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腰部训练疼痛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魏恒旭 陶宇洪 +8 位作者 王之辉 王鼎凯 王俊豪 高攀 刘成榕 李琳 李楠 齐瑞波 黄鹏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背景:训练引起的腰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是一种新型无创的镇痛工具,其主要的原理是以电流作用于电极片最终产生震动从而松解疼痛部位的肌肉。传统的经皮电刺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将低频电流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 背景:训练引起的腰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是一种新型无创的镇痛工具,其主要的原理是以电流作用于电极片最终产生震动从而松解疼痛部位的肌肉。传统的经皮电刺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将低频电流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训练导致腰部疼痛的报道少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对训练引起腰痛的缓解程度、腰椎功能的影响,并分析该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7~10月收治的77例存在腰痛症状的受训战士展开研究,并应用低频经皮电神经刺激进行治疗。分析此77名战士在低频经皮电刺激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以探索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训练导致腰痛的效果。结果:使用自身对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训练所致的腰痛,具有治疗时间短、效果明显的特点,相比于其他传统保守治疗的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 非特异性下腰痛 军事训练伤 腰椎功能康复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等速离心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肌肉力量的影响
2
作者 朱立 赵学田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等速离心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程度及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KO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等速离心训练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等速离心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程度及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KO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等速离心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ENS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肌肉力量、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肌肉力量、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肌肉力量值大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S联合等速离心训练能够有效增强KOA患者肌肉力量,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经皮神经电刺激 等速离心训练 疼痛程度 肌肉力量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膝周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肌力和步态的影响
3
作者 吴宇 张明 +4 位作者 周敬杰 陈杰 王丹 朱飞龙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膝周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肌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膝周骨折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试验组(n=20)。观察组接受中药熏蒸、关节松动、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肌力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试...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膝周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肌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膝周骨折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试验组(n=20)。观察组接受中药熏蒸、关节松动、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肌力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将常规康复治疗中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换为经皮神经电刺激,其他治疗与观察组一致。所有治疗5次/周,持续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KS)、等速肌力测试和三维步态测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HSS-KS、等速肌力测试和步态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的VAS、HSS-KS、等速肌力测试中60°/s和180°/s下的相对峰力矩及部分步态参数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TENS治疗可显著减轻膝周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提升股四头肌的绝对肌力,改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骨折
下载PDF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骆黎静 陈喜军 +4 位作者 段爱红 张宇迪 杨洋 周洁 卢丹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产后NLBP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产后NLBP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针对下背部肌筋膜触发点的TEN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周,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EPDS评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4周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TNES可有效改善产后NLBP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以及抑郁情绪状态,减少NLBP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非特异性下背痛 核心肌群训练 经皮神经电刺激
下载PDF
红外偏振光照射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季琦 徐秀清 +2 位作者 蔡娟 李薇 姚玉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红外偏振光照射(IPLI)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20例T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IPLI治疗,观... 目的:分析红外偏振光照射(IPLI)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20例T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IPL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TEN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触压痛指数(PI)、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I、PI、CM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LI联合TENS治疗TM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光照射 经皮神经电刺激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海 蔡菊红 +5 位作者 周驰 张少军 肖婷 胡柏川 艾金飞 李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Kellgren-Lawrence(K-L)分级1—3级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波结合经皮... 目的:探讨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Kellgren-Lawrence(K-L)分级1—3级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仅给予超声波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第3月时,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WOMAC膝骨关节炎指数、步行能力评定量表、6min步行距离评定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数据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疼痛和功能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提高(P<0.05),WOMAC僵硬评分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改变(P>0.05),且试验组联合治疗下的VAS评分、WOMAC疼痛和功能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除WOMAC僵硬评分和功能评分外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提高其步行功能和步行距离,但对膝关节僵硬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疼痛 功能障碍 超声波 经皮神经电刺激 步行功能
下载PDF
基于天枢与上巨虚穴经皮神经电刺激观察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冠林 向晶 +3 位作者 焦子远 卓越 易细芹 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基于“合募配穴”原则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 目的基于“合募配穴”原则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ENS治疗UC的相关机制。方法从48只SPF级成年SD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6只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 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制备UC大鼠模型,成模后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TENS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成模后第1天开始干预:模型组仅行捆绑固定;TENS组捆绑固定后刺激天枢、上巨虚两穴;阳性药物组用225 mg/kg剂量的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灌胃。以上各组干预均每天1次,共10次。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每天食量和体质量。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炎性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TLR9、My D88、NF-κB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明显溃疡面,上皮细胞大面积萎缩,炎性因子大量浸润,IL-6、TNF-α炎性因子含量升高(P<0.05);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2)与模型组相比:TENS组和阳性药物组结肠组织损坏情况较轻,上皮细胞黏液较充分,腺体分支较少,炎性细胞浸润面积小;IL-6、TNF-α含量减少(P<0.05);TLR9、NF-κB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3)与阳性药物组相比:TENS组TNF-α、IL-1β的含量及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结论TENS能够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减轻肠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结肠细胞促炎因子水平,抑制TLR9/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经皮神经电刺激 TOLL样受体9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因子-κB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海婷 李天裕 +2 位作者 安建军 余惠仪 陈瑞旦 《广州医药》 2024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进行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进行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照组单纯进行作业疗法。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并对记录进行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3.3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P=0.536)和HAMD(P=0.558)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其VAS(P=0.049)及HAMD(P=0.023)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分别为(2.23±1.14)分和(4.47±3.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7±0.98)和(1.33±1.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治疗后其MBI分值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21.87±10.25)较对照组(12.00±13.58)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作业疗法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可缓解脑卒中肩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精神状态,减少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作业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 肩痛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通络祛痹膏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关节滑液免疫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陈转艮 陈志 廖敦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联合通络祛痹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及对关节滑液免疫细胞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KO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联合通络祛痹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疗效及对关节滑液免疫细胞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KO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及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A予TENS治疗,对照组B予通络祛痹膏外敷+扶他林治疗,观察组予通络祛痹膏外敷+TENS治疗,各组均治疗6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v)、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和膝关节康复量表(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评分评估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5),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IL-6、TNF-α、IFN-γ表达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A及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MDA表达水平降低,SOD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A及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S联合通络祛痹膏治疗KOA疗效明显,止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经皮神经电刺激 通络祛痹膏 扶他林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徐渐 薛满松 +1 位作者 吕帆 张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8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技术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EA)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于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自愿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组(A组)和TENS联合EA组(B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技术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EA)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于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自愿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组(A组)和TENS联合E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EA进行分娩镇痛,B组在合谷穴,足三里穴进行TENS,同时联合EA进行分娩镇痛。记录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后硬膜外镇痛泵药量使用情况,分娩镇痛前和分娩镇痛后5、30、60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爆发痛次数、产时发热和胎心率异常的情况,同时记录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分娩镇痛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分娩镇痛前,且分娩镇痛后30、60 min VAS评分低于分娩镇痛后5 min(P<0.05)。镇痛后5、30 min时,B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后爆发痛、产时发热和胎心率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硬膜外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的用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TENS联合EA进行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能减少硬膜外麻醉药物用量,有利于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分娩镇痛 硬膜外麻醉 产妇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预防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形成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陈伟鸿 王轶群 李卫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预防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预防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51例,随机分为体尾组(n=51)、宫角+体尾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体尾组于剖宫产术后6 h采用2个电极片分别贴至宫体的体表投影部位和骶尾部,宫角+体尾组于剖宫产术后6 h采用4个电极片分别贴至双侧宫角体表投影、宫体体表投影和骶尾部,行TENS治疗,20 min/次,1次/d,连续3 d;3组分别于产后6周和6个月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产后6周和6个月子宫大小、憩室形成数量及憩室大小。结果:3组间产妇产后6周和6个月时子宫长度、宽度及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时子宫均明显小于产后6周(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体尾组和宫角+体尾组产后6周、6个月PCSD形成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体尾组和宫角+体尾组之间PCSD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CSD形成者产后6周与6个月憩室宽度、深度及残存肌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6 h行TENS可显著降低PCSD形成,采用2个电极片或4个电极片通路对降低PCSD形成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 剖宫产 憩室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12
作者 黄佳莉 何杨 +2 位作者 刘静兰 王妮 邓红艳 《巴楚医学》 2024年第4期105-11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8个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国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采用Cochr...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8个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国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采用Cochrane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1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55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ENS可以提高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Fugl-Meyer上肢评估(FMA-UE)量表评分(MD=5.77,95%CI:3.12,8.42)、降低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MAS)量表评分(MD=-0.38,95%CI:-0.65,-0.11)、提高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MD=10.68,95%CI:8.28,13.0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偏瘫不是产生异质性的来源。结论:TENS可以提高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FMA-UE量表和MBI评分,降低MAS量表评分,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脑卒中 上肢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13
作者 年自强 陈澈 张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目的:对经皮神经电刺激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8月期间宁夏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组一(经皮神经电... 目的:对经皮神经电刺激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8月期间宁夏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组一(经皮神经电刺激)以及治疗组二(经皮穴位电刺激)各40例。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表的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一总有效率为92.50%(37/40),治疗组二总有效率为90.00%(36/40),均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一、治疗组二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二的WOMAC评分优于治疗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症状评分量表可以看出,治疗组一、治疗组二的临床疗效均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与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都是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疗法,二者疗效均优于普通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两种疗法对疼痛的缓解作用相当,但经皮穴位电刺激较经皮神经电刺激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膝关节的症状和功能,故可为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刺激 经皮神经电刺激 早中期膝骨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减轻阴道试产妇女分娩疼痛的meta分析
14
作者 顾怡云 徐方萍 +2 位作者 李志珍 张国英 顾春怡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3-72,共10页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阴道试产妇女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JBI、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阴道试产妇女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JBI、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搜集TENS对阴道试产妇女分娩疼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1月2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2项研究,包括4 584例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TENS组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D=–0.82, 95%CI:-1.07~-0.58, P <0.001),产程时长(SMD=-0.50,95%CI:-0.64~-0.36,P <0.001)、产时剖宫产率(RR=0.51, 95%CI:0.40~0.66,P <0.001)也低于对照组,而两组在阴道助产率(RR=1.3,95%CI:0.80~2.11, P=0.30)和新生儿出生1 min时Apgar评分(MD=-0.01,95%CI:-0.07~0.05, P=0.6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NS能够减轻阴道试产妇女第一产程阶段的分娩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长,降低产时剖宫产率。然而受限于纳入研究的质量,该结论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未来有必要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验证上述结论,并且需统一TENS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孕产妇 分娩疼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睡眠剥夺小鼠疲劳状态的影响
15
作者 蒋子人 缪雪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对睡眠剥夺小鼠疲劳状态的影响及可能的神经体液机制。方法SPF级昆明小鼠共1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睡眠剥夺组、睡眠剥夺组及正常组,每组6只。电刺激+睡眠剥夺组行每日睡眠剥夺20 h联合TENS... 目的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对睡眠剥夺小鼠疲劳状态的影响及可能的神经体液机制。方法SPF级昆明小鼠共1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睡眠剥夺组、睡眠剥夺组及正常组,每组6只。电刺激+睡眠剥夺组行每日睡眠剥夺20 h联合TENS干预;睡眠剥夺组行每日睡眠剥夺20 h;正常组不行任何干预。干预7 d后进行悬尾实验和旷场实验以采集相关行为学数据,并采用竞争性抑制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和皮质酮(CORT)水平。结果悬尾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睡眠剥夺组的不动时间占比低于睡眠剥夺组(P<0.05),电刺激+睡眠剥夺组的挣扎时间占比高于睡眠剥夺组(P<0.05)。旷场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睡眠剥夺组的中央区域时间长于睡眠剥夺组(P<0.05)。血清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睡眠剥夺组的血清COR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TENS可改善小鼠因睡眠不足导致的焦虑、抑郁等精神行为改变,这可能与其对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的调节有关,TENS在改善睡眠不足导致的精神疲劳方面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精神疲劳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悬尾实验 旷场实验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在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何冬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盆底功能训练干...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盆底功能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腔静脉指标(盆腔静脉血流速度、盆腔静脉内径)水平、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_(2)、P物质)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盆腔静脉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前列腺素E_(2)、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应用于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可改善盆腔静脉指标水平,降低疼痛介质水平和疼痛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盆底功能训练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淤血综合征 经皮神经电刺激 盆底功能训练 盆腔静脉 疼痛 疼痛介质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7
作者 李荣利 熊玉鑫 赵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任务导向训练,观察组(40例)在对...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任务导向训练,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比较两组的肢体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干预6周后,两组FMA、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任务导向训练 经皮神经电刺激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艾灸三阴交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18
作者 冯艳红 冯艳兰 郑翠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4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三阴交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于原发性痛经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永春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艾灸三阴交... 目的观察艾灸三阴交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于原发性痛经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永春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艾灸三阴交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仪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每次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起效时间得分、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得分及安全性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为88.57%(31/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得分、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艾灸三阴交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效果确切、起效迅速、镇痛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艾灸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步态及平衡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开明星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4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步态及平衡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苏州广慈肿瘤医院康复科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究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步态及平衡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苏州广慈肿瘤医院康复科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步态功能、平衡能力和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步行速度快于对照组,步长、步幅均长于对照组,步频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髋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功能、平衡水平和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康复机器人 步态功能 平衡功能 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