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骆黎静 陈喜军 +4 位作者 段爱红 张宇迪 杨洋 周洁 卢丹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产后NLBP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产后NLBP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针对下背部肌筋膜触发点的TEN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周,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EPDS评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4周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TNES可有效改善产后NLBP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以及抑郁情绪状态,减少NLBP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非特异性下背痛 核心肌群训练 经皮神经电刺激
下载PDF
基于天枢与上巨虚穴经皮神经电刺激观察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张冠林 向晶 +3 位作者 焦子远 卓越 易细芹 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基于“合募配穴”原则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 目的基于“合募配穴”原则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ENS治疗UC的相关机制。方法从48只SPF级成年SD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6只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 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制备UC大鼠模型,成模后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TENS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成模后第1天开始干预:模型组仅行捆绑固定;TENS组捆绑固定后刺激天枢、上巨虚两穴;阳性药物组用225 mg/kg剂量的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灌胃。以上各组干预均每天1次,共10次。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每天食量和体质量。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炎性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TLR9、My D88、NF-κB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明显溃疡面,上皮细胞大面积萎缩,炎性因子大量浸润,IL-6、TNF-α炎性因子含量升高(P<0.05);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2)与模型组相比:TENS组和阳性药物组结肠组织损坏情况较轻,上皮细胞黏液较充分,腺体分支较少,炎性细胞浸润面积小;IL-6、TNF-α含量减少(P<0.05);TLR9、NF-κB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3)与阳性药物组相比:TENS组TNF-α、IL-1β的含量及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结论TENS能够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减轻肠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结肠细胞促炎因子水平,抑制TLR9/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经皮神经电刺激 TOLL样受体9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因子-κB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分娩镇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黄素芳 许甜 +2 位作者 周瑶 石力 谭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2-0025,共4页
研究基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分娩镇痛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研究拟在通过收集2023年1月-2023年6月待产产妇100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基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对分娩镇痛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研究拟在通过收集2023年1月-2023年6月待产产妇100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待产产妇通过基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联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可降低疼痛,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自由体位 分娩镇痛 母婴结局 影响效果
下载PDF
调频经皮神经电刺激早期膝骨关节炎步行时即时镇痛效果
4
作者 王海波 陶媛媛 +4 位作者 王维 胡凤娟 刘传道 张涵君 李莉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6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调频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行走时疼痛改善的即时效果。方法:选取2家医院110名合格入选的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与对照组,试验组在... 目的:观察调频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行走时疼痛改善的即时效果。方法:选取2家医院110名合格入选的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与对照组,试验组在调频TENS方案下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对照组在安慰假刺激TENS方案下进行6MWT,评价指标为疼痛改善有效率。结果:FAS和PPA分析集结果均显示试验组疗效有效率大于50%,且与对照组疗效差均大于30%,达到临床有效性要求。结论:在轻度KOA患者中,单次进行调频TENS后可即刻缓解行走时的膝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疼痛 调频 经皮神经电刺激
下载PDF
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颈痛 被引量:4
5
作者 姚远 许苑晶 +2 位作者 任富超 缪伟强 王金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332-3336,共5页
背景:经皮神经电刺激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颈痛的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之一,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皮神经电刺激设备仪器成本高、有特定的场所需求,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经济便捷有效的颈痛治疗方法。目的:观察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 背景:经皮神经电刺激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颈痛的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之一,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皮神经电刺激设备仪器成本高、有特定的场所需求,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经济便捷有效的颈痛治疗方法。目的:观察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颈椎健康宣教对于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22例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在给予颈椎姿势宣教和颈部肌肉居家牵伸训练的基础上,同时每日使用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器15 min,持续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2周后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肌肉压痛阈值和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2周后的右侧颈部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即刻与治疗2周后的左侧颈部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的左侧与右侧斜方肌压痛阈值均提高(P<0.05),治疗2周后左侧与右侧C_(5)C_(6)棘突旁1 cm处压痛阈值均提高(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的颈部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降低(P<0.05);④结果表明,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居家训练在治疗后即刻和短期可明显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的颈部疼痛情况,短期内也可提高颈部压痛阈值和颈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压痛阈值 颈部功能 斜方肌 疼痛
下载PDF
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翠花 马慧 张广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6期2445-2449,共5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肌张力[Ash-worth分级(MAS)]、踝关节功能[主动关节活动度(ROM)及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美国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FMA-L)、10 m步行能力测试(10 mWT)、Fugl-Meyer平衡功能评测(FMA-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分级3级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Ash-worth分级1级、1+级、2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OM、PROM及AOF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OM、PROM及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L、FMA-B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10 mW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FMA-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 mW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中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能提高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腓肠肌痉挛,降低肌张力,增强踝关节的运动能力及下肢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经皮神经电刺激 脑卒中 腓肠肌痉挛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臀部肌群对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翟艺宗 徐永申 +4 位作者 朱辉 张艳亮 崔永康 李一丁 孙振江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臀部肌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单侧人工THA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训练组和干预组... 目的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臀部肌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单侧人工THA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训练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训练组采用训练带增加对臀大肌、臀中肌的锻炼,干预组在训练组基础上加用TENS。测定3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术后3个月健侧、患侧臀大肌及臀中肌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训练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训练组患者术后3个月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3个月峰力矩、功率值及总做功量与训练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S臀部肌群联合臀大肌、臀中肌锻炼可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可增加髋周肌群肌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肌力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同步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忠林 周晓卿 +2 位作者 万军 张菶 陈桂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0-786,792,共8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同步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7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按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成3组:NMES组(n=24)、TENS组(n=24)、同步组(n=24)。NMES组予颈肩部NME...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同步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7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按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成3组:NMES组(n=24)、TENS组(n=24)、同步组(n=24)。NMES组予颈肩部NMES治疗同步麻木侧上肢安慰TENS治疗;TENS组予颈肩部安慰NMES治疗同步麻木侧上肢TENS治疗;同步组予颈肩部NMES治疗同步麻木侧上肢TENS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次、14次及1个月后比较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TZ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生活质量(SF-36),并观察14次治疗后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3组治疗前各项评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14次治疗后,同步组痊愈率69.57%,高于NMES组(40.91%)、TENS组(34.78%)(P<0.0167)。在TZCS、NDI、神经传导功能、生活质量(SF-36)评分方面,第14次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同步组优于NMES组、TENS组(P<0.0167)。在TZCS评分方面,第7次治疗后即刻TENS组在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手指麻木评分方面高于NMES组(P<0.0167);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NMES组在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手指麻木评分方面优于TENS组(P<0.0167)。在NDI方面,第14次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NMES组优于TENS组(P<0.0167)。在神经传导方面,第14次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NMES组评分高于TENS组(P<0.0167);第7次治疗后即刻,TENS组高于NMES组(P<0.0167)。在生活质量(SF-36)评分方面,治疗14次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同步组在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方面优于NMES组、TENS组(P<0.0167),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MES同步TENS可有效缓解CSR患者颈肩疼痛和麻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肌肉刺激 经皮神经电刺激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崔玉沛 冯秀梅 刘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5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试验组采取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估两组术后静息和活动性疼痛,记录术后补救镇痛发生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术后1 d、2 d、3 d的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术后4 h、8 h、12 h、72 h的静息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48 h的静息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活动性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2 h的活动性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 d的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3 d的补救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 d、2 d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胸椎旁神经阻滞相比,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活动性疼痛的改善有限,但可有效减轻静息性疼痛,减少补救镇痛情况的发生,并降低PSQI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胸椎旁神经阻滞 术后疼痛 睡眠质量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气压收胯带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邓广金 谢勇军 +6 位作者 韦冰花 莫清凤 王雪英 韦沛宏 梁霞 卢泉 莫晓晨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1期89-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气压收胯带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宾阳县人民医院产科30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气压收胯带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宾阳县人民医院产科30例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骨盆带固定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压调节收胯带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耻骨联合分离距离、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耻骨联合分离距离、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耻骨联合分离距离小于对照组,VAS及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收胯带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可恢复骨盆结构,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 气压收胯带 经皮神经电刺激 肌肉能量技术
下载PDF
2Hz和100Hz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大鼠慢性炎症痛治疗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1
11
作者 蒋袁絮 王韵 +2 位作者 刘红香 方明 韩济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23-925,共3页
目的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对大鼠慢性炎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完全福氏佐剂造成单发关节炎大鼠慢性炎症痛模型 ,以体重、踝周长、跖屈及背屈关节疼痛试验评分为指标 ,评价多次低频(2Hz)及高频 (10 0Hz)TENS“足三里”穴位对... 目的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对大鼠慢性炎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完全福氏佐剂造成单发关节炎大鼠慢性炎症痛模型 ,以体重、踝周长、跖屈及背屈关节疼痛试验评分为指标 ,评价多次低频(2Hz)及高频 (10 0Hz)TENS“足三里”穴位对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1)在体重增长速率方面 ,多次10 0HzTENS明显快于 2HzTENS ;(2 )在缓解关节肿胀方面 ,10 0HzTENS的效果明显优于 2HzTENS ;(3)在缓解疼痛方面 ,10 0HzTENS的作用也明显优于 2HzTENS。结论 :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慢性炎症痛有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频率 单发佐剂性关节炎 慢性痛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嘉 邱迪 +3 位作者 谭萱 左莉 秦佳佳 李瑞满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后有分娩镇痛要求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即TENS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同期无分娩镇痛要求的孕妇设为空白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3组中成功阴道分娩孕妇的VAS疼...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后有分娩镇痛要求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即TENS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同期无分娩镇痛要求的孕妇设为空白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3组中成功阴道分娩孕妇的VAS疼痛程度评分,血清强啡肽浓度,产程及母儿妊娠结局.结果:镇痛效果各组间相比,TENS组和CSEA组的VAS疼痛评分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CSEA组最低(P<0.05);镇痛后TENS组孕妇血清强啡肽明显升高(P<0.05);TENS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产程和母儿结局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ENS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分娩疼痛,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不影响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盛治进 刘九玉 +4 位作者 常春 张忠兴 余千春 陈凯华 夏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4-607,共4页
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限制了肩关节活动度,从而影响上肢运动功能[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肩痛发生率高达70%,常表现为被动和主动活动肩关节时出现肩痛,或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静息状态下自发性肩痛,这增加了患者痛苦,... 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限制了肩关节活动度,从而影响上肢运动功能[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肩痛发生率高达70%,常表现为被动和主动活动肩关节时出现肩痛,或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静息状态下自发性肩痛,这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延长了患者的恢复进程[2]。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减少偏瘫肩痛、缓解上肢运动功能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神经肌肉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 肩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偏瘫肩痛 脑卒中患者 静息状态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4
作者 任芸 顾旭东 +4 位作者 姚云海 顾敏 傅建明 尹汉逵 俞志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01-60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ENS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ENS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具有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运动疗法 肩痛 脑卒中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膝骨关节炎性疼痛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丁翔 张屹 +4 位作者 邓桢翰 杨烨 杨拓 李辉 雷光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98-1804,共7页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缓解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有效,但其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确切疗效仍存在争议。且经皮神经电刺激可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模式,目前关于其分别针对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荟萃分...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缓解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有效,但其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确切疗效仍存在争议。且经皮神经电刺激可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模式,目前关于其分别针对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荟萃分析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与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检索截止至2014年2月。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数据,2名研究人员独立运用Rev 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累计519例研究对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56,95%CI(-0.98,-0.15),P=0.008];与对照组相比,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并未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13,95%CI(-1.63,1.38),P=0.87];与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相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85,95%CI(-1.32,-0.37),P=0.000 5]。提示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一定程度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而对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无明显作用。但由于样本量较小,纳入各研究在参数选择存在差异,存在一定局限性,此结论未来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膝骨关节炎 关节疾病 关节痛 疼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物理疗法 镇痛 荟萃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与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即刻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修元 林阳阳 +4 位作者 燕铁斌 董军涛 庄志强 吴伟 李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8-1170,共3页
脑卒中后的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患者偏瘫上肢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1].纠正GHS的方法有电刺激、肩吊带、针灸、康复训练、肌效贴等[2].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 脑卒中后的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患者偏瘫上肢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1].纠正GHS的方法有电刺激、肩吊带、针灸、康复训练、肌效贴等[2].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NS)是常用的电刺激治疗方法,Ekim等[3]发现TEN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后的肩痛,Wang等[4]发现FES治疗可减轻脑卒中后的肩痛,增加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并减轻GHS.Koyuncu等[5]则得出FES可以治疗GHS和肩关节痛的结论.TENS作为镇痛的主要物理因子是否也会对GHS产生影响?本课题就此对单次的FES与TENS即刻治疗效果通过X线检查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半脱位 功能性刺激 经皮神经电刺激 脑卒中患者 即刻 治疗方法 脑卒中后 TENS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辅助治疗阿片类药物镇痛不全骨转移癌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伟斌 鲍关爱 +3 位作者 沈福祥 胡华辉 陈荣良 全仁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3997-4001,共5页
背景中重度癌痛已成为癌症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尽管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效果明显,但仍有40%~60%的癌痛患者得不到充分控制。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辅助药物治疗癌痛的方式已逐渐被学者认可。目的探讨T... 背景中重度癌痛已成为癌症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尽管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对中重度癌痛效果明显,但仍有40%~60%的癌痛患者得不到充分控制。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辅助药物治疗癌痛的方式已逐渐被学者认可。目的探讨TENS对阿片类药物镇痛不全的骨转移癌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和浙江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转移癌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阿片类药物组(24例)和联合治疗组(24例),分别采用单纯阿片类药物和TENS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评估疼痛程度,记录24 h等效吗啡用量、24 h暴发痛发作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最剧烈疼痛、平均疼痛、目前疼痛评分低于阿片类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最剧烈疼痛、平均疼痛、目前疼痛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等效吗啡用量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等效吗啡用量低于阿片类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暴发痛发作次数少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暴发痛发作次数少于阿片类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瘙痒等,没有出现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低于阿片类药物组(P<0.05)。结论 TENS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能有效减轻骨转移癌痛,并可减缓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用量进程,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镇痛 阿片类药物 骨转移癌痛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超重和肥胖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德润 李晓东 +2 位作者 石玉顺 刘亦鸣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 :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HANS)对单纯性肥胖志愿者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 ,观察其治疗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筛选 16例单纯性肥胖症志愿者 ,在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5月间进行HANS减肥临床试验。选取8个穴位 ,隔日治疗 ,每周 ... 目的 :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HANS)对单纯性肥胖志愿者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 ,观察其治疗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筛选 16例单纯性肥胖症志愿者 ,在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5月间进行HANS减肥临床试验。选取8个穴位 ,隔日治疗 ,每周 3次 ,记录体重变化。结果 :在未加饮食限制的条件下 ,经HANS治疗后 ,肥胖志愿者体重逐渐下降。至第 12周时 ,体重下降 (2 .0 6± 0 .31)kg ,体重下降百分率为 (2 .78± 0 .4 0 ) % (P <0 .0 1)。中止治疗4周 (春节期间 )后 ,体重有所回升。再经HANS仪治疗 15周 ,体重再度下降 ,与未治疗前相比 ,体重下降 (2 .81±0 .6 8)kg ,体重下降百分数为 (3.90± 0 .4 0 ) % (P <0 .0 0 1)。结论 :经皮神经电刺激有助于控制超重或肥胖者体重。如果再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经皮神经电刺激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韦玮 方梓羽 +3 位作者 马艳群 张春兰 陈萍 吴伟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ERAS+TENS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6、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ERAS+TENS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6、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于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30 min、术后清醒时检测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ERAS组相比,ERAS+TENS组术后16 h内疼痛VAS评分下降,术后8 h和16 h时Ramsay镇静评分较升高(P<0.05)。手术开始30 min和术后清醒时,ERAS+TENS组β⁃内啡肽水平较ERAS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RAS+TENS组非切口痛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TENS联合ERAS多模式镇痛可降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镇静舒适度,但无法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皮神经电刺激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