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1
作者 任莉 郭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心静脉狭窄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24例)和B组(16例)。A组采用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心静脉狭窄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24例)和B组(16例)。A组采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B组加以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12个月,B组的一期通畅率高于A组(P<0.05);B组的每条静脉腔内操作次数多于A组,一期通畅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大于A组(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治疗中,相较于单纯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结合经皮支架植入术有助于提高一期通畅率,促进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及凝血功能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皮支架植入术 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下载PDF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魏意 辛海波 +1 位作者 郭坚湫 周菲菲 《上海护理》 2010年第3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护理
下载PDF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例
3
作者 吴树理 沈泽宁 乐锦艺 《上海医学影像》 2003年第4期320-320,共1页
患者女性,15岁,学生.因不明原冈头痛、心悸、气促、易倦、四肢乏力等症状,伴活动后加重一年就诊.
关键词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治疗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疗效观察
4
作者 彩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峰值流速、血管狭窄内径、透析肢动脉血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P<0.05);内瘘血管狭窄改善数量和内瘘总通畅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健康状态、认知能力、生理功能、整体健康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宾 肖恩华 +5 位作者 尚全良 马聪 陈柱 罗建光 朱晖 张子曙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观察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CVS)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经皮支架植入术(PTS)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发生CVS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TA治疗组26例和PTA+PTS治疗组14例。观... 目的:观察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CVS)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经皮支架植入术(PTS)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发生CVS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TA治疗组26例和PTA+PTS治疗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通路管径变化情况;随访术后1、3、6个月透析通路的开放情况及开放时间。结果:术后相关症状均在1周内改善,治疗后通路直径较治疗前均增宽;PTA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为(5.17±1.54)个月,高于PTA+PTS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3.57±1.71)个月;PTA+PTS治疗组的腔内干预次数为(1.93±0.47)次,高于PTA治疗组的(1.35±0.5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A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6.2%、80.7%、69.2%,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92.3%、92.3%;PTA+PTS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2.9%、64.3%、14.3%,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100%、85.7%。两组的初级开放率和辅助初级开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通路CVS的治疗首选单纯PTA,当出现PTA抵抗或频繁复发时,可以考虑植入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透析通路 介入干预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皮支架植入术
原文传递
93例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比较
6
作者 王龙冰 宋智 +2 位作者 张少涛 罗霞 李经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71-775,F0002,共6页
目的 比较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PTAS)治疗不同临床特点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SA)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2年5月共计93例手术病例,根据患... 目的 比较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PTAS)治疗不同临床特点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SA)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2年5月共计93例手术病例,根据患者的血管形态及年龄将手术方式分为PTA组(56例)及PTAS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月MRS评分、术后6月mRS评分及术后1年责任血管再次卒中率。结果 在病变血管MORI分型C患者PTA组多于PTAS组;两组的其余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PTA组与PTAS组的手术成功率(98.2%vs 100%),术后30 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6%vs 2.7%)以及术后3月的良好预后率(92.7%vs 94.1%)、术后6月的良好预后率(94.5%vs 94.1%)、术后1年内手术血管再次卒中率(3.6%vs 2.9%)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病变血管MORI分型C中,PTA安全性明显高于PTAS;其余患者两组间在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效果及术后1年症状再狭窄率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血管内治疗 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功能不良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鑫 秦卫 +3 位作者 左力 杨敏 佟小强 金其庄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9期479-482,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12月,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因AVF功能不良行PTA治疗的...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12月,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因AVF功能不良行PTA治疗的患者行前瞻性的临床观察。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血管造影结果和PTA治疗的技术指标、临床和技术成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AVF通畅率。结果 12例患者AVF狭窄均发生在吻合口附近,行PTA治疗的技术成功率91.7%(11/12)。7例晚期功能不良病例临床成功率85.7%(6/7)。术后随访8.6(3.3~14.8)个月,AVF1级通畅率为100%。5例AVF早期功能不良患者平均随访8.2(4.1~11.3)个月。1例在PTA术后3个月发生AVF再狭窄,余4例AVF成熟,透析中血流量达200ml/min以上。结论 PTA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功能不良的一个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瘘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亮 林海 +2 位作者 陈敏 罗滨 黄扬杰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内口切除重建...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内口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瘘血管狭窄改善数、内瘘总通畅时间、内瘘通畅率、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1.41±11.74)min、术中出血量为(131.25±53.36)mL,均少于对照组(73.72±10.38)min、(218.38±65.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3、5.660,P<0.05);研究组内瘘血管狭窄改善数为(2.92±1.17)个,显著多于对照组(1.58±0.7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2,P<0.05);研究组狭窄部位血管内径(3.41±0.48)mm、透析血流量(480.47±95.25) mL/min均大于对照组(2.89±0.51)mm、(426.28±86.23)m 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7、2.310,P<0.05);但两组内瘘总通畅时间、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时应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可有效改善内瘘狭窄情况,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瘘 血管狭窄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盛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7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采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例。对照组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组行经皮球囊扩张血...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采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例。对照组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组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比较两组血管内径及血管流量、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血管内径(3.90±0.90)mm、血管流量(292.27±17.06)ml/min均大于对照组的(2.10±0.70)mm、(155.16±14.2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且并发症少,在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分析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郝良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1468-1469,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介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比较经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狭窄部位血管内径的变化...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介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比较经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狭窄部位血管内径的变化,透析时血流量的变化。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AVF通畅率。结果 28例患者,造影见狭窄多位于吻合口附近及内瘘静脉透析用穿刺段,经PTA术后,造影显示狭窄段的血管扩张、再通,血管震颤较术前明显增强。1例患者因导丝无法通过近乎闭塞而选择其他手术方式。对PTA术成功的患者随访6个月,均未发生再狭窄,内瘘的血流量满足维持透析的需要。结论 PTA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手段,可以延长透析患者自身血管的使用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例
11
作者 杜发旺 张萍 +5 位作者 吴强 谭洪文 张长海 刘晓桥 刘兴会 王纪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629,共3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指因血栓在肺血管床中沉积、纤维化造成肺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属于第 4 类 PH[1].文献报道CTEPH 的发生率为...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指因血栓在肺血管床中沉积、纤维化造成肺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属于第 4 类 PH[1].文献报道CTEPH 的发生率为0.57%~9.1%[2-3].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力减低及右心衰相关症状,如不早期干预,其预后很差,会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4].经皮球囊肺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逐渐成为治疗无法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ulmonary artery endarterectomy,PEA)患者的一种新的替代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血管成形术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郭锐锋 李丹 周芬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4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实施...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实施彩超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照组术中应用刻痕球囊扩张血管成形,观察组术中应用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流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7)。治疗前,两组肱动脉血流峰值流速、肱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肱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降低,肱动脉血流量提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g、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g、D-D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腔内高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流指标、凝血功能,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彩超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高压球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万珍 熊狄 +2 位作者 曹彩霞 刘飞燕 梁艳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肾内科接收并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患者中的50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肾内科接收并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患者中的50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6%,治疗后,患者血管狭窄内径(3.4±0.5)mm、透析时肱动脉血流量(471.3±100.9)ml/min,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峰值流速(221.4±20.5)cm/s,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7
14
作者 陆小龙 魏杰 +4 位作者 邵平 李雪 阮婷婷 韦佳 宋丹丹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87-490,51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六安世立医院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和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六安世立医院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和观察组给予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狭窄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狭窄部位血管内径和透析血流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瘘通畅率和总通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瘘血管狭窄改善个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43(4/35)高于观察组患者的5.71%(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狭窄部位血管内径高于对照组,透析血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瘘 血管狭窄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或内支架置入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炬明 陈达伟 +3 位作者 江晓肖 沈四新 吴锦章 施红 《南京部队医药》 2001年第2期2-5,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或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Budd-Chiari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4例 Budd-Chiari 综合征(下腔静脉肝后段狭窄或闭塞)患者采用经皮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治疗者2例(其中1例经颈和股静脉双途径穿刺破膜后进...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或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Budd-Chiari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4例 Budd-Chiari 综合征(下腔静脉肝后段狭窄或闭塞)患者采用经皮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治疗者2例(其中1例经颈和股静脉双途径穿刺破膜后进行)和内支架置入术者2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毕下腔静脉压力即刻由术前的(33.25±1.71)cmH_2O 降至(19.25±1.01)cmH_2O(P<0.001),术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21.5个月),患者均无任务不适。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原下腔静脉狭窄处或内支架中的血流通畅,无并发症。结论 PTA 或内支架置入术者治疗Budd-Chiari 综合征具有创作性小,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经皮球导管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靳东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ngioplasty,PTA)治疗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市矿山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ngioplasty,PTA)治疗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市矿山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采取内瘘重建术治疗的35例划分为对照组,采取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35例划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再狭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动静脉内瘘狭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内瘘狭窄处内径、肱动脉血流量、泵控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为2.86%,较对照组的22.8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较对照组22.8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两组术后内瘘通畅率均为100.00%,观察组内瘘血管狭窄改善个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治疗HD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参数,并减少并发症,预防再狭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红霞 张德鱼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8期161-163,共3页
目的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的价值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 目的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的价值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工作,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状态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内瘘自然流量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情况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治疗方案满意度较高。结论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有着较好应用价值,可将患者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内瘘自然流量等临床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还能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临床指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张朝平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8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比较两组初期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均一次穿刺成功,对照组平均尝试穿刺次数(1.32±0.43)次。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穿刺点硬结、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94.44%)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动静脉内瘘穿刺,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尝试次数,降低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球扩张血管成形术 动静脉内瘘 穿刺
下载PDF
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附48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佟小光 安中平 +1 位作者 巫嘉陵 邢永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80-81,共2页
回顾性分析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12例,其中9例大脑中动脉(MCA)主干急性闭塞患者,6例完全溶通,2例无效,1例术后第2天再通;3例基底动脉(BA)急诊溶栓的患者,2例溶栓后通畅,1例术后6 h后再次发生血栓... 回顾性分析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12例,其中9例大脑中动脉(MCA)主干急性闭塞患者,6例完全溶通,2例无效,1例术后第2天再通;3例基底动脉(BA)急诊溶栓的患者,2例溶栓后通畅,1例术后6 h后再次发生血栓。行支架植入术及球囊血管成形术36例,其中19例行颈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17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发生同侧额叶斑点状梗死,1例吞咽障碍;4例行颈内动脉虹吸段支架植入术,2例康复出院,发生脑出血2例,其中死亡1例,症状较术前加重1例;4例行MCA支架植入术、9例行椎—基底动脉球囊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均好转出院。认为介入疗法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急诊动脉内溶栓必须遵循严格的神经影像筛选标准。支架植入术后应控制血压,预防出血及其他部位血管的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介入疗法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小儿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20
作者 于永慧 汪翼 王玉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球肺动脉瓣成形术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小儿 血管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