被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经皮气管切开术 传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纤支镜辅助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技巧
3
作者 吴柳平 于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1期2052-2054,共3页
目的探讨纤支镜辅助下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术(PDT)的应用技巧与临床经验,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纤支镜直视下完成手术。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纤支镜辅助下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术(PDT)的应用技巧与临床经验,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纤支镜直视下完成手术。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以及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电图、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高达100.00%,手术时间为(8.19±2.05)min,术中出血量为(5.29±2.08)mL,术后出血量为(5.51±2.24)mL,表明手术过程微创高效。仅2例患者在特定操作时经历短暂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9%,其余患者血氧饱和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且手术期间呼吸频率、心电图、MAP均稳定无显著波动。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无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且无严重感染或气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辅助下的PDT不仅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出血量,而且有效控制了血氧饱和度,维持了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此外,纤支镜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感染和气道狭窄的发生,为重症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气道管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支镜 经皮气管切开术 脑卒中 气道管理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配合
4
作者 彭娟 甘海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0-0143,共4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ICU机械通气患者选择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然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血管穿刺的微创技术,因其不可直视、盲操作,在困难气管切开应用中受到局限。总结ICU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吸痰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ICU机械通气患者选择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然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血管穿刺的微创技术,因其不可直视、盲操作,在困难气管切开应用中受到局限。总结ICU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吸痰效果。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切切开术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护理配合贯穿于整个过程,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及观察监测、及时的术后观察处理,确保了一次置管的成功,保障患者的呼吸顺畅和气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机械通气 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技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9
5
作者 孙洁 凌斌 +2 位作者 李冰沁 顾云帆 何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回顾我科四年来经皮气管切开术91例的经验及教训,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技巧。方法我科自2001年以来经皮气管切开术共91例,与常规气管切开术82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优点、难点及解决技巧,为临床开... 目的回顾我科四年来经皮气管切开术91例的经验及教训,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技巧。方法我科自2001年以来经皮气管切开术共91例,与常规气管切开术82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优点、难点及解决技巧,为临床开展经皮气管切开术提供借鉴。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且创伤小。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是快速建立长久人工气道的好方法,是气管插管困难者的最佳选择,可完全取代常规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常规气管切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运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涛 陈华军 +1 位作者 杨学忠 陈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1-14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科开展的PT术90例,并与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及并...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科开展的PT术90例,并与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T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PT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组的皮下气肿、切口溢痰、套管脱出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危重病人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钱何布 郑志群 +3 位作者 何文干 陆骏灏 浦秦华 姚月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9-591,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即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oaex法)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01~2009~03入住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A...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即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oaex法)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01~2009~03入住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A组)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种PDT手术时间相近,均明显短于外科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0.01)。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减轻手术创伤和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经皮气管切开术(PDT) 经皮导丝扩张钳技(GWDF)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救治中安全性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通 金玉兰 +2 位作者 付爱军 朱军 李建民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3期2003-20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病人救治中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了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的142例气管切开的急性...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病人救治中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了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的142例气管切开的急性神经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气管切开组和经皮气管切开组,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观察气胸、皮下气肿、气管瘘、食管损伤、气管脱出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手术时间上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气管切开术(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能有效快速建立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操作简便、安全,降低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重症神经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130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秦巍 杨慧 +1 位作者 郝建潮 林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638-63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危重患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冀宏斌 刘强 +2 位作者 张艳艳 周海青 马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6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PT组和传统气管切开(open tracheostomy,OT)组,各330例。观察两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6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PT组和传统气管切开(open tracheostomy,OT)组,各330例。观察两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T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小于O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PT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可以替代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和使用技巧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爱民 李建国 +2 位作者 张少华 郭志强 李志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6-928,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以来45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同期41例危重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对比分析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总结困难...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以来45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同期41例危重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对比分析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总结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优点及应用技巧。结果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常规气管切开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优点,缩短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对于困难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困难气管切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临床应用及操作技巧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春燕 张宏伟 +3 位作者 于建华 于红建 王蓓 袁保生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5期804-805,共2页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pereutane-ous tracheostomy PT)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技巧,以飨同道。 资料与方法 一、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我科开展经皮气管切开术92例,男55例,女37例,气管切开前经口气管插管者75例。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操作 经口气管插管
下载PDF
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洋 李白翎 +3 位作者 张本 周炜 郑艳华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GWDF)和经皮单步扩张气管切开(SSDT)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术后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60例,分为GWDF组和SSDT组,...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GWDF)和经皮单步扩张气管切开(SSDT)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术后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60例,分为GWDF组和SSDT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扩张次数、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SSDT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GWDF组[(6.5±2.2)min vs(9.3±3.1)min,P=0.02],扩张次数明显少于GWDF组[(1.10±0.05)次vs(1.53±0.22)次,P=0.001],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GWDF组(P=0.000),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GWDF组(P=0.000)。结论 SSDT与GWDF相比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心脏术后危重患者气管切开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 经皮气管切开术 导丝扩张钳技 单步扩张气管切开
原文传递
经皮气管切开术预防烧伤后上呼吸道梗阻27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刚 黄金华 +3 位作者 周杰 周荣芳 刘森 刘亦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38-4239,共2页
中重度吸人性损伤及严重头面颈部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常常发生上呼吸道急性梗阻。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往往危及患者生命。对于此类患者尽早建立人工气道.防止窒息的发生已成为烧伤科临床工作者的共识。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气管切开的指征更... 中重度吸人性损伤及严重头面颈部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常常发生上呼吸道急性梗阻。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往往危及患者生命。对于此类患者尽早建立人工气道.防止窒息的发生已成为烧伤科临床工作者的共识。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气管切开的指征更是有比以往放宽的趋势。我科自2007年以来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代替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治疗中重度吸人性损伤及严重头面颈部烧伤患者27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上呼吸道梗阻 烧伤后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上呼吸道急性梗阻 烧伤患者 预防 头面颈部
下载PDF
21例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护理体会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艳鸿 付丽 纪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讨论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患者中人工气道建立的应用价值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重症医学科21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护理时间等指标。结果 21例患者手术... 目的讨论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患者中人工气道建立的应用价值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重症医学科21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护理时间等指标。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0~25 min,平均为18.6 min,手术相关并发症少,且护理方便,易于日常护理管理。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快速、安全、简易的气管切开技术,适合于在ICU中治疗的各种危重患者,且不增加护理难度和时间,在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建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危重患者 护理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建国 杨文珍 +2 位作者 李志云 郭志强 孟令宝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另36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以及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结果...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另36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以及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结果在危重患者中,经皮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经皮气管切开术比较传统气管切开术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在ICU缩短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避免延误气管切开时机,可提高内科ICU医师气道管理的主动性,可以作为ICU医生标准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危重患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韬滔 何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413-2415,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T)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DT患者(PDT组)和24例ST患者(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患者较ST组患者... 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T)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DT患者(PDT组)和24例ST患者(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患者较S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2±1.2)min与(21.0±4.8)min〕短、切口〔(1.7±0.3)cm与(3.9±0.8)cm〕小、术中出血量〔(4.6±0.9)ml与(9.0±4.0)ml〕少、切口愈合时间〔(3.0±0.9)d与(6.0±1.1)d〕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患者除切口渗痰发生率(0)较ST组〔4/24(16.7%)〕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较传统的ST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小、愈合快,且切口渗痰的发生率低,可推广应用于危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危重病 气管切开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鲁金胜 张华伟 方明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44-1944,共1页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血小板减少 重症监护病房 出血危险 禁忌证 血小板计数 切开 时间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卫国 陈新军 袁先厚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目的 介绍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经验。方法 对 42例神经外科病人采用导丝扩张钳法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结果  41例成功 ,1例改行正规的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平均 8.5min。无严重并发症及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经... 目的 介绍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经验。方法 对 42例神经外科病人采用导丝扩张钳法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结果  41例成功 ,1例改行正规的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平均 8.5min。无严重并发症及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简单、快速、损伤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红梅 修培 +2 位作者 许向华 周明伟 梅阳九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49-550,共2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我科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应用时遇到的困难及教训。方法应用PT技术21例,并与常规气管切开术32例作对照研究。结果PT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且创伤小,拔管后切口愈合快。结论PT是危重患者快速建立长... 目的总结近年来我科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应用时遇到的困难及教训。方法应用PT技术21例,并与常规气管切开术32例作对照研究。结果PT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且创伤小,拔管后切口愈合快。结论PT是危重患者快速建立长久人工气道的好方法,患者痛苦小,两者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别,但PT不能完全取代正规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术 常规气管切开 危重症患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